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技术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遗传学与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遗传学与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遗传学与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动物育种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的一个重要的领域。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人们通过选择优秀的个体进行繁殖,使得许多动物在性状和产品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进。

然而,传统的选种方法有一些缺点,比如效率低、时间长、成本高等等。

而在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下,遗传学和生物技术已经成为了动物育种的重要工具。

一、现代遗传学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现代遗传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基因的作用和遗传模式。

在动物育种中,人们可以通过遗传学的方法来选育出更为理想的后代。

1.1 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可以帮助人们快速地发现具有良好遗传品质的个体,有助于加快良种繁育的速度。

根据不同种类或性状的需求,可以进行不同方式的基因检测。

比如,针对繁殖母牛,可以进行乳脂肪产量检测,有助于选育乳脂肪产量更高的种牛;对于猪肉质的优化,可以进行猪肌肉品质、肌肉纤维类型等相关基因的检测。

1.2 标记辅助选择标记辅助选择(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MAS)是一种基于遗传标记的高效选育方法。

选育者可以通过筛选有特定基因标记的个体,以加速育种目标的实现。

定位到有关性状的基因,在选育过程中便可仅选育这些基因标记正常的后代,大大提高了选育的效率。

1.3 基因编辑基因编辑已经成为一种有着巨大潜力的育种方法,在动物育种中可以实现复杂性状的改良,进而选育更优秀的品种。

比如,科学家们使用CRISPR/Cas9技术,通过编辑猪的基因来使猪表达哺乳动物生成抗体的条件,从而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疾病免疫解决方案。

二、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除了遗传学,人工控制的生物技术也是动物育种的重要发展方向。

通过现代的生物技术手段,如人工控制繁殖、体细胞克隆等,可以更加准确地控制繁殖和基因的遗传性状,进而研发出更为优秀的种畜。

2.1 体细胞克隆体细胞克隆是一种通过核移植的方式复制获得一个完全一致的生物个体的技术。

通过对优秀的高产种畜动物进行细胞克隆,可以从根本上消除自然杂交和随机突变等因素的干扰,使得后代质量更加稳定、优异。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课件ppt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上的应用课件ppt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2. 植物细胞杂交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因动物”是指
( )。
A.提供基因的动物
B.基因组中增加外源基因的动物
C.能产生白蛋白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
解析 转基因生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导入外源基因培育
出的能够将新性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的基因工程生物。转基
因动物是指基因组中增加了外源基因的动物,题中的转基因
牛中携带有外源的白蛋白基因。
答案 B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2.转基因动物的实例 (1)1982年美国科学家将大鼠的_生__长__激__素__基__因__注射到小白 鼠的受精卵中,获得第一只转基因“超级小鼠”。 (2)动物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提高产仔数或产蛋数;提高 _抗__病___能力;研制乳腺_生__物__反__应__器__;提高动物生长速率 ;改善肉的品质。
误的是
( )。
A.进行植物细胞融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
B.番茄和马铃薯属于同一个物种
C.植物细胞杂交过程需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支持
D.这种“番茄—马铃薯”很可能是可育的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 广泛。 敞开式 盾构之 中有挤 压式盾 构、全 部敞开 式盾构 ,但在 近些年 的城市 地下工 程施工 中已很 少使用 ,在此 不再说 明。

生物技术在蔬菜育种上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蔬菜育种上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蔬菜育种上的应用生物技术是一种改变生命体的基因组结构及其表达方式的技术手段,是综合运用生物技术、科学技术及其他相关技术的一门先进技术。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生物技术在蔬菜育种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为蔬菜产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 基因工程技术在蔬菜基因治理中的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之一,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手段,可以对蔬菜的基因进行编辑、取代和修改,实现蔬菜的遗传序列重塑或转化,增强蔬菜基因的表达和功能。

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用来筛选出可以耐受病害、低温、干旱等逆境的蔬菜品种,提高了蔬菜的抗逆性和生产效益。

2. 细胞培养技术在蔬菜的繁殖中的应用细胞培养技术是指利用外植体或组织分化的方式,通过细胞分裂、分化和再生,实现对植物种质资源的有效利用,进而得到更为优良的蔬菜品种。

