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全章复习与巩固(提高)巩固练习
勾股定理(基础)巩固练习(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

勾股定理基础巩固【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在△ABC 中,AB =12,AC =9,BC =15,则△ABC 的面积等于( )A.108B.90C.180D.542.(2015春•安顺期末)在Rt△ABC 中,AB=3,AC=4,则BC 的长为( )A .5B .C .5或D .无法确定3. 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是( )A .12米B .10米C .8米D .6米4.Rt △ABC 中,斜边BC =2,则222AB AC BC ++的值为( )A.8B.4C.6D.无法计算5.如图,△ABC 中,AB =AC =10,BD 是AC 边上的高线,DC =2,则BD 等于( )A.4B.6C.8D.1026.如图,Rt △ABC 中,∠C =90°,若AB =15cm ,则正方形ADEC 和正方形BCFG 的面积和为( )A.1502cmB.2002cmC.2252cmD.无法计算 二.填空题7.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 (-2,3)到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8.(2015•曲靖二模)如图,矩形OABC 的边OA 长为2,边AB 长为1,OA 在数轴上,以原点O 为圆心,对角线OB 的长为半径画弧,交数轴上原点右边于一点,则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 _________ .9.如图,有一块长方形花圃,有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花圃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仅仅少走了______m路,却踩伤了花草.10.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8m,另一棵高2m,两树相距8m,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至少要飞______m.11.如图,直线l经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点A、C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是1、2,则正方形的边长是______.12. 如图,在矩形纸片ABCD中,AB=2cm,点E在BC上,且AE=EC.若将纸片沿AE折叠,点B恰好与AC上的点'B重合,则AC=cm.三.解答题13.(2015春•咸丰县期末)如图,在△ABC中,∠B=30°,∠C=45°,AC=2.求BC边上的高及△ABC的面积.14. 已知在三角形ABC中,∠C=90°,AD平分∠BAC交BC于D,CD=3,BD=5,求AC的长.15.如图,将长方形ABCD 沿EF 折叠,使点D 与点B 重合,已知AB =3,AD =9,求BE 的长.【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 ;【解析】△ABC 为直角三角形,面积=1129542⨯⨯=. 2.【答案】C ; 【解析】解:当AC 为直角边时,BC===5; 当AC 为斜边时,BC===. 综上所述,BC 的长为5或. 故选C .3.【答案】A ; 【解析】设旗杆的高度为x 米,则()22215x x +=+,解得12x =米. 4.【答案】A ;【解析】222228AB AC BC BC ==++.5.【答案】B ;【解析】AD =8,BD 221086-=.6.【答案】C ;【解析】面积和等于222225AC BC AB +==.二.填空题7.13()222313-+=8.【答案】;【解析】解:由勾股定理可知, ∵OB===, ∴这个点表示的实数是;, 故答案为:.9.【答案】2;【解析】走捷径是22345+=米,少走了7-5=2米.10.【答案】10;【解析】飞行距离为()2288210+-=. 11.【答案】5;【解析】可证两个三角形全等,正方形边长为22125+=.12.【答案】4;【解析】90AB E ABE '∠=∠=︒,又因为AE =CE ,所以BE '为△AEC 的垂直平分线,AC =2AB =4cm .三.解答题13.【解析】解:∵AD⊥BC,∠C=45°,∴△AC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D=CD.∵AC=2, ∴2AD 2=AC 2,即2AD 2=8,解得AD=CD=2.∵∠B=30°,∴AB=2AD=4,∴BD===2, ∴BC=BD+CD=2+2,∴S △ABC =BC•AD=(2+2)×2=2+2. 14.【解析】解:过D 点作DE ⊥AB 于E ,∵AD 平分∠BAC ,∠C =90°,∴DE =CD =3,易证△ACD ≌△AED ,∴AE =AC ,在Rt △ DBE 中,∵BD =5 ,DE =3,∴BE =4在Rt △ACB 中,∠C =90°设AE =AC =x ,则AB =4x +∵222AB AC BC =+∴()22248x x +=+ 解得6x =,∴AC =6.15.【解析】解:设BE =x ,则DE =BE =x ,AE =AD -DE =9-x .在Rt △ABE 中,222AB AE BE +=,∴()22239x x +-=.解得5x =.。
勾股定理全章复习教学设计

勾股定理全章复习一、复习要求:1.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会求第三边长。
2.会用勾股定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会用勾股定理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3.会用勾股定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知识网络:二、知识梳理:1、勾股定理(1)重视勾股定理的三种叙述形式:①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正方形等于直角边上的两个正方形(《几何原本》).②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上的两个正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斜边上的正方形的面积.③直角三角形斜边长度的平方,等于两个直角边长度平方之和.从这三种提法的意义来看,勾股定理有“形的勾股定理”和“数的勾股定理”之分。
(2)定理的作用: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②证明三角形中的某些线段的平方关系。
③作长为的线段。
勾股定理揭示的是平面几何图形本身所蕴含的代数关系。
利用勾股定理探究长度为,,……的无理数线段的几何作图方法,并在数轴上将这些点表示出来,进一步反映了数与形的互相表示、相互交融,加深对无理数概念的直观认识。
(3)勾股定理的证明:经典证法有:①欧几里得证法②赵爽《勾股圆方图注》证法③刘徽《青朱出入图》证法④美国总统加菲的证明⑤印度婆什迦罗的证明⑥面积法证明;除此之外,还有文字证明、拼图证明和动态证明。
(4)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首先分清直角及其所对的斜边。
当已知中没有直角时,可作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后,再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求线段的长度,常常综合运用勾股定理和直角三角形的其它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轴对称的性质来解决。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证明方法,也是学生不熟悉的,引导学生用所学过的全等三角形的知识,通过构造一个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全等,达到证明的目的。
(2)逆定理的作用: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把数转化为形,是利用代数计算来证明几何问题。
要注意叙述及书写格式。
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步骤:①首先确定最大的边(如c)②验证:与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则△ABC是以∠C为90°的直角三角形。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讲解 巩固练习 勾股定理(提高)

