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塞米松早期辅助治疗儿童合并胸腔积液大叶性肺炎疗效观察
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临床效果

观 察 地塞 米 松 联合 氨 溴 索治 疗 早产 儿 支气 管 肺 发育 不 良的 临床效 果
李 瑞华 (广东 省惠 东县 人 民医院 新生儿 科 惠 东 516300)
摘 要 :目的 研讨 地塞米松联合氨 溴索治疗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 良的临床 疗效。方 法 选择 符合 纳入标准的 72例早产 儿支气管肺发育不 良的 患儿作为观察对象 ,并按 照随机 分组法将 患儿分 为分析组(n=36)和对 照组 (I1=36),对照组采 用常规 治疗方案 ,分析组 采用地塞米松联合 氨 溴索治疗 ,分析比较两组临床 疗效,记 录患儿吸氧 时间、机械通 气时间 、不 良反应。结 果 分析组有效 率显 著高于对照组 有效 率,存在统计 学 意义 (P<0.05);分析组和对照组不 良反应率比较 ,差异 无统计 学意义 (P>0.05);两组吸氧 时间和机械通 气时 间比较 ,存在统 计学 意义(P< 0.05)。结 论 早产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 良可采 用地基 米松联合氨 溴索治疗 ,其治疗效果理想 ,不 良反 应小,可在 临床推广。 关 键 词 :地塞米松 ;氨溴索 ;支气管肺发 育不良;早产 儿 中图分类号 :R969.4 文献标 识码:B 文章编号 :1006-3765(2018)-02-0815-0221-02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Vol 30 No.2 2018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具有非常重要 的意义 。 肝素是临床常用 的抗凝药物 ,其优点在于抗凝作用优 秀、
价格低 ,但往往 易产生血 小板减少 情况 。依诺 肝素 是一种 低 分子肝素 ,主要经酶或化学方法导致肝素去多聚化制得 ,其主 要经结合抗凝血酶 Ⅲ而达抗凝效果 ,但无法与凝血酶结合 ,故 无法 加强抗 凝血 酶 Ⅲ的抗凝 血酶 效果 ,而将 抗凝 血 因子 X a 效果保 留。和普通 肝素 比较 ,依诺肝 素的抗 Xa因子效果 强 , 抗凝 血 酶 效 果 弱 ,能 够 发 挥 抗 凝 作 用 ,通 常 不 会 引 发 出 血0,4]。本研究 中我 们采 用依 诺 肝素纳 用 药 ,且为 患者 提供 综合 护理干预服务 ,结果可见 ,研究组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 形成 率与对照组患者相 比显著更低 (P<0.05)。
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疗效观察

成 恶性循环 。纳洛酮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 B一内啡肽 的拮抗 剂, 对阿片受体对呼吸中枢所 产生的抑 制作用具有 非常 明显 的阻断效果 , 能够使呼吸 中枢变得兴奋 , 氧分压 明显 提高 , 使 使 C 分压降低 , O 使低 氧血 症现 象得 到纠正 , 通气 抑制 现 对
情 较重 , 部分病例治疗棘手。本研究运用前 瞻 的研究方法 , 予小剂量地塞米松辅助治疗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 3 3例 , 效
果 显著 , 现报道如下 。
临床 资 料 选取 20 09年 1 0月 ~ 0 1 1 在 我 院 住 院 治 疗 的 2 1 年 0月 肺 炎支原体 大叶性肺炎 6 。将 6 5例 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连续 5d 停 3d可给予第 2疗程阿奇 霉素 5d 停 3d后改 阿 , ,
奇霉素 口服 3d 共 2~3周 , , 两组均给予退热 、 咳、 止 平喘雾化 等对症治疗 。治疗组在原方 案基础 上于 入院 1~3d内给予 地塞米松静点 ,. 0 3m / k . ) 连用 3— 。 0 2~ . g ( gd , 5d
[ ] 滕秀池 , 2 李锐 , 任延 波. 机械 通气 治 疗急 性左 心 衰 6 6例体 会 [ ] 现代医药卫生,0 82 ( 1 : 0 — 3 2 J. 20 , 1 ) 1 1 10 . 4 3 [ ] 段丽军 , 3 付研 , 王大为. 不同病因重症心力衰竭 的急诊救治——
13例心力衰竭患 者l 0 临床观察 [ ] J .世界 急危 重病 医学杂 志 ,
2 0 ,4 0 ) 15—16 0 7 1 ( 2 :8 8.
