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生素的科技论文

合集下载

青霉素的发现及其应用

青霉素的发现及其应用

青霉素的发现及其应用【摘要】青霉素(Benzylpenicillin / Penicillin)是抗生素的一种,它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的、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具有极大的药用价值。

青霉素的发现曾一时轰动了世界,它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本文主要通过对青霉素的发现、分类、制备、药理药效、应用、研究前景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概述,这对于人们更充分地了解和认识青霉素的发现过程、充分掌握其药理药效、研究现状和研究前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关键词】青霉素,抗生素,弗莱明,杀菌前言青霉素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它的发现曾一时轰动了世界。

青霉素帮助了无数二战的将军与士兵挽回自己的生命,它是被看作是与原子弹、雷达并列的二战三大发明之一。

1944年,青霉素被中国科学家带回中国,译为“盘尼西林”,是有“一两黄金一支”之说的昂贵且珍贵的药品。

神奇的青霉素是抗生素的一种,它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分子中含有青霉烷的、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并在细菌细胞的繁殖期起杀菌作用的一类抗生素。

青霉素的应用非常广泛,自从青霉素得到发现和大量生产,世界各地千百万的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等等当时被认为患上不久就会离开人世的疾病的患者的生命得到了及时的抢救。

1. 青霉素的发现1.1 发现青霉素前20世纪30年代以前,青霉素尚未被发现,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可以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

当时人一旦被检测患了肺结核,毫无疑问的是他不久之后就会离开人世。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但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未能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1.2 弗莱明的意外发现[1][2]亚历山大·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是长期从事抗菌物质研究的临床细菌学家,青霉素是在他转换研究课题时偶然发现的。

在1928年夏天,弗莱明外出度假时,忘记了把实验室里在培养皿中正生长着细菌,当他3周后回实验室时,一个与空气意外接触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中长出了一团青霉菌。

【推荐下载】关于哌拉西林药用研究

【推荐下载】关于哌拉西林药用研究

关于哌拉西林药用研究2012-12-14【编者按】:医药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医药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医药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关于哌拉西林药用研究【摘要】目的哌拉西林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他唑巴坦为-内酰胺酶抑制剂。

本品对哌拉西林敏感的细菌和产-内酰胺酶耐哌拉西林的下列细菌有抗菌作用。

目的:讨论哌拉西林药用研究。

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

结论将适量本品用20ml 稀释液(0.9%氯化钠注射液或灭蔺注射用水),充分溶解后,立即加入250ml 液体(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次至少30min,疗程为7~10 日。

【关键词】哌拉西林药用【商品名或别名】中诺派奇,安迪泰,邦达。

【药物概述】哌拉西林为广谱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他唑巴坦为-内酰胺酶抑制剂。

本品对哌拉西林敏感的细菌和产-内酰胺酶耐哌拉西林的下列细菌有抗菌作用。

【药动学】本品静脉滴注后,血浆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浓度很快达到峰值。

滴注本品30min 后,血浆哌拉西林浓度与给予同剂量哌拉西林的血浆浓度相等。

静脉滴注2.25g、3.375g 及4.5g 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30min 时,血浆哌拉西林峰浓度分别为1341 g/ml、242 g/ml 和298 g/ml,他唑巴坦峰浓度分别为15 g/ml、241 g/ml 和341 g/ml。

静脉滴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2.25g、3.375g 及4.5g,每6h 1 次,用药30min 后,血浆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达稳态血药浓度,该浓度与首剂后血浆浓度相等。

约30%哌拉西林和他唑巴坦与血浆蛋白结合,其结合率不受其他化合物的影响;血浆蛋白与他唑巴坦代谢物的结合可忽略不计。

哌拉西林与他唑巴坦广泛分布于组织及体液中,包括胃肠道黏膜、胆囊、肺、女性生殖器官(子宫、卵巢、输卵管)、体液、胆汁。

【推荐下载】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推荐下载】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2012-12-10 【编者按】:护理论文是科技论文的一种是用来进行护理科学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论说性文章。

