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在国网应急系统中的应用
探究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探究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3-02-20T06:32:20.753Z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2年19期作者:陈兴华[导读] 由于当前中国自然灾害频发,对国家民众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同时危害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对自然环境也产生了不良的环境影响,陈兴华上海市消防救援总队水上支队 200125摘要:由于当前中国自然灾害频发,对国家民众安全带来了极大威胁,同时危害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对自然环境也产生了不良的环境影响,必须搞好抗灾工作才能减少自然灾害对人民、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而且在自然灾害出现后非常容易引起通讯中断的现象,所以紧急通讯的设置对于应急救援工作是十分关键的,便于从外部和受灾地区取得有效联络,也有利于救援对策的制订。
数字程控交换是紧急通讯的主要形式,而且不易受环境的影响,比其他形式的通讯形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在紧急通讯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所以本篇阐述了数字程控交换在紧急通讯中的运用和发展趋势。
关键字:卫星通信;应急通讯;应用;技术发展一、卫星通信的特点(一)卫星通信的通信范围更大。
卫星通信体系的基本构成物是很多个卫星轨道,由于各个卫星轨道的运转轨迹有所不同,形成了相关的通信节点站.从地球赤道上空发射卫星之后,由于其会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运动,并且在运动过程中对地球表面的人员行为、地貌地形、天气等信号加以采集,卫星信号中继站就会再一次性释放所收到的电磁波,并且向其他的卫星信号节点站传播,进而产生遍布全世界应用领域的发射波,实现了每个地方的指挥中心、终端用户之间的信号交换与通讯。
(二)卫星通讯不受复杂气候和地理环境要求的直接影响。
卫星通信体系的主要组成是很多个卫星发射节点站,它不受地底障碍物、复杂天气条件的约束,并利用本身覆盖的三颗或更多颗对地卫星信号,能够在地面发射卫星波束的基本上,与特定地方的信息接受机关或其他主体进行移动终端通讯,从而便于移动位置条件下的用户与外界进行信息联系。
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摘要】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技术发展背景深远。
本文分析了卫星通信在自然灾害、医疗救援、交通事故、军事和国际救援中的应用情况。
其在这些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救援效率,拯救了许多生命。
结论部分探讨了卫星通信技术在应急通信中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并总结了本文的观点。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作用将变得更加重要,为应急救援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
【关键词】卫星通信、应急通信、自然灾害、医疗救援、交通事故、军事、国际救援、技术发展、重要性、发展趋势、结论1. 引言1.1 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研究的重要性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自然灾害频发、医疗救援需求增加以及交通事故、军事应急和国际救援等情况的发生,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在应急通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卫星通信具有全球覆盖的优势,能够在地面基础设施受到破坏或通信网络中断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通讯连通性。
这对于灾难发生后的信息传递和救援协调至关重要。
卫星通信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不受地理位置限制,能够实现即时通讯和数据传输。
在医疗救援等紧急情况下,卫星通信可以提供及时的支持和指导,帮助救援人员更有效地展开救援工作。
卫星通信在交通事故救援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可以提供实时的通讯和定位信息,加快救援速度,减少事故损失和救援时间。
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研究对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救援效率、减轻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卫星通信技术,将能够提升应急通信的整体水平,更好地应对各种紧急情况的发生和应对。
1.2 卫星通信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叶,随着人们对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的地面通信开始显现出限制和瓶颈。
为了弥补地面通信的不足,人们开始探索利用卫星进行通信传输。
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这标志着卫星通信技术的诞生。
卫星通信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

卫星通信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作者:程文龙来源:《中国新通信》2012年第12期【摘要】到目前为止,随着我国各种各样的突发性灾害危机的出现,使得我国不得不及时构建相应的应急救援机制以及快速实现应急救援能力的有效提升。
