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知识点整理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6.传感器的代号 依次为主称(传感器) 被测量—转换原理—序 号 主称——传感器,代号C; 被测量——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大 写字母标记。见附录表2; 转换原理——用一个或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 大写字母标记。见附录表3; 序号——用一个阿拉伯数字标记,厂家自定, 用来表征产品设计特性、性能参数、产品系列 等。例:应变式位移传感器: C WY-YB-20; 光纤压力传感器:C Y-GQ-2。
常见的被测物理量
机械量:长度,厚度,位移,速度,加速度, 旋转角,转数,质量,重量,力, 压力,真空度,力矩,风速,流速, 流量;
声: 声压,噪声. 磁: 磁通,磁场. 温度: 温度,热量,比热. 光: 亮度,色彩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2)按工作原理分类: 机械式,电气式,光学式,流体式等。
切削力测量应变片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1.2.3 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新原理、新材料和新工艺将产生更多品质优
良的新型传感器。例如光纤传感器、液晶传感器、以高分 子有机材料为敏感元件的压敏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等。
第二,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目前正迅速地由模拟式、 数字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带有微处理机的各种智能化仪 表已经出现,这类仪表选用微处理机做控制单元,利用计 算机可编程的特点,使仪表内的各个环节自动地协调工作, 并且具有数据处理和故障诊断功能,成为一代崭新仪表, 把检测技术自动化推进到一个新水平。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知识
3. 显示记录装置 显示记录装置是检测人员和检测系统联系的主要环节, 主要作用是使人们了解被测量的大小或变化的过程。常用的 有模拟显示、数字显示和图像显示三种。 模拟式显示是利用指针对标尺的相对位置表示被测量的 大小。其特点是读数方便、直观,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在 检测系统中一直被大量应用;数字式显示则直接以十进制数 字形式来显示读数,实际上是专用的数字电压表,它可以附 加打印机,打印记录测量数值;图像显示,将输出信号送至 记录仪,从而描绘出被测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作为检测结 果,供分析使用。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知识点

0.1传感器:处于检测与控制系统之首,是感知、获取与检测信息的窗口0.2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以及相应的信号调节转换电路组成。
1.1输入量为常量或变化极慢时传感器输入-输出特性。
指标:线性度(大)、迟滞(小)、重复性(好)、分辨力(强)、稳定性(高)、温度稳定性(高)、各种抗干扰稳定性(高)。
传感器的静特性由静特性曲线反映出来,静特性曲线由实际测绘中获得。
测量系统的静态特性指标通常用输入量与输出量的对应关系 来表征。
人们根据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1.2最小二乘法准则的几何意义在于拟和直线精密度高即误差小。
相关公式:1.3非接触式测量:1热电式传感器:测量温度2光纤传感器:测量光信号3电容式传感器:测量位移接触式测量:1电位器式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2 应变片式电阻传感器:测量电阻值 3应变式扭矩传感器:测量扭矩二应变式2.1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按制造材料可分为①金属 材料和②半导体 材料。
它们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电阻发生变化,其中①的电阻变化主要是由 电阻压阻效应_ 形成的,而②的电阻变化主要是由 电阻率变化 造成的。
半导体 材料传感器的灵敏度较大。
2.2简述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压阻效应)(4分)答: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电阻压阻效应,即在导体产生机械变形时,它的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
2.3 金属电阻应变片由四部分组成:敏感栅、基底、盖层、黏结剂、引线。
