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硅钢片的冷轧与热轧的区别

合集下载

硅钢片型号解析与意义

硅钢片型号解析与意义

硅钢片型号解析与意义硅钢片是一种重要的电工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力传输和变压器制造领域。

在制造过程中,硅钢片的型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决定了硅钢片的性能特点,还与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密切相关。

本文将深入解析硅钢片的型号,探讨其意义和影响因素。

我们需要了解硅钢片的两种常见型号:冷轧型和热轧型。

冷轧型硅钢片由冷轧工艺制成,表面光滑平整,具有较高的磁导率和低的磁滞损耗。

热轧型硅钢片则是通过热轧工艺制成,表面较粗糙,磁导率较低,但具有较低的磁滞损耗和冷轧型相比更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

不同的硅钢片型号对电力系统具有不同的影响。

硅钢片的铁心损耗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能效。

型号中的一些参数,比如最大磁感应强度和剩余磁感应强度,可以反映出硅钢片的铁心损耗水平。

通常情况下,冷轧型硅钢片具有较低的铁心损耗,适用于高效的电力系统。

硅钢片的饱和磁感应强度也是一个关键指标。

饱和磁感应强度越高,硅钢片在高磁场下的性能越好,能够提供更高的输出功率和更好的电磁屏蔽效果。

热轧型硅钢片通常具有较高的饱和磁感应强度,适用于高功率和高磁场环境下的应用。

硅钢片的厚度和导磁系数也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提高硅钢片的厚度可以降低其铁心损耗,但同时也增加了材料的成本和体积。

导磁系数越大,硅钢片在外部磁场作用下的磁化程度越高,具有更好的能量转换效率。

硅钢片的型号对于电力系统的性能和效率起着重要作用。

在选择硅钢片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综合考虑铁心损耗、饱和磁感应强度、厚度和导磁系数等因素。

不同型号的硅钢片各具特点,我们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最合适的型号,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在未来,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发展和需求的变化,硅钢片的型号和技术也将不断创新和进步。

我们可以期待更高效、更节能的硅钢片型号的涌现,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回顾】在本文中,我们深入探讨了硅钢片的型号解析与意义。

我们首先介绍了冷轧型和热轧型硅钢片的特点和制造工艺,接着分析了硅钢片型号对电力系统的影响。

变压器硅钢片种类

变压器硅钢片种类

变压器硅钢片种类
变压器硅钢片种类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冷轧硅钢片:冷轧硅钢片是在室温下通过轧制生产的硅钢片,表
面光滑、无裂纹、密度均匀,具有磁性能稳定的特点。

冷轧硅钢片按照硅钢片的硅含量分为普通型和高硅型两种,广泛应用于各种变压器、电动机等电器设备中。

2.热轧硅钢片:热轧硅钢片是在高温状态下对电工钢进行轧制的硅
钢片,比冷轧硅钢片便宜,但表面不如冷轧硅钢片光滑,磁性能也稍差。

热轧硅钢片按照硅含量的不同,分为普通型、高硅型和超高硅型三种,主要应用于低压电器、电线圈和电磁铁等设备。

3.冷轧非取向硅钢片:冷轧非取向硅钢片是制造变压器最常用的硅
钢片之一,其主要特点是磁导率高,磁损耗低,可以制造各种小功率变压器和电感器以及一些磁性材料。

4.冷轧取向硅钢片:冷轧取向硅钢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强制定向的
硅钢片,其磁化方向与轧制方向垂直,使得磁通方向与铁心重合,从而达到降低铁损和磁损的作用。

冷轧取向硅钢片的特点是磁感应强,磁导率高,广泛应用于大功率变压器和各种电机。

5.热轧取向硅钢片:热轧取向硅钢片是一种较为新的硅钢片,主要
是在大功率变压器、电动机和变频器等高端电力行业使用。

热轧取向硅钢片的制造方法和材料都比较复杂,但是其磁性能比另外两种硅钢片更加优越,能够降低铁损和磁损,提高铁芯的磁通量
和效率。

此外,根据生产加工工艺的不同,硅钢片可以分为热轧和冷轧两种。

冷轧又可分晶粒无取向和晶粒取向两种。

随着工业发展,热轧片有被冷轧片取代之趋势(我国已经明确要求停止使用热轧硅钢片),冷轧取向硅钢片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热轧和冷轧的区别

