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剂的要求

合集下载

实验室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实验室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实验室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实验室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的基本要求、有机溶剂使用及操作规范、有机废气收集及净化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所有使用有机溶剂的实验室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的规范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7701.1 煤质颗粒活性炭气相用煤质颗粒活性炭GB/T 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AQ/T 4274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HJ/T 1 气体参数测量和采样的固定位装置HJ 2026 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DB11/ 50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11/ 1195 固定污染源监测点位设置技术规范DB11/T 1368 实验室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实验室laboratory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等活动的实验场所以及配套的附属场所。

3.2实验室单元laboratory unit独立的实验通风单元。

3.3实验室单位laboratory ownership实验室或实验室单元所属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

3.4有机溶剂organic solvents可溶解其他物质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烃类、酯、醇、酮、醛、醚等。

3.5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有机化合物。

4 基本要求4.1 实验室单位应建立有机溶剂使用登记和管理制度,编制实验操作规范,选择有效的废气收集和净化装置,减少VOCs排放,防止污染周边环境。

4.2 综合考虑场地、实验室单元溶剂使用类型等因素,因地制宜地采用有效的VOCs收集和净化装置,变无组织逸散为有组织排放。

常用极性、非极性吸附剂

常用极性、非极性吸附剂

【求助】常用极性、非极性吸附剂!作者: wzhahassxmc 收录日期: 2009-12-28 发布日期: 2009-12-28吸附剂很多,请大家提供下常用的性能好的极性吸附剂有哪些、非极性吸附剂有哪些,微观的吸附原理是什么?希望能把原理写明白,谢谢!作者:li2004虽然吸附现象早已为人们发现和熟知,但是作为工业上应用则是近几十年的事情。

从理论上讲,固体物质的表面对于流体都具有一定的物理吸附作用,但要达到工业上的使用要求,还需要有一个选择与评价的问题,这是吸附操作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1.对工业吸附剂的要求(1)要有巨大的内表面积和大的孔隙率也就是说,吸附剂必须是具有高度疏松结构和巨大暴露表面的多孔物质。

只有这样,才能给吸附提供很大的表面。

吸附剂的有效表面包括颗粒的外表面和内表面,而内表面总是比外表面大得多,例如硅胶的内表面高达600m2/g,活性炭的内表面可高达1000m2/g。

这些内部孔道通常都很小,有的宽度只有几个分子的直径,但数量极大,这是由吸附剂的孔隙率决定的。

因此,要求吸附剂要有很大的孔隙率。

除此之外,还要求吸附剂具有合适的孔隙和分布合理的孔径,以便吸附质分子能到达所有的内表面而被吸附。

(2)对不同的气体要具有选择性的吸附作用工业上应用吸附剂的目的,就是为了对某些气体组分有选择地吸附,从而达到分离气体混合物的目的。

因此要求所选的吸附剂对所要吸附的气体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例如活性炭吸附二氧化硫(或氨)的能力,远大于吸附空气的能力,故活性炭能从空气与二氧化硫(或氨)的混合气体中优先吸附二氧化硫(或氨),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

(3)吸附容量要大吸附剂的吸附容量是指一定温度下,对于一定的吸附质浓度,单位质量(或体积)的吸附剂所能吸附的最大吸附质质量。

吸附容量大小的影响因素很多,它包括吸附剂的表面大小,孔隙率大小和孔径分布的合理性,还与分子的极性以及吸附剂分子上官能团的性质有关。

(4)要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及化学稳定性吸附剂是在湿度、温度和压力条件变化的情况下工作的,这就要求吸附剂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对于用来吸附腐蚀性气体时,还要求吸附剂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

不同吸附剂的特性

不同吸附剂的特性

活性白土活性白土是用粘土(主要是膨润土)为原料,经无机酸化处理,再经水漂洗、干燥制成的吸附剂,外观为乳白色粉末,无臭,无味,无毒,吸附性能很强,能吸附有色物质、有机物质。

