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湘教版

合集下载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1.1中国的疆域(1)教学设计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1.1中国的疆域(1)教学设计

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精品资料1.1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2.学情分析本节是中国地理的第一节课,经过世界地理的学习,学生具备了初步的区域地理位置分析和描述的能力。

因此,本节教学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展开,也可以结合活动主题以自主学习为主。

本节知识点较多,强调结合地图来完成相应内容的学习,强调建立和形成关于我国位置的基本空间概念,切忌只记地名不记图。

3.教材分析本节知识是学习中国地理的知识基础,通过学习中国的疆域,从地理学科的角度教会学生从空间上认识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借以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能力。

本节教材包括“伟大的祖国”、“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邻国”三部分内容。

本节教材包括“伟大的祖国”、“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邻国”三部分内容。

“伟大的祖国”、“辽阔的疆域”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邻国”所对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从知识结构看,“从世界看中国”明确中国的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我国的疆域”明确中国的国土面积、范围,利用经纬度确定我国的四端,即经纬度位置;“我国濒临的海洋”进一步明确海陆位置关系及海陆组成特点。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地图,指导学生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并能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对比,认识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进一步培养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2.通过阅读地图,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指出领土四至点、濒临的四海一洋、重要岛屿等重要地理事物,进一步培养读图能力。

3.通过阅读地图,指出我国的邻国、隔海相望的国家,认识我国既是陆上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培养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四至点、濒临的四海一洋、重要岛屿等重要地理事物。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年级八学期上课型新授课单元第一章第一节课题中国的疆域课时设计1课时学习目标评价标准评价时间1、运用地图等资料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两人检查背出海陆兼备的地理位置,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当堂2、通过运用地图,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濒临的海洋、岛屿、半岛。

能在任务单图中填出邻国,半岛、海洋、岛屿等当堂3、通过在地图上估算我国东西两端的经度差,南北两端的纬度差,能绘出我国轮廓图,强化对中国地图的空间概念。

能在任务单巩固建构2中填出我国四至点、经纬度。

当堂重点通过运用地图,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濒临的海洋、岛屿、半岛。

难点运用地图等资料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教学过程精讲留白(18分钟)一、导入:展示我国的自然风光和悠久文化的视频或者图片,营造学习氛围,引入到学习中1、中国的地理位置(1)读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回顾七年级国家位置的学习,地理位置的描述从半球位置(东西、南北)、海陆位置、纬度位置(五带)三方面描述,总结中国的地理位置。

2、辽阔的疆域(1)对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而言,在了解它的地理位置后,还应了解它的范围,我国疆域辽阔,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2)活动题1,估算中国最东端与最西端之间跨越多少经度,最南端与最北端之间跨越多少纬度。

(3)我国不仅有广阔的陆地,而且还有长达1.8万多千米的大陆海岸线,下面我们沿着漫长海岸线,共同来找一找我们濒临的海洋和海洋上众多的岛屿、海峡、内海3、众多的邻国(1)在第9页图中找出14个路上邻国,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

独学内化(11分钟)1、完成任务单巩固建构中的1、2、3.2、完成任务单中的迁移挑战任务,做题的过程中圈点勾画,错误的答案说出错误的原因。

3、反思提问任务,提炼内容。

小组讨论(9分钟)1、小组订正答案,重点讨论1题中的影响以及2题。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设计《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设计《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第1课时)【教材分析】《中国的疆域》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的第一节。

本章以中国作为一个大区域,展示中国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总体特征。

而国土辽阔、疆界绵长是我国人文环境特点的地理基础。

只有了解这些,才能深入理解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各地人们生活习俗的不同。

因此,本节具有总领下文的作用。

【学情分析】通过七年级的学习和个人的常识积累,对我国的国土面积和领国会有初步的了解,因此学习兴趣会比较浓厚;同时由于其综合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对我国海陆位置及其优势的学习会有一定难度。

