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维酮碘杀菌效果的试验观察
5%聚维酮碘治疗急性甲沟炎疗效观察

5%聚维酮碘治疗急性甲沟炎疗效观察甲沟炎是指脚趾或手指的趾(指)甲周围褶皱组织的炎症,多因微小刺伤、挫伤、倒刺(逆剥)或剪趾(指)甲过深等损伤而引起。
病初起时多局限于趾(指)甲一侧边缘近端,有轻微的红、肿、热、痛,一般2~3天即化脓,如不及时治疗,可蔓延到对侧而形成趾(指)甲周围炎,严重时累及下(上)肢淋巴系统和小腿(前臂)皮下组织等。
因此,临床上应及早控制细菌生长,以免形成脓肿。
笔者应用5%聚维酮碘外敷治疗急性甲沟炎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2010-5至2013-8年本院收治急性甲沟炎61例,男35例,女26例,年龄8~72岁。
发病部位主要分布于拇指、食指、中指、拇趾。
致伤原因:剪甲过深、挫伤、微小外伤、倒刺。
将61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23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程度等一般情况接近。
1.2 治疗方法全部病例均先用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清洗创面,再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
对照组:常规敷鱼石脂软膏,外层无菌纱布包扎,每天换药1次,7天为一个疗程。
治疗组:用5%聚维酮碘浸透小棉球放置于指(趾)甲沟周围疼痛最明显处,后用宽胶布包扎密封即可,或者直接浸泡患指(趾)。
若患指(趾)甲盖下有异物时,应取出;脓肿者作纵行切开引流术,清创后用5%聚维酮碘包扎。
注意包扎期间不要用水浸湿患指(趾),一般每天换药1~2次,3~7天即可。
1.3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患甲皮下组织红、肿、热、痛等消失;有效:患甲皮下组织红、肿、热、痛显著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炎症发展到甲床而致甲下脓肿。
痊愈+有效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所获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治疗组病例用5%聚维酮碘后疼痛明显减轻,轻者第2天红肿消退,严重者5天后局部红肿消退,炎性肉芽萎缩。
治疗组治愈26例(68.4%),有效7例(18.4%),无效5例(13.2%),总有效33例(86.8%)。
10%聚维酮碘乳膏治疗皮肤感染性创面的疗效观察

10%聚维酮碘乳膏治疗皮肤感染性创面的疗效观察【摘要】本研究旨在观察10%聚维酮碘乳膏治疗皮肤感染性创面的疗效。
研究共纳入100例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观察指标包括创面愈合时间、感染症状缓解情况等。
结果显示,10%聚维酮碘乳膏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感染症状得到有效缓解,疗效显著。
安全性评价表明,该药物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认为,10%聚维酮碘乳膏在治疗皮肤感染性创面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该研究为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医生在实践中参考和推广。
【关键词】关键词:10%聚维酮碘乳膏、皮肤感染性创面、疗效观察、研究方法、观察指标、疗效观察结果、安全性评价、讨论、研究结论、临床意义1. 引言1.1 研究背景皮肤感染性创面是指皮肤受感染后形成的溃疡或破损伤口,常见于外伤或手术后。
感染性创面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因为感染性创面不仅会延误伤口愈合,还可能导致伤口感染扩散至周围组织,甚至引起全身感染。
10%聚维酮碘乳膏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皮肤感染的药物,其主要成分为聚维酮和碘。
聚维酮具有抗菌和防腐作用,碘则有消炎和杀菌作用。
该乳膏能有效清除伤口中的病原菌,促进伤口愈合,减少感染的风险。
对于10%聚维酮碘乳膏在治疗皮肤感染性创面上的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更多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本研究旨在观察和评价10%聚维酮碘乳膏在治疗皮肤感染性创面方面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评估10%聚维酮碘乳膏在治疗皮肤感染性创面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前对于这类创面的治疗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因为感染性创面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影响伤口愈合和患者康复。
本研究旨在探讨聚维酮碘乳膏作为治疗皮肤感染性创面的有效性,为临床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观察10%聚维酮碘乳膏在治疗皮肤感染性创面中的疗效情况,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治疗建议,减少感染性创面对患者的危害,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的治愈率。
10%聚维酮碘乳膏治疗皮肤感染性创面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04
皮肤感染性创面的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方法
定期换药
