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心脏病学
肿瘤心脏病学杂志分区排名

肿瘤心脏病学杂志分区排名摘要:一、肿瘤心脏病学概述二、肿瘤心脏病学期刊排名依据三、肿瘤心脏病学热门研究领域四、提升肿瘤心脏病学论文质量的方法五、我国在肿瘤心脏病学领域的进展六、总结与展望正文:一、肿瘤心脏病学概述肿瘤心脏病学是一门研究肿瘤与心血管疾病相互关系的学科。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肿瘤治疗的认识不断深入,肿瘤心脏病学逐渐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领域。
在这个领域中,研究人员探索肿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对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二、肿瘤心脏病学期刊排名依据为了帮助研究人员了解肿瘤心脏病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肿瘤心脏病学杂志进行了分区排名。
这一排名主要根据期刊的影响因子、文章质量和发表速度等因素进行评定。
以下是一些在肿瘤心脏病学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期刊:1.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2.Lung Cancer3.Circulation4.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5.Journal of Thoracic and Cardiovascular Surgery三、肿瘤心脏病学热门研究领域1.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研究肿瘤治疗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以降低治疗过程中的心血管风险。
2.心血管疾病与肿瘤的关系:探讨心血管疾病对肿瘤患者生存率的影响,以及肿瘤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3.心血管肿瘤靶向治疗:研究针对心血管系统中肿瘤细胞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4.肿瘤心脏病患者的康复与生活质量:关注肿瘤心脏病患者的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四、提升肿瘤心脏病学论文质量的方法1.严谨的实验设计: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提高论文的质量。
2.深入的文献综述:对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行全面了解,避免重复性研究。
3.高品质的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支持研究结论。
4.明确的论文结构:合理安排论文的篇章结构,使论文条理清晰、易于理解。
心血管肿瘤学

蒽环类诱发的心脏毒性会因同时应用的放疗而加剧。最近一项霍奇金 淋巴瘤幸存者的研究发现,同时纵膈放疗第一次心脏衰竭的风险显著 增大,单纯蒽环类危险比(HR)=1.6,同时接受放疗的HR=5.4 另一项淋巴瘤幸存者的研究中,同时蒽环类和放疗与单独蒽环类治疗 相比,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风险显着增加
3.2 曲妥珠单抗 曲妥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与HER2 结合抑制HER2二聚 化和下游PI3K / Akt和MAPK通路的激活,导致细胞毒性
曲妥珠单抗与心脏毒性(Ⅱ型)的发生率高度相关,LV功能障碍发病
率达9.8%,重度心肌病发病率为2.7%。与蒽环类药物联合时,心脏 毒性风险显著增加,高达27%
自由基从铁蛋白种释放出铁,从而增加细胞内游离铁的浓度 自由铁,然后与过氧化物和过氧化氢反应,形成羟基自由基(OH), 表现出模型的氧化性,导致线粒体功能受损和心脏毒性
蒽环类药物损害氧化磷酸化和ATP合成,使细胞对活性氧化物更敏感。
一氧化氮合酶进一步促进蒽环类药物调节的活性氮的产生,进一步恶 化亚硝化应激
最近发现拓扑异构酶2β是蒽环类药物诱发的心脏毒性的关键分子 拓扑异构酶2α存在于快速增殖细胞,如癌细胞,拓扑异构酶2β存在于
心肌细胞
蒽环类破坏后者导致心肌细胞的DNA断裂和凋亡
其他提出的蒽环类诱发心脏毒性的机制包括Rac1调节的NADPH氧化 酶的活化,导致的活性氧产生 心脏祖细胞的c-Kit减少使心肌细胞更容易受到损伤的影响,和由
注意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心血管检查
尝试优化预先存在的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使患者能经受潜在的心 脏毒性抗癌药物
最后,治疗的获益必须明显大于心脏毒性的风险
五、影像学检测与生物标志的临床应用
心脏肿瘤及异常回声-精品医学课件

