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生德育现状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农村中小学生道德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中小学生道德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中小学生道德现状调研报告标题:农村中小学生道德现状调研报告一、引言农村中小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对象,道德教育对他们的成长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调研农村中小学生的道德现状,为提升农村中小学生的道德素质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涵盖农村中小学生的道德认知、道德行为和道德评价等方面。

三、调研结果1. 道德认知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生对道德的认知还停留在具体行为规范层面,对道德背后的价值和意义理解不深入。

2. 道德行为农村中小学生的道德行为整体较好,遵守常规道德规范。

然而还存在部分学生缺乏自觉性,对道德规范执行抱有抵触态度。

3. 道德评价农村中小学生对他人的道德评价较为主观,容易受到个人喜好和偏见的影响,缺乏客观的评判标准。

四、调研分析1. 家庭教育影响农村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主要来自家庭,但部分农村家庭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不够,只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道德培养。

2. 学校教育作用学校在农村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仍存在教育资源不平衡、教师道德素质不高等问题,影响了道德教育的有效性。

3. 社会环境因素农村社会环境对农村中小学生的道德教育影响也不容忽视,社会道德风气淳朴的优势存在,但也面临着信息传播不畅、道德观念多元等挑战。

五、建议1. 家庭加强道德引导,注重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

2. 学校加大道德教育力度,提升教师的道德素质和教育水平。

3. 社会各界共同合作,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环境,提供相关教育资源和教育支持。

六、结论农村中小学生道德现状整体较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和解决。

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提升农村中小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一、引言德育教育一直被认为是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高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并寻求相关的改进措施,本文将对农村高中德育教育进行一次调查与研究。

二、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现状1. 教育资源不足相比城市高中,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资源相对匮乏。

农村高中缺少专职德育老师,德育教育往往被其他学科的教师兼管,德育教育的时间和资源相对较少。

农村高中的师资力量也普遍较为薄弱,教师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也存在偏差。

2. 薄弱的德育教育内容农村高中德育教育内容相对单一,大部分时间都用于传授理论知识,实际操作和实践性德育教育相对较少。

德育教育主要停留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和实践性,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学生道德行为问题突出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农村高中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学生不尊重师长,出现作弊、欺凌、旷课等行为,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教育教学秩序。

4. 家庭对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家庭相比,农村家庭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投入相对较少。

一些家长往往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略了道德素质的培养,导致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出现了问题。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对农村高中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了调查。

1. 问卷调查对象:农村高中学生、教师、家长2. 问卷内容:包括德育教育资源、内容、影响因素等多个方面的内容3. 访谈对象:教育管理者、德育教育专家四、调查结果及分析1. 对农村高中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80%的学生对德育教育资源感到不满足,认为学校德育教育时间不够,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品质的影响较小。

学生们也普遍对德育教育内容感到枯燥乏味,认为缺少实际操作和实践性,希望学校能够加强这方面的培养。

2. 对于农村高中教师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教师均认为自己对德育教育的理解存在问题,需要更多的培训和指导。

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我们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对市区的几所中小学进行了调查。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分别对小学3?6年级,初中1?3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75份。

其中,年龄段为8?16岁,平均年龄l2.6岁;男生412人,女生363人。

另外,还对两个山区乡、镇的中、小学进行了抽样调查,经过对比分析,总体状况基本相符。

一、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调查 1.主观上认同和维护社会公德,但主动性不够,并且在基本公德素养上存在着随年龄增加而逐渐淡薄的倾向。

《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当前社会提倡的最基本的公共生活准则,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同。

有59.3%的学生表示能够遵守,40%的学生表示基本能做到,说明广大中小学生有一定的社会公德意识。

在关于“在公交车上是否给老弱病残乘客让座”及“是否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方面,83.7%的学生表示会主动让座,但随着年龄的增大,这一比例呈递减趋势。

“有人想吐痰,附近找不到痰盂,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有近80%的学生认为“先吐在废纸上,然后扔掉”。