定期更换敷料,保持创面清洁 干燥,避免感染。
创面清洁
使用生理盐水或消毒液清洗创面 ,去除坏死组织,减轻感染。
观察病情
密切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时发现 并处理感染迹象。
针对性护理方法
营养支持
提供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 生素的食物,增强患者体质,
聚维酮碘乳膏的治疗效果
显著杀菌效果
使用聚维酮碘乳膏后,皮肤感染性创面的细菌数 量明显减少,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促进创面愈合
聚维酮碘乳膏能够促进皮肤细胞的再生和修复, 加速创面愈合,减轻疼痛和炎症。
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使用聚维酮碘乳膏,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健 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06
研究不足与展望
研究展望与建议
01
加强多中心研究
建议在多个医疗机构开展大规模、严谨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评估10%
聚维酮碘乳膏治疗皮肤感染性创面的疗效和安全性。
02
重视长期随访
在研究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对患者长期随访和观察,以获取关于治疗远
期效果和安全性的数据。
03
设置对照研究
未来的研究应设立对照组,以便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为临床决
2
皮肤感染的病因多样,包括细菌、真菌等微生 物感染,以及创伤、烧伤等导致的感染。
3
目前,对于皮肤感染性创面的治疗主要包括抗 生素药物、清创、引流等措施,但效果并不理 想,且易产生耐药性。
研究意义
01
本研究旨在探讨10%聚维酮碘乳膏治疗皮肤感染性创面的疗效 及护理方法,为临床提供新的治疗手段和护理方案。
05
聚维酮碘和贝复剂用于感染伤口的效果观察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被证实用于菌株进行亲缘性分析更有效[6,7]。
本研究以22种基因为分子标志作检测结果的样本聚类分析,结果存在克隆传播且存在暴发性流行。
参考文献:[1] 常东,魏华,王春新,等.铜绿假单胞菌携带新GES 亚型β2内酰胺酶的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3):2452248.[2] G irich D ,Naas T ,Nordmann P.Biochemical characterizationof t he naturally occurring oxacillinase OXA 250of Pseudo 2monas aeru ginosa [J ].Antimicrob Agent s Chemot her ,2004,48(6):204322048.[3] Castanheira M ,T oleman MA ,Jones RN ,et al .Molecular charac 2terization of a β2lactamase gene ,bla GIM 21,encoding a new sub 2class of metallo 2β2lactamase [J ].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4,48(12):465424661.[4] 钱小毛,赵仲农,王亚玲.铜绿假单胞菌β2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3):2492251.[5] 黄支密,糜祖煌,石晓霞,等.医院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耐消毒剂基因研究[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7):7212724.[6] 糜祖煌.医院感染菌株分子分型方法[J ].世界感染杂志,2006,6(3):1852186.[7] 糜祖煌.细菌抗菌药物耐药基因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J ].世界感染杂志,2006,6(5):4982499.聚维酮碘和贝复剂用于感染伤口的效果观察牛家兰(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安徽霍邱县237400)关键词:聚维酮碘;贝复剂;感染伤口;治疗护理中图分类号:R1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529(2009)1521936201 近年来贝复剂(bF GF )外用治疗压疮、烧伤和产后会阴侧切伤口,我院采用聚维酮碘和贝复剂联合使用治疗感染伤口,并配合相关护理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聚维酮碘溶液试析论文

聚维酮碘溶液试析论文在最近一段非常时期,人们对消毒产品的应用大为关注,由于使用不当和不当使用消毒产品导致恶性事故发生,如过氧乙酸致人受伤、含氯消毒剂漂白高档衣物家具、消毒产品误用致宠物死亡等事件,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消毒产品的刺激气味,引发了许多人过敏症状和呼吸道疾病。
消毒通常分为疫原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两类,目前防”非典”除了发病区采用疫原地消毒外,多数家庭及办公消毒应当采用预防性消毒。
事实上现在许多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在预防性消毒中,不仅没有认识到消毒药剂在杀菌消毒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性,一些普通场所消毒药水浓度越来越高等现象。
良好的家用消毒产品应当具有以下特点:1.具有广谱的微生物杀灭或抑制作用;象酒精和新洁尔灭对于病毒和芽孢的杀灭效果很差。
