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双体船稳性计算【开题报告】
不对称双体船振动特性分析的开题报告

不对称双体船振动特性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不对称双体船是指两个不对称的船体通过一定的结构连接而成,在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学中应用广泛。
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该类型船舶的设计、性能优化、航行性能、静力稳性以及运动稳定性等方面。
其中,不对称双体船的振动特性是影响其运动稳定性和静力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对于不对称双体船的振动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对于提高其运动和静力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不对称双体船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究其运动和静力稳定性,为优化设计和提高航行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三、研究内容1. 不对称双体船的结构特点及其运动方程的建立;2. 不对称双体船的振动模型的构建;3. 不对称双体船在波浪和风力作用下的振动响应特性分析;4. 不对称双体船的振动特性对其运动稳定性的影响分析;5. 不对称双体船的振动特性对其静力稳定性的影响分析;6. 针对不对称双体船振动特性的研究结果,提出一些有效的优化设计方案。
四、研究方法1. 基于理论分析,建立不对称双体船的运动方程;2. 基于MATLAB等软件,进行不对称双体船的建模和计算,得到其振动特性;3. 基于ANSYS等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不对称双体船的仿真分析,验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五、研究意义本研究对于提高不对称双体船的运动和静力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为不对称双体船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2. 可以为不对称双体船的安全航行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3. 可以为不对称双体船的航行性能提高提供一些有效的优化设计方案;4. 可以促进不对称双体船的工程应用和实际推广。
六、研究进度安排1. 第一周:文献调研,初步了解不对称双体船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2. 第二周:研究不对称双体船的结构特点及其运动方程;3. 第三周:构建不对称双体船的振动模型,并进行计算和分析;4. 第四周:分析不对称双体船的振动特性对其运动稳定性和静力稳定性的影响;5. 第五周:提出不对称双体船的优化设计方案;6. 第六周:总结分析结果,并进行论文撰写。
船舶在非对称扰流中的稳性及驾驶分析

船舶在非对称扰流中的稳性及驾驶分析摘要中提到的船只是完全按照相关规范来进行设计的,并且已经经过有关部门的认证,完全符合要求,但其仍然事故多发,通过我们的具体分析,明确了其中的原因。
正常来所,在无风浪、平静的环境下,船舶航行方向如果和水流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冲交,就会导致船只的倾斜,严重的时候就会造成倾覆,总体上来说,这类船只的抗扰流能力很差,所以其甲板机动货船在稳定性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缺陷。
基于这种现状,应该有效提高船舶运行的效率来确保船只的安全性,并且操作人员也要加强对于当前水势的判别能力,谨慎操作。
二、水流倾侧力及力矩作用在P‘的作用下,船舶产生运动,该运动可视为刚体的平面运动,即由平动和转动组成。
若以刚体的质心为基点,刚体的平面运动可以分解为随同基点的平动和相对基点的转动,又根据力的平移原理,力的平移后产生的效应与平移前是等效的,现将水流倾侧力P’平移至重心处,产生的效应是P`使船体平移,构成的力矩使船倾斜所以船舶在横流中的稳性状况是非常恶劣的。
虽然,上述比较由于船舶水线以下型状是由三维曲面构成,受力的大小和运动状况必须经模型试验方能知晓,但可以定性地说明,稳性规范的制订在非急流航段仅考虑船舶在风压力作用下的稳性是欠全面的,单独考虑受风压作用的稳性,而忽视非对称扰流对船舶的稳性影响不乏其片面性。
p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参数,水的密度是1000kg/m3,而空气的密度是0.125kg/m3,两者之间相差几个数量级,即使是一个较小的水流速度产生的力也比较大的风速产生的力大得多。
因此,对船舶的稳性影响也大得多三、船舶翻沉原因分析(一)船舶上水进人非对称扰流之中,受到了水流倾侧力的作用;(二)甲板机动货船的重心较高,构成的倾覆力矩较大;(三)水流倾侧力矩较“稳规”要求的风压衡准力矩大,致使船舶水流抗倾侧稳性衡准数小于1,即船舶最大回复力矩小于水流倾侧力矩;(四)货物横移加速了船舶的倾覆,但并非倾筱的决定因素,因为从发生海损的过程可见,货物尚未移动船舶便已临人倾覆。
