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清肺药方

合集下载

治疗干咳中医处方

治疗干咳中医处方

治疗干咳中医处方治疗干咳是中医领域中的一项常见治疗,中医理论认为干咳多由肺燥、肺热、肺阴虚等原因引起。

以下是一些中医治疗干咳的处方,但请注意,实际使用前应咨询专业中医师,以确保安全和效果。

1. 清肺润燥汤- 药材:桑白皮15克,地骨皮10克,麦冬15克,知母10克,贝母10克,甘草5克。

- 用法:将上述药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分早晚两次温服。

2. 养阴清肺汤- 药材:生地黄15克,玉竹15克,麦冬15克,沙参15克,贝母10克,枇杷叶10克,甘草5克。

- 用法:同上。

3. 桑菊饮- 药材:桑叶10克,菊花10克,桔梗10克,薄荷5克,甘草5克。

- 用法:将药材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温服。

4. 百合固金汤- 药材:百合15克,生地黄15克,熟地黄15克,麦冬15克,贝母10克,桔梗10克,甘草5克。

- 用法:同上。

5. 银翘散- 药材: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薄荷5克,桔梗10克,甘草5克。

- 用法:同上。

6. 二冬膏- 药材:天冬15克,麦冬15克,蜂蜜适量。

- 用法:将天冬、麦冬煎煮后,加入蜂蜜调匀,制成膏剂,每日服用。

7. 润肺止咳散- 药材:杏仁10克,川贝母10克,枇杷叶10克,甘草5克。

- 用法:将药材研成细末,每次取适量,用温水送服。

8. 养肺汤- 药材:沙参15克,玉竹15克,百合15克,麦冬15克,川贝母10克,甘草5克。

- 用法:同上。

在使用这些处方时,应注意个人体质和病情的差异,以及药材的剂量和煎煮方法。

此外,干咳的原因复杂,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孩子咳嗽的中药偏方

孩子咳嗽的中药偏方

孩子咳嗽的中药偏方孩子咳嗽,中药偏方关心缓解孩子咳嗽,是让家长特别担忧的事情。

中药偏方可以关心缓解孩子咳嗽的症状,也在肯定程度上削减了孩子对西药的依靠。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中药偏方。

1.川贝柿子粥川贝柿子粥是治疗孩子咳嗽的常用偏方,它可以清热化痰。

做法很简洁,将100克柿子去皮、去核后煮开,然后加入10克川贝粉,搅拌匀称后即可。

每天让孩子喝3次,每次喝30毫升即可。

1.1 原材料介绍柿子,性平,味甘涩,有清热生津、健脾润肠、敛肺化痰的功能。

川贝,性微寒,味苦、涩,有润肺、清热、化痰的作用。

1.2 功效作用川贝柿子粥可以清热化痰,对于肺部有积热、痰湿等症状的孩子特别有效。

1.3 留意事项川贝柿子粥属于滋润性食物,孩子假如脾胃虚寒、消化不良,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2.茯苓杏仁汤茯苓杏仁汤可以滋阴润肺,止咳化痰,对于干咳不止、痰中带血等症状的孩子有很好的作用。

做法很简洁,将50克杏仁、25克茯苓、15克生白芍、15克生地黄加入清水中煮30分钟即可。

每天让孩子喝2次,每次喝50毫升即可。

2.1 原材料介绍杏仁,性平,味甘、苦,有润肺止咳、镇痛的作用。

茯苓,性平、味甘淡、微苦,有利尿、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

2.2 功效作用茯苓杏仁汤可以滋阴润肺,止咳化痰,对于慢性气管炎、肺结核等肺部疾病的孩子,可以作为帮助治疗的偏方。

2.3 留意事项杏仁有肯定毒性,孩子吃杏仁时要确保其剥去杏仁上的外皮,避开对健康造成影响。

此外,杏仁不宜过度食用,否则会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

3.苹果蜜汁苹果蜜汁是特别简洁易做的一道中药偏方。

它可以润肺止咳、清热化痰,对于小儿咳嗽、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做法很简洁,将苹果切成小块,加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匀称后喝下去即可。

3.1 原材料介绍苹果,性微寒,味甘、酸,有生津、清热、润肺、化痰的功效。

蜂蜜,性温、味甜、微酸,有润肺、化痰、止咳、解毒的作用。

3.2 功效作用苹果蜜汁可以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对于孩子咳嗽、气管炎、支气管炎等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养阴清肺汤标准处方

