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PPT教案

合集下载

农业生态技术PPT课件

农业生态技术PPT课件
第16页/共93页
人工输入的能量
第17页/共93页
5. 农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区别
类别
自然生态系统
生物构成 生物
环境组分 自然环境
系统稳定性 高
开放性
封闭
净生产力 低
服从规律 自然规律
农业生态系统
农业生物、人类 人工调控 低 开放 高 自然和经济规律
第18页/共93页
农业生态系统的群落
生物群落 ( biotic community )
第23页/共93页

第24页/共93页
二、经度地带性 (主要受水分梯度的影响)如:我国从 东到西因距海远近造成水分的差异。相应分布着 湿润 森林 半干旱草原 干旱荒漠 等不同的植被类型。
第25页/共93页
三、垂直地带性 随海拔高度的增加,地形地势、热量和水 分等环境因子条 件会发生变化,相应物种的分布也会受到 影响。以台湾玉山西北坡为例:从山脚到山顶植被群落依次 是:热带雨林 山地雨林 樟栎常绿阔叶林 常绿落叶阔叶 混交林 针阔叶混交林 落叶阔 叶林 暖温带针叶林 亚高 山针叶林 山顶矮林 杜鹃灌丛。
第21页/共93页
群落的分布往往受环境梯度的制约,表现出明显 的纬度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在温度 和水分 的共同 走用下 的世界 植被分 布情况
第22页/共93页
一、纬度地带性 (主要受温度梯度的影响)北半球欧亚 大陆从南到北,随着纬度增加,热量减少,形成了以热 量为主的环境地带性分布,从南到北植被类型依次是:热 带雨林 季雨林 常绿阔叶林 落叶阔叶林 针叶 林 草原 荒漠。
第14页/共93页
第15页/共93页
4 .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能量流 (energy flow) :农业生态系统除输入太阳能 外, 还输入人工辅助能。(见图) 物质流 (matter flow) :各种化学元素在生态系统中被 生物吸收并传递,在生物与环境之间以 及生物与生物之间形成连续的物质流。 信息流 (information flow) :农业生态系统通过信源 的信息产生,信道的信息传输和信宿的信息接受形成 信 息流。 价值流 (catipal flow) :价值可以在农业生态系统中被 转换成不同的形式,并可以在不同组分间转移。

农业生态系统ppt课件

农业生态系统ppt课件

☆2)空间结构上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动态性
☆3)时间变化上 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
☆4)内部功能上 •组分间不断进行能量转换与物质循环,使系统处 于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5)外部关系上 •开放系统,物质、能量交换
☆6)营养级的数目上 •一般不超过5-6个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示意图
自然生态系统 半自然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生物圈2号”里面的布局完全模拟自然界,有人造 太阳、人工降雨、人工通风;有海洋、沙漠、草原、 沼泽、雨林;有农作物生产区;有人的居住区;还有 3000多种动物和植物,简直就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生命 支持系统。
•生物圈2号失败教训: •1、生物圈2号设计思路过 于简单 •地球生态系统经过几十亿 年演化,已成为一个复杂 的生态系统,它们纵横联 系,丝丝相通,是一张看 似清晰,实际上很难理清 的生命之网。 •人类目前对生物圈的认识 和研究还不到位,有些规 律还设有被发现,还必须 深入开展研究。
农业生态系统
本节要点:
一、生态系统概述 二、农业生态系统定义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 四、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五、农业生态系统的经济特征 六、农业生态系统理论的运用 七、农业环境污染与保护
生态系统
• 概念:生态系统(ecosystem)指由生物群落与 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
• 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亚瑟·乔治·坦斯利爵士 (Sir Arthur George Tansley )受丹麦植物学家 尤金纽斯·瓦尔明(Eugenius Warming)的影响, 明确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认为(原文): “Ecosystem is the whole system,… including not only the organism-complex,but also the whole complex of physical factors forming what we call the environment…

生态农业PPT(PPT41页)

生态农业PPT(PPT41页)