舰船完整稳性实时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的开题报告

舰船完整稳性实时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舰船是海上运输和军事作战的重要工具。
舰船的完整稳性是指船舶在内外力的影响下,保持稳定的能力。
船舶完整稳性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国际航海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监测手段被应用到船舶完整稳性的研究中。
完整稳性实时监测系统,是指通过对船舶重心、浮心、面积、倾角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计算,对船舶完整稳性状况进行实时评估和预测,从而帮助船舶船员和管理者及时发现船舶稳性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船员和船舶的安全。
二、研究计划在本课题中,研究人员将针对舰船完整稳性实时监测系统展开研究与开发,具体计划如下:1.研究现有完整稳性实时监测系统方案,探索其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
2.分析舰船完整稳性监测的技术方案、需要监测的参数和稳性评估模型。
3.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实时监测系统的硬件系统,包括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采集系统,设计相应的数据处理和传输模块等。
4.开发系统控制软件,实现稳性参数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和处理、输出显示等功能,使监测数据能够及时地传输到操作员和管理者的终端设备。
5.进行系统的实验验证和使用测试,评估系统的实际效果和精度,发现并修复存在的问题。
6.撰写《舰船完整稳性实时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的论文,并提交毕业设计(论文)。
三、研究内容1.船舶完整稳性原理及评估方法的研究。
2.实时监测系统的硬件组成、数据采集和传输等技术分析。
3.系统软件设计,包括数据处理、分析和控制功能等。
4.系统的实验验证和测试。
5.数据分析和效果评估,包括系统类别、性能、实用性等。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掌握船舶完整稳性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开发出适用于舰船的完整稳性实时监测系统,并实现参数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等功能。
3.实现系统的实验验证和测试,并评估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效果等指标。
4.撰写《舰船完整稳性实时监测系统研究与开发》的论文,同时提交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Sesam油船稳性计算【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基于Sesam油船稳性计算、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一)国内外研究动态船舶在一舱或数舱损坏进水后是否会沉没或倾覆,除了受损的程度和破损后船员所采取的损害管制措施以外,船体水密舱壁的设置是关键的因素。
分舱的规定就是对船舶用水密舱壁分隔得要求。
稳性是指船舶在受外力作用发生倾斜而不致倾覆,当外力作用消失后,船舶仍能回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它是保证船舶安全的一项重要性能。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保障船舶的安全和防止造成海洋环境污染,国际公约和规则对船舶分舱和船舶稳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今后仍有更从严要求的趋势。
现行的国际公约和规则,除了小型船舶以外,几乎对所有各类运输船舶都有破舱稳性的要求,对油船还有具体的分舱规定。
对油船,除载重量小于3000t的油船可免除双壳体要求以外,其余要求与国际海事组织IMO的MARPOL公约[1]基本一致。
赫璟[2] 在倡导海洋环境保护的今天,石油运输的带来的巨大油污事故越来越引起全球关注。
国际海事组织在一些国家的压力下,不断提高对油船构造的要求。
发达国家不断提前单壳油轮的淘汰时间,这些被淘汰的油轮必然会驶入我国海域。
立足于我国未来更加严峻的防污局势,倡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广州龙穴的龙汗新[3]就详细介绍了40000t单壳油船改装成双壳油船/二类化学品船的施工组织策划和管理,并对船舶改装现状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1)船舶到厂前组织策划.2)船舶到厂后施工组织管理.3)技术改进.以设计为导向的船舶改装策划组织和管理,对于综合利用船厂资源,切合实际的组织生产,促进生产流程优化,改善工作环境,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
