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音乐生艺考基本乐理知识(完整版)教学文稿
演示文稿基本乐理演示课件

每一线、间都代表某些音的高度,为了记录更 高或更低的音,可在五线谱上方和下方临时加 间、 线。上加间、线,由下而上计算;下加间、 线,由上而下计算。
第二十一页,共45页。
每一线、间都代表某些音的高度,为了记录 更高或更低的音,可在五线谱上方和下方临 时加间、 线。上加间、线,由下而上计算; 下加间、线,由上而下计算。
第二节 音的分组 音级 十二平均律 等音
一、音的分组
二、音级
三、十二平均律
四、等音
第十页,共45页。
一、音的分组 钢琴上共有88个键子:白键52个和黑键36个。 钢琴上52个白键循环重复地使用七个基本音级的名称。
因此,在音列中便产生了很多同名的音,为了区分音名相 同而音不同的音,将音列分成多个“组”。
第四节音值的特殊划分
• 一、连音符
将音符自由均分代替基本划分(二等分)的符号,叫做 连音符。 注:连音符用中间断开的弧线加数字记在符头一方。
• 二、由单纯音符形成的连音符:
三连音—将音符均分为三部分代替两部分 五、六、七连音—将音符均分为五、六、七部分代替四部分
第三十七页,共45页。
九、十、十一连音—将音符均分为九、十、十一部分代替八部分
第二十七页,共45页。
二、附点音符
符头右方附加小圆点的音符。附点的 作用是增加时值。 一个附点的作用是增加时值的1/2。
1、单附点音符 2、复附点音符 3、三附点音符
第二十八页,共45页。
• 谱例:
第二十九页,共45页。
三、音符的正确写法
⑴ 符头的写法:首先在画符头的时候应该注意要呈 椭圆 形。要左低右高。
2、变化音级 (1)、找左右两边的左右基本音级。 (2)、找左右再左右的基本音级。
(完整word版)乐理基础知识完全教程(简捷版)

乐理基础知识完全教程全文系统讲解了乐理基础知识,五线谱入门教程。
第一讲乐谱的知识什么是乐谱按照作曲家提供的乐谱,才能演奏和演唱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也由于有了乐谱,才使得很多的优秀作品流传下来.比如我国优秀的民间艺人华彦钧(瞎子阿炳),他从小爱好音乐,勤于学习,既能唱又能演奏,当时当地的乐器样样精通.群众非常喜欢听他的演奏和演唱。
他能奏“十番鼓”,“十番锣鼓”,又掌握许多民间唱腔,还创作了大量的乐曲,如二胡曲《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及琵琶独奏曲《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等和一些优秀的民间唱腔,他所创作演奏的作品,个个是精品,但由于生活所迫,流落街头,成了一个街头流浪艺人,受尽欺凌与压迫,受尽了折磨,刚刚解放就病故了,仅留下了有限的曲目,带着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离开了人世,再没人记得这些。
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失落,给我们留下更多的遗憾。
乐谱实在是保留曲目、交流文化的重要工具.乐谱的分类现在仍广为应用的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所熟悉的用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简谱》.以及国际上流行通用的《五线谱》等等.五线谱的优点《简谱》的优点:它比较简单,容易掌握。
在单旋律的情况下运用还算方便。
但是如果是多声部(几个音同时出现)或者是音域比较宽(高低音距离较远)以及转调频繁的时候,简谱就不那么方便易读了。
相反,五线谱的优势.首先五线谱在视觉上有明显的表示.比如那些复杂的和声(在一个位置上有几个音同时出现)(如谱例1)很容易识别。
视觉非常清楚。
其次在表示旋律方面尤其是高高低低的众多音的形态更是一目了然(如谱例2),就好象站在我们面前的一排排的人,哪个人高,哪个人低,而哪些人胖,哪些人瘦,都是很明显的,一眼望去很容易辨认。
因此在国际上广为使用的基本上都是五线谱。
对比:上为五线谱下为简谱第二讲学认五线谱第一节谱表用来记写音符高低的表格,就叫做“谱表”.五线谱,顾名思义是由五条线组成的.的确,是由五条平行的“横线”和四条平行的“间”组成的.这就是五线谱的谱表.它们的顺序是由下往上数的。
《基本乐理》知识学习(教案).doc

《基本乐理》知识学习第一章音高第一节音一、音的产生发音体振动产牛音。
二、音的种类1. 乐音发音体振动状态规则,发出音高明显的音。
