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信子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合集下载

风信子的繁殖方式

风信子的繁殖方式

风信子的繁殖方式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是一种美丽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被广泛栽培为观赏植物。

它们以其鲜艳多彩的花朵和芳香的气味受到人们的喜爱。

要想培育更多的风信子,了解其繁殖方式是至关重要的。

风信子主要有三种繁殖方式:球茎分蘖、种子繁殖和离体繁殖。

1. 球茎分蘖球茎分蘖是风信子最常见的繁殖方式。

通过分蘖,一个母球茎可以产生多个新球茎,每个新球茎都能够生长并开花。

这种繁殖方式可以在秋季或冬季进行。

首先,选择具有健康外观的母球茎。

在球茎休眠期间,将球茎从土壤中取出并清洁干净。

然后,将球茎剥离成小块,每块应该有一个芽和一些鳞片。

将这些小块重新植入土壤中,并确保芽朝上。

在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下,新球茎将从小块中生长出来。

2. 种子繁殖种子繁殖是一种相对较慢的繁殖方式,但它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多样性。

风信子的种子可以从成熟的花朵中收集到。

然而,由于风信子花朵的授粉非常困难,种子的获取相对较为困难。

将风信子种子从花朵中提取出来后,需要进行一定的处理。

首先,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保持在合适的温度下进行冷层激活处理,通常是将种子放入冷冻库中一段时间。

然后,将种子放入适当的培养基中,提供适当的温度和光照条件加速种子的发芽和生长。

3. 离体繁殖离体繁殖是一种高效的繁殖方式,通过离体培养可以快速产生大量的风信子植株。

这种繁殖方式是在无菌条件下进行的。

首先,选择健康的植物材料,如茎尖、叶片或花蕾。

将这些材料取出并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

然后,将消毒后的材料放入含有适当培养基的培养皿中。

培养基中含有一些必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调节剂,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分化。

在适当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植物材料将形成新的芽,并逐渐形成植株。

总结而言,风信子的繁殖方式主要包括球茎分蘖、种子繁殖和离体繁殖。

球茎分蘖是最常见的方式,种子繁殖可以创造更多多样性,而离体繁殖则是一种高效的繁殖方式。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繁殖方式,以扩大风信子的种植量并欣赏其美丽的花朵。

第五章 植物离体快速繁殖和脱毒培养

第五章 植物离体快速繁殖和脱毒培养

4、试管苗驯化移栽——Transplanting
• 炼苗(驯化):移栽 前将培养物不开口, 移到自然光照下锻炼 2-3d,让试管苗接受 强光的照射,使其长 得壮实起来,然后再 开口炼苗1-2d,经受 较低湿度的处理,以 适应将来自然湿度的 条件 。
驯化:试管苗在移栽之前所进行的逐步锻炼和适应自然生长环境的过程
第五章 植物离体快速繁殖和脱毒培养
第一节 离体快速繁殖技术
• 离体繁殖:利用离体培养技术,将植物的
外植体在人工培养基和合适的条件下进行
培养,以在短期内获得大量遗传性一致个
体的方法。
一、植物快速繁殖的主要步骤
• • • • 1、建立无菌培养体系 2、无菌培养体系的快速增殖 3、诱导生根 4、试管苗的驯化与移植。
通常幼龄部位产生褐化较轻,随着组织的老 龄化含醌类物质增多而褐化加重。 一般在春夏季,尤其是春季采取生长旺盛的 外植体产生褐化较轻,已木栓化或木质化的枝 条和处于休眠状态的芽作为外植体时褐化严重。
外植体褐变原因
3)与培养基成分有关
高的无机盐浓度
不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如BA过高)
会受到影响。植物种类不同,对矿物质的
量、离子形态、离子间的比例要求不同。
如果培养基中离子种类及其比例不适宜该
种植物,玻璃化苗的比例就会增加。
玻璃化及预防
4.环境条件-温度
适宜的温度可以使试管苗生长良好,
当温度低时,容易形成玻璃化苗,温度越
低玻璃化苗的比例越高。温度高时玻璃化
苗减少,且发生的时间较晚。
2、培养物的增殖
• 1)腋芽增殖: • 离体条件下腋芽 在细胞分裂素作 用下形成丛生芽 • 激素调节:细胞 分裂素(BA)、 低浓度的生长素 • 优点:保持物种 的遗传稳定性。

风箱果的组织培养与离体快繁技术

风箱果的组织培养与离体快繁技术

风箱果的组织培养与离体快繁技术杨晓光;张桓【期刊名称】《特种经济动植物》【年(卷),期】2018(021)007【总页数】3页(P27-29)【作者】杨晓光;张桓【作者单位】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吉林 132013;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吉林 132013【正文语种】中文风箱果(Physocarpus amurensis)别名托盘幌,原产于黑龙江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属蔷薇科灌木,其花色秀美,为优良的绿化树种。

为保护和开发利用风箱果种质资源,并保持优良个体遗传性状,笔者对其进行组织培养和离体快繁技术研究,为探索其发育规律性与开发利用起到促进作用。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采集与预处理2015年12月于吉林市北华大学校内采集多年生健壮风箱果树的休眠枝条用于试验。

材料取回后,用水洗净,将枝条剪成70cm左右的长度,放入塑料桶内水培。

1.2 外植体的灭菌枝条萌发后,选取饱满的腋芽,放入小烧杯中,盖上纱布,用自来水反复冲洗至干净为止。

在超净工作台上先用0.1%的升汞溶液中浸泡10分钟,取出后用无菌水反复冲洗6~8次。

1.3 培养基与培养条件以最常用的MS或WPM为基本培养基,附加外源激素BA(0.1~0.5mg/L)与NAA(0.1~0.5mg/L)。

培养温度25±5℃、湿度60%~70%、光照强度2000~2500lx。

1.4 诱导培养将灭菌处理过的腋芽接种到设计好的诱导培养基上,及时观察。

1.5 增殖与继代培养将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转接到增殖培养基上继代培养,此时应特别注意丛生芽产生时间的长短与数量。

1.6 生根培养当分化苗长到 4~5cm高时转入到不同配比的生长培养基内诱导生根,每瓶置8~10株,注意观察生根情况。

2 结果与分析2.1 初代培养诱导愈伤组织情况由于实验操作方法的不完善,起初的污染率达50%以上,改善后污染基本能控制在10%左右。

培养至第8天开始看到冬芽形态上有明显的变化,发生变形。

风信子的养殖条件繁殖方法栽培技术

风信子的养殖条件繁殖方法栽培技术

风信子的养殖条件|繁殖方法|栽培技术风信子的花色彩丰富,经过长时间的杂交与繁殖栽培,风信子渐渐产生了一些特殊的重瓣品种。

信子葬心,其花语为:悲伤的爱情、永远的怀念等,是常见的水培花木品种,现将风信子的养殖方法介绍如下。

风信子的养殖条件1、种球。

风信子开花所需养分,主要靠鳞茎叶中储存的养分供给,只要选择表皮无损伤、肉质鳞片不过分皱缩、较坚硬而沉重、饱满的种球,才能开出丰硕美丽的花。

2、土壤。

要求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高、团粒结构好、pH值6~7的水平;可按腐叶土5∶园土3∶粗沙1.5∶骨粉0.5的比例配制培养土;在栽种前,可用福尔马林等化学药剂,在土温10~15℃的情况下,在土壤表面施药后立即覆盖薄膜,温暖天气3天后,撤去薄膜,晾置1天后进行栽种,保持土壤湿润。

