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冲击强度说明
金属结构材料冲击性能参数测试与评估

金属结构材料冲击性能参数测试与评估金属结构材料的冲击性能是评估其在受到冲击载荷下的抗破坏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测试和评估冲击性能参数,可以科学地设计和选择金属材料,以满足不同工程应用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金属结构材料冲击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与评估方法,为工程师和科研人员提供参考。
一、冲击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1. 冲击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是测试金属结构材料冲击性能的常用工具。
通过对材料施加冲击载荷,可以测量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位移、应力和变形等参数。
冲击试验机通常具有高精度的测量系统和可调节的冲击能量,可以模拟不同冲击条件下的实际工作环境。
2. 冲击试验样品制备在进行冲击试验之前,需要制备符合规范要求的试样。
通常,试样要具有代表性,并且能够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试样的形状和尺寸应根据具体要求进行设计,并进行加工和处理,以确保其与实际工程中的使用条件相似。
3. 冲击试验方法冲击试验方法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
常见的冲击试验方法包括冲击弯曲试验、冲击拉伸试验和冲击压缩试验等。
每种试验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应用范围和测试指标。
在进行冲击试验时,需要合理设计试验方案,并确保测试过程中的可重复性和可比性。
4. 冲击性能参数的测量与记录在冲击试验过程中,需要实时测量和记录冲击性能相关的参数。
这些参数通常包括试样的位移、应变、变形和断裂能力等。
通过测量和记录这些参数,可以评估金属结构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受力状态和破坏机制,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冲击性能参数的评估方法1. 冲击强度评估冲击强度是评估金属结构材料在冲击载荷下抗破坏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测量冲击试验中试样的吸收能量和最大负荷等参数,可以评估材料的冲击强度。
冲击强度越高,说明材料具有更好的抗冲击破坏能力。
2. 断裂韧性评估断裂韧性是评估金属结构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抗断裂能力的重要指标。
通过测量冲击试验中试样的裂纹扩展行为和断裂韧性参数,可以评估材料的断裂韧性。
塑胶冲击测试标准

塑胶冲击测试标准
一、冲击强度
冲击强度是衡量塑胶材料抵抗冲击能力的指标,通常采用摆锤冲击试验机进行测试。
测试时,将塑胶试样放置在冲击试验机上,通过摆锤的自由落体运动对试样进行冲击,记录试样在冲击过程中的破坏情况。
冲击强度越高,表示塑胶材料的抗冲击能力越强。
二、冲击韧性
冲击韧性是指塑胶材料在受到冲击时吸收能量的能力。
测试时,采用落锤冲击试验机或摆锤冲击试验机对塑胶试样进行冲击,记录试样在冲击过程中的变形程度和破坏情况。
冲击韧性越高,表示塑胶材料在受到冲击时不易破裂。
三、冲击回复性
冲击回复性是指塑胶材料在受到冲击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测试时,将塑胶试样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冲击试验,观察试样在冲击后的变形恢复情况。
冲击回复性好的塑胶材料能够快速恢复原状,减少因冲击造成的变形。
四、抗疲劳冲击
抗疲劳冲击是指塑胶材料在多次重复冲击下抵抗破裂的能力。
测试时,采用疲劳冲击试验机对塑胶试样进行多次重复冲击,观察试样在多次冲击下的破裂情况。
抗疲劳冲击好的塑胶材料能够承受多次重复的冲击而不易破裂。
五、低温冲击
低温冲击是指塑胶材料在低温环境下抵抗冲击的能力。
