无锡景

合集下载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无锡景-教案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无锡景-教案
五、总结回顾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会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无锡景》的音乐表现力和江南水乡的文化内涵。同时,我会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他们的疑惑。最后,我会提醒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音乐表现力的运用,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
教学资源拓展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1 音乐欣赏:《无锡景》的多种版本,包括原版歌曲、改编版、不同艺术家演唱的版本等,通过欣赏不同的版本,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无锡景》的美。
4. 作业完成情况: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无锡景》的学习效果和音乐表现力的掌握程度。
5. 教师评价与反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组讨论成果展示、随堂测试和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和沟通,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无锡景》的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
2.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无锡景》的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和分析能力。
3. 音乐欣赏与评论:鼓励学生进行音乐欣赏与评论,对《无锡景》的不同版本进行比较和分析,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论能力。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教学管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课堂上的纪律和专注度不够,需要加强课堂管理。
2. 优化分组方式和活动设计:在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进行合理的分组和活动设计,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 改进教学方法:在讲授《无锡景》的音乐特点和文化内涵时,要采用更加生动和直观的教学方法,如通过图片、视频、实例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同时,要加强学生的互动和参与,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七年级《无锡景》音乐PPT课件

七年级《无锡景》音乐PPT课件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秦淮景》词:陈其钢
我有一段情呀 唱给诸公听呀 诸公各位静呀心静静心呀 让我来唱一支秦淮景呀 细细呀 道来 唱给诸公听呀 秦淮缓缓流呀 盘古到如今 江南锦绣 金陵风雅情呀 瞻园里 堂阔宇深呀 白鹭洲 水涟涟 世外桃源呀
《金陵十三钗》 剧照
江南是一个风光旖旎,人文荟萃的地方,江 南的民歌和音乐体现了锦绣江南的风貌,表现 了人民丰富的情感.我们在课后要多去接近和 了解民间歌曲,民间音乐,领略其中无穷的魅力!
结构--- 分节歌,一曲多段词。四个乐句,起、承、转、合。
歌词--- 多用语气衬词 “呀”“末” 。
柔和的语调让听者倍感亲切。
1
2
3
5
6
江南民歌曲折婉转,清丽流畅。吴方言小腔调 的软、糯、甜、媚的演唱更让他具有温柔、含蓄、 缠绵的音乐特质。
小调 又称小曲,是我国民歌的重要体裁之一, 流行于城镇和集市的民间独唱、对唱或歌舞小曲。 小调题材广泛,旋律流畅细腻,富于变化。小调 的地域性很强,常用方言演唱。 《无锡景》是一首以吴语方言演唱的小调歌曲, 俗称《侉侉调》。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呀水下 有红菱哪,啊水边芦苇青水底鱼虾肥。湖水织出灌溉网, 稻香果香绕湖飞。哎嗨呦,太湖美呀太湖美!

《无锡景》小调集萃教案公开课

《无锡景》小调集萃教案公开课

《无锡景》小调集萃教案公开课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师简介:《无锡景》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无锡地方小调,它生动描绘了无锡的美丽景色和风土人情。

1.2 学生分享: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无锡的了解和印象。

1.3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无锡景》这首小调,使学生了解无锡的风土人情,提高他们对地方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第二章:小调《无锡景》歌词解析2.1 教师讲解:分析《无锡景》的歌词,讲解其中描绘的无锡景点和历史文化。

2.2 学生讨论:请学生讨论歌词中的无锡景点,并分享他们对这些景点的了解。

2.3 教学目标:通过歌词解析,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无锡的旅游景点和文化背景。

第三章:学唱《无锡景》3.1 教师示范:教师演唱《无锡景》,让学生感受小调的旋律和节奏。

3.2 学生练习: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无锡景》,并在课堂上进行合唱练习。

3.3 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无锡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合唱能力。

第四章:创作与表演4.1 教师指导: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无锡景》的旋律和歌词,创作自己的小调作品。