勾股定理(提高)【学习目标】1.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了解勾股定理的多种证明方法,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2.能够运用勾股定理求解三角形中相关的边长(只限于常用的数);3.通过对勾股定理的探索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要点梳理】要点一、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斜边长为,那么.要点诠释:(1)勾股定理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2)利用勾股定理,当设定一条直角边长为未知数后,根据题目已知的线段长可以建立方程求解,这样就将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了解决问题的目的.(3)理解勾股定理的一些变式:,, .要点二、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一: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1)所示的正方形. 图(1)中,所以.方法二:将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2)所示的正方形.a b ,c 222a b c +=222a c b =-222b c a =-()222c a b ab =+-图(2)中,所以.方法三:如图(3)所示,将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直角梯形.,所以.要点三、勾股定理的作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条边长,求第三边;2.用于解决带有平方关系的证明问题;3.与勾股定理有关的面积计算;4.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典型例题】类型一、与勾股定理有关的证明1、在△ABC中,AB=AC,D是BC延长线上的点,求证:【答案与解析】证明:作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AE∵AB=AC,AE⊥BC∴BE=EC,∠AEB=∠AEC=90°∴【总结升华】解决带有平方关系的问题,关键是找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转化,若没有直角三角形,常常通过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再利用勾股定理解题.类型二、与勾股定理有关的线段长2、如图,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ABC=90°,D 为AC 边上中点,过D 点作DE 丄DF ,交AB 于E ,交BC 于F ,若AE=4,FC=3,求EF 长.【答案与解析】解:连接BD ,∵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中,D 为AC 边上中点,∴BD ⊥AC (三线合一),BD=CD=AD ,∠ABD=45°,∴∠C=45°,∴∠ABD=∠C ,又∵DE 丄DF ,∴∠FDC+∠BDF=∠EDB+∠BDF ,∴∠FDC=∠EDB ,222222()()AD AB AE DE AE BE -=+-+2222AE DE AE BE =+--22DE BE =-()()DE BE DE BE =+-BD CD =在△EDB与△FDC中,∵,∴△EDB≌△FDC(ASA),∴BE=FC=3,∴AB=7,则BC=7,∴BF=4,在Rt△EBF中,EF2=BE2+BF2=32+42,∴EF=5.【总结升华】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勾股定理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由已知先证三角形全等,求得BE和BF,再由勾股定理求出EF的长.举一反三:【变式】(2018春•天津校级期中)如图,∠C=30°,PA⊥OA于A,PB⊥OB于B,PA=2,PB=11,求OP的长.【答案】解:∵PA⊥OA,∠C=30°,∴PC=2PA=4,∴BC=BP+PC=11+4=15,∵PB⊥OB,∠C=30°,设OB=x,则OC=2x,在Rt△BOC中,由勾股定理得:x+15=(2x),解得,即,∴OP===14.类型三、与勾股定理有关的面积计算3、(2018•丰台区二模)问题背景: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3,,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军同学在解答这道题时,先建立了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如图1所示.这样不需要求出△ABC的高,借用网格就能计算出它的面积.(1)请你直接写出△ABC的面积;思维拓展:(2)如果△MNP三边的长分别为,2,,请利用图2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画出相应的格点△MNP,并直接写出△MNP的面积.【思路点拨】(1)根据图形得出S△ABC=S矩形MONC﹣S△CMA﹣S△AOB﹣S△BNC,根据面积公式求出即可;(2)先画出符合的三角形,再根据图形和面积公式求出即可.【答案与解析】解:(1)△ABC的面积是4.5,理由是:222S△ABC=S矩形MONC﹣S△CMA﹣S△AOB﹣S△BNC=4×3﹣×4×1﹣×2×1﹣×3×3=4.5,故答案为:4.5;(2)如图2的△MNP,S△MNP=S矩形MOAB﹣S△MON﹣S△PAN﹣S△MBP=5×3﹣×5×1﹣×2×4﹣×3×1=7,即△MNP的面积是7.【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应用,解此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画出格点三角形,难度不是很大.举一反三:【变式】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分别是4、6、3、4,则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是()A.17B.36C.77D.94【答案】C类型四、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4、(2019•贵阳模拟)一架梯子长25米,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米,(1)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2)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米到A′,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几米?【思路点拨】(1)利用勾股定理直接得出AB的长即可;(2)利用勾股定理直接得出BC′的长,进而得出答案.【答案与解析】解:(1)由题意得:AC=25米,BC=7米,AB==24(米),答: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24米;(2)由题意得:BA′=20米,BC′==15(米),则:CC ′=15﹣7=8(米),答: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滑动了8米.【总结升华】此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利用勾股定理是解题关键. 举一反三:【变式】如图①,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底面半径等于3,在圆柱的底面A 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 点相对的B 点的食物,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取3)【答案】解:如图②所示,由题意可得:, 在Rt △AA ′B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则AB =15.所以需要爬行的最短路程是15.勾股定理(提高)【巩固练习】cmcm 12AA '=12392A B π'=⨯⨯=22222129225AB AA A B ''=+=+=cm cm一.选择题1.如图,△ABC 中,D 为AB 中点,E 在AC 上,且BE ⊥AC .若DE=10,AE=16,则BE 的长度为( )A .10B .11C .12D .132. (2019•漳州)如图,△ABC 中,AB=AC=5,BC=8,D 是线段BC 上的动点(不含端点B 、C ).若线段AD 长为正整数,则点D 的个数共有( )A .5个B .4个C .3个D .2个3.如图,长方形AOBC 中,AO=8,BD=3,若将矩形沿直线AD 折叠,则顶点C 恰好落在边OB 上E 处,那么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30 B .32 C .34 D .164.如图,已知△ABC 中,∠ABC =90°,AB =BC ,三角形的顶点在相互平行的三条直线,,上,且,之间的距离为2 , ,之间的距离为3 ,则的值是( )A .68B .20C .32D .471l 2l 3l 1l 2l 2l 3l 2AC5.在△ABC 中,AB =15,AC =13,高AD =12,则△ABC 的周长为( )A .42B .32C .42或32D .37或336.