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花青素含量检测的概述

合集下载

四种原花青素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四种原花青素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四种原花青素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一、本文概述原花青素(Procyanidin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因其强大的抗氧化和生物活性,近年来在营养学、食品科学、医药学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

其中,四种主要的原花青素——儿茶素(Catechin)、表儿茶素(Epicatechin)、没食子儿茶素(Gallocatechin)和表没食子儿茶素(Epigallocatechin)的含量测定对于评估食品营养价值、研究药物作用机制以及监控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比较和分析目前常用的四种原花青素含量测定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荧光光谱法(Fluorometry)和质谱法(MS),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比较这些方法的准确性、灵敏度、操作简便性以及成本效益等方面的优劣,我们期望能为科研人员和企业选择最适合的原花青素含量测定方法提供指导。

二、方法概述原花青素(Procyanidin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强效的抗氧化性能,对多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由于其生物活性的重要性,对原花青素含量的准确测定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常用的原花青素含量测定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TLC)和毛细管电泳法(CE)。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适用于不同的样品类型和实验条件。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重现性等优点,可以同时分离和测定多种原花青素。

但是,该方法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的操作人员,且样品处理过程繁琐,分析时间较长。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初步筛选。

然而,该方法只能测定总原花青素的含量,无法区分不同种类的原花青素,且易受样品中其他色素的干扰。

薄层色谱法(TLC)是一种基于原花青素在薄层板上的分离和显色进行测定的方法。

花青素检测内容和方法

花青素检测内容和方法

花青素检测内容和方法
花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色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花青素检测内容和方法:
1. 检测内容:
- 花青素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植物中的花青素种类和含量不同,通过检测可以了解植物中花青素的组成和相对含量。

- 花青素的稳定性:花青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不同,例如温度、酸碱度、光照等。

通过检测可以了解花青素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为其保存和应用提供参考。

- 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通过检测可以了解花青素的抗氧化活性,为其在保健和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

2. 检测方法:
-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这是一种常用的花青素检测方法,可以分离和检测不同种类的花青素。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好、分离效果好等优点。

- 紫外-可见光谱法(UV-Vis):花青素在特定波长下具有吸收峰,可以通过紫外-可见光谱法进行检测。

该方法简单快速,但只能检测总花青素含量,无法区分不同种类的花青素。

- 毛细管电泳法(CE):这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分离分析方法,可以用于检测花青素。

该方法具有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样品用量少等优点。

- 红外光谱法(IR):花青素的红外光谱具有特征吸收峰,可以通过红外光谱法进行检测。

该方法可以用于花青素的定性分析,但需要较高的仪器设备和技术要求。

总之,花青素的检测内容和方法有很多种,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在进行花青素检测时,需要注意样品的处理和保存,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花青素检测内容和方法

花青素检测内容和方法

花青素检测内容和方法花青素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分析技术,用于测定植物和食品中的花青素含量。

花青素是一类常见的天然色素,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因此对其含量进行快速和准确的测定具有重要的科学和应用意义。

以下为50条关于花青素检测内容和方法的详细描述:1. 花青素是一类具有紫、蓝、红等颜色的天然色素,主要存在于植物的花朵、果实和叶子中。

2. 花青素的主要类型包括花色素苷、原花青素和异花青素等,它们在植物中起着色素和抗氧化作用。

3. 花青素检测的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等,常用的是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4. 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吸收特定波长的光线进行测定,通过比色法或比浊法来测定花青素的含量。

5.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通过分离和检测样品中的花青素成分来计算含量。

6. 质谱法是利用质谱仪进行测定,通过记录花青素分子的质荷比来确定其含量。

7. 花青素检测常用的标准曲线方法是通过不同浓度的标准品制备标准曲线,再根据待测样品吸光度的测定值来计算含量。

8. 花青素的提取方法包括有机溶剂提取、酸碱水提取、超声波提取等,不同样品可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9. 有机溶剂提取是利用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将花青素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来,然后通过浓缩和干燥得到提取物。