将高产优质的植物细胞进行系列繁殖,以获得更多和更高质量的植株和芽,为蔬菜的生产提供了大量的种质资源。

3. 生物信息技术在蔬菜品质改良中的应用生物信息技术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对生物元素数据进行分类、整合、注释、分析和挖掘,以寻找与蔬菜性状相关基因的技术。

借助这种技术,可以更加深入地探究蔬菜的基因组结构、功能和表达方式,为育种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同时,生物信息技术可以将育种过程中的各种数据信息进行整合管理和统计分析,为蔬菜种植者提供更加精确的种植指导。

4. 遗传改造技术在蔬菜品质和产量上的应用遗传改变技术是利用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原理,通过对蔬菜基因的改造,实现对蔬菜品质和产量的调控。

通过双向选择、混合育种、药剂处理、辐射材料等手段,对蔬菜材料的基因组进行改造,可以培育出更加快速高产、抗病虫害能力更强、口感更佳等品质更好的优良品种。

5. 基因指向技术在蔬菜致敏源降解技术中的应用基因指向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遗传改良技术,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或其他方法制备的RNA或DNA,通过目标基因的干扰或黏连,以在细胞内进行特异性抑制或转录,进而实现对基因表达的调控。

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植物育种是一门综合学科,旨在利用遗传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知识,通过改良、选择、育种等方法,进一步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产量和耐受能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人们对食品的需求。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方法、新技术被应用于植物育种之中,大大提高了育种的效率和质量。

首先,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之一是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是指通过改变生物体内部或者外部的基因结构,从而使其表现出不同于原来的性状和特征的技术。

在植物育种中,基因工程被广泛应用于作物的抗病性、抗虫性、抗逆性等方面。

例如,通过引入一些与植物对病原体的免疫反应有关的基因,可以大大增强植物的免疫能力,使其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得到明显的增强。

此外,在基因工程的帮助下,还可制作出一些具备特殊功能的植物。

例如,农业领域中的“杀虫植物”,这种植物本身含有对害虫有杀伤作用的活性物质,能够起到一定的防虫作用,使得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可得到有效保证。

其次,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之二是细胞技术。

细胞技术利用植物体内的组织细胞或者是培养细胞进行组织培养、基因转移等操作,从而实现对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精细调控。

其中一个有趣的应用是外植体培养,也就是以一个完整的无菌组织为外植体的培养方式。

可以在培养基上选择性地促进细胞分裂,从而获得一系列的“生长胚”,再用不同的方法将其发育成代表性植株,以得到与母体不同的无性系行,可以达到快速繁殖、病虫害抗性强等好处,甚至克服了杂交育种的困难之处。

最后,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之三是分子标记技术。

分子标记技术是指通过检测某些特定的DNA序列,从而确定植物在性状上的变异和区分。

这项技术可以支持人们探究基因功能,更加精确定位基因位点和各种性状相关位点,便于进行更准确的育种和候选基因预测,以及保证种质资源遗传纯度。

据研究表明,在小麦的千粒重、籽粒大小、籽粒形状方面的育种中,分子标记技术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家喻户晓的成果,为人类带来了更加丰富、健康、可持续的食品资源,为突破传统农业模式、实现未来可持续农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现代生物技术在萝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萝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萝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它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包括植物育种。

萝卜是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在育种过程中,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可以提高育种效率、优化遗传品质和加速育种进程。

下面将介绍现代生物技术在萝卜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现代生物技术可以通过分子标记(例如DNA标记)对萝卜遗传资源进行鉴定和鉴别。

通过分析不同基因型之间的遗传差异,可以快速筛选出具有特定性状的萝卜种质,从而加速遗传育种进程。

2.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技术)可以实现对萝卜基因组的精确编辑,包括基因的插入、删除或替换等。

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快速改良萝卜的性状和品质。

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来提高萝卜的抗病性、耐逆性以及产品品质等。

3. 基因组学研究:现代生物技术可以通过对萝卜基因组的全面测序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对其基因组结构、功能基因以及遗传多样性等进行深入研究。

