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与特点

合集下载

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现状及走势预测

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现状及走势预测

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现状及走势预测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进口国,中国的石油天然气工业占据着重要地位。

在过去几十年,中国的石油天然气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壮大,不断推动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1. 产量和储量目前,中国的石油储量已达到184亿桶,居全球第15位,是亚洲第一大石油生产国。

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9年中国原油产量达到1914万吨,天然气产量达到3222亿立方米。

2. 企业和产业结构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主要由3家国有巨头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油)、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组成,它们分别在国内石油天然气开发、加工、运输和销售等领域占有着绝对优势地位。

3. 进口和消费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和天然气进口国,其中2019年石油净进口量为5065.8万吨,天然气净进口量为9705.3亿立方米。

中国的石油天然气消费量也在不断增长,在2019年达到了6.9亿吨和3222亿立方米。

4. 技术和环保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企业采用了先进的勘探开采技术和工艺装备,不断推进行业技术升级和技术创新。

同时,为了提高环保水平,中国也实施了一系列针对石油天然气行业的环保政策。

企业必须遵守环境法规和标准,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1. 石油天然气资源多元化随着国际能源市场的变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需要多元化石油天然气资源的供应渠道。

因此,未来中国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能源合作,同时加大对清洁能源的研发和投资,推动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多元化。

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企业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未来将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化改革,推动行业向多元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特别是在天然气行业,政府将继续推进天然气市场化改革,鼓励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参与,提高市场效率。

3. 技术升级和创新中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升级,推进勘探开采技术、油气储存与运输技术、加工技术等方面的创新。

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一、天然气行业概况(1)天然气行业定义天然气是指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一切气体,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各种自然过程形成的气体(包括油田气、气田气、泥火山气、煤层气和生物生成气等)。

而人们长期以来通用的“天然气”的定义,是从能量角度出发的狭义定义,是指天然蕴藏于地层中的烃类和非烃类气体的混合物。

在石油地质学中,通常指油田气和气田气。

其组成以烃类为主,并含有非烃气体。

(2)天然气行业发展历程中国天然气从1949年到如今共历经了3个阶段的跨越式发展。

从1949年到1975年为我国天然气发展的起步期,由于中国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的落后,中国的天然气年产量从1000万立方米增长到100亿立方米,四川盆地多个小型气田是产量主体,初步建成川渝输气管网。

从1976年到2000年,中国天然气进入缓慢增长期,由于这段时间中国的主要精力都是投入在找油上,这个时期石油对于我国的用途远远高于天然气的需求。

中国天然气年产量从100亿立方米增长到300亿立方米,油气工业呈现“重油轻气”特点,发现了一些小型气田,油田伴生气(溶解气)产量增加,占总产量40%。

从2001年开始,中国的天然气进入新时代,开始进入快速增长期,年产量由300亿立方米快速增长到1300亿立方米以上,年均增速10.6%,建成以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和南海4大生产基地为代表的工业格局;油气工业呈现“油气并重”特点,即将进入“稳油增气”新时期。

在时代的进步下,发展低碳型的清洁能源将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重点方向。

而对于中国来说,天然气又是我国清洁能源低碳度最低的过渡能源,因此天然气改革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供给方面来说,我国天然气资源丰富,因此能源基础好,而干线管网在全国的布局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在管道建设方面,依然应该维持现在的发展模式不变,继续任重道远。

就需求来说,天然气的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这三个领域,主要的增量也应该在这些方面,在现有的持续出现的供需宽松的局面下,这三个行业的概率相对较大。

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

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

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天然气是一种相对清洁、高效、安全的能源,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天然气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趋势。

目前,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国天然气产量不断增长。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产量实现了快速增长,2019年产量突破18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三位。

这主要得益于我国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取得的突破,包括新发现了大型天然气田和深水天然气资源,提高了国内的探明储量和产能。

其次,我国天然气消费逐年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天然气在城市居民用气、工业用气和交通用气等方面的需求不断增加。

政府也大力推动天然气的利用,包括推广天然气发电,鼓励替代煤炭等高污染能源,进一步提升了天然气消费规模。

第三,天然气供应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天然气供应体系正在由以进口为主的传统模式向多元化的供应模式转变,包括国内生产、进口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三种供应方式的协同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天然气管网建设和储备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储气设施体系,提高天然气的供应能力和安全性。

第四,天然气价格体系不断完善。

为了推动天然气产业的发展,政府不断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开放天然气市场,推动天然气价格的市场化。

此外,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对天然气开发利用的支持力度,降低企业用气价格等,进一步促进了天然气产业的发展。

