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必修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教学设计精品版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乙烯 教学设计[必修]2
![高中化学优质教案 乙烯 教学设计[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9a3e4e1925c52cc58bd6beb1.png)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1课时乙烯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
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教材分析《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选自《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系统地学习了烷烃之后,已初步了解学习有机化学的方法的情况下学习的又一类烃,在教材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教材着重介绍了乙烯和苯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乙烯和苯的性质,并结合乙烯和苯的性质介绍了几种基本的有机反应,如加成反应、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等,并通过乙烯和苯的性质概括出其重要用途。
思路说明从衡量国家化工基础引入,让学生认识到乙烯在工业生产个的重要地位。
通过石蜡油的分解实验,引出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叫做烯烃,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介绍乙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通过演示乙烯与溴水及酸性高锰酸钾反应,来区分烯烃和烷烃。
最后重点介绍烯烃的加成反应,是学生认识到加成反应是有机物分子里不饱和的碳原子跟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并且理解该反应的机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烯的主要性质及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认识典型加成反应特点;2.进一步强化认识“结构与性质”的关系;3.让学生通过实验初步了解有机基本反应类型,形成对有机反应特殊性的正确认识,并能从结构上认识其反应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景引入—问题分析—实验探究—反馈练习—归纳总结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及对比学习的方法。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于都二中李婷婷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乙烯是石油裂化产物;了解乙烯的结构、乙烯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景引入—问题分析—实验探究—反馈练习—归纳总结的过程,使学生理解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及对比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乙烯用途的学习,让学生领会化学与生活的巨大联系。
二、教学重点:乙烯的结构,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
三、教学难点:乙烯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四、教学设计理念:本课以培养会学习的、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的人为最终教学目标,以探究性学习促进学生对新物质的了解。
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教学法,讲授法,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法。
六、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景→实验探究→结构分析→主要性质→归纳总结
七、教学用具:石蜡油、碎瓷片、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导管、滴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课件、投影仪。
八、教学过程:
附:本节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程实验教材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教学设计

2012-05教学实践课题《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认识乙烯的结构、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②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③了解乙烯的用途,它是一个国家石油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能够对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②教给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③观察实验现象,并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加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处理信息的基本方法,为以后学习有机化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用媒体进行模拟实验设计,让学生体验探索、发现、成功的喜悦,从而让学生形成化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通过乙烯用途的学习,让学生领会化学与生活的巨大联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乙烯的结构、性质及用途教学难点有机反应的机理教学方法创设情景———实验探究式教学法,学习小组讨论、交流仪器用品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试管、滴管一、教材分析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和苯,分别是烯烃和芳香烃两类烃的代表物。
乙烯的学习是不饱和烃的开始,是高中有机化学的重点课之一。
在学习乙烯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同系物的有关知识,初步了解到烷烃碳原子之间是通过单键连接的,具有饱和烃的性质。
在此基础上,乙烯这节课将学习碳碳双键的性质,进一步巩固深化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使学生认识到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结构的不同而引起的性质上的差异,这将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烃及烃的衍生物的性质打下基础。
二、教材的处理根据乙烯的地位和作用,和新课改的有关内容,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认识乙烯的结构、了解乙烯的物理性质。
(2)掌握乙烯的化学性质。
(3)了解乙烯的用途,它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能够对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必修2化学:3.2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教案6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和苯是两类烃的重要的代表物。
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学生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甲烷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进一步深化认识;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的用途,认识乙烯的产量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水平,乙烯制品在生活随处可见,如聚乙烯塑料。
教材以有机物的学习“结构—性质—用途”为主线,从乙烯的制成品的用途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节在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中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
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基本的知识基础和主要研究方法。