测试时,将塑胶试样放置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冲击试验,观察试样在低温下的破坏情况。
低温冲击好的塑胶材料能够在低温环境下保持较好的抗冲击能力。
六、动态冲击
动态冲击是指塑胶材料在动态载荷下的抗冲击能力。
测试时,采用动态冲击试验机对塑胶试样进行动态冲击,记录试样在动态载荷下的破坏情况。
动态冲击好的塑胶材料能够承受动态载荷而不易破裂。
pc冲击强度标准

pc冲击强度标准PC材料,即聚碳酸酯材料,是一种常用于建筑、电子、汽车等各个领域的工程塑料。
为了确保使用PC材料的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了一套PC冲击强度标准。
本文将对这一标准进行详细介绍,并解释其重要性。
一、PC冲击强度标准的背景和意义PC材料具有高强度、耐冲击、透明度高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高要求的产品。
但是由于不同厂家生产的PC材料存在差异,为了使产品具备统一的质量和安全性,需要制定标准来规范PC材料的冲击强度。
这样一来,厂家和消费者就能根据标准进行选择和判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二、PC冲击强度标准的制定过程制定PC冲击强度标准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和统计工作。
首先,要确定冲击试验的具体方法和设备,确保可重复性和准确性。
然后,选择一定数量的PC材料样本进行冲击试验,并记录和分析试验结果。
根据试验结果和实际应用需求,制定出适用于不同领域的PC冲击强度标准。
三、PC冲击强度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指标PC冲击强度标准主要包括冲击试验的方法、设备和指标。
其中,冲击试验方法一般采用冲击试验机,通过将锤头从一定高度自由落体,使其撞击试样,记录试样的应力和变形情况。
冲击设备必须具备稳定性和精度,以保证测试结果的可靠性。
冲击指标主要包括冲击强度、冲击能量和残余应力等,这些指标评估了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性能表现。
四、PC冲击强度标准的实际应用制定PC冲击强度标准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这些标准广泛应用于建筑、电子、汽车等领域的产品制造。
例如,在玻璃幕墙的制造过程中,需要使用高强度的PC材料来替代传统的玻璃材料,PC冲击强度标准能够确保幕墙的抗冲击性能,提高建筑的安全性。
总结起来,PC冲击强度标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标准,它保障了PC材料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通过合理的标准制定和实际应用,能够提高PC材料产品的竞争力,促进行业的发展。
在使用PC材料的过程中,生产商和消费者都应该严格遵守这些标准,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低温冲击强度的意义_理论说明

低温冲击强度的意义理论说明1. 引言1.1 概述低温条件下的冲击强度是指材料在低温环境中承受外部冲击或应力时的抗性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航天、航空、核工程等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在极端低温环境下工作的材料和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研究低温冲击强度及其相关理论意义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科学价值。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介绍低温冲击强度的定义和背景;然后,分析影响低温冲击强度的因素;接着,说明低温冲击强度在不同应用领域中的重要性;之后,详细阐述与解析低温冲击测试方法以及冲击强度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实验验证与数值模拟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报告研究结果与讨论,包括不同温度下冲击强度变化趋势分析、材料特性对于低温冲击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分析以及在不同应用领域中对低温冲击强度要求的讨论;最后,总结本文观点和发现,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理论研究、实验验证和数值模拟分析,探讨低温冲击强度的意义,并对其相关理论进行详细说明。