养阴清肺汤标准处方

养阴清肺汤标准处方养阴清肺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汤剂,具有滋阴清肺、润燥止咳的功效。

它主要适用于肺热引起的咳嗽、干咳、咳痰等症状。

下面我将介绍一份养阴清肺汤的标准处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处方组成】。

石膏30克、知母15克、麦冬15克、玄参15克、杏仁10克、甘草6克。

【药物功效】。

石膏,清热解毒,生津止渴。

知母,清热润肺,止咳化痰。

麦冬,滋阴润肺,清肺止咳。

玄参,清热泻火,润肺止咳。

杏仁,化痰止咳,润肺止咳。

甘草,益气养阴,调和药性。

【适应症】。

适用于肺热引起的咳嗽、干咳、咳痰等症状。

【用法用量】。

将上述药物放入煎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分两次温服。

【注意事项】。

1. 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

2. 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3. 忌与感冒药、抗生素等药物同服。

【疗效观察】。

连续服用3-5天后,患者的咳嗽、咳痰等症状明显减轻,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养阴清肺汤的作用机制】。

养阴清肺汤中的石膏、知母、麦冬等药物,具有清热润肺、滋阴养阴的功效,能够有效地抑制肺部炎症,减轻咳嗽、咳痰等症状。

此外,玄参、杏仁等药物还能够帮助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加速病情康复。

【临床应用价值】。

养阴清肺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汤剂,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在治疗肺热引起的咳嗽、干咳、咳痰等疾病时,具有良好的疗效,并且较少出现不良反应。

【总结】。

养阴清肺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汤剂,具有滋阴清肺、润燥止咳的功效。

它的标准处方包括石膏、知母、麦冬、玄参、杏仁、甘草等药物,能够有效地治疗肺热引起的咳嗽、干咳、咳痰等症状。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疗效的发挥,并且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呼吸科中医科普:清肺,化痰止咳的中成药,一文汇总,收藏备用

呼吸科中医科普:清肺,化痰止咳的中成药,一文汇总,收藏备用

呼吸科中医科普:清肺,化痰止咳的中成药,一文汇总,收藏备用清肺十八味丸成分:石膏、人工牛黄、红花、檀香、降香、拳参、人工麝香、黑云香、草乌叶、诃子、木香、银朱、甘草、北沙参、沉香、肉豆蔻、苦参、蒜炭。

适应症:清热,止咳。

用于肺热咳嗽,痰色赤黄,“赫依”热烦躁。

清肺抑火胶囊成分:黄芩、栀子、黄柏、大黄、苦参、天花粉、知母、桔梗、前胡。

辅料为玉米淀粉。

适应症:清肺止咳,降火生津。

用于肺热咳嗽、痰涎壅盛、咽喉肿痛、口鼻生疮、牙齿疼痛、牙根出血、大便干燥、小便赤黄。

清肺止咳丸成分:柯子(去核)、毛柯子(去核)、余甘子(去核)、藏木香、木香、木香马兜铃、天竺黄、紫草茸、藏茜草、紫草、高山辣根菜、翼首草、力嘎都。

适应症:清热止咳,利肺化痰。

用于扩散热,陈旧波动热引起的肺炎、肺脓肿,感冒咳嗽、胸部疼痛、咯脓血。

牛黄清肺散成分:人工牛黄、茯苓、川贝母、白前、沉香、黄芩、胆南星、水牛角浓缩粉、百部(制)、清半夏、石膏、冰片。

适应症:清肺化痰,消炎止咳。

用于肺热咳嗽,痰涎壅盛,胸满喘促。

儿童清肺丸成分:麻黄、炒苦杏仁、石膏、甘草、蜜桑白皮、瓜蒌皮、黄芩、板蓝根、橘红、法半夏、炒紫苏子、葶苈子、浙贝母、紫苏叶、细辛、薄荷、蜜枇杷叶、白前、前胡、石菖蒲、天花粉、煅青礞石适应症:清肺,解表,化痰,止嗽。

用于小儿风寒外束、肺经痰热所致的面赤身热、咳嗽气促、痰多黏稠、咽痛声哑。

景天清肺胶囊成分:红景天、石灰华、桔梗、甘草。

适应症:清热利肺,祛痰止咳。

用于痰热阻肺所致急慢性支气管炎,咳嗽痰多。

小儿清肺化痰颗粒成分:麻黄、石膏、苦杏仁、前胡、黄芩、紫苏子(炒)、葶苈子、竹茹。

适应症: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用于小儿肺热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喘。

