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催化论文
工业催化催化剂论文

贵金属催化剂的应用XXX(XXXX院,XX级应用化工技术XXX班衡阳421002)摘要:叙述贵金属催化剂在技术经济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应用研究发展态势,井探讨汽车尾气净化用贵金属催化剂研究进展.关键词:贵金属,合金,汽车尾气,净化概述贵金属催化剂(precious metal catalyst)一种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而本身又不参与反应最终产物的贵金属材料。
几乎所有的贵金属都可用作催化剂,但常用的是铂、钯、铑、银、钌等,其中尤以铂、铑应用最广。
它们的d电子轨道都未填满,表面易吸附反应物,且强度适中,利于形成中间“活性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同时还具有耐高温、抗氧化、耐腐蚀等综合优良特性,成为最重要的催化剂材料。
贵金属催化剂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与环境和公众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化学工业和石油加工业的发展均取擞于催化反应,全世界85%以上的化学工业都与催化反应有关。
1930—1980年初.美国化工部门63种主要产品与34种工艺过程的革新是由化学工业带来的,其中超过60%的产品与90%的过程是基于催化过程。
一个新的催化过程商业化需要大量的投资,时问长达10一15年,催化剂的研究促使这个时间滞后减至最小。
公众对于化学品与工业排放物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生存空间状况越来越关注,许多现代化的低成本且节能的环境技术是与催化技术相关的。
汽车尾气排放控制是国际性的战略问题.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此项催化剂得到了很好地发展和应用,某些国家也在符合排放的指令性指标之上还要求在本世纪末尾气排放减至1/10E 。
此外,有机废物的生物降解,土壤、污水和地下水污染物处理,净化石油污染物等都与贵金属催化剂密不可分。
现代减少化学品对环境损害的三大策略是:尽可能减少废弃物、废气排放减少和整治措施,贵金属催化剂在其中将发挥巨大作用。
简史1831年英国菲利普斯提出以铂为催化剂的接触法制造硫酸,到1875年该法实现工业化,这是贵金属催化剂的最早工业应用。
工业催化工艺课程论文——聚烯烃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及其发展状况资料

聚烯烃反应过程中的催化剂及其发展状况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们对聚烯烃合成树脂材料特别是高性能聚烯烃产品的需求量正持续地增长,但目前国内的生产量远不及我们的需求量;与欧、美、日等国的聚烯烃的研发及产业化相比,我国起步晚了大约有10年之久,导致我国的催化技术基础比较薄弱。
而且我国生产的聚烯烃产品还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中低档聚烯烃产品的比例过大,高性能聚烯烃产品却开发不足的一系列问题;同时我国又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聚烯烃工艺生产技术以及对核心技术的开发;这些都是目前我国聚烯烃产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广泛地研发。
目前我国政府、工业界及学术界都将注意力着重放在加快对聚烯烃材料科学与技术的自主创新上,努力提高聚烯烃产品的性能,实现聚烯烃产品的结构优化,并把提高聚烯烃产品的合成技术与实现产品的专用化及功能化作为聚烯烃类产品下一步发展的重要目标。
近四十年来,世界各国的聚烯烃产业都有了飞速的发展,而这正是由于聚烯烃催化剂技术的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且它的发展和进步也最大程度地推动了其工业应用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聚烯烃理论的深入研究。
因此催化技术的研发是聚烯烃产品实现更新换代以及优化其性能的原动力,同时它也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及研发核心技术的关键所在。
基于催化剂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聚烯烃产业巨大的经济利益与社会需求,使烯烃聚合用催化剂研究领域中的竞争极其激烈。
1聚合反应1.1聚合反应的定义聚合反应是由单体合成聚合物的反应过程。
有聚合能力的低分子原料称单体,分子量较大的聚合原料称大分子单体。
若单体聚合生成分子量较低的低聚物,则称为齐聚反应(oligomerization),产物称齐聚物。
一种单体的聚合称均聚合反应,产物称均聚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参加的聚合,则称共聚合反应,产物称为共聚物。
1.2 聚合反应的分类1929年,W。
H。
卡罗瑟斯按照反应过程中是否析出低分子物,把聚合反应分为缩聚反应和加聚反应。
工业催化论文

目录中文摘要 (2)外文摘要 (3)引言 (4)1.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结构 (5)1.1基本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结构 (5)1.1.1 M2O型和MO型氧化物 (5)1.1.2M2O3型 (5)1.1.3MO2型 (6)1.1.4M2O5型和MO3型 (6)1.2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结构类型 (7)1.2.1尖晶石结构 (7)1.2.1钙钛矿结构 (7)2.氧化物催化剂的酸碱性质 (8)3.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 (8)4.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9)5.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展望 (9)6.结语 (9)参考文献 (10)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研究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简单介绍指导老师:吴彬(黄山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黄山,安徽245041)摘要:本文主要对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及其分类、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介绍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结构类型、氧化物催化剂的酸碱性质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并对近些年来发展应用总结和评述。