间, 药理作用的持续时 间可 以达到 3 n左右 , 0mi 因此 , 在首 可
d i1 .9 9 ji n 10 6 6 .0 2 1.7 o:0 3 6 /.s .09— 6 32 1 .0 0 8 s
阿奇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大叶性肺炎的效果观察

·29·大 医 生D O C T O R2020年第22期位主要在黏膜固有层,活检留取的黏膜组织块大小、深度及部位均可影响ECP 的检测;③ECP 的增高主要跟EOS 的活化有关,采用的检测方法在37 ℃条件下进行时,此温度与人体温接近,嗜酸性粒细胞更易被激活,故可释放出较多ECP 等介质。
从本研究的结果中得出结论,在小儿迁慢性腹泻患儿中可能存在ECP 的表达,但并不能说明ECP 在小儿迁慢性腹泻病的致病作用,了解ECP 的遗传和功能机制,可更好地了解其在小儿迁慢性腹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1] 黄志华,刘艳.儿童慢性腹泻病的病因分析[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5,30(19):1441-1443.[2] 饶璐飞,朱晓萍,李波,等.哮喘患儿血清ECP 和TIgE 水平测定及意义[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2(8):957-959.[3] LUCA C M,LAICINI E A,FOSSALI E F.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in Henoch-Sch önlein purpura[J]. World J Pediatr,2014,10(1):90-91.[4] MAN C H,CHIEN C C,SUI L L,et al. Faecal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and serum immunoglobulin E in relation to infant feeding practices[J]. Annals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2017,54(2):246-252.[5] 徐俊杰,刘秀美,张利红,等.婴幼儿过敏性结肠炎临床特点及其肠黏膜中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的表达[J].临床儿科杂志,2017,35(10):741-743.[6]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儿童腹泻病诊断治疗原则的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09,47(8):634-636.[7] BYSTROM J,AMINK,BISHOP B D,et al. Analysing the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a clue to the function of the eosinophil granulocyte[J]. Respiratory research,2011,12(10):1-20.[8] DAVID R,M. CARMEN F C,HAJJI N,et al. 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 and Histamine Production by Neutrophils from Periodontitis Patients[J]. Journal of Periodontology,2017,89(2):228-234.[9] 曾之晅,汪欢,杨新,等.肠易激综合征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内科杂志.2017,56(2):140-143.[10] 王文青,任茜,刘敏,等.胶原性结肠炎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33(1):92-94.[11] 徐樨巍,李东丹.儿童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8,33(7):481-485.[12] AKIRA K,YUN Y,DAN V B,et al. Multiple Biological Aspects of Eosinophils in Host Defense,EosinophilAssociated Diseases,Immunoregulation,and Homeostasis: Is Their Role Beneficial,Detrimental,Regulator,or Bystander? [J]. Biol Pharm Bull,2020,43(1):20-30.作者简介:余爱丽,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小儿常见病的诊治。
地塞米松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中国当代医药2020年7月第27卷第21期·妇幼医学·大叶性肺炎也称为肺炎球菌肺炎,顾名思义是由肺炎双球菌感染所引起急性肺实质炎症,冬季和春季发病率较高,而起病急骤,病情发展较快,严重者可并发感染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
临床数据显示[3],该病在青壮年男性中发病率较高,但近年来,儿童患有大叶性肺炎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涨,每年因大叶性肺炎病死的患儿占儿童病死率的15%左右,因此为有效保障儿童生命安全,提高小儿大叶性肺炎临床治疗有效率,本研究在常规肺炎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以地塞米松为(DMXS)代表的糖皮质激素治疗,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抽样法分为对照组(n=51)与研究组(n=51)。
对照组中,男31例,女20例;年龄1~8岁,平均(4.98±1.31)岁。
研究组中,男33例,女18例;年龄10个月~7岁,平均(7.43±1.41)岁。
所有患儿家属已知晓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研究;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两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4]:①患儿经肺部CT和X线检查在肺部发现阶段性大片状密度增高或肺实质浸润性改变;地塞米松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效果赵娜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山东泰安271000[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DXMS)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2例大叶性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层抽样法分为对照组(n=51)与研究组(n=51例)。