论文网为您提供护理论文范文参考,以及论文写作指导和格式排版要求,解决您在论文写作中的难题。

 鲍曼不动杆菌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2010 年1 月至2010 年6 月本院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特点,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

方法对2010 年1 月至2010 年6 月细菌培养分离的株鲍曼不动杆菌,采用VITEK-32 细菌生化药敏鉴定系统进行分析鉴定及配套药敏试验。

结果对2010 年上半年检出的48 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分析,对13 抗生素细菌耐药性测定表明,鲍曼不动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最低,为20.8%,对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头孢他啶等10 种抗生素耐药率均大于50%。

结论在临床工作中,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布逐年增加,耐药率逐渐上升,耐药谱广,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有利于控制感染。

 【关键词】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抗生素 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是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近年来临床感染率日益增多,且其耐药性日益严重,已引起临床和微生物学者的严重关注。

鲍曼不动杆菌是条件致病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发败血症、泌尿系感染、继发性脑膜炎等。

鲍曼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并可在医院环境中长期存活,对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危重患者以及ICU 中的患者威胁很大。

鲍曼不动杆菌 的耐药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出现了对包括碳青霉稀类在内的所有抗生素的鲍曼不动杆菌[1],2010 年9月日本政府发现位于日本东京的帝京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发生了大规模的细菌感染事件,致病菌就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给临床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为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本文对2010年上半年临床分离到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了耐药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收集2010 年1 月1 日~2009 年6 月30 日我院临床送检的各种做细菌培养的标本,包括痰液、咽拭子、血液、导管、分泌物、胸水、腹水等。

磺胺类抗生素及植物类型对生态浮床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

磺胺类抗生素及植物类型对生态浮床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

磺胺类抗生素及植物类型对生态浮床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目录一、内容概览 (2)1. 研究背景 (3)2. 研究意义 (3)3. 研究目的与问题 (4)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二、文献综述 (6)1. 磺胺类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7)1.1 磺胺类抗生素的来源与分布 (9)1.2 磺胺类抗生素的环境影响 (10)1.3 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技术 (11)2. 植物类型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 (13)2.1 植物种类与功能 (14)2.2 植物生长与水质净化效果的关系 (15)2.3 植物与其他处理技术的协同作用 (16)3. 磺胺类抗生素及植物类型对水质净化效果的交互影响 (17)三、实验设计与方法 (18)1. 实验材料与设备 (20)2. 实验方案设计 (21)3. 实验过程与参数设置 (22)4.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23)四、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 (25)1.1 不同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 (27)1.2 不同处理技术的磺胺类抗生素去除效果比较 (28)1.3 影响磺胺类抗生素去除效果的因素分析 (29)2. 植物类型的筛选与优化 (30)2.1 不同植物类型对水质净化效果的影响 (31)2.2 植物生长过程中磺胺类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变化 (33)2.3 植物与其他处理技术的协同作用机制 (34)3. 磺胺类抗生素及植物类型对水质净化的综合影响 (35)3.1 整体去除效果评估 (36)3.2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的分析 (37)五、结论与展望 (39)1. 研究结论 (40)2. 研究贡献与创新点 (41)3. 研究不足与局限性 (42)4. 未来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43)一、内容概览本论文深入探讨了磺胺类抗生素及不同植物类型对生态浮床水质净化效果的具体影响。

研究采用了实地调查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植物和磺胺类抗生素共存时对水质中各指标的变化情况,揭示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生态浮床水质净化的潜在影响。