在空气中易吸潮,放置过久会降低吸附性能。

但是,加热至300摄氏度以上便开始失去结晶水,是结构发生变化,影响褪色效果。

活性白土不溶于水、有机溶剂和各种油类中,几乎完全溶于热烧碱和盐酸中,相对密度2.3~2.5,在水及油中膨润极小。

产品介绍:主要白色和粉红色为主,无臭无味,无毒,活性较好,吸附性强,在空气中容易吸潮,如放置太久或受潮会降低其吸附功能,使用时宜加热(以80—100度为宜)复活,若加热至300度以上开始失去结晶水,本身结构发生变化,影响脱色效果。

用途:动植物油精炼,用于脱色净化,脱去油中的有害色素、磷脂、皂素、棉酸等,使之成为高档次的食用油。

产品技术要求:1、外观:灰白色或浅色精细粉末。

2、水份(2hr.105°C):≤12%3、脱色力:≥1544、活性度:≥180mol/kg5、粒度(过0.076mm):≥95%6、游离酸(以H2SO4计):≤0.20%7、重金属含量(Pb):≤10mg/kg8、砷含量:≤3mg/kg 主要化学成分:成分 SiO2 Al2O3 Fe2O3 FeO TiO CaO MgO MnO K2O Na2O P2O5 含量(%) 62.34 17.24 2.73 0.12 0.15 2.09 5.44 0.15 0.72 0.12 0.03 包装储运:50kg内塑外编袋,储存于通风阴凉干燥处,防机械撞击、防雨水。

硅藻土矿物性质:硅藻土是一种生物成因的硅质沉积岩,主要由古代硅藻遗体组成,其化学成份主要是SiO2,含有少量Al2O3、Fe2O3、CaO、MgO、K2O、Na2O、P2O5和有机质。

SiO2通常占80%以上,最高可达94%。

优质硅藻土的氧化铁含量一般为1~1.5%,氧化铝含量为3~6%。

气体吸附技术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气体吸附技术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气体吸附技术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气体吸附技术在化学工程中的应用与优化研究。

通过对气体吸附技术的原理及机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总结了该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法和策略。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气体吸附技术的相关文献和资料,以期为化学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气体吸附技术;化学工程;应用;优化研究引言气体吸附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分离和固定化技术,在化学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通过将气体分子吸附到固体表面上,实现对气体的物理或化学分离,具有高效、经济、环保等特点。

随着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气体吸附技术不断得到改进和优化,逐渐成为解决复杂气体体系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气体吸附技术的原理和机制气体吸附技术是一种将气体分子从气体相吸附到固体表面的过程,广泛应用于气体分离和净化、废气处理、气体储存等领域。

了解气体吸附技术的原理和机制对其应用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吸附过程的基本原理1. 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等温方程吸附等温线描述了在给定温度下随着压力变化,气体吸附量的关系。

在理想情况下,气体吸附可用Langmuir等温方程描述,即Q = (bP)/(1+bP),其中Q为吸附量,P为气体压力,b为吸附等温常数,反映了吸附剂与气体的亲和力。

2. 吸附动力学和吸附速率方程吸附动力学研究吸附过程的速率和机制。

一般情况下,气体吸附可以分为表面扩散和孔内扩散两个阶段。

吸附速率方程描述了吸附速率与气体浓度和温度的关系,常用的模型包括几何控制方程和化学反应控制方程。

(二)吸附机制的分类和特点1.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物理吸附是由于吸附剂表面的凡得瓦尔斯力引起的,吸附剂与气体分子之间没有明确的化学键形成。

而化学吸附是指吸附剂与气体分子之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化学键。

物理吸附通常在低温下发生,而化学吸附则需要较高的温度和活化能。

2. 吸附剂的选择和性能要求选择适当的吸附剂对于实现高效吸附至关重要。

sdg吸附剂检测标准

sdg吸附剂检测标准

sdg吸附剂检测标准
SDG吸附剂检测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检测:检查SDG吸附剂的外观是否符合要求,包括颜色、形状、杂质等。

2. 粒度分析:通过粒度仪等仪器对SDG吸附剂进行粒度分析,检测其粒径分布是否符合要求。

3. 表面积测定:使用比表面积测定仪等仪器对SDG吸附剂的比表面积进行测试,以检验其吸附能力是否良好。

4. 化学成分分析:使用化学分析技术对SDG吸附剂的化学成分进行测试,以确保其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5. 密度测定:对SDG吸附剂的密度进行测试,以保证其与目标物质有良好的接触,达到最佳吸附效果。