3、光照。

风信子只需5000Lx以上,就可保持正常生理活动。

光照过弱,会导致植株瘦弱、茎过长、花苞小、花早谢、叶发黄等情况发生,可用白炽灯在1米左右处补光,但光照过强也会引起叶片和花瓣灼伤或花期缩短。

4、温度。

温度过高,甚至高于35℃时,会出现花芽分化受抑制,畸形生长,盲花率增高的现象;温度过低,又会使花芽受到冻害。

5、湿度。

土壤湿度应保持在60~70%之间,过高,根系呼吸受抑制易腐烂,过低,则地上部分萎蔫,甚至死亡;空气湿度应保持在80%左右,并可通过喷雾、地面洒水增加湿度,也可用通风换气等办法,降低湿度。

风信子的繁殖方法以分球繁殖为主,育种时用种子繁殖,也可用鳞茎繁殖。

母球栽植1年后分生1~2个子球,也有各品种可分生十个以上子球。

可用于分球繁殖,子球繁殖需3年开花。

种子繁殖,秋播,翌年2月才发芽,实生苗培养4~5年后开花。

1、分球繁殖在6月份把鳞茎挖回后,将大球和子球分开,“大球秋植后来年早春可开花,子球需培养3年才能开花。

由于风信子自然分球率低,一般母株栽植一年以后只能分生1~2个子球,为提高繁殖系数,可在夏季休眠期对大球采用阉割手术,刺激它长出子球。

植物离体快繁

植物离体快繁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件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
第三节 离体无性繁殖的商业化 生产的范围和应用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件
五四 三二一 、、 、、、 用濒及雌用用 于危基雄于于 种植因异脱稀 质物工株毒缺 的的程植苗或 试拯植物的急 管救株、快需 保 的三速良 存 快倍繁种 及 速体殖植 交 繁、 物 换 殖单 的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件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
• 7. 原球茎是兰花的种子发芽过程中特有的一种形 态学结构。 (判断正误)
• 8.玻璃化苗与正常苗相比生长速度下降,甚至最 后死亡(判断正误)
• 9.不定芽可 直接从植物器官、组织发生也可先形 成愈伤组织;然后形成不定芽。 (判断正误)
• 10.利用体细胞胚状体来进行无性系的大量繁殖其 特点是:A繁殖系数高、B成苗快、C结构完整、D 不存在嵌合现象(选择)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件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
一般, 植物离体培养的温度低于15 ℃或高于35℃, 对分化和生长都不利。大多数植物最适的培养温度 在23-32 ℃之间,一般控制在(25±2) ℃条件下培养, 热带园艺植物培养温度稍高。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件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
离体培养中环境的湿度主要指培养容器内的湿度, 相对湿度常达100%,但液体培养与固体培养时湿 度可能有变化,固体培养时琼脂的用量与质量对培 养环境的湿度有影响。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件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
②外植体的生理状态对茎芽的反应能力有明 显的影响 选取相对较为幼嫩、生长能力较强的部位 的材料 生长季节 > 休眠季节 幼嫩部分 > 成熟组织
园艺植物生物技术课件
植物离体快繁技术
根据外植体的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剂种类、浓 度和消毒时间进行外植体的表面消毒。参考第一章外植

风信子紫色情感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风信子紫色情感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风信子紫色情感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摘要以风信子“紫色情感”鳞片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外植体的选择,诱导培养基、继代培养基、大鳞茎培养基以及生根培养基的筛选试验。

结果表明:适宜风信子“紫色情感”组培快繁的外植体为内鳞片,诱导培养基为MS+NAA 0.5 mg/L+6-BA 5.0 mg/L,继代扩繁培养基为MS+NAA 0.5 mg/L+6-BA 1.0 mg/L,大鳞茎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1 mg/L+KH2PO4 0.4 mg/L,生根诱导培养基为MS+IBA 2 mg/L。

关键词风信子;外植体;培养基风信子(Hyacinthus orientalis)为百合科风信子属多年生具鳞茎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的地中海东岸与亚洲的小亚细亚等地。

风信子植株低矮,色彩艳丽,花具芬香,适宜庭院布置、盆栽或水养,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是国际花卉市场上重要的球根花卉之一,我国一直在引种栽培[1]。

风信子主要通过分球繁殖,但自然条件下繁殖率很低。

种子繁殖结籽率和发芽率也很低,播种后需生长4~5年才能开花,且变异性大。

人工切割鳞茎盘繁殖虽比自然繁殖效率高,但1年也仅能获得10~30个子球,仍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国内外已经对风信子的组培快速繁殖技术进行了不少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14]。

该文以风信子“紫色情感”鳞片为材料探讨了外植体位置、激素种类及其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继代培养、大鳞茎诱导和生根培养的影响,以期选出“紫色情感”组培各个阶段的最适培养基。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1.1 外植体的选择。

以风信子品种“紫色情感”的鳞茎为材料,选取健壮无病的鳞片作为外植体,外、中、内鳞片各占鳞茎横切面的1/3。

1.1.2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诱导培养基:MS+NAA 0.4 mg/L+6-BA 4.0 mg/L (A1)、MS+NAA 0.4 mg/L+6-BA 5.0 mg/L(A2)、MS+NAA 0.4 mg/L+6-BA 6.0 mg/L(A3)、MS+NAA 0.5 mg/L+6-BA 4.0 mg/L(A4)、MS+NAA 0.5 mg/L+6-BA 5.0 mg/L(A5)、MS+NAA 0.5 mg/L+6-BA 6.0 mg/L(A6)。

西伯利亚杏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西伯利亚杏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