②其主要特性参数:灵敏系数、横向效应、机械滞后、零漂及蠕变、温度效应、应变极限、疲劳寿命、绝缘电阻、最大工作电流、动态响应特性。
2.4温差①在外界温度变化的条件下,由于敏感栅温度系数及栅丝与试件膨胀系数()之差异性而产生虚假应变输出有时会产生与真实应变同数量级的误差,所以必须补偿温度误差的措施。
②方法:1自补偿法:包括单丝自补偿法和组合式自补偿法 2线路补偿法 (平衡条件:电桥相邻两臂电阻的比值相等。
传感与检测技术 基础知识

2.2
应变式电阻传感器
传感器由弹性敏感元件及粘贴在其上的电阻应变片构成。 应变式电阻传感器有金属丝、金属箔式、薄膜式和半导体式等几种。应变式电阻传感器性能稳定、精度较高。
8
2.1.1 工作原理 当用金属应变片测量应变或应力时,将应变片粘贴于被测对象上,应变片随被测对象产生微小应变,使应变片产生△R。
L
Lmax 100% YFS
:输出量与输入量实际曲线与拟合直线的最大偏差 :输出满量程值 常用拟合方法包括:①理论拟合;②过零旋转拟合;③ 端点连线拟合; ④ 端点平移拟合; ⑤最小二乘拟合。
2.灵敏度
4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稳态时,输出增量 Δy 与输入增量 Δx 的比值,即: Sn= Δy/ Δx 对于线性传感器,其灵敏度为静态特性直线的斜率;对于非线性传感器,其灵敏度是一个变量。
1.3.2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传感器在某种输入激励时,输出时间变化的响应特性。 有良好静态特性的传感器,未必有良好的动态特性;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取决于传感器本身结构。 研究动态特性时,只需研究:正弦输入、阶跃输入和斜坡输入。称“标准”输入信号。 研究传感器的频率特性:主要用通频带、时间常数、固有频率、阻尼比等指标来研究。
Z=F (ρ,μ,r,I,f,x)
电涡流传感结构简单、频率响应宽、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大、抗干扰能力强,特别是有非接触测量的优点。
第 4 章 电容式传感器
4.1 4.1.1 电容式传感器 平行板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C
S S 0 r d0 d0
15
其中:εr----相对介电常数; ε0----真空中的介电常数,ε0=8.85×10-12F/m 1.变极距型
R1 R1 , R 2 R 2 , R 3 R 3 ,
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

(Modern sensor and detection technology)
厚德博学 唯实求新
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
传感器在机器人身上的分布
第四章 常见非电参数的检测方法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non-electric parameters) 非电量检测技术是以非电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 量、位移、位置、成分等为检测对象的一门科学技术。非 电量检测技术是检测技术的主体。
单自由度系统受力模型
力与弹性变形的关系:m
d2 dt
z
2
c dz dt
kz
f (t)
被测力
电量
敏感元件
转换电路
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
1)应变片式力传感器(Strain gauge force sensor)
应变效应
应变片原理动画演示
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
应变片测力动画演示
F
R4
R1 R2
应变式荷重传感器的外形及应变片的粘贴位置
电阻应变片
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
典型的应变式传感器(typical strain gauge sensor)
2.梁式测力传感器(Beam force sensor)
F
o
等截面梁
x
x (x)
6F Ebh2
L
x
U out
R R Uin
6 KF LRU in Ebh2
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
将应变片粘贴在斜拉绳表面,可测量斜拉绳所受的拉力
现代传感与检测技术
第四章 常见非电参数的检测方法
(The detection method of non-electric parameters)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知识点总结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传感器部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概述1.传感器的定义与组成(1)定义:能感受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2)共性:利用物理定律或物质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将非电量转换成电量。
