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 第五单元 化学与健康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全册化学课件:第五单元 第二节 元素与人体健康(共32张PPT)

铁 Fe 锌 Zn 硒 Se 碘 I 氟 F
血红蛋白的 缺铁会引起贫血;铁过量 成分,能帮 导致组织炎症,多器官的 助氧气运输 损伤和纤维化。
影响人体发 育
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 长迟缓,发育不良;锌过 量会增加罹患消化道癌症 的风险。 缺少可能引起表皮角质化 和癌症。摄入量过高,会 使人中毒 缺少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幼儿会影响生长发育,造 成思维迟钝。过量也会引 起甲状腺肿大 缺氟易产生龋齿,骨质疏 松过量会引起氟斑牙和氟 骨病
元 素
一些必须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食物来源
4~ 5g 12~ 15mg 10~ 15mg
人体 对人体的作 摄入量过高、过低对人 内含 日需量 用 体的影响 量
主要食物来 源
肝脏、瘦肉、 蛋、鱼、豆 类、芹菜 海产品、瘦 肉、肝脏、 奶类、豆类、 小米 芝麻、动物 内脏、大蒜、 海鲜类、菌 类 海带、紫菜、 加碘盐 鳕鱼、鲑鱼、 沙丁鱼等海 鲜类食物
俗
甲 状 腺 肿 大
(
碘 元 素 缺 乏
称 大 脖 子 病 )
青海省某些地区及旧社会
佝
钙 元 素 缺 乏
偻 病
宇宙中的一切物质
组成
化学元素
人体
一 生
组成
化学元素
作 用
生长→发育→疾病→ 衰老→死亡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阅读课本P117页并思考下列问题: 1、自然界总共含有100多种元素,人体中是否也都有呢? 答:不都有,组成人体自身的元素约有50多种.
量分数约65%;
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钙 (Ca),质量分数约2%
人体中一些化学元素含量
钾 K 硫 S 钠 Na 氯 Cl 镁 Mg
元素 氧 碳 氢 氮 钙 磷 (11种) O C H N Ca P
【鲁教版54制】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与降 第一节 食物中的有机物教案

课题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
)知道糖类(如淀粉、纤维素、葡萄糖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是有机
食物中的有机物在人体中的功能以及转化和吸收
情景教学法、发现教学法、交流讨论教学法,教师突出活动的组织设计与方第一节
讨论交流,
、有机物
C
出示:含有糖类的物质图片:以下食品
性,强化安全教育如
完成练习
得:
本节课我运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使得整个教学内容更直观形象,容易理解。
失:
提问时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改:
通过本节课教学,使我意识到今后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观念还要不断更新,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的面要更宽。
(2)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充实自己头脑,指导新课程教学实践。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第五单元《第二节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 (第1课时)

《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体的元素组成。
(2)了解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了解人体中元素的存在形式,知道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与同学讨论、查阅资料,了解钙、铁、锌、碘等营养元素的食物来源。
(2)调查市场上有关补钙、补锌等保健药剂,查看它们的标签或说明书,了解它们的主要成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丰富课本知识。
(2)通过本课题学习,更加注意平常的饮食营养搭配,改掉偏食、挑食、不吃蔬菜等不良习惯。
(3)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看待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难点: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作用及适宜摄入量。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10%的盐酸溶液、鱼的肋骨
学生准备:搜集一些保健药品的广告或说明书,预习«评价手册»67页的第一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教五四制九年级初中化学《第五单元 化学与健康 第二节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_0

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包括人体的元素组成和一些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两部分内容,以图片和表格形式详细的表述了人体内的元素含量及某些元素对人体的作用,本节内容安排在初中化学学近期末,主要是让学生再次体验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密切相关,体现化学的重要作用,与第一单元的一些内容相呼应与深化,内容难度不大。
教材以较丰富的事实、数据等说明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重要关系。
介绍了一些富含不同元素的食物,加深了学生对均衡饮食的理解。
【学情分析:】通过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一些生命现象与化学物质之间的关系,如知道各类有机物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知道某些元素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通过前面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方面的知识,如知道人体也是由元素和物质组成的,人体时刻不停地发生着各种复杂的化学变化,特别是通过本单元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人体所需的6大营养物质及这些营养物质的元素组成,但是,学生还不能从化学的视角深刻地理解到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密切关系,学生也没有理解到元素平衡对生命活动的极端重要性,更没有从元素平衡的角度理解为什么要均衡膳食?怎样才是合理饮食?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起点定位在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展开本节课的学习,进而系统理解人体中的主要元素,理解维持这些元素在人体内平衡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了解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以及某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2.逐步建立科学的世界观,用一分为二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看待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3.理解元素平衡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养成平衡营养、合理膳食的意识和习惯。
4.理解化学科学发展在协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教学重点】1.能准确区分人体内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了解它们对人体健康的重要2、养成平衡营养,均衡膳食的习惯,学会合理搭配饮食。
【教学难点】一些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学生能准确的作出判断,学会合理饮食。
初三化学第五单元教案 鲁教版