最后,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

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大背景下,天然气被视为可再生能源的补充和替代能源,具有清洁高效、可调度等优势。

因此,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成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互补,如发展天然气电力、天然气-风光互补发电等,促进了两者的协调发展。

综上所述,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产量逐年增加,消费规模不断扩大,供应体系完善,价格体系不断优化,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

天然气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天然气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天然气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天然气已成为全球主要能源之一。

尤其是在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天然气的需求量逐年增长。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用户,也在逐步推进天然气扩产和市场化进程,提高天然气消费水平。

本文将从天然气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两方面,对我国天然气市场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天然气市场现状目前我国天然气市场依然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天然气消费量逐年递增,市场格局逐步成熟。

下面从供需、价格和和管输三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天然气市场的现状。

1. 供需状况我国天然气储量能居世界第三,天然气产量也逐年增加。

目前,我国天然气供应以国内生产和进口天然气为主,而近年来进口天然气的比重不断扩大。

在进口天然气中,液化天然气(LNG)已经成为主流。

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9年我国LNG进口量达到6510万吨,同比增长6.2%。

进口天然气的不断扩大,有效地保障了我国天然气市场供应状况。

2. 价格状况我国天然气价格以长期合同价格和市场化价格两种形式存在。

其中市场化价格的变动具有较大波动性,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较大。

近年来,我国管输天然气价格大幅下降,市场化天然气价格也处于相对低位。

3. 管输状况管输天然气是保障天然气市场供应的重要手段,我国管线运营商逐步形成了以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为主导的市场格局。

目前,我国天然气管道全长超过140,000千米,管道网络逐步完善,管输能力不断提升,有效保障了天然气市场的供应。

二、天然气市场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天然气市场也将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

下面从需求、战略布局和节能减排等方面,探讨我国天然气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

1. 需求增长未来,我国天然气市场的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

随着天然气的替代效应逐渐显现,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占比将逐步提高。

而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天然气化进程的加快,也将进一步推动天然气市场的发展。

2. 战略布局我国天然气行业未来将面临巨大的竞争和挑战。

为保持行业竞争力,天然气企业需要通过布局、技术和合作等方式提高产业链附加值。

中国天然气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天然气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天然气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受当前经济发展趋势影响,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愈发举足轻重,从而推动了我国天然气管道市场的蓬勃发展,但跟发达国家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虽然我国天然气管道市场存在一定的不足,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在实现干线管道互联互通、关键设备国产化、开启数字化管道建设三方面入手,将有效推动我国天然气市场的良性发展。

标签:天然气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1.我国天然气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在当今“低碳环保”大形势下,我国能源结构不断转型,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愈发举足轻重。

我国进口天然气管道陆续开通,同时国家基干管网基本形成,部分区域性天然气管网逐步完善,非常规天然气管道蓬勃发展,我国天气运输“西气东输、海气登陆、就近供应”格局已经形成。

当前我国已建成建成由跨境管线、主干线与区域联络线、省内城际管线、城市配气网与大工业直供管线构建的全国性天然气管网。

截至2018年底,我国运行的长输天然气管线总里程达到7.6万千米,国内油气长输管道主要集中在三大石油公司手中,其中中国石油占比最大。

干线管道总输气能力约3500亿立方米/年。

我国的基干天然气管网主要由西气东输管道系统、陕京天然气管道系统、和联络天然气管道组成。

我国的进口管道气主要来自于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缅甸等国家,目前运行的管道有中亚天然气管线A/B/C线以及中缅天然气管线,在建的管道有中亚天然气管道D 线以及中俄东线和西线。

同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天然气管网构成了我国重点区域天然气管网。

非常规天然气主要指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气藏气,伊宁—霍尔果斯煤制天然气管道是我国第一条煤制气管道,大唐克什克腾旗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是我国第二条煤制气外输管道。