本节的学习障碍主要由于大量的地图和地理名称,学生也许会有产生些许的烦躁感。

【课程标准】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根据材料,总结出我国的海陆位置,理解我国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特点及优越性。

【教学方法】比较法、探究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图片集。

图片集中展示了中国的不同地方的美丽景观:西安兵马俑,八达岭万里长城,拉萨布达拉宫,广西桂林山水,四川九寨沟,敦煌的沙漠。

大美中国,我们每个人都为出生和成长在这个伟大的国家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从今天开始,我们地理课开始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认识和了解,今天先认识其辽阔的疆域。

教师(多媒体展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我们在学习世界地理时知道,分析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知识回顾:描述一个国家的位置需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一般从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方面入手)任务1 自学教材[优越的地理位置],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学生自主学习,限时3分钟完成。

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从纬度位置看,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海陆位置: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湘教版八上地理《中国的疆域》教学案

湘教版八上地理《中国的疆域》教学案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主备老师:【教师寄语】同学们,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我国的地置及其优越性;2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学习过程】自学交流一、导入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指的就是我国的地理位置。

二、自主学习,夯实根底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

2、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带,少部分位于带,没有带。

3、我国位于洋西岸,洲东部,有许多海岛,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平方千米,仅次于和,位5、自北向南我国频临的海有海、海、海、海;中国领海宽度为海里。

质疑合作6、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温对农业影响去思考)7、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海洋事业及国土范围的影响去思考)8、阅读图1-2说出我国四至点“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9.在图1-7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海上邻国中亚州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___________。

10.阅读图1-3、1-4因。

巩固提升小结提纲思维导图半球位置:半球半球大部分位于纬度地区。

位纬度位置:南北跨纬度广置大部分属于带,少部分带。

优大陆东部或亚洲东部越海陆位置海陆兼备洋西岸,多岛屿疆域辽阔:陆地面积平方千米,居世界位。

国陆上邻国14个土疆界绵长辽隔海相望的国家个阔濒临海洋:自北向南、、、海沿海岛屿:面积最大的岛屿,海南岛、群岛、南海诸岛。

拓展延伸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 )A.寒温带B.南温带 c.热带 D.北温带2.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洒满了阳光。

说明我国()A.领海面积广大B.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c.南北跨度广 D.东西跨度广3.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A.渤海、东海、黄海、南海B.渤海、黄海、南海、东海C.渤海、黄海、东海、南海D.黄海、渤海、东海、南海4、下列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是( )A.马来西亚和越南B..朝鲜和韩国C.柬埔寨和文莱D.日本和菲律宾二、填空题1.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第一课时教案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章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与人口》教学设计【课程标准】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教学目标】1.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2. 在地图上找到四至点并读出它们的经度或纬度,计算我国跨越的纬度差和经度差,理解我国是个南北跨越和东西跨越都比较大的国家。

3.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4. 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三大岛屿和三大半岛。

5.运用示意图理解领海和内海的概念。

6. 尝试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角度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7. 领略祖国风光,产生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学习活动了解我国地域的辽阔,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南海诸岛的情况燃起民族斗志,增强民族自信,树立报效祖国的信念。

【教学重点】1.读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评价其优越性。

2.读图指认我国的邻国,确定是陆上邻国还是隔海相望,还是既陆上相邻又海岸线相连。

3.读图说出我国的四至点,了解我国疆域的辽阔性,经纬度跨越大产生的地理现象。

【教学难点】1.评价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分析我国经纬度跨越大产生的地理现象的原因。

3.领海、内海的概念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时间的地理学习,大部分同学已经初步掌握了地图的读图方法,有一定的地理学科思维,能运用学科思维,借助图表、材料针对一些地理现象进行逻辑推理,能力上初步达到从地理现象上升到简单理论分析的层面。

