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检测指标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课件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年龄、性别、家族遗传、内分泌失调、营养失衡、药物副作 用等。
病理机制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失衡,导致骨形成减少,骨吸收 增加。
骨质疏松的症状与危害
症状
疼痛、骨折、身形变矮、呼吸困难等 。
危害
骨折风险增加、致残致死率高、医疗 负担重等。
02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课件
目录
• 骨质疏松概述 • 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 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 • 骨质疏松的康复与护理 • 骨质疏松的案例分析
01
骨质疏松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骨质疏松是一种以骨量减少和骨 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全身性 骨骼疾病,导致骨脆性增加,容 易发生骨折。
分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 松和特发性骨质疏松。
物理治疗
利用物理因子如电、光、热、磁等刺 激骨组织再生,缓解疼痛,改善骨密 度。
饮食调理
增加钙质摄入
多食用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 豆腐、鱼类等,同时补充钙剂。
控制磷的摄入
减少高磷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 脏、海鲜等,以维持钙磷平衡。
补充维生素D
适当晒太阳或食用富含维生素D 的食物,如鱼类、蘑菇等,促进
险。
骨密度检测
对疑似骨质疏松患者进行骨密 度检测,了解骨矿含量和骨结 构情况。
临床表现观察
观察患者疼痛、骨折等临床表 现,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 综合判断。
确诊与分级
根据综合评估结果,确诊患者 是否患有骨质疏松,并进行分
级,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诊断方法
双能X线吸收法
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 骨密度,是目前最常用的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案例三:儿童骨质疏松的早期发现与干预
骨质疏松PPT专业课件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Ⅰ型) 老年骨质疏松症(Ⅱ型) 特发性骨质疏松(包括青少年型)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中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病因
遗传 生活方式 疾病 药物
危险因素-不可控制因素
高龄 性别 早绝经(45岁前)或双侧卵巢切除 人种(欧洲和亚洲人) 家族史(大约有30中基因与骨质疏松相关) 成年后骨折史(有过1次骨折其再次骨折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骨形成标志物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骨钙素(OC) 骨碱性磷酸酶(BALP) 1型原胶原C-端前肽(PICP) 1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
骨吸收标志物
空腹2小时的尿钙/肌酐比值 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 血清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 尿吡啶啉(Pyr) 尿脱氧吡啶啉(D-Pyr) 尿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U-CTX) 尿1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U-NTX)
的危险性升高2倍)
危险因素-可控制因素
过度饮酒(每天超过3个单位) 吸烟 营养不良 低钙或低维生素D摄入 低体重(<57kg) 体力活动缺乏
疾病引起的骨量丢失
制动(卧床不起、坐轮椅) 性腺机能减退(高泌乳素血症、卵巢早衰、
手术切除) 内分泌疾病(库兴综合症、甲旁亢、甲状腺
骨质疏松症诊断(基于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是指单位体积(体积密度)或者是单位 面积(面积密度)的骨量,二者能够通过无创 技术对活体进行测量。
骨密度测量方法: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 DXA测量值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质疏松
症诊断的金标准 外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pDXA) 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中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1;4(1):2-17.
病因
遗传 生活方式 疾病 药物
危险因素-不可控制因素
高龄 性别 早绝经(45岁前)或双侧卵巢切除 人种(欧洲和亚洲人) 家族史(大约有30中基因与骨质疏松相关) 成年后骨折史(有过1次骨折其再次骨折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骨形成标志物