6. 吸附能力测定:将SDG吸附剂与目标物质放在一起进行测试,测定其吸附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实验室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指南(2019年版)

实验室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指南(2019年版)

实验室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技术指南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实验室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的基本要求、有机溶剂使用及操作规范、有机废气收集及净化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使用有机溶剂实验室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562.2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37822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T 7701.1 煤质颗粒活性炭气相用煤质颗粒活性炭GB/T 16157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758 排风罩的分类及技术条件HJ/T 1 气体参数测量和采样的固定位装置HJ/T 397 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 732 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HJ 2026 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AQ/T 4274 局部排风设施控制风速检测与评估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实验室laboratory开展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研发、检验检测等活动的实验场所以及配套的附属场所。

实验室单元指独立的实验通风单元,实验室单位指实验室单元的所在单位。

3.2有机溶剂organic solvents可溶解其他物质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烃类、酯、醇、酮、醛、醚等。

3.3挥发性有机物(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规定的方法测量或核算确定的有机化合物。

3.4净化效率purification efficiency指净化装置捕获污染物的量与处理前污染物的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式中:η——净化效率,%;C,——净化装置进口、出口污染物的浓度,mg/m3;1C24 基本要求4.1 实验室单位应建立有机溶剂使用登记和管理制度,编制实验操作规范,选择有效的废气收集和净化装置,减少VOCs排放,防止污染周边环境。

制氧站人员定级考题答案

制氧站人员定级考题答案
综合题
1.某空分装置加工空气量为310000nm3/h,氧气产量为58000nm3/h,产品氧纯度为99.6%,该空分氧提取率是多少?
答:(58000*99.6)/310000*20.9*100%=89.2
2.某容器的表压力是0.47mpa,该容器的绝对压力是多少?
答:绝对压力=表压力+大气压力=0.47+0.1+0.57mpa
4.水冷却塔中污氮是怎样把水冷却的?
答:氮水冷却塔是填料式冷却塔。二者直接接触既传质又传热,一方面由于水的温度高于污氮的温度,就有热量直接从水传给污氮,使水得到冷却。另一方面,由于污氮是干燥的气体,所以水的分子能不断蒸发扩散到污氮中去,而水蒸发需要吸收汽化潜热,从水中不断带走热量,使得水的温度不断降低,污氮吸湿是使水降温的主要原因。
10.A
判断
工艺
1-5√√√√X 6-10 X√X√X 11-15 XXXX√16-20 XXX√X
安全
1-5 XXXXX 6-10 XXXXX
设备
1-5√XXXX 6-10√√XX√
简单题
简单题
1.精馏原理
答:精馏就是利用原料中各组分沸点不同,经过多次冷凝多次蒸发的过程,使其原料中的各组分分离开来。得到纯度较高的产品。
4.为什么活塞式压缩机启动前气缸内不能存在压力(即带压启动)
答:如果压缩机启动前,气缸内带有压力,则电机启动力矩就会变大,容易造成电机负荷过载,故不允许带压启动
安全
1.为什么全低压空分装置中规定要经常排放相当于1%氧产量的液氧到塔外蒸发?
答:精馏塔爆炸的主要原因是由乙炔引起的。但还有一些饱和或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烃类,如乙烷、乙烯、丙烷、丙烯也是爆炸源的一部分,分子筛对乙烷的吸附能力很低,基本上在吸附器工作不久就被通过,丙烷和乙烯仅能除去90%左右,由于它们在液氧中分压很低,随气氧一起排出来的数量很少(除甲烷外),剩下的就在液氧中浓缩,一旦增浓到爆炸极限就有危险,为了避免液氧中的烃类浓度增加。根据物料平衡,有时需要从主冷中直接引出一小部分液氧排放掉,也即把部分烃类从主冷中携带出去,从而保证主冷的安全。

