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沉渣检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尿沉渣图谱PPT医学课件

白细胞
1
白细胞
2
红细胞
3
出芽红细胞
4
皱缩红细胞
5
肾小球源性血尿
6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7
扁平上皮细胞(表层)
8
扁平上皮细胞(表层)
9
移行上皮细胞(中层)
10
脂肪颗粒细胞
11
真菌
12
透明管型
13
白细胞管型
14
上皮细胞管型
15
细颗粒管型
16
颗粒管型
17
粗颗粒管型
18
脂肪管型
37
亮氨酸结晶
38
19
蜡样管型
20
肾衰竭管型
21
含铁血黄素管型
22
复合型管型
23
尿酸盐管型
24
肾小管上皮细胞
25
草酸钙结晶
26
尿酸结晶
27
尿酸结晶
28
磷酸铵镁结晶
29
磷酸钙结晶
30
非晶形尿酸盐沉淀
31尿Leabharlann 铵结晶32三联磷酸盐结晶
33
胆固醇结晶
34
胆红素结晶
35
胱氨酸结晶
36
酪氨酸结晶
1
白细胞
2
红细胞
3
出芽红细胞
4
皱缩红细胞
5
肾小球源性血尿
6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7
扁平上皮细胞(表层)
8
扁平上皮细胞(表层)
9
移行上皮细胞(中层)
10
脂肪颗粒细胞
11
真菌
12
透明管型
13
白细胞管型
14
上皮细胞管型
15
细颗粒管型
16
颗粒管型
17
粗颗粒管型
18
脂肪管型
37
亮氨酸结晶
38
19
蜡样管型
20
肾衰竭管型
21
含铁血黄素管型
22
复合型管型
23
尿酸盐管型
24
肾小管上皮细胞
25
草酸钙结晶
26
尿酸结晶
27
尿酸结晶
28
磷酸铵镁结晶
29
磷酸钙结晶
30
非晶形尿酸盐沉淀
31尿Leabharlann 铵结晶32三联磷酸盐结晶
33
胆固醇结晶
34
胆红素结晶
35
胱氨酸结晶
36
酪氨酸结晶
《尿沉渣管型篇》课件

06
尿沉渣管型的案例分析与实战应用
案例一:尿沉渣管型与尿路感染的诊断
实验室检查:尿沉渣镜检发 现大量白细胞、红细胞及管 型
诊断过程:结合患者症状、 体征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
尿路感染
患者背景:一名中年女性, 因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就诊
实战应用:通过该案例,介 绍尿沉渣管型在尿路感染诊
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
Ppt
《尿沉渣管型篇》PPT课件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PPT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尿沉渣管型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型的检查方法与解读
05 尿 沉 渣 管 型 的 鉴 别 诊 断 与 注 意 事 项
06 尿 沉 渣 管 型 的 案 例 分 析 与 实 战 应 用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尿沉渣管型检测技术的进一步发 展
尿沉渣管型检测与其他检测方法 的联合应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尿沉渣管型检测在临床应用中的 拓展
尿沉渣管型检测技术的普及与推 广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治疗效果不佳。
尿沉渣管型对治疗的指导意义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尿沉渣管型是尿液中蛋白质、细胞或碎 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的圆柱 形蛋白聚体,尿沉渣管型对泌尿系统疾 病的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尿沉渣管型还可以反映治疗效果,通过 观察治疗前后尿沉渣管型的数量和形态 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添加标题
误区二:尿沉渣管型阴性就一定没有肾病
添加标题
误区三:只有蛋白尿和血尿才会出现尿沉渣管型
添加标题
澄清:尿沉渣管型是尿液中的有形成分形成的管型,对于肾病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但正常人有时也会 出现尿沉渣管型。同时,尿沉渣管型阴性并不能排除肾病,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此外,蛋白尿 和血尿并不是出现尿沉渣管型的唯一原因,其他因素如尿路感染、结晶尿等也可能导致尿沉渣管型。
尿沉渣检测实际应用PPT课件

——新浪网
原理决定一切!
只有干化学是不够的!
