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乐理第六章:大小调
大小调式体系(乐理与视唱练耳课件)

第 50 页
• 上加一线还唱1,上加一间就唱7. • 一、二、三线,5、 7、 2.四线、五线唱4、6. • 一、二、三间,6、 1、 3.四间唱5. • 下加一、二、三线,3、1、6.四线、五线唱4、2. • 下加一、二、三间,4、2、7.四间、五间唱5、3.
低音谱表的视唱练习(一)
第 51 页
常用的切分节奏型
1.大切分节奏型 2.小切分节奏型
第 34 页
大切分节奏
第 35 页
小切分
第 36 页
大、小切分节奏型节拍
第 37 页
切分节奏练习
第 38 页
有切分节奏的视唱练习
第 39 页
有弱起的节奏与视唱练习
什么是弱起?
第 41 页
音乐当中从弱拍或弱位起音 的,就叫做弱起。
什么是弱起小节?
第 16 页
旋律大调式音阶上行为自然大调的结构,下行降低自然大调的第Ⅶ 级音和第Ⅵ级音为旋律大调。
全全半全 全全 半 全全 半 全半全全
什么是小调式?
第 17 页
小调式是由(6、7、1、2、3、4、 5、)七个音构成的调式。
小调式的三种类型
自然小调 和声小调 旋律小调
第 18 页
如何判断自然小调?
第 44 页
弱起节奏视唱练习
第 45 页
低音谱表视唱练习
低音谱号
低音谱号的图形是由阿拉丁字母F演变而来 的,其写法始于第四线f,所以也称为F谱号。
第 47 页
低音谱表音阶
第 48 页
第 49 页
低音谱表 音名:C D E F G A B 唱名:do re mi fa sol la si
低音谱号唱谱的口诀
降号调各调的调号及调名如下:
《基本乐理》课件——第六章-大、小调式

第六章大、小调式第一节 调式简介第二节 大调式与小调式第三节 平行大、小调式与同主音大、小调式第四节 调式中的和弦学习目标熟练掌握十二个大调的调号。
清楚分辨大、小调式的三种形态。
掌握平行大、小调,同主音大、小调之间的关系。
调式简介一、调式以某一个音为中心(主音),按照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的一组音(一般不超过七个音)所构成的体系叫作调式。
二、音阶从主音到主音,按照高低次序上行或下行排列起来的一组音叫作音阶,见例。
从本质上看,调式和音阶的意义是相同的。
但从表现形式上看,音阶是调式组织的特殊形式(按照音的高低次序排列),而调式则更为宽泛地指一段旋律中隐含的音调的组织结构特点。
如例中,两组音隶属于同一调式,但第1组为一条音阶,第2组却不是音阶。
三、调名调名由调式和主音组成。
例如,调名“C大调”意为以C为主音的大调式,调名“a小调”意为以a为主音的小调式,调名“G徵调”意为以G为主音的徵调式(见第七章),见例。
四、调号调号是确定乐曲主音高度的记号。
在简谱中用1=C或1=D等符号标记在乐曲的左上方,五线谱则在谱号的右边加上升记号或降记号加以标明(C大调除外),见例。
1. 调号的作用五线谱的调号对乐曲中出现的同音名的音全部有效(无论该音是高八度还是低八度)。
例如,例第一小节中的F音,应奏(唱)为 。
2. 调号的写法在五线谱中,升号调应按照F、C、G、D、A、E、B的顺序来依次书写,见例。
降号调中降号的顺序则为B、E、A、D、G、C、F,见例。
3. 调号的识别调号的识别实际上就是认出该调中大调式的主音位置(音名)。
在简谱中,由于已经表明“1”等于某一调名(如:1=C),所以一目了然。
在五线谱中,不加升降记号的调名为C大调;在升号调中,调号末尾的升号上方小二度音所在的位置,即为该调大调式的主音位置;在降号调中,调号末尾降号下方纯四度音或倒数第二个降号的位置,即为该调大调式的主音位置,见例。
五、等音调调号是按照纯五度关系产生的。
自然大小调式及变体

基本乐理知识——大小调体系
自然大小调式及变体
一、什么是调式
若干高低不同的乐音,围绕着某一有稳定感得中心音(主 音),按照一定的关系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体系, 就成为调式。 大小调式是调式体系的一种。它包括自然大、小调,以及 由两者相互渗透所形成的调式的总和,一般成为大小调体 系。 通常情况下,常将调式的中心音(主音)作为起点和终点 与其它各音按照高低顺序排列起来,并称之为调式音阶。 音阶每一音级分别由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 Ⅶ标记。每一级音的名称分别为:主音、上主音、中音、 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导音。 调式和调高,通常叫做调性。