热轧和冷轧的区别

冷轧的定义‎是再结晶下‎的轧制,但一般理解‎为使用常温‎轧制材料的‎轧制.铝冷轧分为‎板轧和箔轧‎.厚度在0.15~以上的称为板,0.15~以下的称为‎箔.欧美多采用‎3~6台连续式‎轧机作为冷‎轧设备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由于不进行‎加热,所以不存在‎热轧常出现‎的麻点和氧‎化铁皮等缺‎陷,表面质量好‎、光洁度高。

而且冷轧产‎品的尺寸精‎度高,产品的性能‎和组织能满‎足一些特殊‎的使用要求‎,如电磁性能‎、深冲性能等‎。

规格:厚度为0.2-4mm,宽度为60‎0-2 000mm‎,钢板长度为‎1 200-6 000mm‎。

牌号:Q195A‎-Q235A‎、Q195A‎F-Q235A‎F、Q295A‎(B)-Q345 A(B);SPCC、SPCD、SPCE、ST12-15;DC01-06性能:主要采用低‎碳钢牌号,要求具有良‎好的冷弯和‎焊接性能,以及一定的‎冲压性能。

应用领域冷轧板带用‎途很广,如汽车制造‎、电气产品、机车车辆、航空、精密仪表、食品罐头等‎。

冷轧薄钢板‎是普通碳素‎结构钢冷轧‎板的简称,也称冷轧板‎,俗称冷板,有时会被误‎写成冷扎板。

冷板是由普‎通碳素结构‎钢热轧钢带‎,经过进一步‎冷轧制成厚‎度小于4m‎m的钢板。

由于在常温‎下轧制,不产生氧化‎铁皮,因此,冷板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再加之退火‎处理,其机械性能‎和工艺性能‎都优于热轧‎薄钢板,在许多领域‎里,特别是家电‎制造领域,已逐渐用它‎取代热轧薄‎钢板。

适用牌号:Q195、Q215、Q235、Q275;SPCC(日本牌号);ST12(德国牌号)符号:1、Q—普通碳素结‎构钢屈服点‎(极限)的代号,它是“屈”的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的大小写;195、215、235、255、275—分别表示它‎们屈服点(极限)的数值,单位:兆帕MPa‎(N/mm2);由于Q23‎5钢的强度‎、塑性、韧性和焊接‎性等综合机‎械性能在普‎通碳素结构‎钢中属最好‎,能较好地满‎足一般的使‎用要求,所以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热轧和冷轧的区分

热轧和冷轧的区分
2、热轧型钢和冷轧型钢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不同,所以截面上的分布也有很大差异。冷弯薄壁型钢截面上的残余应力分布是弯曲型的,而热扎型钢或焊接型钢截面上残余应力分布是薄膜型 。
3、热轧型钢的自由扭转刚度比冷轧型钢高,所以热轧型钢的抗扭性能要优于冷轧型钢。
肖峰
首先要说是“轧”不是“扎”!
热轧是热加工,让钢材内部重结晶,让它的材性更优,铁匠打宝刀就是热轧的过程(电影里总见过吧)。
冷轧是冷加工,包括冷拉、冷拔,起到去锈、校直,最重要的是通过冷拉强化和钢材时效作用,让钢材性能有所改变!
zff1234
积分 908
帖子 566
#42002-9-24 21:49
热轧钢筋大概就是平时见得1,2,3,4级,除1级是低碳钢,其他都是普通低合金钢,
冷拉,冷拔就是对热轧钢筋进行处理,冷拉就是常温下拉到超过屈服点,冷拔就是常温下通过拔丝模
热处理就是用强度大致相当与4级的某些特定品种经淬火和回火调质而成,属硬钢,具体的建材课本上应该有呀,
冷轧带肋钢筋
broadway
积分 89
帖子 56
#132006-3-10 05:48
热扎是钢在1000度以上用轧辊压出, 通常板小到2MM厚,钢的高速加工时的变形热也抵不到钢的面积增大的散热, 即难保温度1000度以上来加工,只得牺牲热轧这一高效便宜的加工法, 在常温下轧钢, 即把热轧材再冷轧, 以满足市场对更薄厚度的要求.
普通钢中工字钢、H型钢、角钢、槽钢等一般是热轧的
轻钢中冷弯薄壁型钢(冷成型)等一般是冷轧的
严卫
积分 63
帖子 56
#52002-9-25 00:54
yeshua wrote:

热轧钢冷轧钢区别5讲解

热轧钢冷轧钢区别5讲解

热轧钢与冷轧钢的差异热轧钢与冷轧钢的差异"CRS (Cold Roll Steel)" or "HRS (Hot Roll Steel)" 这是指冷轧钢与热轧钢,我想请较各位冷轧与热轧这是以钢料生产流程不同而做的分类.请问:轧钢工艺不同,成分可以是相同的,同样的钢号的话,热轧一般更软。

高精度薄板一般都采用冷轧方式生产。

汽车工业和家用电器使用冷軋鋼很多。

材料手册应该会表明其机械性能对应的标准状态,如果不是钢厂的各种标准型材(没有尺寸数据),那有可能是调质或退火状态的标准数据。

如果是钢厂出来的材料应该会标明是冷轧或热轧,多数都是热轧的,通常尺寸精密的钢材都是冷加工而成的。

如果手册没有标明的话,那手册做得不够好,只能凭经验去判断了。

线材:直径5.5-40毫米,盘卷状,全是热轧材。

经过冷拔后就属于冷拔材。

圆钢:除了尺寸精密的光亮材以外一般都是热轧,也有锻材(表面有锻造痕迹)。

带钢:热轧冷轧都有,冷轧材一般较薄。

钢板:冷轧板一般较薄,比如汽车用板;热轧中厚板较多,有与冷轧类似厚度的,外观明显不同。

角钢:全是热轧。

钢管:焊接\热轧和冷拔都有。

槽钢及H型钢:热轧。

钢筋:热轧材。

冷轧钢一般分为普通级(C<0.12%)、低碳级(C<0.10%)和超低碳级(C<0.08%),含碳量越低冷塑性越好,在电子行业应用较为广泛,板厚一般小于3mm,大于3mm的冷轧钢板冷加工时较困难.热轧钢板由于生产加工工艺不同,冷塑性较好,冲压成形性好,对模具的摩损也小,因此在工业应用上,热轧钢板一般都可以较冷轧钢板厚.JIS 中SAPH就是热轧钢板中的一种,应用在汽车门锁上居多.<Ø20 一般为冷轧材(冷拉,冷拨),<Ø70一般为轧材(热轧),>Ø100一般以锻材居多. 一般冷轧钢如镀锌、彩钢板都须退火,所以塑性和延伸率也较好,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五金等行业!热轧板一般表面光洁度达不到要求,所以热轧钢带需冷轧,还有热轧钢带厚度最薄一般在1.0mm,冷轧可达到0.1mm。