(2018•烟台)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2,其面积标记为S 1,以CD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以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标记为S 2,…按照此规律继续下去,则S 2018的值为( )A .B .C .D .二.填空题7.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2和5,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平方为______.8. 将一根长为15cm 的很细的木棒置于底面直径为5cm ,高为12cm 的圆柱形杯中,木棒露在杯子外面的部分长度x 的范围是 .9.如图,在的正方形网格中,以AB 为边画直角△ABC ,使点C 在格点上,这样的点C 共 个.20122⎛⎫ ⎪ ⎪⎝⎭20132⎛⎫ ⎪ ⎪⎝⎭201212⎛⎫ ⎪⎝⎭201312⎛⎫ ⎪⎝⎭55⨯10.(2019•黄冈校级自助招生)如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一个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长为a ,较长的直角边长为b ,那么(a+b )2的值是 _________ .11.已知长方形ABCD ,AB =3,AD =4,过对角线BD 的中点O 做BD 的垂直平分线EF ,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则AE 的长为_______________.12.(2018春•召陵区期中)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3,BC=4,CD=12,AD=13,∠B=90°,那么四边形ABCD 的面积是 .三.解答题13.(2018•青岛模拟)如图,∠MON=90°,矩形ABCD 的顶点A 、B 分别在边OM ,ON 上,当B 在边ON 上运动时,A 随之在边OM 上运动,矩形ABCD 的形状保持不变,其中AB=2,BC=1,求运动过程中,点D 到点O 的最大距离.14.现有10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排列形式如左下图, 请把它们分割后拼接成一个新的正方形.要求: 在左下图中用实线画出分割线,并在右下图的正方形网格图(图中每个cmcm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用实线画出拼接成的新正方形.15.由于过度采伐森林和破坏植被,我国部分地区频频遭受沙尘暴的侵袭.近日,A 城气象局测得沙尘暴中心在A 城的正西方向240km 的B 处,以每时12km 的速度向北偏东60°方向移动,距沙尘暴中心150km 的范围为受影响区域.(1)A 城是否受到这次沙尘暴的影响?为什么?(2)若A 城受这次沙尘暴影响,那么遭受影响的时间有多长?【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答案】C【解析】∵BE ⊥AC ,∴△AEB 是直角三角形,∵D 为AB 中点,DE=10,∴AB=20,∵AE=16,,所以BE=12.2. 【答案】C【解析】过点A 作AE ⊥BC,则由勾股定理得AE=3,点D 是线段BC 上的动点(不含端点B 、C ).所以3≤AD <5,AD=3或4,共有3个符合条件的点.222144BE AB AE =-=3.【答案】A【解析】由题意CD =DE =5,BE =4,设OE =,AE =AC =,所以,,阴影部分面积为. 4.【答案】A【解析】如图,分别作CD ⊥交于点E ,作AF ⊥,则可证△AFB ≌△BDC ,则AF =3=BD, BF =CD =2+3=5,∴DF =5+3=8=AE ,在直角△AEC 中,勾股定理得.5.【答案】C 【解析】高在△ABC 内部,第三边长为14;高在△ABC 外部,第三边长为4,故选C .6.【答案】C【解析】解:根据题意:第一个正方形的边长为2;第二个正方形的边长为:;第三个正方形的边长为:, …第n 个正方形的边长是,所以S 2018的值是()2012,故选C. x 4x +()22284x x +=+6x =1168433022⨯⨯+⨯⨯=3l 2l 3l 2228+2=68AC=二.填空题7.【答案】169或119;【解析】没有指明这两边为直角边,所以要分类讨论,12也可能是斜边.8.【答案】2cm≤x≤3cm;【解析】由题意可知BC=5cm ,AC=12cm ,AB=13cm .当木棒垂直于底面时露在杯子外面的部分长度最长为,15-AC=15-12=3cm ,当木棒与AB 重合时露在杯子外面的部分长度最短为15-AB=15-13=2cm.9.【答案】8;【解析】如图所示:有8个点满足要求.10.【答案】25;【解析】根据题意,结合勾股定理a 2+b 2=13,四个三角形的面积=4×ab=13﹣1,∴2ab=12,联立解得:(a+b )2=13+12=25.11.【答案】; 【解析】连接BE ,设AE =,BE =DE =,则,. 12.【答案】36.【解析】解:∵∠ABC=90°,AB=3,BC=4,78cm x 4x -()22234x x +=-78x =∴AC===5,在△ACD中,AC2+CD2=25+144=169=AD2,∴△ACD是直角三角形,∴S四边形ABCD=AB•BC+AC•CD=×3×4+×5×12=36.故答案是:36.三.解答题13.【解析】解:如图,取AB的中点E,连接OE、DE、OD,∵OD≤OE+DE,∴当O、D、E三点共线时,点D到点O的距离最大,此时,∵AB=2,BC=1,∴OE=AE=AB=1,DE===,∴OD的最大值为:+1.14.【解析】解:如图所示:15.【解析】180÷12=15(小时)∴A城受沙尘暴影响的时间为15小时.。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勾股定理时间综合练习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密…………………………………………封………………………………线………………………………勾股定理全章知识点和典型例习题一、基础知识点: 1.勾股定理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222a b c += 2.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 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 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 常见方法如下: 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14()2ab b a c ⨯+-=,化简可证. 方法二: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为221422S ab c ab c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2S a b a ab b =+=++ 所以222a b c += 方法三:1()()2S a b a b =+⋅+梯形,2112S 222ADE ABE S S ab c ∆∆=+=⋅+梯形,化简得证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因而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 4.勾股定理的应用①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则c =,b ,a =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 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5.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 为斜边 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22a b +与较长边的平方2c 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222a b c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若222a b c +>,时,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②定理中a ,b ,c 及222a b c +=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c b +=,那么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 为斜边 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用问题描述时,不能说成:当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6.勾股数 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a ,b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 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6,8,10;5,12,13;7,24,25等 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n 组勾股数: 221,2,1n n n -+(2,n ≥n 为正整数); 2221,22,221n n n n n ++++(n 为正整数)2222,2,m n mn m n -+(,m n >m ,n 为正整数)7.