(3)功能:检测和转换。
(4)组成:5.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寻找新原理6.传感器的集成化第二章 传感器的基本特性1.线性度(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之一)(1)定义:传感器的输入、输出间成线性关系的程度。
(2)非线性特性的线性化处理:Y FSy Y FSy Y FSyo(a )切线或割线X mxo(b )过零旋转X mxo(c )端点平移X mx(3)非线性误差:γL = ± Δ L ma xY FS式中,γL ——非线性误差(线性度);ΔL m a x ——输出平均值与拟合直线间的最大偏差绝对 值;Y F S ——满量程输出。
2.灵敏度(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之二)传感器在稳态信号作用下输出量变化对输入量变化的比值。
0 S n = y x xS n = dy dx (a) 线性测量系统(b) 非线性测量系统 0S n y = f x ) dy dx = C x 0 S n y = f ( )dy x 0 S n y = f (x ) dy dx(c) 灵敏度为常数(d) 灵敏度随输入增加而增加 (e) 灵敏度随输入增加而减小3.分辨率/分辨力(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之三)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够感知或检测到的最小输入信号增量。
分辨率可以用增量的绝对值 或增量与满量程的百分比来表示。
4.迟滞/回程误差(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之四)(1)定义: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应于同一大小的输入信号,传感器正、反行程的输出信 号大小不相等的现象。
开发新材料 采用新工艺 探索新功能具有同样功能的传感器集成化,即将同一类型的单个传感元件用集成工艺在同一平面上 排列起来,形成一维的线性传感器,从而使一个点的测量变成对一个面和空间的测量。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知识-下载[1]重点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基础知识-下载[1]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b6ab780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7.png)
(1)直接测量与间接测量 Ⅰ.直接测量 用事先分度或标定好的测量仪表, 直接读取被测量测量结果的方法称为直接测量。直接 测量是工程技术中大量采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直观、 简便、迅速,但不易达到很高的测量精度。 Ⅱ.间接测量 首先,对和被测量有确定函数关系 的几个量进行测量,然后,再将测量值代入函数关系 式,经过计算得到所需结果。这种测量方法,属于间 接测量。测量结果y和直接测量值xi(i=1,2,3…)之 间的关系式为: y=f(x1x2x3…) 。间接测量手续多, 花费时间长,当被测量不便于直接测量或没有相应直 接测量的仪表时才采用。
量程点, 可以得到端基线性度。
4. 迟滞
迟滞特性表明检测系统在正向和反向行程期间,
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也就是说,对
同样大小的输入量,检测系统在正、反行程中,往
往对应两个大小不同的输出量,如右下图所示。通
过实验,找出输出量的
y
这种最大差值,并以满量程 ymax
输出YFS的百分数表示,
1
ΔH max
1.2.3 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新原理、新材料和新工艺将产生更多品质优
良的新型传感器。例如光纤传感器、液晶传感器、以高分 子有机材料为敏感元件的压敏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等。
第二,检测系统或检测装置目前正迅速地由模拟式、 数字式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带有微处理机的各种智能化仪 表已经出现,这类仪表选用微处理机做控制单元,利用计 算机可编程的特点,使仪表内的各个环节自动地协调工作, 并且具有数据处理和故障诊断功能,成为一代崭新仪表, 把检测技术自动化推进到一个新水平。
指示仪
被测量 传感器
测量 电路
记录仪
电源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重点知识点总结

传感器及检测技术重点知识点总结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环境中各种参数并将其转化为可量化的电信号输出的设备。
检测技术则是利用传感器对环境中各种参数进行检测和监测的技术。
以下是传感器及检测技术的重点知识点总结:1.传感器的基本原理: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将被测物理量转化为与之成正比的电信号输出。