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全章教案课时安排1课时课题第五单元常见的酸和碱第一节生活中的酸和碱(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教学目的知识:1、初步学会测定酸碱性的方法2、对酸碱性实质的微观理解能力:增强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了。
情感: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合作的品德。
重点识别酸和碱的几种方法难点溶液酸碱性实质的微观理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学生分组实验的准备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导入课题,启发诱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讲授与实验相结合仪器药品肥皂水、白醋、氢氧化钠溶液、食盐水、水、稀盐酸、玻璃棒、烧杯、滴管、无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红、兰是瑞士制、点滴板。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与方法备注导入新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感受)讲授新课师:在你的生活中,那些物质给你留下了酸的印象?(学生举例子)师总结:像这些有酸味的物质通常都含有一类特殊的化合物——酸。
继续问:谁在家洗过衣服啊,那谁来说说你洗衣服时的感觉啊?(可让多个学生起来说)通过学生说自己的感受引出: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的酸和碱。
如何来识别酸和碱呢?你有什么办法呢?(学生展开讨论,交流猜测的方法:学生会说可以用尝、触摸等方法)接着问:但是科学家从不用品尝或触摸的方法来确定一种物质的酸碱性,他们怎样来识别呢?大家想不想知道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那好,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人物——波义耳。
(打出:波义耳的画像)这位伟大的人物跟花有一段美好的故事,大家想知道吗?想知道那就赶紧看课本114页“酸碱指示剂的发现”(看完后找学生回答,通过看书,他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会举出很多例子,学习兴趣高涨提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明白要用化学方法研究物质,渗透科学方法教育让学生学习科学家锲而不舍、一丝不苟的精神。
进行分组实验学习石蕊试纸从学生回答实验现象时提出的都变红,但便红的颜色深浅不一样入手引入对:酸碱实质的讲解。
小结反思练习题:(附后面见课件)大家如果有兴趣,自己也可以制作你的酸碱指示剂。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课件:第5单元 化学与健康第

经典例题
知识点1:人体中的化学元素元素
1.下列元素在人体中不属于微量元素的是( B )
A.铁元素 B.钙元素 C.锌元素 D.硒元素
2.下列元素中,因摄入量不足容易导致人患贫血症和 佝偻病的是( D )
A.碘和锌
B.锌和铁
C.钙和碘
D.铁和钙
经典例题
知识点2:元素在人体内的平衡
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B )
新知学习
一、人体中的化学元素
构成人体的元素有20多种是必需的,11种为常量元素, 其余为微量元素。 ①常量元素:含量在0.01%以上,如钙、镁、钾等; ②微量元素:含量在0.01%以下,如铁、碘、氟等。
新知学习
人体中元素含量
1.00% 2.00% 3.00%
10.00%
0.35%
0.25% 0.35%
4.科学饮食是健康的保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⑴维生素和无机盐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 ⑵豆腐是富含蛋白质的食品 ⑶锌、硒等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应大量服用含有 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⑷骨头汤中含有钙元素,青少年应经常食用以防患佝偻病 ⑸为预防甲状腺肿大,在食盐中添加大量的碘元素 A.⑴⑵⑷ B.⑵⑷⑸ C.⑴⑶⑷ D.⑴⑵⑷⑸
O C H N Ca P K S Na Cl Mg 微量元素
新知学习
常量元素: (1)含量较多,共约占人体重的99.95%; (2)氧、碳、氢和氮4种元素含量较高,人通过摄入水、 糖类、蛋白质、油脂和维生素等物质来获取这些元素; (3)钙、磷、钾、硫、钠、氯和镁7种元素含量较少。
新知学习
人体内的化学元素会保持一个“收支平衡”。这个平衡 一旦被打破,就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引发疾病。 提问:人体如果缺少这些化学元素会引发哪些疾病呢?
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单元化学与降教案鲁教版五四制_1153