通过对影响因素、应用领域和测试方法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低温冲击强度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关系。
同时,通过具体研究结果与讨论,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并为未来在该领域开展更深入研究指明方向。
2. 低温冲击强度的意义2.1 定义和背景低温冲击强度是指在低温环境下材料能够承受的冲击力量。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对于材料在极端环境下的表现也越来越重视。
低温冲击强度作为评价材料在低温环境中性能的指标之一,具有重要意义。
2.2 影响因素分析低温冲击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首先,材料的结构和成分决定了其在低温下的物理特性和力学行为。
其次,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也会对材料的低温冲击强度产生影响。
此外,制备工艺、处理方法以及样品形状和尺寸等因素也会对其性能产生影响。
2.3 应用领域说明低温冲击强度意义重大,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塑料的抗冲击性与强度比较

塑料的抗冲击性与强度比较塑料是一种常见的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在工程领域中,塑料的抗冲击性与强度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探讨不同类型塑料的抗冲击性与强度,并进行比较。
一、抗冲击性的评估塑料的抗冲击性指材料在受到外界冲击或撞击时,能够承受压力的能力。
常见的塑料抗冲击性评估方法包括冲击试验和弯曲试验。
1. 冲击试验冲击试验是通过对材料进行冲击,测量其断裂能量来评估抗冲击性。
冲击试验中常用的方法有冲击强度试验(IZOD)和夏比瑞冲击强度试验(Charpy)。
(此处省略冲击试验实验条件和结果,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2. 弯曲试验弯曲试验是通过施加外力使材料发生弯曲变形,并测量其变形程度和抗冲击能力。
常用的弯曲试验方法有二点弯曲试验和三点弯曲试验。
(此处省略弯曲试验实验条件和结果,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二、强度的评估塑料的强度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断裂和变形的能力。
常见的塑料强度评估方法包括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
1. 拉伸试验拉伸试验是通过对材料施加拉伸力,测量其断裂点和变形程度来评估强度。
拉伸试验中常用的方法有拉伸强度试验和屈服强度试验。
(此处省略拉伸试验实验条件和结果,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2. 压缩试验压缩试验是通过对材料施加压缩力,测量其抵抗断裂和变形的能力来评估强度。
常见的压缩试验方法有平行板压缩试验和环切试验。
(此处省略压缩试验实验条件和结果,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三、塑料抗冲击性与强度的比较根据以上评估方法,我们可以对不同类型塑料的抗冲击性与强度进行比较。
(此处可以列举各种类型塑料的抗冲击性和强度数据,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综合比较各种塑料的抗冲击性与强度后,可以得出结论:不同类型的塑料在抗冲击性和强度方面存在差异。
例如,聚丙烯的抗冲击性相对较差,但强度较高,适用于要求强度的应用领域;聚碳酸酯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和强度,适用于要求高抗冲击性的领域。