(悦耳)2. 噪音发音体振动状态不规则,发岀音高不明显的音。
(刺耳)三、音的性质1. 音高音的高低决定丁•发音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频率)的多少。
频率高,音则高;频率低,音则低。
2. 音值音的长短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时间的长短。
振动时间长,音则长;振动时间短,音则短。
3. 音强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体振幅的人小。
振幅大,音则强;振幅小,音则弱。
4. 音色音色决定于发音体的质地、形状、振动方式、发音方法及泛音多少、强弱等因索。
四、基音泛音复合音分音1. 基音发音体整体振动产牛的音。
基音起着决定音高的作用。
2. 泛音发音体部分振动产牛的音。
泛音起着决定音色的作用。
3. 复合音基因和泛音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音。
4. 分音构成复合音的基音和泛音。
基音是笫一分音。
五、半音全音乐咅咅高的最小计量单位,叫做半咅。
键盘乐器相邻两个键构成半咅。
两个半咅Z和为全音。
隔开一个琴键的两键构成全音。
第二节变音记号一、变音记号表示将音升高、降低和还原的记号。
二、变音记号的种类1•升记号:表示将基木音级升高半音。
2. 降记号:表示将呈木音级降低半音。
3. 垂升记号:表示将基木咅级升高全音。
4. 重降记号:表示将基木咅级降低全咅。
5. 还原记号:表示将升高或降低的音还原三、变音记号的位置在五线谱中,变音记号记在音符的止左方,在简谱中,记在音符、音名的左上方。
四、临时变音记号记在音符左方的变音记号。
它对该记号Z后、一小节Z内的同高度的音冇效。
対跨小节相邻的、加延咅线的同高度的咅也冇效。
第三节乐音体系音列音级音名一、乐音体系在咅乐中所使用的全部乐音的总和。
二、音列乐咅体系中的咅,按照咅高顺序由低到高或由高到底排列起來的。
三、音级乐咅体系中的各咅。
咅级分为基本咅级和变化咅级。
基木音级:以C、D、E、F、G、A、B七个拉丁字母命名的音。
艺考乐理音程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对象:艺考生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音程的概念、分类及表示方法。
2. 使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计算各种音程的大小。
3. 培养学生运用音程进行音乐创作和音乐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音程的概念和分类。
2. 音程的表示方法。
3. 音程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音程的分类和表示方法。
2. 音程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乐理教材、示范乐曲。
2. 学生准备:笔记本、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播放一段示范乐曲,引导学生注意乐曲中的音程变化。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能说出这段乐曲中有哪些音程吗?它们是如何表示的呢?二、新课讲授1. 教师讲解音程的概念:音程是指两个音在音高上的距离。
2. 教师讲解音程的分类:a. 单音程:两个音之间的距离为一个八度以内的音程。
b. 复音程:两个音之间的距离超过一个八度的音程。
3. 教师讲解音程的表示方法:a. 用线段表示音程的大小。
b. 用数字表示音程的度数。
4. 教师讲解音程的计算方法:a. 音程的度数等于两个音之间线段的长度。
b. 音程的度数分为纯音程、大音程、小音程、增音程、减音程等。
三、课堂练习1. 教师出示若干音程,要求学生用线段表示音程的大小,并用数字表示音程的度数。
2. 教师出示若干音程,要求学生计算音程的度数。
3. 教师出示若干乐曲片段,要求学生识别其中的音程。
四、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程的概念、分类、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提出疑问和改进意见。