对照组采用抗感染、镇咳平喘等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DXMS治疗。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
地塞米松对小儿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的疗效分析

地塞米松对小儿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的疗效分析李姝蓉【期刊名称】《中外女性健康研究》【年(卷),期】2022()6【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在小儿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儿科接受治疗的84例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入选的患儿进行随机分组,各42例,对照组患儿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又增加地塞米松治疗,对比两组的疗效差异、各时间相关指标、各项肺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变化及用药安全性。
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24%vs 76.19%),两组之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与住院用时相较于对照组均有显著的缩短,两组之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经过统计分析显示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均显著提升(P<0.05);治疗前两组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经过统计分析显示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炎性因子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发生肝肾功能损伤及明显的胃肠道反应。
结论:在阿奇霉素治疗的基础上辅助地塞米松可协同性地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改善机体炎性状态,疗效安全显著,对促进小儿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病情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总页数】3页(P38-39)【作者】李姝蓉【作者单位】西安市阎良区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相关文献】1.地塞米松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疗效分析2.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疗效观察3.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的疗效4.地塞米松治疗小儿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的效果分析5.孟鲁司特钠与布地奈德联合中医耳穴贴压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致慢性咳嗽的疗效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塞米松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疗效分析

地塞米松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疗效分析刘红;张联合;吴红艳【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在大叶性肺炎治疗中应用的疗效。
方法将8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抗炎、平喘、化痰等传统治疗,观察组给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比较两组症状控制情况及住院时间。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8/40)高于对照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c=5.219,P<0.05);两组治疗期间发热及咳嗽的减轻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X片阴影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6.906、4.858、5.960、3.094、2.619、2.428,均P<0.05)。
结论在大叶性肺炎的治疗中合理应用地塞米松,能迅速控制病情,改善患儿的症状,缩短住院时间。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dexamethasone on the treatment of lobar pneumonia.Methods Eighty cases of lobar pneumonia in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4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Two groups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including anti-inflammatory, relieving asthma and resolving phlegm,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travenous injection of dexamethasone additionally.Symptoms control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38/40), 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2.5%, 29/4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Zc=5.219,P<0.05).During the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in terms of time of fever and cough relief, time of dyspnearelief, time of lung rale disappearance, X-ray shadow disappearance time 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 t value was 6.906, 4.858, 5.960, 3.094, 2.619 and 2.428, respectively, allP<0.05).