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第10章_solidwork2009装配设计
SolidWorks_2009基础教程(新版)PT电子讲稿_装配体

第五章装配体5.4 在装配体中定位零部件5.5 配合关系的编辑、删除与压缩5.7 子装配体操作5.9 大型装配体的简化5.10 装配体的统计与干涉检查5.11 小结前面几章介绍了零件的各种设计方法,用以生成各种各样的零件模型,但是一般来说,单纯的零件没有实际意义。
对于机械设计而言,一个运动机构、一台装置或设备才有意义。
将已经完成的各个独立的零件,根据预先的设计要求装配成为一个完整的装配体,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运动测试,检查是否完成设计功能,才是设计的最终目的,也是SolidWorks的要点之一。
SolidWorks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用于装配的工具,还提供了多种统计、计算和检查工具,如质量特性、干涉检查等,并且可以很方便地生成装配体爆炸图,清晰地表示装配体中各零件之间的位置关系。
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在SolidWorks 2009中,装配体的零部件可以是独立的零件,也可以是其它的装配体——子装配体。
在大多数情况下,零件和子装配体的操作方法是相同的。
零部件被链接(而不是复制)到装配体文件,装配体文件的扩展名为“.sldasm”。
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装配体文件中保存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进入装配体中各零件的路径,二是各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
一个零件放入装配体中时,这个零件文件会与装配体文件产生链接的关系。
在打开装配体文件时,SolidWorks 2009要根据各零件的存放路径找出零件,并将其调入装配体环境。
所以装配体文件不能单独存在,要和零件文件一起存在才有意义。
5.1 SolidWorks装配综述在打开装配体文件时,系统会自动查找组成装配体的零部件,其查找顺序是:内存→当前文件夹→最后一次保存位置。
如果在这些位置都没有找到相应的零部件,系统会弹出找不到零件对话框,提示用户自已进行查找。
此时,用户可以两种选择:选择【是】,浏览至该文件的位置打开即可。
在对装配体进行保存后,系统会记住该零件新的路径;选择【否】,则会忽略该零件,在打开的装配体绘图区中缺失该零件,但在设计树中仍有该零件的名称,且呈灰色显示。
solidworks装配体教程

SolidWorks装配体教程简介SolidWorks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三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和制造领域。
在SolidWorks中,装配体(Assembly)是由多个零件组合而成的模型。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SolidWorks创建和编辑装配体,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技巧和建议。
步骤一:创建新的装配体要创建新的装配体,首先需要打开SolidWorks软件。
在SolidWorks主界面上,选择“新建”(New)来创建一个新的文档。
选择“装配体”(Assembly)作为文档类型,并指定名称和存储位置。
步骤二:导入零件在创建新的装配体之后,我们需要将零件导入到装配体中。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导入零件:1.拖拽:将零件文件简单拖拽到装配体窗口中。
2.插入:选择“插入组件”(Insert Component),然后选择要导入的零件文件。
3.复制:可以复制和粘贴之前已经存在于装配体中的零件,以节省导入的步骤。
步骤三:组装零件在导入零件之后,我们需要将它们组装在一起以创建完整的装配体。
可以使用以下工具和技巧进行组装:1.对齐:使用“对齐”(Align)工具将零件的特定面对齐,确保装配体的准确性。
2.关系:使用“关系”(Mate)工具添加关系,如平行、垂直、共线等,以确保零件之间相对位置的正确性。
3.约束:使用“约束”(Constraint)工具对零件进行约束,例如固定、旋转、平移到指定位置等。
步骤四:调整装配体一旦完成零件的组装,可能需要对装配体进行调整以满足设计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调整方法:1.改变尺寸:可以通过编辑零件的尺寸来调整装配体的大小和形状。
