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对沿海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_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
山东港口群--青岛港、日照港和烟台港

黄骅港
套尔河
NO.2 东营港
位于黄河三角洲东 营市东北部的五 号桩至济军生产 基地虾苗场, 15km深水岸线
地位:黄河三角洲 区域中心港,黄 河三角洲对外开 放的桥头堡;依 托胜利油田开发 建设的地方性港 口
黄河入海口
• 黄河入海口与三角洲
NO.3 潍坊港
位于渤海莱州湾南岸, 潍坊市寒亭区
(名称/位置/主港区/特色)
以前湾港区为主体、 环胶州湾港口群为 中心,新兴港区董 家口港区、鳌山湾 港区为南北两翼
2.港区组成
• 青岛老港区 • 黄岛油港区 • 前湾新港区
• 董家口港区 • 鳌山湾港区
胶州湾
黄岛油港区 前湾新港区
集装箱码头企业主要有青岛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QQCT) 和青岛前湾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QQCTU),共有集 装箱船舶泊位20个,水深-17-20米 ,码头岸线共长6563米,年 设计吞吐能力650+545万TEU
NO.5 烟台港
主要位于山东半岛 北侧芝罘湾内
主要4大港区:
芝罘湾、西港区(八角 港区)、龙口、蓬莱
NO.6 青岛港
1.位置
• 山东半岛南岸的胶州湾内
(老港区)
• 青岛胶南市泊里镇琅琊台海湾
(董家口港区)
• 鳌山湾东岸
(鳌山湾港区)
总体布局:
“一湾两翼”
青岛老港区
前湾新港区 黄岛油港区
余个 2010年共有生产性泊位36个,万吨级以上泊位20个,设计通过能力
2亿吨。拥有15万吨级煤炭泊位、30万吨级矿石泊位,最大水深24.5米;集装箱码头水深达-17米,年设计通过150万TEU
• 业绩 • 2006年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 • 2010年货物吞吐量为2.27亿吨 ,比增25%(其中日照港
港口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

港口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港口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门户,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作用,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港口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的分析:第一,促进贸易和物流发展。
港口作为贸易的枢纽,为国内外商品的流通提供了便利。
世界上大多数的国际贸易依赖于海上运输,而港口作为货物的中转站,对于货物的进出口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发达的港口可以提供高效的物流服务,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商品流通加快,从而促进区域贸易的发展。
第二,促进产业协同发展。
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集散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产业链上的企业落户,形成了产业集聚效应。
例如,在中国的沿海港口城市,大量的外资和跨国企业进驻,带动了周边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
此外,港口周边的物流、仓储、交通等服务业也会得到提升,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第三,促进人员流动和城市发展。
港口城市通常具有较高的经济繁荣度和发展速度,吸引大量的人口流动。
港口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促进了人口、资金和技术的流动。
同时,由于港口城市具有较好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薪资水平,吸引了大量高技能人才向该地区迁徙,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的经济发展。
第四,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许多具有港口的城市通常具备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资源。
以世界各地的著名港口城市如香港、新加坡、迪拜为例,这些城市依托港口资源发展了丰富多样的旅游业,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为当地经济增加了巨大的收入。
港口的发展也为旅游业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支持,如世界级的邮轮码头和港口旅游配套设施,促进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第五,促进国际合作和交流。
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交流平台,为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合作提供了机会。
港口城市通常是开放的,吸引了大量的国际企业和资本,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与互动。