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的计算或直角三角形中线段之间的关系的证明问题.在使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把握直角三角形的前提条件,了解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直角边各是什么,以便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应设法添加辅助线(通常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以便正确使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 8..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帮助我们通过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在具体推算过程中,应用两短边的平方和与最长边的平方进行比较,切不可不加思考的用两边的平方和与第三边的平方比较而得到错误的结论. 9.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具体的几何问题中,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通常既要通过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又要用勾股定理求出边的长度,二者相辅相成,完成对问题的解决.常见图形:ABC30°D C BA ADB C10、互逆命题的概念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八年级数学勾股定理单元复习与巩固

勾股定理单元复习与巩固一、知识网络二、目标认知学习目标:1、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经历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2、理解并掌握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关系;3、能应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解决有关实际问题.重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难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三、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
(即:a2+b2=c2)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知识点二、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而其逆定理是判定定理;联系: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
知识点三、如何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1)首先确定最大边(如:C,但不要认为最大边一定是C)(2)验证c2与a2+b2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c2=a2+b2,则△ABC是以∠C为直角的三角形。
(若c2>a2+b2则△ABC是以∠C为钝角的三角形,若c2<a2+b2则△ABC是以∠C为锐角三角形)四、规律方法指导1.勾股定理的证明实际采用的是前面接触过的利用图形面积与代数恒等式的关系转化证明的。
大家注意总结体会。
2.勾股定理反映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于解决求解直角三角形边边关系的题目。
3.勾股定理在应用时一定要注意弄清谁是斜边谁是直角边,这是这个定理在应用过程中易犯的主要错误。
4.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条边长a,b,c有下列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该逆定理给出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5.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的过程主要是进行代数运算,通过学习加深对“数形结合”的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分类

CA BD勾股定理全章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分类一.基础知识点: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
(即:a 2+b 2=c 2)要点诠释: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则22c ab ,22bca ,22acb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则有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要点诠释: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应注意:(1)首先确定最大边,不妨设最长边长为:c ;(2)验证c 2与a 2+b 2是否具有相等关系,若c 2=a 2+b 2,则△ABC 是以∠C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若c 2>a 2+b 2,则△ABC 是以∠C为钝角的钝角三角形;若c 2<a 2+b 2,则△ABC为锐角三角形)。
(定理中a ,b ,c 及222a b c 只是一种表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cb ,那么以a ,b ,c 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 为斜边)3: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区别: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定理,而其逆定理是判定定理;联系:勾股定理与其逆定理的题设和结论正好相反,都与直角三角形有关。
4:互逆命题的概念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5: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6:勾股数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bc 中,a ,b ,c 为正整数时,称a ,b ,c 为一组勾股数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6,8,10;5,12,13;7,24,25等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n 组勾股数:221,2,1nn n(2,nn 为正整数);2221,22,221n nn nn (n 为正整数)2222,2,mn mn mn (,mn m ,n为正整数)二、典型题归类类型一:等面积法求高【例题】如图,△ABC 中,∠ACB=900,AC=7,BC=24,CD ⊥AB 于D 。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勾股定理知识点和典型例习题1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勾股定理全章知识点和典型例习题一、基础知识点:1.勾股定理内容: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表示方法: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b,斜边为c,那么222+=a b c 勾股定理的由来:勾股定理也叫商高定理,在西方称为毕达哥拉斯定理.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直角边称为股,斜边称为弦.早在三千多年前,周朝数学家商高就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形式的勾股定理,后来人们进一步发现并证明了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为: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勾股定理的证明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常见的是拼图的方法用拼图的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思路是①图形进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 ②根据同一种图形的面积不同的表示方法,列出等式,推导出勾股定理常见方法如下:方法一:4EFGH S S S ∆+=正方形正方形ABCD ,2214()2ab b a c ⨯+-=,化简可证.