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骨钙素(OC) 骨碱性磷酸酶(BALP) 1型原胶原C-端前肽(PICP) 1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
骨吸收标志物
空腹2小时的尿钙/肌酐比值 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 血清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 尿吡啶啉(Pyr) 尿脱氧吡啶啉(D-Pyr) 尿1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U-CTX) 尿1型胶原交联N-末端肽(U-NTX)
的危险性升高2倍)
危险因素-可控制因素
过度饮酒(每天超过3个单位) 吸烟 营养不良 低钙或低维生素D摄入 低体重(<57kg) 体力活动缺乏
疾病引起的骨量丢失
制动(卧床不起、坐轮椅) 性腺机能减退(高泌乳素血症、卵巢早衰、
手术切除) 内分泌疾病(库兴综合症、甲旁亢、甲状腺
骨质疏松症诊断(基于骨密度测定)
骨密度是指单位体积(体积密度)或者是单位 面积(面积密度)的骨量,二者能够通过无创 技术对活体进行测量。
骨密度测量方法: 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 DXA测量值是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骨质疏松
症诊断的金标准 外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pDXA) 定量计算机断层照相术(QCT)
骨质疏松PPT课件图文版

其他危害
骨质疏松还可导致心肺功能下降、生活 质量降低等危害。
02
骨质疏松诊断方法
X线检查
常规X线检查
通过拍摄骨骼X线片,观察骨皮质 厚度、骨小梁形态及排列等,判 断骨质疏松程度。
特殊X线检查
如双能X线吸收法(DXA),可 更准确地测量骨密度,评估骨质 疏松风险。
骨密度测定
定量CT(QCT)
通过CT扫描获取骨骼内部的三维结 构信息,进而计算骨密度,具有较高 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政府支持
了解并申请政府提供的相关福利和支持,如医疗补助、残疾证等。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 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骨质疏松定义、流行病学及危害 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骨质疏松的发病ຫໍສະໝຸດ 制与危险因素 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策略
新型治疗技术介绍
新型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进展 细胞治疗与基因治疗在骨质疏松中的应用 物理治疗与康复训练的最新技术
家庭护理和关爱支持
家庭环境改善
确保家居环境安全,减少跌倒风险,如增加照明、安装扶手等。
营养支持
提供富含钙、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促进骨骼健康。
关爱与陪伴
家人应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和支持,鼓励其积极参与康复活动。
社会资源整合利用
医疗资源
合理利用医疗资源,如定期就诊、参加康复课程等。
社区服务
利用社区资源,如参加骨质疏松患者互助小组、志愿者服务等。
均衡饮食
摄入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食物,如奶 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等。
适量补充营养素
在医生建议下,可适量补充钙剂、维生素D等营养 素。
控制饮食禁忌
减少摄入高盐、高脂、高糖食物,避免过量饮用 咖啡、浓茶等。
骨质疏松的诊断与治疗ppt课件

02
CATALOGUE
诊断方法与标准
骨密度测定法
双能X线吸收法(DXA)
01
通过测量骨骼对两种不同能量X线的吸收程度来计算骨密度,是
目前国际公认的骨密度测量金标准。
定量CT(QCT)
02
利用CT技术对骨骼进行三维重建和骨密度测量,可更准确地评
估骨质疏松程度。
超声骨密度仪
03
通过测量骨骼对超声波的反射和吸收来评估骨密度,具有无创、
发病机制
涉及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方 面因素,导致骨代谢失衡,骨吸收 增加,骨形成减少。
流行病学及危害
流行病学
骨质疏松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绝经后妇女。
危害
易导致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与分型
临床表现
疼痛、脊柱变形、骨折等。
分型
原发性骨质疏松(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
便携等优点,但准确性相对较低。
X线检查法
常规X线检查
通过观察骨骼形态、骨皮质厚度、骨 小梁排列等来判断骨质疏松程度,但 敏感性较低。
特殊X线检查
如脊柱侧凸X线片、骨折部位X线片等, 可更直观地显示骨质疏松引起的骨骼变 形和骨折情况。
实验室检查法
血清钙、磷测定
反映骨骼代谢的基本情况,但受饮食、肾功能等多种因素影响, 特异性较低。
THANKS
感谢观看
保持正确的坐卧姿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 姿势;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增加阳光照射时 间,有助于缓解疼痛。
06
CATALOGUE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01
02
《骨质疏松ppt》ppt课件

