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临床教学模式 提高教学质量初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临床教学改革初探

D NGA — h n Y NG H aC N L -ig C A Xu mi h tayg l yo iqa op- E n c u ,A u ,HE iyn , H N - n eOo rn o g .T l o fXn i H si o
i h h r l a y Me ia n v r i n t e T id Mi tr d c lU ie st i y,C o q n 0 0 7, h n h n ig 4 0 3 C i a
【 关键词 】 医学教育 ; 教学改革 ;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 中图分类号 】 G 4. ; R 62 4 4 6 【 文章编号 】 1 186 (000—750 6 —5921 )609—ov to i a n o m e c l l c e hi i O t l r ng l gy -H e d and i f di a ci t ac ng n ni oa y oo a Ne k S ge y c ur r
【 src】 Obet e I odr oi rv emei l d ctno tl ygl y at c— Abtat jc v n re t mpoet dc u ao no a no g, ah i h ae i or o e
i g in v t n wa mp e n e . e h d T a h n d lw s in v td h c n l d d r d sg - n n o a i si l me td M t o s o e c i g mo e a n o ae ,w ih ic u e e e i n i g ta hn l n u me t g s d c ie e s e tb i i g a ta h n y tm o r ie ci i n r - n e c i g p a ,a g n i t y a t n s , sa l h n e c i g s s n u v s e t as l c a d e e n aie a i t . e is o a h n n v t n meh d s u e n l d n p i zn e t e r t a n t b l y A s r ft c i g i o a i to swa s d i cu i g o t i g t h oei l d v i e e n o mi h c a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改革的探索
近年来,临床检验教学改革受到临床检验的广泛关注,学校也积极开展相关改革。
改
革的目的是加强教学体系,贯彻有效的教学管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进一步推动临床检验技术的发展。
首先,建立现代化的临床检验教学模式,加强教学设计,以教师-学生双向交流作为
核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所学知识,更好地掌握临床检验技术,加深学生对临床实际的认识,并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形成。
其次,临床检验课程改革有必要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引入新型的检验技术和新型的检
验设备来进行培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过程仪器等仪器的基本知识,同时,提高学生
参与实验过程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学生的检验实验兴趣,更好地满足学生技术能力和知识
能力培养的要求。
此外,改革课程还应加强实践性教学。
教育部门可以与行业组织积极合作,如实习环节,永久合作,扩大学生的临床实践教学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临床检验技能,为学生的
职业生涯提供指导和帮助。
最后,加强教学管理,改进考核机制。
在新形势下,要以量化考核代替传统的简单式
考核,形成科学严谨的评估体系,重建学校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专注于每位学生的学习
成果,有效地发挥学校在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中的职责和功能。
总之,临床检验基础教学的改革主要是建立现代化的临床检验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
教学,加强教学管理和改进考核机制,以此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及临床检验技术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临床检验基础教学的作用。
阐述提高内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

阐述提高内科临床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内科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不仅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而且与它们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内科学的知识来源于医疗实践,以前的医学家在治病救人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的积累经验,去伪存真、去粗采精,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认识水平,通过多年的长期积累,逐渐形成有系统的诊治疾病的方法。
由于内科非常强的实践性,因此,本文从不同的层面探讨提高内科教学质量的方法和途径,为今后内科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改革教学模式,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随着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的运用和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步应用到各个领域,尤其是对于内科这样临床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应用多媒体教学十分重要[1]。
所谓的多媒体教学,就是通过多媒体计算机,将原先十分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片、声音、影像以及一些提示性的文字呈现到学生面前,更加生动具体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器官,让学生非常有兴趣的来学习原先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2]。
随着现代人各种自我权益保护意识逐渐增强,现场指导教学的机会越来越少,如何形象具体的给学生呈现内科病人的病例及治疗过程已经成为内科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因为内科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学生不能够对以上种种进行直观的接触,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很难进入角色[3]。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恰好解决了这一难题,老师可以通过制作或从互联网下载相关的影响,直观的呈现给学生,使教学更加直观具体[4]。
2 创新教学模式,与学生互动教学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在讲台讲述,学生在下面听,这样一节课下来,老师筋疲力尽,学生昏昏欲睡,很难达到教学的目的。
这一点我们应该学习西方模式的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上做到与学生充分互动[5]。
例如,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打断老师进行提问,使学生有问题能够当堂解决;此外,老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以设置一些章节让学生回去查资料然后进行讲解,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资料搜集能力,还能够做到师生互动,如果学生在讲解过程中存在某些问题,老师可以对问题加以补充,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减轻了老师的压力,轻松教学,事半功倍。
提高外科学临床教学质量初探.

