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礼仪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礼仪动作介绍示范课件

以上三种礼节均属“吉事之拜”。振动,是丧礼相见中最隆重的跪拜
吉拜,就是正拜,男尚左,女尚右。古代有守孝三年的礼俗,三年期后和丧家相见时行'吉拜礼'。郑玄注:“吉拜,拜而后稽颡。”就是说先“空首”拜,然后“顿首”拜。
凶拜,服丧三年期内,或丧礼用的礼节,男尚右,女尚左。凶拜是居丧期间答拜宾客的礼节。郑玄注:“凶拜,稽颡而后拜,谓三年服者。”《礼记檀弓上》:“孔子曰:‘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三年之丧,吾从其至者。’”这一礼节形式是先“顿首”拜,然后“空首”拜。丧家在三年居丧期内以此礼答拜宾客,以表示悲痛和感谢之意。
抱拳不是正规礼仪,通常为江湖豪杰的见面时招呼方式。抱拳非常简单,两臂端起,双手握成拳状,身体不动,手也不用上下移动。
抱拳揖礼:(1) 抱拳合臂向前上下移动三次,表示求见抱拳不是
2.揖礼分类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揖礼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
(1)土揖(下揖)拱手前伸而稍向下,用于长辈或上司还礼。身体跪立,双手抱拳,左手在外,右拳在内,俯身约30度,推手稍向下。
(4)特揖、旅揖、旁三揖(5)长揖
3.叉手礼叉手礼是古代汉族拱手揖礼中的一种姿势,叉手示敬,唐、宋、辽、金、元时期的一种行礼方式,也叫交手礼。宋代《事林广记》载“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四指,左手姆指在右手腕内,左手四指皆直,以右手大指向上。方为叉手法也。叉 手礼也演变成双手交叉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置于左手拇指与其他四只之间的简单手法。一般用于年纪较大,手脚不便的人。
(5)长揖肃立,俯身,拱手高举(高过眉心),自上而下移至最低,俯身90度,是谓“长揖至地”。行礼时站立俯身,两手合抱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虽然恭敬,但有时表示倨傲。《史记》记载“郦生不拜,长揖”的故事。《明史●海瑞传》载:“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反映了他不媚权贵的性格。后来长揖成了不分尊卑的主客相见礼。
吉拜,就是正拜,男尚左,女尚右。古代有守孝三年的礼俗,三年期后和丧家相见时行'吉拜礼'。郑玄注:“吉拜,拜而后稽颡。”就是说先“空首”拜,然后“顿首”拜。
凶拜,服丧三年期内,或丧礼用的礼节,男尚右,女尚左。凶拜是居丧期间答拜宾客的礼节。郑玄注:“凶拜,稽颡而后拜,谓三年服者。”《礼记檀弓上》:“孔子曰:‘拜而后稽颡,颓乎其顺也。稽颡而后拜,颀乎其至也。三年之丧,吾从其至者。’”这一礼节形式是先“顿首”拜,然后“空首”拜。丧家在三年居丧期内以此礼答拜宾客,以表示悲痛和感谢之意。
抱拳不是正规礼仪,通常为江湖豪杰的见面时招呼方式。抱拳非常简单,两臂端起,双手握成拳状,身体不动,手也不用上下移动。
抱拳揖礼:(1) 抱拳合臂向前上下移动三次,表示求见抱拳不是
2.揖礼分类据《周礼》记载,根据双方的地位和关系,揖礼有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之分
(1)土揖(下揖)拱手前伸而稍向下,用于长辈或上司还礼。身体跪立,双手抱拳,左手在外,右拳在内,俯身约30度,推手稍向下。
(4)特揖、旅揖、旁三揖(5)长揖
3.叉手礼叉手礼是古代汉族拱手揖礼中的一种姿势,叉手示敬,唐、宋、辽、金、元时期的一种行礼方式,也叫交手礼。宋代《事林广记》载“凡叉手之法,以左手紧把右手四指,左手姆指在右手腕内,左手四指皆直,以右手大指向上。方为叉手法也。叉 手礼也演变成双手交叉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置于左手拇指与其他四只之间的简单手法。一般用于年纪较大,手脚不便的人。
(5)长揖肃立,俯身,拱手高举(高过眉心),自上而下移至最低,俯身90度,是谓“长揖至地”。行礼时站立俯身,两手合抱拱手高举,自。上而下向人行礼。虽然恭敬,但有时表示倨傲。《史记》记载“郦生不拜,长揖”的故事。《明史●海瑞传》载:“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反映了他不媚权贵的性格。后来长揖成了不分尊卑的主客相见礼。
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成人礼专题PPT课件

就是通过进行一些仪式礼节象征童年 进入成年。作为成年人,可以参加氏
族各项活动。
是男孩女孩进入成人世界必经的 严格考核,以确认具有进入社会 的能力和资格。
什么是成人礼
古代的成人礼称为:冠笄礼 ➢ 男子为:冠礼 ➢ 女子为:笄礼
古代的礼节非常多,其中「冠礼」是一切礼 节的开始。到二十岁行了「冠礼」之后,才 进入礼仪的成人世界。
传统的成人礼
以前举行成人礼的日子,要通过占筮的形式来选择,不得 随意决定。可是现在是通过政府决定一个日子,我们称这 天为”成人宣誓日”.