通过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港口合作,可以加强国际间的贸易往来,提高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港口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

港口发展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分析一、引言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枢纽,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港口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港口对区域经济的贡献以及港口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二、港口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1. 促进国际贸易发展港口作为国际贸易的门户,通过提供货物装卸、仓储、运输等服务,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便利。
港口的发展可以提高货物的进出效率,降低贸易成本,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2. 增加就业机会港口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航运、物流、仓储等行业。
这些产业的发展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提高区域居民的就业率,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
3. 增加区域财政收入港口的发展将带来大量的税收和收费收入。
港口相关企业的税收贡献以及港口收费等都将成为区域财政的重要来源,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撑。
三、港口对区域经济的贡献1. 增加区域产值港口作为物流的重要节点,通过提供高效的货物运输和仓储服务,可以促进区域产业链的发展。
港口的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区域产值,推动区域经济的增长。
2. 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港口的发展将带来更多的国际贸易机会,促进区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通过与国际市场接轨,区域产业可以借助港口的便利条件,引进更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3. 扩大区域市场规模港口的发展将带来更多的进出口贸易,扩大区域市场规模。
通过与国际市场的连接,区域企业可以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增加产品的出口量,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四、港口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1. 促进区域经济的国际化港口的发展将区域经济与国际市场紧密连接起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通过与国际市场接轨,区域经济可以更好地参与全球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增强区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港口的发展将提高区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通过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区域经济可以分散风险,降低对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依赖程度,增加经济的稳定性。
港口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港口对城市发展的作用港口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城市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港口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一、港口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港口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其作用不言而喻。
首先,港口可以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如大量的煤炭、钢材、水泥等原材料,以及大量的食品、纺织品、机械设备等日用品。
这些物资的充足保障,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港口还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它可以为城市带来大量的外贸订单,为城市的贸易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此外,港口还可以为城市带来大量的物流业务,增加了城市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