小儿清肺八味丸成分:天竺黄、红花、人工牛黄、拳参、北沙参、胡黄连、檀香、麦冬。

适应症:清肺热,止咳定喘。

用于小儿肺热,发烧,咳嗽,气促,瘟疫热盛。

清肺宁嗽丸成分:黄芩、桔梗、天花粉、枳壳(麸炒)、桑白皮(蜜炙)、浙贝母、知母、百部、麦冬、苦杏仁、前胡、甘草、橘红适应症:清肺、止咳、化痰。

9种茶止咳清肺化痰

9种茶止咳清肺化痰

久咳不愈怎么办? 9种茶止咳清肺化痰1、珠贝润肺饮——材料:麦冬、珠贝各10克,沙参8克,款冬花6克。

功效:麦冬可清热养阴、治口干以及喉咙肿痛,沙参清肺、除虚热,珠贝润肺、缓咳嗽痰血,款冬花平喘止咳。

适用症状:干咳无痰或痰量少、质地微稠不易咳出甚至有血丝的干咳。

2、胖大海茶——材料:胖大海3枚,冰糖适量。

先将胖大海用温水洗净,再与冰糖一起用沸水冲泡15分钟,每日1剂,代茶饮用。

本方具有清热润肺、利咽解毒的作用。

适用症状: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症见咽喉肿痛,或咽痒作咳。

3、菊花茶——材料:鲜菊花、鲜茶叶各30克(干品各15克)。

上2味剪碎,共捣取汁,用凉开水40毫升冲泡即可。

干品则煎汤代茶。

每日1剂,不拘时饮用。

适用症状:本方具有清热利咽、消肿止痛的作用。

主治急慢性咽喉炎,咽喉肿痛,刺痒不适等症。

4、金橘茶——材料:金橘500克,食盐100克。

将金橘略晒(皮软为度),盐渍贮瓶中,存3~6个月。

每次取盐渍金橘3~5枚,洗去表面盐粒,捣烂,加白糖适量,用开水泡饮。

适用症状:可治食欲不振、久咳不愈、小儿百日咳,也可防治感冒。

5、清热止嗽茶——甘菊花、炙枇杷叶、霜桑叶各6克,广皮、酒黄芩各3克,生地、焦枳壳各4、5克,鲜芦根2支。

将芦根切碎,与余药共为粗末,水煎,取汁。

温饮,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表,宣肺止嗽。

适用症状:外感风热,肺热咳嗽,恶心痰多,口渴咽干,大便干结等症。

6、杏仁散寒茶——材料:薏仁15克,陈皮、杏仁粉、款冬花各10克。

功效:薏仁补肺健脾、袪风排湿,陈皮理气健脾、化痰,杏仁粉及款冬花可润肺散寒、平喘止咳。

适用症状:痰量多且颜色白、质地偏稀的寒湿咳。

7、贝母清热饮——材料:桑白皮、贝母和地骨皮各10克,百部6克。

功效:桑白皮清肺热、止咳平喘,贝母润心肺、化痰,地骨皮退热凉血、缓咳嗽,百部可润肺、镇咳。

适用症状:痰量多,颜色较黄、质地微稠的热咳。

8、党参补气茶——材料:党参、茯苓、白术各10克,紫菀6克。

川贝止咳中药止咳良方

川贝止咳中药止咳良方

川贝止咳中药止咳良方川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用于治疗咳嗽症状。

川贝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被誉为中药界的“神草”。

本文将介绍一些使用川贝的中药止咳良方,供读者参考。

1. 川贝蛤蚧汤川贝蛤蚧汤是一种经典的中药方剂,适用于干咳无痰或少痰的咳嗽患者。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 川贝5克- 蛤蚧10克- 淡竹叶10克- 甘草5克制作步骤:1. 将上述材料加入适量清水中,放入砂锅中煎煮30分钟。

2. 过滤药液,分成3次服用,每次服用前可以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味。

2. 川贝石膏姜汤川贝石膏姜汤适用于痰多咳嗽、咳嗽有痰涎的患者。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 川贝5克- 石膏30克- 干姜10克- 麦冬10克- 核桃仁10克制作步骤:1. 将上述材料加入适量清水中,放入砂锅中煎煮40分钟。