2.旋转和移动:可以通过旋转和移动零件来调整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
3.更换件号:可以通过更换零件的属性来替换装配体中的零件,并实时预览更改。
步骤五:创建装配剖面有时,我们需要创建装配体的剖面以更好地展示内部结构。
以下是创建装配剖面的步骤:1.选择“标注剖面”(Section View)工具。
solidworks装配图课程设计

solidworks装配图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SolidWorks装配图的基本概念,掌握装配图中各零件的配合关系和装配顺序。
2. 学生能够运用SolidWorks软件,完成装配图的绘制,并正确表达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学生掌握装配图中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的标注方法和规范。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独立操作SolidWorks软件,进行装配图的绘制和修改。
2. 学生能够运用装配图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具备一定的装配图识图和绘图能力。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对SolidWorks装配图产生兴趣,提高对机械设计和制造专业的认识和热爱。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
3. 学生能够认识到SolidWorks装配图在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增强对工程技术的敬畏之心。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SolidWorks软件绘制装配图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SolidWorks软件基本操作:复习SolidWorks软件的基本界面、工具栏、操作环境等,为后续装配图绘制打下基础。
2. 装配图基本概念:介绍装配图的定义、作用、组成,使学生了解装配图在机械设计中的重要性。
3. 零件配合关系:讲解各种零件配合关系(如贴合、对齐、同心等),使学生掌握装配图中零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4. 装配图绘制方法:学习如何使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装配图的绘制,包括插入零件、调整配合关系、设置装配顺序等。
5. 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标注:学习装配图中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的标注方法和规范,提高装配图的可读性和准确性。
solidworks装配体教程

solidworks装配体教程SolidWorks是一款热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的产品设计与制造。
其中,装配体是SolidWorks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由多个零部件组成的一个整体。
在SolidWorks中创建一个装配体非常简单,只需要按照以下步骤操作即可:步骤1:打开SolidWorks软件,并创建一个新的装配体文件。
步骤2:在装配体文件中,首先选择一个基准面或基准平面作为装配体的参考面。
这个基准面将决定装配体的位置和方向。
步骤3:在左侧的设计树中选择“组件”选项卡,然后点击“装配体组件”按钮。
这样会弹出一个对话框,让你选择要添加到装配体的零部件文件。
步骤4:选择要添加的零部件文件后,点击“打开”按钮。
然后,SolidWorks会自动将选定的零部件添加到装配体中。
步骤5:在装配体中,可以通过鼠标左键点击零部件来移动、旋转和缩放它们,以实现零部件的拼装。
可以使用SolidWorks软件提供的各种工具和功能,比如对齐、约束、定位等来优化装配体的构造和性能。
步骤6:在完成装配体设计后,可以通过SolidWorks软件提供的渲染效果和动画功能来展示装配体的外观和运动。
除了上述基本步骤外,以下是一些关于SolidWorks装配体的高级技巧和功能:1. 配置部件:SolidWorks允许在一个零部件文件中创建多个配置,每个配置可以有不同的尺寸、参数和特性。
在装配体中,可以通过配置部件来实现不同装配状态的切换。
2. 宏命令:SolidWorks提供了宏命令功能,可以记录和回放用户在软件中的操作,从而实现自动化和批量处理。
这对于时间-consuming的装配体设计非常有帮助。