第4页/共70页
主要内容
1
尿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
检测原理、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 2 3 尿沉渣的主要参数和临床价值
4
尿常规报告结果分析
第5页/共70页
5
尿液检测前质量控制
尿常规的主要内容
第6页/共70页
尿常规检查的方法学进展(80年代前)
第7页/共70页
女性患者尿标本采集女性患者尿标本采集采集前先洗手采集前先洗手采用蹲式采用蹲式用消毒清洁的小布巾清洁尿道口和周围处用消毒清洁的小布巾清洁尿道口和周围处排尿第一部份去掉采集中段尿到容器中后段排尿第一部份去掉采集中段尿到容器中后段避开月经期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内避开月经期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内婴幼儿尿标本采集婴幼儿尿标本采集分开儿童的腿分开儿童的腿保证会阴部清洁干燥无黏液勿施粉油保证会阴部清洁干燥无黏液勿施粉油等等移去防护纸拉紧皮肤将采集袋紧贴于会阴移去防护纸拉紧皮肤将采集袋紧贴于会阴阴茎处阴茎处定时如每定时如每15min15min察看容器察看容器将无污染尿液倒入采集杯中送检将无污染尿液倒入采集杯中送检实时在线室间质控sncs每日质控数据发送到sncs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因特网观看自己的质控情况sncs网页上的数据10分钟更新一次即用户上传数据后10分钟就可看到这个数据出现在质控图上及时沟通sncs服务器客户服务中心质控数据实时数据处理客户a客户b客户c全自动尿液分析仦uf失控提醒一份质控数据做室内质控又做室间质控全球唯一尿液筛选规则筛选功能统计功能并可调整规则个性化规则的自定管理功能独有丏业的uriaccess30筛选软件sysmexsysmex让让尿尿液分析走向流程管理液分析走向流程管理规则设置规则评估日常管理丌完美的仪器完美的结果丌完美的操作者
原理决定一切!
只有干化学是不够的!
第4页/共70页
主要内容
1
尿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
检测原理、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 2 3 尿沉渣的主要参数和临床价值
4
尿常规报告结果分析
第5页/共70页
5
尿液检测前质量控制
尿常规的主要内容
第6页/共70页
尿常规检查的方法学进展(80年代前)
第7页/共70页
女性患者尿标本采集女性患者尿标本采集采集前先洗手采集前先洗手采用蹲式采用蹲式用消毒清洁的小布巾清洁尿道口和周围处用消毒清洁的小布巾清洁尿道口和周围处排尿第一部份去掉采集中段尿到容器中后段排尿第一部份去掉采集中段尿到容器中后段避开月经期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内避开月经期防止阴道分泌物混入尿内婴幼儿尿标本采集婴幼儿尿标本采集分开儿童的腿分开儿童的腿保证会阴部清洁干燥无黏液勿施粉油保证会阴部清洁干燥无黏液勿施粉油等等移去防护纸拉紧皮肤将采集袋紧贴于会阴移去防护纸拉紧皮肤将采集袋紧贴于会阴阴茎处阴茎处定时如每定时如每15min15min察看容器察看容器将无污染尿液倒入采集杯中送检将无污染尿液倒入采集杯中送检实时在线室间质控sncs每日质控数据发送到sncs服务器用户可以通过因特网观看自己的质控情况sncs网页上的数据10分钟更新一次即用户上传数据后10分钟就可看到这个数据出现在质控图上及时沟通sncs服务器客户服务中心质控数据实时数据处理客户a客户b客户c全自动尿液分析仦uf失控提醒一份质控数据做室内质控又做室间质控全球唯一尿液筛选规则筛选功能统计功能并可调整规则个性化规则的自定管理功能独有丏业的uriaccess30筛选软件sysmexsysmex让让尿尿液分析走向流程管理液分析走向流程管理规则设置规则评估日常管理丌完美的仪器完美的结果丌完美的操作者
尿液沉渣分析- 课件

家建议使用此染色方法 )
II.S-M染色(廉价易得,
染色方便,国内专家建 议使用)
III.B-M染色(采用两步染
色,操作繁琐)
IV.阿-中染色(对管型的
染色效果好)
红细胞的形态和辨析
(1)正常未染色红细胞为双面凹进的圆盘状, 浅黄色,直径约7~8μm
(2)新鲜尿中红细胞形态与泌尿系统疾病相 关,对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有重 要值。
(3)尿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见于各种泌尿系统 疾病、泌尿系统临近器官疾病、出血性疾病、 全身性疾病等。
未染色和染色红细胞特点
异常形态红细胞
尿中棘形(G型)红细胞的意义
1 G1细胞为带1个以上芽孢的面包圈样RBC; G2细胞为带1个以上芽孢的球形RBC; G3细胞为表面凹凸不规则的面包圈样RBC; G4细胞为酵母样RBC; G5细胞为明显缩小的RBC
