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篇一:嘿,朋友!你知道吗?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就像是汽车的“心脏起搏器”,对发动机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它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先来说说这电控柴油喷射系统的组成部分,就像一个乐队里的各种乐器,各司其职,配合默契。
有传感器,这玩意儿就像汽车的“眼睛”和“耳朵”,时刻感知着发动机的各种状态,比如转速啦、温度啦、压力啦等等。
还有电子控制单元,那可是整个系统的“大脑”,接收传感器传来的信息,然后迅速做出决策。
还有执行器,好比是“手脚”,按照“大脑”的指令去精准执行喷油动作。
这传感器里面,有检测发动机转速的,你想想,如果连发动机转多快都不知道,那怎么能控制好喷油呢?还有检测进气量的,就好像人吃饭得知道自己吃了多少一样,进气量可是个关键数据。
还有检测油温、水温的,温度不合适,那发动机也会“闹脾气”的呀!再说这电子控制单元,那可真是个聪明的“家伙”!它不停地处理着海量的数据,快速计算,迅速给出喷油的最佳时机和喷油量。
这得多厉害呀,难道不比我们做数学题的时候算得快多了?执行器呢,就乖乖地听从电子控制单元的指挥。
该什么时候喷油,喷多少油,一点都不能马虎。
这就像士兵听从将军的命令,冲锋陷阵,毫不迟疑。
那这电控柴油喷射系统是怎么工作的呢?咱来打个比方,这就好比做饭。
传感器是采购员,把各种食材的情况告诉“大厨”——电子控制单元。
“大厨”根据这些信息,决定放多少盐、多少油,什么时候下锅。
然后执行器就是那炒菜的手,按照“大厨”的吩咐,精准操作。
比如说,当发动机转速突然加快,传感器马上感觉到了,告诉电子控制单元:“嘿,转速变快啦!”电子控制单元就会说:“那赶紧多喷点油!”执行器立马行动,增加喷油量,让发动机有足够的动力。
再比如,天气很冷,油温、水温都很低,传感器又报告了:“冷啊,不好干活!”电子控制单元就会调整喷油策略,让发动机能顺利启动和运行。
你说这是不是很神奇?想想看,如果没有这么精准的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发动机能高效工作吗?能又省油又有力吗?总之,电控柴油喷射系统就是汽车发动机的得力助手,让发动机性能更出色,更节能环保。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简介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的组成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
统主要由供油系统和控制系统组
成,如图 10.1 所示。供油系统包括
油箱、低压输油泵、高压输油泵、 共轨、喷油器等元件组成。控制系 统由传感器、ECU、执行器组成。
其中执行器主要有调压阀 14 和三通 电磁阀 2。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的组成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当电磁阀通电时,外阀 3 向上运动,
内阀下部密封锥面结合阀座(外阀下部内 锥),共轨高压油不在进入控制室 7,外 阀 3 下部外锥面与阀座分开,控制室内的 燃油通过回油管 5 回到油箱,从而控制室 7 的油压下降。针阀 9 的承压锥面的压力 作用下针阀上移,喷油器喷油,如图 10.2 (b)所示。
喷油器 8。喷油压力仅取决于共轨油道内的燃油压力。 共轨油道压力的控制是 ECU 根据各传感器信号与附加信息获
取发动机工作状态后,通过调压阀14 控制回油来调节燃油压力。燃油
压力传感器 15 提供的反馈信号用来实现对油轨压力的精确闭环控制。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喷油控制
ECU 根据各传感器信号与附加信息获取发动 机工作状态,控制二位三通电磁阀 2 的位置,来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 统简介
开篇综述
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是由高压油泵、高压供油系统、各种 信号传感器和电子控制单元(ECU)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产生 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供油方式。柴油机共轨式电控高压喷射系统采用 “时间与压力”控制方式,由高压油泵将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油轨,通过公共 油轨内的油压及喷油器喷油时间的精确控制,实现对柴油发动机喷油量的精