但目前日本、韩国是在农历三月三日(女儿节)举行成人 礼的。目前, “女儿节”已经是日本五大重要节日之一 了。所以,建议在这一天进行成人礼,他们觉得不仅是 传统礼仪的事,同时对民族节日复兴也有重要的意义。
成人礼的仪式
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 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 育,授以“妇德,妇容, 妇功,妇言”等,作为媳 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及 侍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 红劳作等技巧本领。
后世改为由少女之母 申以戒辞,教之以礼, 称为“教茶”。
氏起成 族源人 长于礼 辈原( 主始也
传 统 的
03
持社称 进会成
标题四
明清时期民间很少行冠礼
标题三
宋代又提倡冠礼
成人礼的仪式
笄礼的准备
笄礼的年龄 笄礼的年龄小于冠礼。 男子冠礼是20岁,女子笄礼是15岁。 《礼记杂记》说“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如此,则 许嫁的年龄是十五岁。 如果女子迟迟没有许嫁,则可以变通处理,《礼记内则》 郑玄注说“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 热心社会公益,无愧祖国养育。 勤勉奋发有为,不 负人民厚望。 以我火红青春,建设锦绣中华。
➢ 以我壮志激情,创造崭新未来.
族各项活动。
是男孩女孩进入成人世界必经的 严格考核,以确认具有进入社会 的能力和资格。
什么是成人礼
古代的成人礼称为:冠笄礼 ➢ 男子为:冠礼 ➢ 女子为:笄礼
古代的礼节非常多,其中「冠礼」是一切礼 节的开始。到二十岁行了「冠礼」之后,才 进入礼仪的成人世界。
传统的成人礼
以前举行成人礼的日子,要通过占筮的形式来选择,不得 随意决定。可是现在是通过政府决定一个日子,我们称这 天为”成人宣誓日”.
但目前日本、韩国是在农历三月三日(女儿节)举行成人 礼的。目前, “女儿节”已经是日本五大重要节日之一 了。所以,建议在这一天进行成人礼,他们觉得不仅是 传统礼仪的事,同时对民族节日复兴也有重要的意义。
成人礼的仪式
贵族女子受笄后,一般要 在公宫或宗室接受成人教 育,授以“妇德,妇容, 妇功,妇言”等,作为媳 妇必须具备的待人接物及 侍奉舅姑的品德礼貌与女 红劳作等技巧本领。
后世改为由少女之母 申以戒辞,教之以礼, 称为“教茶”。
氏起成 族源人 长于礼 辈原( 主始也
传 统 的
03
持社称 进会成
标题四
明清时期民间很少行冠礼
标题三
宋代又提倡冠礼
成人礼的仪式
笄礼的准备
笄礼的年龄 笄礼的年龄小于冠礼。 男子冠礼是20岁,女子笄礼是15岁。 《礼记杂记》说“女子十有五年许嫁,笄而字”如此,则 许嫁的年龄是十五岁。 如果女子迟迟没有许嫁,则可以变通处理,《礼记内则》 郑玄注说“其未许嫁,二十则笄”
➢ 热心社会公益,无愧祖国养育。 勤勉奋发有为,不 负人民厚望。 以我火红青春,建设锦绣中华。
➢ 以我壮志激情,创造崭新未来.