二、自然大调
调式音阶中的每一级音,叫做音级。不使用临时升降记号 的音级称为“自然音级”,使用临时升降记号的称为“变 化音级”。 取任何一个乐音为主音,按照“全、全、半、全、全、全、 半”的音程关系进行排列,所得的调式音阶就称为“自然 大调”。 其最大特点是主音上方的大三度。 在大调中,三个稳定音级构成的大三和弦是确定大调的主 要标志。
1、和声小调:和声小调相对于和声大调来说更为 常见,它是在自然小调的基础上升高七级音得来 的,并用临时升降记号标记。由于七级音的升高, 使得导音更加倾向于主音,从而显得主音更加稳 定,调式意义更加明确。 2、和声大调:和声大调是在自然大调的基础上降 低六级音得来的,用临时升降记号标记。 3、旋律小调:它相对于旋律大调来说更为多见, 如果将和声小调的六级音也升高,就形成了旋律 小调。旋律小调通常采用上行的形式,下行时与 自然小调相同。 4、旋律大调:将和声大调的七级音也降低。
调的五度循环:(由此产生三对等 音调)
五、平行调与同主音大小调
《大小调式体系》课件

调式是关注调性的一系列音符构成,而音阶是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和音乐规则,按照音 高的高低顺序排列的全部音符。
3 为什么要学习调式?
掌握调式的基本概念和应用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理论素养,并有 利于创作和演奏。
大调式
大调式的构成
由七个不同的音符和一组特殊的 音程关系所组成,表现出明亮、 欢快、奔放的音乐风格。
转调的实现方法
2
钢琴键位或人声音高等,使整首曲子音 高上下移动的过程。
转调可以通过调号变换和移调实现,使
原来的旋律与和弦保持相对关系不变,
仅将整体移动到另一个调性上。
3
常见的转调式及其应用
转调应用于对歌曲的不同选择,其中G大 调、A大调、B大调等转调形式被广泛用 于摇滚和流行音乐中。
应用实例
调式在不同音乐风格中的运用
《大小调式体系》PPT课 件
音乐调式体系是音乐理论的基础,也是音乐欣赏和创作不可或缺的要素。在 本课程中,我们将学习大小调式体系的构成,了解不同调式的音程关系和应 用,深入理解调式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作用。
音乐调式的概念
1 什么是调式?
调式是指以某个音符为基础,按照特定的音程关系和音乐规则所形成的音符序列。
小调式的音程关系
以基础音为起点,按照特定 的音程关系,形成7个音符, 对应唱名为“多、小、大、小、 大、大、半”,音程关系为 “全、半、全、全、半、全、 全”。
常见的小调式及其应用
小调常见的有A小调、E小调、 D小调等,在古典音乐、摇 滚乐、流行歌曲等中都有广 泛运用。
转调式
1
转调的定义和作用
转调是在音乐创作中,改变原有曲调的
总结
大小调式是音乐创作和演奏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对音乐调式的 概念、大调与小调的区别、转调式及其应用等有了全面的了解。我们希望同 学们在日后的音乐学习和实践中,能够更好地掌握调式的应用与创新,实现 更加精彩的音乐创作和演奏。
乐理中的大小调式及变化规律解析,学音乐人的福利

乐理中的大小调式及变化规律解析,学音乐人的福利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加强推进,各大音乐考级纷纷加试音基知识,乐理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其中作为重中之重的“调式调性”,往往最让琴童抓狂。
没关系,你们的福利来啦!!针对那些琴童们通常记不清、搞不懂的知识点,哆哆都帮你们整理好了,赶紧收藏吧!1、各大小调调名通过这张图片可以清楚、直观的看见各调的调名、大小调之间的关系及各升降号调所对应的调号个数。
相关重要知识点记忆规则如下:音阶始音(开始音符)是主音,主音音名即调名。
2 . 小调上三找大调大调下三是小调3 . 调号差1距离是纯五多向上,少向下五度循环,主音相等是等调。
2、各调调号及变化规律C大调是基本调,无升降变化。
其关系小调是a小调,同样无升降。