3. 两步运动:SolidWorks中的两步运动功能允许用户模拟装配体中零部件的运动。
通过设置零部件的运动轨迹和约束条件,可以观察和分析装配体的运动行为。
4. 碰撞检测:SolidWorks的碰撞检测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检测装配体中的零部件之间的碰撞情况,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solidworks装配教程

solidworks装配教程SolidWorks是一款3D CAD软件,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制造工艺规划、产品装配和可视化等方面。
本文将为您介绍SolidWorks的装配教程。
首先,打开SolidWorks软件,选择新装配。
在装配文件中,选择合适的单位和模板,并创建一个新的装配文件。
其次,选择合适的法线面或平面作为装配的基准面。
在设计中,基准面用于确定零件的相对位置和装配方式。
选择好基准面后,将它拖放到装配窗口中。
接下来,导入需要装配的零件。
点击“插入零件”按钮,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需要导入的零件文件,然后按照指引将零件拖放到装配窗口中。
可以使用鼠标和键盘进行零件的定位和调整,直到满足设计要求。
装配中,可以通过添加约束关系来进行零件之间的位置和运动控制。
例如,可以使用平行、垂直、对齐等约束关系来确保零件的正确位置。
另外,还可以添加固定约束来使某些零件保持固定不动,以实现装配的稳定性。
在完成零件装配后,可以对装配进行分析和测试。
SolidWorks提供了丰富的分析工具,可以评估装配的运动性能、受力情况和其他工程参数。
通过对装配进行仿真和分析,可以优化设计方案,提高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
最后,保存并导出装配文件。
在装配完成后,点击“保存”按钮保存装配文件。
此外,还可以选择导出为其他文件格式,以便与其他软件进行数据交互和共享。
总结起来,SolidWorks的装配教程包括创建装配文件、导入零件、定位和调整零件、添加约束关系、进行分析和测试,以及保存和导出装配文件等步骤。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操作,您可以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高效、精确的装配设计工作。
solidworks装配方法

solidworks装配方法宝子!今天来唠唠SolidWorks的装配方法呀。
在SolidWorks里装配就像搭积木一样有趣呢。
你得先把那些单个的零件准备好,就好比你收集了一堆乐高小零件,每个零件都是你精心设计好的。
当你打开装配体模式的时候,就像是打开了一个专门搭积木的场地。
你可以直接把零件拖进去哦。
这时候可能会有点小混乱,就像刚把乐高零件倒在桌子上一样。
不过别慌。
有一种简单的装配方法是利用重合配合。
比如说你有个轴和一个孔,你就可以选择轴的中心线和孔的中心线,让它们重合,就像把一根小棍准确地插进一个小洞里一样,“啵”的一下,严丝合缝,这时候零件就初步定位好啦。
还有平行配合也超有用。
如果有两个平面,你想让它们平行,那就用这个配合。
这就像是让两块板子整齐地并排摆放,看起来就很舒服。
对于那些需要精确距离的装配,距离配合就派上用场啦。
你可以设定两个零件之间的具体距离数值,就像是规定两个小物件之间要隔开多少厘米一样精确。
有时候零件之间是有角度关系的。
那角度配合就闪亮登场啦。
你能让一个零件相对于另一个零件旋转到你想要的角度,就像给小机器人的手臂调整到合适的弯曲角度一样酷。
在装配过程中,要是发现零件有点不合适,不要沮丧哦。
你可以随时调整配合的类型或者数值。
这就像搭积木搭错了,咱可以轻松地拆了重新来嘛。
而且呀,SolidWorks还允许你在装配体里直接修改零件的尺寸呢。
就好像你搭着搭着发现有个小积木块稍微大了点,你可以当场把它磨小一点,是不是很方便呀。
总之呢,SolidWorks的装配方法不难理解,只要你多试试,就像玩游戏一样,慢慢地就能熟练掌握啦,到时候你就能装配出超酷的模型啦。
加油哦,小伙伴!。
中文版学习手册

2.1 文件操作
SolidWorks采用了读者熟悉的Windows操作系统用户界面, 其文件操作同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操作类同,可以 新建文件、打开和删除文件等。本节介绍SolidWorks的 一些最基本的文件操作,包括新建文件、打开文件、保 存文件等。
1-14
2.1.1 新建文件
1-19
2.2.1 视图命令
欲更改模型的视图,可以通过SolidWorks里的“平移”、“ 旋转”和“缩放”命令来实现,下面分别介绍这些命令 的使用方法。
1。移动视图 2。旋转视图 3。缩放视图
1-20
2.2.2 使用鼠标操作