1.1.1 农业环境污染的表现
农用化学物质污染 中国化肥流失量约占使用量的40%左右,
引起硝酸盐积累和水体富营养化;农药在大气 中扩散和流失及部分农畜产品中残留也较严重; 地膜年残流量近千吨。
1.1.1 农业环境污染的表现
畜禽粪便污染 目前,畜禽粪便已成为城郊农业环境的主要
有机污染物。
1.1.2 生态环境破坏的表现
3.3 存在的主要问题
➢技术体系不够完善
在一般情况下,农民们并没有足够的理 论知识和经验对这一复合系统进行科学的设 计,而简单地照搬另一个地方的经验,也是 非常困难的,往往并不能取得成功。但目前 在生态农业实践中,还缺乏技术措施的深入 研究,既包括传统技术如何发展,也包括高 新技术如何引进等问题。
解决农村资源短缺问题 有效利用农业废弃
物,发展沼气能源工程和生态农业模式,可有 效地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 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
2.1.2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的利用现状
我国农业废弃物的生物质能是农村能源的重要组成部 分,在解决农村能源短缺和农村环境污染方面有重要的 价值。禽畜粪便厌氧消化、农作物秸秆热解气化等技术 的开发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 肥料化利用农业废弃物 对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有 机质, 改善结构等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作用。 饲料化利用农业废弃物 农业废弃物的饲料化主要分为 植物纤维性废弃物的饲料化(主要指秸秆)和动物性废 弃物的饲料化(主要指畜禽粪便和加工下脚料),经过 适当的技术处理便可作为畜禽饲料应用。 材料化利用利用农业废弃物 农业废弃物中的高蛋白 质资源和纤维性材料可生产多种生物质材料,比如生产 纸板、人造纤维板、轻质建材板,可降解餐具材料和纤 维素薄膜,炭化硅陶瓷、新型保温材料等等。
1.3 农业环境监测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农田生态系统

小学教育ppt课件教案农田生态系统

03
农田非生物环境
土壤特性及改良措施
土壤组成
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 空气组成,为植物生长提供支撑
和养分。
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影响保水性和透气性, 沙土、壤土和粘土各有特点,需
针对性管理。
土壤改良
通过增施有机肥、合理轮作、深 松耕等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提
高肥力。
水分循环与灌溉技术
水分循环
自然界的水分通过降水、蒸发、植物蒸腾等作用 进行循环。
02
农田生物群落
植物种类与分布
农作物
小麦、玉米、水稻等,通 常按照季节和气候进行轮 作,占据农田主要空间。
杂草
如稗草、马唐等,与农作 物竞争水分、养分和阳光 ,需定期清除。
绿肥植物
如紫云英、苜蓿等,用于 增加土壤肥力,改善土壤 结构。
动物种类与习性
害虫
农田动物
如蚜虫、螟虫等,危害农作物生长, 需采取生物或化学方法进行防治。
社会经济功能
农田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 食物、纤维等生活必需品 ,同时也为农民提供就业 机会和经济收入。
类型与特点
类型
根据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以及人类利用方式的不同 ,农田生态系统可分为水田生态系统、旱田生态系统、果园 生态系统等类型。
特点
农田生态系统具有人工控制性强、生物多样性低、物质循环 快等特点。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 能往往比自然生态系统简单,但同时也更容易受到人类活动 的影响和破坏。
碱化等问题。
生物多样性减少
03
农业生产往往导致生物栖息地的破坏,使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农田生态系统对农业生产反作用
土壤质量下降
过度耕作和化Leabharlann 使用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养分失衡和土壤侵蚀等 问题。