方法二: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四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与小正方形面c b a H G F E D C B A b a c b a c c a b c a b积的和为221422S ab c ab c =⨯+=+ 大正方形面积为222()2S a b a a b b =+=++ 所以222a b c +=方法三:1()()2S a b a b =+⋅+梯形,2112S 222ADE ABE S S ab c ∆∆=+=⋅+梯形,化简得证3.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勾股定理揭示了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它只适用于直角三角形,对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三边就不具有这一特征,因而在应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明了所考察的对象是直角三角形4.勾股定理的应用①已知直角三角a b c c b a E D C B A形的任意两边长,求第三边在ABC ∆中,90C ∠=︒,则22c a b =+,22b c a =-,22a c b =-②知道直角三角形一边,可得另外两边之间的数量关系③可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5.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 ,b ,c 满足222a b c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其中c为斜边 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一种重要方法,它通过“数转化为形”来确定三角形的可能形状,在运用这一定理时,可用两小边的平方和22a b+与较长边的平方2c作比较,若它们相等时,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222,b,c为a b c+<,时,以a三边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若,b,c为三边的三角形222a b c+>,时,以a是锐角三角形;②定理中a,b,c及222+=只是一种表a b c现形式,不可认为是唯一的,如若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222a c b+=,那么以a,b,c为三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但是b为斜边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用问题描述时,不能说成:当斜边的平方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时,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6.勾股数①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即222+=a b c 中,a,b,c为正整数时,称a,b,c为一组勾股数②记住常见的勾股数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如3,4,5;6,8,10;5,12,13;7,24,25等③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n组勾股数:221,2,1n n n-+(2,n≥n为正整数);2221,22,221n n n n n++++(n 为正整数)2222,2,m n mn m n-+(,m n>m,n为正整数)7.勾股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边长的计算或直角三角形中线段之间的关系的证明问题.在使用勾股定理时,必须把握直角三角形的前提条件,了解直角三角形中,斜边和直角边各是什么,以便运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应设法添加辅助线(通常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以便正确使用勾股定理进行求解.8..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应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能帮助我们通过三角形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在具体推算过程中,应用两短边的平方和与最长边的平方进行比较,切不可不加思考的用两边的平方和与第三边的平方比较而得到错误的结论.9.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具体的几何问题中,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通常既要通过逆定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又要用勾股定理求出边的长度,二者相辅相成,完成对问题的解决.常见图形:A B C 30°D C B A A D B C10、互逆命题的概念如果一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题设,这样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2022年八年级上数学:勾股定理全章复习与测试

勾股定理全章复习与测试【学习目标】1. 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方法,能够熟练地运用勾股定理由已知直角三角形中的两条边长求出第三条边长.2. 掌握勾股定理,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3. 熟练应用勾股定理解决直角三角形中的问题,进一步运用方程思想解决问题.4. 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其应用.理解原命题与其逆命题,原定理与其逆定理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5. 能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由三边之长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6. 能够理解勾股定理及逆定理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它们的应用范围.7.学会运用勾股定理求立体图形中两点之间最短距离。
8.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9.能利用轴对称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10.体会图形的变化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感悟转化思想.重点:学会运用勾股定理求立体图形中两点之间最短距离;体会图形的变化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感悟转化思想.难点:能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利用轴对称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基础知识】一.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是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2)勾股定理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在直角三角形中.(3)勾股定理公式a2+b2=c2的变形有:a=,b=及c=.(4)由于a2+b2=c2>a2,所以c>a,同理c>b,即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大于该直角三角形中的每一条直角边.二.勾股定理的证明(1)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有很多种,教材是采用了拼图的方法证明的.先利用拼图的方法,然后再利用面积相等证明勾股定理.(2)证明勾股定理时,用几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规则的图形,然后利用大图形的面积等于几个小图形的面积和化简整理得到勾股定理.三.勾股定理的逆定理(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说明: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验证利用了三角形的全等.