4.2 学生创作: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出具有无锡特色的小调作品。

4.3 学生表演:学生对自己的创作进行表演,展示他们的创作成果。

4.4 教学目标:通过创作与表演,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1 学生分享:请学生分享他们在本次公开课中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第六章:无锡地方文化探究6.1 教师讲解:介绍无锡的历史背景、民俗风情以及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差异。

6.2 学生研究:学生分组研究无锡的文化特色,如传统手工艺、地方美食等。

6.3 教学目标:通过文化探究,加深学生对无锡地方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第七章:小调《无锡景》音乐分析7.1 教师讲解:分析《无锡景》的曲调结构、节奏特点和音乐风格。

7.2 学生实践:学生通过音乐软件或乐器,亲自尝试创作类似风格的短曲。

7.3 教学目标:通过音乐分析与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作技巧。

第八章:地方语言与小调的关系8.1 教师讲解:探讨无锡方言在《无锡景》小调中的运用,以及地方语言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2024版《无锡景》教案[1]

2024版《无锡景》教案[1]
水彩画创作
利用水彩画表现无锡的水乡风光,注意色彩的搭配和渲染。
2024/1/29
版画制作
通过版画制作表现无锡的古老街巷和民居建筑,体验版画的独特 魅力。
24
文学创作
故事创作
鼓励学生以《无锡景》为背景,创作富有情节和 人物性格的故事。
诗歌朗诵
引导学生欣赏以《无锡景》为题的诗歌,并进行 朗诵和表演。
散文写作
美之情。
语言优美
文章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 比喻、拟人、排比等,使得语言
既生动形象又富有节奏感。
详略得当
在描述各个景点时,作者根据景 点的重要性和特点,有详有略地 进行介绍,使得读者能够全面了
解无锡的风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名胜。
2024/1/29
8
关键语句解读与赏析
2024/1/29
“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
01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
9
文本主题思想探讨
01
赞美无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文章通过描绘无锡的太湖、园林、古运河等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表达
了对无锡美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02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文章在介绍无锡的风景名胜时,穿插了相关的历史文化和传说故事,有
助于读者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并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024/1/29
加强旅游产品的品牌建设,提 高无锡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美 誉度。
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与影 视、体育、教育等相关产业进 行跨界合作,创新旅游产品形 态。
21
旅游资源保护意识培养及措施制定
01
加强旅游资源保护意识 教育,提高公众对旅游 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
2024/1/29

音乐《无锡景》课件

音乐《无锡景》课件

音乐《无锡景》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小学音乐教材《无锡景》。

歌曲以无锡的名胜古迹为题材,歌词中描绘了太湖美景,以及无锡的风土人情。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富有地方特色。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无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学会歌曲《无锡景》,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演唱技巧。

3. 通过学唱歌曲,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歌曲中的方言词汇和特殊的节奏音型。

2. 重点:学会歌曲《无锡景》,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2. 学具:音乐教材、乐谱、录音机、耳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无锡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发学习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介绍无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3. 学唱:教师带领学生学唱歌曲,注意纠正发音和唱腔。

4. 分组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合唱和轮唱练习。

5. 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演唱展示。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歌曲《无锡景》1. 歌词内容:描绘无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2. 旋律特点:优美、欢快。

3. 节奏音型:特殊节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歌曲《无锡景》的背景和歌词内容。

2. 作业答案:歌曲《无锡景》描绘了无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歌词中包含了方言词汇和特殊的节奏音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歌曲《无锡景》的学习兴趣浓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通过学唱歌曲,学生对无锡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引导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演唱技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我将引导学生学习其他描绘家乡风光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音乐比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年级《无锡景》音乐课件