页岩气外输管道有三条,分别为四川长宁地区页岩气管道、威远页岩气集输干线和涪陵—王场页岩气管道。

煤层气产地主要集中于我国山西省等华北地区,目前煤层气产量相对较低,优先满足周边地区消费,多余气量外输。

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 副本

中国天然气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 副本
4%
32% 11%
53%
常规气 页岩气 致密气 煤层气
3、中国天然气产量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环保要求的 提高对能源消费结构的影响,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和产量快速增长,增幅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天 然气产量保持上行态势,2021年产量达2075.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8%,2012-2021年期间年均复 合增速为7.3%。2022年我国天然气产量22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98%。
5、中国天然气进口量
海外市场受俄乌冲突、极端天气影响,气价高涨;而我国天然气依赖进口,国外高 气价传导到国内。2022年我国进口液态天然气6344万吨,同比下降19.62%,进口气态 天然气4581万吨,同比上升7.84%,总进口量10925万吨,同比下降10.02%。近年国内 天然气产量的快速增长 , 2022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下降,进口天然气占总消费量比 例达40%,同比下降5%,天然气消费持续旺盛,对外依存度得到有效控制。
0
41.00% 5378 20.30%
3661
2018
中国天然气进口量
6019
11.90% 3631 -0.80%
6713
11.50% 3453 -4.90%
7893
23.00% 17.60% 4248
50.00%
40.00%
6344
30.00%
4581 7.80%
20.00% 10.00% 0.00%
活调节。
-10.00%
-19.60% -20.00%
2019
2020
液化天然气进口量(万吨) 液化天然气进口量yoy(%)
2021
2022

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与特点XXXX06

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与特点XXXX06

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与特点刘小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摘要分析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与特点,有助于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与规划。

美国、日本、英国和韩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天然气市场发展都经历了3个阶段:启动期、发展期和成熟期。

一方面,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既有与上述国家同一发展期相同的特征:①天然气市场由启动期步入发展期均依靠国内天然气资源的推动;②天然气管网设施是市场快速发展的基础;③天然气发展得到了政府和石油公司的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也存在与上述国家同一发展期所不同的地方:①目前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与上述各国当年市场发展期所处的外部环境有较大差异;②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面临高气价的压力;③天然气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的战略地位需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国天然气市场的特点主要体现为:①天然气需求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向东部沿海地区扩展;②多气源供应格局正在形成,全国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结论认为:现阶段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要推进中国低碳经济的进程应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而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最大限度地增加这种清洁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耗结构中的比例则是目前最切实可行的策略。

1 国外天然气市场发展阶段及其特征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基本上都经历了 3 个阶段———启动期、发展期和成熟期。

1 .1市场启动期1)天然气作为石油工业的副产品,不是勘探开发的重点。

天然气工业刚刚起步,在国民经济和一次能源结构中处于次要地位。

2)天然气基础设施薄弱,无跨越地区的长输天然气管道。

3)天然气消费市场容量有限,主要用于油田生产和周边一些工业用户,城市民用和商业用户仍以煤气或者其他燃料为主。

4)天然气市场行为欠规范,没有全国统一的天然气行业法律,只有一些法规或地方法律。

5)政府监管水平低下,没有专门的主管部门对天然气工业进行统筹管理或者管理力度不够。

中国燃气行业市场分析

中国燃气行业市场分析

中国燃气行业市场分析随着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中国燃气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行业竞争态势以及发展趋势三个方面对中国燃气行业进行详细分析。

一、市场规模中国燃气行业市场规模庞大,且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燃气市场规模达到5000亿元人民币,相比于过去五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5%,市场前景广阔。

燃气的广泛应用领域包括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商业服务等多个领域。

1. 居民生活: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居民对于安全、环保、高效的能源需求逐渐增长,燃气作为清洁能源得到广泛应用。

燃气热水器、燃气锅炉等成为家庭热水供应和采暖的主要设备。

2. 工业生产:燃气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也逐渐增加。

特别是对于高能耗行业,如钢铁、化工等,使用燃气取代传统燃煤等能源,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减少了环境污染。

3. 商业服务:餐饮、酒店、医疗等商业服务行业对于燃气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燃气炉灶、燃气空调等成为商业服务场所的主要能源设备。

二、行业竞争态势目前,中国燃气行业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多家具备实力的企业。

主要竞争者包括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在市场份额上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格局。

1. 国有企业:中国燃气行业的市场开发、运营主要由国有企业承担,如中石油、中石化和国家电网等。

这些国有企业具备雄厚的资金实力、丰富的资源储备和完善的经营管理体系,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

2. 外资企业:随着开放政策的推进,中国燃气行业也吸引了众多外资企业的投资。

这些外资企业在技术、管理、品牌等方面具备较大优势,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3. 民营企业:近年来,中国燃气行业涌现了一批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如华润燃气、北京燃气等。

这些企业凭借灵活的经营策略、创新的营销手段以及优质的售后服务,逐渐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三、发展趋势中国燃气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1. 清洁能源替代: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政策的支持,燃气作为清洁能源将逐渐替代传统能源,如煤炭、原油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与特点刘小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摘要分析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现状与特点,有助于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与规划。

美国、日本、英国和韩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天然气市场发展都经历了3个阶段:启动期、发展期和成熟期。

一方面,我国天然气市场的发展既有与上述国家同一发展期相同的特征:①天然气市场由启动期步入发展期均依靠国内天然气资源的推动;②天然气管网设施是市场快速发展的基础;③天然气发展得到了政府和石油公司的高度重视。