药学论文 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及危害

药学论文 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及危害

中国网络大学CHINESE NETWORK UNIVERSITY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及危害院系名称:专业:学生姓名:学号:指导老师:中国网络大学教务处制2019年04月15日目录前言 (1)一、引言 (1)二、抗生素滥用的现状 (2)(一)国外抗生素使用现状 (2)(二)我国医院不合理使用抗菌药情况 (2)三、抗生素滥用的原因 (3)(一)社会原因 (3)(二)医方原因 (3)(三)患方原因 (4)(四)其他原因 (5)四、抗生素滥用的后果 (5)(一)产生耐药性 (5)(二)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5)(三)造成资源上的巨大浪费 (6)五、对策分析 (6)(一)政府方面 (6)(二)医院方面 (7)(三)药品研发部门 (8)六、结论 (8)参考文献 (10)致谢 (11)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及危害摘要:抗生素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功不可没,但我国目前抗生素滥用现象已引起国内外的严重关注,本文综述了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后果、原因及促进抗生素合理使用的策略。

从而阐明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需要医生、药师、患者的通力协作,这样才能避免抗生秦的滥用,提高抗生素使用的有效性。

关键词:抗生素;滥用原因;滥用结果;对策一、引言在现实生活中,抗生素被许多人当作是包治百病的妙药,一遇到头痛发热或喉痒咳嗽,首先想到的就是使用抗生素,而对滥用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危害却知之甚少。

按照目前的态势发展,新"超级细菌"还会陆续出现,10~20年内,现在所有的抗生素对它们都将失去效力。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立即行动,加强监管,严格限制抗生素的销售和使用。

世界卫生组织近日宣布,将201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确定为控制抗菌素耐药性。

每年因抗生素滥用导致800亿元医疗费用增长,同时致使8万病人不良反应死亡,高耐药性的细菌的不断涌现,使普通人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危险。

中国是抗生素使用大国,也是抗生素生产大国:年产抗生素原料大约21万吨,出口3万吨,其余自用(包括医疗与农业使用),人均年消费量138克左右(美国仅13克)。

微生物药物的抗菌药效评价

微生物药物的抗菌药效评价

的无酸化生产研究,取得可喜进展。

微生物药物的抗菌药效评价游雪甫(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药物(抗生素)一直是临床抗感染治疗的主要药物,40-70年代抗菌素的巨大成功,降低了对抗菌药物研发的重视和投入,近40年来全球抗耐药菌抗结核药物研发缓慢,世界大制药公司纷纷放弃,新化学骨架和新机理新靶点药物推出极少,已知有效药物(或衍生物)不断多年的重复使用/滥用,药效下降,耐药产生。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耐药问题越来越严重,耐药病原菌感染已经成为临床医生棘手的问题,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突出表现在:①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医院内感染率增高,北京、上海在60%以上,并且在社区内传播,MRSA在美国已经成为感染性疾病的首位致死原因,号称“超级杀手”;②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的出现;③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表皮葡萄球菌(MRSE)引起感染增多,临床不易治疗;④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在世界范围,包括许多国家和地区传播;⑤出现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包括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感染;⑥产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等耐药细菌不断变异,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超过30%,产AMEs CR耐药株出现,特别是超级细菌NDM-1出现;⑦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超过30%,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PDR-AB)超过15%;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在我国二级以上医院广泛流行(40-50%);⑧氟康唑等唑类抗真菌药耐药真菌菌株的出现;⑨结核卷土重来,耐药TB(MDR-TB、XDR-TB)出现,发病率与死亡率明显回升。

近年来,超级细菌NDM-1的暴发和流行,引起全球高度关注。

因此,抗耐药菌/超级细菌药物的研究形势紧迫,急需解决。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每年用于抗感染药物研究的经费高达几百亿美金,2004年起美国比尔盖茨基金与NIH联合发起了“全球重大卫生挑战计划(GCGH)”,再次投入巨资组织全球优秀科学家研究重要传染病的防控,近几年在西方有10多个高效抗菌新药上市,20多个抗菌新药、10个抗TB药物进入临床。

药学概论论文2000字

药学概论论文2000字

药学概论论文2000字对社会药学的初步认识摘要:药物与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男人与女人,老人与小孩,病人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医疗保障系统均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药物与国家的预算,立法与执法管理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科技术进步产生相互影响。