五、布置作业1. 学生课后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尝试运用音程进行音乐创作,分析所听乐曲中的音程变化。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示范乐曲、课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了音程的概念、分类、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在课堂练习中能够较好地识别和计算音程,但在音乐创作和音乐分析方面还有待提高。
3.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音程在音乐创作和音乐分析中的应用能力的培养。
艺考乐理知识教案范文模板

课程目标:1. 让学生掌握音乐基础理论,包括音的高低、长短、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
2. 培养学生对乐谱的识读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音乐分析能力和解题技巧。
教学内容:1. 音的高低、长短、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2. 乐谱的识读与记谱3. 音乐节奏与节拍4. 和声、复调、曲式等高级音乐理论教学过程:一、导入1. 通过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音乐的基础理论知识有哪些吗?二、讲授新课1. 音的高低、长短、力度、音色等基本要素- 讲解音的高低:以钢琴为例,引导学生观察键盘,了解音的高低关系。
- 讲解音的长短: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音符的长短变化。
- 讲解音的力度:介绍音乐中的强弱对比,让学生感受力度在音乐中的作用。
- 讲解音色:通过对比不同乐器的音色,让学生了解音色的多样性。
2. 乐谱的识读与记谱- 讲解简谱、五线谱等常见的乐谱形式。
- 指导学生如何识读乐谱,包括音符、休止符、节奏等。
-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记谱。
3. 音乐节奏与节拍- 讲解节奏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
- 讲解节拍的概念,介绍常见的拍号,如2/4拍、3/4拍等。
- 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节奏与节拍的配合。
4. 和声、复调、曲式等高级音乐理论- 简单介绍和声、复调、曲式等高级音乐理论,让学生了解音乐创作的层次。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乐谱识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尝试创作简单的节奏型,提高音乐创作能力。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课后练习题。
2. 观看音乐节目,了解音乐作品中的和声、复调、曲式等高级音乐理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音乐基础理论、乐谱识读、节奏与节拍等知识,让学生掌握了音乐的基本要素,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乐理知识(全部乐理知识)

三转位,例如主和弦的五音在
顶部,三音在底部。
06
04
节奏与时值
节奏的定义和种类
节奏的定义
节奏是音乐中声音的长短和强弱的组合,是音乐的基础元素 之一。
节奏的种类
节奏可以分为均等和非均等两种类型。均等节奏是指各个音 符时值相等,非均等节奏是指各个音符时值不相等。
时值的计算和应用
时值的计算
时值是音乐中声音持续时间的长度。时值的计算可以通过符头和符尾的形状来判断。例如,全音符的时值是4拍 ,二分音符的时值是2拍,四分音符的时值是1拍。
用途
简谱主要应用于流行音乐和民族音乐 等领域,适合用于简单的歌曲和演奏 。
06
音乐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与知
识
音高与音名
要点一
总结词
乐音的音高由振动频率决定,而音名则是对特定音高的标 识。
要点二
详细描述
乐音是音乐中的基本元素,每个乐音都有一个特定的振动 频率。音名是用来标识乐音的字母或符号,例如C、D、E 、F、G、A和B是七个基本音级,也称为C大调音阶。
曲式与织体