10. 酸碱水提取是利用酸性或碱性水溶液将花青素从植物组织中提取出来,可以有效保留花青素的天然结构。

11. 超声波提取是利用超声波功率促使样品中的花青素溶解在有机溶剂或水中,提高了提取效率。

12. 花青素的测定结果可根据测定方法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需要在同一实验条件下进行多次重复测定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13. 在花青素检测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样品中其他化合物的干扰,因此需要进行干扰检查和修正。

14. 花青素检测结果可以用于评价植物的品质、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天然色素的应用价值。

15. 花青素检测在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如在果汁、酒类、饮料等产品中进行质量控制。

食品中花青素的含量测定与分析

食品中花青素的含量测定与分析

食品中花青素的含量测定与分析食品中的花青素,作为一类天然色素,不仅能为食品增添色彩,提升观赏性,还具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功效。

而如何准确测定食品中花青素的含量,对于产品质量控制和营养价值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一、花青素的简介花青素是一类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色素,在生命界中分布广泛,具有深浅不一的紫红色。

它们是由芳香稠环结构苯丙基酮环和醌环的结构单元通过茄乙酸途径合成的。

花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以及抗衰老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二、花青素含量测定方法介绍测定食品中的花青素含量可以利用多种分析方法,常用的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紫外光谱法、比色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和样品特性选择适合的方法。

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HPLC是目前应用较广的分析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利用色谱柱对样品进行分离和纯化,并通过检测器检测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或荧光强度。

这种方法具有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准确性高等特点,但需要较专业的设备和技术来操作。

2. 紫外光谱法紫外光谱法是利用不同波长下的吸收光谱来测定花青素含量的方法。

通过对设置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进行测定,可以得到样品中花青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对于含量较低的样品灵敏度较低,且无法区分不同种类的花青素。

3. 比色法比色法是利用花青素与一定试剂发生反应后形成有色产物,通过测定其吸光度来测定花青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但受样品干扰较大,精确度相对较低。

三、花青素含量测定实验步骤为了更好地测定食品样品中花青素的含量,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实验步骤。

1. 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进行制备和处理,如搅拌、研磨、加热等操作,以获得均匀的样品溶液或提取物。

2. 适当稀释:根据样品的浓度和分析方法的需求,适当稀释样品,并留取适量的样品溶液。

3. 实验操作:根据选择的分析方法,进行相应的实验操作,如HPLC的进样、流动相选择和梯度 elution,紫外光谱法和比色法的试剂添加和颜色反应等。

原花青素含量检测的概述

原花青素含量检测的概述

原花青素含量检测的概述原花青素含量检测的概述【摘要】对目前原花青素常用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并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探索更好的原花青素的测定方法奠定基础。

【关键词】原花青素;检测;含量原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黄烷醇单体及其聚合体的多酚类混合物,具有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等生物活性。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保健品、医药和化妆品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1],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是构成原花青素的结构基础,继而形成缩合成二聚体、三聚体至高聚体。

且单体具有旋光性,因此要想测定每一种成分的含量非常困难。

目前国内外对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尚未统一,现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可见分光光度法[2]原花青素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可见分光光度法,它分为KMnO4法[3]、正丁醇-盐酸法、香草醛-强酸法、铁盐催化比色法、和pH示差法等。

正丁醇-盐酸法、香草醛-强酸法两种方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相对专一、灵敏的、简单迅速测定原花青素的方法。

1.1 Porter法(Bate-smith法)又叫盐酸-正丁醇法,是依据原花青素在无机酸和加热的条件下被降解,产生红色花青素,在546nm处有最大吸收,原花青素的含量与吸光度值符合朗伯-比尔定律[4]。

在强酸作用下,聚合原花青素单元间的连接键易被打开,上部单元生成黄烷-3-醇,下部单元生成花色素。

而对于黄烷3,4-二醇单体原花青素来说,C-4位有极强的亲电性,其醇羟基与C-5,C-7上的酚羟基形成了一个苄醇系统,使得4位碳易于生成正离子。

在强酸作用下,正碳离子失去质子,生成花色素[5]。

对于黄烷-3-醇单体,不会有正离子形成,因此与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单体不发生显色反应。