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萝卜育种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指导,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萝卜的遗传特性和品质形成机制。

4. 基因表达调控:现代生物技术可以通过基因表达调控技术,实现对萝卜基因的精确控制。

通过调控关键基因的表达水平,可以改变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和产物积累。

这一技术可以用于提高萝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也可以用于减少萝卜的不良性状。

5. 基因组选择: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的高通量测序和基因组选择技术,可以对大量的萝卜种质进行同时分析和选择。

通过对不同基因型的全基因组重测序,可以准确鉴定种质的遗传背景和性状,从而实现对潜在良种的快速筛选和选育。

生物技术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生物技术是一门利用生物体、生物过程和生物系统的规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研究和应用的学科。

在农业育种中,生物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人类改良农作物的品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并增强其对病虫害的抵抗力,进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基因工程、细胞培养以及杂交育种三个方面,详细介绍生物技术在农业育种中的应用。

基因工程是生物技术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通过对生物体的基因进行修饰和重组,实现了农业育种中的一些难题的解决。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应用于遗传改良、基因转导和基因编辑等方面。

首先,遗传改良可以通过引入外源基因来增加农作物的抗性。

例如,将源自其他物种的抗虫基因导入农作物中,使其具备抗虫能力,从而减少农药使用,降低环境污染。

其次,利用基因转导技术,可以从一个物种向另一个物种传递特定基因,以增强农作物的耐逆性、耐病性和产量。

例如,通过转导抗病基因,可以使作物抵抗病原体的侵染,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最后,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对现有基因进行精确的修改和删除,解决传统育种困难。

例如,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研究人员可以针对目标基因进行特定的剪接和修改,从而研发出更为优良的农作物品种。

细胞培养是另一个在农业育种中广泛应用的生物技术方法。

通过细胞培养技术,可以从一株植物中提取出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从而实现无性繁殖和快速繁殖。

细胞培养使得农作物的繁殖周期大大缩短,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优良种苗。

此外,细胞培养还可以用于植物的种质资源保存和恢复。

通过将植物细胞冷冻并保存在液氮中,可以有效地防止植物种质资源的丧失,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物种。

当需要繁殖植物时,只需将冷冻的细胞进行解冻并进行培养即可。

细胞培养技术为农业育种提供了一种快速、可行的方法,从而推动了农作物品种的研发与推广。

杂交育种是一种传统的育种方法,而生物技术为杂交育种提供了更多的手段和技术支持。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育种者可以在杂交育种过程中,引入外源基因、调控目标基因的表达,从而提高杂交植物的抗性和适应性。

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在当今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生物技术为植物育种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机遇。

植物育种不再仅仅依赖传统的杂交和选择方法,生物技术的引入使育种工作更加精准、高效和多样化。

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之一是基因工程。

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们能够将特定的基因从一个生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中,从而赋予受体植物新的特性。

例如,将抗虫基因导入棉花中,使其能够抵抗棉铃虫的侵害,大大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环境污染和生产成本。

同样,将耐盐基因导入农作物中,可以使它们在盐碱地中生长,扩大了可耕种土地的范围。

细胞工程也是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重要手段。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使得我们能够从植物的一小块组织或细胞培养出完整的植株。

这不仅可以快速繁殖优良品种,还可以用于脱毒苗的培育。

比如,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获得无病毒的马铃薯种苗,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细胞融合技术则可以创造出具有新特性的杂种细胞,为培育新的植物品种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高效育种方法。

分子标记是与特定基因或性状紧密连锁的 DNA 片段。

通过检测这些分子标记,育种者能够在植物生长的早期阶段就筛选出具有所需性状的个体,而不必等到植株成熟后再进行观察和选择。

这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提高了育种效率。

除了上述方法,单倍体育种技术在植物育种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诱导产生单倍体植株,然后进行染色体加倍,可以快速获得纯合的二倍体植株。