曲式
曲式是音乐的布局方式,它描述了音乐的结 构和组织。曲式可以是简单的二段式,也可 以是复杂的多段式。
织体
织体是指音乐的厚薄和层次感,它由不同层 次的旋律和和声组成。织体可以是简单的单 声部,也可以是复杂的复声部。
感谢观看
THANKS
时值的应用
时值是音乐表演中节奏感和韵律感的核心。正确的时值计算可以帮助演奏者或演唱者更好地掌握音乐的节奏和韵 律,从而更好地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意境。同时,时值的计算也是音乐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作曲家更 好地安排音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
05
音乐记谱法
艺考乐理知识教案

艺考乐理知识教案教案标题:艺考乐理知识教案教案目标:1. 理解艺考乐理知识的重要性和应用范围。
2. 掌握乐理知识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音乐分析和创作能力。
教学内容:1. 乐理基础知识:a. 音符与节拍的认识和读谱技巧。
b. 音阶和调式的概念及其应用。
c. 和弦的构成和常见和弦进行的分析。
d. 节奏的基本概念和常见节奏型的演奏。
2. 乐理实践技巧:a. 合唱和弦的练习和应用。
b. 乐曲分析和演奏技巧的培养。
c. 音乐创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艺考乐理知识的应用:a. 乐理知识在音乐演奏中的实际应用。
b. 乐理知识在音乐创作和编曲中的应用。
c. 乐理知识在音乐分析和解读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第一课:音符与节拍的认识和读谱技巧1. 引入乐理知识的重要性和艺考乐理知识的应用。
2. 介绍音符和节拍的基本概念。
3. 演示如何读谱,包括音符的时值和节拍的划分。
4. 学生跟读和模仿演示,进行练习和巩固。
第二课:音阶和调式的概念及其应用1. 复习音符和节拍的知识。
2. 介绍音阶和调式的基本概念。
3. 演示不同音阶和调式的特点和应用。
4. 学生进行音阶和调式的练习,包括演奏和听辨。
第三课:和弦的构成和常见和弦进行的分析1. 复习音阶和调式的知识。
2. 介绍和弦的构成和常见和弦进行的分析方法。
3. 演示和弦进行的分析和演奏技巧。
4. 学生进行和弦进行的分析和演奏练习。
第四课:节奏的基本概念和常见节奏型的演奏1. 复习和弦的构成和常见和弦进行的知识。
2. 介绍节奏的基本概念和常见节奏型。
3. 演示常见节奏型的演奏技巧。
4. 学生进行节奏演奏的练习和应用。
第五课:合唱和弦的练习和应用1. 复习节奏的知识。
2. 介绍合唱和弦的概念和应用。
3. 演示合唱和弦的练习和应用技巧。
4. 学生进行合唱和弦的练习和应用。
第六课:乐曲分析和演奏技巧的培养1. 复习合唱和弦的知识。
2. 介绍乐曲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演示乐曲分析和演奏技巧的培养。
艺考乐理音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音程的概念、种类及音程的表示方法。
2. 培养学生对音程的辨识能力,提高音程分析能力。
3.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学生了解音程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音程的概念、种类及表示方法。
2. 音程的辨识与音程分析。
教学难点:1. 音程的辨识。
2. 音程分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音程?2. 回答:音程是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距离。
3.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音程的概念、种类及表示方法。
二、新课讲解1. 音程的概念: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距离。
2. 音程的种类:(1)单音程:由两个音级组成。
(2)复音程:由三个或三个以上音级组成。
3. 音程的表示方法:(1)级数:表示音程的音级数。
(2)度数:表示音程的音高距离。
(3)音程性质:表示音程的协和程度。