应当肯定的是农村青少年在自觉履行公德方面还是好的,只是在卫生习惯上有些欠缺,同时实际行为与道德观念略有偏差。

在“用完东西你会归位吗”这一问题中,82%的学生选择了“会”,但有18%的学生认为“不会”。

崇尚传统家庭美德,家庭美德意识较强,但家长的观念相对滞后,影响了中小学生家庭美德的行为实践。

调查显示84%的中小学生愿意经常帮助父母做家务。

另外,中小学生的家庭参与意识较强,有52%的孩子对家庭中的事能主动参与并发表意见,有47.3%的孩子希望与父母的关系是平等的,愿意以朋友的身份与父母沟通。

然而,有12%的中小学生愿意帮助父母做家务,但家长不让做,有20%的中小学生想参与家庭中的事并发表意见,但父母反对。

这说明许多父母受封建等级观念的影响较大,习惯用专制的教育方式,不能接受孩子与自己“平起平坐”,或者是出于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认为孩子的首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愿意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

【最新】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3)doc

【最新】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3)doc

农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现状调研报告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研报告1.调研目的及背景根据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我国目前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免收学费。

并且从2008年起,国家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的杂费和书本费,切实减轻了农村家庭的负担,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义务教育事业的重视和对经济困难家庭的关怀。

在农村普及义务教育,关系到广大农村中小学健康成长的基础,关系到亿万农民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整个农业、农村的发展和整个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业和农村地区的现代化,整个国家的现代化事业也就不可能进行下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取得了不小成就。

但是,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缓慢,城乡教育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亟待加强。

为了解家乡农村义务教育情况,就XX省XX县区仓街乡仓街村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并撰写调研报告一份。

2.调研时间、地点、方式及对象时间:2013年1月24日地点:XX省XX县区仓街乡仓街村调研方式:实地考察和走访,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选取被调查人。

调查对象:仓街村村民3.调研经过2013年1月24日上午,我来到了XX省XX县区仓街乡仓街村进行了有关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的调研,来到村里后,我走访了十五户家里有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孩子的农户,又走访了一些当地的中小学老师,详细询问了一些有关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并认真地听取他们的观点、看法和意见,将这些情况进行整理和汇总,得出了一些自己的结论、看法。

在调查的前期准备阶段,我准备了一些有关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例如限制孩子接受更高程度的教育的最大原因、教育设施的城乡差距、家长对学校教育质量的看法、家长对教育投资的态度、对目前教育现状的满意度以及建议等。

参与调查的农户都热心回答了我的问题。

4.调研结果及问题分析根据本次调研所得到的结果来看,由于目前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和书本费,并且对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每天3元的营养补助,农村寄宿制学生还能享受到一定的生活补助,在经济上大大减轻了农村家庭的负担,国家惠及农民的政策得到了切实的执行。

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随着农村教育的快速发展,高中德育教育也成为了广大学校重视的问题。

但是,目前农村高中德育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将对其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

一、农村高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1.师资力量不足农村高中的师资力量相对于城市高中来说较为欠缺,很多德育教师并不具备教学经验和能力,导致德育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2.德育课程薄弱目前一些农村高中的德育课程设置过少,德育教育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

3.德育评价缺失农村高中德育评价缺失,评价标准不够科学规范,评价方法单一,难以对学生的德育进行全面提高。

4.德育教育的方式单一很多农村高中的德育教育方式较单一,没有与社会生活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难以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到德育教育带来的实际影响。

1.提高德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学校应当加强德育师资力量的培训和考核,让德育教师具备更加专业化的教学能力和科学的德育教育理念。

2.加强德育课程的设置和内容丰富化学校应当对德育课程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加强多元化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让德育教育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3.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学校应当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制定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评估学生的全面素质和成长情况,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多渠道开展德育教育学校应当开展多元化的德育教育,整合社会资源,加强校内外联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德育教育机会和体验。

如:社区服务、军事训练、社会实践等。

总之,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我们重视,在加强德育教育方面,我们应当加强师资培训,拓宽德育教育课程的内容,制订科学的德育评价体系和建立多渠道开展德育教育。

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农村高中的德育教育质量。

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农村高中德育教育是指在农村地区的高中阶段,对学生进行品德和道德教育的过程。

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现状与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和重视。

本文将对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现状首先体现在师资力量方面。

由于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相对较少,以及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较弱。

师资力量的不足影响到德育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在实施德育教育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不够,学生的个性和特点不能被充分发掘和培养。

提高师资力量是农村高中德育教育改进的首要任务。

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现状还表现在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和创新性不足方面。

德育教育只注重道德规范的宣传和灌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兴趣等方面。

这种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导致了学生缺乏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农村高中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使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道德知识。

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家校合作的机制和力度不够。

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对学生的道德培养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力。