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在各种各样的灾害事故中逐渐发展起来,并不断地趋于成熟。
【关键词】卫星通信应急救援应用就我国现今的情况而言,卫星通讯系统在勘探以及消防、武警、气象以及环保领域都取得了较为广泛的使用,使得我国的应急救援工作真正实现快速及时。
1卫星通信的定义及优势卫星通信简单地说就是地球上(包括地面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间利用卫星作为中继而进行的通信。
卫星通信系统由卫星和地球站两部分组成,其特点是:通信范围大;只要在卫星发射的电波所覆盖的范围内,从任何两点之间都可进行通信;不易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可靠性高;开通电路迅速,只要设置地球站电路即可开通;同时可在多处接收,能经济地实现广播、多址通信;电路设置非常灵活,可随时分散过于集中的话务量;同一信道可用于不同方向或不同区间多址联接,实际覆盖范围非常广泛,其在进行数据信息以及信号等有效传播时可以完全不受实际的地面条件的具体限制,而且卫星通信系统能够在全国的范围内实现通信网络的快速构建。
这样下来,相较于一般的地面信息网络来说,卫星通信系统具备着更加强大的性能优势。
与此同时,不论是在日常的应用过程中还是在发生灾害事故后的应急救援过程中,卫星都能够充分实现与相应的地面网络的无缝式连接,如此一来就能够很好地为企业以及政府提供优良的移动中断服务以及相应的地面网络备份服务,这就会从根本上解决地面网络经常会出现的不能够被很好地覆盖到的盲点地区问题,使得整个通信网络系统能够提升到更高安全性能以及更高稳定性的水平,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合理的天地合一的现代化通信网络。
2卫星通信在应急救援中的相关应用从古至今,我国所遭受的自然灾害都是从没间断过的,再加上日常的人为破坏而导致的事故灾害,使得我国的通信应急需求处在一个逐步上升的阶段。
卫星通信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探析

卫星通信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探析卫星通信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探析引言: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卫星通信技术成为应急救援领域的一项重要利器。
卫星通信技术具备广覆盖、高可靠、快速传输等优点,能够在灾害发生后及时提供与外界的联系,为救援行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探析卫星通信技术在应急救援中的应用,包括应急通信、灾情监测与预警、救援指挥与数据传输等方面,以期进一步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一、卫星通信技术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应急通信是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紧急情况下,为了联系困难或联系中断的区域人员,提供可靠的通信手段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地面通信设备在灾害发生后,常常难以正常工作,而卫星通信技术则可以通过卫星信号覆盖范围广泛、不受地理环境限制的特点,提供紧急通信手段。
首先,卫星通信技术可以通过建立临时卫星通信网络,提供可靠的通信环境。
在灾害发生后,地面通信设施可能受损或瘫痪,导致电话、短信等传统通信方式无法正常使用。
此时,应急救援人员可以携带便携式卫星电话或卫星通信设备,通过与卫星建立连接,实现紧急通信需求。
卫星通信设备可以利用卫星信号传输语音、短信、数据等信息,确保救援人员和受灾人员之间的紧急沟通,在救援行动中协调配合,及时了解受灾情况。
其次,卫星通信技术可以提供网络恢复功能。
在灾害发生后,地面通信设备很可能遭受严重破坏,导致网络中断。
而卫星通信技术可以通过建立卫星网络,提供网络连接恢复功能。
救援人员可以利用卫星通信设备建立卫星环境下的局域网,实现救援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
同时,卫星通信技术还可以与地面通信设备相互连接,实现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的互联互通,确保救援行动与外界的联系畅通无阻。
最后,卫星通信技术可以提供视频通信和语音通信功能。
在救援行动中,及时获取灾情信息和受灾现场的实时情况对于救援人员至关重要。
卫星通信技术可以通过卫星信号传输高清视频,实现实时监控和远程指挥。
同时,卫星通信技术还可以提供语音通信功能,使得救援人员与受灾人员之间能够实时对话,更好地了解需求和指导救援工作。
卫星通信技术在电力应急通信中的应用浅谈

移动通信│MOBILE COMMUNICATION卫星通信技术在电力应急通信中的应用浅谈王俊敏中国人民解放军62315部队,北京100000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电力应急通信行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市场的发展。
针对卫星通信技术的内容、流程及方法等进行研究,并对电力应急通信面对灾害与应急的能力的应用进行有效的分析。
我国现代科技的发展促进了电力应急通信技术的有效发展,是确保通信质量和系统运行效益的重要因素。
在电力应急通信行业中应加强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