佟国峰[4]论述了关于VLCC的几点关键和应急操作其中包括了破舱溢油处理程序;祁恩荣等[5]也就大型油船船体极限强度分析的理论方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利用完整和破损船体极限强度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完整框架、经局部改进船体极限强度分析的理想结构单元法,并从多方面对船体极限强度计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刘建成等[6]提出船体结构的疲劳问题一直是船舶设计者十分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高强度钢在船体结构中的广泛使用,使船体结构的疲劳破坏问题更加突出,以一大型浮式生产储油船(FloatingProductionandStorageandOffloading)为例,系统地介绍了一种基于S -N曲线和Miner线性疲劳累积损伤原理,计算船体在局部结构应力热点处的疲劳寿命。
铺管船概念设计稳性分析及仿真的开题报告

铺管船概念设计稳性分析及仿真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铺管船广泛应用于海洋工程领域的管线铺设作业中,其主要功能是在海床上铺设管道。
铺管船结构复杂,受到海浪和海风等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稳性问题十分重要。
因此,对铺管船的稳性进行分析和仿真研究将有助于提高其安全性和操作性。
二、研究内容和步骤本文旨在对铺管船进行稳性分析和仿真研究。
具体内容和步骤如下:1. 阅读相关文献,了解铺管船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根据铺管船的实际情况,建立数学模型,包括船体结构、管道重量、动力系统等因素,并对其进行简化。
3. 进行稳性计算,主要包括静力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
静力稳定性包括计算水线面积、重心和浮力中心的位置,判断稳定性是否合理。
动态稳定性主要是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进行,根据不同的海况条件和船舶速度模拟船体的运动,以评估船舶的稳定性。
4. 使用仿真软件进行模拟,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模拟条件,如海浪高度、风速、船舶速度等,模拟铺管船在不同环境下的运行情况。
5. 分析仿真结果,评估船舶的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预期成果1. 对铺管船的稳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2. 建立铺管船的数学模型,实现稳定性计算和仿真。
3. 分析仿真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为铺管船的设计和操作提供参考。
四、研究意义铺管船是海洋工程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其安全性和操作性对海洋工程的成功实施十分关键。
本文将对铺管船的稳定性问题进行研究,为铺管船的安全操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有助于提高海洋工程的成功率和效率。
不对称型双体船初稳性研究

不 管是 以前 的单 体船 还 是 目前人 们 广泛 关注 的 多 体 船 , 们都 是 属 于 对称 型 的 船 体 。对 于不 对称 它
船 型 , 开报道 的也 只有 2 0 公 0 3年 由中国烟 台莱佛 士船厂 制造 完 成 的 一 艘 名 为 A en L d sa a y的 大 型 游艇 , 图 1 示 。虽 然人 们 已经 开始 注 意 到 如 所
S u y o he I ii lS a iiy o y m e r c Ca a a a t d n t n ta t b l f As m t t i t m r n
Ja Jn ・e Z n h S i a-in Ma J n i ig- i o g Z i h b Hu ・ a g q u
De rme to a a c t cu e,Dai n Uniest fTe h o o y, Da in 1 6 4,Chi pat n fN v lArhi t r e l a v r i o c n lg y la 02 1 na A b t a t I iilsa iiyo s mm erc c tm a a ssu id i h sp pe . Th o m ua r rv d s r c : n ta tb lt fa y ti aa r n i t d e n t i a r ef r lsa ede ie frc l u ai g mea e ti eg to s mme rc c tm a a o ac ltn t c n rc h ih fa y ti a a r n. Fu t e mo e.a p o r m — — F0RTRAN rh r r rga i i e o c mpu et e ma a e ti e g to s mm erc c tm a a s wrt n t o t t h tc n rc h ih fa y ti a a r n.Th r g a i lo a p i a l e p o rm sas p lc b e t y merc h ls o sm ti u l. Ke r s: a y merc s i y wo d sm ti h p;i i a t b l y;m e a e ti ih ;FORTRAN n t lsa i t i i t c n rc heg t