2. 过滤药液,分成2次服用,每次服用前可以加入适量的冰糖调味。

3. 雪梨川贝炖梨雪梨川贝炖梨是一种适用于干咳少痰的止咳良方。

制作方法如下:材料:- 雪梨1个- 川贝砂1克- 冰糖适量制作步骤:1. 将雪梨洗净,去皮去核,留下一个小口,使内部可以加入药物。

2. 将川贝砂放入雪梨内,加入适量冰糖封口。

3. 放入蒸锅中蒸熟,一般需要约30分钟至40分钟。

4. 取出雪梨,将炖汁倒入碗中,可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蜂蜜。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川贝中药止咳良方,不同人的体质和症状可能会有所不同,建议在使用前咨询中医或中药师的意见。

同时,使用中药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用药,并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总结:- 川贝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 川贝蛤蚧汤适用于干咳无痰或少痰的咳嗽患者。

- 川贝石膏姜汤适用于痰多咳嗽、咳嗽有痰涎的患者。

- 雪梨川贝炖梨适用于干咳少痰的止咳良方。

- 在使用中药时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并严格按照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进行用药。

中医偏方缓解慢性咳嗽的草药煎剂配方

中医偏方缓解慢性咳嗽的草药煎剂配方

中医偏方缓解慢性咳嗽的草药煎剂配方慢性咳嗽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困扰。

中医草药煎剂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少的特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中医偏方草药煎剂,并提供了相应的配方,供患者参考。

1. 桔梗薏苡仁煎剂配方:桔梗10克,薏苡仁10克,杏仁10克,苏子10克,玉竹10克,甘草6克。

煎服方法:将以上草药加水煎煮,取汁饮用。

该方具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慢性咳嗽。

2. 杏仁桑白皮煎剂配方:杏仁10克,槟榔10克,桑白皮10克。

煎服方法:将杏仁、槟榔、桑白皮加水煎煮,取汁饮用。

该方具有化痰止咳、清热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慢性咳嗽。

3. 老鸭加味茯苓煎剂配方:老鸭1只(去毛和内脏),茯苓20克,莲子20克,猪肺1副,薏苡仁10克,陈皮10克,生姜适量。

煎服方法:将草药洗净放入煲中,加水煎煮至鸭肉变烂,去掉上面的浮沫后添加适量的生姜,继续煮沸5分钟即可食用。

该方具有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慢性咳嗽痰多的症状。

4. 麻黄桑叶煎剂配方:麻黄10克,桑叶10克,杏仁10克,紫菀10克。

煎服方法:将以上草药加水煎煮,取汁饮用。

该方具有宣肺、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湿热咳嗽、咳痰黏稠的症状。

5. 没药半夏煎剂配方:没药10克,半夏10克,玄参10克,苍术10克。

煎服方法:将以上草药加水煎煮,取汁饮用。

该方具有平喘、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阵发性咳嗽、痰白黏稠的症状。

总结:中医偏方草药煎剂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缓解慢性咳嗽的治疗方法。

但使用草药煎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选择适合自己病情的草药煎剂。

第二,严格按照配方和用药方法进行煎煮。

第三,咳嗽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以上所提供的草药煎剂只是一些常用的方剂,对于慢性咳嗽症状的缓解有一定的帮助。

但由于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不同,对草药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因此建议在使用草药煎剂时,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润肺止咳汤的12种做法

润肺止咳汤的12种做法

润肺止咳汤的12种做法1. 润肺止咳汤的第一种做法:将30克贝母、10克沙参、10克黄芩、10克苏叶、20克桔梗、适量冰糖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煮30分钟,滤去渣滓后饮用。