这种方法能够显著加快育种进程,尤其是对于那些自交不亲和或杂种优势明显的植物品种。

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带来了许多显著的优势。

首先,它大大提高了育种的效率和准确性。

传统育种方法往往需要经过多代的选择和杂交,耗时费力,而生物技术能够更直接地针对目标性状进行操作,快速获得理想的品种。

其次,生物技术为解决一些全球性的农业问题提供了可能。

例如,应对气候变化导致的干旱、洪涝等极端环境,通过生物技术培育出适应能力更强的植物品种,保障粮食安全。

现代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第一章:植物育种的基础知识植物育种是指为了得到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更高的植物品种而进行的一系列综合技术活动,它主要包括选择、杂交和变异等技术手段。

植物品种的育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如植物形态、生长状况、产量、抗病性等。

不过,在现代,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植物育种的效率和准确性有了很大提升。

第二章:现代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1. 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编辑是指利用人工介入技术对目标基因进行剖析和修饰,使之达到所需的特定功能。

这种技术在植物育种中应用广泛,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的基因来使其具有更好的品质、更高的产量、更好的耐逆性等。

例如,在水稻中引入相应的基因,可以使其在抵御病虫害方面更具优势,提高产量和耐热性。

2. 基因表达技术基因表达是指利用分子遗传学技术调节特定基因的表达水平,使其在植物体内发挥更好的作用。

例如,在小麦中进行基因表达,可以增加小麦的免疫力、抗旱性等性状。

3. 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是一种常见的生物技术手段,它通过修改植物体内的基因信息,使其具有一些人工设计的性状。

例如,通过在大豆中引入鱼类转导因子,可以使其在旱灾等环境不利因素下,仍能维持较高的产量水平,从而提高植物的抗逆能力。

第三章:现代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优点1. 减少育种时间相对于传统的选择和杂交手段,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减少育种时间,缩短育种周期。

同时,现代生物技术还可以避免传统育种中的随机变异,从而使植物更加稳定和可靠。

2. 提高品质和产量现代生物技术可以针对特定的目标基因进行调控,从而提高植物的品质和产量。

例如,在小麦中进行基因表达,可以提高小麦的免疫力、抗旱性等性状,从而提高小麦的产量。

3. 增强抗性现代生物技术可以通过改变植物的基因来增强其抗病性、抗虫性、抗旱性等性状,从而提高植物的抗性。

这有助于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第四章:现代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在植物育种中应用广泛,但是它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植物育种是通过选择和培育具有所需性状的植物品种,来满足人类对食物、纤维和能源的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培养和分子标记等方面。

一、基因工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基因工程是一种通过改变植物的遗传物质来获得所需性状的方法。

基因工程技术包括基因的克隆、转基因、基因诱变等。

其中,转基因技术是最常用和最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通过转基因技术,科学家可以将其他物种的有益基因插入到目标植物的基因组中,使其获得新的性状或改良原有性状。

转基因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领域广泛。

例如,转基因作物可以抗虫、抗草、抗病,减少对农药的需求,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此外,转基因作物还可以抗旱、抗盐、抗寒,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扩大植物的种植范围。

转基因技术还可以改良农作物的营养成分,使其富含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二、细胞培养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细胞培养是一种在无菌条件下培养植物组织和器官的方法。

通过细胞培养,科学家可以控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实现对植物的精细调控。

细胞培养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组织培养、胚培养、愈伤组织培养和悬浮细胞培养等。

组织培养是将植物的组织切割成小块,放入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通过组织培养,科学家可以快速繁殖大量的优良品种植物,提高品种繁殖速度。

胚培养是利用植物胚的发育潜能进行培养,可以获得多倍体植株,提高植物的抗病性、生长速度和产量。

愈伤组织培养是将植物组织培养在含有激素的培养基上,诱导出愈伤组织,再通过愈伤组织的再生,得到新的植株。

悬浮细胞培养是将植物细胞分离培养在液体培养基中,通过悬浮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获得大量的植株。

三、分子标记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分子标记是一种根据植物的遗传信息对其进行鉴定和筛选的方法。

分子标记利用植物的DNA序列或蛋白质序列来标记某个性状或基因,从而实现对植物的选择和筛选。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摘要】生物技术是应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及遗传学的技术和方法,有目的地进行动、植物性状的遗传改良,生产出优良性状的新品种,提高农、林、牧、渔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农业是现代生物技术应用最广阔、最活跃、最富挑战性的领域。