在农村地区,由于家长的教育水平和社会条件的限制,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往往存在较大的断层。

这导致了学生的道德和品德教育得不到有效的延伸和巩固。

建立起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加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联系与合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德育教育是农村高中德育教育改进的关键。

在改进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措施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支持力度,增加教育投入,提高师资待遇,吸引高素质的教师到农村地区执教。

学校要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德育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学校和家庭要加强联系与沟通,形成有利于学生德育教育发展的合作机制。

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现状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与重视。

只有通过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加强家校合作机制,才能达到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提高和改善。

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摘要:农村高中德育教育是农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全面发展。

本文通过对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与研究,探讨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高中德育教育存在着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资源匮乏、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

为了提高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质量,应优化师资结构、加强教育资源的配置、加强与家庭教育的紧密配合。

1. 引言农村高中德育教育是农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农村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经济和社会环境,农村高中德育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本文进行了一项调查与研究。

2. 调查方法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来获取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相关信息。

问卷包括了师资力量、教育资源、家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0份,回收率达90%。

3. 调查结果3.1 师资力量不足调查结果显示,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仅有20%的农村高中教师有德育教育相关的专业背景,80%的教师是其他学科的专业教师。

这导致了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教师队伍结构相对单一,缺乏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教师。

3.2 教育资源匮乏农村高中德育教育的教育资源也相对匮乏。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高中普遍缺乏德育教育的教材、参考书和教学设备。

德育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工作也不够到位,导致学生和家长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3 家庭教育缺失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地区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不足的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村高中学生的父母都忙于农贸生产,缺少与孩子交流的时间和机会。

由于文化水平有限,一些家长对于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

4. 改进措施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改进措施:4.1 优化师资结构应加大对农村高中德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提升其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农村中小学生道德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中小学生道德现状调研报告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农村中小学生道德现状调研报告调研题目:农村中小学生道德现状调研报告调研背景: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缩小,农村中小学生道德现状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农村中小学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对于培养新时代优秀的农村青少年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解农村中小学生的道德现状,本次调研旨在深入调查农村中小学生的道德现状,为在农村地区开展道德教育提供参考。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针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调查。

在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调研结果及分析:经过对农村中小学生的调查,得到以下结果:一、道德观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村中小学生对于道德的认识较为模糊,缺乏明确的道德准则。

在道德观念方面,存在着部分学生对于道德规范的理解不到位,对于一些道德问题缺乏正确的判断力。

二、行为规范: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中小学生的行为规范还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存在着不讲卫生、不尊敬老师、欺负同学等不良行为现象。

而且在一些公共场合和社交场合,部分学生的行为表现不够得体,缺乏文明礼仪意识。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家庭教育: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中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与家庭教育有关。

部分农村家庭缺乏对孩子的正确引导,没有给予孩子良好的道德教育和规范。

另外,部分家庭存在着溺爱孩子、过度放纵等问题,导致孩子缺乏自律能力和责任感。

建议:针对农村中小学生的道德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强道德教育的力度,将道德教育纳入课程中,并加强师资力量培养。

2.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农村家长的道德教育意识,重视孩子的品德培养。

3.学校与家庭携手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与沟通。

4.加强社会教育,组织农村中小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农村中小学生的道德现状普遍较低,存在着道德观念不明确、行为规范有待提高、家庭教育不足等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中学生德育现状调查报告农村中学生德育现状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有关农村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三个方面的基本情况,分析农村中学生的德育现状,探讨农村中学生德育的新模式,更新陈旧的学校教育观念,使学校德育更具实效性,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到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等方面的正确引导,从而树立正确和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栋梁之材二,调查对象、方法及时间根据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对象为龙结中学部分学生828人,本次调查的方法主要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本次调查共发问卷828份,有效问卷828份。