结论本文通过对塑料抗冲击性与强度的评估和比较,得出了不同塑料在这两个方面的特点。
试验十六高分子材料冲击强度的测定抗冲强度冲击强度是材料突然

实验十六 高分子材料冲击强度的测定抗冲强度(冲击强度)是材料突然受到冲击而断裂时,每单位横截面上材料可吸收的能量的量度。
它反映材料抗冲击作用的能力,是一个衡量材料韧性的指标。
冲击强度小,材料较脆。
一、目的要求1. 掌握XCJ-50型冲击试验机的使用。
2. 测定聚丙烯、聚氯乙烯型材的冲击强度。
二、实验原理国内对塑料冲击强度的测定一般采用简支梁式摆锤冲击实验机进行。
试样可分为无缺口和有缺口两种。
有缺口的抗冲击测定是模拟材料在恶劣环境下受冲击的情况。
冲击实验时,摆锤从垂直位置挂于机架扬臂上,把扬臂提升一扬角α,摆锤就获得了一定的位能。
释放摆锤,让其自由落下,将放于支架上的样条冲断,向反向回升时,推动指针,从刻度盘读数读出冲断试样所消耗的功A ,就可计算出冲击强度:A bdσ= (公斤•厘米/厘米2) b 、d 分别为试样宽及厚,对有缺口试样,d 为除去缺口部分所余的厚度。
从刻度盘上读出的数值,是冲击试样所消耗的功,这里面也包括了样品的"飞出功",以关系式表示为:()()211cos 1cos 2WL WL A A A mV αβαβ-=-++++ W 为摆锤重,L 为摆锤摆长,α、β分别为摆锤冲击前后的扬角;A 为冲击试样所耗功;A α、A β分别为摆锤在α、β角度内克服空气阻力所消耗的功;212mV 为“飞出功”,一般认为后三项可以忽略不计,因而可以简写成: ()cos cos A WL βα=-对于一固定仪器,α、W 、L 均为已知,因而可据β大小,绘制出读数盘,直接读出冲击试样所耗功。
实际上,飞出功部分因试样情况不同,试验仪器情况不同而有较大差别,有时甚至占读数A 的50%。
脆性材料,飞出功往往很大,厚样品的飞出功亦比薄样大。
因而测试情况不同时,数值往往难以定量比较,只适宜同一材料,同一测定条件下的比较。
试样断裂所吸收的能量部分,表面上似乎是面积现象,实际上它涉及到参加吸收冲击能的体积有多大,是一种体积现象。
实验聚合物材料的冲击强度测定

实验5 聚合物材料的冲击强度测定1. 实验目的(1)测定塑料的冲击强度,并了解其对制品使用的重要性。
(2)了解冲击实验机原理,学会使用冲击实验机。
2. 实验原理冲击强度(Impact Strength)是高聚物材料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力学指标,它是指某一标准样品在每秒数米乃至数万米的高速形变下,在极短的负载时间下表现出的破坏强度,或者说是材料对高速冲击断裂的抵抗能力,也称为材料的韧性。
近年来在高聚物材料力学改性方面的研究非常活跃,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如何增加材料的冲击强度,即材料的增韧。
因此冲击强度的测量无论在研究工作还是在工业应用中都是不可缺少的。
一般冲击强度可用下列几种方法进行测定:摆锤式冲击弯曲实验―包括简支梁型和悬臂梁型,落球式冲击实验,高速拉伸冲击实验。
简支梁型冲击试验是摆锤打击简支梁试样的中央;悬臂梁法则是用摆锤打击有缺口的悬臂梁试样的自由端。
摆锤式冲击试验试样破坏所需的能量实际上无法测定,试验所测得的除了产生裂缝所需的能量及使裂缝扩展到整个试样所滞的能量以外,还要加上使材料发生永久变形的能量和把断裂的试样碎片抛出去的能量。
把断裂试样碎片抛出的能量与材料的韧性完全无关,但它却占据了所测总能量中的一部分。
试验证明,对同一跨度的试验,试样越厚消耗在碎片抛出的能量越大。
所以不同尺寸试样的试验结果不好相互比较。
但由于摆锤式试验方法简单方便,所以在材料质量控制、筛选等方面使用较多。
落球式冲击试验是把球、标准的重锤或投掷枪由已知高度落在试棒或试片上,测定使试棒或试片刚刚够破裂所需能量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与摆锤式试验相比表现出与实地试验有很好的相关性。
但缺点是如果想把某种材料与其他材料进行比较,或者需改变重球质量,或者改变落下高度,十分不方便。
评价材料的冲击强度最好的试验方法是高速应力-应变试验。
应力-应变曲线下方的面积与使材料破坏所需的能量成正比。
如果试验是以相当高的速度进行,这个面积就变成与冲击强度相等。
材料冲击强度

材料冲击强度材料冲击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外部冲击或冲击载荷作用下的抗冲击能力。
在工程实践中,材料的冲击强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特别是在设计和制造一些需要承受冲击载荷的零部件或结构时,冲击强度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产品的使用安全和性能稳定性。