三、案例分析1. 分析一首歌曲,找出其中的音程,并说明其协和程度。
2. 分析一首交响乐,找出其中的音程,并说明其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四、课堂练习1. 识记音程的种类及表示方法。
2. 分析一首歌曲,找出其中的音程,并说明其协和程度。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音程的概念、种类及表示方法。
2.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音程的辨识与音程分析。
二、新课讲解1. 音程的辨识:(1)通过听觉辨识:听辨两个音的协和程度。
(2)通过视觉辨识:观察音程的级数和度数。
2. 音程分析:(1)分析音程的协和程度。
(2)分析音程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三、案例分析1. 分析一首歌曲,找出其中的音程,并说明其协和程度及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2. 分析一首交响乐,找出其中的音程,并说明其协和程度及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四、课堂练习1. 识记音程的辨识方法。
2. 分析一首歌曲,找出其中的音程,并说明其协和程度及在音乐作品中的作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程的概念、种类及表示方法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音程的辨识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把肺里的气全部呼出去,要呼的干净;然后,并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说的单田,用力使单田鼓起,手要反作用在单田上,要用力,在鼓起的时候要渐渐用力,不要一下鼓起来从开始用力到用力到极限,大约用五秒钟时间然后到最强的时候,持续五秒钟最后,渐渐放松,也不要一下放松,大约五秒时间整个过程,注意不要呼吸。
这是一个循环,每天这样练功,两个小时,半年的时间你的唱功一定会很实力,但中间不要停止,特别是第一个星期的七天,一定要坚持下来练自己的肺活量,多游泳,多跑步!多看一些音乐录影带,看一下其他歌手唱歌时的口型,多模仿!多唱,多练最好找一个专业的老师,指导一下,才不会误入歧途,不会把声带损害,要注意唱歌时不要多用自己的声带,要让自己的声音传的远而稳,注意运用气息,否则会使声带生茧。
声音忌讳大声喊叫。
其实我们都要避免:1、大声喊叫;2、在具备充足睡眠后,每天用声不准超过两小时[总用声量],长期超量用声,必然导致声带病变[坏嗓子]!养成用丹田气说话的习惯。
意念上,不要用嗓子说话,用小腹[脐下两寸的点]说话。
多练仰卧起坐,加强丹田力量[一般女性小腹力量较弱]。
口腔要打开[后上下牙距离],整个口腔形成:前紧[开、齐、合、撮]后松[打开后槽牙]之势。
长期坚持科学训练。
情、气、声的训练:情---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语言表达训练;气----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声----声音的弹性训练。
想把声音练的生动并且带有颤音.你要先从开口音"a. ia ua "这几个音开始练.如果你有钢琴可以按照琴键顺序由低音部.唱到高音部.练好开口音.再练闭口音.比如:"u. o "闭口音是练颤音的关键.唱闭口音时要有打哈欠的感觉.提起胸腔.这样才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闭口音也是按照顺序由低音部唱到高音部.然后再唱回去.并且建议你一开始不要用颤音去模仿张学友或者刘德华的歌.他们虽说颤音很有感情.但刻意的模仿不但练不好音.而且还有可能练坏了嗓子.我练音的歌一般都是很老的歌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大海啊故乡>.诸如此类.基本乐理第一章记谱法的基础知识用音符、休止符及其它符号来记录乐曲进行的方法称为记谱法。
随着音乐历史的发展,各个不同的时期由于音乐内容的不同而产生了各种的记谱方法。
如工尺谱、简谱、五线谱等。
一、五线谱由五条距离相等的平行线来记录音符与休止符,称为五线谱。
五线谱自下而上来计算五条线,及由五条线所产生的间。
分别称为第一线、第一间、第二线、第二间、第三线、第三间、第四线、第四间、第五线。