临床表现
全身症状, 血流受阻 心包积液 血管栓塞 心电图常有心房纤颤、束枝传导阻滞等 X线片心包积液常有心影扩大
心腔内小肿瘤可能无异常发现,肿瘤大且造成血流阻碍者可有心房或 心室扩大
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
多部位从不同方向扫查或连续扫查
检查心脏周围结构肺部病变、纵隔肿瘤应查 明与大血管关系,右心房壁肿瘤应追踪下腔 静脉及肝肾等脏器
左房粘液瘤
⑴部位
左房(卵圆窝、房室环、房室瓣左房 侧)
形态
椭圆形,边界整齐,表面平整可有小 突起;内回声:细胞成分多,则为较 均匀的强回声。胶冻物质多,则回声 分布不均匀,伴有分隔。
肿瘤与心壁 有蒂,房间隔卵圆窝处少数附着于游 关系 离壁、房室环、房室瓣
活动度
大,随血流方向运动舒张期进入二尖 瓣口,收缩期返回左房。
房室瓣:位于心房面;
半月瓣:心室面。
【临床表现】
持续发烧。 贫血、消瘦、原有杂音变化、皮肤粘
膜淤血、杵状指(趾)、栓塞。 血培养可能阳性。
【超声检查】
2DE
1. 赘生物征象:团块状或绒毛状回声; 2. 瓣膜穿孔、破裂及连枷样运动; 3. 心脏容量负荷过度。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瓣膜返流
原发性良性心包囊肿
为薄壁无回声区
心包转移瘤
不等量心包积液 心包壁层或脏层有多数大小不等的结节突入无回声区中, 使表面凸凹不平,多为中等回声 心包积液中尚有条索状、网状、絮状回声在无回声中飘动 为纤维素性物质或血性液体中的有形成分
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流人道或流出道血流受阻,测定血流速度,计算压力阶 差
数目 多为单发 ⑵心腔变化 左房可扩大
⑶多普勒: 狭窄射流
肿瘤心脏病学和心脏肿瘤学

心脏肿瘤学将加强与其他学科 的合作,如心血管内科、外科 等,以提高复杂病例的治疗效 果。
心脏肿瘤学将更加注重患者的 康复和随访,通过提供全面的 护理和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 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肿瘤心脏病学与心脏肿瘤学的交叉研究前景
01
肿瘤心脏病学与心脏肿瘤学的交叉研究将有助于深入了解肿瘤与心脏 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治疗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心脏肿瘤学的治疗策略
手术治疗
对于大多数心脏肿瘤,如心房黏 液瘤或心室横纹肌瘤,手术切除 是首选治疗方法。手术通常需要 在体外循环支持下进行。
药物治疗
某些心脏肿瘤可能对特定药物敏 感,如某些类型的淋巴瘤或肉瘤, 药物治疗可能作为手术切除前的 辅助治疗或无法手术时的姑息治 疗。
放疗和化疗
对于某些对放疗和化疗敏感的肿 瘤类型,如血管内皮细胞瘤或间 皮瘤,放疗和化疗可能作为重要 的辅助治疗手段。
对于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和 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和并发症。
05
肿瘤心脏病学和心脏肿瘤 学的未来展望
肿瘤心脏病学的未来展望
肿瘤心脏病学将进一步深入研究肿瘤 与心脏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以揭示 更多潜在的病理生理过程。
肿瘤心脏病学将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 叉合作,如心血管内科、影像诊断等, 以提高诊疗水平和治疗效果。
心脏肿瘤学的历史与发展
早期探索
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有关于心脏肿瘤的记载。然而,由于当时医学技术的限制,人们对心 脏肿瘤的认识非常有限。
现代研究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尤其是影像学和病理学的发展,人们对心脏肿瘤的认识逐渐深 入。近年来,心脏肿瘤学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基因和分子水平,为心脏肿瘤的精准治疗提 供了更多可能性。
(完整版)2020年肿瘤心脏病领域学科进展

(完整版)2020年肿瘤心脏病领域学科进展肿瘤与心血管疾病存在诸多共同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不良生活方式等),导致很多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自此,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肿瘤心脏病学应运而生。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全球肆虐,各界同道共同努力,肿瘤心脏病学也在蓬勃发展,为人民生命健康保驾护航!ESMO《抗肿瘤治疗心脏保护全程管理专家共识》发布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相互关联,癌症治疗可引起广泛的心脏毒性。
2020年2月,ESMO发布《抗肿瘤治疗心脏保护全程管理》,提出肿瘤治疗相关心血管毒性的预防、筛查、监测和治疗的指导建议,对于抗癌药物治疗可能造成的心血管损害应与潜在的抗癌治疗获益进行权衡。
肿瘤心脏病学领域广泛,不仅包括与抗癌治疗相关的心血管毒性的预防、检测、监测和治疗,还包括对心血管影响最小的未来新型抗癌治疗的发展。
同时,肿瘤学家、心脏病学家联合医疗专业人员的密切合作,将为癌症患者提供最佳的临床实践管理,有助于制定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与抗癌治疗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的最佳治疗策略,在癌症幸存者中纳入监测策略将有助于改善癌症治疗相关的潜在的长期心血管毒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在开始抗肿瘤治疗之前进行全面的心血管风险因素评估是必不可少的,治疗前应控制所有肿瘤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特别是具有已知心血管毒性的治疗的肿瘤患者。
适当的风险评估可能会减少发生肿瘤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的可能性(图1)。
心血管疾病与肿瘤共同的危险因素,共用的生物标记物2020年11月,《血清生物标志物在接受抗肿瘤治疗患者中的作用:HFA肿瘤心脏病学研究组/ESC肿瘤心脏病学委员会立场声明》—从肿瘤、心血管两类疾病共同涉及的生物标志物角度出发,再次整理了二者共同的发病机制。
文章指出,目前临床常用的标记物实质上来源于某些基础性病理生理学过程,如hs-CRP、ST2、IL-6与炎症,Galectin-3与细胞增殖,GDF-15、cTnT与细胞凋亡,NT-proBNP与神经内分泌异常激活,sFlt-1、PIGF与血管新生等等——这些过程在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常常不可或缺。
心脏肿瘤详解课件