节流孔共同进油,控制室 7的燃油压力上升迅速,控制活塞促使针阀下行断油快,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简介(2008.12)

说明
HD型 无(小)压力室喷嘴、小 孔径、高压力 上海亚新科依波尔GD-1 双霍尔/磁电传感器 单霍尔传感器 NTC型 电位器+怠速开关
数量
1 按发动机缸数 1 1 1 1 1 1 1 1
Copyright© ASIMCO Technologies Limited
电压/ NTC型
NTC型 按整车厂制作
Copyright© ASIMCO Technologies Limited
பைடு நூலகம்、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概况
• 电控单体泵与共轨的比较: ——共轨的最大优势在于驱动扭矩小、低噪音、高的喷射 稳定性和灵活的喷射过程控制; ——最大不足是匹配标定周期长、环节多,油品适应性差, 一般需要四气门缸盖; ——单体泵的最大优势在于先缓后急的喷油规律,有利于 降低NOx 排放;适用于两气门和传统机械式喷油器;油 品适应性强,技术换代成本低;国产系统更便于售后服务; ——最大不足在于喷射灵活性和低速喷油稳定性不如共轨 系统;低速噪音没有明显改善、驱动扭矩大;
Copyright© ASIMCO Technologies Limited
二、电控单体组合泵—结构参数 电控单体组合泵 结构参数
单体组合泵主要结构参数
结构参数 :
• • • • • • • • • 缸心距:51mm; 柱塞直径X行程:φ10(11)×16( 6缸) 、 φ9(10)×14(16) (4缸); 许用泵端压力:160MPa; 最高喷射压力:180MPa; 柴油机最高许用转速: 6缸:3000r/min;4缸:4000r/min; 可匹配柴油机缸数:4~8缸; 单缸最大功率:65kw; ECU工作电压:24v; 连接方式:法兰、托架(同P7100泵/PM泵)。
DCI 11发动机电控系统介绍

DCI 11发动机
高压共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1:油箱 2:热交换器
DCI 11发动机电控系统组成
3:手油泵 4:输油泵 5:过滤器 6:高压油泵 7:油轨 8:喷油器 9:发动机电控单元 10:整车电控单元 11:增压压力温度传感器 12:机油压力传感器 13:机油温度传感器 14:冷却液温度传感器 15:燃油温度传感器 16:相位传感器 17:发动机转速传感器 18:风扇转速传感器 19:风扇集线器 20:油门控制 21:油轨压力传感器
当电磁阀的磁芯通电时,珩铁升起,两位两通阀的回油 量孔迅速回油,阀控室的压力迅速降低,针阀锥面在高 压油的作用下使阀控杆上升,克服针阀弹簧的压力后, 喷油器开始进行喷油;当电磁阀的磁芯断电时,珩铁下 行关闭两位两通阀的回油量孔,喷油器完成喷油过程。
喷油器
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实时开 启,可使喷射正时十分灵活; 电磁阀在大量生产时百分之百 地检查其响应时间,开启延迟 时间≦0.2ms,其开启延迟误 差极小,这种极小的开启延迟 误差使实际的喷射正时与设定 的喷射正时比较,十分准确,在 ±1°曲轴转角之内。 喷射始点是按发动机转 速、负荷和温度的函数来调整 的,如偏离最佳点1℃A,最高 可导致NOx或者HC排放升高近 15%,所以喷射正时必须精确 控制。喷射正时的设定,一般以 上止点为基准设定预喷,并以此 为基准点参照设定主预喷、后喷 的喷射正时。喷射正时可以用曲 转角(℃Α)或者时间长度 (ms)设置。
梯形
靴形
主喷油率形状示意图
喷油器
后喷射
主喷后通过控制喷油器高速电 磁阀的再次开启,在低速低负荷工 况为了激活废气后处理装置,可以 进行低压小量后喷。
后喷射对NOx的影响测试图
在定NOx排放量的条件下,适 量的后喷对发动机的比油耗基本没 什么影响,对烟度有一定程度的降 低。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技术解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技术解析
现在的柴油发动机大多使用了电控喷射系统,与传统的机械喷射系统相比,电控喷射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柴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同时大幅度的降低尾气的污染。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说说柴油机电控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柴油机可燃混合气形成有什幺特点
1.混合空间小、时间短:供油的持续时间只有汽油机的1/20~1/10,只占曲轴转角的15°~35°