所以科学家们开始加以利用并推广,这样被人们逐渐认识,使生物技术迅速走向商品化和产业化。

【关键词】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应用现代生物技术即生物工程,是以分子遗传学为核心的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它采用先进的科学原理和工程技术手段,按照人们预先的设计,对生物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和模拟生物及其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益的生物制品、培育优良生物品种或提供社会服务的新兴技术领域。

生物工程的内容比较广泛,我的论文主要从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作物诱变育种等几个方面阐述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一、细胞工程育种细胞工程育种是指用细胞融合的方法获得杂种细胞,这种细胞具有高度分化的能力。

对于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保持着细胞的全能性。

根据这个原理近几年发展起来一项无性繁殖的新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组织培养技术的具体过程是在无菌条件下,将植物器官或组织(如芽、茎尖、根尖或花药)的一部分切下来,放在适当的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这些器官或组织就会进行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

在适当的光照、温度和一定的营养物质与激素等条件下,愈伤组织开始分化,产生出植株各种组织和器官,进而发育成一棵完整的植株。

它的特点是取材少,周期短,繁殖率高,且便于自动化管理。

这种技术在花卉方面已经广泛应用并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二、基因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主要指转基因技术育种,是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将一种生物基因嵌入另一种生物中。

到目前为止,植物基因工程已经在很多方面有了深入的发展,下面介绍几种基因工程育种的方法。

(一)品质育种。

品质育种主要是以小麦、水稻、玉米等谷类作物为材料加以培育的,因为大多数谷类作物籽粒蛋白质所含氨基酸不够平衡,人体及饲养业所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等均较缺乏,所含蛋白质的数量及质量已不能适应日益增加的需要及食品加工业发展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植物组织培养所需营养与环境条件 (1)无机营养
大量元素: 一般是指浓度大于0.5mmol/L.氮(N) 、磷(P) 、 钾(K) 、钙(Ca) 、镁(Mg) 、硫(S) 。 微量元素: 包括铁(Fe) 、铜(Cu) 、钼(Mo) 、锌(Zn) 、 钠(Na) 、锰(Mn) 、钴(Co) 、硼(B) 、碘(I)。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母液的配制 ; 配制培养基的步骤; 培养基的分装及灭菌。


6、植物组织培养经历的五个阶段: (1)预备阶段 外植体的获得; 接种材料的消毒处理; 配制适宜的培养基; (2)诱导去分化阶段 (3)继代增殖阶段 (4)生根成芽阶段 (5)移栽成活阶段
三、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三)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就是在细 胞水平研究开发、 利用各类细胞的工 程。亦即人们根据 科学设计改变细胞 的遗传基础,通过 无菌操作,大量培 养细胞、组织乃至 完整个体的技术。
(四)克隆概念
1.
2.
3.
4.
5. 6.
分离基因的技术; 扩增基因的技术; 将单一细胞扩增成细胞群体的技术; 将一个生命体复制成一个与之完全相同 的新个体的过程; 将单一个体扩增成一个遗传上完全相同 的群体。 一个遗传上来源完全相同的生物群体。
(2)花药的接种
接种前的准备工作 接种和培养花药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所 用的一切用具必须彻底灭菌。 花粉发育时期的鉴定 适宜的花粉发育时期对于提高花粉诱导愈伤 组织分化的频率是很重要的,为此,进行花药 培养前,要用显微镜进行花粉发育时期的鉴定。 经显微镜检查后,把花粉细胞的发育进期与 花药或花序的外部形态联系起来,找出花粉单 核期或单核期的花蕾或花序的外部形态标志选 取花药进行接种培养。
第19章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现代植物 生物技术的基本技术。
一、 现代生物技术及其基本概念
(一)生物技术概念 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有时也 称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 是指人们 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先进的工程 技术手段和其他基础科学的原理,按照预 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 人类产出所需产品。生物技术是一门综合 性学科。现代生物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植 物育种中。
种质资源保护; 优良品种快速繁殖; 诱发和离体筛选突变体;
克服远缘杂交困难;
克服种子发育中的障碍;
单倍体育种的技术环节
基因工程的基础技术
(一)单倍体育种
1.
单倍体的概念及其特点
只含有一套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被子植物的配子体世代。 矮小性; 不育性; 1. 2.
3.
4. 5.
单倍体植物的直接利用; 克服杂种分离,缩短育种年限; 快速获得异花授粉植物的自交系; 单倍体植物的诱变育种; 克服远缘杂种不孕性与不稳定的现象;
3. 单倍体植株和愈伤组织的培养
(1)单倍体材料的采集
单倍体育种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获得大最的单 倍体植株。据现有的研究材料,用花药培养产生 单倍体植株有两个途径: 第一是在离体培养的花药中,花粉经过类似 胚胎发育的过程直接形成单倍体植物,如烟草、 曼陀罗等。 第二是在离体培养的花药中,花粉形成愈伤 组织,再从愈伤组织分化出单倍体植株。
二、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步骤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Cell Totipotency) 一个植物细胞能产生一个完整植株 的固有能力称之为细胞的全能性。
2、植物离体分化的类型