中国_习俗_礼仪_课件(PPT31页)

挂香囊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也叫荷包。 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 它是用彩 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 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 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 绣囊,内装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 中草药研制的细末。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 日之一。
赏月
中秋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 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月是中秋明”,中秋的 月亮最明亮。
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
方式。我们通常知道
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
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
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
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
“拜年”。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 五,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 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 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吃粽子
粽子古称“角黍”,是端 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 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 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 厚的传统食品。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 五,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 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 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划龙舟
龙舟就是船上画着龙的形状 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赛龙 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 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 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 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 五,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 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 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 日之一。
吃月饼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 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 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 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 的供品。
仫佬族:尊老重礼,老人进 餐,都由晚辈争着盛给;冬 天围炉取暖,让老人坐背风 的地方;如一家有老人去世, 全村的人都要前往吊唁。男 女青年在郊外相逢,不论相 识与否,均可邀请对唱,若 拒绝邀请,则被视为不礼貌。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也叫荷包。 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 它是用彩 色丝线在彩绸上绣制出各种内涵 古老神奇、博大精深的图案纹饰, 缝制成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小 绣囊,内装多种浓烈芳香气味的 中草药研制的细末。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 日之一。
赏月
中秋节是我国古老的节日, 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 “月是中秋明”,中秋的 月亮最明亮。
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
方式。我们通常知道
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
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
语向对方祝颂新年,卑幼
者并须叩头致礼,谓之
“拜年”。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 五,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 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 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吃粽子
粽子古称“角黍”,是端 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 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 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 厚的传统食品。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 五,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 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 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划龙舟