二、学生分析高一学生刚接触有机化学,对有机物的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比较陌生,对物质的空间结构不了解,对有机反应的产物的判断和书写结构简式还比较困难。
三、设计思路教学引课:由乙烯催熟香蕉的现象引入乙烯的用途之一植物生长调节剂。
激发学生对乙烯的学习兴趣。
说明为什么会产生这一现象?这是什么物质?科学探究不同于烷烃的烃--乙烯,使学生初步建立对乙烯的性质了解。
然后从结构角度深化认识乙烯的结构,有利于学生掌握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关系。
学生自己写结构式、电子式等,促进学生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
在以上的基础上,进行乙烯的物理性质的简介和化学性质的重点探究。
对于不饱和烃的加成反应,首先让学生以直观的实验现象,说明乙烯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再结合乙烯的结构碳碳双键分析加成反应,并辅三维动画演示加成反应过程以进行巩固,使得学生对加成反应过程能够理解。
同时使学生知道,加成反应与烷烃的取代反应的是有本质的不同。
加深对有机反应重要反应类型取代反应的加成反应的理解。
本节课乙烯的性质为重点教学内容。
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探究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
2.掌握乙烯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高中化学《乙烯》教案

“实验—探究”模式教学设计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第一课时乙烯【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引导学生了解乙烯的分子结构、重要性质和重要用途。
2. 指导学生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认识有机物结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过程和方法:1. 在学习讨论过程中,勤于思考,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2.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运用观察实验的手段获取信息,并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享受到化学世界的乐趣。
2. 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科学态度,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乙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乙烯的加成反应。
【主要教学方法】以实验为中心的实验探究法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我们都知道:如果说煤是工业的粮食,石油就是工业的血液。
我们从煤和石油中可以获取两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从煤中我们可以得到苯,从石油中我们可以得到乙烯,乙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议席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
设问:石油中能否得到乙烯?[科学探究] 石蜡高温裂化提问:烷烃如甲烷遇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会褪色吗?利用课本P61装置图进行实验时,石蜡油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试管中,溶液不褪色,能说明生成的气体一定是甲烷吗?如褪色,说明生成的气体一定不是甲烷吗?是否含有甲烷等烷烃呢?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是否需要检验气体的纯度?石蜡油分解的气体燃烧时现象与甲烷等烷烃燃烧的现象是否相同?[投影] 实验现象:生成的气体能使溴水和高锰酸钾褪色,燃烧时火焰明亮而带有黑烟讲解:我们以前学了饱和烷烃的性质,知道它不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通过我们的探究实验,可以看到分解出的气体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生成了不饱和结构的烃。
不饱和烃就是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烃。
其中含有碳碳双键的烃就叫做烯烃。
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一下它的结构与性质。
[板书]一、乙烯的结构[多媒体动画展示] 乙烯的球辊模型(立体图)提问:乙烯的空间构型是怎么样的?学生:平面型[学生活动]课本P61学与问,写出乙烯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及结构简式。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教案

宝鸡中学活页课时教案教学方法阅读探究讨论归纳法教学过程:〖课前活动〗查阅有关乙烯和苯的资料,1、工业上的乙烯和苯是如何得到的。
2、我们家用的日用品中有哪些是利用乙烯和苯为原料制得的。
3、全国大型石化企业主要有哪些,这样的企业江苏有几家。
〖课堂汇报〗〖实验探究〗:石蜡高温裂化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问:烷烃如甲烷遇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会褪色吗?利用课本P67装置图进行实验时,石蜡油受热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试管中,溶液不褪色,能说明生成的气体一定是甲烷吗?如褪色,说明生成的气体一定不是甲烷吗?是否含有甲烷等烷烃呢?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是否需要检验气体的纯度?石蜡油分解的气体燃烧时现象与甲烷等烷烃燃烧的现象是否相同。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乙烯的结构〖学与问〗:参照课本P67乙烯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写出乙烯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分子结构:二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在同一个平面上,键角为120,结构简式为CH2=CH2。
〖提问〗与烷烃比较,双键的稳定性如何?预测乙烯将有怎样的化学性质?与烷烃进行比较,双键比单键稳定,但双键中有一根键比较“脆弱”易断裂。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2的第三章的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的第一课时乙烯。
在日常生活和本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石油和煤的用途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一些认识,教材介绍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乙烯的物理性质、分子的结构与组成、化学性质和用途。
本节课先从乙烯用途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科学探究]石蜡油分解实验中石蜡油分解产物的一些性质,例如:气体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点燃等一系列的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现象对比得出石蜡油分解的产物除了烷烃之外还有不同的烃,从而进入乙烯的组成与结构的学习,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在此基础上学习乙烯的性质,而在讲授乙烯的性质时,又紧紧围绕乙烯的结构展开,强调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有一个键容易断裂的特点,进一步学习乙烯的两个反应类型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而加成反应也是本节课所要突破的重点。
本节在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中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
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基本的知识基础和主要研究方法。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在第一节中以甲烷为例,学生掌握了简单烷烃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以及烷烃在物理性质方面的递变规律,并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学习了认识某一类烃的方法,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认识;乙烯的教学都能起到这种作用。