红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出现的意义
• 提示肾单位有出血性改变: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
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肾出血、肾充血、SLE、急性 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排异反应等疾病;还可见于狼疮性 肾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肾梗塞、深静脉血栓形 成等。
白细胞管型
白细胞管型出现的意义
• 若尿中检出白细胞管型则提示肾脏有化脓性或细菌
• 泌尿系统炎症,特别是细菌性感染时,如急慢 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 生殖系统疾病:前列腺炎、阴道炎、宫颈炎、 附件炎时,
• 其他系统疾病导致泌尿道的感染等。
二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加:多见于泌尿道慢
性炎症和肾移植术后发生排异反应,淋巴细胞白 血病患者等。应用抗生素、抗癌药物引起的间质 性肾炎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也以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数量增加为主。
II.S-M染色(廉价易得,
染色方便,国内专家建 议使用)
III.B-M染色(采用两步染
色,操作繁琐)
IV.阿-中染色(对管型的
染色效果好)
红细胞的形态和辨析
(1)正常未染色红细胞为双面凹进的圆盘状, 浅黄色,直径约7~8μm
(2)新鲜尿中红细胞形态与泌尿系统疾病相 关,对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有重 要值。
(3)尿中红细胞数量增加见于各种泌尿系统 疾病、泌尿系统临近器官疾病、出血性疾病、 全身性疾病等。
未染色和染色红细胞特点
异常形态红细胞
尿中棘形(G型)红细胞的意义
1 G1细胞为带1个以上芽孢的面包圈样RBC; G2细胞为带1个以上芽孢的球形RBC; G3细胞为表面凹凸不规则的面包圈样RBC; G4细胞为酵母样RBC; G5细胞为明显缩小的RBC
红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出现的意义
• 提示肾单位有出血性改变: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
性肾小球肾炎急性发作、肾出血、肾充血、SLE、急性 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排异反应等疾病;还可见于狼疮性 肾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肾梗塞、深静脉血栓形 成等。
白细胞管型
白细胞管型出现的意义
• 若尿中检出白细胞管型则提示肾脏有化脓性或细菌
• 泌尿系统炎症,特别是细菌性感染时,如急慢 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 生殖系统疾病:前列腺炎、阴道炎、宫颈炎、 附件炎时,
• 其他系统疾病导致泌尿道的感染等。
二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增加:多见于泌尿道慢
性炎症和肾移植术后发生排异反应,淋巴细胞白 血病患者等。应用抗生素、抗癌药物引起的间质 性肾炎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也以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数量增加为主。
尿沉渣检验ppt课件

闪光细胞(glitter cell):在低渗条件下有时可见到中性粒 细胞胞质内颗粒呈布朗分子运动。由于光折射在油镜下可 见灰蓝色发光现象,因其运动似星状闪光,故称为闪光细 胞。
编辑课件
17
脓细胞:是由炎症过程中被破坏、变性或坏死的中性粒
细胞形成,其外形多变,细胞质内充满颗粒,细胞核模
糊不清,常聚集成团,边界不清。
①肾小管上皮细胞 ②移行上皮细胞
⑴表层移行上皮细胞(大圆上皮细胞) ⑵中层移行上皮细胞(尾行上皮细胞) ⑶底层移行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 ③鳞状上皮细胞
编辑课件
22
①肾小管上皮细胞
来自肾小管立方上皮。肾小管上皮细胞形态不一,多为圆形或多边形,
又称多边细胞,略大于中性粒细胞(约为1.5倍);胞核圆形,核膜厚,
核突出易见;胞质中可有小空泡,分布不规则,有时件数量不等的含铁