传感器中常用的原理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磁电效应、光电效应等。
2.传感器的分类:传感器可以根据测量参数的类型进行分类,如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也可以根据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类,如光传感器、声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
3.传感器的特性:传感器的特性包括精度、灵敏度、稳定性、线性度、响应时间等。
精度是指传感器输出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灵敏度是指传感器输出信号随被测量变化的程度;稳定性是指传感器输出信号在长时间内的稳定程度;线性度是指传感器输出与被测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响应时间是指传感器从检测到信号输出的时间。
4.传感器信号的处理和调节:传感器输出的信号常常需要经过放大、滤波、校准和线性化处理后才能得到有效的结果。
放大可以增大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幅度;滤波可以去除传感器输出信号中的噪声;校准可以修正传感器输出的非线性特性;线性化可以将传感器输出信号与被测量参数之间建立线性关系。
5.传感器网络和通信技术:近年来,随着物联网的兴起,传感器网络和通信技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传感器网络是一种由分布在空间中的大量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络,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
这种网络可以实现大范围的环境监测和数据采集。
6.检测技术的应用领域:传感器及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环境监测、医疗健康、交通运输、工业自动化等。
在环境监测方面,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环境中的温度、湿度、气体含量等;在医疗健康方面,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人体的心率、体温、血压等;在交通运输方面,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车辆的速度、加速度、位置等;在工业自动化方面,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生产线上的温度、压力、流量等。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检测技术基本知识

Δx值较小,它对总测量值的影响较小,故总
的测量精度仍很高。微差式测量的优点是反应 快,而且测量精度高,特别适用于在线控制参 数的测量。
2023/9/5
10
1.1.2 测量误差及表达方式
测量误差可用绝对误差表示,也可用相对误差表示。
2023/9/5
6
3. 按被测信号的变化情况分类
(1)静态测量 静态测量是测量那些不 随时间变化或变化很缓慢的物理量。如 超市中物品的称重属于静态测量,温度 计测气温也属于静态测量。
(2)动态测量 动态测量是测量那些随 时间而变化的物理量。如地震仪测量振 动波形则属于动态测量。
2023/9/5
12
(3)引用(满度)相对误差 引用相对
误差是指绝对误差与仪表满度值Am的百
分比 , 用表示,即
x
m Am 100
﹪
1—5)
2023/9/5
13
【实例1】某温度计的量程范围为0~ 500℃,校验时该表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6℃,试确定该仪表的精度等级。
解:根据题意知6℃,500℃,代入式中
检测技术基本知识
1.1 测量与测量误差 1.2 传感器的组成和特性
2023/9/5
1
1.1 测量与测量误差
1.1.1 测量方法
实现被测量与标准量比较得出比值的方法,称为测量 方法。针对不同测量任务进行具体分析以找出切实可 行的测量方法,对测量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对于测量方法,从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 据获得测量值的方法可分为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 合测量;根据测量的精度因素情况可分为等精度测量 与非等精度测量;根据测量方式可分为偏差式测量、 零位法测量与微差法测量;根据被测量变化快慢可分 为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根据测量敏感元件是否与被 测介质接触可分为接触测量与非接触测量;根据测量 系统是否向被测对象施加能量可分为主动式测量与被 动式测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transducer / sensor区别答: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sensor定义:“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从一个系统接受功率,通常以另一种形式将功率送到第二个系统中的器件”。