关键词: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氧化物催化剂酸碱性质;选择性催化氧化Advance in Metal Oxide CatalystsMetal oxides catalysts simple introductionDirector:Wu Bin(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Huang shan university, Anhui 245041)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metal oxide catalyst and its classification, applications are reviewed, mainly introduces the structure type of metal oxide catalyst, surface acidity and basicity of metal oxides selective catalytic oxidation reaction, and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summary and review.Key Words:metal oxide catalyst; acid-base properties of oxide catalyst; selective catalytic oxidation引言在工业上用得最多的是过渡金属氧化物,它们广泛用于氧化还原型机理的催化反应;主族元素的氧化物多数用于酸碱型机理的催化反应,包括氧化、脱氢、加氢、氧化脱氢、氨化氧化、氧氯化等反应[1](见表1)。
工业催化期末论文

催化技术应用于化工生产和石油加工的污染控制以及能源转换工艺过程中效果良好,目前我国采用催化氧化、湿式氧化、光催化等先进技术的较少,主要是因为这些技术国内研究较少且仍处于实验室阶段,缺乏理论基础研究和工业化应用试验, “重点实验室”主要在这些方加强研究力度。
5、技术、科研状况
我国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已充分认识到催化在石油化学工业中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视催化研究,并进行了中长期研究开发战略部署,将一批基础研究项目列入了国家“八五”和“九五”的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3、研究方向和内容
.3.1研究方向
(1)新型催化剂的创制开发
跟踪国外研究方向,结合国情,以实现清洁生产为前提,主要开展高附加值化学品合成用催化剂的创制研究工作。
(2)催化反应过程强化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主要围绕以功能组合、反应—分离耦合和规整构件反应器等为基础的催化反应过程强化技术的开发,选取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反应过程,如非稳态反应技术、超重力反应技术、微波催化技术等开展催化过程强化技术的攻关。
(3)催化剂制备共性技术及新型催化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主要围绕结构可控催化材料制备中的共性技术开发,选取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反应过程开展催化新材料、制备技术的攻关,以满足国内生产之需要。
目前工业催化总体的发展趋势是:
(1)新型催化剂的研发与应用发展迅速
新型、高效催化剂的创制,是石油化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来,国际上有关催化的研究中,近50%的工作围绕开发新型催化剂。此外,新型催化剂的开发与环境友好又密切相关,要求催化剂及催化技术要从源头消除污染。根据权威检索系统收录的研究论文数量,有关新型催化剂的报道自1990年至1999年至少增加了15倍,择形催化剂、均相络合催化剂、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膜催化剂、光学活性催化剂、纳米催化剂等各种新型催化材料已成为当前催化剂研究的热点。
工业催化工艺课程论文——异丁烷脱氢催化研究进展分析解析

异丁烷脱氢催化剂研究进展研究背景目前,在石油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C4馏分没有很好的利用。
在美国,C4利用率为80%-90%,西欧为60%,日本为64%。
而我国C4馏分的利用率仅达到7.8%。
这些C4馏分除了少量用于烷基化外,大多被用作燃料直接消耗。
因此,合理利用C4资源,将其进行深加工,制备出国内需要的化工原料单体,这是石油化工领域面临的一项迫切的任务。
据调查显示,油田副产品丁烷中通常含20%-40%的异丁烷,它的用途一般是作为燃料烧掉,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因此,如何解决异丁烷有效利用问题,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今,异丁烯已经成为除乙烯、丙烯外最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原料。
然而异丁烯没有天然来源,在传统工艺中,异丁烯的来源主要是石脑油蒸汽裂解制乙烯装置的副产C4馏分、炼厂流化催化裂化(FCC)装置的副产C4馏分和Halcon法环氧丙烷合成中的副产物叔丁醇(TAB)[1]。
来源的稀缺和用途的广泛直接导致了异丁烯资源的不足,随着异丁烯下游产品的不断开发,异丁烯资源不足已成为了全球面临的一大问题。