如何对卫星通信技术进行应用成为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电力应急通信;面对灾害与应急的能力;卫星通信技术中图分类号:TN927+.23文献标识码:AApplication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PowerEmergency CommunicationWang Junmin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62315 Troops, Beijing 100000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our country’s society and economy, China’s power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industry has, to a certain extent,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market. The content, process and method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 studie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power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in the face of disaster and emergency capabilities is effectively analyzed.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has promoted the effective development of power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i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ensuring the quality of communications and the operational benefits of the system. In the power emergency communication industry, the application of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should be strengthened. How to apply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bec omes a concern.Keywords:Power emergency communications; ability to face disasters and emergencies;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引言我国电力应急通信行业为了增强对卫星通信技术应用的效果,通过针对卫星通信技术在电力应急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其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论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论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作者:党大鹏来源:《科技视界》2019年第24期【摘要】一直以来,卫星通信凭借其本身覆盖面积广、对外环境依赖度较小、操作简单、部署较快等诸多特点,从而在应急通信之中实现了对调度指挥、通信、信息发布、数据采集等多个环节的保障。
在特殊情况下,卫星通信也成为应急通信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从而在消除信息孤岛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在阐述其建设必要性和相关技术的基础上,针对卫星通信在应急通信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满足应急通信之中卫星通信应用的实际要求。
【关键词】应急通信;卫星通信;应用中图分类号: TN92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24-0098-002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19.24.045考虑到我国地形多样、幅员辽阔、自然环境相对复杂,使得各种自然灾害出现的几率相对较高。
如地震、台风等,无论是因为人为事故,还是因为自然灾害,都会破坏应急通信,进而对设备的正常运转产生影响,无法第一时间掌握时机情况,再加上与外界无法取得联系,就会影响其工作的顺利实施。
1 应用卫星应急通信建设的必要性传统的卫星,其本身的传输延时较长,再加上建设周期长,会对电力系统的应用推广带来阻碍,如何才能够确保突发事件与自然灾害能够与现场指挥中心及时的对接,能够了解具体的灾情,确保通信业务顺畅,就成为当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目前,随着载波通信及光纤通信等一系列技术的发展,卫星通信技术在应急通信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其实际的特点分析,其本身也不会受到环境与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其主要是考虑到传输距离、组网方便、多址连接等一系列的特点,进而成为主要的应急通信方式。
在发生自然灾害的时候,会严重的损害地面通信,这就要求能够借助对应的卫星应急通信信息与数据,确保指挥中心所接受信息的准确性,同时还能够针对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有效的解决措施,确保救灾工作可以顺利地设施下去[1]。
卫星通信技术在灾害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

卫星通信技术在灾害应急救援中的应用研究灾害在人类社会中是不可避免的,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导致的灾害时有发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痛苦。
面对灾害,科技的发展给予我们更多的希望,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卫星通信技术的应用卫星通信技术是指使用卫星进行通信的技术,它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能够实现全球连通的无线通信。