发生率
• 包括各年龄段尸检:0.002% - 0.03% • 儿童尸检:0.027% - 0.08%
-Nadas A S ,et al. Am I Cardia, 1968;21 : 363-366 . -McAllister H A Jr. Pathol Annu 1979; 14:325-355 . -Silverman NA. Ann Surg 1980;191:127-138 .
• 血管造影:合并先心病,血流动力学评估,冠脉异常,电 生理标测,组织活检
治疗原则
• 治疗时机选择: • 手术适应症:血流动力学异常,顽固性心律失常 • 手术原则:尽可能完整切除/ 姑息性切除,目的:恢复正
常心脏功能. • 体外循环辅助:心内肿瘤/ 心外肿瘤 • 手术径路:
横纹肌瘤
• 儿童期最常见的心脏肿瘤,36-78%,是良性的心肌肿瘤,尤其在新生 儿和婴儿期多见,多在1岁内诊断,男>女。
横纹肌瘤
• 诊断: 符合下列标准高度怀疑。 • 1.肿瘤形态和位置:位于心室的多发肿瘤; • 2.合并其他器官肿瘤(中枢神经系统,皮肤,肾)的心脏
单发肿瘤; • 3.伴/有结节性硬化家族史。 • ECHO:实质性心肌内肿瘤,
多发大小不一的结构均匀的 高密度影。 梗阻,无心包积液
横纹肌瘤
• 治疗: • 无症状者,退化可能, 0.9–6 mm/月,随访。 • 手术指证:严重血流动力学梗阻,顽固性心律失常,占
纹肌肉瘤,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等。 以血管肉瘤最为多见。新生儿横纹 肌肉瘤多见。 • 初始无症状,1/3以远处转移为首 发症状。 • 症状包括:呼吸困难,不典型胸痛, 充血性心衰。常有心包积液。可发 生在任一心腔。 • ECHO:单一均质壁内肿瘤,可向临 近心腔生长。
肿瘤心脏病学

cardio-oncology
ppt课件完整
1
????
ppt课件完整
2
肿瘤药物心脏毒性
• 肿瘤对心血管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直接对心肌毒性、血压、心肌缺 血的直接损伤;
• 另一方面是肿瘤患者生活方式改变、化疗 等带来的间接损伤。
1.Zamorano J L, Lancellotti P, Rodriguez Munoz D, et al. 2016 ESC Position Paper on cancer treatments and
cardiovascular toxicity develop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ESC Committee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The Task
Force for cancer treatments and cardiovascular toxicity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J]. Eur
2.Strevel EL, Ing DJ, Siu LL. Molecularly targeted oncology therapeutics and prolongation of the QT interval[J]. J Clin Oncol, 2007, 25(22): 3362-3371
ppt课件完整
10
定义
• 肿瘤心脏病学是识别、预防和治疗肿瘤治 疗时出现的心血管并发症(比如高血压、 心力衰竭、血管并发症和心律失常)的一 门医学学科
ppt课件完整
11
定位
1.抗肿瘤引起的心血管毒性
包括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肌毒性、冠状动脉疾病、 瓣膜病、心率失常、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血栓栓 塞、周围血管病、心包并发症 9 个方面。
肿瘤心脏病学培训课件