小水线面双体船阻力计算【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小水线面双体船阻力计算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小水线面双体船是近年来才开发的一种高速船 ,我国经过20年的研究 ,于2000年建成了我国第一艘小水线面双体船。
由于这种船在船体结构上的特殊性 ,其航海性能与其它高速船、常规单体船相比有很大不同。
小水线面双体船是上世纪 70 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型高性能船舶 ,它具有优良的耐波性、快速性、稳定性及操纵性等显著的航行优点 ,但由于其结构载荷独特 ,结构强度要求高 ,导致其结构复杂、自重大 ,结构重量往往比同吨位的单体船舶重 20~30 %。
再考虑到小水线面双体船水线面积小 ,纵向倾斜的调整余地小 ,很容易发生纵倾现象 ,对船体结构重量分布有较高的要求。
从我国 2000 年设计建造的第一条小水线面双体海关监管艇的实际情况看 ,也存在着结构重量较大问题。
因此很有必要对小水线面双体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小水线面双体船,以深置水下的双下潜体、小水线面的双支柱和宽敞的上船体三部分组成。
它的特点是由于水线面比单、双体船都小很多,受波浪扰动小,所以拥有优良的耐波性, 能平稳执行海上作业,人员晕船率低, 适于全海候 ,坚持高出勤率;波浪中失速小,能在恶劣海情下保持高航速,各种航速下运动响应平缓, 适于在复杂海情下工作,上可起降直升机, 下可收放深潜器、工作艇; 在相对小的排水量下,甲板面积及有效舱容宽敞,利于总体布局,适于承担海上特种作业; 操纵性良好, 利于安全实施海上靠舷登船;生存能力较强,正常与破损稳性较高;船体表现外形简单, 通常是二线曲面,建造工艺没难度,而且适宜采用电磁波和水声隐身结构, 提高全船隐蔽性。
但船体结构复杂,重量比相当排水量的单体常规船大;载重量变化使吃水变化十分敏感;双体配套设备量大, 控制系统复杂,造价相对高。
可以说,小水线面双体船的性能好, 在高海情下适用范围宽, 相当排水量下比常规单体船功能强。
沿海双体客船开题报告

沿海双体客船开题报告沿海双体客船开题报告一、引言沿海双体客船是一种新型的船舶设计,其特点是船体采用双体结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载重能力。
本文将对沿海双体客船进行开题报告,介绍其设计原理、优势和应用前景。
二、设计原理1. 双体结构沿海双体客船采用双体结构,即船体分为两个平行的船体,中间通过横向连桥连接。
这种设计可以提供更大的稳定性和平衡性,减少船体摇晃和倾斜的可能性。
2. 负载分布沿海双体客船的设计还考虑到负载分布的问题。
通过合理布置货舱和客舱,将重量均匀分布在船体上,减小船体的倾斜和变形,提高船舶的稳定性和航行安全性。
三、优势1. 提高船舶稳定性相比传统的单体客船,沿海双体客船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双体结构能够减少船体的摇晃和倾斜,使船舶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更加稳定,减小事故风险。
2. 增加载重能力沿海双体客船的设计还能够提高载重能力。
通过合理布置货舱和客舱,将重量均匀分布,减小船体的变形和应力,使船舶能够承载更多的货物和乘客。
3. 提高燃油效率沿海双体客船的设计还可以提高燃油效率。
双体结构减小了船体的阻力,降低了船舶在航行过程中所需的能量消耗,减少燃油消耗,降低运营成本。
四、应用前景1. 旅游业沿海双体客船在旅游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稳定性和舒适性使其成为海上旅游的理想选择,能够满足游客对于安全和舒适的需求。
2. 货运业沿海双体客船的大载重能力使其在货运业中具有潜力。
船舶可以承载更多的货物,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为货运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3. 救援和海上作业沿海双体客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其成为救援和海上作业的理想选择。
船舶可以在恶劣的海况下进行救援和作业,提供更好的保障和支持。
五、结论沿海双体客船是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和载重能力的船舶设计。
其优势包括提高船舶稳定性、增加载重能力和提高燃油效率。
在旅游业、货运业和救援作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沿海双体客船有望成为船舶设计领域的重要突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船舶与海洋工程非对称双体船稳性计算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近年来,多体船型一直广受人们的关注,有关多体船方面的研究也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