2.混合气不均匀,α值变化范围很大:大负荷时喷油量多、α值小、混合气浓;怠速时喷油量少、α值大、混合气稀,α值可达4~6。
3.边喷边燃,成分不断变化。
柴油机燃烧过程
燃烧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备燃期Ⅰ:从燃油喷出(A点)到出现火焰中心(B点)为止。
备燃期特点:
1、首先着火的是浓度合适是地方,火源是位置和数量是不固定的;
2、此时喷入的油量占每循环供油量的30%----40%;
3、备燃期积油量越多,达到一定程度时,一旦燃烧,由于同时着火的油量多,压力升高率过大,冲击性的压力是燃烧噪音加大,工作粗暴,机件磨损加剧。
速燃期Ⅱ:从出现火焰中心(B点)到产生最大压力点(C点)为止。
速燃期特点:
1、活塞正靠近上止点,燃烧几乎在等容下进行;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2024版CAT电喷柴油系统详解

技术创新方向探讨
高性能需求
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领域对柴油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推动电喷柴油系统向高性能方向发展。
智能化、自动化需求
智能化、自动化成为各行业发展趋势,柴油机作为动力来源之一,其电喷系统也需满足智能化、自动化的需求。
节能环保需求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市场对节能环保型柴油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CAT电喷柴油系统结构与原理
包括燃油箱、燃油滤清器、燃油泵等,负责提供清洁的柴油。
燃油供给系统
空气供给系统
控制系统
包括空气滤清器、涡轮增压器等,负责提供清洁的空气。
包括电子控制单元(ECU)、传感器和执行器等,负责控制燃油喷射和空气混合比例。
03
02
01
整体结构组成
燃油泵
燃油喷射器
空气滤清器
涡轮增压器
作用
该系统可显著提高柴油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降低燃油消耗和排放污染,同时改善发动机的启动性能和运行平稳性。
定义与作用介绍
CAT电喷柴油系统经历了从机械控制到电子控制的发展过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系统的控制精度和可靠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发展历程
目前,CAT电喷柴油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类柴油发动机中,成为现代柴油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05
CHAPTER
CAT电喷柴油系统应用案例分享
1
2
3
CAT电喷柴油系统广泛应用于重型卡车,提供高效、可靠的燃油喷射,满足高负载、长距离运输的需求。
重型卡车
在轻型商用车领域,CAT电喷柴油系统以其优异的燃油经济性和低排放性能受到青睐。
轻型商用车
对于皮卡和SUV等车型,CAT电喷柴油系统提供了强劲的扭矩输出和优异的越野性能。
电控柴油机工作原理

电控柴油机工作原理
电控柴油机是一种利用电子控制技术来控制柴油机工作的一种发动机。
它基本原理如下:
1. 燃油喷射系统:电控柴油机采用电喷系统来控制燃油喷射过程。
电控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包括电喷油泵、喷油嘴和喷油控制器。
通过电喷油泵将燃油压力提高到所需的喷油压力,再通过喷油嘴将燃油喷入进气歧管或燃烧室。
喷油控制器控制喷油的时间、量和压力,以实现最佳的燃烧效果。
2. 进气与排气系统:电控柴油机的进气系统和传统柴油机相似,通过进气歧管将空气引入到燃烧室。
排气系统则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
3. 点火系统:电控柴油机不需要点火系统来点燃燃料,而是通过压燃的方式实现燃料的自燃。
4. 电子控制单元(ECU):电控柴油机的关键部件是电子控制单元。
ECU接收各种传感器的输入信号,包括发动机转速、
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和冷却水温度等信息。
ECU根据这些信
息计算出最佳的燃油喷射时间和量,并控制喷油控制器来实现精确的燃油喷射控制。
同时,ECU还可以监测发动机的工作
情况,并对其进行故障诊断和故障码存储。
总的来说,电控柴油机通过电子控制技术来精确控制燃油喷射过程,提高燃油喷射的精度和效率,从而实现更好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能。