卫星通信系统具有可靠性高、传输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农业、航天、气象等领域。
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中,卫星通信技术可以解决通信中断问题,提供有效的通信手段和技术支撑。
卫星通信灾后通信在灾害发生后,一般的通信设备受灾破坏,信号中断,这时需要使用卫星通信技术来建立紧急通信系统,保证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
卫星通信技术具有覆盖范围广的特点,可以将信号传输到偏远地区和山区,具有连接难的优势,同时卫星通信技术可以快速建立通信系统,以保证紧急救援工作的快速响应和高效实施。
卫星通信GPS定位GPS定位是卫星通信技术的一种应用,它可以通过卫星信号定位出灾区地理位置,确定救援人员和物资的位置,以便进行高效的救援。
GPS定位系统有多种设备,如手机、车辆导航等,它们可以实时记录位置信息并发送给救援人员,还能够提供路径规划和交通状况等信息,为救援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支持。
卫星遥感监测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卫星采集、处理地理信息来获取灾害区域的情况,如地形地貌、水平流域等,从而了解灾情情况,进行动态监控,以便制定更有效的救援方案。
卫星遥感技术可以进行大面积遥感监测,对于离散的、分布不均的救援对象可以进行精确定位,同时卫星遥感技术也可以监测洪水、火灾等情况,提前预警,有效避免损失发生。
结尾通过对卫星通信技术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中的应用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卫星通信技术在解决灾害救援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快速、高效的通信手段、信息技术支撑,同时使救援人员在没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顺利地进行救援任务。
面向应急救援的卫星通信应用研究

面向应急救援的卫星通信应用研究摘要: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卫星通信的相关工作经验,以面向应急救援的卫星通信应用为研究对象,论文首先探讨了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进而分析了业务实现方式,最后给出了消防卫星网中的应用,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应急救援业务实现卫星通信1 跨区域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跨区域应急指挥通信系统由应急指挥中心(中心站)和事故现场侧设备组成,两者通过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建立通信连接。
事故现场侧由应急通信车(车载站)和现场采集设备(编写站)组成。
应急指挥中心则由服务器、调度电话、视讯终端、视频拼接墙等组成,完成调度和指挥的作用。
如图1所示。
(1)地面固定主站。
应急指挥部建设一个VSAT卫星通信网络的地面主站,主站的作用:一是通过卫星网管系统对车载站、便携站进行控制管理;二是提供卫星移动网与地面固定网之间的互联转接。
(2)应急通信车。
应急通信车由车辆、VSAT车载设备、海事卫星车载设备、无线图像传输系统、模拟集群系统、无线局域网设备等组成。
通信车经VSA T卫星实现与主站之间、与便携站之间以及通信车相互之间的远程通信,无线单兵、模拟集群、无线局域网用于提供通信车周边的语音、图像、数据等业务的近程接入。
通信车还可实现远近程系统之间的转接,以及远近程无线系统与地面有线系统之间的互联。
(3)便携站。
由主设备箱、天线箱、辅助设备箱以及便携发电机构成。
便携站功能与通信车类似,但为便于携带而有所简化,没有集群电话、无线局域网等设备。
在公共交通(民航、铁路)系统可用的情况下,便携站比车载站更适合于远程快速布置。
便携站的应用非常灵活,既可以放置在前线指挥部作为卫星地面站使用,实现远程卫星系统与地面有线系统之间的互联;也可利用普通车辆快速运至现场,尤其是在交通不畅、通信车无法到达现场时,利用越野车或其他交通工具将便携站运抵现场,作为远端移动站使用。
2 业务实现方式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应用的范围很广,凡是地面通信网或公用通信网无法覆盖或不能很好保障的情况下,应急通信系统都可以发挥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星通信在人防应急系统中的应用
提交者:LiChen日期: 2010/10/13 3:43 阅读: 64
作者:李建德冯建民刘锋高桐
摘要:本文分析了卫星通信的特点及国家电网应急通信的需求,介绍了卫星通信在国家电网应急系统中的多种应用。
关键词:应急卫星通信;海事电话;北斗卫星定位;高清视频会议;组播;软交换
作者简介: 李建德冯建民刘锋高桐
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
1 卫星通信系统的特点
卫星通信具有以下突出特点:覆盖区域大,通信距离远;较地面网络相比,受自然灾害破坏小;可扩容性好,组网灵活且有独立性;点对多点通信能力强;终端设备结构紧凑,移动性强,便于灵活调用;环境要求低,安装方便;通信时延较大,受天气影响较大;宽带通信成本较高。
2 人防卫星通信需求
2008年初的南方冰灾期间,因应急通信手段较少,造成信息采集不充分、传递不及时,给指挥调度带来极大困难。
“5.12”汶川地震的情况也表明,在重大自然灾害情况下,专网和公网通信设施都可能受到
严重损毁。
为适应新形势防空防灾和应急指挥通信保障的要求,在充分发挥人防系统地面通信专网的同时,必须加强机动应急通信的建设,构建集中管理、资源共享、相互支援、响应迅速、机动灵活、功能全面、坚强保密的应急指挥通信保障系统,保证指挥中心与现场之间指令下达、信息上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 卫星通信在人防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全省人防卫星应急通信系统于2007年开始立项调研,2008年完成系统建设并投入使用。
全省人防卫星应急通信系统主要使用的卫星系统有:VSAT卫星通信系统、海事卫星通信系统。
3.1 设计思想