在SolidWorks里修改模型视图,可以全部通过鼠标(带中间 滚轮)和键盘操作来完成,使用鼠标来完成修改视图, 将更加方便和快捷,也符号操作习惯。
1-9
1.3 SolidWorks 2009新增功能
SolidWorks 2009开发的主旨是三个方面:让设计师专注于 设计,而非CAD(Focus on design, not CAD);设计更好的 产品(Design Better Products);满足用户不断扩展的需求 和期望(Scale with user needs and demands)。
如果同时打开了多个SolidWorks文件,可以将文件窗口还原 或者最小化,再选择需要关闭的窗口,单击文件窗口里 的【关闭】按钮,将关闭目标文件,但不关闭软件。
如果同时打开了多个SolidWorks文件,可以使用【Ctrl】+ 【Tab】组合键,来切换显示的窗口,单击文件窗口里的 【关闭】按钮,将关闭目标文件,但不关闭软件。
旋转。按住鼠标中间滚轮,稍移动鼠标,光标反馈为。按住 中间滚轮移动鼠标,即可旋转模型视图。
使用SolidWorks进行装配设计的实用方法

使用SolidWorks进行装配设计的实用方法SolidWorks是一款广泛应用于机械工程领域的三维设计软件,拥有强大的装配设计功能,提供了多种实用方法帮助工程师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使用SolidWorks进行装配设计的实用方法,以帮助读者更好地应用这一工具。
首先,一个好的装配设计是需要良好的部件设计作为基础的。
在开始装配设计之前,我们需要详细设计每个部件,并清楚定义每个部件的尺寸和特征。
这样做可以确保装配过程中没有尺寸冲突和偏差。
其次,使用SolidWorks的装配功能,我们可以通过创建关系和约束来准确地组装部件。
关系和约束是指两个或多个零件之间的逻辑连接,比如垂直、水平、对称等。
在SolidWorks中,我们可以使用各种关系和约束来确保装配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例如,可以使用“啮合关系”将两个齿轮连接在一起,使用“约束”将零件固定在特定位置。
其次,SolidWorks还提供了装配剖面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装配过程中的内部结构和关系。
通过使用装配剖面,我们可以选择想要查看的切面,并可以通过添加标注和注释来标识和描述各个零件和组件的功能和特征。
此外,SolidWorks的可视化功能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了解和展示装配设计。
通过设置透明度、颜色和纹理等属性,我们可以创建逼真的装配模型,并可以使用动画功能模拟装配的过程。
这对于演示和沟通装配设计非常有用。
值得一提的是,SolidWorks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快捷操作,可以帮助工程师提高效率。
例如,可以使用“快速组件”功能来快速复制和粘贴零件,使用“封闭循环”功能来选择和编辑装配中的循环体,还可以使用“图形外观”功能来隐藏或显示组件的外观,以简化装配设计过程。
最后,SolidWorks还提供了强大的装配分析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检测和解决装配过程中的可能问题。
通过使用装配分析工具,我们可以检查零件之间的间隙、碰撞、干涉等问题,并可以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修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章装配设计教学提示:在SolidWorks中进行自底向上的装配体设计,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将零件插入到装配体文件中并利用丰富的装配约束关系对零件进行定位。
Solidworks提供le非常简单、方便的控制零件或子装配的方法,并且可以对装配体进行静态或动态的干涉检查。
SolidWorks也支持自顶向下的装配设计。
本部分就不同的装配体设计方法进行探讨。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自底向上的装配设计方法。
熟练掌握生成装配体爆炸图的方法。
熟练掌握装配体零部件的状态和属性控制,并能够在装配体中设计子装配体。
熟练掌握自顶向下的装配设计方法。
10.1 自底向上的装配体设计装配体设计是将各种零件模型插入到装配体文件中,利用配合方式来限制各个零件的相对位置,使其构成一部件。
自底向上的装配设计,是利用已经建立好的零件设计装配体,如图10.1所示为装配的爆炸视图。
图10.1装配的爆炸视图10.1.1 装配体文件的建立新建装配体和建立零件相同,首先需要选择装配体模板文件。
【例10-1】进入装配体窗口实例(1)出现“新建SolidWorks文件”对话框,如图10.2所示。