二、港口促进城市城市文化交流港口不仅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城市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港口作为城市与外界交流的门户,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文化交流机会。
它可以为城市带来各种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扩大了城市的文化影响力。
此外,港口还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旅游资源,为城市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通过港口,城市可以与全球各地的旅游者交流,为城市的旅游业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
三、港口促进城市国际化发展港口作为城市对外开放的窗口,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国际化机会。
它可以为城市带来大量的国际贸易机会,提高了城市的国际化水平。
此外,港口还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国际资本和技术,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通过港口,城市可以与全球各地的企业和机构实现更紧密的联系,促进城市的国际化发展。
港口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可以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物资保障,也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文化交流机会。
此外,港口还可以为城市带来更多的国际化机会,提高了城市的国际化水平。
因此,在城市的发展中,我们应当更加重视港口的作用,为港口的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
新世纪环渤海港口群发展综述

新世纪环渤海港口群发展综述按照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和中国交通部2006年的《全国港口布局规划》,全国有5个沿海港口群体。
其中,环渤海港口群的规模最大,它是支撑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物流集疏体系。
在环渤海区域,有海岸线的行政区划,涉及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和天津市,即“三省一市”。
本研究将依据中国统计年鉴、交通部行业公报、中国港口年鉴和“三省一市”的港口统计数据,对环渤海港口(2000~2012)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
一环渤海港口群描述(一)河北省港口的基本情况河北省沿海的陆域面积大约为1.15万平方公里,水域面积7000平方公里,沿海岸线资源约487公里(沿海公路约303公里)。
其中,宜于建设港口的深水岸线约80.9公里。
河北省主要有唐山(京唐、曹妃甸、丰南3个港区)、秦皇岛和黄骅3个港口。
进入21世纪以来,河北省港口迎来高速发展期。
2000年,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在此后的11年中,港口货物吞吐量成倍增长(见表1),到2011年底,全省港口的货物吞吐能力约为6亿吨,货物吞吐量突破7亿吨。
表1 全国沿海、环渤海沿海及河北省沿海港口吞吐量变化情况(2000~2011)2011年,河北省沿海的唐山港、秦皇岛港和黄骅港,分别完成了3.12亿吨、2.88亿吨和1.11亿吨的货物吞吐量,分列环渤海港口群的第4、第5和第9位。
(二)辽宁省港口的基本情况辽宁省沿海岸线2920公里(含628公里岛屿岸线),规划港口岸线523.5公里(深水岸线278.2公里),海域面积15.02万平方公里,其中渤海部分7.83万平方公里,北黄海7.19万平方公里。
陆域面积14.6万平方公里。
辽宁沿海主要有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及丹东等6个城市。
截止到2011年底,全省沿海港口共有泊位384个(货物吞吐能力4.5亿~5亿吨),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73个。
集装箱吞吐能力约700万TEU。
海阳港口发展前景

海阳港口发展前景
海阳港口位于山东省烟台市,是烟台市最大的港口之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海阳港口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海阳港口地理位置优越。
它坐落于渤海湾东北部,紧靠渤海湾,距离韩国、日本等亚洲经济大国非常近。
这使得海阳港口成为连接东亚和中国沿海地区的重要枢纽港口,具有很大的战略地位。
其次,海阳港口拥有先进的设施和优质的服务。
港口拥有大型的集装箱码头、散装和液体散装港口、多功能码头等。
港口还配备了先进的装卸设备和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更高效、更快速地进行货物装卸和运输。
此外,港口还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务,包括货物仓储、报关报检、保险等,大大提高了客户的满意度。
再次,海阳港口具有良好的后勤保障能力。
港口周边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公路、铁路和空港,能够与全国和世界各地实现良好的连接。
此外,海阳港口附近还有大量的物流园区和产业园区,可以提供全方位的供应链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港口的竞争力。
最后,海阳港口积极推动创新发展。