农业生态系统课件

农业生态系统课件
通过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将其转化为肥料、饲料、燃料等资源,实现农业废弃物 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
循环农业实践包括多种模式,如畜禽养殖废弃物循环利用、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等 ,这些模式有助于降低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有机农业的实践
有机农业是一种不使用化学合成物质和转基因技术的农业生产方式。
它强调农业生产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调节机制,通过合理的耕作和养殖方 式,促进土壤健康和生物多样性。
03
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业生态 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形成全 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的良好
氛围。
THANKS
03
农业生态系统的环境影响
气候变化
温室气体排放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以及 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森林砍伐等行为 ,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 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暖。
适应性策略
适应气候变化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适应 性策略,包括培育抗逆性更强的农作 物品种、改进农业管理措施等。
水资源利用
农业用水量大
农业用水量占全球总用水量的 70%左右,包括灌溉和动物饮用 等。
水资源短缺
由于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许 多地区的水资源已经面临严重短 缺,导致农作物减产和水生态系 统破坏。
土壤质量
土壤侵蚀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和耕作方式会导致土壤侵蚀,降低土壤肥力和生产力。
土壤污染
农业活动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以及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等废弃物 ,可能对土壤造成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和食品安全。
02
农业生态系统的类型
森林农业生态系统
总结词
森林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以森林为主要植被类型的农业生态 系统,利用森林的多层次结构,进行多种农业生产活动。
详细描述

生态循环农业PPT教案

生态循环农业PPT教案

5.生物多样性和种群间相生相克原理
⑴生物多样性:指生物种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物种生 境的生态复杂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 态系统多样性。生态农业强调多物种复合经营,生物 多样性的提高保证复合系统的稳定性。
⑵生物种群间的相克:竞争、捕食、寄生、偏害关系。 ⑶生物种群间的相生:互利共生关系。 建立互利共生网
2.立体养植业生态农业技术模式
⑴ 放牧动物群落综合化 放牧动物群落综合化的生态农业:根据
一定牧场的具体条件,选择多种在生境、 身体大小和寻食习性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农 用动物(包括新驯化的野生动物)混养在与之 相配合的多种植物的综合群体中,使这些 生长在混杂群丛中的动植物物种的综合体 能持续地保持最大限度的蛋白质产量。
一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一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二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技术模式二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的技术模式三典型生态农业技术介绍三典型生态农业技术介绍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创新大赛项目范例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创新大赛项目范例三典型生态农业技术介绍三典型生态农业技术介绍生态种植生态种植防治前savona处理清水对照1阿维菌素3啶虫脒处理生态种植生态种植种草药前生态种植生态种植种草药后生态种植生态种植生态种植生态种植生态种植生态种植生态种植生态种植养猪场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养猪场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利用1
⑵ 优化畜群结构,实行分区放牧
在阿根廷,畜牧业非常发达的奥秘在于 实现了全国牧场围栏化。通过围栏放牧, 既可合理利用草场,按一定周期分区轮放; 又可按顺序先放牛再放羊,或牛羊混牧, 牛吃高草,羊吃低草,大大提高了草场利 用率
2.立体养植业生态农业技术模式
⑶ 陆地立体圈养模式:空间共生立体养殖模式。以养猪(牛) 为中心,养鸡、养鱼、沼气(蝇蛆、蛴螬、蚯蚓)利用相 结合的循环利用模式。

农业生态学国家精品课程(第五章)

农业生态学国家精品课程(第五章)
2019/1/25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3
(二)初级生产和次级生产
1.初级生产(primary production):指生态系统 中自养者的生产,包括各种绿色植物、光合 细菌等在内的同化太阳能并以有机物形式贮 存起来的生产,又称第一性(次)生产。
2.次级生产(secondary production):指动物、 微生物等异养者的生产,是利用初级生产产 物进行物质和能量转化,表现出的生产力, 是生态系统的第二性生产。
2019/1/25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4
Primary production
Global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s approximately 120×109 tons dry weight per year on land, and 50×109 tons per year in the sea. This productivity is very unevenly distributed across the Earth. The most productive systems are found amongst swamp and marshland, estuaries, reefs and cultivated land. Productivity decreases moving away from the equator, indication the importance of temperature and radiation.
2019/1/25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2
一、生产力的概念
(一)物质生产力的概念
是指农业生态系统以产品形式的生产能力, 是任何生态系统基本的数量特征,其大小标志 着能量转化效率和物质循环效率的高低,是生 态系统功能的具体体现。 有两种物质生产力:一是总物质生产量, 指包括呼吸和消耗在内的同化总量;二是净物 质生产量,指除去呼吸消耗后,以生物有机体 组织或贮藏物质的形式体现出的生产量,如植 物干物质生产量、产量,动物产品数量等。