龙舟就是船上画着龙的形状 或做成龙的形状的船。赛龙 舟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 娱乐项目,已流传两千多年。 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了纪 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 五,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 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 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我国的传统节 日之一。
吃月饼
中秋节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月饼 以示“团圆”。月饼,又叫胡 饼、宫饼、月团、丰收饼、团 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 的供品。
仫佬族:尊老重礼,老人进 餐,都由晚辈争着盛给;冬 天围炉取暖,让老人坐背风 的地方;如一家有老人去世, 全村的人都要前往吊唁。男 女青年在郊外相逢,不论相 识与否,均可邀请对唱,若 拒绝邀请,则被视为不礼貌。
中国传统礼仪课件ppt

大国的风范:中华礼仪
礼仪泛说 礼仪介绍 礼仪故事 礼仪实践
礼仪泛说
礼仪是对礼貌、礼节、仪式 的统称。是指人们在人际交 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 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 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 行为规范和准则。
中华乃礼仪之邦。作为中华大家庭的成员,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中 华传统礼仪,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礼仪的精华,让中华社会更加和 谐团结,让世界更祥和更文明。
抱 拳 礼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 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 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 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 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 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 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 意。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 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 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春节 •重阳节
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谁也逃脱不了。中国人重视送亡,丧礼 发达。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为了表示哀悼 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 安葬。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 气象。
总结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 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 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 小”。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 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 这就不符合传统的礼义标准。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 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当然现在我们对传统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 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
礼仪泛说 礼仪介绍 礼仪故事 礼仪实践
礼仪泛说
礼仪是对礼貌、礼节、仪式 的统称。是指人们在人际交 往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 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 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 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 行为规范和准则。
中华乃礼仪之邦。作为中华大家庭的成员,我们应该继承和发展中 华传统礼仪,学习和吸收世界各国文明礼仪的精华,让中华社会更加和 谐团结,让世界更祥和更文明。
抱 拳 礼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 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 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 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 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 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 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 意。
