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导改施工方案
交通专项施工方案

一、项目背景本方案针对XX市XX路段的交通改造工程,旨在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交通状况,确保施工期间交通安全,减少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
本工程涉及道路拓宽、交通信号灯改造、交通标志标线更新等内容。
二、施工范围及内容1. 施工范围:XX路段全长2公里,北起XX路口,南至XX路口。
2. 施工内容:- 道路拓宽:将原有双向4车道拓宽为双向6车道。
- 交通信号灯改造:更换老旧信号灯,优化信号配时。
- 交通标志标线更新:更新道路标志标线,增设反向箭头,优化交通流线。
- 施工围挡及临时设施:设置施工围挡,搭建临时施工便道。
三、施工组织1. 施工队伍: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施工单位负责施工,施工队伍人员需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经验。
2. 施工进度:按照施工计划分阶段进行,确保按时完成工程。
3. 施工质量: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四、施工方案1. 施工顺序:- 首先进行道路拓宽施工,包括路基土方、路面结构层施工。
- 其次进行交通信号灯改造,包括信号灯更换、配时优化。
- 然后进行交通标志标线更新,包括标志更换、标线施划。
- 最后进行施工围挡及临时设施拆除。
2. 施工方法:- 道路拓宽:采用分层压实、水泥稳定土基层、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方法。
- 交通信号灯改造:采用吊装、安装、调试方法。
- 交通标志标线更新:采用标志更换、标线施划方法。
- 施工围挡及临时设施:采用搭建、拆除方法。
五、安全管理1. 施工人员安全: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交通安全: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安排交通疏导人员,确保施工期间交通安全。
3. 环境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六、施工保障1. 物资保障:确保施工所需材料、设备及时到位。
2. 资金保障:确保工程资金及时到位。
3. 人员保障:确保施工人员充足、技能合格。
七、总结本交通专项施工方案旨在确保XX路段交通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改善交通状况。
工程施工交通导流方案

工程施工交通导流方案一、背景及概述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各类工程施工日益增加。
如何合理安排工程施工交通导流,是保障城市交通运行和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针对工程施工交通导流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为相关施工单位提供一套合理有效的方案,以保障施工安全、减少交通拥堵,最大程度地保障城市交通正常运行。
二、施工范围和时间本次施工涉及的范围为XX路与XX路交叉口至XX路与XX路交叉口,总长约XX公里。
计划施工时间为XX年XX月XX日至XX年XX月XX日。
施工范围内包括道路硬化、下水道改造等工程,施工期间将有大型机械设备和工人在施工现场作业,要求对周边交通进行合理导流。
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1. 组建交通导流组,由专业人员担任组长,负责编制交通导流方案,组织实施并监督施工期间的交通导流情况。
2. 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调查和勘探,了解周边道路交通状况,识别可能存在的交通隐患和瓶颈。
3. 开展对施工现场周边道路的交通流量调查,了解各个时间段的道路交通状况,制定针对性的交通导流方案。
四、交通导流方案1. 施工期间道路封闭(1)根据施工区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封闭方案。
对于临时需要封闭的道路,应提前发布封闭公告,引导车辆绕行。
(2)在封闭道路的出口处设置明显的告示牌,提示车辆另行选择通行路线。
(3)施工路段设立路障和标志牌,确保交通安全,防止非法闯入施工现场。
2. 交通警示标识(1)在施工现场周边的道路上,设置明显的交通警示标识牌,提醒过往车辆注意施工现场,减速慢行。
(2)对施工交通管制区域内设置临时交通标线和标志,明确车辆通行、停靠和禁止通行等交通指示。
3. 交通疏导(1)对施工现场周边的交叉路口进行交通疏导,引导车辆绕行或改道。
(2)加强对拥堵路段和路口的疏导管理,确保交通通畅。
(3)鼓励公共交通工具的使用,减少私家车辆通行,减少道路交通压力。
4. 交通管制(1)对施工现场周边道路进行交通管制,合理规划车辆通行路线,避免交通拥堵。