汽车电控技术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

汽车电控技术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电控技术已经成为了汽车制造和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作为汽车动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电控技术的发展背景、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的原理和优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电控技术的发展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电控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传统的机械控制系统已经无法满足汽车动力系统对精准控制的需求,因此电控技术应运而生。
电控技术通过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等组成的系统,实现了对汽车动力系统的精准控制,提高了汽车的性能和经济性。
二、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的原理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是指利用电子控制单元对柴油机喷油系统进行精准控制的系统。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感器检测: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通过安装在发动机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测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如转速、负荷、温度等参数。
2. 控制单元计算:传感器检测到的参数被送到电子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这些参数计算出最佳的喷油时机和喷油量。
3. 喷油执行:控制单元根据计算结果控制喷油器进行喷油,实现对柴油机喷油系统的精准控制。
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通过上述工作原理,实现了对柴油机喷油系统的精准控制,提高了柴油机的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降低了废气排放和油耗。
三、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的优势相比传统的机械控制系统,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优势:1. 精准控制: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发动机工作状态,实现了对喷油系统的精准控制,提高了柴油机的动力性能和燃烧效率。
2. 环保节能: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可以根据发动机工作状态调整喷油时机和喷油量,降低了废气排放和油耗,符合现代环保节能的要求。
3. 故障诊断: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可以实时监测系统的工作状态,一旦出现故障可以及时报警,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故障排查和修复。
4. 舒适性:电控柴油机喷射系统可以根据车辆的负荷和驾驶条件调整喷油量,提高了汽车的驾驶舒适性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时间控制式电控喷油系统控制特点:
依靠传统的脉动泵产生高压; 喷油量控制和喷油脉宽完全由电磁阀控制,使传统喷油
系统的机械装置发生了较大变化,喷油控制方式进一步 变革 ; 电磁阀关闭时刻决定喷射定时; 油泵的凸轮转速仍然受到发动机转速的影响 ;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与第一代的差别: 采用电磁阀实现对喷射过程的直接数字控制,不但可以控制喷油量,