为了记录超出五线谱范围的更高或更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加上与之平行的短线,称为加线,由加线形成的间称为加间,上加线自下而上计算,分别是上加一间,上加一线,上加二间,上加二线,上加三间,上加三线,上加四间。
下加线自上而下计算,分别为下加一间,下加一线,下加二间,下加二线,下加三间,下加三线,下加四间。
虽然计算上、下加线与间的方法不同,但记录音符的高低位置与五线谱的高低位置是一致的。
线和间的位置越高,记录的音越高,反之则越低。
二、音名唱名等音音的分组任何物体的振动都能产生音。
振动状态相对规则,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称为基本乐音。
将基本乐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使它独立成为音级,并用字母的方式来标记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基本音级,分别为C、D、E、F、G、A、B,这就是音名。
音名表示音的高度,可用大写字母,小写字母两种形式标记。
另一种标记音级的方式为:Do、Re、Mi、Fa、Sol、La、Si,称为唱名。
两个相邻基本音级最小的音高距离是半音,如E-F、B-C构成半音,其余的相邻音级相互构成全音,全音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
例三、谱号谱号是用来确定音符在五线谱上绝对音高的符号。
谱号书写的位置在五线谱的左端,或更换谱号的地方。
将谱号记在五线谱的某一线上,便确定了这条线上的音符,所具有的固定音名及音高,同时也确定了其它各线或间上音符的音名、音高。
常用的谱号有G谱号,F谱号,C谱号。
1.G谱号又称高音谱号,表示将五线谱的第二线确定为小字一组的g1。
2.F谱号又称低音谱号,表示将五线谱的第四线确定为小字组的f。
3.C谱号,表示可将五线谱上的任何一条线,确定为小字一组的c1。
目前被采用的C谱号有三线谱号,四线谱号,其它的较少用。
四、谱表1.高低音谱表各种谱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它们连接起来使用。
例如:将写有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的五线谱左端,用垂直线与花括号连接起来,称为大谱表。
以便记录音域较为宽广的键盘乐器,如钢琴等。
通常,高音谱表用右手演奏,称为高声部,低音谱表用左手演奏,称为低声部。
有些乐曲音区较高,虽然也是右手演奏高声部,左手演奏低声部,但两个声部都用高音谱表记谱。
2.总谱记录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在进行独唱、独奏加伴奏、合奏,合唱等多种形式的记谱方式,称为总谱。
在多行不同谱表的左端用垂直线,将它们连结起来,然后按照乐器的类型用直括线或花括线分类,这就是总谱的记谱方法。
在总谱中,如果独奏或独唱声部只包括一两行五线谱,这样只需要在左端画垂直线,而不用括号。
但要标明乐器的名称。
例:同样是弦乐器的重奏总谱,用垂直线与直括号连结即可。
不同声部的合唱总谱也用这种方法记谱,并具体标明不同声部的名称。
例:五、音符及休止符(一)音符用以记录进行的不同长短的音的符号,称为音符。
音符分为三个部分:1.单纯音符以全音符为一个整体,按照平均二等份的规则逐级细分所形成的音符,称为单纯音符。
2.附点音符写在符头右面的小圆点,称为附点,它与所跟随的音符形成一个整体,具有增长时值的作用。
计算方法为:附点的时值,代表所跟随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
(二)休止符及写法记录音乐进行中声音停顿的符号称为休止符。
休止符与音符相同,也分为单纯休止符与附点休止符。
不同时值休止符的名称与相同时值音符的名称相对应,形成及计算的原理与音符相同。
全休止符写在五线谱第四线下方,二分休止符在第三线上方,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写在第二线与第四线之间。
随着休止符时值的细分,所书写的位置相应增长。
例:两个声部共用一行谱表时,休止符的书写位置随着声部的位置而变化。
超出五线谱范围的全休止符或二分休止符用加线的方式表示:例:第二章节奏节拍一切协调、平衡、有次序的进行都可以称为节奏。
节奏可以独立存在。
在音乐中具体表现为:用强弱相互交替,将音的长短关系组织起来,称为节奏。