港口积极探索智能化、信息化和绿色化的发展道路,加大科技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港口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
此外,港口还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采用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先进技术,致力于打造绿色港口。
综上所述,海阳港口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其地理位置优越、设施完善、服务优质、后勤保障能力强,以及创新发展的态势,使得海阳港口在中国港口竞争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未来,海阳港口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港口经济发展对沿海城市的影响

港口经济发展对沿海城市的影响在现在的全球化时代里,港口成为了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枢纽,为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沿海城市开始以港口为依托,大力发展港口经济。
那么,港口经济发展对于沿海城市的影响是什么呢?一、促进沿海城市经济发展港口是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场所,在港口周边地区建造仓库、加工厂、物流中心等配套设施,能够极大地提高地区的物流效率,并刺激商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而随着港口业务的增加,会不断增加对当地服务业的需求,如酒店、餐饮、物流等,这些行业的蓬勃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二、提高城市竞争力港口不仅是一个物流中心,还是国家经济开放的重要窗口,在全球资源配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先进的港口可以为沿海城市带来国际视野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当地产业的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同时也提高了城市的国际形象和吸引力,促进了城市的品牌建设。
三、带动当地就业和人口流动港口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这样就会吸引大量的人才流向沿海城市,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就业和人口流动。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作机会被创造出来,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人才和人口进入城市,加速了城市的发展。
四、提高当地基础设施水平港口建设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支持,如道路、铁路、机场、桥梁等,可以促进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当地民生。
同时,在港口周边地区建造配套设施,也为当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更多的投资和资金,提高了城市的发展水平。
总的来说,港口经济对于沿海城市发展带来的正向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带动就业和人口流动、提高当地基础设施水平等等,都是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然而,也要注意港口建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夜间噪音污染、交通拥堵、水源污染等,对这些问题要尽可能地避免和处理。
同时,也要注重港口建设和城市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023届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专项练习:考点32 工业区位因素(A卷)

考点32 工业区位因素(A卷)孟加拉国吉大港以北沿岸地区是全球重要的拆船业集聚区之一。
来自其他国家的报废船只被拆解后,回收的废钢是钢材生产的重要原料。
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形成拆船业集聚区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A.工资水平低B.港口优良C.技术水平高D.钢铁产量大2.拆船业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主要危害有()①破坏红树林生态系统②加重风暴潮灾害③产生水污染④破坏局部海岸生态系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中的能量,其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包括农业秸秆、森林废弃物、城市和工业有机废弃物、动物粪便等。
将生物质加以处理就可以转换成日常所需的常规能源,如生物质天然气、电能等。
把秸秆、人和牲畜粪便及生活垃圾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搅拌、增温,再经过预处理之后一起投入到厌氧发酵池,让其与氧气隔绝后进行发酵,就可以生成生物质天然气。
我国长春地区在兴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项目时,一般要配套建设太阳能发酵棚。