2.对人体皮肤黏膜和呼吸道黏膜无刺激和损伤;如过氧乙酸易刺激人的口腔、鼻腔黏膜等,使呼吸道受损,高浓度时可刺激、损害皮肤黏膜、腐蚀物品。
甲醛和戊二醛均对人体皮肤、黏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并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于空气、食具等消毒,一般仅使用于医院中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且经消毒或灭菌的物品必须用灭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才可使用。
3.不产生二次污染;如氯制剂在水中分解成次氯酸,在杀菌的同时也容易与其他有机物中的碳源发生卤代反应,生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等难以被自然环境降解的致癌物质,这些有毒物质可在水中长期存在,造成水环境的公害与污染,由于目前大量氯系消毒剂被用于社区、医院和家庭等场所的消毒,致癌物质导致的二次污染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4.易于稀释,使用简便,性状稳定;过氧乙酸和二氧化氯常用的是二元制剂,在使用前需要临时配制,同时需要带橡胶手套防止烧手,稀释后的过氧乙酸在三日内必需用完,否则杀灭效果大为降低,5.不腐蚀家具家电,对衣物不损伤或漂白;如较高浓度含氯消毒剂不仅对人呼吸道黏膜和皮肤有明显刺激作用,并且对物品有腐蚀和漂白作用,大量使用还可污染环境。
聚维酮碘对家蚕病原菌的杀灭效果试验

蚕病是影响 蚕 茧 优 质 高 产 的 主 要 因 素,消 毒 防病是蚕桑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措施。蚕用消毒剂 的 研 制 和 推 广 使 用 ,有 效 地 控 制 了 蚕 病 的 发 生 ,推 动了蚕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 [1] 蚕用消毒剂按 照 药 物的 有 效 成 份 可 以 分 为 醛 制 剂、氯 制 剂、氧 化 剂、 表面活性剂等类型 。 [2] 聚维酮碘具有广泛的 杀 菌 谱和极强的杀菌 力,对 呼 吸 道 和 皮 肤 无 损 伤 和 刺 激、对 环 境 无 污 染、使 用 方 便 等 优 点,现 已 成 为 公 认的 广 谱、高 效、无 毒 的 消 毒 剂,在 水 产 养 殖 中 得 到广泛的应用 。 [3] 目前还没有关于将聚维酮 碘 用 于养蚕消毒防病的研究报道。为了筛选高效的新 型 蚕 用 消 毒 药 剂 ,我 们 进 行 了 聚 维 酮 碘 对 家 蚕 常 见病原细菌和真 菌 的 杀 灭 效 果 试 验,希 望 为 该 药 剂在蚕业生产上的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2.5
100 100 100 100 100
1.25
100 100 100 100 100
0.62
91
97 90 90 97
0.31
85
93 85 85 93
清水对照
0
0
0
0
0
空白对照 100 100 100 100 100
2.3 聚维酮碘消 毒 液 对 家 蚕 的 生 理 影 响 试 验 结 果
供试蚕品种 为 一 代 杂 交 种 菁 松 × 皓 月,常 规 饲养。
1.4 培 养 基 按常规方 法 配 制 马 铃 薯 葡 萄 糖 固 体 培 养 基
(PDA),牛 肉 膏 蛋 白 胨 固 体 培 养 基 (PSA)。 1.5 菌 悬 液 的 制 备
聚维酮碘软膏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

引言 研究背景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产生严重影响。
聚维酮碘软膏是一种常用的皮肤消毒剂,具有抗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
聚维酮碘软膏常规治疗药物压疮患者选取研究对象治疗方法观察指标030201从医院收治的压疮患者中筛选出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并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1. 研究对象筛选2. 治疗方法实施3. 观察指标记录4. 数据整理与分析实验组采用聚维酮碘软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治愈率、疼痛缓解程度、愈合时间等指标进行记录和比较。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评估聚维酮碘软膏治疗压疮的疗效。
实验过程治愈率疼痛缓解创面愈合时间实验结果结果分析聚维酮碘的抗菌作用聚维酮碘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和真菌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从而有效防止压疮感染。
促进皮肤修复聚维酮碘软膏中的成分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加速创面愈合。
减轻疼痛聚维酮碘软膏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与其他治疗方式的比较不同浓度聚维酮碘的比较对比研究研究结论0102研究局限性建议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基础疾病等因素进行控制,以更准确地评估聚维酮碘软膏的治疗效果。
建议对聚维酮碘软膏与其他治疗方法的对比进行研究,以便为临床提供更加优化的治疗方案。
建议未来研究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延长研究时间,以更全面地评估聚维酮碘软膏治疗压疮的疗效和安全性。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参考文献3。
聚维酮碘-乙醇消毒剂杀菌性能实验研究

0. 6 8 0 a g a i n s t s u bt i l i s v a r .n i g e r . s p or e .