2. 润肺止咳汤的第二种做法:将30克燕窝、10克鱼腥草、适量冰糖加入适量水中煎煮20分钟,滤去渣滓后分次饮用。

3. 润肺止咳汤的第三种做法:将20克枇杷叶、10克川贝母、适量冰糖加入适量清水中煎煮20分钟,滤去渣滓后饮用。

4. 润肺止咳汤的第四种做法:将15克玉竹、15克麦冬、10克桔梗、适量冰糖加入适量水中煎煮30分钟,滤去渣滓后分次饮用。

5. 润肺止咳汤的第五种做法:将10克桑白皮、10克杏仁、10克茯苓、适量冰糖加入适量清水中煎煮30分钟,滤去渣滓后饮用。

6. 润肺止咳汤的第六种做法:将10克浙贝母、15克杏仁、15克沙参、15克麦冬、适量冰糖加入适量水中煎煮40分钟,滤去渣滓后分次饮用。

7. 润肺止咳汤的第七种做法:将10克罗汉果、10克川贝母、10克黄芩、适量冰糖加入适量清水中煎煮20分钟,滤去渣滓后饮用。

8. 润肺止咳汤的第八种做法:将30克夏枯草、适量冰糖加入适量水中煎煮30分钟,滤去渣滓后分次饮用。

9. 润肺止咳汤的第九种做法:将15克白花蛇舌草、适量冰糖加入适量水中煎煮30分钟,滤去渣滓后饮用。

10. 润肺止咳汤的第十种做法:将15克桑叶、15克杏仁、适量冰糖加入适量清水中煎煮20分钟,滤去渣滓后分次饮用。

11. 润肺止咳汤的第十一种做法:将15克薄荷、15克丹参、适量冰糖加入适量水中煎煮30分钟,滤去渣滓后饮用。

12. 润肺止咳汤的第十二种做法:将30克天麻、10克牛蒡子、10克白前、适量冰糖加入适量清水中煎煮30分钟,滤去渣滓后分次饮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麻杏石甘汤
【组成】麻黄6克、杏仁9克、生石膏24克、甘草6克。

【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郁而化热,热壅于肺,而见咳嗽、气急、鼻煽、口渴、高热不退,舌红苔白或黄,脉滑数者。

常用本方配伍鱼腥草、黄芩、瓜蒌、贝母等,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以及麻疹合并肺炎。

泻白散
【组成】桑白皮30克、地骨皮30克、生甘草3克、粳米6克。

【功用】泻肺火,清虚热:用于肺热咳喘、咯血、口干唇燥,舌红苔黄,脉细数者。

可用本方配合麻杏石甘汤,治疗小儿麻疹初起,或疹后合并肺炎之咳嗽气急、痰粘、身热不退等症。

苇茎汤
【组成】苇茎(芦根)30克、生苡仁30克、桃仁9克、冬瓜子24克。

【功用】清肺化痰,逐瘀排脓:用于肺痈,咳吐臭痰脓血、胸痛,舌红苔黄,脉滑数者。

可用本方治疗肺脓疡、肺炎、慢性支气管炎继发感染等。

青蒿鳖甲汤
【组成】青蒿6克、鳖甲15克、生地12克、知母6克、丹皮9克。

【功用】养阴清势:用于阴虚潮热或低热,如热病后期或慢性病低烧不退,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

目前常用本方治疗结核病潮热及其他慢性消耗性疾病之低热。

清燥救肺汤
【组成】桑叶9克、生石膏15克、人参2克、甘草3克、麻仁3克、阿胶3克(烊化)、麦冬4克、杏仁2克、枇杷叶6克。

【功用】清燥润肺:用于燥热伤肺之干咳无痰或少痰、气促胸痛、口燥咽干,舌干红少苔者。

【组成】麦冬35克、半夏5克、人参5克、粳米5克、甘草3克、大枣4枚。

【功用】养胃润肺,降逆化痰:用于肺胃阴虚,虚火上炎之证。

如肺阴伤之干咳或痰粘咯吐不爽;胃阴伤之咽干口渴、恶心、干呕、呃逆。

舌红苔净,脉虚数等。

沙参麦冬汤
【组成】北沙参10克、玉竹10克、麦冬10克、天花粉15克、扁豆10克、桑叶6克、生甘草3克。

【功用】甘寒生津,清养肺胃:用于燥伤肺胃,津液亏损而见口渴咽干、或干咳少痰,舌红少苔,脉细数者。

养阴清肺汤
【组成】生地9克、麦冬9克、元参9克、丹皮3克、川贝母6克、生甘草2 克、薄荷2克、白芍3克。

【功用】养阴清肺:用于阴虚肺热而见干咳少痰、口燥咽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数者。

玉屏风散
【组成】黄芪180克、白术60克、防风60克。

研粉,每次6~9克,每日2次。

【功用】补气固表止汗:用于气虚自汗,易于感冒者。

牡蛎散
【组成】生牡蛎、麻黄根、浮小麦、黄芪各30克,为散剂。

每服9克,每日2次。

【功用】固表止汗:用于气阴不足,证见自汗、盗汗、心悸气短者。

本方常单用或与补益方剂配伍,治疗体虚或病后自汗、盗汗。

【组成】麻黄3~6克、桂枝3克、细辛3克、干姜3克、制半夏9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甘草3克。