然而不管是以前的单体船还是目前人们广泛关注的多体船,它们都是属于对称型的船体。
对于不对称船型,公开报道的也只有2003年由中国烟台莱佛士船厂制造完成的一艘名为Asean Lady的大型游艇[1]。
那么何为不对称船型呢?所谓的不对称船型是相对于传统的对称船型而言的,是指船体水线下横剖面形成不对称形状的船型。
船舶稳性是指船舶在外力作用下偏离其平衡位置而倾斜,当外力消失后,能自行回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
它的研究是船舶行业中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复杂的课题。
船舶稳性是船舶最重要的性能之一,是船舶航行安全的基本保障,也是船舶检验的主要内容之一。
因此,对这种新型船舶进行稳性计算和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
由于贾敬蓓[2]等人已对不对称双体船进行过初稳性的研究,因此,本文只针对不对称双体船的大倾角稳性。
不对称双体船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倾斜以后,水下部分体积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体积型心(浮心)向倾斜的一侧移动。
因此在讨论稳性问题时,首先需要确定倾斜水线的位置,找出浮力作用线,然后才能分析复原力矩的大小和方向。
为了保证水上交通与生产的安全,船舶必须具有一定的稳性。
王元禹在《谈船舶稳性对船舶安全的重要性》[3]一文中提到稳性是船舶最基本的航行性能之一,它直接影响着船舶航行的安全,也是船舶检验的主要内容之一。
有没有足够的稳性,同时也决定了这艘船舶能否通过船检而投入运盈。
稳性可以分为横向稳性和纵向稳性。
对于常规船舶而言,纵向稳性对船舶的安全性能影响很小,然而对于小水线面双体船在高速时容易失去纵向运动稳定性的问题,林政和毛筱菲[4]也已经通过数学分析和程序设计对安装鳍的设计方案进行过研究。
因此考虑稳性问题时常规船舶基本上都只要考虑横向稳定性。
而横向稳性又可分为初稳性和大倾角稳性。
对于单体船舶,初稳性和大倾角稳性的研究基本上都趋于成熟化。
比如刘烽杰在《船舶稳性研究》[5]一文中综述了近年来船舶完整稳性及破舱稳性的研究概况,介绍了我国规范对船舶稳性的具体要求,讨论了改善船舶完整稳性的主要措施。
李子富,杨盐生,杜嘉立在《静水中船舶大倾角横摇稳性的理论计算方法》[6]一文对静水中船舶大倾角横摇稳性的特点进行了介绍,并根据已有大倾角稳性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船舶发生大倾角横摇时的静稳性力臂的计算方法。
由于近几年船舶在大风浪中沉没的事故频频发生,由中小型船舶扩展到大型船舶,刘光明、侯建军、杨宝璋、佟宝德在《大风浪中船舶倾覆的模式和风浪中船舶稳性估计》[7]中列举了导致船舶在大风浪中沉没的诸多因素,概括出了四中模式,并提出了在风浪中完整稳性的估算方法,以可能出现的最大横摇角和进水角相比较,确定船舶是否在安全范围。
佟德敏在《船舶大倾角稳性计算的简便方法》[8]表示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中推导出来的计算公式可使稳性计算量大大减少,而且计算出来的最小倾覆力臂值或最小倾覆力矩值比格子法计算出来的结果要精确和可靠。
赵明秋和季凯朋在《重大件货物运输船舶稳性的计算》[9]中分析了重大件货物船舶浮态和稳性中的各项关键参数,通过计算公式和举例验证,使得我们更有效的监管和服务载运重大件货物的船舶。
这些研究都为我们提供了造船和装载营运的依据和简便的计算。
然而对于多体船[10]的研究特别是对于不对称多体船的研究,就显得非常的稀少。
可以这么说,对于不对称船型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因此,在这方面的研究就显得非常有参考价值。
马强的《多体船破舱稳性比较分析》[11]为我们阐述了多体船的侧体在遭到破坏的情况下,侧体参数对多体船破舱稳性的影响。
李培勇等人的《多体船型完整稳性计算》[12]分析了侧体跨距、排水量等参数对静稳性臂的影响以及静稳性曲线的特征,并通过实船的计算和比较,更形象的为我们描述出来。
陈雪深等人的《双体船稳性衡准中的横摇角公式》[13]讨论了片体间距、舭龙骨面积及排水量-宽度比等参数对双体船横摇角的影响,从而给出了计算双体船横摇角及其周期的公式。
贺俊松等人的《五体船大倾角稳性研究》[14] 在三体船的基础上为我们推导出了五体船的大倾角稳性公式。
对于双体船人们的认识要比其他多体船来的深刻。
其中韩斌的《多航态高速双体船的结构设计研究》[15]一文结合多航态高速双体船的自身特点,依据目前潜艇结构、气垫船结构以及内河双体船结构的型式对该高速双体船的结构型式进行了初步设定。
以结构力学为基础。
利用直接计算法,对该高速双体船的结构初步设计计算,对其中该高速双体船的几个危险工况下进行了结构的强度和稳性校核,得出一个较为合理的结构。
徐蓉的《小水线面双体船方案设计及稳性研究》[16]一文利用船舶设计中通常采用的母型法,并根据一些统计资料总结出一套适用于小水线面双体船的空船重量早初步设计中的估算方法,通过对国内外设计制造的多艘小水线面双体船的主体要素及其线型、总布置、推进方式等各方面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出该小水线面双体船的主体主尺度和船型参数以及相应的线型。