无菌短枝型 丛生芽增殖型 器官发生型 胚状体发生型 原球茎发生型
3、植物组织培养的特点
培育材料经济; 培养条件可人为控制;
接种材料的表面灭菌
接种前花蕾或穗的彻底灭菌是杜绝污染的主 要关键,先用 70-75% 的酒精浸泡 10-15 秒钟或用 酒精棉球擦两遍,初步杀死表面所带的微生物, 放在10%的漂白粉液或饱和漂白粉液中浸泡15-30 分钟杀菌,然后用无菌水冲洗2-3次。 消毒过的穗子或花蕾用消毒纱布包好,待取 花药接种,注意,穗子或花蕾的操作要在无菌条 件下进行。

(3)从愈伤组织分化成苗
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根、茎、叶的方法是在 愈伤组织长到 1-3 毫米大小(如小米大)时,即 可转移到诱导分化培养基上,促使分化长出植株。 一般说来,愈伤组织如果先形成芽,随后根自然 会发生,如果先有根,以后不一定会出芽。因此, 掌握芽分化的条件是十分重要的。 愈伤组织转移培养工作是在无菌室或接种 箱内进行的,转移后愈伤组织培养在 23-28℃恒 温室内,每日光照 9-11小时,可用日光灯作辅助 光,光强度在2000勒克斯以上。 在转移愈伤组织时,应注意其极性,原来 向上的一但转移后的一但转移后仍应向上,否则 会影响生长,同时在转移时,就避免沾带过多的 培养基。
(二)生物技术的种类
1. 2.
3.
4. 5.
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 细胞工程(Cell Engineering ) 酶工程(Enzyme Engineering ) 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 蛋白质工程(Protein Engineering )
(2)有机营养
维生素、肌醇、氨基酸、有机添加物。
(3)生长调节物

生长素:2,4 - D、奈乙酸(NAA)、吲哚丁酸(IBA)、 吲哚乙酸(IAA) 。 细胞分裂素:激动素(KT)、6-苄基氨基嘌呤(6BA) 、 玉米素(ZT)。 赤霉素(GA) :脱落酸(ABA) 、乙烯利(CEDP)。
(4)琼脂 (5)能源和渗透压 (6)其他成分 (7)温度 (8)光照(光强、光质)
生长周期短,繁殖率高;
管理方便,利于自动化控制。
5、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
无菌操作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接种用具的灭菌
接种前,必须把用具放入接种室或箱内,初用接 种室或箱时要用甲醛(一般市售分析纯的有效成份为 36-38% 熏蒸5小时以上再开紫外光灯照射40-60分钟, 以后在每次接种之前,把要接种的试管或三角瓶放入 接种室(箱)内,用5%的煤酚瓶皂溶液即来苏尔(一 般市售的有效成份为47-53%)或 5% 的石灰炭酸液喷 雾消毒,再打开紫外光灯照20-40分钟,这样消毒后, 再经30-40分钟便可进行接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