其他升降调调号记谱如下:可按照以下规律记忆:(#)升号调: 4 1 5 2 6 3 7(b)降号调: 7 3 6 2 5 1 4(小编温馨提示:把数字替换成相对应的音符唱名记忆效果更佳!)3、常用和声,旋律大小调变化音1. 和声大调降六级,上下行一样:旋律大调上行不变,下行降六七级:(旋律大调不常用)2. 和声小调升七级,上下行一样:旋律小调上行升六七级,下行还原:(小编温馨提示:和声,旋律大小调中的变音记号是临时的,不记入调号中!)有关于调的基本理论知识点就是这些啦!小编在文中提供了一些记忆的要点,记忆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分块记忆,切勿着急。
同时也要注意记忆的反复性。
小编还想说的是:学习与记忆乐理理论知识点是必要的,但要也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乐理知识要服务于音乐。
切记哦!。
基本乐理大调色彩与小调色彩

2
➢ 和声与旋律大、小调式是自然大、小调式在长期音乐实践 中相互渗透的结果。
➢ 由于调式第Ⅵ、Ⅶ级音的变化,使和声大调、旋律大调具 有一定程度的小调性。而和声小调、旋律小调又具有一定 程度的大调性。
无忧PPT整理发布
3
以c为主音,将六种不同的大、小调排列比较,即可以看出它 们之间在调式色彩方面互相渗透的情况。
无忧PPT整理发布
18
➢ 利底亚调式、混合利底亚调式具备大调特性。
➢ 多利亚调式、弗里几亚调式构成主音上方的小三度,因此 具有小调特征。
利底亚 (大调性)
伊奥尼亚
混合利底亚
多利亚
爱奥尼亚
弗里几亚 (小调性)
无忧PPT整理发布
19
➢ 单从音阶结构看,中古调式与我国七声调式似乎相似。比 如:多利亚调式与商调式,弗里几亚与角调式,混合利底 亚与徵调式等。但由于我国的七声调式是以五声音阶为基 础,有正音、偏音之分,曲调的旋法不同,因此,它们是 风格差异很大的两种调式。
➢ 大小调式中唯一可靠的特征是主音上的三度:与主音成大 三度则为大调,成小三度则为小调。
无忧PPT整理发布
11
中古调式:
➢ 含义:17世纪前流行于欧洲的七声调式。 ➢ 特点:来自民间,后为教堂音乐采用,故又称教会调式。
它并不是大、小调派生出来的,而是具有独立意义 的许多调式,也叫特种自然大小调。 19世纪得到欧洲许多作曲家的青睐。
无忧PPT整理发布
15
混合利底亚调式:与自然大调相比,将第Ⅶ级音降低,构成主 音上方小七度,称“混合利底亚七度”。
无忧PPT整理发布
16
多利亚调式:与自然小调相比,将第Ⅵ级音升高半音,构成主 音上方大六度,称“多利亚六度”。
萨克斯学习要知道的大小调

萨克斯必学乐理知识—大调与小调乐理知识是学习音乐以及乐器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跟随只做萨克斯的罗林斯来学习必须掌握的基础乐理知识——大调与小调。
一、什么是大调与小调大调中的第一个音,就用来作为这个大调的名称。
比如,一个大调里的第一个音是C,那么这个大调就叫做C大调,而C大调以“全全半全全全半”的关系,音阶就是C,D,E,F,G,A,B,C。
依照十二平均律的系统,可以从任何一个半音(DO、#DO、RE、#RE、MI、FA、#FA、SOL、#SOL、LA、#LA、SI)开始,依照大调的节奏音程排列次序来做出一个全新的大调,以C大调为例:I、II、III 、IV 、V、VI 、VII、I 。
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
自然小调(自然小音阶):除了调号之外,完全不加任何临时记号。
和声小调(和声小音阶):因为和声学导音的概念,导音应该和主音相差半音,所以除了调号之外,将自然小音阶的七级音升高半音,就成为和声小音阶。
旋律小调(旋律小音阶):除了调号之外,由于和声小音阶将七级音升高半音,六级音和七级音就会相差增二度(三个半音)了,为了方便旋律的发挥,所以在音阶上行时将六级音也升半音,却给人以大调的感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便在音阶下行时将六级音和七级音还原,成自然小音阶的样子,称为旋律小音阶。
现代小音阶:除了调号之外,在现代的和声中,技术不断进步,大小调的调性也不再是很重要的事了,作曲家需要新音阶,现代小音阶就出现了,和旋律小音阶不同的是,现代小音阶在下行的时候是不将六级音和七级音还原的。