㊀山东农业科学㊀2023ꎬ55(10):30~36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㊀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3.10.005收稿日期:2022-12-28基金项目: 十三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特色经济林高效育种技术与品种创制 (SQ2019YFD100071)ꎻ辽宁山杏种质资源保存与育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运行补助项目(2020132519)作者简介:王世鹏(1999 )ꎬ男ꎬ河北唐山人ꎬ硕士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为经济林良种选育及高效栽培ꎮE-mail:wsphbts@163.com通信作者:刘权钢(1987 )ꎬ男ꎬ吉林辽源人ꎬ博士ꎬ讲师ꎬ主要从事经济林种质创制与培育ꎮE-mail:quangangliu@syau.edu.cn西伯利亚杏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王世鹏ꎬ高子荑ꎬ孙永强ꎬ陈建华ꎬ董胜君ꎬ刘权钢(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辽宁省森林培育重点实验室ꎬ辽宁沈阳㊀110866)㊀㊀摘要:本试验以西伯利亚杏种子和茎段为材料ꎬ进行不同外植体消毒方法㊁种子无菌苗培养最适条件及茎段腋芽诱导㊁增殖和生根培养的最佳激素配比筛选ꎮ结果表明ꎬ西伯利亚杏种子最适消毒方法为75%乙醇30s+2%NaClO10minꎬ茎段则以75%酒精30s+0.1%HgCl21.5min消毒效果最佳ꎮ种子用1.0g/LGA3溶液浸泡6h后接种到MS基本培养基上的萌发率高(91.67%)ꎬ且无菌苗根长㊁根鲜重㊁根干重均最高ꎬ分别达到29.93mm㊁83mg㊁9.67mgꎬ是西伯利亚杏种子无菌苗培养的最适培养条件ꎻ茎段腋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0.2mg/LIBAꎬ诱导率为85.83%ꎻMS添加1.0mg/L6-BA和0.1mg/LNAA为腋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ꎬ增殖系数高ꎬ为3.68ꎻ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5mg/LIBAꎬ生根率为80.00%ꎮ本试验结果可为西伯利亚杏种子打破休眠㊁快速获得无菌苗提供方法依据ꎬ为其遗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ꎬ同时也为推进西伯利亚杏的良种化进程提供技术支撑ꎮ关键词:西伯利亚杏ꎻ种子萌发ꎻ无菌苗培养ꎻ离体快繁中图分类号:Q662.204+.3㊀㊀文献标识号:A㊀㊀文章编号:1001-4942(2023)10-0030-07EstablishmentofinVitroRapidPropagationSystemofPrunussibiricaWangShipengꎬGaoZiyiꎬSunYongqiangꎬChenJianhuaꎬDongShengjunꎬLiuQuangang(CollegeofForestryꎬShen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KeyLaboratoryforSilvicultureofLiaoningProvinceꎬShenyang110866ꎬChina)Abstract㊀ThePrunussibiricaseedsandstemsegmentswereusedastestmaterialstoselectoptimaldis ̄infectionmethodsfordifferentexplantsꎬseedsterileseedlingcultureconditionsandplantgrowthregulatorsforaxillaryshootinductionꎬproliferationandrootingofstemsegments.Theresultsshowedthatthebestdisinfec ̄tionmethodforseedswas75%ethylalcoholfor30s+2%NaClOfor10minꎬandthatforstemsegmentswas75%ethylalcoholfor30s+0.1%HgCl2for1.5min.Aftersoakedin1.0g/LGA3solutionfor6handtheninoculatedontotheMSbasicmediumꎬtheseedgerminationratewashigheras91.67%ꎬandtherootlengthꎬrootfreshweightandrootdryweightofsterileseedlingswerethehighestꎬreaching29.93mmꎬ83mgand9.67mgꎬrespectivelyꎬsoitwasthemostsuitableforsterileseedlingcultureofP.sibiricaseeds.ThebestmediumforstemsegmentaxillarybudinductionwasMS+0.2mg/LIBAꎬandtheinductionratewas85.83%ꎻthebestproliferationmediumwasMS+1.0mg/L6-BA+0.1mg/LNAAwithaproliferationcoefficientof3.68ꎻthebestrootingmediumwas1/2MS+0.5mg/LIBAwiththerootingrateof80.00%.TheseresultscouldprovidetheoreticalbasesforbreakingdormancyofP.sibiricaseedsandobtainingsterileseedlingsrapidlyꎬlaythefoundationforitsgenetictransformationresearchꎬandprovidetechnicalsupportforacceleratingtheprocessofP.sibiricabreeding.Keywords㊀PrunussibiricaꎻSeedgerminationꎻSterileseedlingcultureꎻInvitrorapidpropagation㊀㊀西伯利亚杏(PrunussibiricaL.)