交通导改施工方案

交通导改施工方案1. 引言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交通拥堵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为了提高城市交通流动性和道路安全性,交通导改工程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档旨在介绍交通导改施工方案,包括施工方案的制定、实施和监管等方面的内容。
2. 施工方案制定交通导改施工方案的制定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制定施工方案的一些关键步骤:2.1 项目背景分析在制定施工方案之前,需要对项目的背景进行充分的分析。
包括对交通流量、道路状况、周边环境等进行调研,以了解项目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2.2 工程目标设定在分析项目背景的基础上,需要设定相应的工程目标。
例如,提高交通流畅度、减少事故发生率等。
2.3 技术路线确定根据工程目标,确定适合的技术路线。
这包括确定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的道路导流方案、交通信号灯设置、临时交通标志等。
2.4 施工计划制定根据技术路线,制定具体的施工计划。
包括施工时间安排、施工区域划分、施工人员配备等。
3. 施工方案实施3.1 施工前准备工作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包括确定施工现场,布置施工区域,安排好施工人员等。
3.2 交通导改措施实施根据施工方案,开始实施交通导改措施。
这包括设置临时交通标志、调整交通信号灯、引导交通流向等。
3.3 施工过程监管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监管工作,确保施工按照计划进行。
监管包括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对施工现场的巡查以及与相关部门的沟通等。
4. 施工方案监管施工方案监管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
监管工作应由相关部门负责,具体包括以下内容:4.1 施工质量监管监管部门应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进行监控。
例如,对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行抽样检测,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等。
4.2 安全管理监管监管部门应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监管。
包括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等。
4.3 社会影响评估施工导改工程可能会对周边居民和交通流量产生一定影响。
交通导改方案标准化方案

交通导改方案标准化方案
交通导改方案标准化方案是为了确保道路施工、维护或改建期间交通的安全和流畅而制定的一套规范和指导方案。
以下是一个交通导改方案标准化方案的示例:
1. 方案设计:在进行交通导改方案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交通流量:评估施工区域周边的交通流量,确定导改的必要性和影响范围。
- 道路状况:考虑道路宽度、曲率、坡度等因素,以确保导改方案的可行性。
- 安全因素: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设置必要的交通标志、标线和信号灯。
2. 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
- 设置适当的交通标志,如施工区域警示标志、限速标志、导向标志等。
- 绘制清晰的交通标线,包括车道线、人行道线、导流线等,引导车辆和行人安全通行。
3. 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 根据需要,设置临时交通信号灯或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确保施工区域的交通安全。
- 限制施工区域的车速,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限速措施。
4. 道路使用者信息:
- 提前向公众发布交通导改信息,包括施工时间、导改路线、注意事项等。
- 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信息牌,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和导向。
5. 监测和调整:
- 对施工区域的交通状况进行监测,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导改方案。