交替大小调:从近代的和声功能区域来划分,广义的说指乐曲的调性或调式变化,其可以是旋律上的,也可以是和声上的,简单的说就是在小调中掺杂大调的音阶或和弦功能是音乐更丰富多彩。
二、大调与小调的区别1、主音不同,大调用首调听起来是1,唱“do”,小调用首调听起来是6,唱“la”。
2、音阶结构不同,大调音阶排列为全全半全全全半,小调音阶排列为全半全全半全全。
音乐乐理基础知识大全

第六章大调式和小调式作品中调的明确法大调式、小调式和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是完全不同的调式体系。
这种不同不是表现在调式音阶的结构上(许多大小调式的音阶结构和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各种调式音阶结构是完全相同的),而是表现在旋律进行的基本特点上和调式音级的相互关系中。
第一节大调式大调式是由七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大三和弦。
大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大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大调式的色彩。
大调式有三种形式:1.自然大调;是大调式的基本形式。
2.和声大调:是降低自然大调中的第6级而成,其明显的特点是第6级与第7级间的增二度音程。
3.旋律大调:将主音下行级进时的自然大调降低第7级、第6级而成。
第二节小调式小调式和大调式一样是由七个音组成的,其中稳定音合起来成为一个小三和弦。
小调式的主音和其上方第三音为小三度,因为这个音程最能说明小调式的色彩。
小调式也有三种形式:1.自然小调:是小调式的基本形式,2.和声小调:由升高自然小调第7级而成。
和声小调与和声大调一样,其显著特点是第6级与第7级之间的增2度。
3.旋律小调:由升高自然小调中的第6级和第7级而成。
一般多用于上行,但在下行时也偶尔使用。
旋律小调下行时多用自然小调的形式,即将第6级、第7级还原第三节大小调式音级的标记和名称在大小调式体系中,调式音级的号数和以五声音阶的各种调式的音级号数一样,是用罗马数字标记的,按音阶上行计算。
其调式音级名称如下:第1级——主音(T) 第2级——上主音(下行导音) 第3音——中音,第4级——下属音(S),第5级——属音(D),第6级——下中音,第7级——导音。
第四节大小调式音级的特性在大小调体系中,起稳定作用的是第1、3、5级。
第2、4、6、7、级是不稳定音级。
正音级是第1 、4、5 级,第2、3、6、7级是副音级,第五节大调各调关系大小调小调各调关系大小调也叫平行调我们已知大调有十五个调,根据关系大小调的原理,也可以有十五个小调:即:a小调、e小调、b 小调、#f小调、#c小调、#g小调、#d小调、#a小调、d小调、g小调、c小调、f小调、bB小调、be 小调、ba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大调
小调式
平行调
(1)平行调:(也称“关系调”)在自然调式中,音列相同,调号相同的 大调和小调,互为“平行大小调”或“关系大小调”。
(2)平行调的特点:两调主音相差一个“小三度”,小调主音在下,大调 主音在上。平行调是关系最为密切的“近关系调”,两调之间的转换极为密 切。
小调的名称及调号
(1)小调的名称:主音为a即称为a小调,主音为e即称为e小调,以此类推, (2)小调的调号:小调的调号与其平行大调相同。 (3)小调的五度循环:与大调相同,小调也可独立构成纯五度循环圈。五度 相生
大调式
大调中的稳定音与不稳定音
(1)稳定音级:Ⅰ(主音、最稳定)、Ⅲ、Ⅴ (2)不稳定音级:Ⅱ、Ⅳ、Ⅵ、Ⅶ(不稳定音有进行到稳定音的倾向) (3)不稳定音级的解决:不稳定音进行到稳定音,称为“解决”。 (4)不协和音程的解决:增音程向外解决(扩大);减音程向内解决(缩 小)。
唱名法
(1)简 谱:简谱只有一种唱名法,即“首调唱名法”。 (2)五线谱:五线谱有两种唱名法: ①首调唱名法:又称“可动唱名法”,凡主音都唱“do”,与简谱相同。 ②固定唱名法:即不论什么调,C音都唱“do”、D音都唱“re”等等。
小调式
和声小调
(将自然小调的第Ⅶ级音升高半音,称为“和声小调”)
旋律小调
(将自然小调的第Ⅵ、第Ⅶ级音都升高半音,即称为“旋律小调”。 旋律小调只用于上行,下行时多用自然小调形式(即还原Ⅵ、Ⅶ级音))
注:和声小调、旋律小调都是自然小调的变体,应用较少