七年级《无锡景》音乐课件

CHAPTER 05
音乐欣赏与拓展
相关音乐作品推荐
1 2
《二泉映月》
阿炳的代表作,展现了无锡的美丽景色和深厚文 化底蕴。
《太湖美》
以太湖为背景,歌颂了太湖的秀丽风光和丰富物 产。
3
《紫竹调》
江南地区的民歌,旋律优美,具有浓郁的江南风 情。
不同版本《无锡景》比较欣赏
原版《无锡景》
01
以吴侬软语演唱,曲调婉转悠扬,充满了江南韵味。
CHAPTER 04
演奏实践与指导
钢琴伴奏技巧讲解
和弦选择与运用
根据歌曲旋律,选择合适 的和弦进行伴奏,营造出 丰富的音乐氛围。
节奏把控
掌握歌曲的节奏特点,保 持稳定的伴奏速度,与演 唱者紧密配合。
情感表达
通过钢琴伴奏传递歌曲的 情感,使伴奏与演唱相得 益彰。
演唱技巧指导与示范
呼吸控制
教授正确的呼吸方法,帮助学生在演唱时保持气息流畅。
使用方法。
节奏
讲解节奏的基本概念和节拍的计算 方式,以及常见节奏型的识别和运 用。
节拍
阐述节拍在音乐中的作用和意义, 以及节拍的强弱规律和指挥方法。
音阶、音域及音色
01
02
03
音阶
介绍音阶的定义和分类, 以及自然大调、自然小调 等常见音阶的特点和构成 。
音域
讲解音域的概念和分类, 以及各音域的特点和在音 乐表现中的作用。
情感表达
学生们在演奏中能够较好地表达出《无锡景》所描绘的美丽景象和 深厚情感,但个别学生还需加强情感投入。
团队协作
在合奏环节,学生们展现出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但在个别细节处 理上还需加强沟通和协调。
下节课预告及准备事项

音乐《无锡景》ppt课件

音乐《无锡景》ppt课件

活动成果展示
将活动过程中的精彩瞬间和成果进行 展示,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无锡 景》。
THANKS
感谢观看
时代精神传达与影响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01
歌曲通过描绘无锡的美景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激发了听众的爱
国情感,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
倡导和谐社会理念
02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歌词,传达了和谐、美好的社会理念,引
导人们追求真善美、共建和谐社会。
推动地域文化传播
03
歌曲作为文化的载体,通过音乐的传播,推动了无锡地域文化
民族音乐元素融合
民族乐器的运用
歌曲中运用了二胡、琵琶、笛子 等民族乐器,丰富了音乐的色彩 和表现力,展现了民族音乐的独
特魅力。
民族调式的运用
歌曲采用了民族调式,如五声调式 等,使得音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易于引起听众的共鸣。
民族舞蹈的融入
歌曲在演唱过程中融入了民族舞蹈 的元素,如扇子舞、水袖舞等,使 得音乐与舞蹈相得益彰,更具观赏 性和艺术性。
本课件作为教师辅助教学的工具,可 以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生动的学习 体验,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通过对《无锡景》的欣赏和学习,可 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增强对民 族音乐的认知和感受力。
课件内容概述
作品背景介绍
简要介绍《无锡景》的创作背景、历史渊源以及在中国民族音乐中的 地位和影响。
曲式结构和旋律特点分析
优美动听,婉转悦耳,运 用了丰富的装饰音和华丽 的演奏技巧。
节奏特点
舒缓悠扬,与旋律相互映 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 好的音乐氛围。
歌曲结构与旋律分析
歌曲结构
多段体结构,每段歌词描绘不同 的无锡景色,旋律随之变化。