【功用】解表散寒,化饮平喘:用于素有痰饮,复感风寒,而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稀而多泡沫,苔白润,脉浮紧者。

本方常用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喘息而见咳喘痰稀有泡沫,遇冷即犯者。

止嗽散
【组成】荆芥、紫菀、百部、白前、陈皮各9克,桔梗6克、甘草3克。

原方为散剂,现作汤剂服。

【功用】止咳化痰:用于外感久咳,咳痰不爽,表邪未尽者。

本方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之咳嗽。

半夏厚朴汤
【组成】半夏9克、厚朴9克、茯苓12克、苏叶6克、生姜15克。

【功用】理气开郁,降逆化痰:用于咽中似物梗阻,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梅核气),或湿痰凝聚,胸膈满闷、撑胀而兼有呕吐者。

用本方加减可治疗慢性咽喉炎及神经官能症见有上述症状者。

瓜蒌薤白白酒汤
【组成】全瓜蒌12克、薤白9克、白酒30~60毫升,同煎。

【功用】通阳散结,豁痰下气:用于胸痹,证见胸背疼痛、痰多喘闷、气短不得卧,苔白腻而滑,脉沉弦者。

目前常用本方加活血化瘀药治疗冠心病之心绞痛。

也用于胸膜炎、慢性支气管炎、胁间神经痛等属于上述证候者。

清气化痰丸
【组成】陈皮9克、制半夏6克、茯苓9克、黄芩9克、瓜蒌15克、胆星6克、枳实6克、杏仁6克。

原为丸剂,可作汤剂服。

【功用】清热化痰,下气止咳:用于痰热内结、咳嗽痰黄而粘,甚则气急呕恶、胸膈堵闷,或发热,或惊悸失眠、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

可用本方加减,治疗肺有热痰的支气管炎。

止嗽散
【组成】荆芥、紫菀、百部、白前、陈皮各9克,桔梗6克、甘草3克。

原方为散剂,现作汤剂服。

【功用】止咳化痰:用于外感久咳,咳痰不爽,表邪未尽者。

本方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之咳嗽。

二陈汤
【组成】陈皮(或橘红)9克、制半夏9克、茯苓6克、炙甘草3克。

【功用】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于脾虚痰湿阻滞之咳嗽痰多而呈清稀泡沫、胸闷呕恶、头晕心悸,苔白腻,脉滑等症。

本方多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之咳嗽痰稀之症。

【附方】
杏苏散:即二陈汤加紫苏、杏仁、前胡、桔梗、枳壳、生姜、大枣。

功能宣肺止咳化痰,用于外感风寒,咳嗽痰多之证。

温胆汤:即二陈汤加枳实、竹茹。

用于痰热内扰,虚烦不得眠者。

导痰汤:即二陈汤加枳实、胆星。

用于痰多喘急、时发晕厥、头痛眩晕,或咯痰粘稠、坐卧不安者。

半夏白术天麻汤:即二陈汤加白术、天麻。

用于痰湿中阻,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胸脘痞闷,苔白滑腻,脉滑之证。

古希腊哲学大师亚里士多德说:人有两种,一种即“吃饭是为了活着”,一种是“活着是为了吃饭”.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有超于常人的心。

“志当存高远”,“风物长宜放眼量”,这些古语皆鼓舞人们要树立雄心壮志,要有远大的理想。

有一位心理学家到一个建筑工地,分别问三个正在砌砖的工人:“你在干什么?”
第一个工人懒洋洋地说:“我在砌砖。

” 第二个工人缺乏热情地说:“我在砌一堵墙。

” 第三个工人满怀憧憬地说:“我在建一座高楼!”
听完回答,心理学家判定:第一个人心中只有砖,他一辈子能把砖砌好就不错了;第二个人眼中只有墙,好好干或许能当一位技术员;而第三个人心中已经立起了一座殿堂,因为他心态乐观,胸怀远大的志向!
井底之蛙,只能看到巴掌大的天空;摸到大象腿的盲人,只能认为大象长得像柱子;登上五岳的人,才能感觉“一览众山小”;看到大海的人,就会顿感心胸开阔舒畅;
心中没有希望的人,是世界上最贫穷的人;心中没有梦想的人,是普天下最平庸的人;目光短浅的人,是最没有希望的人。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岩说:“做生意顶要紧的是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

”可见,一个人的心胸和眼光,决定了他志向的短浅或高远;一个人的希望和梦想,决定了他的人生暗淡或辉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