- 与相关部门保持沟通,协调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这只是一个交通导改方案标准化方案的示例,实际的方案应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法律法规和当地的交通情况进行定制。
在制定交通导改方案时,建议咨询专业的交通工程师或相关部门,以确保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交通导改安全专项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与目的 (1)1.1 编制依据 (1)1.2 编制目的 (1)二、工程概况 (2)2.1 工程简介 (2)2.2 施工部署 (3)2.3 施工计划 (4)2.4 施工人员配置 (6)2.5 导改施工交通疏导资源配置 (6)三、施工步骤 (7)3.1 施工准备 (7)3.2 交通导改 (7)3.3 走福路与改路交叉段施工 (8)3.4 交通导改恢复交通 (10)四、施工保畅交通组织方案 (10)4.1 交通组织遵循的原则 (10)4.2 交通组织措施 (11)4.3 完善审批手续 (14)4.4 施工作业 (14)五、工期确保措施 (14)5.1 工期目标 (14)5.2 确保工期的组织措施 (15)5.3 确保工期的管理措施 (15)5.4 确保工期的物资设备保障 (16)5.5 工期保证技术措施 (16)5.6 工程进度的监控措施 (17)六、安全措施 (18)6.1 安全目标和承诺 (18)6.2 安全生产保证体系 (18)6.3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20)七、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23)7.1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23)7.2 环境保护保证措施: (24)八、应急预案 (25)8.1 编制目的 (25)8.2 应急工作小组 (25)8.3 交通事故应急措施 (26)8.4 应急物资 (27)8.5 通讯联络 (27)交通导改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与目的1.1 编制依据(1)重庆九龙坡至永川高速公路第一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2)九永高速《工地建设与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指导意见(试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4.5.1);(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01);(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0-2015);(6)《公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JTG D82-2009);(7)《中国交建视觉识别系统规范手册(3.0版)》;(8)《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强制性要求》(渝交委〔2015〕81号);(9)《重庆市公路水运工程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渝交委安〔2014〕31号);(10)我部《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11)对重庆九龙坡区环境调查掌握的有关资料。
城市交通施工方案

城市交通施工方案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亟待解决。
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提升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特制定了本城市交通施工方案。
目标本城市交通施工方案的目标是优化城市交通系统,提高交通运行效率,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方案内容1. 道路施工• 对城市主干道进行深度维护和升级,包括路面修复、交通标线更新等。
• 采用分段封闭施工的方式,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 定期进行道路巡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道路问题。
2. 公交系统优化• 调整公交线路布局,增加公交站点密度,提高公交系统覆盖率。
• 优化公交车辆运行计划,减少等车时间,提高公交运行效率。
• 加强公交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车辆正常运行。
3. 交通信号灯优化• 对城市主要路口进行信号灯优化,提高信号灯的配时,减少交通拥堵。
• 安装智能信号灯系统,通过交通流量感知调整信号灯的配时,优化交通流。
