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钢筋建模教程—基础篇
广联达钢筋软件基础培训教材 (1)

广联达钢筋软件基础培训教材 (1)第一章梁第一节框架梁一、首跨钢筋的运算1、上部贯穿筋上部贯穿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2、端支座负筋端支座负筋长度: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3、下部钢筋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注意: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运算的结果差不多上一样的,因此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能够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定呢?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定问题:支座宽≥Lae且≥0.5Hc+5d,为直锚,取Max{Lae,0.5Hc+5d }。
钢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弯锚,取Max{Lae,支座宽度-爱护层+15d }。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抗扭钢筋:算法同贯穿钢筋5、拉筋拉筋长度=〔梁宽-2×爱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拉筋根数:假如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假如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那么拉筋的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
6、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爱护层+梁高-2×爱护层〕+2×11.9d+8d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注意:因为构件扣减爱护层时,差不多上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能够发觉,拉筋和箍筋在每个爱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同时我们在预算中运算钢筋长度时,差不多上按照外皮运算的,因此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运算时增加了2d,箍筋运算时增加了8d。
〔如以下图所示〕7、吊筋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800mm夹角=45°二、中间跨钢筋的运算1、中间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注意: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其钢筋长度: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广联达钢筋计算设置-图文

广联达钢筋计算设置-图文PartI一、楼层设置广联达钢筋楼层设置中,基础层层高设置1、当无地下室时,基础的底部到首层的结构底面标高2、当有地下室时,基础的底部到地下室的地面标高广联达软件将基础看做一个楼层是比较死板的思路,或者说是一种处理上的欠缺,基础层往下永远没有其他层,基础应看做高度为0的某层。
软件使用者只需在基础的构件标高里设置即可,建模快速,清晰,直接根据图纸设置,减少换算时间。
同类软件,鲁班做的比较好,但基础形式一直未补充完善二、基础1、桩基础在桩基础内进行定义,对三桩承台、多边形承台需注意定义后布置的平面位置是否与平面位置有偏差。
可通过S命令,若位置有偏差,则用V命令移动。
导图然后反定义的,不存在这个问题。
2、如果遇到不能定義的構件,直接用異形構件自定義來做。
3、正负0处的梁3.1正负0结构梁板随着工业厂房的增多,建设单位对首层地面的重视,设计师经常用到地框梁(DKL)的结构形式,但往往又跟基础梁类似。
在软件算量中,可直接按钢筋算量,然后导入土建,不用担心框架梁无法计算垫层、土方的问题。
4、阀板基础阀板基础通常为一块整板,在阀板钢筋的布置过程中,需定义阀板底部筋、中部筋、面筋。
双层双向钢筋可以分别某Y方向布置底面筋或用自动布筋(阀板主筋)。
阀板负筋是指单独的上部负筋。
设计通常要求,承台无面筋时,阀板面筋贯通,阀板滴筋断开锚固入承台内一个LA或者设计指定的长度。
因此应联合阀板、承台进行计算设置或属性设置。
5、广联达梁式配筋因为是软件默认是有坡度的,故而90度承台需进入承台里面设置节点,将10某D,修改为0.6、有地下室,但基础不在同一层的情况,可以分层建模7、承台底筋弯起百分比承台计算参数设置上部、下部项用,比如10某d+(h-10某d)/3,但对于环箍计算可能有误。
故计算后再结合本法则8、承台标高承台标高先按多数标高建立,然后修改少数标高。
三、框架柱1、绘制不在轴线交点处的柱先选择“点”,然后用Shift+左键,进行偏移.或者通过单、多偏移来实现;也可通过查改标注来实现。
广联达钢筋算量模型的创建