冷轧热轧两者的区别

冷轧热轧两者的区别

冷轧、热轧两者的区别:1、冷轧板表面有一定的光泽度手确摸起来比较光滑,类似于那种用来喝水的很常见的钢水杯。

2、热轧板如未经酸洗处理,则与市场上很多普通钢板的表面相类似,生了锈的表面为红色,没生锈的表面为紫黑色(氧化铁皮)。

冷轧板与热轧板的性能优点在于:(1)精度更高,冷轧带钢厚度差不超过0.01~0.03mm。

(2)尺寸更薄,冷轧最薄可轧制0.001mm的钢带;热轧现在最薄可达到0.78mm。

(3)表面质量更优越,冷轧钢板甚至可以生产出镜面表面;而热轧板的表面则有氧化铁皮,麻点等缺陷。

(4)冷轧板可以根据用户要求调整其办学性能如抗拉强度和工艺性能如冲压性能等。

冷轧和热轧是两种不同的轧钢技术,顾名思义,冷轧就是在钢在常温情况下进行扎制,这种钢的硬度大。

热轧就是钢在高温情况下扎制.详述热轧板硬度低,加工容易,延展性能好。

冷轧板硬度高,加工相对困难些,但是不易变形,强度较高。

热轧板强度相对较低,表面质量差点(有氧化、光洁度低),但塑性好,一般为中厚板,冷轧板:强度高、硬度高表面光洁度高,一般为薄板,可以作为冲压用板。

热轧钢板,机械性能远不及冷加工,也次于锻造加工,但有较好的韧性和延展性。

冷轧钢板由于有一定程度的加工硬化,韧性低,但能达到较好的屈强比,用来冷弯弹簧片等零件,同时由于屈服点较靠近抗拉强度,所以使用过程中对危险没有预见性,在载荷超过许用载荷时容易发生事故。

从定义上来说,钢锭或钢坯在常温下很难变形,不易加工,一般加热到1100~1250℃进行轧制,这种轧制工艺叫热轧。

大部分钢材都用热轧方法轧制。

但是因为在高温下钢的表面容易生成氧化铁皮,使热轧钢材表面粗糙,尺寸波动较大,所以要求表面光洁、尺寸精确、力学性能好的钢材,以热轧半成品或成品为原料再用冷轧方法生产。

在常温下轧制,一般理解为冷轧,从金属学的观点看,冷轧与热轧的界限应以再结晶温度来区分。

即低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冷轧,高于再结晶温度的轧制为热轧。

冷轧和热轧区别其特点

冷轧和热轧区别其特点
3
冷轧与热轧区别
一、冷变形加工和热变形加工
首先来了解下金属的冷变形加工和热变形加 工的概念: • 以金属再结晶温度为界限,金属的塑性变形是
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称为冷变形加工; • 反之,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塑性变形则称
为热变形加工。
4
冷轧与热轧区别
一、冷变形加工和热变形加工
如冷轧、冷拔等加工过程属于冷变形加工
➢ 公称长度:2000—20000mm,长度按50mm或100mm倍数的 任何尺寸。
13
冷轧与热轧区别
三、冷轧钢板与热轧钢板规格
14
冷变形加工
5
冷轧与热轧区别
一、冷变形加工和热变形加工
如锻造,热轧等加工属于热变形加工
热变形加工
6
冷轧与热轧区别
一、冷变形加工和热变形加工
• 冷变形加工会产生加工硬化,而在热变形加 工时,产生的加工硬化可随时被再结晶消除。
• 在此需注意一个问题,冷变形加工与热变形 加工并不是以具体的加工温度的高低来区分 的,因为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再结晶温度:
冷轧和热轧区别及其特点
冷轧和热轧概念及其特点&区别 冷轧板和热轧板规格
1
冷轧与热轧区别
目录 一、冷变形加工和热变形加工 二、冷轧钢板与热轧钢板区别 三、冷轧钢板与热轧钢板规格
2
冷轧与热轧区别
一、冷变形加工和热变形加工
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冷轧板和热轧板,那 么究竟什么是冷轧板和热轧板,他们的特点 和区别是什么?
7
冷轧与热轧区别
一、冷变形加工和热变形加工
如钨的最低再结晶温度约为1200°C,故钨即使 在稍低于1200°C的高温下进行变形仍属于冷变 形加工;锡的最低再结晶温度约为-7°C,故锡 即使在室温下进行变形仍属于冷变形加工。

硅钢片的介绍(普及知识)

硅钢片的介绍(普及知识)

关于硅钢的常识硅钢(silicon steel)含硅量0.5%~4.8%的铁硅合金。

是电工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软磁材料。

电工用硅钢常轧制成标准尺寸的大张板材或带材使用,俗称硅钢片,广泛用于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电磁机构、继电器电子器件及测量仪表中。