根据这个定义,传感器的作用是将一种能量转换成另一种能量形式,所以不少学者也用“换能器-Transducer”来称谓“传感器-Sensor”2.误差公理答: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差就是测量误差。
测量误差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也就是说“一切测量都有误差,误差自始至终存在于所有科学试验的过程中”,这就是误差公理。
3.化学传感器答:是一门由材料科学、超分子化学(分子识别)、光电子学、微电子学和信号处理技术等多种学科相互渗透成长起来的高新技术。
具有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成本低、能在复杂的体系中进行在线连续监测的特点;可以高度自动化、微型化与集成化,减少对使用者环境和技术的要求,适合野外现场分析的需求;在生物、医学、环境监测、食品、医药及国家安全等利用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4.光纤传感器答:是将来自光源的光经过光纤送入调制器,使待测参数与进入调制区的光相互作用后,导致光的光学性质(如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偏振态等)发生变化,成为被调制的信号光,在经过光纤送入光探测器,经解调后,获得被测参数。
5.光电效应答:用光照射某一物体,可以看作物体受到一连串能量为hf 的光子的轰击,组成这物体的材料吸收光子能量而发生相应电效应的物理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外光电效应:在光线的作用下能使电子逸出物体表面的现象称为外光电效应。
基于外光电效应的光电元件有紫外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光电摄像管等。
6.微流控芯片答:微流控分析芯片通过微机电加工技术把整个实验室的功能,包括采样、稀释、加试剂、反应、分离、检测等集成在几平方厘米的微流控芯片上,且可多次使用,因而极大地减少了样品和分析试剂的用量,降低了分析的成本,加快了分析的速度,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微流控分析芯片目的是通过化学分析设备的微型化与集成化,最大限度地把分析实验室的功能转移到便携的芯片中。
7.热释电传感器答:热释电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检测人或动物发射的红外线而输出电信号的传感器。
早在1938年,有人提出过利用热释电效应探测红外辐射,但并未受到重视,直到六十年代才又兴起了对热释电效应的研究和对热释电晶体的应用。
热释电晶体已广泛用于红外光谱仪、红外遥感以及热辐射探测器。
除了在楼道自动开关、防盗报警上得到应用外,在更多的领域得到应用。
比如:在房间无人时会自动停机的空调机、饮水机;电视机能判断无人观看或观众已经睡觉后自动关机的电路;开启监视器或自动门铃上的应用;摄影机或数码照相机自动记录动物或人的活动等等……热释电晶片表面必须罩上一块由一组平行的棱柱型透镜所组成菲涅尔透镜,每一透镜单元都只有一个不大的视场角,当人体在透镜的监视视野范围中运动时,顺次地进入第一、第二单元透镜的视场,晶片上的两个反向串联的热释电单元将输出一串交变脉冲信号。
当然,如果人体静止不动地站在热释电元件前面,它是“视而不见”的。
8.红外烟雾报警器答:无烟雾时,光敏元件接收到LED发射的恒定红外光。
而在火灾发生时,烟雾进入检测室,遮挡了部分红外光,使光敏三极管的输出信号减弱,经阀值判断电路后,发出报警信号。
无线火灾烟雾传感器可以固定在墙体或者天花板上。
它内部使用一节9伏层叠电池供电,工作在警戒状态时,工作电流仅为15微安,报警发射时工作电流为20毫安。
当探测到初期明火或者烟雾达到一定浓度时,传感器的报警蜂鸣器立即发出90分贝的连续报警,工作指示灯快速连续闪烁,无线发射器发出无线报警信号,通知远方的接收主机,将报警信息传递出去。
无线发射器的报警距离在空旷地可以达到200米,在有阻挡的普通家庭环境中可以达到20米。
9.压电效应答:所谓压电效应,即是当晶体受到机械作用时,将产生与压力成正比的电场的现象。
具有压电效应的晶体,在受到电信号的作用时,也会产生弹性形变而发出机械波(声波),即可把电信号转为声信号。
由于这种声波只在晶体表面传播,故称为声表面波。
10.纳米材料四大效应特点答:纳米材料:在纳米量级(1~100nm)内调控物质结构制成的具有特异性能的新材料四大特点: 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表面原子比例大四大效应: 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表面效应11.生物医学传感器(被检测量)答:生物医学信号检测是对生物体中包含生命现象、状态、性质、变量和成份等信息的信号进行检测和量化的技术。
生物医学传感器是获取各种生物信息并将其转换成易于测量和处理的信号(一般为电信号)的器件,是生物医学信号检测的关键技术。