血黄素颗粒或脂肪小粒,此时称复粒编辑细课胞件 。
23
临床意义
❖ 尿液中一旦增多,即提示肾小管病变。 ❖ 见于: ❖ 急性肾小管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小管间质性肾炎症,如肾
小管上皮细胞成堆出现提示肾小管有坏死性病变; ❖ 慢性肾小球肾炎(可见复粒细胞); ❖ 肾移植术后1周,尿内可出现较多的肾小管上皮细胞,随后
因时间短暂,变化轻微,故呈编均辑课一件性血尿。
13
②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
多为肾小球性血尿,即变形红细胞性血尿,其中的红细胞形
态变化与肾小球基底膜病理性改变对红细胞的挤压损伤,各
段肾小管内不断变化的ph、渗透压、介质张力、代谢产物对
红细胞作用有关。
编辑课件
14
临床意义
❖ 均一性红细胞血尿:见于暂时性血尿、泌尿 系统自身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等,尿液蛋白 质一析的内容
《尿沉渣管型篇》课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定义
总结词
管型的定义是指尿液中形成的圆柱形蛋白凝块或细胞团。
详细描述
管型是尿液中的一种重要成分,通常是由蛋白质、细胞、结 晶等物质在尿液中凝聚而成的圆柱形结构。管型在尿液中的 形成与肾脏的病理变化、肾小管损伤、炎症等有关。
分类
VS
详细描述
肾病综合征时,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 大量蛋白质进入尿液中,形成蛋白管型。 同时,还可能出现其他类型的管型,如透 明管型、颗粒管型等。这些管型的出现有 助于诊断肾病综合征。
病例三:泌尿系统感染的尿沉渣管型特点
总结词
泌尿系统感染时,尿沉渣中可能出现 白细胞管型、细菌管型等。
详细描述
泌尿系统感染时,炎症反应可导致白 细胞和细菌进入尿液中,形成白细胞 管型和细菌管型。这些管型的出现有 助于诊断泌尿系统感染。
02
管型形成的机制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形成原理
尿液中蛋白质的凝固
当尿液中的蛋白质(如白蛋白、球蛋白等)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聚合,形成管型的 基本结构。
管型的形成与尿液的pH值和温度有关
在酸性尿液中,蛋白质容易发生聚合,而在高温下,蛋白质的聚合速度会加快。
不同类型的尿沉渣管型提示不同的疾病类型,如透明管型常见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脏疾病,而红细胞管型则提示肾 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等疾病。因此,尿沉渣管型的诊断价值在于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诊断泌尿 系统疾病。
鉴别诊断
尿沉渣管型的鉴别诊断对于区分不同类型的泌尿系统疾病至 关重要。通过观察尿沉渣管型的形态、数量、分布等特点, 可以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和部位,有助于临床医生制定更为 精准的治疗方案。
尿沉渣图谱ppt课件

尿沉渣图谱
25
尿沉渣图谱
26
磺胺甲基异恶唑结晶,六面体似厚玻璃,边缘有折光阴影
尿沉渣图谱
27
束状,球状
尿沉渣图谱
28
尿沉渣图谱
29
尿沉渣图谱
30
阴道毛滴虫
体积为白细胞的2-3倍,有4根前鞭毛,1根后鞭毛
尿沉渣图谱
31
阴道毛滴虫
尿沉渣图谱
32
尿沉渣图谱
33
尿沉渣图谱
16
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性、崩解并进入管型内形成,多 见于肾病综合征
尿沉渣图谱
17
蜡样,浅灰色或淡黄色,质地厚,折光性强,有切迹,两 端通常不整齐,上述管型演变而来,高度提示肾小管有严 重病变,预后差
尿沉渣图谱
18
尿沉渣图谱
19
三棱形、斜方形、哑铃形,黄色或棕黄色结晶,急性痛风,慢 性间质性肾炎多见
尿沉渣图谱
20
颗粒状、信封状、方柱状,无色或黄色结晶,来源食物 和机体代谢组织分解,正常成分
尿沉渣图谱
21
黄红色成束针状或小块状结晶
尿沉渣图谱
22
缺角的长方形或方形,无色透明,薄片状,可溶于有机溶剂
尿沉渣图谱
23
无色六边形,薄片状,常重复排列,折光性强,蛋白质分解而来
尿沉渣图谱
24
略带黑色的细针状结晶,成束状或羽毛状
尿沉渣图谱
11
通常提示肾实质的感染性病变,肾移植排斥反应(淋巴细胞管型), 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肾炎非感染非炎症疾病也可出现
尿沉渣图谱
12
尿沉渣图谱
13
常见于肾小管病变,肾移植排斥反应的可靠指标
尿沉渣图谱
14
尿沉渣检测PPT课件

及阻塞性黄疸。
2019/11/26
5
.
