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数学课件1.9巧用单位“1”解决问题
用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课件ppt

(1)a ×(1-20%) ×(1+20%)=0.96a (2) (a-0.96a) ÷a=0.04=4% 答:5月的价格和3月比降了,变化幅度是降了4%。
教学年产量比去年多百分之几?
(和去年比较,去年产量是单位“1”)
②这个月用电比上个月节约了百分之几?
(和上个月比较,上个月用电量是单位“1”)
③彩电降价了百分之几?
(现价和原价比较,原价是单位“1”)
1、第一条绳长20米,第二条绳子比第一条绳子 长20%。第二条绳子长( B )米。 A、20+(1- 20%) B、20+20×20% C、20+20% 2、400千克大米用去了40%,剩下( B )千克。 A、400×40% B、400×(1-40%) C、200÷(1-40%)
例5、某商品4月的价格比3月降了 20%,5月的价格比4月又涨了20%。 5月的价格和3月比是涨了还是降 了?变化幅度是多少?
分析:已知每两个月之间的价格变化幅度 未知商品3月、4月、5月的价格
要求问题:5月和3月比,价格变化幅度?
(5月的价格比3月的降了百分之几)
假设此商品3月的价格是a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转化单位“1”(课件)

我来解答: 180÷(1 −
2
3+2
−
3
)=180
5+3
÷
9
=800(元)
40
答:三个车间共捐款800元。
小结与提示
2
“甲车间捐款数是另外两个车间捐款数的 ”可以转化为“甲车间的捐款数是三个车间捐款数的
2
”
3+2
3
实践与应用
把“三个车间总人数”看
作单位“1”
【练习3】
P25
某工厂有三个车间,第一车间的人数占三个车间总人数的25%,第二车间
甲、乙两个数相差,其中甲数的
与乙数的 相等,甲、乙两个数各是多少?
【例3】某工厂的甲、乙、丙三个车间向灾区捐款,甲车间捐款数是另外两个
车间捐款数的 ,乙车间捐款数是另外两个车间捐款数的 ,已知丙车间捐款
180元。这三个车间共捐款多少?【分析与解答】题中的单位“1”不统一,需要转化。从问题出发去考虑,可以把“三个车间的捐款总数”看
数占两校学生总数的几分之几?
【思路导航】
解法一:把乙校学生数看作单位“1”。【2/5×3/10+(1-21/50)】
÷(1+2/5)=1/2
解法二:把甲校学生数看作单位“1”。 (5/2-5/2×2150+3/10)÷
(1+5/2)=1/2
答:甲、乙两校女生总数占两校学生总数的1/2。
【例题9】仓库里的大米和面粉共有2000袋。大米运走2/5,面粉运作1/10后,仓
2000÷(1+3/2)=800(袋) 2000-800=
【例题10】 400名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计划每个男生植树20棵,每个女生植树15棵。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 找单位1 课件

总结:
抓关键词“是”、“占”、“比”、“等于”、“相 当于”找准单位“1”
分数应用题,题目中经常出现“是”、“占”、 “比”、“等于”、“相当于”这些词,一般来说, 单位“1”的量就隐藏在这些的后面,只要从这些词的 后面寻找,就可以找出单位“1”的量,
6米的 2 是多少?
3 6× 2 = 4(米)
),还可以用( )
-( )×40%=鸡的只数。
5.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1/10,,单位“1”是(
),
把(
)平均分成10份,(
)占其中的1份。 所
以用(
)×1/10=(
),还可以用( )
二、解决问题
1、一个果园共有果树480棵,其中苹果树占17% , 梨树占25% ,桃树占28%。其余的是杏树,杏树有多 少棵?
全班共有学生多少人?
据统计,2003年世界人均
耕地面积为2500m2,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仅占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
2
。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
求我国人 均耕地面 积,就是
求……
?m2
2500m2
2 5
如:1、甲是乙的几分之几?男生是女生的 2
5
甲占乙的几分之几?男生是女生的 2
甲相当于乙的几分之几?男生是女生的5
4。 5
(3).乙的
9 10
相当于甲。
(4).宽是长的
5 6
。
(5). 小丽比小华重 1 。 6
(6).杨树比柳树多 1 。 4
(7).汽车行了全程的
3。 8
(8).一项工程每天完成 1 。 10
足球: 篮球:
20个 ?个
比足球多 1 4
篮球: 足球:
巧用单位“1” 课件