又名山杏ꎬ为蔷薇科(Rosaceae)李属(Prunus)植物[1]ꎬ适生于我国温带㊁暖温带地区[2]ꎮ西伯利亚杏是集生态㊁经济㊁社会效益于一身的优良乡土树种[3]ꎬ生态适应性强ꎬ能在干旱㊁瘠薄㊁寒冷㊁风沙大等恶劣条件下正常生长ꎬ具有防风固沙㊁涵养水源等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4]ꎻ此外ꎬ杏仁富含丰富的蛋白质㊁维生素㊁苦杏仁苷等多种营养及药用成分ꎬ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5]ꎮ目前ꎬ我国西伯利亚杏种质资源开发和育种工作已取得很大进展ꎬ培育出了 山杏1号 等一批高产㊁稳产新品种[6]ꎮ但在实际生产中ꎬ西伯利亚杏一直处于自然落种的野生㊁半野生状态ꎬ苗木品质参差不齐ꎬ即使是人工经营的林地ꎬ也处于 有种就摘ꎬ有苗就栽 的粗放管理状态ꎬ经济效益并不可观ꎬ严重阻碍了西伯利亚杏产业的发展[3]ꎮ因此ꎬ如何快速推广具有高产稳产特性的优良品种成为西伯利亚杏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ꎮ组织培养技术作为一种成本低㊁效率高㊁生产周期短的无性繁殖技术ꎬ是种质资源收集与创新㊁良种工厂化育苗的有效手段[7]ꎬ已成为越桔属[8]㊁绣球属[9]㊁槭属[10]等经济林植物扩繁的重要手段ꎬ被广泛应用于种质资源保护㊁遗传育种和无性系苗木的商业化生产中ꎮ组织培养技术与基因工程㊁原生质融合等育种方法紧密结合ꎬ在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1]ꎮ植物种子具有便于储藏㊁取材不受季节制约的优势[12]ꎬ近年来很多学者以香椿[13]㊁柳杉[11]㊁珙桐[14]等树木种子为初代培养材料获得无菌苗并建立了组培快繁体系ꎮ目前关于杏组织培养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ꎬ主要以下胚轴㊁子叶㊁茎尖㊁叶片等作为外植体材料ꎬ进行组培幼化效果[15]㊁愈伤组织诱导[16]㊁不定芽诱导[17]和生根诱导[18]等研究ꎮ总体而言ꎬ杏植株再生相对困难ꎬ受外植体类型㊁激素配比和培养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12]ꎬ目前缺乏相对高效㊁完善的离体快繁体系ꎮ本研究以西伯利亚杏种子和茎段为外植体材料ꎬ利用GA3处理快速打破西伯利亚杏种子休眠机制ꎬ筛选适用于不同外植体的最佳消毒方法㊁种子无菌苗培养最适条件及茎段腋芽诱导㊁增殖㊁生根的最适培养基ꎬ以期建立西伯利亚杏种子和茎段离体快繁体系ꎬ为实现西伯利亚杏的规模化生产㊁加速良种化进程提供理论与技术参考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材料西伯利亚杏种子于2021年6月采自沈阳农业大学喀左县山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ꎮ收集成熟果实ꎬ去除果肉ꎬ杏核清洗后在室温下风干2~3dꎬ经选种㊁净种后储存在4ħ冰箱中备用ꎮ茎段采自沈阳农业大学科研基地10a生西伯利亚杏母树ꎬ6月上旬采集生长良好的一年生枝条ꎬ用保鲜盒带回实验室备用ꎮ1.2㊀试验方法1.2.1㊀外植体消毒方法筛选㊀种子:选取饱满度一致的种子ꎬ去除核壳后用1.0g/LGA3溶液浸泡6hꎬ然后流水冲洗1hꎻ在超净工作台中将其放入75%乙醇中消毒30sꎬ用无菌水冲洗3~4次ꎬ再分别用2%NaClO㊁5%NaClO和0.1%HgCl2进行灭菌处理ꎬ灭菌时间设置为8㊁10㊁12minꎬ共9个处理ꎮ浸泡过程中不断用玻璃棒轻微搅拌ꎬ使种子充分消毒ꎮ消毒结束后用无菌水冲洗3~4次ꎬ去除种皮ꎬ接种到MS基本培养基中ꎮ每个处理接种30粒种子ꎬ重复3次ꎬ14d后统计萌发率和污染率ꎮ茎段:将茎段放置到烧杯内ꎬ流水冲洗1hꎬ在超净工作台中将其放入75%乙醇中用玻璃棒搅拌30sꎬ然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ꎬ再用0.1%HgCl2或2%NaClO进行灭菌处理ꎬ灭菌时间设置为1.0㊁1.5㊁2.0minꎻ取出ꎬ用无菌水冲洗3次ꎬ放置在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ꎬ然后将茎段剪成1cm长带有一个芽点的小段ꎬ接种到MS培养基ꎬ每个处理接种30个ꎬ重复3次ꎬ14d后统计存活率和污染率ꎮ1.2.2㊀种子无菌苗培养条件的优化㊀为了获得西伯利亚杏种子萌发和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ꎬ分别设置不同基本培养基(MS㊁1/2MS㊁WPM)和不同浓度(0.5㊁1.0㊁1.5g/L)GA3溶液处理ꎮ每处理接种30粒消毒种子ꎬ重复3次ꎮ置于(24ʃ2)ħ组培室内进行遮光培养ꎮ14d后统计种子萌发率ꎬ测13㊀第10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王世鹏ꎬ等:西伯利亚杏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量根长ꎬ称量根鲜重ꎬ然后将根放入玻璃培养皿中置于烘箱中ꎬ105ħ杀青20minꎬ80ħ烘干至恒重ꎬ称重ꎮ1.2.3㊀茎段腋芽诱导㊀将消毒后的西伯利亚杏茎段接种到添加不同浓度IBA(0㊁0.2㊁0.4㊁0.6㊁0.8mg/L)的MS启动培养基上ꎬ研究不同浓度IBA对其腋芽诱导的影响ꎮ每个处理接种40个外植体ꎬ重复3次ꎮ接种后观察并记录腋芽生长状况ꎬ21d左右统计诱导率ꎮ1.2.4㊀腋芽增殖培养㊀将启动培养基中诱导获得的长势一致且健壮的无菌西伯利亚杏芽苗分别接种到5种增殖培养基上:MS+0.1mg/LNAA+1.0mg/L6-BA㊁MS+0.1mg/LNAA+0.5mg/L6-BA㊁MS+0.2mg/LNAA+0.5mg/L6-BA㊁WPM+0.1mg/LNAA+1.0mg/L6-BA㊁WPM+0.1mg/LNAA+0.5mg/L6-BAꎮ每个处理接种40个芽苗ꎬ重复3次ꎮ观察并记录幼苗生长状况ꎬ30d左右统计增殖系数ꎮ1.2.5㊀生根培养㊀选择增殖培养获得的2cm左右丛生芽ꎬ剪取单芽接种至分别添加0.2㊁0.5㊁0.8mg/LIBA或NAA的1/2MS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ꎮ上述每处理接种10个芽ꎬ重复3次ꎬ接种后观察并记录幼苗生根状况ꎬ30d左右统计生根率ꎮ1.3㊀数据处理与分析使用MicrosoftExcel2021软件进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ꎻ使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ꎮ计算公式如下:萌发率(%)=(萌发种子数/接种种子数)ˑ100ꎻ污染率(%)=(污染外植体数/接种外植体数)ˑ100ꎻ茎段腋芽诱导率(%)=(萌发茎段数/接种茎段数)ˑ100ꎻ增殖系数=增殖芽数/接种芽数ꎻ生根率(%)=(生根苗数/接种苗数)ˑ100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不同外植体的最佳消毒处理筛选2.1.1㊀种子消毒㊀由表1可知ꎬ不同消毒处理对西伯利亚杏种子萌发率和污染率具有显著影响ꎮ5%NaClO消毒不同时间的污染率均为零ꎬ但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ꎬ萌发率较低ꎬ且消毒时间越长萌发率越低ꎮ2%NaClO与5%NaClO的消毒效果相比ꎬ种子的萌发率(ȡ80%)显著升高ꎬ尤以消毒10min的萌发率最高ꎬ达到91.67%ꎬ其次为消毒8minꎬ两者间差异不显著ꎮ比较0.1%HgCl2和2%NaClO的消毒效果发现ꎬ西伯利亚杏种子的萌发率均表现为随着灭菌时间的延长先升高后降低ꎬ灭菌10min的萌发率最高ꎬ分别为80.00%和91.67%ꎮ综合分析ꎬ用2%NaClO消毒10min对种子进行消毒的效果最佳ꎮ㊀㊀表1㊀不同消毒处理对西伯利亚杏种子的消毒效果比较㊀%编号处理萌发率污染率10.1%HgCl28min77.67ʃ6.81ABab22.22ʃ1.93Aa20.1%HgCl210min80.00ʃ10.00ABab13.33ʃ3.33Bb30.1%HgCl212min76.67ʃ5.77ABb0.00ʃ0.00Dd42%NaClO8min86.77ʃ12.58Aab6.67ʃ0.00Cc52%NaClO10min91.67ʃ2.89Aa0.00ʃ0.00Dd62%NaClO12min80.00ʃ5.00ABab12.22ʃ1.93Bb75%NaClO8min63.68ʃ10.97Bc0.00ʃ0.00Dd85%NaClO10min41.67ʃ2.89Cd0.00ʃ0.00Dd95%NaClO12min26.67ʃ2.89