调查时间为2013年10月16日。

三,调查内容和结果:序号项目各分值所占百分比平均分总项目平均分百分比0.511.521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经常佩戴团徽、校卡0.74%3.14%48.24%47.87%1.71627(一)爱国爱党爱民3.407985.20%2升国旗、集会时不无故缺席讲白话或者做其他事1.48%7.76%41.59%48.98%1.69173有正确的理想、坚定不移4.62%15.16%53.23%26.99%1.5129(二)立正确的思想4.560176.00%4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积极刻苦6.28%25.69%56.38%10.72%1.36165服从班干部正确的管理,和同学团结友爱2.03%9.98%41.04%46.40%1.68556知法守法,没有偷扒、敲诈、赌博、借放高利贷、斗殴等违法行为1.11%3.51%19.04%76.16%1.8528(三)有民主法制观念1.852892.64%7没有损害学校、班集体的行为1.85%5.91%25.14%66.73%1.7866(四)热爱集体5.267187.79%8劳动习惯好,打扫卫生认真负责1.48%8.13%49.72%1.64599没有损坏公物的行为1.11%3.51%22.55%72.64%1.834610爱惜粮食、节约水电、不乱花钱2.59%12.57%57.67%26.25%1.5422(五)热爱劳动82.09%11遵守公共秩序,不在公共场所喧哗、滋扰1.66%10.54%42.14%45.29%1.679612不在黑板、墙壁、宣传窗、讲台、课桌椅等处乱刻乱画2.22%9.24%36.78%51.57%1.725513值日或当学生干部工作积极负责4.25%9.06%30.31%1.619814没有撬窗户、爬水管或趁宿管老师不注意溜出寝室夜不归宿的行为1.66%4.62%10.35%82.99%1.8766(六)遵守纪律28.60784.14%15不往厕所扔矿泉水瓶等杂物1.48%3.33%16.64%78.19%1.860916不谈恋爱7.58%8.32%19.78%64.14%1.703717没有在墙壁上留下脚印等污痕的行为2.77%7.76%32.72%56.01%1.714718考试不舞弊12.57%34.57%49.17%1.650319不在网吧上网玩游戏15.53%18.11%32.16%34.20%1.425120不吸烟、不喝酒5.73%7.39%20.52%66.36%1.737521在校内用卡消费8.13%37.71%46.40%1.614122在食堂打饭不插队、不进操作间4.07%7.02%25.32%63.59%1.742123不带食品包装袋及易燃易爆等危险品进学生寝室4.25%6.65%29.57%59.52%1.721824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做到有事请假1.48%10.17%51.20%1.765825上课预备能认真唱歌5.18%14.60%48.80%31.42%1.532326上课不讲小话、不睡觉6.84%17.74%56.56%18.85%1.437227不在课堂上嚼口香糖4.25%10.17%39.19%1.638628不抄袭或无故缺交作业7.39%12.57%49.91%29.94%1.512129不在走廊、教室内打篮球、羽毛球或踢足球等1.11%6.28%29.76%61.92%1.917630上下楼梯不拥挤,不故意推人、打闹1.66%5.55%31.98%60.26%31语言文明,不骂人、不讲粗痞话5.91%18.67%56.56%18.67%1.4406(七)讲文明礼貌15.36585.36%32理解、孝敬父母、主动做家务2.40%8.32%51.39%1.711533尊敬师长,理解老师1.85%8.32%42.14%47.32%1.701534关心老弱病残、尊老爱幼1.11%8.32%35.30%54.71%1.795435不嫉妒歧视他人、不给他人取绰号或耻笑他人生理上的缺陷1.85%9.24%41.04%1.717936注重仪表,不烫发、染发、化妆、戴首饰、穿高跟鞋、穿奇装异服,男生不留长发2.40%4.62%29.57%62.85%1.841737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勤刷牙、勤洗澡、自己洗衣物1.11%3.88%38.63%56.38%1.751438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垃圾3.88%10.17%29.21%1.556639上学不穿拖鞋,不穿背心上课0.37%2.77%23.66%73.20%1.848440信守承诺、不撒谎1.85%8.87%56.93%31.98%1.5974(八)诚实守信6.919886.50%41拾物拾金交公、做好人好事2.59%9.61%34.01%53.79%1.69542借他人或图书馆书籍、物品能按时归还0.74%2.59%22.74%73.20%1.848243不搬弄是非、唆使他人做坏事2.22%5.73%30.50%61.00%1.779244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能积极调解,主动报告老师6.10%14.42%56.19%22.37%1.5158(九)自立自强6.448280.60%45不袒护坏人、包庇坏事、敢于检举、有正义感4.99%11.46%55.45%28.10%1.533346严于律己、宽以待人1.66%10.17%45.29%42.51%1.682147爱惜自己的名誉,相信自己,积极进取2.59%7.02%34.57%1.717148办事有主见,学习、工作有恒心、毅力,生活能自己料理1.66%13.12%41.77%43.07%1.6336(十)自知自治5.072984.55%49不看黄色或淫秽录像、书刊、不唱不健康歌曲2.96%24.77%66.91%1.77950能自我检讨、及时改正缺点、错误1.66%9.06%44.36%44.18%1.6601均分合计84.07四、调查结果小结##此次调查共50个问题,涉及到中学生德育的三大方面:一是政治思想方面,二是道德品质方面,三是个性心理方面。