另一方面,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也存在与上述国家同一发展期所不同的地方:①目前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与上述各国当年市场发展期所处的外部环境有较大差异;②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面临高气价的压力;③天然气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的战略地位需进一步提升。

目前我国天然气市场的特点主要体现为:①天然气需求进入快速发展期,市场向东部沿海地区扩展;②多气源供应格局正在形成,全国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结论认为:现阶段或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要推进中国低碳经济的进程应加快发展可再生能源,而扩大天然气利用规模、最大限度地增加这种清洁能源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耗结构中的比例则是目前最切实可行的策略。

1 国外天然气市场发展阶段及其特征从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天然气市场的发展基本上都经历了3个阶段———启动期、发展期和成熟期。

1 .1 市场启动期1)天然气作为石油工业的副产品,不是勘探开发的重点。

天然气工业刚刚起步,在国民经济和一次能源结构中处于次要地位。

2)天然气基础设施薄弱,无跨越地区的长输天然气管道。

3)天然气消费市场容量有限,主要用于油田生产和周边一些工业用户,城市民用和商业用户仍以煤气或者其他燃料为主。

4)天然气市场行为欠规范,没有全国统一的天然气行业法律,只有一些法规或地方法律。

5)政府监管水平低下,没有专门的主管部门对天然气工业进行统筹管理或者管理力度不够。

6)美国天然气市场启动期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日本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英国介于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

1 .2 市场发展期1)天然气市场由启动期进入发展期的显着特点是以发现大气田(美国)或大量进口天然气资源(日本、韩国)以及建设区域管道等标志性工程为转折点。

2)天然气工业逐步得到重视,在国民经济和一次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显着提高。

3)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区域之间管道和输配网络建成。

4)天然气消费量迅速增长,用途逐渐扩大。

在城市民用和商用领域天然气逐渐取代煤气。

一些国家(日本、韩国)不仅将天然气用于城市民用和商业领域,还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

市场向周边和全国延伸,但市场范围仍为区域市场。

5)对不同用户采用不同价格。

对于可中断及均衡用户实行优惠价,不均衡用户实行较高气价。

6)制定全国统一的天然气法律。

7)政府成立或者指定专门的部门来监管天然气工业。

1.2.1美国发展期介于20世纪30年代初至70年代初,约40a,以1931年建成从得克萨斯州潘汉德至芝加哥的长度超过1600km的输气管道为标志。

1938年第一部《天然气法》出台。

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逐步上升到30%(1970年)。

1.2.2英国发展期介于20世纪6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约30a,以发现北海西索尔气田为标志。

政府投资完成了全国燃气设施转换和输配气基础设施的建设。

1986年颁布新《天然气法案》,将竞争机制引入输配气环节中。

1.2.3日本发展期介于1974年至2000年,约30a,以大量进口LNG替代石油、降低对中东地区石油的过度依赖为标志。

在快速发展期,日本用了6 a的时间将石油的比例下降了13个百分点,其中天然气消费量的增加贡献了50%。

1 .3 市场成熟期1)以建成多气源、多用户的全国性天然气管道网络为标志。

2)天然气工业成为国家主要产业之一,特别是在一次能源结构中与石油、煤炭形成鼎足之势或者成为主要能源。

3)基础设施高度发达,输气干线、配气管线形成网络,储气设施完善。

4)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天然气市场,天然气消费结构比较合理,天然气在一些行业成为主要能源,特别是成为城市民用和商用的主要能源。

5)天然气经营方式非常灵活,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

6)天然气价格机制形成,价格透明。

7)天然气法规基本完善,市场运行有序。

8)政府对天然气工业高度重视,实现合理、有效的监管。

1.3.1美国成熟期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主要特征是政府逐步调整天然气政策,颁布了一系列天然气法规,如《燃料使用法》、《气井自由生产法》,解除对天然气价格的管制,交由市场定价;逐步解除对天然气利用的限制,使其能在各领域与其他能源竞争;管道独立运营,开放管道输送业务,允许用户自主选择。

1.3.2英国成熟期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政府通过修改《天然气法案》,进行燃气企业的拆分、重组,业务分割、捆绑等一系列改革,完善了天然气供应链各环节竞争机制、降低家庭用燃气市场的准入门槛,实现了家庭用燃气市场的自由化。

1.3.3日本从2001年至今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为了解决能源供应安全和环境问题,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加快天然气替代原有工业燃料的步伐,扩大天然气在商业、冷热电联产、燃气汽车领域的使用规模,使天然气市场保持稳步发展。