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将数转化为形,作用是判断一个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必须满足较小两边平方的和等于最大边的平方才能做出判断.(2)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解决问题的实质就是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然后进一步结合其他已知条件来解决问题.注意:要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先要构造出三角形,然后知道三条边的大小,用较小的两条边的平方和与最大的边的平方比较,如果相等,则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否则不是.四.勾股数勾股数:满足a2+b2=c2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说明:①三个数必须是正整数,例如:2.5、6、6.5满足a2+b2=c2,但是它们不是正整数,所以它们不是够勾股数.②一组勾股数扩大相同的整数倍得到三个数仍是一组勾股数.③记住常用的勾股数再做题可以提高速度.如:3,4,5;6,8,10;5,12,13;…五.勾股定理的应用(1)在不规则的几何图形中,通常添加辅助线得到直角三角形.(2)在应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时勾股定理与方程的结合是解决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关键是从题中抽象出勾股定理这一数学模型,画出准确的示意图.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的应用.(3)常见的类型:①勾股定理在几何中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求几何图形的面积和有关线段的长度.②由勾股定理演变的结论:分别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为边长向外作正多边形,以斜边为边长的多边形的面积等于以直角边为边长的多边形的面积和.③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运用勾股定理的数学模型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④勾股定理在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的应用:利用勾股定理把一个无理数表示成直角边是两个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六.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1)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先根据题意把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后,再确定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一般情况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在平面图形上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2)关于数形结合的思想,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它们本身就是数和形的结合,所以我们在解决有关结合问题时的关键就是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考点剖析】一.勾股定理(共5小题)1.(2022春•江源区期中)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25,底边长为14,则它底边上的高为()A.24B.7C.6D.52.(2022•和平区三模)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CD=1.5,BD=2.5,则AC的长为()A.5B.4C.3D.23.(2022春•玉山县期中)在Rt△ABC中,两条直角边AB,BC的长c,a满足|4﹣c|+a2﹣10a+25=0.(1)求AC的长.(2)求Rt△ABC的面积.4.(2022春•蜀山区校级期中)如图,△ABC中,∠ACB=90°,AB=10cm,BC=6cm,若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折线A→C→B→A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1)若点P在AC上,且满足P A=PB时,求出此时t的值;(2)若点P恰好在∠BAC的角平分线上,求t的值.5.(2022春•景县期中)如图,已知AD是△ABC的中线,DE⊥AC于点E,CE=1,DE=2,AE=4.(1)求AD的长;(2)求证:AD垂直平分线段BC.二.勾股定理的证明(共3小题)6.(2021秋•方城县期末)如图,我国古代的“赵爽弦图”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个小正方形密铺构成的大正方形,若小正方形的面积为1,大正方形的面积为13,则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a与较长的直角边b的比的值是()A.B.C.D.7.(2021秋•蓬江区月考)请用两种方法证明:△ABC中,若∠C=90°,则a2+b2=c28.(2022春•庐江县期中)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按如图所示摆放,使点A、E、D在同一条直线上.利用此图的面积表示式证明勾股定理.三.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共3小题)9.(2022春•龙岩期中)在下列以线段a,b,c的长为三边的三角形中,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a=6,b=8,c=10B.a=5,b=5,c=5C.a:b:c=3:4:5D.a=4,b=5,c=610.(2022春•武昌区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中,若∠B=90°,AB=20,BC=15,CD=7,AD=24.(1)判断∠D是否是直角,并说明理由;(2)求∠A+∠C的度数.11.(2022春•海淀区校级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中,∠B=90°,AB=BC=2,AD=4,CD=2,求∠BAD的度数.四.勾股数(共2小题)12.(2022春•阳谷县期中)在下列各数中,不是勾股数的是()A.5,12,13B.9,40,41C.8,15,17D.8.12.1513.(2020•鼓楼区一模)已知:整式A=(n2﹣1)2+(2n)2,整式B>0.尝试化简整式A.发现A=B2.求整式B.联想由上可知,B2=(n2﹣1)2+(2n)2,当n>1时,n2﹣1,2n,B为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如图,填写下表中B的值;直角三角形三边n2﹣12n B勾股数组Ⅰ8勾股数组Ⅱ35五.勾股定理的应用(共2小题)14.(2022春•江城区期中)湖的两岸有A,B两棵景观树,数学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测量两棵景观树之间的距离,他们在与AB垂直的BC方向上取点C,测得BC=30米,AC=40米.求:(1)两棵景观树之间的距离;(2)点B到直线AC的距离.15.(2022春•彭州市校级期中)森林火灾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危害很大,随着中国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开始应用飞机洒水的方式扑灭火源.如图,有一台救火飞机沿东西方向AB,由点A飞向点B,已知点C为其中一个着火点,且点C与直线AB上两点A,B的距离分别为600m和800m,又AB=1000m,飞机中心周围500m以内可以受到洒水影响.(1)着火点C受洒水影响吗?为什么?(2)若飞机的速度为10m/s,要想扑灭着火点C估计需要13秒,请你通过计算判断着火点C能否被扑灭?六.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共2小题)16.(2022春•连城县期中)如图,矩形ABCD为圆柱体的横截面,BC是上底的直径,其中AB为4cm,底面圆周长为16cm,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着圆柱的侧面爬行到点C,则爬行的最短路程是()A.4B.4C.4D.17.(2021秋•峡江县期末)如图,圆柱形容器的高为120cm,底面周长为100c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40cm的点B处有一蚊子,此时一只壁虎正好在容器外壁,离容器上沿40cm与蚊子相对的点A处,求壁虎捕捉蚊子的最短距离.