Solidworks 2005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2··2·图10.2 新建SolidWorks 文件”对话框(2) 选择“装配体”,单击,进入装配体窗口,出现“插入零部件”属性管理器,单击【取消】按钮,如图10.3所示。
第10章 装配设计·3··3·图10.3 装配体窗口10.1.2 插入零件制作装配体,要按照装配的过程,依次插入相关零件。
【例10-2】 插入相关零件实例(3)开始指令】、勾选【图形预览】按钮,如图10.4所示。
Solidworks 2005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4··4·图10.4“插入零部件”属性管理器(4)单击按钮,出现“打开”对话框,选择要插入的零件“轴承座”,单击按钮,如图10.5所示。
说明:勾选【预览】按钮,可以预览所选零件。
(5)此时指针变成形状,出现零部件预览,一般固定件放置在原点,单击原点,则插入“轴承座”。
在特征管理器中的“轴承座”前面自动加有“固定”,表明其已定位。
如图,如图10.6所示。
第10章 装配设计·5··5·图10.6 插入“轴承座”(6) 重复步骤(3)~(5),用同样的方法插入其余零件,放置在任意点,如图10.7所示。
图10.7 插入其余零件(7) 保存装配体文件“~\第10章\study\斜轴承.sldasm ”。
说明:图中的所有零件上都显示了各自的原点,通过选择【视图】︱取消勾选【原点】命令,可以将所有的原点隐藏起来。
10.1.3 零部件间的约束关系通过对装配体文件中的零部件添加约束关系,可以限制零件的自由度。
未对零件进行约束或固定前,零件有6个自由度:沿X 、Y 、Z 轴的移动和沿这三个轴的旋转。
【例10-3】在零部件间添加约束关系实例(8)针变成形状,选择“轴承盖”,按住鼠标拖动,移动到合适位置,如图10.8所示。
“移动零部件”(9) 针变成形状,选择“轴承盖”,按住鼠标拖动,旋转到合适位置,如图10.9所示。
Solidworks 2005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6··6·图10.9 “旋转零部件”说明:可以直接在属性管理器中选择“移动”或“旋转”来切换操作。
(10)单击【配合】按钮,出现“配合”属性管理器,选择“轴承座”、“轴承盖”的圆弧面,单击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同轴心配合,如图10.10所示。
图10.10同轴心配合(11) 选择“轴承座”、“轴承盖”的前视图,单击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重合配合,如图10.11所示。
第10章 装配设计·7··7·图10.11重合配合(12),完成重合配合,如图10.12所示。
图10.12重合配合(13) 选择“上衬套”、“下衬套”的圆弧面,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同轴心配合,如图10.13所示。
Solidworks 2005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8··8·图10.13同轴心配合(14)选择“上衬套”、“下衬套”的右视图,单击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重合配合,如图10.14所示。
图10.14重合配合(15)选择“上衬套”、“下衬套”的结合面,单击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完成重合配合,如图10.15所示。
图10.15“上衬套”、“下衬套”重合配合(16)在属性管理器中复选“上衬套”、“下衬套”,右击特征管理器中的复选项,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在此生成新子装配体】命令,出现“打开”对话框,输入“衬套”,单击按钮,保存子装配“衬套”,如图10.16所示。
第10章 装配设计·9··9·图10.16建立子装配“衬套”,完成同轴心配合,如图10.17所示。
图10.17(18) 钮,完成重合配合,如图10.18所示。
Solidworks 2005基础教程与上机指导·10··10·10.18“轴承座”、“衬套” 重合配合(19) 单击【剖面视图】出现“剖面视图”属性管理器,单击【前视基准面】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0.19所示。
图10.19(20) ,完成同轴心配合,如图10.20所示。
·11·图10.20 “轴承座”、“衬套” 同轴心配合(21) 按【例10-2】方法插入“固定套”,如图10.21所示。
图10.21 插入“固定套”(22),完成同轴心配合,如图10.22所示。
·12·图10.22同轴心配合(23),完成重合配合,如图10.23所示。