近年来,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
下表为全球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统计表(单位:十亿瓦特)。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常规能源丰富B.社会经济发达C.生物质原料少D.能源需求量小4.长春地区生物质天然气工程项目建设太阳能发酵棚的主要作用可能是()A.满足生物质天然气厂耗电需求B.减少地表水分增发和蒸腾作用C.提供冬季秸秆等发酵所需热量D.促进当地冬季农作物自给自足中国石化产业的空间组织可分为4个阶段:1978年以前主要布局在我国东北、西北等内陆地区;1979—1990年,快速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快速发展;1991—2000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传统石化产业基地通过扩能改建,新建北部湾、海峡西岸等石化基地,沿海石化产业带初步形成;2001年至今,东部沿海地区仍是石化产业的重点发展区域,发展重心逐渐南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港口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对于港口城市的成长而言, 港口是最重要的
动力。港口最基本的运输中转功能, 使得港口很 容易与城市的产生联系起来。
1. 历史时期的发展 烟台地处山东半岛北部, 西南毗邻青岛, 北 临黄海、渤海与大连相望, 处于京津门户位置。 古 称“ 芝 罘 ”, 最 初 的 发 展 与 芝 罘 湾 优 越 的 建 港 条件密不可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 芝罘就与碣 石 、句 章 、琅 琊 、会 稽 齐 名 为 天 下 五 大 港 口 。秦 始 皇东巡, 曾三次登临芝罘岛, 并勒石记功; 这里 也 是 历 史 上 寻 求 长 生 不 老 灵 药 的 出 海 口 之 一 。唐 宋 期 间 , 芝 罘 岛 这 条 海 上 通 道 被 称 为 海 上“ 丝 绸 之 路 ”, 成 为 中 国 通 向 日 本 、朝 鲜 的 重 要 口 岸 。到 元代, 南粮北调由内河漕运改为海路运输, 芝罘 就是重要的停泊点之一。这时的烟台, 由于地理 位置的关系, 只是一个小渔村, 在较长的历史时 期内并未有大的发展。
2006.4
71
海洋开发与管理
Ocean
山 东 侧 地 区“ 人 烟 稠 密 , 隙 地 全 无 ”, 在 海 岸 路 ( 今 滨 海 北 路 一 带 ) 和 大 马 路 、朝 阳 街 一 带 形 成 了 一 个“ 具 有 一 种 世 界 风 味 ”的 外 国 人 聚 集 区 。 除娱乐居住功能外, 这片区域也具有明显的商业 贸易功能, 市政设施也比较完善。
伴 随 着 殖 民 势 力 的 入 侵 , 英 国 、法 国 、美 国 、 奥 地 利 、比 利 时 、日 本 、俄 国 等 国 纷 纷 在 烟 台 设 立领事馆, 馆舍均在烟台山及以东海滨。短短数 年时间内, 这一带几乎全部被外国人强租用来建 盖 洋 房 和 领 事 馆 , 以 至“ 向 为 一 片 沙 滩 ”的 烟 台
* 基 金 项 目 : 烟 台 师 范 学 院 科 研 基 金 项 目( 043213 ) 。
70
2006.4
海港建设
Ocean
2. 明代的奇山所城 明代初期, 中国沿海地区时有倭寇侵扰, 胶 东 是 较 严 重 的 地 区 之 一 。因 此 , 1398 年 明 政 府 在 此“ 设 奇 山 所 驻 防 军 , 东 通 宁 海 卫 , 西 由 福 山 中 前所以达登州卫, 设墩台狼烟以资警备, 古人因 呼 之 曰‘ 烟 台 ’, 其 始 不 过 一 渔 寮 耳 ”。当 时 所 城 占 地 近 10 h m2, 并 设 十 字 形 的 大 街 作 为 军 事 专 用道路直通四门, 这就是烟台市最早的街道 ( 演 变 为 今 所 城 里 大 街 ) 。这 时 的 烟 台 仍 是 一 个 小渔村, 但在近海地方已开始有船停泊, 并开始 发展了部分商业职能:“渐而帆船有停泊者, 其 入 口 不 过 粮 石 , 出 口 不 过 渔 盐 而 已 。时 商 号 仅 三 二 十 家 ”。 这 时 的 商 业 职 能 已 开 始 依 托 所 城 发 展, 为后期烟台城市的形成准备了基本的空间 条件。 在奇山所设立后的相当长时间内, 未发生重 大的倭寇侵扰事件, 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 使烟 台 附 近 区 域 相 对 安 宁 。 1664 年 , 清 政 府 废 奇 山 所, 军变民地。这是烟台城市发展史上的一块重 要里程碑。原来的士兵多从事渔农工商等行业, 加上外来人口的大量流入, 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 越来越多, 在沿海一带形成了许多贸易集聚地 点。后来, 为求生产和贸易的兴隆, 人们集资在 芝 罘 湾 海 边 建 庙 供 奉 海 神 , 经 1810 年 大 规 模 扩 建 , 改 称“ 天 后 宫 ”, 俗 称“ 大 庙 ”。 庙 前 的 大 街 逐 渐 发 展 成 商 业 街 市 , 时 称“ 大 街 ”, 就 是 现 在 烟 台 市 主 要 街 道 — —— 北 大 街 的 前 身 。这 是 烟 台 历 史上最早的商业街, 也是在奇山所城外首先发展 的商业性街道, 标志着商业职能开始向沿海一带 移动。 3. 港口推动城市发展 港口在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始于清道光年间。当时, 漕粮运输由内河改为海 路, 并且允许其承担部分商业职能: 漕船可以