Ce0.00ʃ0.00Dd㊀㊀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大㊁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处理间在0.01㊁0.05水平上差异显著ꎬ下同ꎮ2.1.2㊀茎段消毒㊀由表2可知ꎬ2%NaClO处理的茎段污染率整体高于0.1%HgCl2处理ꎬ且存活率整体低于0.1%HgCl2处理ꎻ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ꎬ两种消毒剂处理的茎段污染率均降低ꎬ而存活率均先升高后降低ꎮ其中ꎬ0.1%HgCl2消毒1.5min处理(处理2)的茎段存活率最高ꎬ为61.67%ꎬ污染率为12.22%ꎻ0.1%HgCl2消毒2min处理的茎段污染率最低ꎬ为零ꎬ但存活率仅为27.78%ꎬ极显著低于处理2ꎮ综上ꎬ茎段最佳消毒处理为0.1%HgCl2消毒1.5minꎮ㊀㊀表2㊀不同消毒处理对西伯利亚杏茎段的消毒效果比较㊀%编号处理存活率污染率10.1%HgCl21.0min56.67ʃ2.89ABa16.67ʃ5.77Cc20.1%HgCl21.5min61.67ʃ2.89Aa12.22ʃ1.93CDc30.1%HgCl22.0min27.78ʃ4.19BCb0.00ʃ0.00Dd42%NaClO1.0min22.22ʃ1.93Cb77.78ʃ1.73Aa52%NaClO1.5min24.44ʃ0.96Cb72.22ʃ9.24ABa62%NaClO2.0min16.67ʃ28.87Cb61.11ʃ7.21Bb2.2㊀不同浓度GA3、培养基类型对西伯利亚杏种子无菌苗培养的影响2.2.1㊀不同浓度GA3对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㊀不同浓度GA3对西伯利亚杏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有显著影响(表3)ꎮ随着GA3浓度的升高ꎬ种子萌发率及根长㊁根鲜重㊁根干重均表现出先增长再降低的规律ꎮGA3浓度为1.0g/L时ꎬ种子萌发率最高ꎬ无菌苗长势最好ꎬ种子萌发率㊁根长㊁根鲜重㊁2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根干重分别为91.67%㊁29.93mm㊁83.00mg㊁9.67mgꎬ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ꎮ综上ꎬ选用1.0g/LGA3浸泡种子ꎬ对西伯利亚杏种子萌发和无菌苗生长的效果最好ꎮ㊀㊀表3㊀不同浓度GA3对西伯利亚杏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处理编号GA3浓度/(g/L)萌发率/%根长/mm根鲜重/mg根干重/mg10.546.67ʃ5.77Bb25.42ʃ0.94Bb78.33ʃ2.08Bb8.33ʃ0.58Ab21.091.67ʃ2.89Aa29.93ʃ0.91Aa83.00ʃ1.37Aa9.67ʃ0.47Aa31.535.00ʃ2.50Bc14.95ʃ0.89Cc43.00ʃ0.81Cc6.33ʃ0.58Bc2.2.2㊀不同培养基类型对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㊀在明确最佳消毒方法和GA3浓度的基础上ꎬ进一步筛选最佳培养基类型ꎮ结果表明ꎬ种子接种在MS培养基上5d后开始萌动ꎬ长出下胚轴ꎻ接种在1/2MS和WPM培养基上的种子则均在8d左右才有萌动反应ꎮ由表4可知ꎬ处理1(MS)的种子萌发率最高(91.67%)ꎬ极显著优于处理2(1/2MS)和处理3(WPM)ꎬ处理2的种子萌发效果最差(31.67%)ꎮ从无菌苗根的生长状况看ꎬMS培养基中无菌苗的根长㊁根鲜重和根干重极显著优于1/2MS和WPMꎬ分别达到29.93mm㊁83.00mg㊁9.67mgꎮ综上ꎬMS培养基是最适合西伯利亚杏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培养基ꎮ㊀㊀表4㊀不同培养基类型对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处理编号基本培养基萌发率/%根长/mm根鲜重/mg根干重/mg1MS91.67ʃ2.89Aa29.93ʃ0.91Aa83.00ʃ1.37Aa9.67ʃ0.47Aa21/2MS31.67ʃ1.53Cc19.40ʃ1.00Cc24.00ʃ0.88Cc2.67ʃ0.12Cc3WPM42.33ʃ2.08Bb25.71ʃ0.99Bb47.33ʃ1.52Bb4.33ʃ0.58Bb2.3㊀不同浓度IBA对西伯利亚杏茎段腋芽诱导的影响不同浓度IBA对西伯利亚杏茎段腋芽的诱导率达35.00%~85.83%ꎬ随着IBA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表5)ꎮ其中ꎬ在0.2mg/LIBA处理下ꎬ腋芽诱导率最高(85.83%)且萌发早ꎬ接种6~9d芽点即开始萌动ꎬ至20d左右形成2~4cm小绿梢ꎬ叶片自然舒展ꎬ生长状况良好(图1A㊁B)ꎮIBA浓度过高(>0.2mg/L)会导致腋芽诱导率显著降低ꎬ腋芽长势较差ꎬ节间不易伸长ꎮ因此ꎬ西伯利亚杏茎段腋芽诱导的最佳IBA浓度为0.2mg/Lꎮ㊀㊀表5㊀不同浓度IBA对西伯利亚杏腋芽诱导的影响处理编号IBA/(mg/L)诱导率/%1051.67ʃ1.44Cc20.285.83ʃ2.89Aa30.473.33ʃ2.89Bb40.650.83ʃ3.82Cc50.835.00ʃ2.50Dd图1㊀西伯利亚杏腋芽诱导(A和B)㊁增殖(C)和生根培养(D和E)33㊀第10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王世鹏ꎬ等:西伯利亚杏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2.4㊀不同基础培养基类型及激素浓度对腋芽增殖的影响由表6可以看出ꎬ当6-BA浓度为0.5mg/L时ꎬ西伯利亚杏腋芽的增殖系数较低ꎬ丛生芽叶片弯曲ꎬ节间无法伸长(图1C㊁图2A)ꎮ当6-BA浓度增至1.0mg/L时ꎬ腋芽的增殖系数显著增加ꎬ处理3(MS+0.1mg/LNAA+1.0mg/L6-BA)增殖系数较高ꎬ为3.68ꎬ丛生芽的叶片舒展ꎬ节间能够伸长(图2B)ꎻ处理5(WPM+0.1mg/LNAA+1.0mg/L6-BA)增殖系数最高ꎬ但丛生芽基部产生大量愈伤组织ꎬ叶片无法展开(图2C)ꎮ综上ꎬMS+0.1mg/LNAA+1.0mg/L6-BA为腋芽增殖的最适培养基ꎮ㊀㊀表6㊀不同基础培养基类型及激素浓度对腋芽增殖的影响处理编号培养基增殖系数1MS+0.1mg/LNAA+0.5mg/L6-BA2.00ʃ0.18Bb2MS+0.2mg/LNAA+0.5mg/L6-BA1.73ʃ0.13Bb3MS+0.1mg/LNAA+1.0mg/L6-BA3.68ʃ0.24Aa4WPM+0.1mg/LNAA+0.5mg/L6-BA2.11ʃ0.25Bb5WPM+0.1mg/LNAA+1.0mg/L6-BA4.11ʃ0.36AaA㊁B㊁C培养基分别为MS+0.1mg/LNAA+0.5mg/L6-BA㊁MS+0.1mg/LNAA+1.0mg/L6-BA㊁WPM+0.1mg/LNAA+1.0mg/L6-BAꎮ图2㊀不同增殖培养基中丛生芽的生长状态2.5㊀不同生长素种类及浓度对生根的影响1/2MS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NAA或IBA均可以诱导生根ꎮ从接种后3d起ꎬ添加NAA处理的茎段基部处开始膨大形成愈伤组织ꎬ随着培养时间延长ꎬ愈伤组织不断增大增多ꎻ培养两周后ꎬ愈伤组织处开始有乳白色的根长出ꎬ但无侧根分化ꎮ添加IBA处理的