农业生态学ppt完美版

农业生态学ppt完美版
• 1749 Buffon (法,1707-1788) 《生命律》 • 1803 Malthus 《人口论》:食物与人口的关系 • 1807 Humboldt 《植物地理学》:植物分布与气候
条件的规律性 • 1859 Darwin《物种起源》:生物进化学说创立 • 1866 Hackel(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定义生态学 • 1851 Vonpost(瑞典)样方法——种群定量研究 • 1863 Kerner 介绍研究群落结构和动态的方法 • 生态学一经诞生,立即分化为植物、动物和人类生态
生物圈 景观
生态科学
生态系统 群落
经典生态学种群个体
生命科学
系统 器官
组织
细胞
生物科学分子
• 二、生态学形成和发展的5个阶段
• (一)生态学知识的累积阶段:生态现象描述
• 公元前300年,古希腊 Theophrastus (狄奥弗拉斯 特) 植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 古罗马 Pliny(公元23~79年)将动物分为陆生、水生、飞 翔三大生态类群。
会给芝加哥900多万市民的生活带来严重不便
和增加当地企业的材料运输成本。
• 几个疑问: • 什么是农业生态学? • 他和基础生态学有何不同? • 我们为何要学农业生态学? • 农业生态学有哪些知识内容? • 农业生态学的任务是什么?
生态学开始被从高楼深院中请出来,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生态问题。 相对论、物质的不确定性原则、量子力学出现 Davenport(美)——动物群落生态(昆虫生态) 按环境特点分: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农田生态学、城市生态学 种植业、林、牧、副、渔、禽、鸟、虫、菌、微生物、各业是它的组成成分,各组分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按环境特点分:淡水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森林生态学、草原生态学、农田生态学、城市生态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是指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的效率,
是系统中最基本功的数量特征。它的大小体现了系统功 能的好坏。
指在单位时间(通常是一年)、空间(通常指面积) 所产生的物质、能量或价值的多少。用系统的总生物量 和经济产量、农业总产值、纯收入表示。
包括:系统生物的自然生产力和经济生产力
退出
中国与世界农用土地初级生产力的比较
世界
中国
面积
单位面积产量
面积
单位面积产量
(亿亩) (103kcal/mu.a) (亿亩) (103kcal/mu.a)
林地
630
3905
22
3500
1000 – 2000 g/m2.a 包括世界大部分的森林、湖泊,沼泽地, 部分生产力高的农耕地。
250 – 1000 g/m2.a 包括干燥的疏林灌木、大部分的草地、大 部分的农耕地。
0 – 250 g/m2.a 包括海洋、荒漠、冰川、两极冻原等,生产 力水平极低。
返回 主目录 主菜单 退出
返回 主目录 主菜单 退出
§7-2-2 地球生物圈主要生态系统 的初级生产力
地球上各生态系统的净初级生产力约在0—3500 g/m2.a范围 内,可分为4个等级:
2000 – 3500 g/m2.a 高生产力地区,包括 热带雨林、 沼泽湿 地 ,河流岸边的湿地生态系统,也包括农业集约栽培的甘 蔗等高产田。
返回 主目录 主菜单 退出
§7-1-2 自然生产力与经济生产力
农业生物的自然生产力:
指农业生物自身的童话效率和积累能力。农业生物在一定时 间空间内的能量、物质的积累量,形成总的生物学产量。是 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基础。
农业生物经济生产力
指各种农业外生物提供经济产量的能力。
首先表现为经济产品量的高低;
主菜单 主目录 返回 退出
§7-2 初级生产力
一、概 念 二、地球生物圈主要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 三、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 四、提高农业生态系统初级生产力的途径
返回 主目录 主菜单 退出
§7-2-1 概 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总初级生产力:(gross productivity)