广联达钢筋算量模型的创建模型创建遵循柱墙(剪力墙)梁板墙(加砌墙)的步骤建立框架,即竖向构件类型栏自上而下进行创建,之后每一类构件遵循横向工具栏自左向右进行构件图元编辑。
过程如下:①新建工程,进行工程信息以及先关信息编辑其中,钢筋比重中直径为6 的钢筋比重换成同直径6.5的钢筋比重。
②导入图纸对图纸整理,之后识别楼层表,在楼层设置里面根据楼层表和设计总说明设置好各种构件的混凝土强度和对应抗震等级。
图1-30导入CAD 底图 图1-31 柱信息编辑 ③轴网的创建,选择B4图纸进行轴网识别,因为本结构两次减小截面尺寸,图1-28 新建工程 图1-29 工程信息编辑用最下层轴网信息最全的CAD图。
④柱的创建分层识别每层的柱大样,进行柱大样校核,在构件属性中修改补充识别有误和未识别的柱大样。
之后识别柱,按图层提取柱边线、柱标志,识别柱。
图1-32识别剪力墙图1-33 梁跨校核⑤剪力墙的创建分层识别每层的剪力墙,提取混凝土墙边线,提取墙标志,识别剪力墙之后在定义界面对墙中钢筋进行标志。
之后识别墙。
⑥梁的创建分层识别每层的梁,其中包括连粱表,先识别每层的连粱,之后识别梁,进行梁跨校核,原位标注调整梁的变截面和高度。
之后在梁构件中对梁的吊筋和次梁的加筋进行自动生成,其中次梁加筋在工程设置-计算设置中进行编辑。
图1-34 楼板信息编辑图1-35 楼板绘制⑦板的创建在构件中编辑好板的厚度混凝土强度,之后点板,无法点板的用直线画矩形绘制。
之后在板受力筋中使用X-Y方向、多板进行底筋、面筋、跨板受力筋绘制。
再后用板负筋进行支座负筋绘制。
在所有板筋绘制完成之后,查看布筋,或者在云查之后改重叠布筋或者没布筋的地方。
⑧砌体墙的创建砌体墙的创建与剪力墙相似,分层识别每层的剪力墙,提取砌体墙边线,提取墙标志,识别砌体墙之后在定义界面对墙中通长筋进行编辑,在计算设置里面对砌体加筋(拉结筋)进行编辑,之后识别墙。
图1-36 砌体墙信息编辑图1-37 构造柱信息编辑⑨构造柱的创建砌体墙信息编辑先在计算设置里面设置好构造柱的基本信息,之后建立构建,编辑属性,之后按照11G平法要求建立图元安放构造柱。
广联达绘图流程(钢筋)

广联达构件的绘图标准流程1总则:1.1部位绘制顺序:基础层上一层→基础层→中间层的绘制→顶层的绘制;1.2构件绘制顺序:1.2.1基础层上一层构件的绘制顺序:墙、暗柱的定义→墙的定位→柱(暗柱、框柱)的定位→连梁的定义→连梁的定位→柱(暗柱、框柱)的定位→墙洞的定位→墙洞加筋→横向梁的定义→横向梁的定位→纵向梁的定义→纵向梁的定位→板的定义→板的定位→板受力筋的定义→板受力筋的定位→板负筋的定义→板负筋的定位→板洞的定义→板洞的定位→板洞加筋1.2.2基础层构件的绘制顺序:将基础层上一层竖向构件和门洞口复制到基础层→门洞地梁的定义→门洞地梁的定位→横向基础梁的定义→横向基础梁的定位→纵向基础梁的定义→纵向基础梁的定位→筏板基础的定义→筏板基础的定位→筏板主筋的定义→筏板主筋的定位→筏板负筋的定义→筏板负筋的定位1.2.3中间层及顶层的绘制顺序同基础层上一层构件的绘制顺序1.3具体工程做法的标准计算方法1.详图与平面图截面尺寸不符时,处理方法必须与项目经理进行沟通;并将处理方法写入“编制说明”2.“计算设置”中框架梁、非框架梁、基础梁、基础次梁在工程绘图开始之前;项目经理必须根据图纸要求将附加箍筋的根数填入计算设置,局部楼层、部位附加箍筋根数不同时,绘图人员必须根据图纸要求原位修改;注意:次梁与次梁相交处如果需要设置附加箍筋绘图人员必须根据原位修改3.拉筋:基础底板、顶板、墙体拉结筋计算根据图纸要求;但计算根数时间距应符合模数;拉筋按照图纸给出的间距填写,计算设置根据图纸选定何种方式。
4.当设计未明确基础、非框架梁、顶板为抗震构件时,计算钢筋量时均按非抗震计算。
5.基础范围内竖向构件的抗震等级均按基础上层竖向构件抗震等级计算,详见《04G101-3》第14页第2.6.1条。
各构件画法及注意事项2墙2.1墙的定义构件:1.单击工具栏中的“定义构件”;2.在该页面下,单击左上角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新建剪力墙,并打开其它属性的下拉按钮;2.2墙的定位:墙的定位必须与图纸所示保持一致。
广联达土建建模模壳肋梁钢筋标注