茎段底端形成的愈伤组织量少ꎬ接种后7d底端就有乳白色的根长出ꎬ而且具有侧根ꎻ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ꎬ根系逐渐增长ꎬ无菌苗长势优于NAA处理(图1D㊁E)ꎮ添加0.5mg/LIBA生根率最高ꎬ为80.00%ꎬ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7)ꎮ因此ꎬ西伯利亚杏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0.5mg/LIBAꎮ㊀㊀表7㊀不同生长素种类及浓度对生根的影响处理编号IBA/(mg/L)NAA/(mg/L)生根率/%10.2013.3ʃ1.20Ff20.5080.0ʃ1.65Aa30.8043.8ʃ1.10Dd400.250.0ʃ2.18Cc500.560.0ʃ2.61Bb600.831.2ʃ3.40Ee3㊀讨论与结论外植体灭菌是体外再生的重要环节ꎬ直接影响再生体系的建立ꎮ由于植物组织中存在的污染微生物不同ꎬ找到适当的消毒方法至关重要[19]ꎮ目前多采用NaClO㊁HgCl2㊁酒精等一种或多种消毒剂联合对外植体进行消毒ꎮ宫惠[20]和杨超臣[13]等研究表明ꎬHgCl2对种子具有毒害作用ꎬ用其进行种子消毒时会对细胞造成损伤ꎬ不利于种子萌发ꎮ本试验也发现0.1%HgCl2对西伯利亚杏种子的消毒效果差于2%NaClOꎻ以2%NaClO消毒10min的效果最佳ꎬ种子萌发率达到91.67%ꎬ污染率为零ꎮ另外ꎬ外植体不同ꎬ其适宜的消毒剂种类和消毒方法也不尽相同ꎮ本研究中ꎬ0.1%HgCl2对西伯利亚杏茎段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2%NaClOꎬ在粉花山杏茎段消毒研究中也得出相同的结论[21]ꎮ原因可能是茎段外源菌较多ꎬNaClO难以清除ꎬ同时也说明茎段对短时HgCl2处理具有一定的耐受性[22]ꎮ西伯利亚杏种子具有生理后熟性ꎬ具有较长的休眠期ꎮ目前解除果树种子休眠主要采用沙藏4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低温层积法和外源激素处理[23]ꎬ其中施用外源激素所需时间较短且使用相对灵活ꎮ已有研究表明ꎬ外源GA3在打破种子生理休眠和促进萌发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4-25]ꎬ适宜浓度的GA3能够促进楸树[26]和沙枣[27]种子萌发ꎮ本试验利用GA3溶液浸泡打破西伯利亚杏种子休眠ꎬ在0.5~1.5g/L范围内ꎬGA3处理对西伯利亚杏种子萌发和生长表现出低浓度促进㊁高浓度抑制的规律ꎬ与在楸树[26]和沙枣[27]上的研究结果一致ꎻ以1.0g/LGA3处理的种子萌发效果最好ꎬ同时促进了无菌苗的发育和根的生长ꎮ培养基作为植物组织培养的营养基础ꎬ是决定组织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ꎬ需要根据不同的组培生产和试验目的㊁植物种类和培养部位等选择适宜的培养基ꎮMS培养基无机盐含量较高ꎬ微量元素种类齐全㊁浓度较高ꎻWPM培养基不含锰和碘ꎬ钙㊁钾和硝态氮的含量高ꎬ适用于大多数木本植物的培养ꎮ本试验选用WPM㊁1/2MS和MS培养基ꎬ不添加任何激素ꎬ以探究适合西伯利亚杏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基本培养基ꎬ结果发现MS较WPM和1/2MS更利于西伯利亚杏种子萌发和生长ꎬ这与王立科等[28]对野生黑果枸杞组培试验的结果相似ꎬ但与在铁皮石斛[29]和香椿[13]中的试验结果不同ꎮ这可能是由于不同植物品种具有不同的遗传㊁生物和生态特征ꎬ影响了对营养物质的需求[30]ꎮ通过茎段腋芽诱导直接获得无菌芽苗的方式能够实现植物离体快繁且遗传稳定[31]ꎮ单独使用生长素可以促进腋芽直接萌发成芽[32]ꎬ在紫花槭[33]和元宝枫[34]的离体快繁中ꎬ适宜浓度的IBA对茎段腋芽诱导具有显著效果ꎻ但高浓度的IBA也会抑制腋芽的萌发[33]ꎮ本研究发现IBA对西伯利亚杏茎段腋芽诱导的影响显著ꎬ当IBA浓度为0.2mg/L时诱导率最高ꎮ不同植物品种增殖培养中使用的培养基类型及激素种类和浓度存在差异ꎮ李属植物增殖培养中比较常用的激素组合为6-BA与NAA或IBA[35-36]ꎮ如仁用杏品种 围选1号 和 优一 腋芽增殖培养中以MS为基本培养基ꎬ添加1.0mg/L6-BA㊁0.1mg/LNAAꎬ获得了较好的增殖效果ꎻ而李㊁杏砧木品种 St.JulienA 在WPM+1.0mg/L6-BA+0.1mg/LIBA中增殖系数高ꎬ且生长良好ꎮ本研究对不同浓度6-BA与0.1mg/LNAA组合用于西伯利亚杏腋芽增殖时发现ꎬ在MS培养基中ꎬ1.0mg/L6-BA的增殖系数显著高于0.5mg/L6-BAꎬ且丛生芽长势良好ꎬ节间能够伸长ꎬ叶片舒展ꎬ说明较高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与较低浓度的生长素组合可获得良好的增殖效果[10]ꎻ在WPM培养基中ꎬ虽腋芽增殖系数高于在MS培养基中ꎬ但丛生芽生长状况较差ꎬ基部产生大量愈伤组织ꎬ叶片无法展开ꎮ所以MS培养基更适合西伯利亚杏腋芽的增殖培养ꎮ有效的生根诱导是建立西伯利亚杏离体快繁的重要前提[37]ꎮIBA和NAA是植物生根培养中最常用的生长素ꎮ本研究发现ꎬNAA和IBA均能诱导西伯利亚杏生根ꎮ但在添加NAA的生根培养基中ꎬ与培养基接触的茎段基部先长出愈伤组织ꎬ根从愈伤组织处长出且生根缓慢ꎻ而在添加IBA的生根培养基中ꎬ不易产生愈伤组织ꎬ根系从茎段基部直接长出ꎬ生根效率高ꎮ可见ꎬIBA对西伯利亚杏的生根效果优于NAAꎬ与前人研究结论[36-39]相似ꎮ综上ꎬ本试验通过对西伯利亚杏种子和茎段最佳消毒处理㊁种子无菌苗培养条件及茎段腋芽诱导㊁增殖和生根的组培体系研究ꎬ建立了西伯利亚杏种子和茎段无菌苗培养及快繁技术体系:西伯利亚杏种子采取75%乙醇30s+2%NaClO10min的消毒方式进行灭菌ꎬ用1.0g/LGA3溶液浸泡6h后接种到MS基本培养基上ꎬ种子萌发率高达91.67%ꎻ茎段用75%乙醇30s+0.1%HgCl21.5min消毒ꎬ然后接种到腋芽诱导培养基(MS+0.2mg/LIBA)上ꎬ腋芽诱导率达85.83%ꎻ30d时转接入腋芽增殖培养基MS+1.0mg/L6-BA+0.1mg/LNAA上ꎬ增殖系数可达3.68ꎻ30d时转接入生根培养基(1/2MS+0.5mg/LIBA)上ꎬ生根率可达80.00%ꎮ本研究为西伯利亚杏遗传转化研究奠定了基础ꎬ对实现西伯利亚杏的规模化生产㊁加速良种化进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ꎮ参㊀考㊀文㊀献:[1]㊀张加延ꎬ张钊.中国果树志:杏卷[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53㊀第10期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王世鹏ꎬ等:西伯利亚杏离体快繁体系的建立社ꎬ2003:32-33.[2]㊀王利兵.三种山杏资源调查与其分布规律[J].林业资源管理ꎬ2011(5):65-70.[3]㊀吴月亮ꎬ许淼ꎬ张静涵ꎬ等.山杏不同无性系的产量性状及种仁营养成分研究[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ꎬ2018ꎬ38(6):27-33.[4]㊀刘明国ꎬ王威ꎬ贺江ꎬ等.山杏混交林花果期小气候特点及其对坐果率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ꎬ2010ꎬ38(6):28-30.[5]㊀包文泉ꎬ乌云塔娜ꎬ王淋.内蒙古野生山杏优良单株核仁成分的遗传变异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ꎬ2016ꎬ36(4):25-29.