港口因素对港口城市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从我国城市的产生和起源来看, 除政治因素外, 很多是由于地理区位突出, 逐渐从无到有, 从小 到 大 发 展 起 来 的 。其 中 海 港 作 为 地 理 位 置 的 重 要 类型之一, 对我国许多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 大 的 甚 至 是 决 定 性 的 影 响 。从 我 国 改 革 开 放 的 实 践来看, 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大多为港口城 市 , 这 些 城 市 以 占 全 国 1. 54% 的 土 地 面 积 和 7. 97%的 人 口 ( 含 市 辖 县 ) , 却 创 造 了 占 全 国 25. 02%的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 可 见 港 口 对 一 个 城 市 的 发 展 起 着 很 重 要 的 作 用 。本 文 即 以 山 东 省 烟 台 市为例, 说明港口因素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 响。
必 须 先 经 过 小 船 驳 运 才 能 到 岸 。 蓝 烟 线 1956 年 才 通 车 , 比 胶 济 线 晚 半 个 世 纪 , 津 浦 线 、胶 济 线 两侧广大的内陆腹地的货流从兰村起算, 走烟台 港 要 比 青 岛 港 远 120 km , 即 要 多 花 费 一 部 分 运 费, 而烟台港又没有更便利的交通线路与内地联 系, 所以腹地逐渐缩小, 从而也极大地限制了城 市的发展:“自大连开而油饼之业为所夺, 所余 二十余家供本地之用而已; 青岛开而草帽辫遂绝 迹焉; 开埠之地多而买卖之途广, 故行机之利亦 微 矣 ”。 在 这 种 情 况 下 , 烟 台 对 外 贸 易 转 向 以 土 特 产 品 及 一 些 工 业 品 为 主 。 据 记 载 , 在 大 连 、青 岛 等 港 口 开 放 后 , 烟 台 由 从 前 的“ 多 产 山 茧 , 不 解 缫 织 ”, 转 变 为“ 纩 房 达 三 十 余 家 。而 花 边 、发 网 、绣 花 诸 货 行 销 于 外 洋 者 日 增 月 盛 。 其 他 如 花 生 、水 果 、鱼 盐 、水 菜 之 类 合 不 可 枚 举 ”。 民 族 工 商业虽然也有所发展, 但由于不能与外国的工商 业公平竞争, 就连艰难维持的局面也无法长久地 保持下去。
在外商涌入之初, 由于港口转运功能的强 化 , 烟 台 吸 引 了 大 批 内 地 劳 动 力 到 此 定 居 、谋 生。他们以运输和工商业为谋生手段, 进一步扩 大 了 城 市 的 规 模 。原 来 分 布 在 奇 山 所 城 附 近 的 若 干村庄这时开始彼此相连, 形成了南北延伸的带 状居民区; 原来以大庙为中心的北大街等传统手 工业、商业区在范围上也有了明显的扩张。到 1894 年 甲 午 战 争 前 后 , 市 区 “ 西 与 通 伸 海 洋 相 连, 渐而南连奇山所, 渐而太平湾已填就而北抵 海 矣 ”。加 上 烟 台 山 附 近 众 多 的 外 国 领 事 馆 及 其 机 构 , 于 是“ 东 马 路 之 房 栉 比 鳞 次 , 直 抵 东 山 , 始 为今日之大都会。计东西约十五六里, 南北约七 八 里 ”。这 时 的 烟 台 , 无 论 是 从 职 能 上 、用 地 上 还 是人口上看, 都已经是一个比较发达的城市了。 烟台当时属福山县, 其县治在今福山区政府驻地 附近, 而发达地区是上述烟台山附近区域。
在这段时期, 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影响烟台 发展的原因所在, 也为改变这种状况作了一定的 努 力 , 如 1907 年 由 驻 地 政 府 组 织 了 一 次 大 规 模 的 市 区 改 造 工 程 , 社 会 各 界 集 资 于 1915 年 开 始 的五年间, 对港口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 修建了 东挡浪坝和西防波堤, 还提供了新的货物装卸场 所 等 。但 这 些 努 力 并 没 有 改 变 烟 台 市 港 口 优 势 丧 失的状况, 其直接腹地被限制在烟台地区这一狭 小的范围之内, 港口也退居成为一个地区性的港 口 。而 这 种 港 口 优 势 的 丧 失 直 接 制 约 了 城 市 经 济 和发展规模。在以后数十年的发展中, 烟台市逐 步降级为山东半岛北部沿海的经济中心。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批准烟台港为通 商口岸。当时作为山东唯一的开放港口, 烟台港 口 的 转 运 功 能 得 到 了 极 大 的 发 挥 。山 东 各 地 的 土 特产品出口和洋货进口全由此集散, 大连的进出 口贸易也在此转口,“轮船往来于津沪者, 皆必 停 泊 于 此 …… 是 时 轮 船 之 所 至 , 山 东 一 省 唯 烟 台, 而迄西二千余里无闻焉。故烟台商务西可由 陆以达济南之西, 北可由帆船而达金復安东诸 处 , 号 称 极 盛 ”。 这 时 城 市 用 地 的 发 展 仍 主 要 集 中于以天后宫为中心的范围内:“商号虽多, 亦 多在天后宫附近, 西不出圩子门 ( 当时的西马 路) , 东不越广东街, 南至奇山所北门尚不足一 里 , 北 至 海 亦 尚 有 数 十 百 步 不 等 ”。
“ 八 成 装 米 , 二 成 搭 货 , 免 其 纳 税 以 恤 商 ”。 这 时, 芝罘湾优良的建港条件和优越的地理位置开 始 得 到 重 视 。北 上 的 海 运 漕 船“ 每 因 北 洋 风 劲 浪 大, 沙洲弯曲, 时有搁浅触礁之患, 非熟谙北路 海 线 舵 手 不 敢 轻 进 ”, 而 芝 罘 湾 风 平 浪 静 、海 滩 平 缓 , 逐 渐 成 为 漕 船 停 靠 避 风 或 上 水 、维 修 的 必 经 之 地 。广 州 、潮 州 、福 建 、东 北 等 地 和 部 分 外 国 货物都在此集散, 烟台与南方各地的贸易也逐渐 发展起来。道光末年, 烟台已有几十个船帮, 许 多 是 专 门 为 货 物 在 本 地 的 集 散 服 务 的 :“ 本 埠 商 家则以行机为最巨, 代客船买卖货物而扣其用。 业 此 者 合 不 下 数 十 家 焉 ”。由 于 港 口 中 转 功 能 的 加强, 烟台的商业职能进一步发展, 北大街迅速 形成了渔市、果木市、草市等十余条集市性街 道。可以说, 烟台商埠已初具规模, 城市的雏形 已基本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