植物单时间、面积内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的量。
净初级生产力:(net productivity)

植物总初级生产力中减去植物呼吸消耗量所剩下的数量。
总初级生产量:(gross production Pg)

一定时期内植物合成有机物质的总量 ,无速率的概念。
净初级生产量:(net production Pn)

总初级生产量中减去呼吸消耗量的剩余量。即一段时间
温带落叶林
7
河口
1.4
稀树草原
15
农田
14
温带草原
9
远洋
332
苔原和高山草甸
8
沙漠灌林
18
岩石、冰川和沙丘 24
Pn(g/m.a2)
2500
2000
1500
1300
1200
1800
800
644
500
127
144
返回
71
主目录
3.3 主菜单
退出
§7-2-3 农业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
农业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农田、草原和林地生产,其 初级生产量低于森林,接近草原,在250-1000g/m2.a之 间。
主目录 主菜单 退出
§7-2-2 地球生物圈主要生态系统 的初级生产力
地球上不同的生态系统生产力有着极显著的差异,主 要受光照、温度、水分和养分等生态因子的制约。
越接近赤道、潮湿陆地区域,其初级生产力越高。从 寒带到温带、从温带到亚热带,初级生产力会成倍增 加。
最高产生态系统(>2000g/m2.a)集中在水陆交接地带 附近,所占面积很小。
一、我国与世界农用地初级生产力的比较(见表1)
森林比世界平均低10%左右,且我国森林覆盖率低,约占 国土面积的13.8%,仅是世界森林覆盖率的一半;
草原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40%,但生产力水平很低,仅为 世界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
农田单位面积产量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0%左右。
( 见表2 )
返回 主目录
主菜单
第七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第七章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7-1 §7-2 §7-3
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概念 初级生产力 次级生产力
返回 主目录 主菜单 退出
§7-1 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概念
一、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二、自然生产力与经济生产力 三、生产力与生产效率
返回 主目录 主菜单 退出
§7-1-1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据H.Whittaker(1975)计算,地球的初级生产量为:(单 位:×109吨) 总初级生产量:172×109 吨
森林: 82 ×109 吨 海洋: 55 ×109 吨 温带草原: 5.4 ×109 吨 热带稀树草原: 10.5 ×109 吨 其余: 7.74 ×109 吨(包括湖泊、荒原和沙漠等) 由于人类的干预,地球的初级生产力是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返。回
内,以植物组织形式表现出来的干物质量。 返回
主目录
主菜单
退出
§7-2-1 概 念
现存量:(stand crop)

某一特定时刻,单位面积地段内有机体的数量。与
生物量(Biomass)是同义语。


R 呼吸
枯死、采食
总生产量Pg
净生产量 Pn
现存量B

返回 主目录 主菜单 退出
§7-2-2 地球生物圈主要生态系统 的初级生产力
返回 主目录 主菜单 退出
返回 主目录 主菜单 退出
返回 主目录 主菜单 退出
返回 主目录 主菜单 退出
地球生物圈主要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
等级 2000-3000 1000-2000 250-1000
0-250
生态系统
面积(×106hm2)
沼泽湿地
2
热带雨林
17
热带季雨林
7.5
温带森林
12
表现为经济产品量的价值量的大小;
最终表现为纯收入的多少。即通常所说的生产效率。
返回
主目录
主菜单
退出
§7-1-3 生产力与生产效率
区别两个概念: 生产效率:单位时间和空间内,投入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
能量和价值的转化效率。 即:生产效率(产投比)=产出量/投入量 如:劳动生产率、价值转化率、物质利用率等。 系统生产力:农业生态系统在单位时间(通常为一年),空间 (通常指面积)所产出的物质、能量或价值的多少。 可以看出,生产力的概念包含生产效率的含义。但通常所 讲到的系统生产力主要指前两点所述的含义,指总的生物量、 经济产品量或总产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