材料的冲击强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材料的组织结构、化学成分、热处理工艺等。
首先,材料的组织结构对冲击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晶粒的尺寸和形状、晶界的分布、孪生等都会对材料的冲击强度产生影响。
例如,在金属材料中,晶粒细小、均匀分布的材料通常具有较高的冲击强度。
其次,材料的化学成分也是影响冲击强度的重要因素。
合金元素的加入可以改变材料的晶粒结构和强度,从而影响材料的冲击强度。
此外,热处理工艺也可以通过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来影响其冲击强度。
在工程实践中,为了评定材料的冲击强度,通常会进行冲击试验。
常见的冲击试验方法包括冲击试样悬臂梁试验、夏比冲击试验等。
通过这些试验,可以得到材料在受到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曲线,从而评定材料的冲击强度。
在进行冲击试验时,需要注意试验条件的选择和控制,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可以采取多种措施。
首先,优化材料的组织结构和化学成分,选择合适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
其次,通过改变材料的形状和几何尺寸,设计合理的结构,也可以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
此外,采用表面强化技术,如喷丸强化、表面渗碳等,也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
总之,材料的冲击强度是一个重要的材料力学性能指标,对于确保产品的使用安全和性能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程实践中,我们需要深入理解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合理选择材料和工艺,以提高材料的冲击强度,从而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冲击强度说明
———关于样品厚度厚冲击强度反而小的解析
直接反映、评价或判断一种材料(或者产品)的抵抗冲击能力(脆性、韧性程度),目前业界比较流行用三种方法:简支梁冲击(也称Charpy冲击)、悬臂梁冲击(也称IZOD冲击)和落球(或者落锤)冲击。
前两种方法(简支梁和悬臂梁)主要用来判断材质本身在冲击性能方面的好差,这两者没有实质的联系,区别在于悬臂梁的冲击程度厉害一点,用简支梁冲不断的材料一般会选用悬臂梁冲击;落球或落锤冲击反映的是产品本身的抗冲性能(一个产品的抗冲能力由材质、厚度、结构等多种因素决定)。
这三种冲击由于所选用的试验条件的不同(如试样规格、跨距形式、冲击方式、冲击速度、缺口类型等),又引发出多种试验项目,如:低温冲击、高温冲击、无缺口冲击、缺口冲击、贯层冲击等等。
下面主要介绍简支梁冲击强度与悬臂梁冲击强度
简支梁冲击强度与悬臂梁冲击强度表示的是材料单位面积内吸收的能量,吸收的越多,就表示材料抗冲能力越好。
两种冲击示意图:
冲击结果反映形式:
◆简支梁或悬臂梁冲击强度:a=A b∗d×103
●a: 简支梁或悬臂梁冲击强度,单位:KJ/m2(千焦每平方米)
●A:试样吸收的冲击能量,J
●b:试样宽度,mm
●d:试样厚度(如果是缺口冲击,厚度减去缺口后剩余厚度),mm
◆悬臂梁冲击强度还有人喜欢采用另一种表示方法: a=A d
●a: 悬臂梁冲击强度,单位:KJ/m
●A:试样吸收的冲击能量,J
●d:试样厚度(如果是缺口冲击,厚度减去缺口后剩余厚度),mm
◆kgf.cm/cm为非法定单位,大约换算关系:1 KJ/m=100kgf.cm/cm
从计算公式可以知道,试验时所选择试样的规格(厚度、宽度、有无缺口等)对试验结果会有影响;更进一步探讨的话,试验时的温度、选择的冲击能量、冲击速度、跨距等等都会影响试
验结果;理论上来说,所用试样的宽度、厚度越大,所吸收的冲击能量A(单位:J)越大,
但是相应的b*d(冲击面积)也大(冲击面积与冲击能量的关系比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不
是成线性正比的关系),这样得出的冲击强度在不同厚度之间虽然有偏差,但不会很大,而且
不一定是厚度厚的试样冲击强度就高(冲击强度只是反映材质本身,判断材料某一个厚度的