[6]㊀董胜君ꎬ尹健ꎬ刘明国ꎬ等.山杏新品种光合生理特性研究[J].经济林研究ꎬ2016ꎬ34(2):67-72.[7]㊀王超.苹果品种及砧木脱毒和快繁体系建立[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ꎬ2014.[8]㊀李雪ꎬ李国泽ꎬ杨玲ꎬ等.越桔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植物生理学报ꎬ2020ꎬ56(5):921-930.[9]㊀秦紫艺ꎬ陈双双ꎬ王华娣ꎬ等.绣球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ꎬ2021ꎬ49(19):45-50.[10]胡选萍ꎬ蒋景龙.槭属(AcerL.)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J].分子植物育种ꎬ2021ꎬ19(22):7561-7569. [11]蒋时姣ꎬ钟宇ꎬ张帆ꎬ等.柳杉种子无菌苗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J].植物生理学报ꎬ2014ꎬ50(7):1039-1044. [12]王鸿ꎬ郝燕ꎬ王玉安ꎬ等.杏植株再生与遗传转化研究进展[J].果树学报ꎬ2011ꎬ28(5):875-879.[13]杨超臣ꎬ张婷ꎬ朱天然ꎬ等.香椿种子无菌苗再生体系的建立[J].经济林研究ꎬ2018ꎬ36(3):114-119.[14]吴俊长ꎬ李萌ꎬ曹福祥ꎬ等.珙桐种子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ꎬ2016ꎬ36(2):66-70ꎬ95. [15]董胜君ꎬ刘明国ꎬ郑可ꎬ等.基于幼化效果的山杏组培繁殖技术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ꎬ2017ꎬ37(3):595-601. [16]何炎红ꎬ吴高殷ꎬ白玉娥ꎬ等.山杏愈伤组织诱导及植株再生[J].北方园艺ꎬ2016(4):101-106.[17]谢晓婷ꎬ郭明星ꎬ许竹叶ꎬ等. 小白杏 诱导愈伤组织及不定芽体系的优化[J].山东农业科学ꎬ2017ꎬ49(12):6-10. [18]刘晓光ꎬ单梅华ꎬ苏帅ꎬ等.山杏组培苗生根培养基优化及移栽[J].分子植物育种ꎬ2020ꎬ18(6):1999-2005. [19]MohsenHꎬRoohangizNꎬMasoudT.Modelingandoptimizinginvitrosterilizationofchrysanthemumviamultilayerperceptron ̄non ̄dominatedsortinggeneticalgorithm-Ⅱ(MLP-NSGAII)[J].FrontiersinPlantScienceꎬ2019ꎬ10:282.[20]宫惠ꎬ李文杰ꎬ孟繁旭ꎬ等.欧洲缬草无菌苗培养及其根段不定根的诱导[J].分子植物育种ꎬ2020ꎬ18(18):6127-6134.[21]万冬梅.粉花山杏选育及无性繁殖技术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ꎬ2016.[22]IqraFꎬQadriZAꎬRatherZAꎬetal.Optimizationofanim ̄provedꎬefficientandrapidinvitromicropropagationprotocolforPetuniahybridaVilm.cv. Bravo [J].SaudiJournalofBio ̄logicalSciencesꎬ2021ꎬ28(7):3701-3709.[23]刘晓光ꎬ李贺丹.山杏胚培养影响因素研究[J].北方园艺ꎬ2016(3):106-108.[24]MatillaAJꎬMatilla ̄VázquezMA.Involvementofethyleneinseedphysiology[J].PlantScienceꎬ2008ꎬ175(1/2):87-97. [25]LinkiesAꎬLeubner ̄MetzgerG.Beyondgibberellinsandab ̄scisicacid:howethyleneandjasmonatescontrolseedgermina ̄tion[J].PlantCellReportsꎬ2011ꎬ31(2):253-270. [26]崔令军ꎬ陈诗嘉ꎬ刘瑜霞ꎬ等.激素处理对楸树种子在不同温度下萌发特性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ꎬ2020ꎬ48(2):12-16.[27]陈建新ꎬ李明ꎬ王娟ꎬ等.不同处理方式对沙枣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J].种子ꎬ2022ꎬ41(6):70-75.[28]王立科ꎬ毛善国ꎬ杨平ꎬ等.野生黑果枸杞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J].分子植物育种ꎬ2021ꎬ19(12):4083-4087. [29]邱诗春ꎬ张世平ꎬ冯山柴ꎬ等.铁皮石斛种子快繁培养体系的优化[J].江苏农业科学ꎬ2021ꎬ49(3):58-61. [30]孙小兵ꎬ郭素娟.成龄板栗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ꎬ2015ꎬ35(4):51-55.[31]丁光雪ꎬ杨迪ꎬ辛纳慧ꎬ等. 翠香 猕猴桃离体再生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21ꎬ52(3):6. [32]许丁帆ꎬ刘艳军ꎬ张彤ꎬ等.垂丝海棠组培快繁体系的建立[J].种子ꎬ2022ꎬ41(2):144-148.[33]张佳奇ꎬ高玉福ꎬ徐博ꎬ等.长白山特有彩叶树种紫花槭的组培快繁[J].植物生理学报ꎬ2021ꎬ57(8):1701-1707. [34]马秋月ꎬ李倩中ꎬ李淑顺ꎬ等.元宝枫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ꎬ2021ꎬ45(2):220-224.[35]孙清荣ꎬ王金政ꎬ薛晓敏ꎬ等.欧洲李 红艳1号 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报ꎬ2015ꎬ51(7):1024-1028.[36]孙浩元ꎬ杨丽ꎬ张俊环ꎬ等.砧木 St.JulienA 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J].北方园艺ꎬ2018(21):80-84.[37]KhafriAZꎬSoloukiMꎬZarghamiRꎬetal.InvitropropagationofthreeIranianapricotcultivars[J].InVitroCellularandDe ̄velopmentBiology Plantꎬ2021ꎬ57:102-117.[38]吴高殷ꎬ田有亮ꎬ何炎红ꎬ等.山杏茎尖和茎段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J].经济林研究ꎬ2017ꎬ35(2):151-156. [39]MitrofanovaOVꎬMitrofanovaIVꎬKuzminaTNꎬetal.Invitroadventitiousshootregenerationfromleafexplantsofsomeapricotcultivars[J].CienciaEAgrotecnologiaꎬ2019ꎬ43:e001319.63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5卷㊀。