2 提高服务意识 。 坚持 以人为本 坚持 以人 为本 , 是 实现人 的全 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 是一切 工
在讲述 “ 急性胰 腺炎” 时, 先举一简单病 例 : 某青年女性患者 ,
餐后 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伴恶心 、 呕吐, 检查上腹 部腹肌稍紧张 , 有 压痛 , 肠呜音减弱 , 急性腹透检查 , 未见 “ 膈下游离气体” 。让学 生看书讨论 , 提出初步 诊断 , 接着 由教师分析 病例 , 从病 例 中找
一
1 . 1 导入法在教学 中的应用
1 . 1 . 1 温 故 知 新 导 人 法
,
直 观 性 很 强 。仅 从 书 本 上 的 文 字 理 解 这 部 分 内 容 的确 比较 困
如 在讲“ 破 伤风 ” 病诊断 时 , 笔者 收集 了一些 实例 图片制成 课 温故知新是教师在教学中常刚的导人法 , 即从复 习已有 的知 难 ,
l 佑 床 研 究 2 0 1 4 年第 1 O 期
提高 外科 学 临床 教 学质 量初 探
孟 凡敏
( 濮 阳市 卫 生学 校 ,河 南 濮 阳 4 5 7 0 0 0 )
【 摘 要】临床教学是临床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 临床教学质量的优劣, 将直接影响医学生的医疗水平及综合素质, 传统的外科医学教
出: ( 1 ) 本病诊 断依据 ; ( 2 ) 应进一 步做 哪些检查 ; ( 3 ) 本病 的治疗原
医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医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医疗院校的教育教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是医疗院校一直以来的追求和目标。
在新时代背景下,医疗院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也更加受到重视,各种新的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被引入,这些尝试都是为了提升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一、教学模式的改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变革,医学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地更新,从以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的“启发式”学习模式。
“启发式”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学生自身的心理和思维方式,也更符合市场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
二、信息化教学的推广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院校开始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与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在全国不同地区的学生也能够同步学习,提高了医学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覆盖范围。
三、实践教学的推进针对医疗行业本身的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医疗院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实践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而这些也正是医疗行业最需要的能力。
因此,实践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医疗院校采用,并不断探索推进。
四、课程设置的优化针对市场需求和学生实际需求,医疗院校对课程设置进行不断优化。
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相关专业能力的课程和针对实际需求的选修课程等。
这样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市场的需求。
五、评价方式的创新评价方式一直是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难点和重点。
从过去的“传统评价”到现在的“能力导向评价”,评价方式的创新不仅能够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还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总的来说,医疗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是一条漫长的道路,需要不断尝试与探索,但方向是正确的。
只有不断拓宽教育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推进实践教学,创新评价方式等方面取得实际成效,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更好地服务于社会需求和医疗事业发展。
儿科学临床教学改革初探

儿科学临床教学改革初探对儿科学临床教学的方法进行探索,目的是通过引入病例讨论式教学和模拟诊疗教学方法,将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儿科教学中,提高儿科教学质量。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模式也发生变化,社会对医学卫生事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深化教学改革便成为医学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1儿科学临床教学改革出发点医学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而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传统的以传授具体知识为目的、灌输式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对医学人才的要求,而必须把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点来抓。
由于医学生将来面对的是病人的生命和健康,因此必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然而,生命科学和医学知识更新快,仅靠书本知识远远不够,只有学到获取知识的本领,具备终生学习的能力,才有可能成为合格的现代医生。
因此,为培养出较高综合素质的临床医生,我们对儿科学临床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探索,目的是通过教育的主导作用,使课堂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素质教育融入到儿科学教学中,既保持本科教学系统性、完整性,又能把以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的培养方法转变为以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为主,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