清代受西餐传入的影响,一些西餐礼仪也被引进。如分菜、上汤、进酒 等方式也因合理卫生的食法被引入中餐礼仪中。中西餐饮食文化的交流,使 得餐饮礼仪更加科学合理。
•春节 •重阳节
最后一道人生仪礼是丧礼,谁也逃脱不了。中国人重视送亡,丧礼 发达。人死于正命,是白喜事。亲戚朋友都来吊唁热闹。为了表示哀悼 心情,人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礼金。亡者一般在三五天内入殓 安葬。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与社会团结的 气象。
总结
中国人的礼制精神是亲亲爱人,礼仪原则是自卑尊人。在与人交往时 要放低姿态,谦恭待人、尊重他人,以赢得他人的尊重。如果地位高的 人屈尊结交比他地位低的人会得到很好的社会效果,“若要好,大敬 小”。并且敬人不仅是礼貌的姿态,或仅为礼仪性的表示,而是要有发 自内心的对他人的尊重。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恭敬,礼节就成为了虚套, 这就不符合传统的礼义标准。传统礼俗中诚敬谦让,和众修身的礼义原 则在当代社会仍然值得提倡。当然现在我们对传统礼俗的继承是一个复 杂问题,需认真辨析,择善而从。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风俗礼仪》 课件 (65张PPT)

宋代陆游《示儿》诗中有这么两句: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 翁。”
【丧礼】中国古代丧礼制度,等级分明。同样是死,说法就尊卑有别,“天 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丧礼也有不同的 等级。 【丧服制度】丧服是居丧时的衣服制度。由于生者和死者的亲属关系有亲疏 远近的不同,丧服和居丧期限也不同。分为五个等级,叫做五服。分别是 (1)斩衰(cuī):为父、为君、为夫,父为长子守丧三年。穿最粗的生麻布做
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 揖:
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 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
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 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
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 时推手微向上。
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 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 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据记载,春秋 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人们纷纷来到江渚池沼的水边,以春水洗涤污垢, 认为这样作可以除去整个冬天所积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免疫, 吉祥如意。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
【寒食】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 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
【七夕】又称少女节或乞巧节。
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 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 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 一年一度鹊桥相会。
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 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 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侍,……沛公 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丧礼】中国古代丧礼制度,等级分明。同样是死,说法就尊卑有别,“天 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丧礼也有不同的 等级。 【丧服制度】丧服是居丧时的衣服制度。由于生者和死者的亲属关系有亲疏 远近的不同,丧服和居丧期限也不同。分为五个等级,叫做五服。分别是 (1)斩衰(cuī):为父、为君、为夫,父为长子守丧三年。穿最粗的生麻布做
揖让之礼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 揖:
一为土揖,专用于没有婚姻关系的 异姓,行礼时推手微向下;
二为时揖,专用于有婚姻关系的异 姓,行礼时推手平而致于前;
三为天揖,专用于同姓宾客,行礼 时推手微向上。
一指禅让,即让位于比自己更贤能 的人。
【长揖】这是古时不分尊卑的相见 礼,拱手高举,自上而下。
上巳节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据记载,春秋 时期上巳节已在流行,人们纷纷来到江渚池沼的水边,以春水洗涤污垢, 认为这样作可以除去整个冬天所积存的病害,在新的一年里清洁免疫, 吉祥如意。此后又增加了祭祀宴饮、曲水流觞等内容。
【寒食】节日里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或一百 零六天,在清明前一、二日。
【七夕】又称少女节或乞巧节。
相传,天河东岸的织女嫁给河西的牛郎后,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 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或 说:天上的织女嫁给了地上的牛郎,王母娘娘将织女抓回天庭,只许两人 一年一度鹊桥相会。
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趁织女与牛郎团圆之际,摆设香案,穿针引 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在葡萄架下,静听牛郎织女的谈话,也是 七月七的一大趣事。
《鸿门宴》中有这样几句:“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侍,……沛公 北向坐,张良西向侍。”项王座次最尊,张良座次最卑。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PPT课件