同时,学生也存在着不足,阅历不够丰富,对地理信息的把握不准确,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把握不到位,从图表、材料中获取相应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处理整合地理信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另外,平行班教学,学生水平不整齐,高低差距比较大。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学法指导】读图分析归纳法,地理逻辑思维引导等。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1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中国的疆域》是本学期的第一节地理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长度以及省级行政区划等基本地理信息。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表和文字,展现了中国的辽阔疆域和丰富地理特色。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为今后学习各省份地理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他们在理解较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分析地理问题时,仍需要具体的形象和实例作为支持。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激发兴趣,以提高他们的主动学习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长度等基本地理信息,能够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各省区的地理位置。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表和文字,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中国疆域的辽阔和地理环境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地理的热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岸线长度以及省级行政区划等基本地理信息。

2.教学难点:对中国疆域范围的理解和各省区地理位置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地图、图表等教学媒体,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省份为例,让学生了解其地理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获取知识,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中国地图、图表等课件,展示各省区的地理位置、特色等。

2.教学素材:收集各省区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图片素材,用于教学展示。

3.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你们知道我国最大的省是哪个吗?”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入新课。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1《中国的疆域》是本册的开篇,主要介绍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以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本节内容为学生提供了我国疆域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地理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对于地理位置、行政区划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对于我国疆域的完整性、地理位置的特点等方面的认识尚不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和掌握我国的疆域知识。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国家领土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及地理位置的特点。

2.难点:地理位置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地图分析法: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引导学生掌握我国的疆域知识。

2.案例分析法:结合典型事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疆域的相关知识。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4.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我国疆域的相关地图,如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

2.收集我国疆域的典型事例,如领土争端、行政区划调整等。

3.分组讨论的准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4.教学课件的制作: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应的PPT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范围、行政区划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分析法,让学生观察我国的政区图、地形图、气候图等,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湘教版初二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三篇】

湘教版初二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三篇】

湘教版初二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三篇】导语:学习地理,既要了解课本中的内容,学会浏览、使用、绘制地理图表等技能,还要留意视察自然和社会,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

以下是作者整理的湘教版初二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三篇】,期望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两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视察地球仪及浏览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广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酷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

教学难点学会浏览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教学用具:《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地球仪、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

课时安排:二课时板书设计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二、广阔的国土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2、跨近50个纬度教学进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惯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愿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由使我们产生无穷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会在“中国在世界的位置图”上确定中国的位置
2、了解我国领土范围,记住我国陆地面积
3、借助地图,能找出我国各个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借助地图,能算出我国东西跨度距离和南北跨度距离
5、通过对中国地图的运用,形成地图表象,在应用过程中形成地图观念
【情感目标】
1、通过读图培养地图情感
2、通过学习有关国土、主权的知识,意识到维护国家统一,保卫国家领土完整是每一个公民神圣的职责
3、通过学习,了解到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必须对外开放,并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
教学重点
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特点,进一步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评价一个国家和地区位置的办法
教学难点
课本所涉及的地名空间概念的建立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具准备
中国政区图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探究法
教学要点
解决2个问题:中国在哪,中国有多大
一.中国在哪:
1、纬度位置:大部分处在北温带,南部小部分处在热带
2、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二.中国有多大
(一)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世界第三)
1、最东:乌苏里江和松花江的交汇处(约135°E)
2、最西:帕米尔高原(约73°E)
3、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约54°N)
4、最南:曾母暗沙(约4°N)
区分:“我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与“我国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延伸:①我国东西、南北的跨度和距离
②我国东南、西北的景观差异。

(东南:气候差异;西北:时区差异)
(二)漫长的海岸线(长18000万千米)
①临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介绍海域界线)
②我国领海宽度:12海里(介绍领海的界定方法)
③岛屿:6500多个(最大:台湾岛,第二:海南岛,第三:崇明岛)
④内海:渤海和琼州海峡(解释:什么是内海)
(三)漫长的疆界:2万多千米
(四)众多的邻国(21个)
1、海上邻国:6个
2、接壤国:14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