亚硝酸盐
阳性可见于尿路感染,进食维生素C或硝酸 盐丰富的食物会出现假阳性。
葡萄糖
阳性可见于糖尿病、慢性肾炎肾小管受损、 应激因素、肝功能障碍等,或由口服异烟 肼、阿司匹林等引起的假性糖尿。
比重 1.030 -----正常
尿比重增高:高热、脱水等所致肾前性少
2019/11/26
9
.
②白细胞管型属病理性,是诊断肾盂肾炎 及间质性肾炎的重要证据。若尿内有较多 此类管型时,更具有诊断价值,可作为区 别肾盂肾炎及下尿路感染的依据。
2019/11/26
10
.
透明管型:正常人在脱水或剧烈运动的情 况,尿液之中亦可出现透明管型。在运动、 发热、麻醉和应用利尿剂时可一过性增高。 在肾病综合症、慢性肾炎、恶性高血压和 心力衰竭时可见增多。
酸性尿见于 高蛋白饮食代谢性酸中毒 急性
呼吸性酸中毒 发热 脱水 严重失钾。
2019/11/26
7
.
尿沉渣项目
检测项目:
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白细胞 团(WBCc);透明管型(HYA);病理管 型(PAT);鳞状上皮细胞(EPI);非鳞状 上皮细(NEC);细菌(BAC);酵母样菌
(YEA);结晶(CRY);草酸钙单水化合
物(CaOxm);草酸钙二水化合物
(CaOxd);尿酸(URI);三联磷酸盐
(TRI);黏液丝(MUC);精子(SPRM)
等尿中有形成分。
2019/11/26
8
.
常见尿沉渣简介与图片
细胞管型:①红细胞管型属病理性,表明 血尿的来源在肾小管或肾小球,常见于急 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盂肾炎或急性肾功 能衰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尿沉渣检验
2014.7.17 airui
.
尿沉渣检查
一. 标本制备 二. 镜检方法 三. 报告方式 四.尿液有形成分特点及 临床意义
.
一. 标本的制备
1.取混匀尿液10ml于试管中,以 1500rpm/min (RCF 400G),离 心5分钟。
2.弃去上清尿液,残留尿和沉渣 约0.2ml,振荡混匀。
.
四.尿液有形成分特点及临床 应用
细胞 管型 结晶 其他
.
白细胞及脓细胞
血细胞 红细胞
上皮细胞
扁平上皮 大圆上皮
尾型上皮
小圆上皮
.
镜检内容:红细胞
在未经染色的新鲜尿沉渣中,红细胞呈 淡黄色,轻度反光,双凹盘样。
在浓缩的高渗尿液中,红细胞皱缩、变 小、呈棘形。
在稀释或低渗尿液中,血红蛋白逸出, 红细胞肿胀呈影细胞。
1)泌尿系统炎症 2)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炎症 3)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
.
镜检内容:吞噬细胞
较白细胞大2~3倍,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 有一个较大而明显的核,呈卵圆形,偏于一侧。 胞浆中有较多的颗粒及吞噬物,并常有空泡。
吞噬细胞可见于泌尿道急性炎症时,常伴有白 细胞增多和脓细胞出现,吞噬细胞的多少取决 于炎症的程度。
3. 取 混 匀 尿 沉 渣 涂 片 , 镜 检 。 (非染色沉渣镜检)
.