打开古都北京的地图,我们可以看到,在古 都北京内城之外的南北东西四个方位上,分 别建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四个古祭坛 建筑。
• 天坛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的 一座古代皇家祭天建筑,它位于北京内城 之外的南方,公元1420年明朝永乐18年由 朱棣皇帝下令修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 史。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于每年“冬至” 祭天、“孟春”祈谷、“夏至”祭雨的地 方。
【太牢、少牢】
• 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猪) 三牲全备为“太牢”。
• 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 故这类牺牲称为牢;
• 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 • 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
格也有所区别: • 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 • 诸侯祭祀用少牢。
二、凶礼:指用于吊慰家国忧患方 面的礼仪活动。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 P P T 5 5 页)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 P P T 5 5 页)
三、宾礼
• 接待宾客之礼。主要是指天子与诸侯,及诸 侯与诸侯之间来往交际的礼仪。
• 《周礼·春官·大宗伯》:“春见曰朝,夏 见曰宗,秋见曰觐,冬见曰遇,时见曰会, 殷见曰同,时聘曰问,殷覜(tiào)曰视。”
• 春季朝王叫做朝,夏季朝王叫做宗,秋季朝 王叫做觐,冬季朝王叫做遇,无定期地会合 诸侯叫做会,天下众诸侯国都来朝王叫做同, 无定期地(派卿)慰问王叫做问众诸侯同时 (派卿)看望王叫做视。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 P P T 5 5 页)
中国传统礼仪教材( P P T 5 5 页)
不同时间会见各干什么
• 《周礼•秋官•大行人》:“春朝诸侯而图天下 之事,秋覲以比邦国之功,夏宗以陈天下之 謨,冬遇以协诸侯之虑,时会以发四方之禁
中国传统礼仪PPT

。男性喝酒不端酒杯,不倒饮 出于礼貌,与他人一起入座或与对方同时入座勿抢先入座。
。不喧哗或划拳。
退席篇:
女子要等男子退场后,方可离
开!男子退场不可赤脚,不可 一般情况下,客人先入座,主人最后
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踩鞋摸底而出。 在他人之后入座
出于礼貌,与他人一起入座或与对方同时入座勿抢先入座。 以背部接近坐椅 在他人面前入座,最好背对着自己的坐待,这样就不至于背对着对方。 入座,又叫就座或落座。 向周围之人致意 在入座时,若附近坐着熟人,应主动跟对方打招呼。 在先秦到唐代前期这段漫长的时期里,你如果从一个体面人家的窗口望进去,多半会看到这家的主人正凭几而坐,这就如同在今天望 进谁家客厅的窗口,多半会看到一家人坐在沙发上一样,是最自然和普遍的事情,是日常可见的生活状态。 在先秦到唐代前期这段漫长的时期里,你如果从一个体面人家的窗口望进去,多半会看到这家的主人正凭几而坐,这就如同在今天望
男子退场不可赤脚,不可踩鞋摸底而出。 在他人之后入座
,其坐姿不是盘腿大坐,而是跽 出于礼貌,与他人一起入座或与对方同时入座勿抢先入座。
其实入座礼仪在吃饭的 时候体现的最明确,那就马上让我们参观一下吧! 毫无声息地入座
(jì),即双膝着地,脚底朝上, 入座时,要减慢速度,放松动作,尽量不要坐得坐椅乱响,噪音扰人。
入座,又叫就座或落座。
• 在适当之处入座 在大庭广众之处入座时,一定要坐在椅、凳 等常规的位置上。坐在桌子上、地上往往是 失礼的。在他人之后入座 出于礼貌,与他人一起入座或与对方同时入 座勿抢先入座。
• 注意尊卑 与他人同时人座时,应当注意座位的尊卑。
• 从座位左侧入座 入座时最好从坐椅的左侧接近它。这样做, 是一种礼貌,而且也容易入座。
。不喧哗或划拳。
退席篇:
女子要等男子退场后,方可离
开!男子退场不可赤脚,不可 一般情况下,客人先入座,主人最后
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踩鞋摸底而出。 在他人之后入座
出于礼貌,与他人一起入座或与对方同时入座勿抢先入座。 以背部接近坐椅 在他人面前入座,最好背对着自己的坐待,这样就不至于背对着对方。 入座,又叫就座或落座。 向周围之人致意 在入座时,若附近坐着熟人,应主动跟对方打招呼。 在先秦到唐代前期这段漫长的时期里,你如果从一个体面人家的窗口望进去,多半会看到这家的主人正凭几而坐,这就如同在今天望 进谁家客厅的窗口,多半会看到一家人坐在沙发上一样,是最自然和普遍的事情,是日常可见的生活状态。 在先秦到唐代前期这段漫长的时期里,你如果从一个体面人家的窗口望进去,多半会看到这家的主人正凭几而坐,这就如同在今天望
男子退场不可赤脚,不可踩鞋摸底而出。 在他人之后入座
,其坐姿不是盘腿大坐,而是跽 出于礼貌,与他人一起入座或与对方同时入座勿抢先入座。
其实入座礼仪在吃饭的 时候体现的最明确,那就马上让我们参观一下吧! 毫无声息地入座
(jì),即双膝着地,脚底朝上, 入座时,要减慢速度,放松动作,尽量不要坐得坐椅乱响,噪音扰人。
入座,又叫就座或落座。
• 在适当之处入座 在大庭广众之处入座时,一定要坐在椅、凳 等常规的位置上。坐在桌子上、地上往往是 失礼的。在他人之后入座 出于礼貌,与他人一起入座或与对方同时入 座勿抢先入座。
• 注意尊卑 与他人同时人座时,应当注意座位的尊卑。
• 从座位左侧入座 入座时最好从坐椅的左侧接近它。这样做, 是一种礼貌,而且也容易入座。
古代文化常识之中国礼仪文化 课件(共35张PPT)

当代礼仪: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后,礼仪在中国成为一种 文化形态,它既包括一套以仁、义、 礼、智、信为中心的机制观念,也包 括以礼节仪式为内容的风俗习惯。
叁 礼仪的分类
(一)传统的分类——五礼
周人认为国祚绵长,有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神鬼的保佑,一是人的 措施,所以非常重视神鬼的祭祀。《周礼·大宗伯》:“大宗伯之职 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祇)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郑玄 注:“立天神地祇人鬼之礼者,谓祀之祭之享之礼,吉礼是也。保 ,安也,所以佐王立安邦国者,主谓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也。……明 尊鬼神重人事。”古人分礼为五类。
出花园