4. 地铁系统建设• 加快地铁线路建设进度,扩大地铁线网覆盖范围,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便捷性。
• 强化地铁车辆和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地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自行车道建设• 在城市主干道和人流密集区域建设自行车道,促进绿色出行,减少对交通系统的压力。
• 配套建设自行车租赁点和停车设施,方便市民使用自行车出行。
实施计划本城市交通施工方案将分阶段实施,具体计划如下:1. 第一阶段:道路施工,预计时间为6个月。
2. 第二阶段:公交系统优化,预计时间为3个月。
3. 第三阶段:交通信号灯优化,预计时间为2个月。
4. 第四阶段:地铁系统建设,预计时间为1年。
5. 第五阶段:自行车道建设,预计时间为4个月。
预期效果通过本城市交通施工方案的实施,预期将达到以下效果:- 减少交通拥堵,提高交通运行效率。
- 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形象。
- 提升居民出行舒适度,改善居民生活质量。
本城市交通施工方案旨在全面优化城市交通系统,从道路施工到公共交通优化再到交通信号灯调控,力求为城市居民更加高效便捷的出行方式,实现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工程施工交通导行方案

工程施工交通导行方案一、项目概况本工程为XX路XX段XX公里至XX公里道路改建工程,主要包括道路拓宽和路面改善工程。
工程总长XX公里,为市重点路网项目,施工期预计为XX个月,总投资约XX亿元。
二、交通影响分析1. 道路断面调整将导致部分路段车行道减少至单行道,可能导致交通拥堵;2. 施工期间将有大型机械设备和运输车辆在施工区域内频繁出入,可能对周边交通流量造成一定影响;3. 施工区域交通标志和路灯将有一段时间内无法正常使用,可能对夜间行驶的车辆造成一定影响;4. 施工期间可能对周边业务点和居民用地产生一定的封闭影响,可能影响业务和车辆通行;5. 施工期间可能对施工区域周边环境造成一定的噪音和扬尘污染,可能影响周边居民生活和道路通行。
三、交通导行方案1. 临时交通组织方案(1)施工前期,设置告示牌提前告知行人和车辆施工信息,引导车辆绕行或选择其他道路通行;(2)根据施工进度,设置临时交通标志牌和交通导行标志牌,引导车辆绕行或协助进行交通导行;(3)在施工区域周边设置临时交通岗亭,协助管理交通流量和引导车辆绕行。
2. 施工时间安排(1)施工单位应按照城市规划部门的要求,规划施工时间和进度,将施工时间尽可能调整在夜间或周末等非高峰时段进行;(2)如有必要,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提前或推迟施工时间,以减少对交通的影响。
3. 交通安全措施(1)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设置明显的施工区域标志牌和警示牌,提醒车辆减速和绕行;(2)施工单位应设置临时围栏和警示锥,划定施工区域范围,并注意及时清理施工区域内的垃圾和杂物,以确保施工区域周边的交通通行安全。
4. 周边业务点和居民通行保障(1)施工单位应与周边业务点和居民进行沟通,提前告知施工信息,以协商保障业务和居民通行;(2)如有必要,可以协调公交和出租车线路绕行转道,以减少对业务点和居民的影响。
5. 环境保护措施(1)施工单位应合理规划施工工序和时间,尽量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2)施工单位应按照环保要求,设置和使用适当的降尘设施,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以减少环境污染。
交通导改的配合和实施措施

交通导改的配合和实施措施
本工程单位车辆、施工车辆、社会车辆较多,交通流量较大,为确保工程工期,必须制定详细的交通导改方案。
1、交通导改
1.1本标段内道路交通流量较大,因此将工程划分为4个施工区段:
⑴K0+000~K0+450道路施工中线西侧;
⑴K0+450~K0+836.57道路施工中线西侧;
⑴K0+450~K0+836.57道路施工中线东侧;
⑴K0+000~K0+450道路施工中线东侧。
详见附表12交通导改示意图
2、实施措施
1.1施工时,对现场采用密闭围挡,同时设置交通导行标志,设专人进行交通疏导。
1.2路面铣刨、路面病害处理、沥青混合料摊铺等安排在夜间施工(晚12点~早6点),以保证道路交通。
1.3夜间施工时,道路两端及路口设置交通标志,同时设置专人指挥疏导交通,施工人员穿反光服。
1.4交通标志设置必须符合交通管理部门的要求。
配备的交通维护设施明细表:
设施名称数量
前方施工10块
车辆慢行10块
导向标志牌5块
方锥筒(带链)200个
防撞墩5个
施工区警示灯10个
LED箭头灯5个
爆闪灯5个
1.5遇有特殊情况服从交管部门的指挥。
1.6严格按照上报交管局审批的导改方案、施工时间进行施工。