空分操作问答1-100

空分操作问答1-100

空分操作问答(1-10)1. 空气分离有哪几种方法? 2.氧气有什么用途? 3.氮有什么用途? 4.氩气有什么用途? 5.空气中有哪些杂质?为什么要清除? 6.本装置中是如何清除空气中的杂质? 7.水冷却塔(AC710002)中污氮是怎样把水冷却的? 8.为什么空气经过冷却塔后水份含量减少?9.什么叫吸附剂?对吸附剂有什么要求? 10. 吸附容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空分问答一共70题,分为以下几篇文章:本文导读(点击问题跳到答案)1. 空气分离有哪几种方法?2.氧气有什么用途?3.氮有什么用途?4.氩气有什么用途?5.空气中有哪些杂质?为什么要清除?6.本装置中是如何清除空气中的杂质?7.水冷却塔(AC710002)中污氮是怎样把水冷却的?8.为什么空气经过冷却塔后水份含量减少?9.什么叫吸附剂?对吸附剂有什么要求?10. 吸附容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答:现在工业生产中采用的空气分离方法有三种:(1) 深度冷冻法:先将空气液化,然后利用氧、氮沸点的差异,在一定的设备中(精馏塔),通过精馏过程,使氧、氮分离,此法在大型空分装置中最为经济。

并能生产纯度很高的氧氮产品。

(2) 变压吸附法:变压吸附法制氧或氮是在常温下进行的。

其机理有二条:一是利用沸石分子筛对氮的吸附亲和力高于氧的吸附亲和力,以此分离氧和氮;二是利用氧在分子筛微孔中的扩散速度大于氮的扩散速度。

在远离平衡条件下分离氧、氮。

目前,采用变压吸附法制取氧或氮的装置,其容量和产品的纯度都受到一定的限制。

例如用该法制氧的装置,容量一般还不能超过4000Nm3/H,纯度超不过95%;制氮的装置,容量一般在2000Nm3/H以下,纯度低于99.5%。

(3) 膜分离法:利用高分子聚合薄膜的渗透选择性,将空气中的氧、氮组分分离的方法称为膜分离法.用该法生产氧或氮的装置,容量和纯度也都有一定的局限,一般主要用来生产800Nm3/h以下,,纯度低于99.5%的氮气产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层析介质
⏹要求:
⏹(1)不溶于流动相
⏹(2)化学稳定
⏹(3)机械强度
⏹(4)大的表面积
⏹(5)粒度均匀
⏹种类:
⏹无机(氧化铝,硅胶,活性碳)
有机(琼脂糖,纤维素,聚丙烯酰胺)
氧化铝:
多孔,微孔表面具有吸附性能
比表面积大
分子简单,空间形态复杂(8种以上)
吸附量与含水量关系很大
制备:氢氧化铝加热脱水
吸附基团:铝离子
种类:碱性;酸性;中性
应用:有机溶剂中分离天然成分
⏹硅胶:多聚硅酸分子间脱水形成
⏹(1)化学组成SiO2.XH20
⏹(2)无定形结构
⏹(3)硅胶中的水以羟基的形式和硅原子相连而覆盖
于硅胶表面
⏹分类
⏹特细孔硅胶(0.8nm以下)
细孔硅胶(1.5—2.0nm )
中孔硅胶(4.0一5.0nm)
粗孔硅胶(10.nm以上)
⏹应用:优先吸附极性分子及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
琼脂糖
由海洋生物琼脂提取得到的主要成分
①中性不带电
②水溶性线状多糖
③高亲水性,含大量羟基
④能制成多孔性凝胶,分离大分子
⏹制备:
⏹(1)去除带电琼胶成分
⏹(2)将溶化的琼脂糖采用悬浮,乳化等方法制得珠状介质。

⏹(3)采用交联剂增加介质的机械强度
商品种类
⏹Sepharose 2B分离范围:70,000-40 ×106,
⏹Sepharose 4B分离范围:60,000-20 ×106,
⏹Sepharose 6B分离范围(球蛋白):10000-4×10 6
颗粒大小:40-165um:最高流速14cm/h。