【过关检测】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3分)(2021春•饶平县校级期末)下列选项中,不能用来证明勾股定理的是()A.B.C.D.2.(3分)(2020春•南岗区校级期中)一条河的宽度处处相等,小强想从河的南岸横游到北岸去,由于水流影响,小强上岸地点偏离目标地点200m,他在水中实际游了520m,那么该河的宽度为()A.440m B.460m C.480m D.500m3.(3分)一职工下班后以50米/分的速度骑自行车沿着东西马路向东走了5.6分,又沿南北马路向南走了19.2分到家,则他的家离公司距离为()米.A.100B.500C.1240D.10004.(3分)(2019秋•招远市期末)有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经过一次“生长”后,在他的左右肩上生出两个小正方形,其中,三个正方形围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再经过一次“生长”后,变成了如图,如果继续“生长”下去,它将变得“枝繁叶茂”,请你算出“生长”了2020次后形成的图形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和是()A.1B.2021C.2020D.20195.(3分)(2019秋•沙河市期末)历史上对勾股定理的一种证法采用了下列图形:其中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边AE、EB在一条直线上.证明中用到的面积相等关系是()A.S△EDA=S△CEBB.S△EDA+S△CEB=S△CDEC.S四边形CDAE=S四边形CDEBD.S△EDA+S△CDE+S△CEB=S四边形ABCD6.(3分)(2014春•株洲期中)在△ABC中,AB=12cm,AC=9cm,BC=15cm,则S△ABC等于()A.108cm2B.54cm2C.180cm2D.90cm27.(3分)已知a,b,c分别为△ABC中∠A,∠B,∠C的对边,满足下列条件的△ABC,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b2﹣c2=a2B.a:b:c=3:4:5C.∠A:∠B:∠C=9:12:15D.∠C=∠A+∠B8.(3分)(2019秋•淅川县期末)如图△ABD中,∠D=90°,C是BD上一点,已知CB=9,AB=17,AD=8,则DC的长是()A.8B.9C.6D.159.(3分)(2020秋•杏花岭区校级月考)如图1、2(图2为图1的平面示意图),推开双门,双门间隙CD 的距离为2寸,点C和点D距离门槛AB都为1尺(1尺=10寸),则AB的长是()A.50.5寸B.52寸C.101寸D.104寸10.(3分)如图所示,有一块长方形场地ABCD,长AB=20m、宽AD=10m,中间有一堵墙,高MN=2m,一只蚂蚁要从A点爬到C点,它必须翻过中间那堵墙,则它至少要走()A.20m B.24m C.25m D.26m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11.(3分)如图是一块长、宽、高分别为4cm、2cm和1cm的长方体木块,一只蚂蚁要从长方体木块的一个顶点A处,沿着长方体木块的表面爬到长方体木块上和顶点A相对的顶点B处吃食物,那么它需要爬行的最短路径的长是.12.(3分)在Rt△ABC中,∠C=90°,a:b=3:4,c=15cm,则a=cm.13.(3分)如图,直线l经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点A,C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是1,3,则正方形ABCD 的面积是.14.(3分)(2007春•射洪县校级期末)如图,把长、宽、对角线的长分别是a、b、c的矩形沿对角线剪开,与一个直角边长为c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拼接成右边的图形,用面积割补法能够得到的一个等式是.15.(3分)(2021秋•凤翔县期中)一个无盖的圆柱形杯子的展开图如图所示,现将一根长18cm的吸管放在杯子中,则吸管露在杯子外面的部分至少有cm.16.(3分)(2015•江西校级模拟)小颖从学校出发向南走了150m,接着向东走了80m到达书店,则学校与书店的距离是m.17.(3分)(2013•睢宁县校级模拟)如图,长方形ABCD中,点E在边AB上,将长方形ABCD沿直线DE 折叠,点A恰好落在边BC上的点F处.若AE=5,BF=3,则CD的长.18.(3分)(2017•长春)如图1,这个图案是我国汉代的赵爽在注解《周髀算经》时给出的,人们称它为“赵爽弦图”.此图案的示意图如图2,其中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EFGH都是正方形,△ABF、△BCG、△CDH、△DAE是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若EF=2,DE=8,则AB的长为.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46分)19.(6分)如图所示,一架云梯长25m,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离墙7m,这个梯子的顶端距地面有多高?如果梯子顶端下滑了4m,那么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上也滑动了4m吗?20.(6分)如图,已知BE⊥AE,∠A=∠EBC=60°,AB=4,BC2=12,CD2=3,DE=3.求证:(1)△BEC为等边三角形;(2)ED⊥CD.21.(6分)阅读理解:我们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有无数组勾股数,例如5,12,13;9,40,41;…但其中也有一些特殊的勾股数,例如:3,4,5是三个连续正整数组成的勾股数.解决问题:(1)在无数组勾股数中,是否存在三个连续偶数能组成勾股数?若存在,试写出一组勾股数;(2)在无数组勾股数中,是否还存在其他的三个连续正整数能组成勾股数?若存在,求出勾股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22.(6分)(2017春•岱岳区期中)如图,四边形ABCD中,∠ADC=90°,AD=12,CD=9,AB=25,BC=20,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23.(6分)(2014春•霸州市期末)如图,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对折,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求CD的长.24.(6分)(2021春•庄浪县期末)如图是一块地,已知AD=4m,CD=3m,AB=13m,BC=12m,且CD ⊥AD,求这块地的面积.25.(10分)(2017秋•盱眙县期中)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AC=20,BC=15,(1)求AB的长;(2)求CD的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 在△ABC 中,若1,2,122+==-=n c n b n a ,则△ABC 是( )A. 锐角三角形B. 钝角三角形C. 等腰三角形D. 直角三角形2. 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A 、B 、C 是小正方形的顶点,则∠ABC 的度数为( )A .90°B .60°C .45°D .30°3.在下列说法中是错误的( )A .在△ABC 中,∠C=∠A 一∠B,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B .在△ABC 中,若∠A:∠B:∠C=5:2:3,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C .在△ABC 中,若35a c =,45b c =,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 D .在△ABC 中,若a :b :c =2:2:4,则△ABC 为直角三角形.4.如图,一牧童在A 处牧马,牧童家在B 处,A 、B 处距河岸的距离AC 、BD 的长分别为500m 和700m ,且C 、D 两地的距离为500m ,天黑前牧童从A 点将马牵引到河边去饮水后,再赶回家,那么牧童至少要走( )A .ab =h 2B .a 2+b 2=h 2C .111a b h +=D .222111a b h+= 6.如图,Rt △ABC 中,∠C =90°,CD ⊥AB 于点D ,AB =13,CD =6,则(AC +BC)2等于( )A.25B.325C.2197D.4057.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 b c 、、,由下列条件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2222221,4,1a m b m c m =-==+B.()()222221,4,1a m b m c m =-==+C.()()222221,2,1a m b m c m =-==+D.()()2222221,2,1a m b m c m =-==+ 8. 勾股定理是几何中的一个重要定理.在我国古算书《周髀算经》中就有“若勾三,股四,则弦五”的记载.如图1是由边长相等的小正方形和直角三角形构成的,可以用其面积关系验证勾股定理.图2是由图1放入矩形内得到的,∠BAC=90°,AB=3,AC=4,点D ,E ,F ,G ,H ,I 都在矩形KLMJ 的边上,则矩形KLMJ 的面积为( )二.