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lobar pneumonia in children, 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dexamethasone can control the illness, improve symptoms and shorten hospitalization length.【期刊名称】《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3页(P1066-1067,1068)【关键词】大叶性肺炎;地塞米松;治疗;小儿【作者】刘红;张联合;吴红艳【作者单位】安康市中心医院儿科,陕西安康725300;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陕西西安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陕西西安71006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5.6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又称肺炎球菌肺炎,是指累及一个肺叶或一个肺段的肺泡炎症。
地塞米松对预防早产儿慢性肺部疾病的效果观察

后 随访 观 察 两 组 患 儿 治 疗 效 果 。 1 3 统 计 学 方 法 : 用 S S 1 . 计 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和 . 采 P S 3 0统
两组 ,0例产前使 用地塞米松早产儿为观察组 ,0例等量给予生理盐水组 为对照组 。结果 : 5 5 观察组肺 部疾患 发病 率 、 吸氧时 间对
照 组 比较 均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00 ) 两 组 患 儿 住 院 时 间 比较 无 统 计 学 意 义 ( > .5 。 结 论 : 性 肺 部 疾 病 是 早 产 儿 死 亡 的重 .5 ; P 00 ) 慢
本 文 认 为 , 于 婴幼 儿 喘 息性 疾 病 , 用 氢 化 可 的松 联 合 对 应
31 抗炎作 用 : 制炎症细胞 , . 抑 能减 轻气 道 局 部 的 炎 症 ; 制 抑
巨噬细胞及嗜碱细胞释放递质 , 抑制肥大 细胞 释放递质 , 可抑
制 气道 高 反 应 性 ; 制 器 官腺 体 的 过 度 分 泌 , 受 损 上 皮 起 到 抑 对 抗 炎 再 生 作 用 , 加 B 一受 体 激 动 剂 的 支气 管 扩 张 作 用 。 肾 增 : 上 腺 皮 质 激 素 静 脉 注 射 4— 6h才 能 起 效 , 此 应 尽 早 同 时 给 因 予支气管扩张剂 。
总结 , 各指标均以均数 ±标准差 ( s 表 示 , 数资料采 用两 ± ) 计 样本 t 检验 , 计量资 料采 用两 组 检验 。 <00 . 5表示 两者
地塞米松辅助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

1052019.12药物应用地塞米松辅助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王翠翠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山东省滨州市 256603【摘 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辅助治疗小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血沉的影响。
方法:选定本院于2016年2月到2019年2月收诊的9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等距抽样法分为观察组(地塞米松+基础治疗,45例)与对照组(基础治疗,45例)2组,比较2组大叶性肺炎患儿的血沉、IL-8(白细胞介素-8)、IL-6(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住院天数、肺部啰音消失天数、咳嗽缓解天数,发热持续天数。
结果:观察组大叶性肺炎患儿用药后的血沉(20.32±4.15)mm/h、IL-8(10.24±2.11)pg/ml、IL-6(7.29±1.28)pg/ml、TNF-α(10.25±2.23)pg/ml 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大叶性肺炎患儿住院天数(7.04±0.53)d、肺部啰音消失天数(6.63±0.61)d、咳嗽缓解天数(7.13±0.57)d、发热持续天数(4.08±0.35)d 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地塞米松可缩短大叶性肺炎患儿的恢复时间,改善其炎症因子水平与血沉水平,值得使用推广。
【关键词】血沉;炎症因子;小儿大叶性肺炎;地塞米松大叶性肺炎是一种具有病情进展快、起病急骤等特点的常见急性炎症[1],春冬季节较为多发,发病群体多为儿童,常致患儿寒战、高热等[2],诊疗不当会危及其生命安全。
院内多以地塞米松、基础疗法对大叶性肺炎患儿行联合诊治,可减低患儿的血沉水平与炎症反应[3],改善患儿预后。
笔者为具体分析地塞米松在大叶性肺炎患儿中的实际作用,作以下报告。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定本院于2016.02.21-2019.02.15期间收诊的大叶性肺炎患儿90例,等距抽样法分观察(地塞米松+基础治疗)、对照(基础治疗)2组,各45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塞米松早期辅助治疗儿童合并胸腔积液大叶性肺炎疗效观察
作者:张松林高夺沈照波靳秀红黄晗
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3期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地塞米松在促进合并胸腔积液大叶性肺炎患儿恢复及胸腔积液的吸收中有无作用。
方法将106例合并胸腔积液大叶性肺炎患儿分成治疗组56例,早期应用地塞米松联合舒普深治疗大叶性肺炎,和对照组50例,应用舒普深治疗大叶性肺炎,观察病愈、好转及无效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治疗组病愈及好转例数多于对照组,治疗组无效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关键词:大叶性肺炎;胸腔积液;地塞米松;儿童
儿童大叶性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1]、多种病毒等感染引起的呈大叶性分布,常引起的一个肺叶,偶可同时发生于多个肺叶,或一个肺段范围内的急性肺泡炎性病变。
儿童大叶性肺炎多见于3岁以上年长儿,婴幼儿亦可发生。
近年来,发病率上升[2],且发病年龄有减小趋势。
地塞米松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毒、抗过敏等药理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观察地塞米松早期辅助治疗合并胸腔积液大叶性肺炎患儿有无疗效,探讨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的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7月~2014年6月就诊于郑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及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内科106例合并胸腔积液大叶性肺炎患儿,入院后均通过胸部CT证实单个或多个肺叶、肺段有大片状密度增高影,胸腔彩超证实单侧或双侧不同量胸腔积液。