针对应急通信功能需求,省人防应急指挥通信系统采用VSAT卫星通信、海事卫星通信等远程接入方式,配合无线单兵、集群通信、无线网状网、视频会议等多种业务接入手段,建设卫星通信中心站及一批车载式、便携式移动通信站,与现有人防通信专网融为一体,必要时也可独立运用,提供视频、语音、数据等多媒体业务,从而,整体提升了人防系统应对自然灾害、处置突发事件、保障重大活动所需的应急通信能力。
VSAT卫星通信、海事卫星作为远程传输手段各有特点、互为补充,又可
相互备份。
VSAT卫星通信可独立组网、机动灵活,满足多种业务需求,主要实现突发事件现场与前线指挥部及国网总部间语音、视频及数据业务传送。
海事卫星受天气影响小、可实现动中通,在移动或紧急情况下,保证语音、外网数据及窄带视频数据的传送。
3.2 系统架构
应急通信系统包括:一个卫星地面中心站,九个车载式移动通信站(车载站)和若干携式移动通信站(便携站),分别部署在北京、东北、华东、华中、浙江、湖南、福建、西北、四川网省公司,形成国网系统全范围的机动覆盖。
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
3.2.1 组网方式
应急通信系统中的各个站点可以与中心站组成星状网通信,也可以根据具体业务需求相互之间组成网状网或者星网结合的网络结构进行通信,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充分满足了应急指挥的机动性要
求。
3.2.2 工作原理
远端站到达现场后,天线对星,调制解调器开始接收中心站网管系统发出的信令载波,获得网管控制命令;并通过共享的STDMA载波向中心站的网管系统传送自动切换请求和远端站设备状态信息。
远端站依靠两个很小的共享网管载波(64Kbps)与中心站的网管系统之间建立双向网管信息传输通道,远端站完成入网。
远端站入网后,中心站网管系统可控制该远端站,根据业务需求建立DAMA业务载波。
3.2.3 卫星通信地面中心站
中心站建设在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
中心站的作用,一是通过卫星网管系统对车载站、便携站进行控制管理,二是提供卫星移动网与地面固定网之间的互联转接。
3.2.4 车载站
车载站是应急卫星通信系统中的移动指挥及通信单元。
本系统配置了一辆指挥车载站,用于应急通信中的指挥协调工作;配置了八辆通信车载站,分别部署在东北、华东、华中、浙江、湖南、福建、西北、四川网省公司,用于各网省公司的快速应急通信业务。
车载站上配备VSAT车载设备、海事卫星车载设备、无线单兵系统、模拟集群、无线网状网、无线局域网、视频会议终端等语音、数据、视频通信设备。
车载站采用了具备自动升降闭合功能的双侧拉结构技术,提供了宽阔
的活动空间以及丰富的业务应用。
3.2.5 便携站
本系统配置了若干便携站,分别部署在全国各地。
便携站可实现高清视频会议、VoIP语音和数据业务与中心站及其他远端站之间的互通。
便携站由设备箱、天线箱、油机箱、终端箱四个行李箱构成,在公共交通系统可用情况下,便携站比车载站更适合于远程快速布置,机动灵活性强,可利用普通车辆快速运至现场。
3.2.6 海事卫星
海事卫星通信作为应急通信系统的备用通信手段,在极端情况下,可通过海事卫星通信系统与外界沟通,提供语音、窄带数据的业务,确保通信的畅通。
本系统中采用了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最新一代的BGAN通信设备,该设备在原有海事卫星电话全球覆盖、便携、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扩展
了业务种类和通信可靠性,提高了网络通信能力。
BGAN海事卫星通信设备包括车载终端及便携终端两种。
可提供的主要业务有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与其他卫星通信网络以及陆地通信网络相比,海事卫星具有全球覆盖;终端便携,机动性强,适于移动应用;性能稳定,通信可靠,受天气干扰小等特点。
3.2.7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该系统由位于应急指挥中心的数据处理、显示系统和安装在车载站上的车载终端等部分组成。
可以实现对车载站的定位监控管理。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组成图:
本系统中采用了海事卫星通信系统最新一代的BGAN通信设备,该设备在原有海事卫星电话全球覆盖、便携、安全、可靠的基础上,扩展了业务种类和通信可靠性,提高了网络通信能力。
BGAN海事卫星通信设备包括车载终端及便携终端两种。
可提供的主要业务有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与其他卫星通信网络以及陆地通信网络相比,海事卫星具有全球覆盖;终端便携,机动性强,适于移动应用;性能稳定,通信可靠,受天气干扰小等特点。
3.2.7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
该系统由位于应急指挥中心的数据处理、显示系统和安装在车载站上的车载终端等部分组成。
可以实现对车载站的定位监控管理。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组成图:
电话通过软交换进行控制,便于系统扩容和日常维护。
3.3.2视频业务
各远端站之间,以及远端站与中心站之间,可通过卫星通信链路召开720P高清视频会议。
本系统支持高清视频会议,支持卫星组播视频会议。
对于视频会议系统在卫星通信网络中使用,关键是卫星通信系统需要
很好的支持组播功能,同时视频会议系统需要具备组播功能。
视频会议设备采用中心站下行组播、远端站上行单播的方式,占用N+1个载波带宽即可实现双向高清视频会议。
远端站以单播方式向MCU发送数据,MCU接收到所有终端的音视频后进行相应处理,然后通过组播地址发送出去。
使用组播视频,实现中心站发一路视频图像,多个参会远端站接收此图像。
与常用的单播视频会议相比较,大大节省带宽资源。
3.3.3 无线单兵
当车载站无法靠近灾害或事件现场时,可利用背负式无线单兵系统深入现场将语音和图像通过无线方式传送到车载站,并通过卫星通信系统传回指挥中心。
3.3.4 模拟集群
可在车载站附近3-5公里范围内为现场人员提供电话业务。
3.3.5 无线网状网
可实现以无线网关为中心,数公里范围内的无线宽带网络覆盖,实现点对点、点对多点的无线宽带信息传输,并可以通过无线中继、延伸覆盖范围。
3.3.6 数据业务
为现场或前线指挥部提供方便的网络接入环境,可通过卫星进入公司外网或经过数据加密和安全认证后进入公司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