抗冲能力,可以比较其所吸收的冲击能量A的大小)。
同时,对于刚性材料来说,在某一程度的厚度及支撑跨距下,存在结构弹性,对冲击试验结果影响比较大,因此国标也作出规定:厚度小于3mm的试样一般不做简支梁或悬臂梁冲击试验,
厚度上限一般不超过10mm;试验推荐采用4mm的厚度。
对试验的冲击速度、跨距、厚度等也没有很明确的规定,只是提供方案推荐。
综上,比较材料(简支梁和悬臂梁)的抗冲性能,只有在相同时间段、相同试样厚度,选择相同的试验条件(跨距、冲击速度、同样的缺口类型等)下,才能进行。
而且由于材料抵抗冲击能量的影响因素很复杂,简支梁或悬臂梁反映的抗冲能力只是一个片面,不是唯一,所以简支梁或悬臂梁多作为辅助参考,判断材料抗冲性能一般需要结合多种检测项目(断裂伸长率、弹性模量、冲击强度等等)综合判定。
如:某些芯层发泡的材料,做简支梁或悬臂梁冲击,数据极低,但做落球冲击时数据并不比相类的材料的差。
至于技术手册上的数据:80kgf.cm/cm和10kgf.cm/cm,由于目前手上没有合适的数据论证(公司实验室目前只有简支梁冲击),暂无法判断数据是否合理。
个人认为“10kgf.cm/cm”有可能标错,应该为“60-100kgf.cm/cm”之间。
下面为一些常见的冲击检测项目
◆简支梁无缺口冲击
◆简支梁A型缺口冲击
◆简支梁双V贯层冲击
◆简支梁无缺口低温冲击(-15℃)
◆悬臂梁无缺口冲击
◆悬臂梁反向缺口冲击
◆低温落锤冲击
◆常温落球冲击
◆……
关于IZOD冲击强度的补充说明
IZOD冲击强度,也叫悬臂梁冲击强度,它是反映材料抗冲击能力的一项技术指标,表示的是材料单位面积(或单位厚度)内吸收的能量,吸收的越多,就表示材料抗冲能力越好。
悬臂梁冲击强度有两种表示方式(两种计算方法),见下:
⏹悬臂梁冲击强度的一种表示方法:a=A b∗d×103(单位面积内吸收的能量)
◆a: 简支梁或悬臂梁冲击强度,单位:KJ/m2(千焦每平方米)
◆A:试样吸收的冲击能量,J
◆b:试样宽度,mm
◆d:试样厚度(如果是缺口冲击,厚度减去缺口后剩余厚度),mm
⏹悬臂梁冲击强度的另一种表示方法:a=A d(单位厚度内吸收的能量)
◆a: 悬臂梁冲击强度,单位:KJ/m
◆A:试样吸收的冲击能量,J
◆d:试样厚度(如果是缺口冲击,厚度减去缺口后剩余厚度),mm
⏹kgf.cm/cm为非法定单位,大约换算关系:1 KJ/m=100kgf.cm/cm
这项指标(悬臂梁冲击强度),与试验时所选择的样品规格(厚度、宽度、有无缺口或缺口类型)、试验时选择的摆锤能量、冲击速度等都有关。
所以用悬臂梁冲击判断材料的抗冲能力,只能在相同样品规格、相同的实验条件,最好是相同的时间、相同的仪器下进行比较才有实际意义。
关于技术手册上的冲击强度的数据“80kgf.cm/cm和10kgf.cm/cm”,这是不同厚度试样做出来的试验结果,选择的试验条件也有可能不一致,两个数据没有实际比较意义。
不能说“10kgf.cm/cm”的比“80kgf.cm/cm”的抗冲能力差,因为这是相同材质不同厚度下的
数据,如果用公式反推的话,厚度厚的试样吸收的能量是较大的;当然,如果“80kgf.cm/cm 和10kgf.cm/cm”这两个数据是不同材质相同厚度和相同试验条件下得出的,那么肯定是“80kgf.cm/cm”的抗冲击能力好。
关于落球/落锤冲击的补充说明
落球冲击和落锤冲击反映的是产品本身的抗冲性能(一个产品的抗冲能力由材质、厚度、形状结构等多种因素决定)。
将样品放在一定形状的一定尺寸的支撑跨距上,用一特定形状和重量的球(或锤),从一定的高度自由落下对样品进行冲击,通过改变球(或锤)的重量或落下高度,和一定数量的样品,多次试验,从而定性判断或定量得出样品被破坏所需的能量。
国标规定一般推荐样品支撑跨度选择75mm直径的圆形跨距;一些行标、地标等也有根据产品的实际使用情况选择一些其他要求的跨距,如500*500mm的方形支撑跨距等。
一般来说跨距也小,相同球重和高度下受到的冲击力越大,样品也越容易被破坏。
落球(锤)冲击强度一般采用在某一试验条件下,材料是否被破坏,或破坏的数量来定性判断;也可以采用样品被破坏时的落球(锤)的重力势能来定量判断。
试验及计算方法可参照标准进行。
落球和落锤的区别在于球和锤的形状,球截面是圆形的,锤截面是圆头方形的。
落球(锤)冲击强度同样受到所选择的支撑跨距、样品厚度、样品形状的影响。
在相同的跨距、相同的材质下,通常厚度厚的样品落球(锤)冲击强度高;相同的跨距、相同的材质、相同厚度下,通常落球(锤)冲击点是平面结构的样品比异型结构的样品较易被破坏(与受力时力的分解有关,由于力的分解,异形样品受力截面上所受的力小了)。
落球
落球
平面100%受力
力被分解,受力截
面受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