有强、有弱的相同时间片断,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称为节拍。
在音的强度上相对突出的音称为重音。
在节拍构成的重复中而使用的重音叫节拍重音,它通常是有规律的循环进行,如隔一拍、隔二拍等。
用固定音值来构成节拍的每一时间片断,称为单位拍。
一、拍子1.拍子的记号在乐曲中,用固定的音值来表示的节拍单位称为拍子。
拍子由分数来标记。
分子表示每小节中所包含单位拍的数目,分母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
2.小节、小节线在乐曲中从一个强拍到另一个强拍之间所包含的部分称为小节。
按拍号所标明的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将音符划分开的垂直线,称为小节线。
例乐曲段落之间,或拍号等其它符号要变更时,写双纵线。
乐曲全部结束时,写终止线。
终止线也是两条垂直线,第二条线用粗线条表示。
二、拍子的种类1.单拍子每小节有两个或三个单位拍,但只有一个重音的拍子,称为单拍子。
a)2拍子2/4 2/2 2/8等每小节中强弱拍相互交替出现的拍子。
规律为:强弱b)3拍子3/4 3/8 3/2等每小节中第一拍强,后两拍弱。
规律为:强弱弱2.复拍子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超过四个以上(含四个)并有两个重音出现。
a)4拍子4/4 4/8 4/2等每小节中除第一拍为强拍,第三拍也为强拍。
为了与2拍子有所区别,因此第三拍的强拍,比第一拍稍弱点,称为次强拍。
规律为:强弱次强弱。
b)6拍子6/8 6/4等每个单位拍可独立存在,也可合并成较大的单位拍。
规律为:强弱弱次强弱弱。
c)9拍子9/8 9/16等一般可由三个小单位拍合为较大的单位拍,按3拍子的规律进行。
d)12拍子12/8 12/16等多数情况下,按4拍子的规律来进行。
与4拍子不同之处在于每个单位拍中音符流动性增强了。
3.混合拍子将两拍的单拍子与三拍的单拍子,按照先后次序出现在同一小节内,称为混合拍子。
a)5拍子5/4 5/8等两拍加三拍的组合或反之。
b)7拍子7/4 7/8等由3拍子加4拍子组合而成,或将4拍子再细分为两个2拍子相加。
c)8拍子8/8 8/16等同样也是由基本的二拍单位拍加三拍单位拍组成,单位拍的数目与拍号中相符。
4.变拍子在音乐中,各种拍子的交替出现称为变拍子。
在拍子的变换中,可由前面所讲的任何一种拍子,与另一种拍子或多种拍子变换组成。
5.切分改变原有节拍进行中的强弱规律,所产生的强音,称为切分音。
三、节奏记谱法为了便于视谱,并从节奏和节拍中感受韵律,将音符与休止符按单位拍划分组合。
许多节奏的组合在音乐进行中已经形成固定的模式,并具有较典型的意义,称为节奏型。
如(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等。
节奏型的本身有时也可以说明乐曲的大致风格,如:圆舞曲,进行曲等。
节拍与节奏在进行中是相互存在的,节奏的表现形式较为直观。
(一)各种拍子的节奏组合1.4拍子4拍子中第三拍是次强拍,要明确划分。
一般情况下第一、二拍组合,第三、四拍组合。
2.3拍子强拍突出,弱拍合并,或强弱合并,第二个弱拍分开书写。
3.6拍子以三拍为一个整体进行组合。
4.3拍子与6拍子组合的区别音值长短相同,但单位拍不同的音符组合时,要明确6拍子中次强拍的位置,明显划分并组合。
(二)休止符的组合方法1.4拍子与同时值的音符写法相同,明确次强拍的位置。
2.3拍子与音符的写法稍有不同,弱拍的休止符也分开表示。
3.6拍子休止符同样要明确次强拍的位置。
(三)符杠的连接两拍以上的许多音符共用符尾时,按基本的规则连接。
两拍以上的组合中,音符时值不同,符杠要断开。
音符过于密集,时值较短,以单位拍为组进行组合。
(四)连音符将音符整体按照二等份细分,是基本划分方式。
将同样的音值自由划分,它的音符数量与基本划分不一致,是特殊划分方式,这种方式形成的一组音,称为连音符。
用连音符线和相应的数字标记,区别于其它音符形式。
连音符之中可包含休止符。
符尾方向直接用数字表示,符头方向加上数字和连音符线。
音值基本划分的等份为二、四、八、十六份等,以此类推。
连音符时值的长短,与它所代替的基本划分音符的时值相同。
三等份代替基本划分的二等份,称为三连音。
基本划分的四等份和八等份之间,可自由划分五、六、七等份。
用它们代替四份,分别称为五、六、七连音。
音值长短与四等份相同。
符点音符的基本划分等份为三份。
自由划分的二等份与四等份代替三等份,称为二连音,四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