小调式
小调中的稳定音与不稳定音
(1)稳定音级:Ⅰ(主音、最稳定)、Ⅲ、Ⅴ (2)不稳定音级:Ⅱ、Ⅳ、Ⅵ、Ⅶ(不稳定音有进行到稳定音的倾向) (3)不稳定音级的解决:不稳定音进行到稳定音,称为“解决”。 注意:在旋律小调中,Ⅵ级音有特殊倾向,即通过导音进行到主音。 (4)不协和音程的解决:增音程向外解决(扩大);减音程向内解决(缩 小)。
了调式的结构。
的音有多有少,常见的是五个音或
七个音,五个音即称“五声调式”;
七个音即称“七声调式”。
调与调号
调
调式音阶中主音的高度位置。主音为C称为“C调”; 主音 为G称为“G调”等等。
调号
音乐中,用来标明“调”的记号叫做“调号”。 ○ 简谱中的调号:用1=C、1=G等等来表示。 ○ 线谱中的调号:用升降记号来表示。(例:G大调、F 大调等)
调及调式
调
式
及 音
(1)调式
(2)音阶
阶
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排列,其中 有一个音作为“中心音”,这样便
调式中的诸音,按照音高依次由主 音向上或向下到主音排列,叫做音
的
形成了调式。中心音又称“主音”, 阶。音阶可以是上行的,也可以是
概
主音可以是“do”,也可以是
下行的。音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
念
“la”,还可以是其他音,这样就 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调式。组成调式
https://
• 升号调:指所有用“升记号”调整音级关系的调。 • 降号调:指所有用“降记号”调整音级关系的调。
等音调:两调所有的音级都是等音关系,称为 “等音调”。如:
B大调= 降C大调
#F大调=降G大调
#C大调=降D大调
调的五度循环:将七个升降号以内的各调,按照 纯五度关系排列,就构成了“调的五度循环”。
自然小调
小调式
自然小调的结构及自然大调音阶的特征:
一. ①由七个音构成。 二. ②第Ⅱ-Ⅲ级;第Ⅴ-Ⅵ级之间是半音关系,其他各音级之间为全音关系。 三. ③第Ⅰ-Ⅲ级构成小三度音程,这个小三度最具小调式的柔和色彩。 四. ④第Ⅶ-Ⅰ为全音关系(导音—主音)
正音级与副音级:
①正音级:(调式骨干 音级)Ⅰ、Ⅳ、Ⅴ ②副音级:(调式非骨 干音级)Ⅱ、Ⅲ、Ⅵ、 Ⅶ
调式色彩
调式色彩
即由调式各音级与主音之间的音程关系的不同所形成的调式亮度感觉。在大 小调体系中,调式色彩被称为“大调性”和“小调性”,前者明亮,后者幽 暗。
例如:大调式Ⅰ-Ⅲ;均为大三度音程,故其调式色彩明亮。 小调式Ⅰ-Ⅲ;均为小三度音程,故其调式色彩幽暗。
大小调色彩的相互渗透
多种调式色彩的相互渗透,是人们长期音乐实践的结果。即: 和声大调、旋律大调,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小调色彩”; 和声小调、旋律小调,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大调色彩”;
正音级与副音级:
①正音级:(调式骨干 音级)Ⅰ、Ⅳ、Ⅴ ②副音级:(调式非骨 干音级)Ⅱ、Ⅲ、Ⅵ、 Ⅶ
大调式
和声大调
(将自然大调的第Ⅵ级音降低半音,称为“和声大调”)
旋律大调
(上行时与自然大调相同,下行时第Ⅵ、第Ⅶ级音降低半音,称为“旋律大 调”。)
注:在三种大调中,自然大调是基本形式,应用最广泛。和声大调、旋律大 调都是自然大调的变体,应用较少。
作业
A
拜了个拜
升号调所升之音依次为4152637, 其调式主音为CGDAEB#F#C 降号调所降之音依次为7362514, 其调式主音为CFbBbEbAbDbGbC
自然大调
大调式
自然大调的结构及自然大调音阶的特征:
一. 由七个音构成。 二. 第Ⅲ-Ⅳ级和第Ⅶ-Ⅷ级之间是半音关系,其他各音级之间为全音关系。 三. 第Ⅰ-Ⅲ级构成大三度音程,这个大三度最具。 五. 第Ⅶ-Ⅰ为半音关系(导音—主音)
调式辨别
看调号和临时升降号。(注意:如果没有调号,全部使用临时 记号,就需要判明“哪些是可记于调号的?”;“哪些是不能 记于调号的临时记号?”)
注意和声调式中的“特性音程”。注意旋律调式中的临时升降 音级。
旋律的结束音,往往是调式主音。 注意旋律的骨干音,它常常是属音和下属音。 可将旋律中的音按音阶形式排列起来,便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