严格按照交通导改方案进行导流,疏导交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 - 1 -1.1编制依据 (1)1.2编制原则 (1)1.3适用范围 (1)2工程概况 ................................... - 1 -2.1徐家站概况 . (1)2.2周边环境 (2)2.3交通疏解概述 (3)2.4交通导改道路概述 (6)2.5自然条件 (9)3施工部署及生产组织机构...................... - 9 -3.1施工部署 (9)3.2生产组织机构 (9)3.3施工准备工作 (9)3.3.1技术准备............................. - 9 -3.3.2材料准备............................. - 9 -3.3.3人员、设备、物资进场................ - 10 - 4施工计划 .................................. - 10 -5资源配置 .................................. - 10 -5.1劳动力配置 (10)5.2机械设备配置 (10)6交通导改道路施工工艺....................... - 11 -6.1A型路面施工工艺. (11)6.1.1施工工艺流程........................ - 11 -6.1.2测量放样............................ - 11 -6.1.3开挖探沟............................ - 11 -6.1.4原路面破除开挖...................... - 12 -6.1.5路床底整平碾压...................... - 12 -6.1.6碎石底基层铺设...................... - 13 -6.1.7混凝土路面模板安装.................. - 14 -6.1.8混凝土路面钢筋绑扎.................. - 14 -6.1.9混凝土路面砼浇筑.................... - 14 -6.1.10混凝土路面切缝..................... - 15 -6.1.11混凝土路面养护..................... - 15 -6.1.12沥青面层摊铺....................... - 15 - 6.2B型路面施工工艺. (21)6.2.1施工工艺流程........................ - 21 -6.2.2测量放样............................ - 21 -6.2.3原路面破除开挖...................... - 21 -6.2.4路床底整平碾压...................... - 21 -6.2.5碎石底基层铺设...................... - 21 -6.2.6水稳基层铺设........................ - 21 -6.2.7沥青面层摊铺........................ - 22 - 6.3注意事项 .. (22)7质量保证措施 .............................. - 22 -7.1质量验收要求 . (22)7.2质量保证措施 (24)8安全保证措施 .............................. - 25 -9文明环保施工保证措施....................... - 27 -9.1文明施工 .. (27)9.2环境保护 (28)10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 - 28 -11高温季节施工保证措施 ..................... - 29 -1编制依据、原则、范围1.1编制依据(1)赣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徐家站《道路路面结构图》;(2)《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0—2015);(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2008);(6)现行其他相关规范及规程;(7)业主及监理的其他相关要求。
1.2编制原则(1)积极响应和遵守业主关于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定。
(2)全面履行协议,确保实现业主所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目标。
(3)全力推进导改道路施工,早日实现车站围挡封闭及交通导改。
(4)交通导改道路策划要满足现有道路交通流的需求,尽量减少对当地百姓带来的影响。
(5)重视环保,整个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控制环境污染,节约利用土地资源,做好水土保持。
1.3适用范围赣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02标一工区徐家站交通导改道路施工。
2工程概况2.1徐家站概况赣州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土建02标一工区地处新建区,为“三站四区间一盾构井”,管段长约 4.5km,盾构区间总长3.309km(单线),总计5524环。