为了解决异丁烷浪费、异丁烯资源不足两大难题,作为低碳烷烃制烯烃的重要方面,由异丁烷采用新型催化剂脱氢制备异丁烯技术已成为当下的新发展方向[2-3]。
1.脱氢反应原理及机理异丁烷催化脱氢属于低碳烷烃转化。
掌握反应工艺原理及脱氢机理研究,对低碳烷烃转化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1 脱氢反应原理图1 异丁烷脱氢反应网络由图1异丁烷脱氢反应网络图可以看出,异丁烷除了发生脱氢生成异丁烯外,还发生了裂解副反应。
裂解产物继续发生芳构化,齐聚等反应,生成更复杂的副产物。
而目的产物异丁烯也会发生异构加氢等副反应。
因此对异丁烷脱氢,副产物是影响异丁烷转化率和异丁烯选择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反应机理近些年来,已经有不少文献报道过异丁烷脱氢反应机理方面的研究。
但由于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不同,在催化剂体系、测试手段和反应条件等方面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这就造成了在有关脱氢反应的活化步骤和速率控制步骤等方面的看法都存在着很严重的分歧。
工业催化-课程小论文(精)

重庆科技学院《工业催化》课程小论文题目 Ag基催化剂院 (系化学化工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冯建2013年 5 月 10 日Ag 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摘要:本文主要叙述 Ag 基催化剂的发展概述、催化剂作用机理、制备方法和进展。
重点对银作为催化剂的催化机理和 Ag 催化剂的制备。
Ag 是一种历史悠久、应用广泛的催化剂 , 近几十年来 , 在制备、表征和改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大大加深了对其物理性质和制备机理的了解。
关键词:Ag ,发展历史,机理,制备,发展1 Ag催化剂发展概述1.1 Ag催化剂的发展历史自从 1835年 Berzelius 提出催化作用概念后,催化学不断获得发展。
最早用 Ag 作为乙烯环氧化反应催化剂的是 Lefort ,其时是 1931年 [1]。
在此之前的研究者用多种组分作为乙烯环氧化反应的催化剂,唯有 Ag 对乙烯环氧化的催化效果最佳,至今 Ag 仍是乙烯环氧化反应催化剂中的主要组分。
在选定 Ag 作为乙烯环氧化反应催化剂的主要成分后,要提高环氧乙烷生成的选择性,必须对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载体、助催化剂的添加、反应原料气的配比等诸多方面进行探索研究。
早期的 Ag 催化剂采用陶瓷载体,粘结法制备的陶瓷载体,由于其比表面积较小,制得的催化剂选择性、稳定性均不理想;后期 Ag 催化剂采用具有较佳孔结构和比表面积的氧化铝作为载体,使催化剂选择性的提高有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Ag 是催化剂的主要成分,在催化剂中加入助催化剂可使催化剂的性能有效提高。
在 Ag 催化剂助催化剂的研究历史中, 研究较早较多的是 Se 助催化剂的性能。
在随后的研究中, Se 的同族元素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稀土金属、卤素及其他金属都显示出较好的助催性能。
广义的研究表明, 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都有助催性能,其中钙、钡、 Se 等是首选的助催剂元素。
助催剂的组成成分及其在催化剂中的含量等是 Ag 催化剂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催化可能会出的英文作文

工业催化可能会出的英文作文The Role of Industrial Catalysis in Modern Manufacturing.Industrial catalysis, a crucial aspect of modern manufacturing,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and sustainability of industrial processes. Catalysts, substances that increase the rate of chemical reactions without being consumed in the process, are essential for transforming raw materials into valuable products. This essay delves into the significance of industrial catalysis, its applications, challenges, and future prospects.Significance of Industrial Catalysis.The significance of industrial catalysis lies in its ability to accelerate chemical reactions, often at lower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thereby 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operational costs. Catalysts enable theselective production of desired products, minimizing by-product formation and waste generation. This is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ili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Applications of Industrial Catalysis.Industrial catalysis finds widespread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sectors such as petroleum refining, chemical synthesis, and biotechnology. In petroleum refining, catalysts are used to