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初步学习如何进行理论与实际,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在前一节课,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理解了饱和烃的概念,为本节课不饱和烃的引入铺垫基础。
乙烯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之乙烯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位于化学必修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教材介绍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从乙烯用途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着重介绍乙烯分子的组成和结构,乙烯的性质和重要的有机反应——加成反应。
乙烯的分子结构是掌握乙烯化学性质的基础,乙烯性质的重点放在化学性质上。
而在讲授乙烯的性质时,又紧紧围绕乙烯的结构展开,强调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有一个键容易断裂的特点,因此本节课在介绍性质之前,先从乙烯分子结构入手,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二、学生分析: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甲烷和烷烃的性质,对有机化合物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初步从组成和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深化认识。
在前一节课,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理解了饱和烃的概念,为本节课不饱和烃的引入铺垫基础。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乙烯的分子组成、结构和化学性质,进一步掌握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认识乙烯的性质,(燃烧、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并能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展示分子结构模型增加感性认识,强化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乙烯的学习,养成良好的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加强“结构与性质”的认识。
2.通过乙烯应用的学习,激发学生兴趣,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
四、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教学难点:从结构上认识乙烯的加成反应五、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设疑启发、对比归纳等。
六、教具多媒体、石蜡油、试管、水槽、碎瓷片、石棉网、酒精灯、铁架台、酸性KMnO4溶液、溴水。
七、教学过程听讲、理解并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听讲、做笔记[讲解](2)乙烯的加成反应乙烯与Br2的反应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其实质是乙烯与溴单质反应,生成了无色的1,2-二溴乙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教学设计精品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乙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2的第三章的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的第一课时乙烯。
在日常生活和本学科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石油和煤的用途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了一些认识,教材介绍了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它的产量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乙烯的物理性质、分子的结构与组成、化学性质和用途。
本节课先从乙烯用途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科学探究]石蜡油分解实验中石蜡油分解产物的一些性质,例如:气体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点燃等一系列的实验,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现象对比得出石蜡油分解的产物除了烷烃之外还有不同的烃,从而进入乙烯的组成与结构的学习,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 在此基础上学习乙烯的性质,而在讲授乙烯的性质时,又紧紧围绕乙烯的结构展开,强调乙烯分子中碳碳双键有一个键容易断裂的特点,进一步学习乙烯的两个反应类型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而加成反应也是本节课所要突破的重点。
本节在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中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
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基本的知识基础和主要研究方法。
【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在第一节中以甲烷为例,学生掌握了简单烷烃的结构和主要化学性质,以及烷烃在物理性质方面的递变规律,并在一定程度上初步学习了认识某一类烃的方法,但需要对“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认识;乙烯的教学都能起到这种作用。
另外,学生能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乙烯的广泛应用,再学习它们的性质,初步学习如何进行理论与实际,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在前一节课,学生也掌握了碳的四价理论,理解了饱和烃的概念,为本节课不饱和烃的引入铺垫基础。
了解不饱和烃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的相关性,同时认识重要的有机反应类型——加成反应、氧化反应;深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帮助学生认识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初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乙烯的用途,在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并掌握乙烯分子的组成、结构式和电子式和结构简式。
(3)了解并掌握乙烯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1)通过乙烯性质的科学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乙烯的结构出发, 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的“结构-性质-用途”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乙烯用途及化学性质学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学会把生活和化学联系起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思维习惯,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2)提高学生分析、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存在—结构—性质—用途的主线。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形成规律性认识的能力。
深化学习具体物质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乙烯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教学难点:从结构上认识乙烯的加成反应【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演示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教学资源】实验用品:石蜡油、碎瓷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铁架台、酒精灯、试管、导管、滴管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展示环节二:乙烯的组成与结构让学生翻到课本第67页阅读石蜡油分解实验内容[提问]1石蜡油的主要成分是什么?2烷烃有哪些化学性质?[科学探究]教师演示石蜡油分解实验将浸透了石蜡油的石棉放置在硬质试管底部,试管中加入碎瓷片,安装好实验仪器加热碎瓷片,制取气体。