其中这三大方面又分成了10项,现将各项调查结果做个小结。

(一)学生政治思想现状的调查主要从爱国爱党爱人民、树立正确思想、有民主法制观念进行了调查,三项百分比分别为:85.205、76.00%、92.64%。

共设计了6个问题,其中第4项“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学习积极刻苦”的平均分为1.3616分,在这6个问题中得分最低。

(二)学生道德品质现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调查:热爱集体(87.79%)、热爱劳动(82.09%)、遵守纪律(84.14%)、讲文明礼貌(85.36%)、诚实守信(86.50%),这五大项的综合百分比相差不大,并且都在80%以上。

在调查的37个问题中,第19项“不在网吧上网玩游戏”、第26项“上课不讲小话、不睡觉”和第31项“语言文明,不骂人、不讲粗痞话”得分分别为1.4251分、1.4372分、1.4406分,在所有的项中得分偏低。

(三)学生个性心理方面从自立自强和自知自治两方面进行了调查,自立自强方面的结果百分比为80.60%,自知自治的百分比为84.55%。

平均分较低的是第44项“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能积极调解,主动报告老师”的均分为1.5158分,第45项“不袒护坏人、包庇坏事、敢于检举、有正义感”的平均分为1.5333分。

五、农村中学生德育现状分析从调查结果中显示,一方面表现出我校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呈现积极健康向上的态势,学生有这较强的民主法制观念,热爱祖国和人民,人生态度比较积极,能够把个人价值实现与服务社会统一起来;另一方面也应看到,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信息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社会大环境也发生着变化,其必然影响着当今中专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学生在许多方面还不能够很好的自主处理,缺乏判断力,在人生观和世界观方面不可避免地出现一定程度上的困惑.1.当代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调查平均分是84.07分,说明我校大部分学生有着良好的思想道德水平。

他们有这较强的民主法制观念,热爱祖国和人民,思想端正。

有正确的理想和学习态度,热爱集体,热爱劳动。

大部分学生自立自强,自知自治,诚实守信。

自觉遵守学校的纪律,讲文明,有礼貌。

2.当代农村中学生思想道德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调查表中得分较低的项中可以看出,目前农村中学普通存在一下几个不足之处:(1)缺乏正确的理想,学习目标不明确受当今“拜金主义”浪潮的影响,农村中学生感觉学习没有出路,导致学生缺乏正确的理想,更不用说去坚持自己的理想,这也导致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目的不明确,被动学习,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农村中学生辍学率高。

(2)缺乏勤俭意识,乱花钱现象严重随着社会经济的提高,富裕的家庭越来越多,对子女在金钱上也宽松了许多。

加上国家控制人口数量,父母对自己更溺爱,导致中学生缺乏勤俭意识,胡乱花钱现象严重,不会规划自己的金钱。

(3)沉迷网络游戏,学习上松懈受信息时代的影响,随着网络在生活中不断的广泛使用,学生上网现象越来越严重。

中学生自控力差,在网络世界里不能正确的选择,经常沉迷于游戏中,从而导致没精力去学习,甚至上课时也想着游戏,或者因为上网没有得到很好的休息,导致在课堂上睡觉或走神。

进而导致作业也不能独立按时完成,养成了抄袭作业的不良习惯。

(4)语言欠文明,行为欠规范在农村中学的校园里,讲粗痞话现象非常严重,经常听到学生胡侃,什么社会上的“行话”、俗语如行云流水脱口而出,脏话臭话随口流露,这部分人也包括一部分女生。

在日常行为中,最普遍的不良现象就是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垃圾。

(5)缺乏正义感,不守承诺在当今农村中学生中,很多学生都缺乏正义感,都习惯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不去积极调解或主动报告老师,而是在旁边幸灾乐祸。

袒护坏人,包庇坏事,对于坏人坏事不敢检举。

对于承诺却不去坚守,经常为自己的过错撒谎,找借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