而男性有7患骨质疏松症35骨量减少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率超过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总和医生应该善于在普通患者中发现骨质疏松症患者11病例168岁女性以糖尿病就诊内分泌科血糖控制好诉近来腰背痛明显要求开几贴膏药12?驼背?身高152cm年轻时身高158cm?月经14岁初潮40岁闭经?曾经服用强的松治疗过敏13腰椎x线检查骨质疏松症第一三腰椎压缩性骨折14诊断密盖息50iuimqd一周后复诊疼痛明显减轻继续注射3周后症状消失可爬山改用阿伦膦酸钠口服1年后骨密度有所改善15病例258岁男性12年前因为垂体瘤在天坛医院手术术后伽马刀治疗出现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性功能低下身高缩短173168cm腰背痛明显16一般情况明显好转骨密度增加性功能改善17临床感悟骨质疏松症患者很常见等待医生去发现多以腰背痛或骨折来就诊医生细心一点多问两句就能发现问题18二骨密度检查可以早期发现骨质疏松症19骨质疏松症的诊断临床表现骨折2021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kanisjaetalboneminerres1994
The most recent and authoritative guidelines on dietary calcium requirements 1997
实用文档
中国人平均钙日摄入量
仅仅400 mg 还差600-1100 mg
实用文档
•很多人没有达到理想钙摄入量 •充足的维生素D对于理想的钙吸收是非常重要的 •每天摄入 2,000 mg钙对于绝大多数人是安全的 •首选的钙来源是富钙食物如奶制品,日常饮食未达 到理想钙摄入者可以选择钙强化食品和口服钙制剂 •有必要在在人群中开展联合的公共健康活动,以达 到理想钙摄入
•乐力胶囊(氨基酸螯合钙):,1000mg/粒,含元素钙
275mg
实用文档
The most recent and authoritative guidelines on dietary calcium requirements 1997
实用文档
中国人平均钙日摄入量
仅仅400 mg 还差600-1100 mg
实用文档
•很多人没有达到理想钙摄入量 •充足的维生素D对于理想的钙吸收是非常重要的 •每天摄入 2,000 mg钙对于绝大多数人是安全的 •首选的钙来源是富钙食物如奶制品,日常饮食未达 到理想钙摄入者可以选择钙强化食品和口服钙制剂 •有必要在在人群中开展联合的公共健康活动,以达 到理想钙摄入
•乐力胶囊(氨基酸螯合钙):,1000mg/粒,含元素钙
275mg
实用文档
2024版年度骨质疏松ppt课件完整版

2024/2/3
心理支持与关爱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减轻 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共同参与康复计划
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促进功能恢复。
31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教育
向患者传授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提高其自我 认知和管理意识。
遵医嘱用药
强调按医嘱规范用药的重要性,提高药物治 疗效果。
2024/2/3
建立完善的骨质疏松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
政府加大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加强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2024/2/3
17
04 药物治疗选择及 注意事项
2024/2/3
18
药物治疗原则及适应症
治疗原则
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增加骨量、预防骨折
适应症
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特别是出现骨折等严重并发症时
三级预防:康复治疗及并发症管理
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如运 动疗法、物理疗法等。
对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如椎体成形术等。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并发症,如骨 折、疼痛等。
2024/2/3
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护理,提高生 活质量。
16
跨学科合作与政策支持
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骨质疏松的防 治工作。
7
02 骨质疏松危险因 素及评估
2024/2/3
8
年龄、性别与遗传因素
01
02
03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 松的风险逐渐增加,尤其 是女性绝经后。
2024/2/3
性别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 质疏松,这与女性的生理 特点有关。
遗传因素
骨质疏松有明显的家族聚 集性,遗传因素在骨质疏 松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心理支持与关爱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减轻 其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
共同参与康复计划
指导家属协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促进功能恢复。
31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教育
向患者传授骨质疏松相关知识,提高其自我 认知和管理意识。
遵医嘱用药
强调按医嘱规范用药的重要性,提高药物治 疗效果。
2024/2/3
建立完善的骨质疏松防治体系和服务网络。
政府加大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加强对骨质疏松防治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2024/2/3