经典:第五章--植物离体快速繁殖

经典:第五章--植物离体快速繁殖
21
茎尖培养类型
根据培养目的和取材大小分为: 微茎尖培养 普通茎尖培养
22
普通茎尖指几毫米到几十毫米的芽尖及侧芽
23
微茎尖为0.3-0.5mm
24
普通茎尖培养方法












驯 化

移 栽
25
取材
①直接取材: 在生长旺盛、枝条健壮、无病的母株
上选生长不久、杂菌污染少的顶梢(1 -2cm)(取前可喷杀菌药),取顶芽 或侧芽。 ②从试管苗获取。
取1-2㎝顶梢
26
茎尖培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般都采用稍大一些的茎尖来培养。之所以用茎尖培养,是为了脱 除病毒病的危害,因为只有茎尖未受病毒侵染。
如果是经过病毒鉴定的母株,或该种植物有无病毒并不在考虑之中, 当然最好是采用腋芽,或带腋芽的茎切段。过小的茎尖只有很低的 存活率,并且最初生长太慢。
如果某些植物具有比较强的顶端优势,那么在培养中也同样有所表 现,往往顶芽抑制侧芽的萌发,这样总是获得分枝很少的独立的枝 条,限制了繁殖的速度,通常采取切除顶芽和适当增加细胞分裂素 两项措施加以克服。
47
移栽前的准备
A. 试管苗壮苗 加入生长控制剂,如多效唑,B9(丁酰肼),CCC(矮壮素),
其作用是使苗粗壮,叶绿素增加。
48
B.试管苗炼苗
移栽前可将培养物不打开瓶 口移到自然光照下锻炼2-3d,让 试管苗接受强光的照射,使其长 得壮实起来,然后再开口练苗13d,经受较低湿度的处理,以适 应将来自然湿度的条件。
胚状体产生的五种方式: ① 由外植体的表皮细胞直接产生胚状体; ② 由外植体组织内部的细胞产生胚状体; ③ 由愈伤组织的表面细胞产生胚状体; ④ 由胚性细胞复合体的表面细胞产生胚状体; ⑤ 由单个游离细胞直接产生胚状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S 6 B . mg・ 一 NAA . mg・ ~ n w n s ae a et r t a s ge s ae h n u t n r t a 1 0 .te r l e ain + 一 A5O L + 01 L .a d t i — c l w s b t h n i l — c l .T e i d ci ae w s 0 % e n o h p oi r t f o mut l s 0 l p e wa 1 .T e p r p ae me i m o e d r l as wa :MS 6一 A30 i h a p o r t d u f r tn e e f s i + B .mg・ NAA02 L一 + . mg・ .a d h efc w s et r L~ n te f t a b t e e t a h t o c l e me t .T e i d ci n r t a 1 0 .t e p o i r t n h n t a f s a e s g n s h n u t ae w s 0 % o h r l e ai mu t l s 2 .7 f o l pe wa 6 2 .T e b s d u o u c l r i h e t me i m n s b u t e u
2 .7 最 佳 继 代 培 养 基 为 : + 一 A .m ・ ~ N A . ・ - K 1 2 g L , 殖 系 数 达 29 ; 根 诱 导 最 佳 培 养 基 为 :,MS 62 ; MS 6 B 2 g L + A 05 O mg L 1 1 .m ・ ~ 增 + 0 .1 生 12 +
风信 子离体 快繁体 系的建 立
孙 晓梅 , 李 妍 , 宏 光 , 文 山 , 亚斌 杨 崔 王
( 阳 农业 大 学 林 学 院 , 阳 1 0 6 ) 沈 沈 1 86
摘 要 : 究 以风 信 子 Gpyq en的 鳞 片 及 幼 叶 为 外 植 体 直 接 诱 导 不 定 芽 生 成 . 果 表 明 : is ue 单 鳞 片 、 鳞 片 的 初 代最 佳 研 is u e 结 Gp y e n q 双 诱 导 培 养 基 为 : + 一 A .m ・ 一 N A . ・ ~ 且 双鳞 片 诱 导 效 果 好 于单 鳞 片 , 导 率 达 10 , 殖 系 数 达 1 ; 叶 外 植 体 MS 6 B 50 g L + A 01 L , mg 诱 0% 增 0幼 初 代 最 佳 诱 导 培 养 基 为 : + 一 A . ・ ~ N A .m ・~, 叶 作 为 外 植 体 比鳞 片 诱 导 效 果 好 , 导 率 达 10 , 殖 系 数 达 MS 6 B 30 mg L + A 02 g L 幼 诱 0% 增
沈 阳农 业 大学 学报 ,0 0 0 ,11:3 3 2 1 — 2 4 ()3 — 6
Iun lo 2, 1 1 :3 3 o ra f S e v n g iu u a n v ri , 0 0 0 4 ()3 — 6 t
A h euto hsep r e t te a por t m du o nt lc l r fs ge sae ad ti-cl o is ue a: ste rsl fti x ei n: h p rpi e e i friia ut e o i l—cl n wn sa fGpy Q en w s m a m i u n e
Ra i ir p o a a i n S se Vi n Vir lu e p d M c o r p g t y tm a i t o Cu t r o
i n Hya i t s re a i L. cn hu o int l s
S UN a - i I Ya ,YANG n - u n ,CUI W e - h n Xi o me ,L n Ho g g a g n s a ,W ANG - i Ya b n
muli ia in tpl to wa M S+6一BA2. g・ c s 0m L~+NAAO5mg ・ 一+KT02mg ・ -. The p o iea in mu pe . L . L I r lfr to hi l wa 2. . Th r to f o t s 91 e a i o r o
(ol eo oet , h nagA r utrlU iesy S eyn 8 6 C ia C lg fFrs y S eyn gi l a nvri , hn ag 10 6 , hn) e r c u t 1
Ab ta t d e tiu h os w r id c d f m sa e m ns a d tn e e f o y c tu r n l .C .G p y Q e n s c :A v nio s s ot ee n u e r c l sg e t n e d r l s f H a i h s oi t i L V is u e . r t o e a n e as
NAA .mg L 生 根 率 可 达 9 -3 。 0 2 ・ ~. 33 %
关键 词 : 信 子 ; 体 快 繁 ; 片 ; 叶 风 离 鳞 幼 中 图分 类 号 : 9 9 1 .3 Q 4 . . 2 7 8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 00 1 0 (0 0 0 — 0 3 0 10 — 7 0 2 1 )1 0 3 —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