此法对原花青素具有专一选择性,儿茶素、黄酮类、棓酸类及水解单宁类化合物皆不具备此反应,不适宜于低聚原花青素的测定,它与原花青素的高聚体反应也不完全。

随后,Porter等对该法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并认为Fe3+、Co2+、Cu2+等金属离子可催化加速自氧化过程,提高转化率,其中以Fe3+的催化效果最好。

沙棘及其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分析测定

沙棘及其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分析测定

沙棘及其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分析测定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是一种难得的野生果实,其可食的果实具有极强的营养价值,从根、叶和果实中提取的植物提取物中蕴含着大量药用和营养成分,其中原花青素也是其中重要的成分之一。

近年来,原花青素对抗自由基、抗衰老、抗癌、促进肠道菌群平衡等作用引起了科学研究者的重视,因此,正确测定沙棘及其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原花青素的特点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是一种葡萄糖丝氨酸糖基化产物,它由维生素C和黄酮类物质组成。

由于原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自由基、抗衰老、促进肠道健康、抗癌等作用,野生沙棘中其含量较高,因此受到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二、沙棘中原花青素的测定沙棘中原花青素的测试主要分为两种,即HPLC和核磁共振氢谱法。

最常用的测定方法为HPLC法。

该方法可以对原花青素的含量进行精确测定,从而获得准确的数据。

此外,核磁共振氢谱法也常用于测定沙棘中原花青素的含量。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原花青素的性质和结构特征十分复杂,在测定过程中必须采用一定的标准和质量保证措施,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三、沙棘及其提取物中原花青素测定方法的优点1、有效率高:HPLC测定方法有效率高,可以很快的获得沙棘及其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测定结果,为下一步应用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2、精度高:核磁共振氢谱法测定准确度高,可以更精准的测量沙棘及其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含量,这对于后续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结果可靠: HPLC和核磁共振氢谱法有较高的精度和准确度,可以提供可靠的测定结果,获取准确有效的药效信息,为临床药物的选择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结论测定沙棘及其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具有重要意义,HPLC和核磁共振氢谱法是最常用的测试方法。

根据研究表明,HPLC和核磁共振氢谱法具有能够提供可靠、准确、有效的测定结果的优点,可以为药物研究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使药效更好地体现出来。

花青素检测内容和方法 -回复

花青素检测内容和方法 -回复

花青素检测内容和方法-回复花青素检测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用于确定食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中是否存在花青素化合物。

花青素是一类具有特殊结构和颜色的天然色素,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特别是花朵、水果和蔬菜中。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花青素检测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部分:花青素的概述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花青素的基本概念。

花青素是一类化学物质,属于类黄酮类化合物。

它们是水溶性的,可以通过分光光度法检测其浓度。

花青素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炎症和抗癌等特性。

因此,花青素在医药和食品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第二部分:花青素检测的常见方法花青素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常见的几种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质谱法。

1. 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花青素检测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它利用花青素在特定波长下吸收光线的特性进行测定。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波长进行检测,常用的波长为紫外光谱的510-540纳米范围。

然后,将待测样品制备成溶液,并使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样品的吸光度。

根据吸光度和标准曲线的关系,可以确定样品中花青素的浓度。

2.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一种精确测定花青素浓度的分析方法。

它利用花青素在特定条件下与色谱柱相互作用的特性进行分离和测定。

在HPLC方法中,样品经过前处理后注入色谱柱,通过流动相不同的组成进行分离。

然后,使用紫外检测器检测样品中花青素的峰值,并根据峰面积和标准曲线的关系确定含量。

3. 质谱法质谱法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分析技术,可用于花青素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质谱法可以直接测定花青素分子的质量和结构。

通过质谱仪的扫描,可以得到花青素的质谱图,并通过比对已知标准品的质谱图进行分析。

第三部分:花青素检测的样品准备在进行花青素检测之前,需要对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

首先,要将样品磨碎或切碎,以提高样品暴露表面积。

然后,将样品加入适量的溶剂中,浸泡一段时间,以提取花青素。

提取液中的杂质可以通过滤纸或离心去除。

原花青素(OPC)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NM-W-0118 微量法100T48S)