广联达土建建模模壳肋梁钢筋标注摘要:1.广联达土建建模简介2.模壳肋梁钢筋标注的重要性3.详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正文:广联达土建建模是建筑行业中广泛应用的一款软件,为广大建筑从业者提供了便捷的建模、算量等服务。
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使用广联达土建建模进行模壳肋梁钢筋的标注,以提高建模过程中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广联达土建建模简介广联达土建建模是一款专业的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具备丰富的功能,可以帮助建筑工程师、设计师、施工人员等轻松完成项目建模、计算、施工图纸绘制等工作。
在土建建模中,我们可以利用软件的参数化建模、图形编辑等功能,快速创建各种建筑结构。
二、模壳肋梁钢筋标注的重要性在建筑结构中,模壳肋梁是一种常见的构件,其钢筋的布置和规格对于整个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在广联达土建建模中进行模壳肋梁钢筋的标注,可以确保施工过程中钢筋的准确无误地安装,提高工程质量。
三、详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打开广联达土建建模软件,新建或导入已有的项目文件。
2.在项目浏览器中,找到对应的结构层,右键选择“梁”图元,创建模壳肋梁。
3.在创建的模壳肋梁上,右键选择“属性”,进入梁属性设置界面。
在此处,可以设置梁的名称、规格、材质等参数。
4.在梁属性设置界面,点击“钢筋”选项卡,进入钢筋设置界面。
根据设计图纸,填写钢筋的直径、间距、排数等参数。
5.完成钢筋设置后,点击“确定”按钮,返回建模界面。
此时,模壳肋梁上的钢筋已自动生成。
6.在项目浏览器中,右键选择“标注”图元,创建标注。
将鼠标移到已创建的模壳肋梁上,根据需要添加标注,如梁长、梁高、钢筋位置等。
7.完成标注后,导出标注成果,以便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参考。
注意事项:1.在创建模壳肋梁时,应注意保持梁的直线度和平整度,避免出现扭曲、倾斜等现象。
2.钢筋标注过程中,应确保钢筋直径、间距等参数与设计图纸一致,以保证施工质量。
3.在进行标注时,应注意标注的清晰度和易读性,以便于施工人员理解和操作。
广联达钢筋算量人防钢筋软件教程-第6讲:后浇带和基础暗梁建模与钢筋处理

结施4图纸页面关于暗地梁 的结构说明
根据图纸识读,查找,本筏板中暗梁有三种截面 宽度,也就是要定义三种地梁构件
从图纸说明可以判断,所有外墙下均设置暗地梁, 所谓按地梁就是处于筏板内部,混凝土浇筑后是看 不到的,
本节课小结
本节课主要处理了以下内容
人防地下室钢筋实例培训
图纸后浇带的设计要求
LAE=抗震锚固长度 TFBJ=顶部分布筋 TJQJ=顶部加强筋 BFBJ=底部分布筋 BJQJ=底部加强筋
后浇带只要求设置抗水压垫层,没有要求设置超 前防水,也没有明确是否采用100%搭接,我们按 常规设置全部贯通做法进行定义
人防地下室钢筋实Leabharlann 培训人防地下室钢筋实例培训
广联达钢筋算量人防钢筋软件教程-第2、3讲:基础筏板建模截面处理(一、二)

8、图元颜色:为了区分不同筏板交接位置,可以修改各自的颜色
人防地下室钢筋实例培训
人防地下室钢筋实例培训
人防地下室钢筋实例培训
本节课小结
本节课主要处理了以下内容
1、楼层定义中的构件属性处理 2、筏板的定义及软件功能的解读 3、绘制筏板的实际操作演示 4、筏板图元的二次处理及功能应用
筏板的定义
人防地下室钢筋实例培训
1、名称:是可以修改的,一般使用筏板厚度命名,或者自动命名 2、混凝土强度等级:软件默认的是楼层设置时的等级,如要修改 ,修改后强度要去掉刮号,此项修改与图元同步,影响计算结果
3、属性里黑色字体的属性和图元不同步,属于私有属性,便于调 整个别构件的不同标高,不同厚度的局部修改
4、软件默认的保护层是厚度一样的,如果底面,侧面,顶面保护 层厚度不同时需要分开表示,如设计不同 底/侧/顶=40/50/20
5、马镫筋,原则上按钢筋专项施工方案设置,在没有施工方案时 ,常规做法是马镫筋直径取比面筋直径较少一个级别,但最少不 能低于直径10,主要考虑稳定性,稳定才能达到支撑的效果
6、拉筋一般对是否需要要根据图纸要求或施工方案要求,一般不 设置,对有抗浮要求的或无梁式筏板才设置拉筋
在确定线性构件端点时,如果点不在轴线交点上, 可以按住“Shift”键点击基准点打开“输入偏移量” 界面
5、自动生成板
周边先行汇总好墙或者梁,并且形成首尾相连,形 成封闭,方可使用该功能
6、按梁分隔
绘制时直接绘制一个整体的筏板,因为不同区间需 要调整标高或者配筋不同时,需要按区间分隔筏板 时可以使用此功能
人防地
广联达板的钢筋绘制方法