尿沉渣镜检推荐步骤:
– 度量需离心的摇匀的尿液容量 – 离心时间和速度的标准化 – 剩余在试管中的尿沉渣体积的标准化 – 涂片用沉渣量的标准化 – 盖玻片、放大倍率、视野直径的标准化 – 计算和报告沉渣成分( /ml /ul)
颗粒管型 蜡样管型
.
白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 上皮细胞管型 细粒管型
粗粒管型
脂肪管型 肾衰竭管型
管型形成机理:
1)原尿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尤T-H 糖蛋白(肾小管分泌)
2)肾小管有使尿液浓缩和酸化的能力 浓缩:提高蛋白质的含量,提高盐类 的浓度 酸化:能促进蛋白的沉淀
3)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
.
.
.
镜检内容:上皮细胞
来源: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 道等处上皮细胞脱落。
类型: 立方上皮细胞——肾小管 移行上皮细胞——肾盂、肾盏、输尿管、 膀胱 及部分尿道 假复层柱状上皮细胞——尿道中段 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尿道外口、阴道
.
.
.
.
.
S染色 表层移行上.皮细胞 来自:膀胱.
.
.
.
尿酸钠结晶
.
尿酸氨结晶:氨发酵尿. 中,常见于膀胱细菌感染
胱氨酸结晶(六. 边形):蛋白代谢紊乱
亮氨酸结晶:重症肝炎 .
–
胆固醇结晶:乳.糜尿
胆红素结晶
.
磺胺. 结晶
.
.
.
.
.
脓细胞:死亡的中性粒细胞,外形不 规则,结构模糊,浆内充满粗大颗粒, 核不清楚,细胞常粘连成团,细胞间 界限不明显。
.
↑无染色 嗜中性白细胞
↓ s染色
嗜中性白细胞
.
尿沉渣白细胞参考值
正常尿液中可偶然见到1~2个 WBC/HPF,如每个高倍视野见 到5个或5个以上白细胞为增多。
.
尿沉渣白细胞临床意义
透明. 管型 s染色
上皮细胞管型:肾小管病变-肾 病.
.
颗粒管型:见于运动、高热,大量为慢性肾炎
.
脂肪管型:肾上皮细胞脂肪变性 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尿毒症
.
腊样管型:肾小管严.重变性坏死.肾病综合症
.
• 红细胞管型:急性肾小球炎 .
白细胞管. 型:肾盂肾炎
宽管型
:也称肾衰竭管型,也见. 于肾移植排斥反应。为普通管型2-6倍。
.
磷酸氨镁盐结晶:氨发酵尿中。 无色透明闪光,呈屋顶形或棱. 形。
尿内常见的结晶
(2)草酸钙结晶 为无色方形闪烁发光 的八面体,有两条对角线相互交叉,有 时呈菱形。结晶溶于盐酸但不溶于乙酸 内。
.
.
.
尿内常见的结晶
(3)尿酸结晶 在目视下类似红砂细 粒,常沉积在容器底层。镜下呈黄色或 暗棕红色的棱形、三棱形、长方形、斜 方形、蔷薇花瓣形的结晶体,可溶于氢 氧化钠溶液。
.
尿沉渣红细胞参考值及血尿定义
正常人:4~7HPF可偶见一个红细胞 。
肉眼血尿:每升尿液中含血量超过1ml, 肉眼可见到不同程度混浊红色的尿液。
显微镜血尿:血液含量在0.1%以下,外 观无血色,镜下红细胞平均≥3/HPF的 尿液。
.
镜检内容:白细胞
白细胞:体积较RBC为大,呈圆球形, 外形完整、无明显退行性变,胞浆清 楚、细胞浆内颗粒清晰可见,常分散 存在。
结晶
碱性结晶
酸性结晶 磺胺结晶
三价磷酸盐
尿酸铵结晶 非晶型磷酸盐
尿酸结晶
草酸钙结晶 非晶型磷酸盐
亮氨酸及酪氨酸结晶
.
镜检内容:结晶(crystal)
尿内常见的结晶 病理性结晶 药物结晶
.