原花青素(OPC)含量检测试剂盒说明书 (NM-W-0118  微量法100T48S)

一、产品简介:原花青素(Oligomeric Proantho Cyanidins,OPC)是一类黄烷醇单体及其聚合体的多酚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各种器官中,具有极强的抗氧化性和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广泛的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保健品行业。

在酸性条件下,植物原花青素A环上的间苯二酚和间苯三酚与香草醛发生缩合反应,产生有色化合物,在500nm处有特征吸收峰,测定500nm光吸收值可计算原花青素的含量。

二、试剂盒组分与配制:三、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酶标仪、96孔板、台式离心机、恒温水浴锅/培养箱、研钵/匀浆器、天平、可调式移液器、甲醇和蒸馏水。

四、操作步骤:建议正式实验前选取2个样本做预测定,了解本批样品情况,熟悉实验流程,避免实验样本和试剂浪费!1、预实验样本制备①组织样本:称取0.1g样本,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匀浆,用超声法进行提取(功率300W,温度25℃,时间30min),12000rpm,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注】:若增加样本量,可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进行提取。

②细菌/细胞样本:先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取约5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细菌或细胞(冰浴,功率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12000rpm,4℃离心10min,取上清,置冰上待测。

【注】:若增加样本量,可按照细菌/细胞数量(10):提取液(mL)为500~1000:1的比例进行提取。

③液体样本:直接检测;若浑浊,离心后取上清检测。

2、标准溶液的配制:把10mg/mL标准品母液用提取液稀释成1、0.8、0.6、0.4、0.2、0.1mg/mL 的标准溶液备用。

3、预实验上机操作:①酶标仪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500nm。

②操作表:4、正式实验:①若预实验测定吸光值超出标准吸光值线性范围:高于最高值建议将待测样本适当稀释后再进行测定,低于最低值建议适当增加样本质量W后再进行测定,并将改变后的W和D 代入公式计算;②确定好最适实验条件后,正式实验样本制备同预实验样本制备;③正式实验按照预实验上机操作步骤进行(标准管和空白管预实验已做,正式实验可选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花青素含量检测的概述
【摘要】对目前原花青素常用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对比并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为探索更好的原花青素的测定方法奠定基础。

【关键词】原花青素;检测;含量
原花青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黄烷醇单体及其聚合体的多酚类混合物,具有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等生物活性。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保健品、医药和化妆品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

研究表明[1],儿茶素和表儿茶素是构成原花青素的结构基础,继而形成缩合成二聚体、三聚体至高聚体。

且单体具有旋光性,因此要想测定每一种成分的含量非常困难。

目前国内外对原花青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尚未统一,现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可见分光光度法[2]
原花青素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可见分光光度法,它分为KMnO4法[3]、正丁醇-盐酸法、香草醛-强酸法、铁盐催化比色法、和pH示差法等。

正丁醇-盐酸法、香草醛-强酸法两种方法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相对专一、灵敏的、简单迅速测定原花青素的方法。

1.1 Porter法(Bate-smith法)
又叫盐酸-正丁醇法,是依据原花青素在无机酸和加热的条件下被降解,产生红色花青素,在546nm处有最大吸收,原花青素的含量与吸光度值符合朗伯-比尔定律[4]。

在强酸作用下,聚合原花青素单元间的连接键易被打开,上部单元生成黄烷-3-醇,下部单元生成花色素。

而对于黄烷3,4-二醇单体原花青素来说,C-4位有极强的亲电性,其醇羟基与C-5,C-7上的酚羟基形成了一个苄醇系统,使得4位碳易于生成正离子。

在强酸作用下,正碳离子失去质子,生成花色素[5]。

对于黄烷-3-醇单体,不会有正离子形成,因此与儿茶素和表儿茶素的单体不发生显色反应。

此法对原花青素具有专一选择性,儿茶素、黄酮类、棓酸类及水解单宁类化合物皆不具备此反应,不适宜于低聚原花青素的测定,它与原花青素的高聚体反应也不完全。

随后,Porter等对该法的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索,并认为Fe3+、Co2+、Cu2+等金属离子可催化加速自氧化过程,提高转化率,其中以Fe3+的催化效果最好。