8人的改变使没参赛者由占总人 没参赛人数是六年级人数的 1/8,少 六年级总人数是不变量 8人参加,则没参赛人数是六年级 数的 1/8变化为1/6,从而六年级 人数的1/6。 的总人数为 8÷(1/6-1/8)=192
例2 教室里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80%,后来又进来20名女生, 男生是女生的60%,男女生 现在各有多少人?
“ 巧 用 单 位 1”
例如
红色表示吃掉的,蓝色在变 姐姐 化中找到不变的量 几年后 姐姐与弟弟的年龄差不变 吃掉的和剩下的和不变
话归正传 我今天要讲的方法是
寻找不变量, 作为单位“1”
例1
六年级组织绘画比赛,没参 赛的人数占参赛人数的1/7。 如果少8人参加,没参赛的人 数是参赛人数的1/5。六年级 一共有多少人?
20人的改变使女生由占男生人数的 男生人数是不变量 5/4变化为 5/3,从而男生人数为 女生是男生人数的 5/4,进来20名 20÷(5/3-5/4)=48人,现在女生 女生后,女生是男生人数的 5/3。 有48×5/3=80人。
例3
甲是乙、丙、丁总数的1/2,乙 是甲、丙、丁总数的1/3,丙是 甲、乙、丁总数的1/4,丁是52, 求甲、乙、丙、丁的和。
数学是神奇的魔法!
再见! 谢谢!
甲占总数的 由此推出丁占总数的 1/3,乙占总数的 1-1/3-1/41/4, 可以把四个数的总和看作是不 丙占总数的 1/5=13/60 变的,作为单位“ ,总数为 1/5。 52 1”。 ÷13/60=240。
小试牛刀
1、有一堆笔,其中铅笔占45%,再放入10枝钢 笔后,铅笔就只占30%。那么,原来这堆笔中有 铅笔多少? 2、甲、乙两个油桶装有同样多的油,甲桶用了 甲、乙两个桶中剩 25% 下的油比是 ,乙桶用了 5: 40% 4 后,从甲桶中取出8kg倒入 乙桶中,这时甲、乙两桶中的油比是14:13。 甲、乙两个油桶原来各装油多少kg? ……
六年级数学巧用“单位1”(转化与统一)

六年级数学巧用“单位1”(转化与统一)分数应用题解决策略(五)——转化单位,统一单位,量率对应一、填空1、有一批货物,第一天运了这批货物的 $\frac{1}{3}$,第二天运的是第一天的 $\frac{2}{5}$。
第二天运的是这批货物的 $\frac{8}{15}$。
2、一辆汽车第一天行了全程的 $\frac{3}{5}$,第二天行了余下的 $\frac{2}{5}$,第二天行了全程的。
3、一本书,上午读了 $\frac{1}{4}$,下午读了60页,这时已读页数和未读页数比是1:3.这时已读页数占这本书$\frac{1}{5}$,下午读了60页占这本书的 $\frac{1}{4}$。
4、XXX的质量是梨子的 $\frac{3}{5}$,香蕉质量是苹果的 $\frac{4}{5}$。
香蕉的质量是梨子的 $\frac{12}{25}$。
5、有两筐苹果,甲筐苹果的等于乙筐苹果数的$\frac{3}{4}$。
甲筐苹果数相当于乙筐苹果数的$\frac{4}{3}$。
二、应用1、一条绳子,第一次剪去全长的 $\frac{1}{3}$,第二次剪去余下的 $\frac{2}{3}$,第一次比第二次多剪24米。
求这条绳子的全长。
答:设这条绳子的全长为 $x$ 米,则第一次剪去的长度为$\frac{x}{3}$ 米,第二次剪去的长度为$\frac{2}{3}x-24$ 米。
根据题意得到方程:$\frac{x}{3}=\frac{2}{3}x-24+24$,解得$x=108$,所以这条绳子的全长是108米。
2、六(19)班男生比全班人数的多12人,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 $\frac{3}{4}$,六(19)班共有学生多少人?答:设六(19)班男生人数为 $x$,则女生人数为$\frac{3}{4}x$。
根据题意得到方程:$x+\frac{3}{4}x+12=n$,其中 $n$ 为六(19)班的总人数。
解得 $n=\frac{28}{3}x+12$。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9解决问题(2)教案含反思(表格式)

第9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内容:教材第14页例9及相关题目。
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经历解题过程,掌握解题方法及步骤,学会用线段图分析问题。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已知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求这个数”的问题的解题方法,能熟练地画出线段图,并正确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初步构建分数问题的知识结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2分析与解答。
(1)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题目中把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和青少年进行比较,要用两条线段来表示。
画线段图时,把单位“1”的量画在上面,比较量画在下面。
把单位“1”的量平均分成5份,婴儿心跳次数比青少年多的部分相当于5份中的4份。
(2)学生结合线段图,在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并汇报。
方法一:先求婴儿每分钟比青少年方法二:先求出婴儿每分钟心跳次数多跳的次数,再求出婴儿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再求出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7575×错误! 75× 1 错误!=7560 =75×错误!=135(次) =135(次)(3)小组内交流讨论并总结“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单位“1”的量±单位“1”的量×几分之几;单位“1”的量×(1±几分之几)。
3回顾与反思。
回顾整个解题过程,建立解题构架。
如何检验你的答案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利用不同方法进行检验。
四、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15页做一做。
这是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让学生进行迁移类推。
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5题。
五、拓展提升1在期中考试中,奇奇的数学得了96分,语文成绩比数学低错误!。
奇奇的数学和语文共得了多少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六年级秋季第4讲:巧用单位1