尿内常见的结晶
(1)磷酸盐类结晶 包括无定形磷酸盐、磷酸镁铵、磷酸钙 等。常在碱性或近中性尿液中见到。三 联磷酸盐结晶无色透明闪光,呈屋顶形 或棱柱形。加乙酸可溶解。
.
二. 镜检方法
用较弱光线,以低倍镜将涂 片全貌观察一遍,然后,计 数20个低倍视野所见的管型, 10个高倍视野所见的各类细 胞
.
三. 报告方式
1.分数报告法 细胞成分: 最低 ~ 最高/HPF 管型成分: 最低 ~ 最高/LPF 2.加号报告法 以有形成分占视野面积来判定,1/4视野为+, 满视野为++++。多用于细胞数极多和结晶、 粘液丝、脂肪滴、细菌等的报告。 3.定量报告法 ( /ml /ul)
尾形上皮细胞
来自:肾盂、输尿管、膀胱炎症和出血
.
中层移形上皮 细胞(梨形上 皮细胞) 来自: 肾盂、输尿管、 膀胱。
.
底层移形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
来自:肾小管。肾小管中毒、炎症
.
圆柱形上皮细胞 来自;男性尿道球腺、前列腺。女性前庭腺。 尿道炎、结石、. 机械性损失。
管型
透明管型 细胞管型
2014.7.17 airui
.
尿沉渣检查
一. 标本制备 二. 镜检方法 三. 报告方式 四.尿液有形成分特点及 临床意义
.
一. 标本的制备
1.取混匀尿液10ml于试管中,以 1500rpm/min (RCF 400G),离 心5分钟。
2.弃去上清尿液,残留尿和沉渣 约0.2ml,振荡混匀。
.
四.尿液有形成分特点及临床 应用
细胞 管型 结晶 其他
.
白细胞及脓细胞
血细胞 红细胞
上皮细胞
扁平上皮 大圆上皮
尾型上皮
小圆上皮
.
镜检内容:红细胞
在未经染色的新鲜尿沉渣中,红细胞呈 淡黄色,轻度反光,双凹盘样。
在浓缩的高渗尿液中,红细胞皱缩、变 小、呈棘形。
在稀释或低渗尿液中,血红蛋白逸出, 红细胞肿胀呈影细胞。
1)泌尿系统炎症 2)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炎症 3)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
.
镜检内容:吞噬细胞
较白细胞大2~3倍,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 有一个较大而明显的核,呈卵圆形,偏于一侧。 胞浆中有较多的颗粒及吞噬物,并常有空泡。
吞噬细胞可见于泌尿道急性炎症时,常伴有白 细胞增多和脓细胞出现,吞噬细胞的多少取决 于炎症的程度。
3. 取 混 匀 尿 沉 渣 涂 片 , 镜 检 。 (非染色沉渣镜检)
.
尿沉渣镜检推荐步骤:
– 度量需离心的摇匀的尿液容量 – 离心时间和速度的标准化 – 剩余在试管中的尿沉渣体积的标准化 – 涂片用沉渣量的标准化 – 盖玻片、放大倍率、视野直径的标准化 – 计算和报告沉渣成分( /ml /ul)
颗粒管型 蜡样管型
.
白细胞管型 红细胞管型 上皮细胞管型 细粒管型
粗粒管型
脂肪管型 肾衰竭管型
管型形成机理:
1)原尿中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尤T-H 糖蛋白(肾小管分泌)
2)肾小管有使尿液浓缩和酸化的能力 浓缩:提高蛋白质的含量,提高盐类 的浓度 酸化:能促进蛋白的沉淀
3)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
.
.
.
镜检内容:上皮细胞
来源: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 道等处上皮细胞脱落。
类型: 立方上皮细胞——肾小管 移行上皮细胞——肾盂、肾盏、输尿管、 膀胱 及部分尿道 假复层柱状上皮细胞——尿道中段 复层鳞状上皮细胞——尿道外口、阴道
.
.
.
.
.
S染色 表层移行上.皮细胞 来自:膀胱.
.
.
.
尿酸钠结晶
.
尿酸氨结晶:氨发酵尿. 中,常见于膀胱细菌感染
胱氨酸结晶(六. 边形):蛋白代谢紊乱
亮氨酸结晶:重症肝炎 .