填空题9. 如图,AB =5,AC =3,BC 边上的中线AD =2,则△ABC 的面积为______.10.如图所示,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B =6,BC =8,将直角边AB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C 上,折痕为AD ,则BD =______.11.已知:△ABC 中,AB =15,AC =13,BC 边上的高AD =12,BC =_______.12.如图,E 是边长为4cm 的正方形ABCD 的边AB 上一点,且AE=1cm ,P 为对角线BD 上的任意一点,则AP+EP 的最小值是 cm .13.如图,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 和2cm,高为4cm,点P在边BC上,且BP=14 BC.如果用一根细线从点A开始经过3个侧面缠绕一圈到达点P,那么所用细线最短需要cm.14.一个正方体物体沿斜坡向下滑动,其截面如图所示.正方形DEFH的边长为1米,∠B=90°,BC=4米,AC=8米,当正方形DEFH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即当AE=米时,有DC2=AE2+BC2.15. 已知长方形OABC,点A、C的坐标分别为OA=10,OC=4,点D是OA的中点,点P在BC 边上运动,当△ODP是腰长为5的等腰三角形时,CP的长为________.16. 如图所示,在△ABC中,AB=5,AC=13,BC边上的中线AD=6,∠BAD=________.三.解答题17.如图所示,已知D、E、F分别是△ABC中BC、AB、AC边上的点,且AE=AF,BE=BD,CF=CD,AB=4,AC=3,32BDCD,求:△ABC的面积.18.如图等腰△ABC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5cm,一个动点P在底边上从B向C以0.25cm/s 的速度移动,请你探究,当P运动几秒时,P点与顶点A的连线PA与腰垂直.19. 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 = 6cm ,BC = 8cm , ①如图1,现将纸片沿直线AD 折叠,使直角边AC 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B 重合, 则CD = _________.图1 图2② 如图2,若将直角∠C 沿MN 折叠,使点C 落在AB 中点H 上,点M 、N 分别在AC 、BC 上,则2AM 、2BN 与2MN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20. 如图1,四根长度一定....的木条,其中AB =6cm ,CD =15cm ,将这四根木条用小钉绞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四边形ABCD (在A 、B 、C 、D 四点处是可以活动的).现固定AB 边不动,转动这个四边形,使它的形状改变,在转动的过程中有以下两个特殊位置.位置一:当点D 在BA 的延长线上时,点C 在线段AD 上(如图2);位置二:当点C 在AB 的延长线上时,∠C =90°.(1)在图2中,若设BC 的长为x ,请用x 的代数式表示AD 的长;(2)在图3中画出位置二的准确..图形;(各木条长度需符合题目要求) (3)利用图2、图3求图1的四边形ABCD 中,BC 、AD 边的长.【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 ;【解析】因为()()2222221111c a n n n n -=++-+-+=422n b =,所以222c a b -=, 222a b c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知:△ABC 是直角三角形.B M N AC B D【解析】连接AC ,计算AC 2=BC 2=5,AB 2=10,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C =45°.3.【答案】D ;【解析】D 选项222224+≠,故不是直角三角形.4.【答案】C ;【解析】作A 点关于河岸的对称点A ′,连接BA ′交河岸与P ,则PB+PA=PB+PA ′=BA ′最短,如图,BB ′=BD+DB ′=1200,B ′A ′=500,BA ′=1300(m ).5.【答案】D ; 【解析】解: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导出:ab c h =.再结合勾股定理:a 2+b 2=c 2.进行等量代换,得a 2+b 2= 222a b h.两边同除以a 2b 2,得222111a b h +=. 6.【答案】B ;【解析】()222222AC BC AC BC AC BC AB AB CD +=++⋅=+⋅=169+2×13×6=325.7.【答案】B ;【解析】()()22141m m m -+=+.8.【答案】C ;【解析】如图,延长AB 交KF 于点O ,延长AC 交GM 于点P ,所以,四边形AOLP 是正方形,边长AO=AB+AC=3+4=7,所以,KL=3+7=10,LM=4+7=11,因此,长方形KLMJ 的面积为10×11=110.故选C .二.填空题9.【答案】6;【解析】延长AD 到E ,使DE =AD ,连结BE ,可得△ABE 为直角三角形.【解析】设点B 落在AC 上的E 点处,设BD =x ,则DE =BD =x ,AE =AB =6,CE =4,CD =8-x ,在Rt △CDE 中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11.【答案】14或4;【解析】当△ABC 是锐角三角形时,BC =9+5=14;当△ABC 是钝角三角形时,BC =9-5=4.12.【答案】5【解析】作E 点关于直线BD 的对称点E ′,连接AE ′,则线段AE ′的长即为AP+EP 的最小值5.13.【答案】5【解析】∵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1cm 和2cm ,高为4cm ,点P 在边BC 上,且BP=14BC ,∴AC=4cm ,PC=34BC=3cm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P=5.14.【答案】4916【解析】连接CD ,假设AE=x ,可得EC=8﹣x .∵DE=1,∴DC 2=DE 2+EC 2=1+(8﹣x )2,AE 2+BC 2=x 2+16,∵DC 2=AE 2+BC 2,∴1+(8﹣x )2=x 2+16,x =4916. 15.【答案】3,2, 8;【解析】以O 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作等腰三角形1OPD ,因为1OP =5,114PH OC ==,所以由勾股定理求得13OH =,所以13CP =,同理,以D 为等腰三角形的顶点,可求出232,8CP CP ==.如图所示.16.【答案】90°;【解析】延长AD 到M ,使DM =AD ,易得△ABD ≌△MCD .∴ CM =AB =5 AM =2AD =12 在△ACM 中22251213+= 即222CM AM AC +=∴∠AMC =∠BAD=90°三.解答题17.【解析】 解:∵32BD CD =,设BD =3x ,则CD =2x ,由AE =AF ,BE =BD ,CF =CD , 即AF =3-2x ,AE =4-3x ,∴ 3-2x =4-3x ,解得x =1.∴ BC =3x +2x =5 又∵ 222345+=,即222AC AB BC +=∴ △ABC 是直角三角形,∠A =90°.∴ 1143622ABC S AB AC ==⨯⨯= △ 18.【解析】解:如图,作AD ⊥BC ,交BC 于点D ,∵BC=8cm ,∴BD=CD=BC=4cm ,∴AD=3,分两种情况:当点P 运动t 秒后有PA ⊥AC 时,∵AP 2=PD 2+AD 2=PC 2﹣AC 2,∴PD 2+AD 2=PC 2﹣AC 2,∴PD 2+32=(PD+4)2﹣52∴PD=2.25,∴BP=4﹣2.25=1.75=0.25t ,∴t=7秒,当点P 运动t 秒后有PA ⊥AB 时,同理可证得PD=2.25,∴BP=4+2.25=6.25=0.25t ,∴t=25秒,∴点P 运动的时间为7秒或25秒.P H N M C BA19. 【解析】解:①3;② 2AM +2BN =2MN证明:过点B 作BP ∥AC 交MH 延长线于点P ,连接NP ,∴∠A =∠PBH在△AMH 和△BPH 中∠A =∠PBHAH =BH∠AHM =∠BHP∴△AMH ≌△BPH∴AM =BP ,MH =PH又∵NH ⊥MP∴MN =NP∵BP ∥AC ,∠C =90︒∴∠NBP =90︒∴222NP BN BP =+∴2AM +2BN =2MN20.【解析】解:(1)∵ 在四边形ABCD 转动的过程中,BC 、AD 边的长度始终保持不变,BC =x , ∴ 在图2中,AC =BC -AB =x -6,AD =AC +CD =x +9.(2)位置二的图形见图3.(3)∵ 在四边形ABCD 转动的过程中,BC 、AD 边的长度始终保持不变, ∴ 在图3中,BC =x ,AC =AB +BC =6+x ,AD =x +9.在△ACD 中,∠C =90°由勾股定理得222AC CD AD +=.∴ 222(6)15(9)x x ++=+.整理,得2212362251881x x x x +++=++.化简,得6x =180.解得 x =30.即 BC =30.∴ AD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