六年级秋季第四讲:巧用单位“1”姓名:在应用分数乘法、除法,百分数的乘法、除法解决问题时,都会遇到单位“1”的问题,根据题目条件正确使用单位“1”,能使解答的思路更清晰,方法更简捷。
但很多同学不能正确的找到单位“1”,不会应用单位“1”解决问题,在此,就单位“1”的问题做一下研究。
找单位“1”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题目都会告诉我们“一个量的几分之几,一个量的百分之几。
”这里的一个量就是本题的单位“1”,我们要弄清楚这里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那个量的,只要找出这个量,就找出了单位“1”。
例如:鸡是鸭的1/6。
这里的指的1/6是“鸭只数的1/6”,由此,我们可以说:鸭的只数就是本题的单位“1”。
正确分析单位“1”是已知量还是未知量,确定解决方法。
在一道题目中,如果单位“1”是已知量,该题用“乘法”做,如果单位“1”是未知量,该题用“除法”解决。
例1、某超市运来白菜1500kg,运来的土豆是白菜的35,超市运来土豆多少千克?例2、某超市运来白菜1500kg,是运来的土豆的35,超市运来土豆多少千克?例3、某养殖场养鸡480只,养的鸭是鸡的56,又是鹅的47,该养殖场养鹅多少只?例4、4个苹果的重量等于3个梨子的重量,一个梨子比一个苹果重10克,一个梨子和一个苹果各重多少克?例5、工地上运来水泥36吨,运来的水泥比黄沙少35,工地上运来黄沙多少吨?例6、红绸带比绿绸带长19,绿绸带比红绸带短多少?例7、小敖看一本书,计划每天看15页,12天看完。
结果每天比计划多看20%,这样几天可看完?例8、柯南看一本书贞探小说,第一天看了全书的41还多10页,第二天看了全书的52少8页,这时还剩26页。
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例9、工程队修一落千丈条公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51,第二天与第一天所修的长度比是4:3。
这时还剩下600米没修,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例10、甲、乙、丙三个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已知甲队修了这条公路全长的52,乙队修了剩下的31,丙队修了甲队已修的32,这时还剩120米。
《用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单位‘1’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最后,针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和重点,我会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掌握用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我也将鼓励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单位“1”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探讨了《用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4.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小组讨论与交流,培养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正确的数学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单位“1”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单位“1”可以表示任何相等的整体,如1个苹果、1米绳子等,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数的运算。
《用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一、教学内容
《用单位“1”解决实际问题》教案-2021-2022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以下内容:
1.理解单位“1”的概念,掌握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数表示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列式解答:
180(1― 2 ― 1)= 180 4 = 80(页)
93
9
巧用 2 巧用单位“1”解决问题
2.爸爸将200元钱的 1 给哥哥,妈妈给弟弟40元,哥
5 哥又将爸爸给自己的钱的
1 给弟弟,弟弟现在共
5
有多少元?
40 + 200 1 1 = 40 8 48(元) 55
1 10
,再降价 1 出售,现价与原 10
价相比,是涨了还是降了?
假设电脑原价5000元。
5000(1 + 1 )(1― 1 )
10
10
= 5000 11 9 = 495(0 元)
10 10
4950元<5000元,降了。
巧用 4 整体把握——把总数看作单位“1”
5.六年级四个班共同完成720个道具的任务,一班
3.在九月份的推普周活动中,某市举行“小学生听读
写大赛”。一小参加比赛的有64人,二小参赛的人
数比一小多
1 8
,三小参赛的人数比二小少
1 8
,三小
有多少人参加听读写大赛?
64(1 + 1)(1― 1)= 64 9 7 = 63(人)
8
8
88
巧用 3 用设数法解答稍复杂的分数问题
4.某品牌电脑,先提价
1 分数乘法
巧用单位“1”解决问题
RJ 六年级上册
习题课件
巧用 1 借助线段图解决问题
1.在学校组织的“快乐阅读”活动中,玲玲读一本180
页的故事书,第一周读了这本书的 2 ,第二周要读多
少页后还剩下这本书的 1 ? 3
9 1
(1)根据题意画线段图分析:
3
180页
第一周
?
(2)从图中可以看出,第二周读了全书的几分之几?
完成了其他三个班的一半,二班完成了其他三个
班的 1 ,三班完成了其他三个班的 1 ,四班完成
3
4
了多少个道具?
720
1-1
1
- 21
1
3
- 11 ຫໍສະໝຸດ 4720 13 15(6 元)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