化学与健康一、单元教材结构分析本单元是一个突出体现新课标面向社会生活的学习单元,是体现化学教育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着重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首先能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能说出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能较准确地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和能量变化,并会举例说明。
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认识客观物质世界的能力,本单元还结合对相关物质的认识渗透了几种常见的思维方法的教育,如模型思维的方法(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在人体内的变化)和类比思维的方法(利用鸡蛋白来类比研究无机物对人体组织蛋白的毒害作用)等,这些思维方法的运用和意识的形成,会为研究复杂的客观物质世界提供简便易行的途径。
从知识内容上看,它们不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属于知识的扩展与应用的范畴。
因此,课程标准对它们的教学要求不高,多属于“知道”、“了解”的层次。
但是这些知识有利于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指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物质,知道一些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的价值,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生活观。
二、单元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食物中主要有机物的学习,了解这些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及其在人体内的变化,体会化学对生命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2、了解组成人体的主要化学元素以及某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知道一些有毒和有害的物质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远离有害物质的侵害。
过程与方法:1、运用调查、讨论、实验探究等手段获取知识,体验其中的乐趣。
2、初步认识一种研究复杂事物的简化方法--模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初步形成在人体内存在元素平衡的概念,养成均衡膳食的意识。
2、初步认识化学学科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和营养保健方面的重要贡献,增强合理、安全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
鲁教版(五四制)九年级化学课件:第5单元 化学与健康第3节《远离有毒物质》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知识点3:限量摄入食品添加剂
下列食品的处理方法不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
准》的是( C ) A.凉拌干丝时滴入少许麻油 B.在煲好的骨头汤中放入适量加碘食盐 C.用甲醛溶液保鲜鱿鱼 D.食用蟹黄汤包时蘸上香醋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食物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很容易发生霉变,滋生含
有黄曲霉素的毒菌。 霉变的面包、馒头、苹果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新知学习
霉菌毒素
(1)一类小分子量的天然有机化合物;
(2)化学性质稳定,只有在高温下才能被完全破坏; (3)在霉菌毒素中,黄曲霉素毒性最强,广泛存在于 变质的花生、玉米、麦类和谷类等农产品中。 (4)危害:霉菌毒素可致神经和内 分泌紊乱、致癌致畸、肝肾损伤等。
结论 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 浓硝酸能使蛋白质变性
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结论:蛋白质受热或遇到浓硝酸、重金属盐、甲醛等
化学物质时,结构会被破坏,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
因此,摄入重金属盐、甲醛等能使人畜中毒。 应用:利用酒精、碘酒或高温等来杀菌消毒。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二、不吃变质食物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黄 曲 霉 素
三、限量摄入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
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
成或者天然物质。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1.防腐剂和抗氧化剂 (1)防腐剂——杀灭微生物或抑制其增殖; (2)抗氧化剂——延迟或阻碍食物中的油脂的氧化 变性。
赖性,即“毒瘾”。对人体有极大的危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全册第五单元化学与健康教案鲁教版五
四制
一、单元教材结构分析
本单元是一个突出体现新课标面向社会生活的学习单元,是体现化学教育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着重介绍了三方面的内容,首先能从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
能说出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能较准确地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和能量变化,并会举例说明。
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用科学方法认识客观物质世界的能力,本单元还结合对相关物质的认识渗透了几种常见的思维方法的教育,如模型思维的方法(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在人体内的变化)和类比思维的方法(利用鸡蛋白来类比研究无机物对人体组织蛋白的毒害作用)等,这些思维方法的运用和意识的形成,会为研究复杂的客观物质世界提供简便易行的途径。
从知识内容上看,它们不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属于知识的扩展与应用的范畴。
因此,课程标准对它们的教学要求不高,多属于“知道”、“了解”的层次。
但是这些知识有利于联系生活实际,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指导学生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物质,知道一些化学物质对生命活动的价值,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科学的生活观。
二、单元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食物中主要有机物的学习,了解这些有机物的化学组成及其在人体内的变化,体会化学对生命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2、了解组成人体的主要化学元素以及某些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3、知道一些有毒和有害的物质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远离有害物质的侵害。
过程与方法:
1、运用调查、讨论、实验探究等手段获取知识,体验其中的乐趣。
2、初步认识一种研究复杂事物的简化方法--模型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初步形成在人体内存在元素平衡的概念,养成均衡膳食的意识。
2、初步认识化学学科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和营养保健方面的重要贡献,增强合理、安全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
3、能从化学的视角理解营养是维持人体生命的先决条件,是保持身心健康的物质基础;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康等生活问题,提高科学素养,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义、人类必需的六大营养素。
2、糖类、油脂、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元素组成和在人体内的变化及对生命活动的意义。
3、人体中的化学元素组成及钙、铁、锌等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树立元素营养平衡的观念。
4、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原理
5、蛋白质的一些性质,检验淀粉和蛋白质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1、有机物、无机物、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区分。
2、淀粉、油脂、蛋白质的分子组成及水解产物的模型表示法---模型思维方法
3、化学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4、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重金属盐、甲醛等对人体毒害的原理及其在医疗上的应用。
四、本单元核心知识
元素(铁、钙、锌等)、物质(糖类、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毒素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五、本单元主要学习方式和科学方法
主要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主要科学方法:——模型法、类比法
六、课时计划
第一节食物中的有机物2课时
第二节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1课时
第三节远离有毒物质1课时
单元探究活动2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