治疗组56例,男30例,女26例,年龄0.3~15岁;6岁27例,均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针(舒普深)联合地塞米松针治疗。
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0.4~14岁;6岁25例,均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针(舒普深)治疗,用法同治疗组。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针(舒普深)50mg/(kg·次)、q8h治疗(单次剂量最大用至1.0g),5~7d复查胸腔彩超,10~14d复查胸部CT,动态了解胸腔积液及肺实变变化。
治疗组应用舒普深同时,早期应用地塞米松针0.15mg/(kg·次),静推,q12h应用(单次剂量最大用至5.0mg),连用5~7d。
同时两组均给予压缩雾化吸入、深度机械排痰、消炎膏敷背、中频脉冲电治疗综合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①病愈:发热,咳嗽,肺部湿啰音全部消失,双侧呼吸音对称,胸部CT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基本吸收或者明显吸收,胸腔彩超示胸腔积液吸收或基本吸收;②好
转:体温基本正常,咳嗽减轻,肺部湿啰音消失,双侧呼吸音基本对称,胸部CT大片状密度增高影有所吸收,胸腔彩超示胸腔积液有所吸收;③无效;仍发热、咳嗽,肺部仍可闻及湿啰音,双侧呼吸音不对称,胸部CT大片状密度增高影吸收不明显或加重,胸腔彩超示胸腔积液吸收不明显或增多。
1.4 治疗结果对照组,病愈26例,好转16例,无效8例;治疗组,病愈32例,好转21例,无效3例。
治疗组病愈及好转例数均多于对照组,治疗组无效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分析,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P
2 结果
在0.05检验水准下P
3 讨论
大叶性肺炎是儿童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之一[3],患病率较高[4],尤其是年长儿,且病程长,花费大,并发症多,最易合并胸腔积液、胸膜炎、肺脓疡、气胸等并发症,以前者最为常见,极大影响儿童健康及增加社会医疗负担。
目前大叶性肺炎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5,6],能否有效治疗,缩短大叶性肺炎疗程及减少其并发症发生,避免胸腔积液的增多及肺脓疡的形成,尽量减少手术发生率,长期被儿科医生所重视。
肺炎多有细菌、支原体等致病菌感染后激发机体多种细胞因子参与[7],尤其是大叶性肺炎,在此过程中发生强烈的炎症反应,从而引发肺泡炎,当肺泡炎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可以导致单个或多个肺叶、肺段的炎症反应,进而形成肺实变或者胸腔积液的发生。
根据胸腔积液的特点分类,可以将胸腔积液分为漏出液、渗出液(浆液性或血性)、脓胸、血胸、乳糜胸,且炎性积液多为渗出性,常伴有发热,年长儿可有胸痛,儿童大叶性肺炎胸腔积液大多为炎性渗出液。
地塞米松是临床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强抗炎、抗内毒素及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本文通过观察早期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合并胸腔积液大叶性肺炎患儿,结果表明治疗组病愈及好转例数均多于对照组,治疗组无效例数少于对照组,提示地塞米松可能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集聚,并抑制吞噬作用、细胞因子的参与、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化学中介物的合成和释放,可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抑制肺泡炎进一步发展,在缩短大叶性肺炎疗程,减少胸腔积液的产生,促进胸腔积液的吸收中起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地塞米松在临床较为常用,价格低廉,可静推,应用方便,早期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大叶性肺炎,尤其已合并胸腔积液的患儿,对缩短住院日、降低住院费、减少并发症、促进患儿早日康复,都有很大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戚丽娟.肺炎支原体肺炎26例误诊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4,19(60):454.
[2] Tamura A, Matsubara K, Tanaka T, et al. Methylprednisolone pulse therapy for refractory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in children[J].Infect,2008,57(3):223-228.
[3]马红秋,辛德莉.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和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4):318-320.
[4]赵坤,郭彦荣.儿童大叶性肺炎19例临床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8(1):376-377.
[5]Yao KH,Wang LB,Zhao GM,et al.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and serotype distribution in Chinese children hospitalized for pneumonia [J].Submitted,2009,20(9):776-777.
[6]Matsuoka M,Narita M,Okazaki N,et al.Characterization and molecular analysis of macrolide-resistant Mycoplasma pneumoniae clinical isolates obtained in Japan[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2004,48(12):4624-4630.
[7]张松林,邹丽萍.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细胞亚群、ICAM-1、和RANTES检测的临床意义[J].山东医药,2009,49(45):46-47.
编辑/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