–
胆固醇结晶:乳.糜尿
胆红素结晶
.
磺胺. 结晶
.
.
.
.
.
脓细胞:死亡的中性粒细胞,外形不 规则,结构模糊,浆内充满粗大颗粒, 核不清楚,细胞常粘连成团,细胞间 界限不明显。
.
↑无染色 嗜中性白细胞
↓ s染色
嗜中性白细胞
.
尿沉渣白细胞参考值
正常尿液中可偶然见到1~2个 WBC/HPF,如每个高倍视野见 到5个或5个以上白细胞为增多。
.
尿沉渣白细胞临床意义
透明. 管型 s染色
上皮细胞管型:肾小管病变-肾 病.
.
颗粒管型:见于运动、高热,大量为慢性肾炎
.
脂肪管型:肾上皮细胞脂肪变性 多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尿毒症
.
腊样管型:肾小管严.重变性坏死.肾病综合症
.
• 红细胞管型:急性肾小球炎 .
白细胞管. 型:肾盂肾炎
宽管型
:也称肾衰竭管型,也见. 于肾移植排斥反应。为普通管型2-6倍。
.
磷酸氨镁盐结晶:氨发酵尿中。 无色透明闪光,呈屋顶形或棱. 形。
尿内常见的结晶
(2)草酸钙结晶 为无色方形闪烁发光 的八面体,有两条对角线相互交叉,有 时呈菱形。结晶溶于盐酸但不溶于乙酸 内。
.
.
.
尿内常见的结晶
(3)尿酸结晶 在目视下类似红砂细 粒,常沉积在容器底层。镜下呈黄色或 暗棕红色的棱形、三棱形、长方形、斜 方形、蔷薇花瓣形的结晶体,可溶于氢 氧化钠溶液。
.
尿沉渣红细胞参考值及血尿定义
正常人:4~7HPF可偶见一个红细胞 。
肉眼血尿:每升尿液中含血量超过1ml, 肉眼可见到不同程度混浊红色的尿液。
显微镜血尿:血液含量在0.1%以下,外 观无血色,镜下红细胞平均≥3/HPF的 尿液。
.
镜检内容:白细胞
白细胞:体积较RBC为大,呈圆球形, 外形完整、无明显退行性变,胞浆清 楚、细胞浆内颗粒清晰可见,常分散 存在。
结晶
碱性结晶
酸性结晶 磺胺结晶
三价磷酸盐
尿酸铵结晶 非晶型磷酸盐
尿酸结晶
草酸钙结晶 非晶型磷酸盐
亮氨酸及酪氨酸结晶
.
镜检内容:结晶(crystal)
尿内常见的结晶 病理性结晶 药物结晶
.
尿内常见的结晶
(1)磷酸盐类结晶 包括无定形磷酸盐、磷酸镁铵、磷酸钙 等。常在碱性或近中性尿液中见到。三 联磷酸盐结晶无色透明闪光,呈屋顶形 或棱柱形。加乙酸可溶解。
.
二. 镜检方法
用较弱光线,以低倍镜将涂 片全貌观察一遍,然后,计 数20个低倍视野所见的管型, 10个高倍视野所见的各类细 胞
.
三. 报告方式
1.分数报告法 细胞成分: 最低 ~ 最高/HPF 管型成分: 最低 ~ 最高/LPF 2.加号报告法 以有形成分占视野面积来判定,1/4视野为+, 满视野为++++。多用于细胞数极多和结晶、 粘液丝、脂肪滴、细菌等的报告。 3.定量报告法 ( /ml /ul)
尾形上皮细胞
来自:肾盂、输尿管、膀胱炎症和出血
.
中层移形上皮 细胞(梨形上 皮细胞) 来自: 肾盂、输尿管、 膀胱。
.
底层移形上皮细胞〈小圆上皮细胞〕
来自:肾小管。肾小管中毒、炎症
.
圆柱形上皮细胞 来自;男性尿道球腺、前列腺。女性前庭腺。 尿道炎、结石、. 机械性损失。
管型
透明管型 细胞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