生物医学传感器按被检测量划分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三类。
物理传感器用于血压、体温、心音、脉搏、呼吸、血流、血液粘度等生理量的测量;化学传感器用于体液(血液、尿液、脑脊液等)中的Ca、K、Na、Mg、Li、Cl、pH等的测量;生物传感器用于酶、抗原、抗体、受体、激素、神经递质、DNA与RNA的检测。
12.物位测量及仪表答:物位检测是对设备和容器中物料储量多少的度量。
物位检测为保证生产过程的正常运行,如调节物料平衡、掌握物料消耗数量、确定产品产量等提供可靠依据。
在现代工业生产自动化过程监测中物位检测占有重要的地位。
物位是液位、料位、界位的总称。
对物位进行测量、指示和控制的仪表,称物位检测仪表。
物位测量仪表的种类很多,而且还在不断发展。
按其工作原理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直读式物位测量仪表、浮力式物位测量仪表、静压式物位测量仪表、电磁式物位测量仪表、电容式物位测量仪表、超声波式物位测量仪表、核辐射式物位测量仪表等。
此外,还有声学式、称重式、重锤式、旋翼式等。
13.生物传感器(生物元件、换能器、检测方式)答:生物传感器是目前分析化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按照识别元件的不同,可分为酶传感器、微生物传感器、免疫传感器、基因传感器等。
14.MEMS特点答:微机电系统(MEMS)是指用微机械加工技术制作的包括微传感器、微致动器、微能源等微机械基本部分以及高性能的电子集成线路组成的微机电器件与装置。
MEMS中的核心元件一般包含两类:一个传感或致动元件和一个信号传输单元。
主要特点:1器件微型化、集成化、尺寸达到微米数量级2功能多样化、智能化3功能特殊性4能耗低、灵敏度高、工作效率高15.离体测量、在体测量、有创测量、无创测量答:离体测量:对离体的体液、尿、血、活体组织和病理标本之类的生物样品进行的测量。
离体测量的特点:离体测量检测条件稳定性和准确度高,已广泛用于病理检查和生化分析中。
在体测量:在人体和实验动物活体的原位对机体的结构与功能状态进行的测量。
按照测量系统是否侵入机体内部,在体测量又可分为无创测量和有创测量两类。
无创测量:在体表测量,又称非侵入式测量,通常采用间接测量方法无创测量特点:不会造成机体的创伤,易被受试者接受,但大部分方法的准确度和稳定性较差。
有创测量:在体内测量,又称侵入式测量,通常采用直接测量的方法.由于探测部分侵入机体,对机体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创伤,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但其原理明确、方法可靠、测量数据精确,因此也可用于手术过程及术后的监测,以及作为无创测量方法的对照评估。
16.热双金属式光纤温度开关答:当温度升高时,双金属片的变形量增大,带动遮光板在垂直方向产生位移从而使输出光强发生变化。
1 遮光板;2 双金属片17.红外测温,被动、主动(此题答案不是老师课件上的,不一定正确)答:主动式:有发射红外线的器件,然后接收端对接收的信号进行电压处理,比较得出温度结果.被动式:用聚焦镜把想测的一个小范围的红外信号进行图象处理(就是把图形变成红外图形)根据图形的红外色温来进行计算吧.18.接触式测温与非接触测温,区别、优点、缺点、例子答:根据感温元件与被测物质是否接触,将温度检测仪表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
1)接触式测温的方法就是使温度敏感元件与被测对象相接触,使其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当热交换平衡时,温度敏感元件与被测对象的温度相等;常用的接触式测温仪表:有将温度转化为非电量的热膨胀式;将温度转化为电量的热电偶、热电阻和热敏电阻等。
优点: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好、价格低;缺点:有较大的滞后现象(测温时由于要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不方便对运动物体进行温度测量,被测对象的温场易受传感器的影响,感温元件材料的性质决定测温范围等。
2)非接触式测温的方法:利用被测对象的热辐射能量随其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原理,通过测量一定距离处被测物体发出的热辐射强度来确定被测对象的温度。
主要应用于:冶金、铸造、热处理以及玻璃、陶瓷和耐火材料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高温检测。
常见的传感器有:光学高温计、辐射温度计、光纤温度传感器、红外温度传感器等。
优点:不存在测量滞后和温度范围的限制,可测高温、腐蚀、有毒、运动物体及固体、液体表面的温度,不影响被测物体的温度场;缺点:易受被测对象热辐射率的影响,测量精度低,测量距离和中间介质对测量结果都有较大影响。
19.超声波测厚答:双晶直探头中的压电晶片发射超声振动脉冲,超声脉冲到达试件底面时,被反射回来,并被另一只压电晶片所接收。
只要测出从发射超声波脉冲到接收超声波脉冲所需的时间t,再乘以被测体的声速常数c,就是超声脉冲在被测件中所经历的来回距离,再除以2,就得到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