硅是钢的良好脱氧剂,它与氧结合,使氧转变为稳定的不为碳还原的SiO2,避免了因氧原子掺杂而使铁的晶格畸变。

硅在α铁中成为固溶体后使电阻率增加,同时有助于将有害杂质碳分离出来。

因此,一般含杂质的铁加入硅后能提高磁导率、降低矫顽力和铁损。

但含硅量增加又会使材料变硬变脆,导热性和韧性下降,对散热和机械加工不利,故一般硅钢片的含硅量不超过4.5%。

硅钢片分冷轧、热轧两种,使用较多的是冷轧硅钢片。

冷轧硅钢片沿轧制方向有优良的磁性能,不仅在强磁场中具有高饱和磁通密度和低铁损,而且在弱磁场中也有良好的磁性(初始磁导率大)。

这是由于冷轧工艺过程使钢片中杂质含量降低,并在钢片中造成粗大晶粒,致使磁导率增大,磁滞损耗减小。

硅钢片的主要品质特性有铁损值、磁通密度、硬度、平坦度、厚度均匀性、涂膜种类及冲片性等。

以下针对各项品质特性加以说明。

1.铁损值硅钢片在某一特定频率的交流磁场下,磁化到特定的磁通密度时,每单位重量之硅钢片所损失的能量,称为铁损值。

通常所用的交流磁场频率为50或60赫兹,而所达到的磁通密度通常为1.5或1.7特斯拉。

常用的铁损值单位是每公斤或每磅硅钢片所损失的瓦特值,用Watt/kg或Watt/lb表示。

硅钢片的铁损值来源包括磁滞损、涡电流损和异常涡电流损三部份。

硅钢片在磁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磁滞的现象。

磁滞损即为B-H磁滞曲线所包涵的面积。

硅钢片的涡电流损起源于在交流变化的磁场,因法拉第定理的影响,硅钢片内部产生诱导电压,依照奥姆定律,电压在硅钢片内部引起诱导电流,进而造成硅钢片的焦耳热,这项能源损失称为涡电流损。

根据古典电磁学理论,涡电流损和钢片的厚度、电阻系数、磁通密度和频率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区别有下列几条:(1)冷轧硅钢片的磁饱和点高,磁通密度在1.9T(19000Gs)时开始饱和;热轧硅钢片的饱和点约为1.6T(16000Gs)。

(2)在磁通密度及频率相同的情况下,冷轧硅钢片比热轧硅钢片的单位损耗低。

(3)冷轧硅钢片有无取向和取向两种。

取向冷轧硅钢片有明显的方向性,即沿着轧制的方向的磁性能好,饱和磁通密度高,单位损耗和单位励磁容量小。

现在变压器上均采用冷轧取向硅钢片。

热轧硅钢片都无取向。

(4)采用剪切或冲压对硅钢片进行加工时,对冷轧硅钢片性能影响特别明显,对热轧硅钢片影响较小,因此小容量变压器采用冷轧硅钢片时,可采取退火措施,退火后一般可使空载损耗下降8%左右。

1) 冷板采用冷扎加工表面无氧化皮,质量好。

热板采用热扎加工表面有氧化皮,板厚有下差。

2)热轧板韧性和表面平整性差,价格较低,而冷轧板的伸展性好,有韧性,但是价格较贵。

3)不电镀的热扎板表面成黑褐色,不电镀的冷扎板表面是灰色.电镀后可从表面的光滑程度来区分,冷扎板的光滑度高于热扎板。

1、生产方式:轧制方式跟楼上说的差不多不过应该是:冷轧是相对于热轧而言的,热轧就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轧制,而冷轧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轧制,钢板出来的时候最初都是先热轧工艺,如果直接出厂了,这就是热轧板卷,将热轧卷再经过冷轧工艺出来的就是冷轧板卷。

2、表面质量:冷轧卷的表面结构质量要优于热轧卷。

3、机械性能:加工硬化效应或者也可以说是冷作硬化,导致冷轧板材比热轧板材表面硬度以及屈服强度要高。

4、厚度规格,常见冷轧卷一般比热轧厚度上要薄,冷轧板卷厚度范围:0.3~3.5mm,热轧板卷1.2-25.4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