convert crude oil into fuels like gasoline, diesel, and jet fuel. In chemical synthesis, catalysts are employed to produce plastics, fertilizers, and pharmaceuticals. Biocatalysis, a subset of industrial catalysis, utilizes enzymes as catalysts for biotransformations in biotechn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Challenges in Industrial Catalysis.Despite its numerous benefits, industrial catalysis faces several challenges. One of the key challenges iscatalyst deactivation, which occurs due to poisoning, sintering, or coking. This requires regular catalyst replacement or regeneration, adding to operational costs. Furthermore, the high cost of catalyst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can be a significant barrier, especially for small-scale industries.Another challenge is the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catalyst-reaction mechanisms.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mechanisms could lead to more efficient catalys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Additionally, the integration of catalysis with other technologies, such as nanotechnology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resents both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Future Prospects.The future of industrial catalysis looks promising, with advancements in catalyst design, characterization, and modeling. New catalyst materials, such as nanomaterials and single-atom catalysts, offer enhanced catalytic performance and selectivity. These materials exhibit unique physicaland chemical properties that can be tailor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Moreover, the integration of catalysis wit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uch as solar and wind power, could further enhance the sustainability of industrial processes. This integration could lea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rbon-neutral or even carbon-negative processes, reducing the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of manufacturing.In conclusion, industrial catalysis plays a crucialrole in modern manufacturing, enabling efficient and sustainable chemical transformations. Its applications span various sectors, and its future prospects are bright with advancements in catalyst design and integration wit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However, challenges such as catalyst deactivation and high development costs need to be addressed to fully harness the potential of industrial catalysis.。
工业催化论文

重庆科技学院工业催化论文题目LY-9802型催化剂性能评价及工业应用院(系)化学化工学院专业班级化工普08-1学生姓名严进杰学号2008442332指导教师王金波成绩评语2010年 11 月 28 日LY-9802催化剂的性能评价及工业应用摘要:用含有Co,Mo,Ni活性组分的稳定溶液浸渍Al2O3载体,制备出L Y-9802催化剂。
在绝热床评价装置上对该催化剂与同类型进口催化剂A进行性能对比实验,并在汽油加氢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
关键词:加氢催化剂;脱硫性能;入口温度;溴价;引言:L Y-9802催化剂是我国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裂解汽油加氢催化剂[1],通过与同类型进口催化剂A进行性能对比试验及工业上的应用,结果表明,L Y-9802催化剂加氢工艺参数稳定、加氢产品合格,能够满足工业装置要求[2-3]。
1催化剂的制备及其物性将一定量的Al2O3粉末与胶挤剂、黏合剂混合,并加入捏合剂进行捏合,之后经挤条、烘干、整形、焙烧等工序制成氧化铝载体。