涉及临时盾构井、徐家站、怀玉山大道站、徐家站、临时盾构井~徐家站~西站南广场站~怀玉山大道站~徐家站盾构区间的土建施工。
徐家站是赣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第8站,为本标段第3座车站,位于龙兴大街与三清山大道交叉口处,沿龙兴大街呈东西走向,为地下二层明挖岛式站台车站,设有双存车线,明挖顺筑法施工。
车站起点里程为XK9+634.894,车站终点里程为XK10+123.894,车站共设5个出入口,3组风亭,另物业预留A、B、C号出入口及1组风亭。
龙兴大街道路红线宽度为45m。
2.2周边环境站点周边区域内除三清山大道、龙兴大街、九龙大道、赣州南大道、赣江南大道可以完全通行,安丰街部分可以通行外,其他道路基本上是近期规划修建或还未修建。
目前,主要交通流基本上发生在三清山大道、龙兴大街、九龙大道、赣江南大道上以及赣州南大道等路段。
交叉口车流冲突点位于三清山大道/龙兴大街交叉口、九龙大道/龙兴大街交叉口、承运大道/龙兴大街交叉口以及赣江南大道/龙兴大街交叉口上。
现状,离站点较近的三清山大道/龙兴大街交叉口和九龙大道—龙兴大街交叉口的交通流量如表2所示。
表2.2-1 徐家站周边规划道路一览图2.2-1 徐家站周边现状路网图2.3交通疏解概述徐家站分三期进行施工,施工总工期为39个月。
一期:一期工期预计25个月。
主要施工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围挡总面积为21195平方米,如图3所示。
该期围挡拆除了龙兴大街中央隔离带及部分交通设施,占用了龙兴大街处于围挡区域内的大部分道路面积。
一期施工期间,围挡路段道路改道至原道路的南北路侧,设双向2条机动车道(3.5m×2)和双向2条人非混行道(3.5m×2),共宽14m,由东向西的车流在交叉口处禁左。
三清山大道在三清山大道/龙兴大街交叉口实施右进右出组织原则。
如图 2.3-1所示。
图2.3-1 徐家站一期交通疏解示意图二期:二期工期预计为7个月。
该期为对车站南侧附属结构的施工,二期施工主要占用龙兴大街南侧道路路边用地、三清山大道/龙兴大街交叉口西北和东北方向的道路周边用地,对三清山大道和龙兴大街交通形式影响不大。
施工围挡自西向东由(29.79×23.13 m)、(19.9×17.7 m)、(29.4×19.2 m)和(38×38.6 m)四块组成,总围挡面积为10030平方米。
施工期间保证现状龙兴大街双向6机动车道(3.5m×6)和双向2人非混行道(3m×2),总宽度为27m,交叉口采用信号控制。
交通疏解如下图2.3-2所示。
图2.3-2 徐家站二期交通疏解示意图三期:三期工期预计7个月。
该期施工为车站北侧附属结构的施工,施工围挡由西(24.2m×38.2m)、中(43.8×78.6m)和东(51.2×43.5m)三块构成,总面积为6561平方米,如图5所示。
三期施工主要占用三清山大道/龙兴大街交叉口西北和东北方向的道路周边用地和部分道路边侧用地,对三清山大道和龙兴大街并没有占用太多道路,施工期间保证现状龙兴大街双向6机动车道(3.5m×6)和双向2人非混行道(3m×2),总宽度为27m。
图2.3-3 徐家站三期交通疏解示意图2.4交通导改道路概述一期交通疏解施工期间,交通导改道路改道至原道路的南北两侧,通过改造现有的人行道及绿化带等拓宽车道,以满足交通疏解要求。
交通导改道路各段纵、横坡均与现状主车道路面高程顺接。
路床土基回弹模量值应不小于30MPa,并保证达到路基压实度要求,如不能满足路基模量及压实度要求、管线侵入结构层时,应采用配筋混凝土加沥青砼罩面结构层。
结构形式采用A型路面:15cm厚级配碎石层底基层+24cmC35钢筋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4cm细粒式沥青(配筋采用单层HRB400φ16@150×150布置,上保护层厚度为80mm),如下图所示。
图2.4-1 A型路面路面结构图图2.4-2 一期交通疏解导改道路施工区域平面位置图二期施工期间,交通导改道路改至原道路的北侧,设双向6机动车道(3.5m×6)和双向2人非混行道(3m×2),总宽度为27m,通过恢复施工车站主体开挖的路面,以满足交通疏解要求。
三期施工期间,交通导改道路改至原道路的南侧,设双向6机动车道(3.5m×6)和双向2人非混行道(3m×2),总宽度为27m,通过恢复施工车站主体改造现有的人行道及绿化带等拓宽车道,以满足交通疏解要求。
部分结构形式采用A型路面:15cm厚级配碎石层底基层+24cmC35钢筋混凝土+6cm中粒式沥青+4cm细粒式沥青(配筋采用单层HRB400φ16@150×150布置,上保护层厚度为80mm),如下图所示。
部分结构形式采用B型路面:20cm厚级配碎石层底基层+20cm5%水泥稳定碎石+8cm粗粒式沥青+6cm中粒式沥青+4cm细粒式沥青。
施工区域详见下图。
图2.4-3 B型路面路面结构图图2.4-4 二期交通疏解导改道路施工区域平面位置图图2.4-5 三期交通疏解导改道路施工区域平面位置图2.5自然条件赣州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度湿润,四季分明,温差较大,夏季酷热,冬季寒冷,春季雨水量较多,平均气温15.8℃,最低一月平均气温4.9℃,最低气温-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