陈京普,朱德祥等人的《双体船/三体船兴波阻力数据预报方法研究》[17]一文中根据Daniel Floden[18]等人使用商用势流软件对三体船做片体优化,采用改进的Dawson方法,自行开发了可用于双体船、三体船兴波阻力的数据预报程序,并且考虑了高速三体船方尾的处理。
杜拥军的《穿浪双体船加装组合附体优化设计》[19]一文应用流体力学软件CFX对流场分析表明组合附体调整到适当的位置可以取得耐波性、快速性等航行性能的最优的结合点,从而获得最佳的综合航行性能。
陈坚的《对一艘双体集装箱船的稳性计算和探讨》[20]一文以一艘实船为例,对双体集装箱船稳性计算的过程及结果进行了叙述,对风压稳性横准、船舶重心高度对稳性的影响、静稳性衡准及有关规范要求进行了讨论。
而不对称多体船的研究就我所知仅仅只有贾敬蓓等人的《不对称型双体船初稳性研究》[2]。
他们通过船舶静力学原理[21]推导出了不对称双体船初稳性高的理论计算公式,并将其编制成FORTRAN程序用于计算不对称船体的初稳性高及判断不对称船体初稳性的好坏。
综合上述,人们对于常规船舶稳性的研究比较深入,比较透彻。
然而对于多体船的研究特别是不对称多体船的研究却是刚刚起步。
据我所知,对于不对称船型的理论研究目前只有初稳性的研究,因此不对称双体船大倾角稳性的研究就显得非常的有意义。
同时,也对其他不对称的船型的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由于船型的特殊性,对称船体的大倾角稳性不适合非对称双体船的计算,所以针对非对称船体大倾角稳性的研究就显得十分的有必要。
本文针对非对称双体船进行大倾角稳性公式的推导和计算,通过具体实例来分析非对称双体船的特性以及优缺点。
三、研究步骤及方法:(1)建立数学模型。
(2)推导公式。
(3)选定一标准船,代入数据进行验证。
(4)计算一艘不对称双体船大倾角稳性,分析其结果。
四、参考文献:[1] News Singapore. Asean lady sea trials in Sep tember.http: / /www. rafflesyacht. com / images/news - update /Yachts%20Asia - Pacific. pdf.[2] 贾敬蓓,宗智,师华强,马俊不对称型双体船初稳性研究【期刊】中国舰船研究2008-2-15[3] 王元禹谈船舶稳性对船舶安全的重要性【期刊】内陆水产1994-06-05[4] 林政, 毛筱菲小水线面双体船的纵向运动稳定性研究【期刊】船海工程 2010-04-25[5] 刘烽杰船舶稳性研究中国水运(学术版) 2007-10-01[6] 李子富,杨盐生,杜嘉立静水中船舶大倾角横摇稳性的理论计算方法【期刊】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4-03-15[7] 刘光明、侯建军、杨宝璋、佟宝德大风浪中船舶倾覆的模式和风浪中船舶稳性估计【会议】中国航海学会海洋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海浪与船舶航行安全及防抗台风经验研讨会论文集 1998-07-01[8] 佟德敏船舶大倾角稳性计算的简便方法【期刊】武汉造船(武汉造船工程学会会刊) 1988-10-15[9] 赵明秋季凯朋重大件货物运输船舶稳性的计算【期刊】中国水运2010-08-15[10] 朱文强双体船三体船【期刊】船泊工程2003-10-15[11] 马强,胡铁牛多体船破舱稳性比较分析【期刊】船泊工程2008-10-15[12] 李培勇,裘泳铭,顾敏童,许统栓多体船型完整稳性计算【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2-11-30[13] 陈雪深,邵世明,陈国权,陈言中双体船稳性衡准中的横摇角公式【期刊】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7-02-28[14] 贺俊松,陈震,肖熙五体船大倾角稳性研究【期刊】船舶工程2007-10-15[15] 韩斌,徐慧多航态高速双体船的结构设计研究【天津大学研究生院】2005-12[16] 徐蓉,何炎平小水线面双体船方案设计及稳性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12-1[17] 陈京普,朱德祥,何术龙双体船/三体船兴波阻力数值预报方法研究【期刊】船泊工程2006-4[18] Daniel Floden,Keunjae Kim,Peter Ottosson. A computational/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n resistance and seakeeping characteristics of trimaran configur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monohull[A].The 9th Symposium on Practical Design of Ships and Other Floating Structures[C]. Luebeck-Travemuende, Germany,2004[19] 杜拥军,李积德穿浪双体船加装组合附体优化设计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04-02-01[20] 陈坚对一艘双体集装箱船的稳性计算与探讨【期刊】江苏造船2001年3期[21] 盛振邦,杨尚荣,陈雪深船舶静力学【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