初中音乐《无锡景》课件

初中音乐《无锡景》课件

创作背景和历史渊源
时代背景
歌曲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中国音乐发展的黄金 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情感。
地域文化
无锡作为江南水乡的代表,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 人文气息为歌曲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历史渊源
歌曲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无锡地区的民间音乐和 传统文化元素,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
作者简介及艺术成就
无锡地处江南水乡,其音乐风格具有江南丝竹的轻盈、细腻、柔美 等特点。
民歌民谣的传唱
无锡的民歌民谣丰富多彩,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和情感,具有浓 郁的地方特色。
地域文化元素的融入
在音乐创作中,无锡的地域文化元素如太湖风光、历史传说等被巧妙 地融入其中,使音乐作品更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04
创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作者生平
歌曲的作者是著名音乐家XXX,他的一生致力于音乐创作 和教育事业,为中国音乐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艺术风格 XXX的音乐作品以旋律优美、情感真挚而著称,深受广大 人民群众的喜爱。
代表作品
除了《无锡景》外,XXX还创作了许多其他优秀的音乐作 品,如《XXX》、《XXX》等。
创作灵感来源
自然风光
学习歌曲旋律和歌词
通过听录音、教师示范等方式,让学生熟悉《无锡景》的旋律和 歌词。
分段练习
将歌曲分成若干个小节,针对每个小节的难点进行重点练习,确保 学生能够准确掌握每个音高和节奏。
整体演唱
在分段练习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整体演唱,注意音准、节奏和 情感的表达。
舞蹈编排与表演指导
学习基本舞蹈动作
教授学生《无锡景》舞蹈的基本动作,包括步伐、手势和 身体姿态等。
02
课堂表现自我评价
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禅寺
梅园
鼋头渚
寄畅园
锡惠公园
惠山泥人
古城
无锡景 装饰音:前单倚音
切分节奏问题1:民歌《无锡景》是什么体裁?
小调
问题2:歌曲《无锡景》是什么调式? 中国民族五声调式 宫调式
1 2356 宫商角徵羽
思考:无锡景的旋律为什么如此细 腻婉转,甜美柔和呢?
无锡景
歌曲范唱
歌曲伴奏
无锡景
歌曲范唱
歌曲伴奏
问题1:歌曲把我们带到了无锡哪些美丽的地方?
太湖、惠山、梅园、鼋头渚、天下第二泉等,同时还了解 了无锡的特产:泥人、茶叶。 生动地介绍了无锡城的历史、风光及特产。
问题2:歌曲抒发了什么情感?
细腻地表达了当地民众对家乡眷恋、赞美的情怀。
问题3:歌曲的曲调、旋律有何特点?
曲调细腻优美,旋律婉转流畅。
一般不用唢呐和音响强烈的打击乐器。 盛行于苏南、浙西及上海一带的为“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的乐队组合: “丝”——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等; “竹”——笛、箫、笙;
其它——板、板鼓、碰铃。
时分时合,几个声部多为主旋律的“加花”“减花”变奏。
这是江南丝竹的一大特色。
乐曲欣赏
“丝竹”不仅是民间乐器的类别,也浓缩着“小桥 流水”风格特征。
江南丝竹的故乡:太仓
民歌是民间音乐的基础。
江南是个迷人的地方,江南的音乐文化体 现了锦绣江南的风貌,表现了人民丰富的内心 情感。
希望同学们喜爱我们中国的民族音乐,喜 爱我们的江南音乐文化。
思考:无锡景的旋律为什么如此细 腻婉转,甜美柔和呢?
1.平稳下行的旋律给人委婉的感受 2.装饰音的使用 3.一字多音的使用 4.衬词的使用
无锡景
歌曲范唱
歌曲伴奏
《 无
演 唱 :
锡 景 》
蔡 红 虹
民歌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用方言演唱, 方言的演唱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民歌的地域特点。
思考:江南一带的歌曲和乐曲通常都比较 委婉、秀丽,你认为这些音乐风格、特点的形 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1.有兴趣学唱江南民歌,探究江南民间音乐,了解江南 民歌、江南丝竹的风格特点。
2.能用亲切柔和的音调演唱江南民歌《无锡景》。 3.能初步了解中国民族五声调式。 4.能知晓民歌的地域特点及民歌与民间音乐的关系。
问题1:歌曲把我们带到了无锡哪些美丽的地方? 问题2:歌曲抒发了什么情感? 问题3:歌曲的曲调、旋律有何特点?
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文化背景、语言 性格、风土人情等因素有关
考考你:哪首是江南民歌?
关于《紫竹调》: A.江南民间小调:《紫竹调》(具有浓郁的吴地风格) B.沪剧中,成为沪剧常用的一个唱腔 C.由沪剧曲调改编、发展而成江南丝竹代表曲目。
丝竹乐是指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合奏的音乐,流行于全国。 具有“规模较小、轻快活泼、细腻雅致”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