广联达板的钢筋绘制方法说实话广联达板的钢筋绘制方法这事,我一开始也是瞎摸索。
我最初就想着按照图上那样,把钢筋一股脑儿地画上去,结果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
我试过直接用那种普通的绘制线条的方式来表示钢筋,但是软件根本识别不了我要表达的钢筋信息,搞了半天全是白费功夫。
然后我就开始仔细研究软件的每个菜单和功能。
我发现,在绘制板钢筋之前,一定要先把板这个构件给绘制准确了。
就像盖房子,你得先把地基打好一样。
如果板的尺寸、位置不对,那钢筋肯定也绘制不好。
这可是我花了好久才意识到的教训。
对于板受力筋的绘制,有个方法还挺简单。
比如说水平方向的钢筋,你就可以用那种水平布置的功能,它就像一个小扫帚,一下就把钢筋按照你要求的间距扫过去摆满了。
不过呢,这里有个小细节容易出错,就是在输入间距的时候,一定得看清楚图纸的要求,是100啊还是200啊之类的,我就有一次没看仔细,结果出来的钢筋布置完全错误。
还有呢,负筋的绘制感觉更麻烦一些。
我曾经错误地以为只要把负筋长度画对就可以了。
但是实际上,它的左右标注非常关键。
就好比负筋是搭在两边的小板凳上,这个左右标注就是小板凳的位置,如果不对的话,和实际受力情况就不符合了。
在绘制跨板受力筋的时候也是。
我一开始搞不懂它和普通受力筋、负筋的区别,都不知道在软件里怎么操作。
后来啊,我发现它像一个变形的负筋一样,一边或者两边要伸到相邻的板里,那就得在软件里准确地设置它的伸出长度才行。
至于双层双向的钢筋网,我觉得就是按照先绘制底筋,再绘制面筋的顺序来。
就像是做三明治,先放下面的那层面包(底筋),再放上面的那层面包(面筋)。
不过这时候要注意保护层厚度的设置,不然钢筋就像被埋在了不合适的地方一样。
我也不敢说我现在掌握的就是绝对正确的绘制方法,但是这些都是我经过好多错误和不断尝试总结出来的。
可能不同的工程图纸还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那就得根据实际情况再灵活调整了。
反正绘制广联达板的钢筋啊,细心和耐心真的是特别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联达钢筋建模教程—基础篇
、在楼层管理当中,基础层的层高应如何定义?
答:1、基础底板的高度;2、如果没有地下室时从0.00开始定义。
2、在实际工程中基础次梁与基础主梁相交时,相交节点是不布置箍筋的。
软件可以正确处理吗?
答:在基础梁的属性中可选择箍筋是否贯通,这样就可以直接处理了。
3、在实际工程中,独立基础中有上下两层钢筋,软件应如何处理?答:软件在横向受力筋和纵向受力筋的下方都提供了关于上下部配筋信息不同的处理方法,即B12@200/B14@200,斜杠前表示下部,斜杠后表示上部;当上下部钢筋弯折长度不同时,可在独立基础的计算设置中第17和18项进行调整;注意:此处理情况适用于同截面内上下不同配筋的情况。
4、图纸设计时要求当独立基础的长度和宽度大于2500时,钢筋是交错布置的,软件应如何处理?
答:在独立基础的计算设置中软件按照简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的要求增加选项,自动按此进行计算;另外,如果图纸要求的独立基础长度和宽度是其他数值时,也可在计算设置当中第14条进行调整。
5、在实际工程中,独立基础平面不是矩形的,是异形的,软件能否处理?
答:软件在建立构件时新增加了异形独立基础和自定义独立基础两个子类型,都可以来处理平面异形的独立基础。
对于钢筋的配筋方向与软件黙认不同的情况时,软件还提供了调整配筋方向功能,可根据不同要求
进行调整。
6、在图形软件里绘制的参数化独立基础为什么导不到钢筋软件里?答:因为以前独立基础中只有矩形独立基础,新版软件在独立基础构件下新增参数化独立基础、异形独立基础、自定义独立基础,这样钢筋图形互导的问题就不存在了。
7、条形基础中分布筋我不想让它通算,应如何处理?
答:软件在计算设置中增加了条基L形相交时分布筋是否贯通的选项,只要选择即可。
8、请问条形基础的受力筋根数软件是如何计算的?
答:软件有相应的黙认原则,当与您手工计算不一致时可查看其计算设置。
对于条形基础的受力筋根数软件在计算设置第7条中有相应的选项,进行选择即可。
9、在平法图集基础中柱的箍筋是单肢箍,不需要复合箍,在软件中应如何处理?
答:在基础建立柱子时,柱箍筋的肢数自动会黙认为2*2的,即单肢箍。
10、在基础层中我不想算伸出基础的甩筋,软件能处理吗?
答:在剪力墙属性新增加了纵筋构造设置的选项,当不想计算时只需要在基础上层把纵筋构造改为纵筋锚固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上层的底标高要与基础相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