1.2香草醛-强酸法
常用的酸有盐酸和硫酸,目前的观点认为浓H2SO4更合适,可以提高吸光度值和灵敏性,褪色也较慢[6]。

原花青素在强酸溶液中,在加热条件下原花青素结构中的A环上间苯二酚可以与香草醛发生缩合反应形成有色络合物[7]。

通过测定其吸光值,根据标准曲线可得到样品中原花青素的含量。

香草醛法缺乏特异性,可与含有儿茶素单元的其他非原花青素类物质发生反应,且对5位无羟基的原雀翠素等反应很弱,其测量值通常偏高。

李春阳等用4%的盐酸和0.5%的香草醛的低浓度香草醛-盐酸溶液测定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该法显色时间短,显色稳定,准确性、重复性好[8]。

2.紫外分光光度法
原花青素为无色物质,在紫外区有唯一特征吸收峰,最大吸收波长在280nm 处。

尽管此方法简单快捷,但只适用于原花青素含量纯度特别高的产品,不适合一般原料中原花青素的检测。

这是因为VE、VC、VB1、VB2、β-胡萝卜素等物质在此波长处也有明显的吸收[9]。

傅武胜[10]等建立了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方法,并得出了该法适用于葡萄籽精提物中原花青素总量测定的结论。

3.原子吸收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自身并不能直接用来测定原花青素,它是借助于原花青素与金属离子的反应,然后通过测定生成的络合物中金属离子或剩余的金属离子的量而间接测定[11]。

马亚军等[12]根据原花青素在中性介质中能与Cu2+发生络合,生成难溶的棕黄色沉淀,经过滤后,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滤液中过量的Cu2+,从而间接测定出原花青素的量。

4.其他方法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是基于邻苯二酚与钼酸铵在弱酸性介质中生成黄色钼酸酯,反应产物在333nm波长处具有最大吸收。

马亚军[13]等对此作了报道。

高效液相色谱法原花青素是具有不同聚合度的一类多酚物质,聚合度越高,分子极性越小,在C18 柱上就吸附得越牢固,用流动相进行洗脱时,出峰的时间相对比较晚[14]。

据不同聚合度原花青素的保留时间不同而实现分离。

但HPLC 法需要原花青素各组分的单体标准品,而原花青素高聚物的标准品是以自制为主。

5.结语
综上所述,不同的测定方法测定原花青素含量的原理各不相同,而且不同的测定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统一的快速、准确、专一的测定原花青素的方法。

[科]
【参考文献】
[1]张宏.蚕豆皮原花青素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武汉工业学院,2012.
[2]李晓静,赵国欣.原花青素的分析方法概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25-126.
[3]申烨华,刘海英,李娜.KMnO4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籽原花青素[J].分析实验室,2006,25(11):51-53.
[4]洪新,唐克,牟晓刚.葡萄籽中原花青素铁盐催化比色法的测定条件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6):41-46.
[5]鲍俊竹,陈月坤,徐桂花.测定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的方法[J].农业科学研究,2005,26(1):43-45.
[6]李莹,李才国.原花青素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科协论坛,2007(8)下:28-29.
[7]姚开,何强,吕远平等.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含量不同测定方法比较[J].化学研究与应用,2002,14(2):230-232.
[8]李春阳,许时婴,王璋.草醛—盐酸法测定葡萄籽、梗中原花青素含量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4,25(2):157-161.
[9]肖付才,李华,王华.葡萄籽原花青素的提取和检测方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7,128(06):165-169.
[10]傅武胜,赵道辉,黄剑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含量[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2,23(6):90-92.
[11]马亚军,郎惠云.原子吸收法间接测定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J].分析试验室,2004,23(8):55-57.
[12]马亚军,郎惠云,董发昕.间接原子吸收法测定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J].分析化学,2005,33(1):120-122.
[13]马亚军,杨秉勤,郎惠云.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J].食品科学,2003,24(5):135-137.
[14]冯建光,陈利琼.葡萄籽提取物中OPC的测定[J].中国食品添加剂,2007(4):156-5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