医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而医学见习课则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其目标是巩固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实际临床工作能力。
但目前存在着医学院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数量增多,临床科室教学负担越来越重,同时随着医学服务模式转变,强调以病人为中心,病人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临床医生为避免医疗纠纷,对学生不敢放手,导致见习课寻找示教病人困难,同时有些示教患儿家长依从性较差,因此,我们采取了以下教学改革措施。
2临床教学改革措施病例讨论式教学。
改革传统教学法关键是开发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让学生通过自己努力去探索发现新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拓展思维的目的。
基层医院妇产科临床教学方式改革初探

基层医院妇产科临床教学方式改革初探基层医院妇产科临床教学方式改革初探按照统一的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要点及评分标准对护生进行考核,更具有客观性,公平性和规范性。
供应室是护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供应室实习也是提高护理人才必不可少的,提高护士素质,发展护理事业,关键在于临床带教的效果。
我们通过改进带教方法,提高了护生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明确了消毒供应室在医院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了消毒供应室发展的新动态,掌握了各种清洗、消毒、包装、灭菌方法和新设备技能的应用,培养了适应现代医院发展需求的实用新型人妇产科学是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和病理以及生育调控的专门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
它独立性较强,涉及面较广,与生物医学基础和内、外及儿科等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同时,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知识需要直观感受和动手操作才能掌握。
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从课堂走向临床工作的重要过渡期,如何提高妇产科教学质量,使医学生在实习阶段系统学习并掌握好妇产科临床知识非常重要。
本院是一所二甲规模综合性医院,妇产科是本院重点科室,负责本地区妇女生殖及保健工作,每年科室接收实习生多来自广东省内医学大专院校,随着医院规模的扩大,接收实习生数量也逐年递增,为更好地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及科室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医院及科室均对临床教学方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及更新,在教学实践之中,笔者针对所讲授课程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强化科室老师带教工作的整体性,提高实习学生临床学习的积极性由于本院所处位置为广东东莞,外来人口占有很大比重,近年来临床医生的医疗任务越来越多,指导教学的时间相对减少。
因此,给实习生讲课,组织病例讨论的课时数均被压缩,亦无很多时间顾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这样就逐渐淡化了临床教学工作[1]。
针对工作性质的不同,我们改变了以往遇到病例临时组织实习生学习的方式,提前一年总体安排每个带教老师讲课内容,每人分配数个专门课题,使每个老师开学前就对自己上课的内容进行精心准备,熟悉病例内容,总结已有过的比例资料,并查阅相关文献和参考资料,并将讲课重点、难点制作成幻灯片,利用科室教具、模型,或者引用在床病例进行讲解。
加强临床教学工作 提高临床教学质量

加强临床教学工作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摘要】当前在医学教学中,临床教学已经成为高等医学教育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进一步加强临床教学工作,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已经成为医学教学工作永恒追求的话题。
本文笔者就如何加强临床教学工作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为医学领域的教育者和研究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医学教学;临床教育;教学质量在医学教学中,临床教学工作跟基础教学存在一定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临床教学是一项集教学、医疗以及科研为一体的教学活动。
但是由于各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医学临床教学工作的开展。
然而随着医学教育改革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临床教学质量出现了一定的下滑,因此研究如何加强临床教学工作,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认为,要想加强临床教学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提高对临床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临床教学工作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将理论运用在实践上的能力,因此是医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在高等医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要想提高临床教学质量,首先需要医学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医疗、教学以及科研都是同样重要的,要摒弃“重教学,轻实践”的思想。