(1)“出花园”时间 “出花园”在哪一天“出”,这是有讲究的。在潮州这边,一般会在前一
年年底先去“问老爷”,然后根据时辰八字制定一个日期来“出花园”,还会 写明一些祭拜流程和注意事项。而揭阳地区一般是七月初七。当然,也 要提前求神问卜,适宜者才能出花园。 (2)沐浴
这一天,最重要的是使用花草沐浴。这点在潮汕各地是一样的。至 于花草的种类,具体各地有所不同。饶平使用榕树枝、竹枝、石榴花、 桃树枝、状元竹、青草各一对合12种;潮州湘桥有些地方使用的是红花 (石榴花)仙草、龙眼叶、千日红、榕叶、竹叶各一对。
(一)传统的分类——五礼
03 宾礼
一、诸侯定期朝见周天子的礼仪。四方诸侯在规定朝觐之年分别于春、 夏、秋、冬亲来朝觐,《周礼·大宗伯》贾公彦疏:
二、诸侯不定期朝觐周天子的礼仪。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的 诸侯不服从天子之命,天子须要讨伐,所在方向的诸侯临时会合朝觐天子, 协同征伐。这种礼叫作“会”。另一种情况是,如果十二年中天子不巡守, 则六服之内诸侯都来朝觐,天子筑坛发表训话。这种礼叫作“同”。
人生礼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宾礼
《清史稿·礼志二》:“宾礼:藩国 通礼,山海诸国朝贡礼,敕封藩服礼, 外国公使觐见礼,内外王公相见礼, 京官相见礼,直省官相见礼,士庶相 见礼。”
军礼
即国家有关军事方面的礼仪活动。 如《周礼》所举大师(召集和整顿 军队)、大均(校正户口,调节赋 征)、大田(检阅车马人众,亲行 田猎)、大役(因建筑城邑征集徒 役)、大封(整修疆界、道路、沟 渠),以及《开元礼》的告太庙、 命将、出师、宣露布、大射、马祭、 大傩等。
吉礼:祭地祗
“示”通“祇”。地祇,地神。
祭地示时,也依照尊卑分为三等。
1. 第一等为社稷、五祀、五岳。社为 土地,稷为百谷之主;五祀在此为 五行之神;五岳为东岳泰山、南岳 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 嵩山,此五山被认为是天下五方的 镇山。
2. 第二等为山林、川泽。还包括社稷、 城隍、四方山川、五祀、六宗等, 主要祭祀四方的大河、大山。
指用于吊慰家国忧 患方面的礼仪活动。 后多特指丧葬、持 服、谥号等礼仪。
凶礼
凶礼:丧礼
与自己有着不同关系的人死亡之后,自 己按照名分服丧的礼节。
一为丧礼,即死者临终直到下葬之前的 一系列仪式;
二为葬礼,即下葬过程中的各种仪式;
三为祭礼,是指下葬之后所举行的一些 仪式。
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去世都有不同的 称呼。《礼记·曲礼下》就记载,天子 死了叫做崩,诸侯死了叫做薨,“大夫 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凶礼:恤礼
对遭受不幸的国家表示慰问、抚 恤的礼仪。
凶礼
《周礼·春官·大宗伯》:“大宗 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以丧礼哀 死亡,以荒礼哀凶札,以吊礼哀祸灾, 以襘礼哀围败,以恤礼哀寇乱。”
宾礼
即邦国间的外交往来及接待宾 客的礼仪活动。
如天子受诸侯朝觐、天子受诸 侯遣使来聘、天子遣使迎劳诸 侯、天子受诸侯国使者表币贡 物、宴诸侯或诸侯使者。此外, 内个王公以下直至士人相见礼 仪,也属宾礼。
凶礼:荒礼
国内发生自然灾害,诸如饥荒、 瘟疫等变故,国家所应采取的救 灾措施。当时所采取的有关做法 包括救济、薄征、缓刑、减力役、 开放禁区让百姓采集捕捞等等。
凶礼:吊礼
对遭受水旱灾害、地震、日食、 月食等灾害地区表示哀吊和慰问, 在这个时往往会举行祈禳活动,
以求除祟去祸。
凶礼:襘礼
(音贵)别国遭受侵略或动乱造 成重大损失时,与之结盟的国家 要派出使臣,筹集物资去救助。
三礼:古祭天、 地、宗庙之礼
三礼:儒家经典 《周礼》、《仪 礼》、《礼记》 的合称
三礼:丧礼、 葬礼、祭礼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
六·三礼》:“杨太史用宾 《致知小语》云:《周礼》、 《仪礼》、《大戴礼》,曰 《三礼》;丧礼、葬礼、祭 礼,亦曰三礼;天神、人鬼、 地祇,亦曰三礼。”
五礼
中国古代礼仪总称
1. 第一等为昊天上帝,或称天皇大帝、 百神之君等。天子选择在冬至这天, 阴尽阳生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圆形 的祭天之坛(阴阳五行中南方为阳 位),祀昊天上帝。
2. 第二等为祀日月星辰。日月为天之明, 星辰指「五纬」(金、木、水、火、 土五行)以及十二辰和二十八星宿, 即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天体。
3. 第三等祀除第二等之外,凡是职所有 司、有功于民的列星,如司中、司命、 风师、雨师等。
中国传统礼仪
辨析:礼和仪
• 礼,履也。所以事 神致福也。
• 仪,度也。度、法 制也。
何谓礼?
子大叔见赵简子,简子问揖让 周旋之礼焉。对曰:「是仪也, 非礼也。」简子曰:「敢问何 谓礼?」对曰:「吉也闻诸先 大夫子产曰:『夫礼,天之经 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3. 第三等是四方百物。所谓四方百物 指的是,掌管四方百物的各种小神。
吉礼:祭人鬼
祭祀人鬼,主要是对祖先的祭祀。 祭必于庙,《礼记·王制》记载: 「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 庙合而为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 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五。大夫三庙, 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三。 士一庙。庶人祭于寝。」昭、穆是 指宗庙的排列次序,各个庙都向南, 昭庙在左,穆庙在右,依次排列。
嘉礼
即国家具有喜庆意义及一部分用于亲近人际关系、 联络感情的礼仪活动。如君主登基、册皇太子、策 拜王侯、节日受朝贺、天子纳后妃、太子纳妃、公 侯大夫士婚礼、冠礼、宴飨、乡饮酒等。有时特指
婚礼。
吉礼
主要内容有:
1. 祀天神:昊天上帝;祀 日月星辰;祀司中、司 命、雨师。
2. 祭地祗:祭社稷、五帝、 五岳;祭山林川泽;祭 四方百物,即诸小神。
3. 祭人鬼:祭先王、先祖; 禘祭先王、先祖;春祠、 秋尝、享祭先王、先祖。
吉礼:祀天神
祀天神时,只能由天子来祭祀,受祀的 天神不仅多,而且有尊卑之别。
即吉祭祀礼天神、地祇、人鬼
等的礼仪活动。
如郊天、大雩、大享明堂、 祭日月、大蜡、祭社稷、 祭山川、籍田、先蚕、祭 天子宗庙、袼禘、功臣配 享、上陵、释奠、祀先代 帝王、祀孔子、巡狩封禅、 祭高禖(méi)等。历代 兴革不一,但极为统治阶 级所重视。
吉礼
《通典·礼六六》:“大唐开元年 之制五礼,其仪百五十有二。一曰 吉礼,其仪五十有五:一,冬至祀 昊天于圆丘;二,正月上辛祈谷于 圆丘;三,孟夏雩祀于圆丘;四, 季秋大享于明堂;五,立春祀青帝 于东郊……五十五,王公以下拜扫、 寒食拜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