Con c l us i on The ge r mi c i da l e f f e c t of t he d i s i nf e c t a nt i n c r e a s e s wi t h t he pr o l o n—
Me t h o d s S u s p e n s i o n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g e r mi c i d a l t e s t s we r e c a r r i e d o u t i n l a b o r a t o r y . Re s u l t s At 2 O℃ 。 wh e n t h e 2 5 0 ag r /
I , 5 0 0 mg / L , 1 0 0 0 m g / L , 2 0 0 0 mg / L, 3 0 0 0 mg / L, 4 0 0 0 mg / I , a n d 1 0 1 4 0 mg / L wa t e r s o l u t i o n s o f p o v i d o n e i o d i n e —
g i n g c o n t a c t t i me , b u t i t s t r e n g t h e n s a n d t h e n we a k e n s wi t h i n c r e a s i n g 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a n d t h e g e r mi c i d a l e f f i c a c y i s b e s t
福 建 省 疾 病 预 防控 制 中心 , 福建 福 州 3 5 0 0 0 1 摘要: 目的 观 察 聚 维 酮 碘一 乙 醇 消 毒 剂 对 枯 草 杆 菌 褐 色 变 种 芽 孢 的 杀 菌性 能 。 方 法 实 验 室 采 用 悬 液 定 量 杀 菌 试 验 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幼虫饲料配制 幼虫饲料配制主要参照课题组室内饲养丝光绿蝇的报道[1~3]。
幼虫饲料配比如下:麦麸600g,牛奶粉40g,鱼粉100g,酵母粉8g,蛋白胨15g,水1500ml。
混匀后分装于500ml饲料罐中,高压蒸汽灭菌后,置于4℃冰箱中备用。
1.2 饲养条件 室内饲养相对湿度为70%左右,温度为26±1℃,每天光照60w白炽灯12小时。
1.3 饲养方法 每罐饲养幼虫约300~400头,待幼虫将要化蛹时,将饲料连同幼虫倒入化蛹盆中,盆放入布袋中,幼虫化蛹时,均从盆内爬入布袋中,在布袋中化蛹。
幼虫化蛹后,收集蝇蛹。
将蛹置于罐头瓶中羽化,每个500ml罐头瓶置蛹100头,用牛皮纸盖住瓶口,牛皮纸上用昆虫针扎100余个小孔。
将瓶置于30×30×35cm养虫笼中,让其羽化,每笼一瓶,置于养虫架上。
羽化时,去掉牛皮纸,即喂以充足的饮用水、白糖、牛奶粉。
以100ml烧杯作产卵杯,内放10%牛奶40ml及少量卫生纸,诱蝇产卵,每天定期观察和更换产卵杯,将成虫所产虫卵置于幼虫饲料罐中孵化,每罐约200粒虫卵,作下一代室内连续饲养。
1.4 羽化率观察 采用蛹皮计数法观察记录各代羽化率[2],每笼置蛹100头(个别为150头),每代观察5~6笼,以x±S记录统计结果。
2 结 果查点各代未羽化蛹数量及羽化蛹皮数量,计算羽化率,结果见表1,除第3代羽化率为88.5%外,其余几代羽化率均高于90%。
表1 各代羽化率羽化率 (%)世代实验序号123456 X±s 196.799.397.297.7±1.4229695.396951009596.2±1.62388859189879188.5±2.35497939794899093.3±3.395929692959594.0±1.876999695959596.0±1.737949794949394.4±1.5289491909310093.6±3.919969697989796.8±0.84 10969997979697.0±1.22 11959997989897.4±1.523 讨 论家蝇是一种重要的医学昆虫,被许多实验室饲养用于各种研究,我们课题组近几年一直从事昆虫抗菌肽、几丁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分别初步建立了丝光绿蝇和家蝇实验室种群并饲养研究至今,对家蝇连续室内饲养的11代羽化情况实验记录结果进行了整理。
结果发现,除第3代羽化率为88.5%外,其余几代羽化率均高于90%,显示室内饲养的家蝇各代羽化率稳定在较高水平。
可能室内种群在羽化率特征上已经稳定,室内连续饲养较为成功。