另外要增强临床带教教师在临床教学时的责任感,进一步树立起教学意识,充分明确自身的职责和工作范围,保证临床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另外,还应该进一步强化高等医学学校的教学意识,不断转变观念,理顺教学和医疗之间的相互关系,实现教学和医疗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2.加强临床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在临床教学工作中,少不了一支高素质的临床师资队伍作保障,因此高等医学院要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一是高等医学院要根据临床教学工作的需要,逐渐从临床科室中具有教学能力的编制人员中选拔出一批高素质的人员作为部分兼职教师,被选拔出来的兼职教师的医疗编制人员应该根据条件和程序聘为教师专业技术职称[1]。
二是要充分调动临床带教教师的教学激情,针对长期从事教学任务的医疗人员,可以根据其教学能力和临床带教水平,在评定职称的时候给予一定倾斜,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调动医疗人员参与临床教学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中教 师为 主导 , 生为主体 的教育 理念 已得 学
到教 育界 的普遍认 同 , 传统 教育思想是 一种灌 输式 的被 动 的教育 , 教学老师重教轻学 ; 重共性 轻个性 ; 知识轻 能 重
力, 导致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被 动灌输知 识受教育 , 因此 , 作 为临床教师首 先要 转变传 统教 育思 想 , 免机械 灌输 , 避 通 过在 临床教学 过程 中 的实践 与互 动 , 发挥 主导作 用 , 促使 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 向主动解决 问题 转化 , 通过 临床实践 理 解 和巩 固 医学 理 论 , 患 者 为 中 心 , 题 为 中 心 , 因 为 以 问 是 临床教学 只有 围绕 患者 , 能 因材施 教 , 才 实现从 理论 到 实 践相结合 , 使学生从被动学习 到主动解决 问题 .临床工作 不仅仅是给患者进行疾病 的诊断 和治疗 , 而且也 需要熟悉 医院的各项制 度 , 建立 良好 的医 患关 系 , 涉及 到卫 生保 还 健知识 、 医学伦理 学和 医疗保 险 等多 方面 的知识 , 因此是 综合性较强 的工 作 , 且 只有 通过 接触病 人 , 能不 断 并 才 地发现 问题 , 而老 师在 帮助 学生解 决 问题 的过程 中, 助 帮 学生通过实践 , 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 通过典 型病例 , 结合
就学什 么 , 考试考 什么 学生 就背 什么 , 使学 生养 成 了只 也 听不 问的习惯 。在进入 临床工作学 习后 , 很多学 生还不 习
惯从学生到 医生 的角色转 换 , 然 习惯 于临床 教师 的单 向 仍
说教, 针对这种情 况 , 通过 学 习上级 医科 大学 附属 医 院的
通过 问题 的解决 , 完成了学 习与实践有 机结合 的过程 。以 患 者为 中心 、 以问 题为 中心能 调动 学 习的 主动 性 和积极 性, 从被动接受教 育 向主动学 习解 决 实际 问题转 化 , 正 真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 2 建设 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临床教师对 医学生 的教 学 活动 , 直接 影 响教 学质 量 ,
校、 教学医 院及附属 医院 的教 师及临床 医生 面对 学生 的课
题, 临床教学方 法需要 我们 不断 探索 并尝 试 , 为 临床 医 作 生, 如何提高教学水平 , 医学生 理论与实 践工作 相结合 , 让
是所 有 教 师 面 对 的 共 同 问 题 。 现 将 本 院 开 展 教 学 工 作 中
( 东 惠州 市 第 三人 民 医 院 , 东 广 广
摘要
临床教 学是 临床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 , 把知 识与技 能结合 的关键 , 高等 医学 院校 临床教 学基地 建设的 是
深化和提 高是推动 医学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的重要 举措 。本文从 如何提 高教 学水平, 改革教 学模式上进 行 了一 些 尝试 , 以期 促 进 和 加 强 临床 教 学 资 源 的建 设 , 实保 证 临床 教 学 质 量 , 高 医院 综 合 水 平 。 切 提 关键词 医学; 临床 医学; 学改革 ; 学方 法; 教 教 儋证 医学 中图 分 类 号 :R 9 12 文 献 标 识 码 :C 文 章 编 号 :2 9 05—13 . 02 0 . 7 4 42 1.4 0 2
构 也 得 到 了完 善 , 师 的 整 体 素 质 得 到 很 大 的 提 高 。 教 3 改 革 教 学 方 法 。 强师 生互 动 加
大学 的教学模式大部 分都是被 动式学 习 , 医学 院校 学
生 的学 习都 是 习惯 了被 动 的 学 习形 式 , 老 师 教 什 么 学 生 即
52 0
V 1 3 o4 o 2 N . .
J u a fAeo p c dcn o r l rs a e Me iie n o
A r 02 p21
改 革 I 教 学 模 式 提 高 教 学 质 量 初 探 临床
曾 曦 , 张建红 , 王 瑶, 简希 尧
惠州 5 60 ) 10 2
知 识 阐述 、 间 实 习 和 课 后 总 结 , 终 解 决 问 题 。学 生 也 课 最
培训 , 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通过加强 临床 医生 的在 岗
培训与业务再培训 , 提供参加全 国临床学 术会 等学 习提 高 和交流 的机会 , 而使 临床 教师 的视 野更 加开 阔 , 自身 从 使 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得到 不断提 高 , 最后 完成从 普通 临床 医生 到高素 质临 床教 师 的角色转 变 。医院 的教师 队伍 结
对 临床教 学方 法改革的几பைடு நூலகம்体会 总结 如下 。
1 教 学 中坚持 以学 生为 主体 , 以患者 为 中心 , 问题 为 中心 以
床教学 的经验 , 以需对 自身 的临床工作 与教 学能力进 行 所
有效结合 , 通过 系统 的培训 和继 续教 育 , 以及 临床 教师 对 自身教学素质 的 自我培养 和提高 , 针对 医院 的临床教学 实 际情 况 , 有组织 、 计划 、 步骤 、 有 按 分层 次地对 临床 教师 进 行 医德 、 师德 、 临床教学方 式方法 、 多媒体 制作 等多方 面的
随着医学科 学的 发展 , 医学 模式 的转 变 , 医学 教育 的 改革与创新 是社 会 发 展 的必 然 . 。提 高 临床 教 学 的 质 2 J 量, 并使医学生 实践 能力得 到确 实有 力 的提高 , 医学 院 是
是是培养 2 1世纪高素质 、 高实践 能力 医学人才 的关 键 , 因 此 提高临床 教学 质量 , 需要建 立一支 高素质 的临床教 师队 伍 。随着 医院学 生规模 的扩大 , 临床教 学 的资 源特别是 高 素质教 师匮乏 已成为 制约教 学 质量 的瓶 颈。通过 提高 临 床教师参 与教 学 的积极 性 , 提高 临床 教师 的教 学技 能 , 从 而让 医院的师资质量得 到整体提 高 , 而建 设教 师队伍 的关 键 在于建立 临床 教师 培训体 系 。医院 临床教 师通 常 由过 去 的临床 医生 组成 , 医 院转为 教学 医 院后 , 在 因缺 乏对 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