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按医嘱使用,误用,滥用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中毒,药源性疾病以及药物非医学使用所带来的不仅是生物现象,更多是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如药源性疾病造成的致畸、致聋、致残,吸毒引起的犯罪,酗酒引起的暴力和车祸伤人,吸烟造成的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将消耗大量的卫生资源等,所以这些涉及社会的问题,仅从药和药学的角度考虑是无法解决的,必须与社会学、人文科学密切结合才能获得满意的解决,因此发展起了社会药学这门科学。

它是应用社会学观点和方法研究药学,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是综合应用社会学与人文科学和基础与临床医药学以及自然科学等学科的最新知识来改善病人的药物治疗。

社会药学有社会学,当然也离不开药学。

药又分为传统药和现代药,传统药一般指各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主要是动1物、植物和矿物药,最博大精深的应书中国的传统药,即中药。

早在商周时期,中医药学便有了萌芽,在已出图的殷商甲骨文中,便有大量疾病的名称。

大约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东汉末期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明代伟大医学家、药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附图1109幅,附方11000多首,该书综合了16世纪以前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和冶金学等多学科知识,其影响超出了本草学范围,并于17世纪末,先后以多种文字译本传至海外。

中药的应用涉及到各医学领域,如常见的感冒,则可用麻黄、桂枝等配伍;清热泻火则用石膏、知母、栀子等;风湿引起的各种疾病则用独活、防己,威灵仙等;安神理气用酸枣仁、柏子仁、陈皮、枳实等;另外还有补虚药,如人参、党参、当归、黄芪、地黄、沙参、麦冬等。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目录摘要 (3)第一章抗生素 (4)1.1抗生素滥用的现状 (4)1.2抗生素滥用的后果 (4)第二章抗生素滥用的原因 (5)2.1社会原因 (5)2.2医方原因 (5)2.3患方原因 (6)2.4其他原因 (6)第三章抗生素的分类 (8)第四章抗生素滥用产生的各种不良后果 (9)4.1肝脏损害 (9)4.2肾脏损害 (9)4.3造血系统损害 (9)4.4神经系统损害 (9)4.5胃肠道反应 (9)4.6过敏反应 (9)4.7后遗效应 (9)4.8二重感染 (10)4.9抗生素引起的药物热 (10)4.10干扰和掩盖病情,延误及时的诊断和治疗 (10)4.11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 (10)第五章抗生素滥用危害案例 (11)第六章对策分析 (12)6.1患者方面 (12)6.2政府方面 (12)6.3医院方面 (13)6.4药品研发部门 (13)第七章结论 (15)致谢 (16)参考文献 (17)摘要近年来,由于人们对抗生素的盲目信任、医生对病人使用抗生素不谨慎的态度以及各大药企对医药方面经济利益的追求致使抗生素的消耗惊人地增加。

抗生素滥用引发了细菌耐药性越来越强,耐药性细菌急剧增多以及超级细菌出现并呈现较快发展趋势等一系列问题,并造成每年数万多人因不良反应死亡和成百上千亿元医疗费的滥用,给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严重的危机。

因此,认真反思滥用抗生素的危害及加强其质量监控和使用管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抗生素,药品不良反应第一章抗生素1.1抗生素滥用的现状凡超时、超量、不对症使用或未严格规范使用抗生素的都属于抗生素滥用。

WHO的检测报告指出30﹪的住院患者使用抗生素,且半数以上使用多种抗生素,使用4种以上者占80﹪,但仅有30﹪是用于感染治疗。

据WNO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我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其中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联合使用两种以上抗生素的占58﹪,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

我国抗菌药物的消费序号、使用率和购入金额高居榜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物科技学院
论文
题目:抗生素的研究价值、创新性、可行性
系别医学
专业班级医学2009级班
学生姓名
2012年3 月15 日
摘要
抗生素的早期定义是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所产生,具有抑制它种微生物生长及活动,甚至杀死它种微生物的一种化学物质。