参 考 文 献1 许兵红,艾予川,郑斌,等.丝光绿蝇室内饲养方法的改进.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2,15(3):插页12 李超英,许兵红,艾予川,等.家蝇室内连续饲养6代蛹期特征观察.医学动物防制,2003,19(7):417~4193 许兵红,李超英,艾予川,等.家蝇室内种群孵化特征观察.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03,15(5):370~372聚维酮碘杀菌效果的试验观察黄 艳 郑越平 胡 云 廖 春(贵州省疾病控制中心 贵阳 550004) 摘 要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观察聚维酮碘的杀菌效果。
结果含有效碘1000mg/L的聚维酮碘溶液对大肠杆菌作用1.5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min,3000mg/L的聚维酮碘溶液对白色念珠球菌作用4min,杀灭率均达99.90%以上;有机物对其杀菌作用有一定的影响;在54℃条件下放置14天,该消毒剂有效碘含量下降率为5.04%。
关键词 聚维酮碘 杀菌效果 有机物 稳定性 该聚维酮碘消毒液原液含0.516%的有效碘,我们在实验室对其杀菌效果及稳定性进行了试验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方 法1.1中和剂选择试验试验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A TCC6538)和白色念珠球菌(A TCC10231)。
试验分组为:(1)消毒剂+菌片;(2)(消毒剂+菌片)+中和剂;(3)中和剂+菌片;(4)(消毒剂+中和剂)+菌片;(5)正常菌片对照;(6)未加菌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7)未加菌中和剂对照;(8)未接种菌的培养基对照。
试验结果以第6、7、8组不长菌,第3、4、5组组间菌数相差不超过10%,第一组不长菌或菌数远少于第二组,第二组菌数超过100cfu/ml时,表明所选中和剂及其浓度适宜。
1.2 载体定量杀菌试验试验菌为大肠杆菌(8099)、金黄色葡萄球菌(A TCC6538)和白色念珠球菌(A TCC10231),均制成含1%蛋白胨的菌悬液。
将0.02ml的菌悬液滴染于脱脂平纹布片(1.0×1.0cm)上,37℃干燥30 min,制成菌片。
试验时,将菌片加入5.0ml消毒液(阳性对照为PBS)中,作用至预定时间,取出菌片放入盛有5.0ml中和剂的试管中,中和作用10min,敲打试管洗下菌片上残留的菌,取洗脱液进行活菌培养计数,计算杀菌率。
1.3稳定性试验将该消毒液密封后置54℃温箱放置14天,于放置前后分别取样,以碘量法测定其有效碘含量,计算下降率。
2 结 果2.1 中和剂试验结果 经试验,以含0.5%硫代硫酸钠、0.5%吐温80的PBS中和试验浓度的聚维酮碘溶液可符合评定标准。
(表1)2.2 杀菌效果经检测,含有效碘1000mg/L的聚维酮碘对大肠杆菌作用0.5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min, 3000mg/L的聚维酮碘对白色念珠球菌作用4min,杀灭率均达标99.90%以上。
(表2、表3)表1 聚维酮碘中和剂试验结果组别平均生长菌数(cfu/片)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球菌消毒剂+菌片00 (消毒剂+菌片)+中和剂1943125中和剂+菌片28700002220000 (消毒剂+中和剂)+菌片27900002060000正常菌片对照28400002060000未加菌磷酸盐缓冲液对照00未加菌中和剂对照00未接种菌的培养基对照00 注:试验温度为19~21℃,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浓度和时间为3000mg/L0.5min,对白色念珠球菌为5000mg/L2min,结果为3次试验平均值。
表2 聚维酮碘对布片上繁殖体的杀灭效果有效碘含量(mg/L)作用不同时间(min)的平均杀灭率(%)0.51 1.52大肠杆菌300099.95100.00100.00100.00200099.7799.9499.98100.00100099.6199.7499.9199.98金黄色葡萄球菌300099.9299.9899.99100.00200099.7099.9199.9999.99100099.2999.6899.8799.94 注:试验温度为19~21℃,试验菌对照组平均回收菌数大肠杆菌为1740000cfu/片,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590000cfu/片,结果为3次试验平均值。