2 我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天然气市场发展阶段对比将美国、日本、英国及韩国等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天然气市场发展规律与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后认为,以2004年12月30日“西气东输”管道工程正式商业运作为标志,我国天然气市场开始由启动期进入发展期,初步判断市场发展期将持续到21世纪30年代中期,之后市场将步入成熟期。

2 .1 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同时期相同的特征1)我国天然气市场由启动期步入发展期与美国相同,都是依靠国内天然气资源的推动。

对比两国天然气启动期的储采比,美国为22,我国为27。

美国1949~1951从启动期进入快速发展期的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7.4%,我国2003~2005年的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长率为19.4%。

1950~1973年,美国天然气产量以年均5.7%的速度增长,预计2004~2020年,我全国性天然气管网,全国天然气管道总长度已达3.5×104km左右,并建成西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区域性管网。

随着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快速建设,我国天然气市场得到了较快发展。

2004~200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每年平均增加100×108m3。

3)同其他国家一样,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随市场的不断发展,已由过去的以工业和化工消费为主向多元化发展。

1990年,工业部门是我国天然气的最大用户(占全国总消费量的52.1%),其次是化工(占31.8%)、城市燃气占14.3%、发电占1.8%。

2008年,工业和化工部门天然气消费量占全国总消费量的比例分别下降到26.4%和22.1%,民用、商业和其他燃气的比例则增加到33.2%,发电增加到18.3%,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

据笔者的研究结果:城市燃气是我国天然气主要的利用方向和增长领域,2030年城市燃气在天然气总消费量中的比例将占到40%左右。

随着近几年天然气主干管道的加快建设,我国天然气跨区供应量增加迅速,区域市场正在形成。

4)天然气发展得到了政府和各石油公司的高度重视。

1998年9月,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现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的组织下,召开了首次“全国天然气利用规划工作会议”,成为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2000年2月14日,国务院决定启动“西气东输”工程。

2002年7月,“西气东输”工程开工,拉开了我国大力发展天然气工业的序幕。

近年来,我国各大石油公司都加快了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长输管线建设、LNG项目引进以及下游市场开拓的步伐,加大了工作力度,天然气业务已被各大石油公司作为其新的效益增长点。

天然气占国民经济和一次能源结构的比例正在逐步提高。

正是在政府的积极推动和石油公司的努力下,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一直以两位数字增长,远远快于GDP的增速。

2 .2 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同时期所不同的方面1)目前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与当年美国、日本、英国和韩国发展期所处的外部环境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随着大多数国家都希望大量利用天然气资源、减少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以及当今环境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国际市场对天然气的需求量将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快的增长率。

这势必造成对国际市场上天然气资源的激烈“争夺”,给我国大规模利用境外天然气资源带来较大的挑战。

2)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面临高气价的压力。

未来国天然气产量将以年均近10%的速度增长。

2)我国和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天然气市场发展的经历都验证了天然气管网设施是市场快速发展的基础。

为培育和发展天然气市场,美国除控制并实行低气价政策外,在1930~1945年的15a里平均每年建成管线逾7000km,使天然气消费量以年均超过50×108m3的速度迅速增长,1945年其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迅速提高到14%以上。

20世纪60年代形成连接国内48个州的全国天然气管网,消费量平均每年增加190×108m3以上,到197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上升到36%。

近十几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西气东输”一线、“西气东输”二线、陕京一线、陕京二线、忠武线、涩宁兰等主干管道,以及冀宁线、淮武线、兰银线、长宁等4条联络管道为主框架的我国能源发展长期面临的主要矛盾是能源消费结构过度依赖煤炭和环境承载压力较大。

为此,大力开发、利用天然气资源是我国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现实措施之一。

从美国培育天然气市场的经验看,较低的天然气价格有利于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用户对天然气价格比较敏感。

然而,从长远来看,在工业和发电市场,我国天然气资源主要的替代对象是煤炭,而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价格便宜。

这就造成了天然气与煤炭相比缺乏价格竞争力,特别是今后大规模进口国外天然气资源,将面临高气价的挑战。

3)天然气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中的战略地位需进一步提升。

日本在应对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及环境问题时,政府明确提出了重点以核电和天然气替代石油的能源政策,并制定了长期的能源供应目标,政府还通过公共财税、政府融资和财税制度等方面的激励手段促进天然气的发展。

替代政策实施后,日本天然气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在短短的十年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的比例就由1973年的1.5%上升到1983年的7%。

虽然近几年我国政府重视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出台了《天然气利用政策》并几度调整气价,在“十一五”能源规划中也提出了天然气发展目标,但是要大规模开发利用天然气,提高其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所占比例(由目前的4%上升到8%),仍需要进一步提升天然气在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