17
04 药物治疗选择及 注意事项
2024/2/3
18
药物治疗原则及适应症
治疗原则
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增加骨量、预防骨折
适应症
确诊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特别是出现骨折等严重并发症时
三级预防:康复治疗及并发症管理
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如运 动疗法、物理疗法等。
对严重骨质疏松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如椎体成形术等。
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并发症,如骨 折、疼痛等。
2024/2/3
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和护理,提高生 活质量。
16
跨学科合作与政策支持
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骨质疏松的防 治工作。
7
02 骨质疏松危险因 素及评估
2024/2/3
8
年龄、性别与遗传因素
01
02
03
年龄
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 松的风险逐渐增加,尤其 是女性绝经后。
2024/2/3
性别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骨 质疏松,这与女性的生理 特点有关。
遗传因素
骨质疏松有明显的家族聚 集性,遗传因素在骨质疏 松的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
骨密度检查PPT课件

脊柱畸形或X线片提示有骨量下降,为下一步继续 治疗需测量骨密度
长期服用皮质醇激素,为调整治疗方案需了解骨 密度的变化
具有无症状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在决定外科手 术前需了解骨密度变化
临床应用
相对适用范围
大规模的普查,筛选 对治疗疗效的监测 对疾病影响骨量变化过程的监测 对高危病人的评价:月经不调,继发性甲旁亢、
如99mTc-MDP骨扫描(48h内);99mTc- MA肺扫描 (24h内);99mTc-SC肝扫描(48h内);131I扫描大于 100uCi(48h);在腰椎上有骨转移灶使浓聚时间延长。 99mTc-DTPA肾扫描(24h)
骨密度测量的禁忌证
不能平卧于检查床上,或不能坚持平卧 5min者
脊柱严重畸形或脊柱上有金属内植物 (但有骨科特殊软件者除外)
女,58
侧位腰椎骨密度测量的目的
老年人腹主动脉钙化,腰椎小关节退行性 变,椎间盘钙化,Schmorl结节和骨刺等前 后位腰椎测量时不易剔除,而侧位腰椎测 量时可除外
侧位腰椎骨密度测量的目的
椎体富含松质骨,也是压缩性骨折易发生 的部位,而脊柱后1/3主要是皮质骨,不是 压缩性骨折的主要因素
了解随年龄增长骨量丢失的状况
性功能低下: 女性雌激素缺乏症,如卵巢切除、子宫切
除、无月经等 常见于神经性厌食症和高泌乳素血症的运
动员,都是骨折的危险因素
总之,骨质疏松的发生
与性别、年龄、营养、遗传、内分泌、生活 方式、物理因素、免疫、疾病状态、药物治 疗等因素有关
骨密度测量的禁忌证
怀孕 在测定2~6天内口服了影响图像显影的药物 近期进行了放射性核素检查
松质骨的比率在跟骨中是95﹪,腰椎是65﹪, 股骨颈是50﹪,桡骨远端是45﹪,全身平均的 比率是20﹪
长期服用皮质醇激素,为调整治疗方案需了解骨 密度的变化
具有无症状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在决定外科手 术前需了解骨密度变化
临床应用
相对适用范围
大规模的普查,筛选 对治疗疗效的监测 对疾病影响骨量变化过程的监测 对高危病人的评价:月经不调,继发性甲旁亢、
如99mTc-MDP骨扫描(48h内);99mTc- MA肺扫描 (24h内);99mTc-SC肝扫描(48h内);131I扫描大于 100uCi(48h);在腰椎上有骨转移灶使浓聚时间延长。 99mTc-DTPA肾扫描(24h)
骨密度测量的禁忌证
不能平卧于检查床上,或不能坚持平卧 5min者
脊柱严重畸形或脊柱上有金属内植物 (但有骨科特殊软件者除外)
女,58
侧位腰椎骨密度测量的目的
老年人腹主动脉钙化,腰椎小关节退行性 变,椎间盘钙化,Schmorl结节和骨刺等前 后位腰椎测量时不易剔除,而侧位腰椎测 量时可除外
侧位腰椎骨密度测量的目的
椎体富含松质骨,也是压缩性骨折易发生 的部位,而脊柱后1/3主要是皮质骨,不是 压缩性骨折的主要因素
了解随年龄增长骨量丢失的状况
性功能低下: 女性雌激素缺乏症,如卵巢切除、子宫切
除、无月经等 常见于神经性厌食症和高泌乳素血症的运
动员,都是骨折的危险因素
总之,骨质疏松的发生
与性别、年龄、营养、遗传、内分泌、生活 方式、物理因素、免疫、疾病状态、药物治 疗等因素有关
骨密度测量的禁忌证
怀孕 在测定2~6天内口服了影响图像显影的药物 近期进行了放射性核素检查
松质骨的比率在跟骨中是95﹪,腰椎是65﹪, 股骨颈是50﹪,桡骨远端是45﹪,全身平均的 比率是20﹪
骨质疏松PPT专业课件

运动与锻炼
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如散 步、太极拳等。
定期复查与随访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06
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控制策略展望
加强公众健康教育宣传力度
建立骨质疏松防治宣传教育体系
通过媒体、社区、学校等多种渠道,普及骨质疏松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对骨 质疏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发病机制
骨质疏松的主要病因包括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和生 活方式等。随着年龄增长,骨吸收与骨形成失衡,骨量逐渐减少 ,骨骼脆性增加,导致骨折风险增高。
流行病学特点
患病率
骨质疏松在老年人中患病率较高,女性尤为显著。