利用气体进行下列实验,1、将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观察现象;2、将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观察现象;3、在导管口处点燃气体(要验纯),观察火焰燃烧情况。
[问题]1实验中,哪些实验现象证明生成物可能具有与烷烃不同的性质?2通过上述实验能否确定生成物是烷烃?学生回答问题1石蜡油的成分为液态烷烃混合物2烷烃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1.观察并归纳实验现象。
归纳现象:酸性KMnO4的紫色和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橙红色都褪去;气体燃烧,火焰明亮并稍有黑烟。
学生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1烷烃如甲烷遇溴的四氯化碳或高锰酸钾溶液时,溶液不会褪色.2不能确定生成物是烷烃通过提问巩固前面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学会总结归纳现象并了解烯烃的一些性质。
从现象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能力和问题归纳能力通过直观模型增强学生对乙烯的认识,帮3综合分析以上问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读课本67页回答什么是不饱和烃和烯烃?根据烯烃的通式学生知道最简单的烯烃为乙烯,分子式为C2H4,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乙烯的球棍模型展示学生的球棍模型,让学生根据手中的球棍模型写出乙烯的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板书。
[问题]1甲烷的空间构型是什么?2乙烯空间构型呢?请同学们根据乙烯的结构分析写出乙烷的结构,完成表格乙烷乙烯3石蜡油分解的产物中主要是烯烃和烷烃的混合物学生回答碳原子所结合的氢原子数目少于饱和烃所结合的氢原子数目的碳氢化合物叫不饱和烃链烃分子里含有碳碳双键的不饱和烃称为烯烃。
C n H2n(n≥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组装乙烯的球棍模型分子式:C2H4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CH2=CH2学生回答1甲烷的空间结构正四面体2观察手中的球棍模型知道是平面分子,键角120°学生完成表格,展示学生成果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乙烯让学生学会化学用语的书写的技能。
进一步掌握乙烯的知识通过乙烯和乙烷的结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分子的空间结构属类构比较,提高学生对比分析能力环节三乙烯的性质[提问]乙烯和乙烷的结构中最大不同是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谓结构决定性质,乙烯分子中存在碳碳双键,使乙烯的性质不同于烷烃,那么它到底有什么性质呢?1氧化反应[问题]回顾一开始的石蜡油分解实验,点燃时的现象.[讲述]乙烯属于烃,知道烃燃烧能够生成CO2和H2O,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问题]为何火焰颜色会明亮并伴有黑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学生回答:实验现象火焰明亮,有伴有黑烟。
学生回答:产生黑烟是因为含碳量高,燃烧不充分,有部分碳呈游离态学生回顾回答用酸性高猛酸钾来鉴别学会观察现象,从现象来写方程式掌握甲烷和乙烯的鉴别方法[讲述]利用甲烷和乙烯的燃烧现象不同可以来鉴别甲烷和乙烯,但一般不采用燃烧的方法来鉴别,请同学们回顾一开始的实验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鉴别?[讲述]把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中,会褪色练习2加成反应[讲述]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与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反应的实质一样吗?在这个反应中,乙烯分子中的碳碳双键如何变化?动画展示:乙烯与溴单质反应的实质[讲述]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其实质是乙烯与溴单质反应,生成了无色的1,2-二溴乙烷。
这样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讲述]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它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加成反应。
让学生用球棍模型自己组装乙烯与溴单质的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让学生写出乙烯与H2、HCl、Cl2、H2O反应方程式倾听做笔记学生思考学生仔细观看动画演示四位同学上黑板分别板书H2、HCl、Cl2、H2O反应方程式倾听做笔记引出性质差异的矛盾冲突,激发学生对乙烯与溴单质反应类型的深思加深对加成反应的理解3加聚反应[讲述]同学们你知道我们平常用到的塑料袋的成分是什么?事实上它是通过乙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聚乙烯,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加成反应,[达标检测][归纳小结]请同学们回忆本节课讲的主要内容并概括归纳。
加深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强化化学来自于生产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生活的理念。
[布置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板书设计】乙烯一:乙烯的组成与结构分子式:C2H4 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H2=CH2二:乙烯的性质1氧化反应②酸性高锰酸钾2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3加聚反应【课后反思】乙烯是学生学习有机化学以来第一次接触到的烯烃的代表物,因此我通过生活实例香蕉能否催熟水果来导入本节课,从乙烯的用途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水到渠成的学习本节课。
通过石蜡油分解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通过实验现象从而得出石蜡油分解产生了不同于烷烃的物质-烯烃,而乙烯是最简单的烯烃,通过学生自己组装乙烯的球棍模型,让学生感受一下键角、C原子与H原子的空间位置。
从而引导学生书写乙烯的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对比乙烯与乙烷的结构知道乙烯比乙烷分子少两个氢原子,知道乙烯与乙烷的最大不同在于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双键的存在是否导致其化学性质与乙烷的不同,从而引入乙烯的化学性质的学习,明确乙烯属于烃,可以发生燃烧反应生成CO2和H2O,让学生尝试的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对比分析CH4和C2H4燃烧的不同,引导学生思考产生现象不同的原因。
对于乙烯与高锰酸钾的反应,不宜给出反应的方程式,但要告诉学生产物转化往往会有CO2;从而知道利用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的反应只能用来鉴别CH4和C2H4,不能用来除去CH4混有的C2H4.于乙烯化学性质的教学,重点在CH2=CH2与溴水的反应,这个反应既可以用来鉴别CH4和C2H4,也用来除去CH4混有的C2H4,重点学习乙烯与溴水的反应类型,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其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为了加深对加成反应的理解,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球棍模型自行演示乙烯与溴水的反应过精品好文档,推荐学习交流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书写此C2H4与H2、Cl2、HCl、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对于聚合反应,可通过讲述聚乙烯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其反应的实质。
当然教学过程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对课堂的驾驭能力还有待提高;一些探究性的问题不敢完全放手交给学生,对问题的探讨不能深入进行;但是因为毕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而且是自主性比较强,这样一来用时过多,导致最后课堂上当堂练习的时间太少,没有对当堂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的练习。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在时间的把握上还是要不断实践和提升。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