将含有Co,Mo,Ni活性组分的稳定溶液浸渍于所制备的氧化铝载体上,再经烘干、焙烧制成L Y-9802催化剂置[4]。
该催化剂的物性见表1。
2性能评价在360mL绝热床评价装置上对催化剂L Y-9802和A进行了684h的性能对比实验置[5]。
所用原料油为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石油化工厂裂解汽油C6~C8馏分的一段加氢产品,其馏程为48~129℃,含硫质量分数为146.5×10-6,溴价0.1527g/g,评价条件为:压力2.8Mpa,入口温度240~265℃,空速3.0h-1,氢油体积比300∶1。
2.1入口温度由图1可见,在540 h前,使用L Y-9802或A催化剂时,二段加氢反应器的入口温度基本相同,约为245℃;随着运转时间的延长,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入口温度逐渐提高,A催化剂的提温速度比L Y-9802快,这说明L Y-9802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和稳定性优于A催化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铂催化剂林长耀(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技术系,江苏常州 213164)摘要:在化工生产、科学家实验和生命活动中,催化剂都大显身手。
例如,硫酸生产中要用五氧化二钒作催化剂。
由氮气跟氢气合成氨气,要用以铁为主的多分组催化剂,提高反应速率。
在炼油厂,催化剂更是少不了,选用不同的催化剂,就可以得到不同品质的汽油、煤油。
化工合成酸性和碱性色可赛思催化剂。
车尾气中含有害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利用铂等金属作催化剂可以迅速将二者转化为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氮气。
本文就铂催化剂的组成、应用、优点、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失活原因以及再生方法作如下论述。
关键词:铂催化剂组成应用优点制备方法使用方法失活原因再生方法分类号:TQ522.36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7- 553T(2012)05- 0029- 01On the platinum catalystLIN Chang-yao (ChangzhouEngineeringVocationalCollegeofChemicalEngineeringTechnology,Ch angzhou, Jiangsu 213164)Abstract:In the chemical production, scientists experiment and life activities, catalysts flourish. For example, the production of sulfuric acid as a catalyst in the use of vanadium pentoxide. By the ammonia nitrogen with hydrogen gas, use of iron-based multi-packet catalyst increases the reaction rate. At the refinery, the catalyst is indispensable, use of different catalysts, you can get different quality of gasoline, kerosene. Chemical synthesis of acidic and basic color can be SHINES catalysts. Vehicle exhaust of harmful carbon monoxide and nitric oxide, the use of a metal such as platinum as a catalyst can be quickly converted to be either harmless carbon dioxide and nitrogen. Enzymes are plants, animals and micro-organisms produce proteins with catalytic ability of organisms almost allchemical reactions carried out in enzyme catalysis, brewing industry,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s a reminder so use a catalyst. In this paper, a platinum catalyst composition, application, advantages, method of preparation, use,deactivation and regeneration methods as discussed below.Keywords: platinum catalyst preparation method consisting Application Benefits deactivation use regeneration methodDOI: TQ522.365 Document code: AArticle ID: 1557 - 553T (2012) 05 - 0029 – 011 前言在矿物分类中,铂族元素矿物属自然铂亚族,包括铱、铑、钯和铂的自然素矿物。
铂族元素矿物均为等轴晶系,单晶体极少见,偶尔呈立方体或八面体的细小晶粒产出。
一般呈不规则粒状、树枝状、葡萄状或块状集合体形态。
颜色和条痕均为银白色至钢灰色;金属光泽,不透明。
无解理,锯齿状断口,具延展性。
为电和热的良导体。
自然元素铂是地壳中一种稀有的贵重金属元素,元素符号为Pt。
天然铂金的矿物学名为自然铂。
它是自然元素铂的单质矿物,其化学式为Pt。
自然铂比重为15.5~21.5;折光率为56.5~60.0。
2 物理化学特性铂族金属色泽美丽、延展性强、耐熔、耐摩擦、耐腐蚀,在高温下化学性稳定。
因此,它们有着广泛的用途。
在铂族金属中,人们最熟悉、用得最多的是铂金。
它比贵金属中的黄金、白银等更加稀少和贵重。
纯净的铂金呈银白色,具金属光泽。
铂金的颜色和光泽是自然天成的,历久不变。
硬度为4~4.5度,相对密度为21.45,比重为15~19或21.4。