而且可以控制喷射定时,实现高频和更加灵活的控制功能;而且可以 实现分缸独立控制。 第二代电控系统的缺点: (1)仍然依赖于传统的脉动高压系统,使得高压喷射的区间受到凸轮型 线的限制,无法实现大范围的喷射定时控制; (2)喷射压力的大小只和凸轮型线以及发动机转速等结构参数有关,不 能根据发动机的工况灵活调节; (3)无法实现灵活的预喷射和多次喷射。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二、位置控制式系统 1、直列泵的位置控制式系统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2、分配泵的位置控制式系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第一代电控系统特点: 间接控制喷油量——位置饲服 间接控制喷油定时——液力系统饲服控制 喷射压力大小控制——取决于原有机械系统的性能 喷油速率控制——取决于原有机械系统的性能 优点:技术难度小,改动工作量小,成本低,可以 实现机械混合运行,安全可靠; 缺点:间接控制,响应慢,对发动机性能改善有限
不仅成为各类中型和重型汽车的主导动力装置,也日益成 为轻型汽车和轿车的重要动力装置。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g / kW.hr
g / k W . h r * PM scale x10 *
2)存在的问题 (1)微粒排放较高 (2)噪声较大 (3)不能满足日益严格的排
放标准
(4)动力性(比功率)不断 提升的要求
8 7 6 5 4 3 2 1 0
NOx
Euro I Euro 2 Euro 3 - October 2001(1999) Euro 4 - October 2006(2004) Euro 5 - October 2008(2007)
CO
HC
PM (x10)
16 14 12 10
8 6 4 2
Eur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5、电控共轨喷油系统的特点
1)喷油压力柔性可调。对不同工况可采用最佳喷射压力,从而可以优化柴 油机的综合性能,由于喷油压力不随转速改变,解决了传统喷射系统(包括泵 一喷嘴系统)因低速时喷油压力下降而导致的低速转矩差和低速烟度大的缺陷。
2)喷射压力高。由于系统紧凑、刚度大,可实现较高的喷射压力(120— 170MPa),比普通的柱塞泵高出一倍。加上可独立柔性控制喷油定时和喷油量, 可将NOx排放和微粒控制在较小范围内。
0 o0
43 %
12 %-
56
Eur o1
%Eur o2
NOx 1886
ye%ars
3-2%39
Eur
% o3
Year
PM -
1935 ye%ars
-
-30 8E0%ur %o 4
-
43 % Eur
o5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2.解决方案 1)理想喷射特性 预喷射、初始喷射速率低,主喷速率高,后喷停止速度快 2)缸内高压喷射 1300bar~2000bar以上 3)增压中冷,废气再循环(EGR) 提高升功率、经济性和降低排放 4)排气后处理 微粒捕捉器,氧化催化器,NOx催化器
(3)改善柴油机的冷起动性,柴油机控制单元通过监测冷却液温 度或机油温度,判定柴油机起动时的热状态,一方面可以控制冷起动 预热或其他辅助措施(如自动喷人冷起动液等),另一方面可以自动优 化喷油量和喷油定时,使冷起动变得较为容易,并减少冷起动时的白 烟排放。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4)降低柴油机的微粒和有害气体排放,柴油机控制单元根据节气门位 置、冷却液或机油温度和涡轮增压压力可以精确地控制喷油定时和喷油量, 能够显著降低柴油机在稳态和瞬态工况下的微粒及有害气体排放。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3)单体泵和泵喷嘴系统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电控单体式喷油泵
1 电磁阀针行程止动座;2 发动机 缸体;3 泵体;4 泵柱塞; 5 回 位弹簧; 6 滚轮挺杆; 7 衔铁;8
定子; 9 电磁阀阀针;10 滤清 器; 11 进油;12 回油;13 支撑 座; 14安装孔
▪ 电磁阀通电时,量孔A打开,液压活塞上方卸压,喷油 ▪ 电磁阀断电时,量孔A关闭,液压活塞上方加压,喷油停止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4、压电式喷油器 压电效应
当离子构成的晶体(电气石、石英、酒石酸钾钠)发生 变形时,在它的某些相应的晶面上会产生异号电荷(产 生一个电势)—正压电效应。若在这类晶体施加上电场 时,不仅会产生极化还会产生应变或应力——逆压电效 应(也称电致伸缩效应),此时晶体会被拉长。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系统组成
•供油泵建立高压 •ECU控制电磁喷
油器控制喷油正 时、喷油速率、 循环喷油量;
•每循环最多达6
次喷射;
•全面改善柴油机
性能;
3、电磁喷油器
带二位二通电磁阀的共轨喷油器
1-高压供油泵;2-供油压力调节器;3-ECU;4-共轨压力传感器;5-共轨;6-二 位二通电磁阀;7-量孔A;8-控制室;9-液压活塞;10-喷嘴;11-量孔B