而它的现代定义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关键词:研究价值创新性可行性
引言
抗生素分为天然品和人工合成品,前者由微生物产生,后者是对天然抗生素进行结构改造获得的部分合成产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抗生素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阐述抗生素的创新性、研究价值和可行性方面。

1创新性
1.1新型抗生素有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据发表在《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表明,Cedars- Sinai 医学中心开发了一项针对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创新性抗生素疗法,即使IBS 患者已经停止服用该药物,其症状仍可持久缓解。

与传统疗法(如抗抑郁药和其他药物只能使患者在服药期间受益)不同,参与该研究的患者报告说其完成利福昔明(一种肠道内微创吸收抗生素)治疗后症状缓解可延长至几个星期。

特别是患者腹胀缓解、腹部疼痛减少以及大便性状改善长达10周。

该项研究的首席研究员Cedars- Sinai医学中心的Mark Pimentel说,这些结果表明有针对性的抗生素能够安全长效的缓解IBS患者症状。

使用此抗生素治疗,患者感觉较好且停药后感觉依然良好。

这意味着我们在该病的病因上做出了一些成就。

在纳入600余名IBS患者(患者轻至中度腹泻和腹胀)的两项双盲试验中,患者被随机分配服用550mg利福昔明或安慰剂,每日三次,共两周。

然后对受试
者随访10周以上。

约40%服用该药的患者报告其腹胀、腹痛和稀便或水样便明显缓解,而且停药后症状缓解持续数周。

由于该病的病因一直不明,因此长期以来该病的治疗方法集中于用药物缓解症状—减缓或加速消化过程。

Pimentel和同事此前的研究发现最常见的症状腹胀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有关的肠道细菌发酵相关。

1.2超级抗生素成新型抗生素的候选名单
当前在研的一些新型抗生素被寄予成为超级抗生素(superdrugs)的厚望。

其中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即将上市并已经吸引了市场部分注意力的糖肽类抗生素,比如辉瑞公司的Dalbavancin(Zeven)等抗生素成新型抗生素的候选名单糖肽类抗生素为皮下注射给药,通过阻止细胞壁的合成、中断细胞膜生成的双重作用机制来杀死革兰氏阳性菌。

从理论上来看,双重作用机制起效更迅速,还能阻止耐药以及交叉耐药的发展。

临床试验显示,糖肽类抗生素对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万古霉素金葡菌(VRSA)都有效。

目前来看,糖肽类抗生素效果不错,但必须注意的是,糖肽类抗生素的结构类似于万古霉素的一个糖肽,尽管万古霉素具有多重抗菌作用机制,最终细菌也能产生耐药性。

辉瑞正在等待其糖肽类抗生素Dalbavancin(Zeven)获得批准用于治疗复杂性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另外,Theravance公司也研发出了糖肽类抗生素Telavancin,于去年12月向美国FDA提交了新药申请,目前正在等待批准。

据悉,有一项研究显示出Telavancin可能对革兰氏阳性菌引起的肺炎有效。

其他的糖肽类抗生素还有Cubist公司用于治疗MRSA的达托霉素(daptomycin、Cubicin),但该药不用于肺炎治疗,而Telavancin或能解决达托霉素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2.抗生素的研究价值
2.1在食品保藏方面的应用
人们食用的肉鱼、水果、蔬菜常因微生物滋生腐败变质。