表3 聚维酮碘对布片上真菌的杀灭效果有效碘含量(mg/L)作用不同时间(min)的平均杀灭率(%)1234 5000995699.9699.9999.99400094.4499.7199.9499.99300077.8697.8699.8799.92 注:试验温度为19~20℃,试验菌对照组平均回收菌数为468000cfu/片。
结果为3次试验平均值。
2.3 有机物对杀菌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5%小牛血清对聚维酮杀菌作用有轻度影响,50%的小牛血清对其有中度影响。
(表4)表4 有机物对聚维酮碘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的影响小牛血清含量(%)阳性对照组平均菌数(cfu/片)作用不同时间(min)的平均杀灭率(%)2468 50366000099.7999.8699.98100.0025311000099.8699.94100.00100.000307000099.95100.00100.00100.00 注:试验温度为19~21℃,消毒液有产碘含量为1000mg/L,结果为3次试验平均值。
2.4 稳定性经测定,存放前,该消毒剂有效碘含量为0. 516%,在54℃温箱放置14天后,有效碘含量为0. 490%,平均下降率分别为5.04%。
3 结 语有效碘为1000mg/L的聚维酮碘溶液对布片上的大肠杆菌作用1.5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2min,有效碘为3000mg/L的聚维酮碘溶液对布片上的白色念珠球菌作用4min,杀灭率均达99.90%以上;25%的小牛血清对聚维酮碘的杀菌作用有轻度影响,50%的小牛血清对其有中度影响。
在54℃条件下放置14天,该消毒剂有效碘含量下降率为5.04%,表明在室温下聚维酮碘溶液的有效期可达壹年。
参 考 文 献1 陈忠,袁朝森等,过氧化氢复方消毒剂杀灭微生物效果的试验观察,中国消毒学杂志,1998;15(2):652 李爱武等,不同载体碘伏的杀菌效果比较,中国消毒学杂志,2000;17(3):165(本文呈陈贵春老师审阅,在此表示衷心感谢!)通州市家蝇抗性调查及防制方法的研究张新荣1 陈志龙2 陈 健3 任海良3(江苏省通州市疾病控制中心 通州 226300) 摘 要 目的 探讨本市家蝇对常用卫生杀虫剂抗性状况及防制方法。
采用点滴法测定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结果显示本市家蝇对敌敌畏已达到高等抗性水平,氯氰菊酯、二氯苯醚菊酯为中等抗性,实验结果表明:用2.5%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室内一次性滞留喷洒持效期达60天后,RPI 值为6.85,家蝇密度下降率仍达92.650/0。
结论,我市家蝇对上述常用杀虫剂均已产生不同程度抗性。
用2,5%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室内滞留喷洒,不仅近期效果颇佳,而且药效残留期较长,并有实际推广价值。
关键词 家蝇 抗性 凯素灵 杀虫剂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通州市爱卫办 近十年来,我市创建卫生城市在媒介昆虫综合防制措施工作中,应用化学杀虫剂控制蝇密度仍是主要防制手段之一。
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杀虫剂灭蝇,使家蝇抗性不断增加,从而影响了杀虫剂的有效发挥和使用效果。
为了解我市家蝇抗性的发生与发展,探索一次性滞留喷洒凯素灵R K 2othrine 2.5%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对家蝇应用效果,作者于2003年7~9月间在通州市区选点进行了家蝇抗性调查及防制方法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药物 98%敌敌畏、95%氯氰菊酯、92%二氯苯醚菊酯。
以上标准药品系南京军区医学研究所、江苏省农药研究所提供。
1.2 供试昆虫 采自通州市农贸市场、宾馆、饭店、餐饮小吃、垃圾中转站以及垃圾处理场等孳生场所,经实验室繁殖一代后,取其羽化后4~5d 的雌性家蝇供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