⏹经过交联而增加机械强度的琼脂糖
⏹Sepharose CL-2B,
⏹Sepharose CL-4B,
⏹Sepharose CL-6B
⏹应用:水溶液中分离蛋白质
葡聚糖
⏹α-1,6 相连的G聚合物,环氧氯丙烷交联
⏹性质:
⏹(1)亲水性比琼脂糖高(羟基数多)
⏹(2)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好
⏹(3)孔度与机械强度与交联度有关
⏹(4)用于凝胶过滤
⏹应用:水溶液中分离蛋白质等
纤维素
⏹β-1,4 相连的D-G线性天然高聚物
⏹(1)亲水
⏹(2)微晶与无定型两部分组成,缺乏孔度
⏹应用:离子交换分离蛋白质介质
聚丙烯酰胺
性质:
(1)丙烯酰胺与交联剂N, N’-甲叉双丙烯酰
胺共聚
(2)控制交联剂比例可控制网格孔度
(3)亲水性不如多糖介质
(4)机械强度差
应用:凝胶过滤,电泳
1.吸附剂的要求
①对样品组分和洗脱剂都不会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在洗脱剂中也不会溶解。

②对待分离组分能够进行可逆的吸附,同时具有足够的吸附力,使组分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之间能最快地达到平衡。

③颗粒形状均匀,大小适当,以保证洗脱剂能够以一定的流速(一般为1.5mL.min-1)通过色谱柱。

④材料易得,价格便宜而且是无色的,以便于观察。

2、常用吸附剂的种类
氧化铝、硅胶、聚酰胺、硅酸镁、滑石粉、氧化钙(镁)、淀粉、纤维素、蔗糖和活性炭等。

3、几种常见吸附剂的特性
(1)氧化铝:市售的层析用氧化铝有碱性、中性和酸性三种类型,粒度规格大多为100~150目。

碱性氧化铝(pH9—10):适用于碱性物质(如胺、生物碱)和对酸敏感的样品,这种吸附剂能引起被吸附的醛、酮的缩合、酯和内酯的水解、醇羟基的脱水、乙酰糖的去乙酰化等不良副反应。

所以,这些化合物不宜用碱性氧化铝分离。

酸性氧化铝(pH3.5—4.5):适用于酸性物质如有机酸、氨基酸等以及色素和醛类化合物的分离。

中性氧化铝(pH7—7.5):适用于醛、酮、醌、苷和硝基化合物以及在碱性介质中不稳定的物质如酯、内酯等的分离,也可以用来分离弱的有机酸和碱等。

(2)硅胶:硅胶是硅酸的部分脱水后的产物,其成分是SiO2·xH2O,又叫缩水硅酸。

柱色谱用硅胶一般不含粘合剂。

(3)聚酰胺:色谱用聚酰胺主要又锦纶6(聚己内酰胺)和锦纶66(聚己
二酰己二胺)两种,分子量一般在16000~20000,其亲水性和亲脂性均较好,因此既可分离水溶性成份,也可分离脂溶性成分。

可溶于浓盐酸、甲酸及热的乙酸、甲酰胺和二甲基甲酰胺中;微溶于乙酸和苯酚等;不溶于醇、氯仿、丙酮、乙醚、苯等;对碱稳定,对强酸可水解。

聚酰胺色谱的原理:兼具吸附色谱和分配色谱的功能。

采用强极性洗脱剂时主要为吸附色谱——正相色谱;采用弱极性洗脱剂时主要为分配色谱——反相色谱。

分离对象:能与聚酰胺形成氢键的化合物,如酚类、酸类、醌类、硝基化合物及含羟基、氨基、亚氨基的化合物及腈和醛等类化合物。

聚酰胺在水中吸附能力的规律:形成氢键的基团(如:酚经基、按基、酪基、硝基等)越多,则吸附力越强。

如:丁二酸>丁酸形成氢键的位置与吸附力有很大关系。

对位、间位酚羟基使吸附力增大,邻位使吸附力减小。

芳香核、共轭双键多者吸附力大,少者吸附人小。

若形成分了内氢键,则使化合物的吸附力减小。

(4)硅酸镁:中性硅酸镁的吸附特性介于氧化铝和硅胶之间,主要用于分离甾体化合物和某些糖类衍生物。

为了得到中性硅酸镁,用前先用稀盐酸,然后用醋酸洗涤,最后用甲醇和蒸馏水彻底洗涤至中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