骨折风险
骨质疏松患者骨折风险高于正常人群,骨折部位多 见于髋部、脊柱和手腕等。
加强科研合作与创新,推动骨质疏松防治技术进步
加强科研合作
加强国内外科研机构、高校等的合作 ,共同开展骨质疏松的基础研究和临 床研究,提高防治技术的科学性和有 效性。
推动技术创新
鼓励企业加大投入,研发新的骨质疏 松防治技术和产品,如新的药物、医 疗器械等,提高骨质疏松防治水平。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开展骨质疏松防治宣传活动
组织各类骨质疏松防治宣传活动,如健康讲座、义诊、宣传周等,提高公众的 参与度和知晓率。
提高医疗保健体系对骨质疏松的重视程度
加强骨质疏松的筛查和诊断
在医疗机构中加强骨质疏松的筛查和诊断,及时发现和治疗骨质疏松患者,减少 并发症的发生。
完善骨质疏松的医疗保健服务
建立骨质疏松防治中心,提供专业的骨质疏松诊疗服务,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 疗、营养指导等,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医疗保健服务。
增加钙的摄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成
破骨细胞
微骨折
类骨质
矿化
骨细胞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骨形成标志物
骨钙素(OC, BGP) 碱性磷酸酶(ALP)及骨特 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
✓ 1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
1型原胶原C端前肽 (P1CP)
骨吸收标志物
抗酒石酸酸性磷(TRAP) 羟脯氨酸 (HYP) 空腹2小时钙/肌酐 (Ca/Cr) 胶原吡啶诺啉交联( pyr) 胶原脱氧吡啶啉(DPD) I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 (NTX)
骨骼的物质构成
有机基质(30%) I型胶原(Type I collagen) 85-90% 非胶原蛋白(noncollagenous proteins) 蛋白多糖(proteoglycans)
矿物质(70%) 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
骨骼的构建和重建
骨构建:骨骼的生长和构型完成的过程。 骨重建(骨转换):是成熟骨组织的一种替
骨重 建
酶及分解产物 骨吸收标志物
酶及分解产物 骨形成标志物
骨转换标志物的来源
合成
I型胶原
降解
骨形成标志物
骨吸收标志物
Osteoblasts
Bone Form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M-CSF
CFU-M=colony forming unit macrophage M-CSF=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Adapted from Boyle WJ, et al. Nature. 2003;423:337-342.
骨质疏松症
BMD 2.5 SD
-2.5
严重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 + 骨折
?
动物实验
骨转换标志物测定 骨密度测定技术
间接
+ = 骨强度
骨质量(30%) 骨密度(70%)
1. 几何学和微结构 2. 骨转换率 3质
量
aBMD = g/cm2 vBMD = g/cm3
长时间 的变化
Adapted from 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anel on Osteoporosis. JAMA 2001
骨转换生化标志物
在骨转换过程产生的一些代谢物
• 骨形成标志物:成骨细胞活动及骨形成 时的代谢产物
• 骨吸收标志物:破骨细胞活动及骨吸收 时的代谢产物,特别是骨基质降解产物
换机制,即去除局部的旧骨代之以形成的 新骨 ,由骨重建单位来完成。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丢失
正常情况
骨质疏松
男性骨质疏松症—非常重要但被忽略
“无声无息”, 65岁以后 多以骨折为首发症状 三分之一的髋部骨折发生在男性 60%的男性在髋部骨折后
不能完全恢复活动能力 髋部骨折:
男性的死亡率是女性的两倍 (男性31% vs 女性17%)
每1 0 , 0 0 0 人 骨 折 发 生 率
髋部骨折随年龄增加*
女性 男性
年 龄 组 (岁 )
骨密度
• 骨密度(BMD )全称“骨骼矿物质密度”
• 双能X线吸收法(DXA)--目前诊断金标
准
与健康成人骨峰值比较
T值
正常
BMD > -1 SD
>-1
骨量低下
-2.5 SD < BMD -1 SD -2.5 -1
© 2007 Amgen. All rights reserved.
Activated Osteoclast
Bone Resorption
Provided as an educational resource. Do not copy or distribute.
微骨折 钙化骨
骨重塑型过程
吸收 相反
✓1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
(CTX) )
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策略
Osteoclast
Osteoblast
抑制骨吸收
刺激骨形成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
抑制骨吸收 促进骨形成
的药物
的药物
其它药物
双膦酸盐 SERMS 降钙素 雌激素
氟制剂 PTH
活性维生素D 中药 植物雌激素
骨代谢检测指标
• 人体骨骼系统是由206块骨组成的“活” 组 织(松质骨和皮质骨)为了生长不断进行着 “骨构建”,为了适应环境时刻在“骨重 建”。
• 由成骨细胞与破骨细胞参与的骨形成与骨吸 收贯穿生命始终,两个环节的精确偶联维持 着骨量的平衡。
骨骼中的细胞
骨细胞(osteocyte) 成骨细胞(osteoblast) 衬细胞(lining cell) 破骨细胞(osteocl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