用抗生素作为食品保鲜、防腐,比冷冻、干燥、盐渍、酸渍等方法手续简便,抑制面广,抑制能力强。

例如,武夷霉素除可防治多种作物真菌病害外,还可作为柑橘、龙眼、荔枝的保鲜
剂,尤其对即采即食的食品如芦笋、草莓等保鲜效果更明显。

制霉菌素、乳链菌肽及耐高温的枯草菌素等作为食品防腐剂,其效果都是肯定的。

鲜乳中加入1%的四环素,可在37%放置一天不酸败。

作为食品防霉剂,由于抗生素在常温的水溶液中易被破坏,因此,须与低温冷藏相结合。

2.2抗生素在农业上的研究
微生物工程的迅速发展,必然导致农药学科的深刻变化。

和化学农药相比,农药抗生素具有选择性,用量少,不危及人、畜安全和破坏自然环境、病虫害不易产生抗性等优点,因而更符合现代农业生产对农药的要求。

农用抗生素即可预防植物病虫害,又可刺激植物生长,有的还兼具果蔬防腐与增产作用。

已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我国已开发和生产了众多产品。

我国最新研制和开发的农用抗生素中生菌素、宁南霉素、武夷霉素等,对防止多种作物、蔬菜和果树的细菌、真菌等病害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并具有内吸作用好、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等特点。

此外,还有公主岭霉素等。

2.3抗生素在工业上的研究
发酵工业中使用抗生素,能够提高特定发酵产品的产量。

如向谷氨酸发酵液中加入适量青霉素,可提高细菌细胞膜的渗透性,有利于胞内谷氨酸的渗出,提高谷氨酸发酵的产酸水平。

抗生可以用于工业制品的防霉。

纺织品、塑料、油漆、电精密仪器、化妆文物、艺术制品、图书等用制霉菌素、放线菌铜溶液喷洒后,可防止这些产品发霉。

国外用含放线菌酮的涂抹木箱、纸箱,可防止老鼠啃咬。

3可行性
抗生素项目投资环境分析,抗生素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抗生素项目
建设的必要性,抗生素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抗生素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抗生素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抗生素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抗生素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抗生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1中国抗生素市场规模600亿刚需促产业长期看好
3.1.1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
2000-2009年青霉素工业盐产量已从10000余吨增长到56000余吨,10年间增
长了475%;阿莫西林产量达到14000余吨,增长614%;头孢氨苄和头孢曲松钠产量分别迈上2000吨,分别增长762%和3584%。

阿莫西林年出口量达到3500余吨,头孢曲松钠近400吨,出口量占产量比重分别达到20%~30%。

3.1.2我国7-ADCA总产量领先国际医药市场
7-ADCA是一种重要的头孢类抗菌素半合成的中间体,以青霉素工业盐为原料合成,在医药工业上用于合成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和头孢羟氨苄等药物,这些药物都是市场用量较大的抗生素。

3.2目前现状及以后发展方向
3.2.1现状:
(1)刚性需求
(2)新生疾病催生产品的更新换代超级病毒,“蜱虫咬人致死”,“恙虫病”
3.2.2以后的发展方向
(1)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自身优势产品。

(2)增加对研发的投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

(3)增强专利意识。

(4)增强国际认证意识,应对FDA和COS认证,将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5)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徐积恩, 朱明珍.抗生素[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8:1222.
[2]顾觉奋.抗生素的合理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224. [3]原著Burke A. Cunha.抗生素的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25.
[4]李跃汉.抗生素临床应用指南[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1-112.
[6]朱才荣.抗生素临床应用手册[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300. [7]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抗生素的作用分析[j]. 《中国抗生素杂志》,1988:,11(3):249-252
[8]马誉澂.抗生素论文集[m].上海:上海医学出版社,1954,:26-28
[9]王以光.抗生素生物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1-324. [10](美) Richard E. Reese, Robert F. Betts, Bora Gumustop 主译郭仁宣, 苏东明.抗生素手册[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2-32.
[11]邬行彦等主编 .抗生素生产工艺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05:45-67.
[12]( 日 )米原弘编 .抗生素[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0:67-99. [13]Giancarlo Lancini, Francesco Parenti, Gian Gualberto Gallo编著.抗生素:多学科研究入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4-125.
[14](澳) 治疗指南有限公司李大魁, 盛瑞媛等译.治疗指南.抗生素分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7-78.
[15]俞俊棠.抗生素生产设备[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9.06:46-76. [16](美) Christopher Walsh.抗生素[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1-245.
[17]胡昌勤, 刘炜主.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及其标准操作[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1-323.
[18]包括维基百科、百度百科在内的各大网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