延展性强,可拉成很细的铂丝,轧成极薄的铂箔后强度和韧性也都比其它贵金属高得多。
1克铂金即使是拉成1.6公里长的细丝,也不会断裂。
熔点高达1773.5℃,导热导电性能好,化学性质极其稳定,不溶于强酸强碱,在空气中不氧化。
铂金不吸水银,并具有独特的催化作用。
2.1 铂催化剂的组成主要配制铂催化剂的氯铂酸材料,外观为橙黄色粉末或红褐色结晶,熔点60℃。
易潮解,溶于水、乙醇和丙酮,同时易溶于水、酸、乙醇和乙醚,吸湿性极强;有刺激性。
加热至360℃时,分解成氯化氢气体,并生成四氯化铂。
与三氟化硼接触剧烈反应。
具有腐蚀性。
以铂为主要活性组分制成的贵金属催化剂。
在铂族金属催化剂中,铂催化剂的用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
铂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可以是单一的铂,也可以是以铂为主,辅以其他贵金属、过渡金属及稀土元素等构成的二元或多元催化剂。
它对加氢、氧化、脱氢及加氢分解反应显示出良好活性。
铂催化剂的形态多种多样,有铂黑、胶体铂、金属丝网PtO2、铂化合物及载体负载铂。
工业上大量使用的为载体负载型和金属丝网型。
2.2 铂催化剂的应用铂催化剂主要用作高性能混炼胶的模压成型剂,替代原有的双二五等过氧化物类硫化剂,制品一次模压成型,不需要进行二段硫化。
推荐用于气相法混炼胶中,沉淀法混炼胶选择性使用。
单原子催化对于催化剂的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全球每年铂产量的50%都用于汽车尾气净化系统的三效转化器。
燃料电池电极催化剂、石油化工中的催化重整选择加氢,以及各种精细化学品的合成都大量依赖于高效的负载型铂、钯等贵金属催化剂。
如果单原子催化剂能在上述催化反应中获得应用,将会大大降低催化剂的成本。
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生胶、铂/烯丙基硅氧烷配合物、硫化促进剂、含氢硅油、抑制剂为原料,制成了固体硅橡胶用透明双组分铂催化剂/硫化剂(PL-10A/TM-10B),并将其应用在固体硅橡胶中;比较了加成硫化体系和过氧化物硫化体系对硅橡胶力学性能及其产品生产成本的影响。
结果表明,与过氧化物硫化硅橡胶相比,当硫化剂用量相近时,采用PL-10A/TM-10B的加成硫化固体硅橡胶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更高,但拉伸永久变形更大。
在加成硫化体系中,催化剂PL-10A 的用量对硅橡胶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对产品的硫化周期有较大影响,PL-10A用量越大,硫化周期越短。
在PL-10A用量相同时,随硫化剂TM-10B用量的增加,硅橡胶的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先增后降,在TM-10B质量分数为1.0%时达到极大值;拉伸永久变形则逐渐减小。
采用PL-10A/TM-10B的加成硫化固体硅橡胶合GB/T16175—1996医用有机硅材料生物学评价试验方法的要求,可用于生产卫生要求较高的制品。
采用PL-10A/TM-10B的加成型固体硅橡胶因生产效率而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载体负载型铂催化剂大量用于石油精制(石油重整)工业及以汽车排气净化为主的环境保护领域。
此外,在石油化工等其他部门也有较广的应用。
石油重整从1949年开发应用直到1967年双金属催化剂的出现,一直使用Pt/Al2O2催化剂,铂的含量为O.3%~O.6%。
双金属催化剂以铂铼为代表,其特点是在高积炭情况下仍具有较高的活性,同时热稳定性和再生性能良好。
20世纪70年代又出现了以铂为主的多金属重整催化剂。
重整催化剂在使用中也有中毒现象,如原料中含的砷、铜或铅的化合物会使铂催化剂永久中毒。
通常采用催化加氢处理原料,以除去有害杂质。
2.3 铂催化剂的特点铂金催化剂催化效率高,可以抑制Si-Vi和Si-H反应过程中伴随发生的副反应,避免了黑色物质的生成,克服了其它催化剂使用中产品出现发黄或变黑现象。
因此可以制备高透明制品,透明度可以超过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外同类产品。
2.4 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沃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m~ore National Laboratory,LIL)和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联合开发了一种较为廉价的制备铂催化剂的生产工艺,铂催化剂的生产成本能降低90%。
该工艺采用薄膜厚度能控制到原子层级别的原子层沉积(Atomie Layer Deposition,AIJ1))技术,将少量铂沉积到炭气溶胶上制备铂催化剂。
2.5 铂催化剂的使用方法1、使用比例:主要是看不同厂商的工艺来制定;2、先把基础胶料在开炼机上炼软,然后加入计算量混炼均匀,最后加入计算量的炼匀,压片出料;3、硫化条件:(模压厚度2mm)120℃/5min。
3 催化剂的失活原因引起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总结出来有以下几种:①中毒引起的失活,而中毒分为暂时中毒(可逆中毒) ﹑永久中毒(不可逆中毒)﹑选择性中毒3种。
②结焦(积炭)和堵塞引起的失活③烧结和热失活(固态转变)当然催化剂失活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每一种催化剂失活并不仅仅按上述分类的某一种进行,而往往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因引起的。
对于铂催化剂,主要性状有三个特征:⑴催化剂积炭。
无论催老失活催化剂还是工业试运失活催化剂, 积炭量均大于6 % (重)。
现已查明,催化重整反应甚为复杂, 有两大类反应同时进行,一类是提高汽油辛烷值的改质反应,其中包括六圆环烷烃脱氢生成芳烃, 五圆环烷烃异构脱氢生成芳烃,烷烃环化脱氢生成芳烃,以及正构烷烃异构化生成异构烷烃。
另一类是副反应,它又可分成两种,一种是裂解反应,包括芳烃和环烷烃的脱烷基,环烷烃的开环,烷烃的过度加氢裂化生成气态径等;另一种是缩合反应,如芳烃脱氢缩合生成多环芳烃,酸催化的烯怪中间体的聚合和烃化生成高沸点物质,这些物质进一步转化为黑色的固体或半固体状的炭青质,内含一定数量的氢,一般称它为积炭而沉积在催化剂表面上,遮盖了催化剂的活性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