图10.23 “轴承盖”、“固定套” 重合配合10.1.4 干涉检查零件装配好以后,要进行装配体的干涉检查,以便确定装配体中各零件之间是否存在实体边界冲突(即干涉)、冲突发生在何处,进而为消除冲突作好准备。
【例10-4】零部件间干涉检查实例(24)·13·选择“斜轴承”装配体,单击按钮,计算出结果,发现二处干涉,图10.24所示。
图10.24 “干涉检查”属性管理器 (25)(26)在特征管理器中,选择“固定套”,单击【编辑零部件】按钮,进入零件编辑状态,双击外径,改为“10mm ”,单击【重新建模】按钮,完成修改,单击【编辑零部件】按钮,退出编辑状态,如图10.25所示。
10.25 修改尺寸(27) ,出现“干涉检查”属性管理器,勾选【使干涉零件透明】,选择“斜轴承”装配体,单击按钮,计算出结果为干涉。
10.1.5 零部件镜像 零部件的镜像可以在装配中按照镜像的关系装配指定零件的另一实例,或者可以产生关于零件在某一平面位置的镜像零件。
零用镜像的零部件进行装配,可以保持源零件与对称零件的镜像对称关系。
【例10-5】零部件镜像实例(28) 单击【新建】按钮,出现“新建SolidWorks 文件”对话框,选择“装配体”,单击按钮,新建一个装配体文件。
(29) 单击【插入零部件】按钮,出现“插入零部件”属性管理器,单击按钮,·14·出现“打开”对话框,选择要插入的零件“底板”,单击按钮,单击原点,将“底板”固定在原点。
(30) 用同样的方法将“斜轴承”插入,放置在任意点,如图10.26所示。
图10.26 插入“斜轴承”(31) 完成配合,保存装配体文件“~\第10章\study\斜轴承按装.sldasm ”,如图10.27所示。
图10.27 完成配合(32) 选择【插入】︱【零部件镜像】命令,出现“零部件镜像”属性管理器,选择“前视基准面”为【镜像基准面】,选择“斜轴承”装配件为【要镜像的零部件】,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0.28所示。
·15·图10.28 “零部件镜像” 10.1.6 智能扣件如果装配体中包含有特定规格的孔、孔系列或孔阵列,利用智能扣件可以自动添加紧固件(螺栓和螺钉)。
智能扣件使用Solidworks Toolbox 标准件库,此库中包含大量ANSI Inch 、ANSI Metric 和ISO 等多种标准件。
用户还可以向Toolbox 数据库中添加自定义的设计,作为标准件利用智能扣件来使用。
【例10-6】智能扣件使用实例(33)出现“智能扣件”属性管理器,选择“轴承座”安装底孔,单击按钮,自动完成紧固件安装,如图10.29所示。
图10.29 “智能扣件”属性管理器(34) 右击“扣件”栏中的“凹头盖螺钉”,从快捷菜单中选择【更改扣件类型】命令,出现“智能扣件”对话框,选择标准为“ISO ”,【类型】下拉列表框内选择“六角螺栓和螺钉”,单击按钮,如图10.30所示。
·16·图10.30“智能扣件”对话框(35)展开“扣件”,右击“顶部层叠”,从快捷菜单中选择【顶部层叠】命令,出现“顶部层叠零部件扣件”对话框,单击“零部件”下拉列表,选择“普通螺垫”,单击,自动添加螺垫,如图10.31所示。
图10.31“顶部层叠零部件扣件”对话框(36)右击“扣件”栏中的“Hex Screw …”,从快捷菜单中选择【属性】命令,出现“六角螺钉等级”对话框,在【长度】下拉列表框内选择【45】,单击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0.32所示。
·17·图10.32 “六角螺钉等级”对话框 10.1.7 零部件阵列利用零部件的阵列,可以按照已有阵列特征的关系阵列现有零件。
【例10-7】零部件阵列实例(37) 选择【插入】︱【零部件阵列】︱【线性阵列】命令,出现“零部件阵列”属性管理器,设置完毕,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0.33所示。
·18·图10.33 “零部件阵列”10.1.8 装配体的爆炸视图出于制造目的,经常需要分离装配体中的零部件,以形象地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装配体的爆炸视图可以分离其中的零部件以便查看这个装配体。
【例10-8】建立装配体的爆炸视图实例(38) 单击【爆炸视图】按钮,出现“爆炸”属性管理器,勾选【拖动后自动调整零部件间距】,在设计树中选择“斜轴承<1>”、“斜轴承<2>”、“智能扣件1”和“局部线性阵列”,将指针移动到操纵杆蓝色箭头的头部,指针形状变为,然后以拖曳方式将零部件定位,如图10.34所示。
图10.34爆炸视图(39)在设计树中选择“衬套<1>”和“衬套<2>”,将指针移动到操纵杆蓝色箭头的头部,指针形状变为,然后以拖曳方式将零部件定位,单击按钮,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0.3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