(8)防止发动机非授权起动,起到汽车防盗作用。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4、电控柴油机的分类 1)按产生高压燃油的机构不同分:直列泵、分配泵、喷油 泵—喷油器、共轨式。 2)按直接控制的喷油量控制方式不同分: (1)位置控制:对传统供油系统中的齿条或滑套的运动位置 由原来的机械调速器控制改为微机控制。第一代电控系统 (2)时间控制:保留原来的喷油泵一高压油管一喷油器系统, 也可以采用高速电磁阀直接控制高压燃油的喷射。第二代电控 系统 (3)时间-压力控制:在系统中有一条具有可以独立控制的 燃油压力共用油轨(相当于蓄压器)。第三代电控系统
3)可柔性控制喷油规律。可实现灵活多样的喷油规律,喷油速率柔性化。如 预喷射、多段喷射、“靴形”喷射等,以及配合排气后处理使用的排气行程中 的喷射,从而既保证优良的动力性、经济性,又可降低NOx排放。
4)控制精度高。电磁阀控制喷油,高压油路中不会出现气泡和残压为零的现 象,因此在柴油机运转范围内,喷油量变动小,各缸的不均匀可得以改善,并 减小柴油机的振动与有害排放,对于车用柴油机来说还可改善驱动性能。
压电效应开关阀中一般采用石英晶体,结构采用多层技 术,由20~200um陶瓷层烧结而成,层与层之间有电极。 压电晶体式喷油器主要由带弹簧的多孔油嘴、控制活塞、 进出油节流孔、二位二通阀、压电晶体部件等组成。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高压燃油从共轨中进入喷油器后,一路由通道 进入喷油器盛油槽,作用于针阀锥面上;一路通 过节流孔进入活塞顶部油腔1。 a.当压电晶体不通电时,单向阀1关闭,油阀中的燃油 通过推动活塞杆,关闭喷油嘴,喷油器不喷油。 b.当压电晶体通电后,压电晶体伸长,推动大活塞压 缩油腔2中的燃油,再推动小活塞,将单向阀1中 的钢球推离锥面,从而使油腔1中的燃油经过通道 1、单向阀1及通道2回流到油箱。活塞杆上部卸压, 针阀在盛油槽中的燃油压力作用下,克服复位弹 簧的作用力,向上运动,从而开启喷油嘴,开始 喷油。由于大、小活塞的面积比大于1,因此小活 塞位移被放大了。 c.若压电晶体断电,单向阀落座,活塞杆向下运动, 关闭喷油嘴。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三、时间控制式电控喷油系统
第二代控制系统的包括:电控分配泵、 直列泵、泵喷嘴、单体泵等多种类型。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1)基于分配泵的电控系统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2)基于直列泵的电控系统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5)降低柴油机的运转噪声,柴油机控制单元通过优化喷油定时和喷油 过程,在不牺牲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的前提下,能够降低燃烧噪声。
(6)实现功率分级设定,对于型号既定的发动机,可以通过改变程序中 的相关数据重新设定柴油机的额定功率。
(7)实现自诊断和安全保护,便于维修,通过自诊断判定故障状态,通 过故障安全措施保护柴油机,以防故障扩大,并为排除故障提供指导。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3、柴油机控制目标
(1)改善柴油机的调速控制,由电控调速器取代机械调速器,消除 机械调速器中的机械滞后和误差,而且,控制单元可以通过调整喷油 量和喷油定时等,使转速控制更加精确。
(2)改善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控制单元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柴 油机的工况,及时调整喷油量、喷油定时、冷却液温度、增压压力等, 使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得到进一步提高。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
一、概述 1、传统柴油机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 1)优点 (1)低油耗。柴油机热效率高(达30%--45%,而汽油机仅 25%--30%),,同功率的汽油车相比,可节省25%-30%的燃 油。 (2)低排放。HC和CO排放低于汽油车,CO2排放量比汽油车 低30%左右排放少,NOx排放和汽油机基本相当。 (3)功率大、转矩高。 (4)故障率低、寿命长。
§2-5 柴油发动机电控喷射系统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