放化疗病人长期接受心血管疾病的随访 有助于预防远期并发症
肿瘤心脏病学
16
• 内科学(第9版)
(三)肿瘤治疗相关的冠状动脉疾病的治疗
冠脉血管痉挛:硝酸酯类药物和/或钙通道阻滞剂 稳定型心绞痛:在积极药物治疗基础上,纠正肿瘤相关的其他可导致心肌
缺血的并发症,如贫血、低氧血症、感染等,尽量避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应考虑行血运重建治疗
肿瘤心脏病学
8
内科学(第9版)
(三)肿瘤治疗相关的心功能不全的早期监测方案
在患者接受心脏毒性化疗药和/或胸部放疗之前,应进行心血管疾病风险基线评估,早期识别高危患者
。 心血管疾病史:心功能不全、
1 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律失
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高龄、早
2 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压、
常、心肌病、心脏结节病等
肿瘤心脏病学
25
第四节
肿瘤治疗相关的血栓性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
肿瘤心脏病学
26
• 内科学(第9版)
肿瘤治疗相关的血栓性疾病和周围血管疾病
(一)肿瘤治疗相关的静脉血栓性疾病 (二)肿瘤治疗相关的动脉血栓性疾病 (三)肿瘤治疗相关的外周血管疾病
肿瘤心脏病学
27
• 内科学(第9版)
(一)肿瘤治疗相关的静脉血栓性疾病
肿瘤患者心房颤动的治疗 ➢ 控制心室率:β受体拮抗剂或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果病人无法耐受 上述二类药物,或合并心力衰竭时也可选择洋地黄类药物 ➢ 转复正常心律:药物转复、电转复和导管射频消融 ➢ 抗凝策略:基于对患者状态的充分评估,并需要肿瘤科、血液科及心血管内科 医生的密切配合
肿瘤心脏病学
21
• 内科学(第9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完整
14
4. 心脏肿瘤
定位
心脏肿瘤主要包括心脏粘液瘤、横纹肌瘤等等
ppt课件完整
15
展望
• 肿瘤心脏病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目前对 于我国尚处于一个空白的领域。在未来的 发展充满了机遇与挑战,有很多值得我们 去做的事情。
ppt课件完整
16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肿瘤心脏病学
cardio-oncology
ppt课件完整
1
????
ppt课件完整
2
肿瘤药物心脏毒性
• 肿瘤对心血管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直接对心肌毒性、血压、心肌缺 血的直接损伤;
• 另一方面是肿瘤患者生活方式改变、化疗 等带来的间接损伤。
1.Zamorano J L, Lancellotti P, Rodriguez Munoz D, et al. 2016 ESC Position Paper on cancer treatments and
ppt课件完整
12
定位
2.肿瘤合并心血管疾病
对于肿瘤合并心血管疾病,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我们 去解决,比如对此类患者应该先治疗肿瘤还是心脏 病、肿瘤合并心绞痛患者应该选择外科手术肿瘤还 是血运重建等。
ppt课件完整
13
定位
3. 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共同危险因素及预防
肥胖、吸烟等危险因素于肿瘤、心血管疾病都是危 险因素。另外心血管药物也是肿瘤的危险因素和干 预通路。
Practice Guidelines: of Cardiology (ESC)
T[Jh5]e. ETuarsk
Heart J, 2016, 37(36): 2768-2801.
肿瘤与心脏疾病联系????
ppt课件完整
6
ppt课件完整
7
三个词
• Cardio-Oncology • Cardioncology • Onco-Cardiology
应对措施
1.Zamorano J L, Lancellotti P, Rodriguez Munoz D, et al. 2016 ESC Position Paper on cancer treatments and
cFaorrdcieovfoarsccaunlacretrotxriecaittymdeenvtesloapneddcuanrddieorvathsecualuapsr pptoitc课xeics件itoy完fot整hf ethEeSECurCopoemamniStteoeciefotyr
Heart J, 2016, 37(36): 2768-2801.
ppt课件完整
3
举例药物心脏毒性
• 阿霉素可因其心肌毒性造成LVEF下降
• 三氧化二砷及部分、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则可致 QT间期延长
• 5-FU 具有致冠脉痉挛特性
1.Swain SM, Whaley FS, Ewer MS.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doxorubicin: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ree trials[J]. Cancer, 2003, 97(11): 2869-2879.
ppt课件完整
10
定义
• 肿瘤心脏病学是识别、预防和治疗肿瘤治 疗时出现的心血管并发症(比如高血压、 心力衰竭、血管并发症和心律失常)的一 门医学学科
ppt课件完整
11
定位
1.抗肿瘤引起的心血管毒性
包括抗肿瘤治疗引起的心肌毒性、冠状动脉疾病、 瓣膜病、心率失常、高血压、肺动脉高压、血栓栓 塞、周围血管病、心包并发症 9 个方面。
ppt课件完整
8
ppt课件完整
9
命名
•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2016 年 6 月份在张 运院士的支持下,邀请于世英教授、谢晓东教授 、梁军教授进行了关于肿瘤 - 心脏病的第一次研 讨会。 2016 年 8 月 14 日进行了第二次研讨会, 研讨会上全体参会人员进行投票,决定中文正式 命名为《肿瘤心脏病学》,英文正式命名为 Cardio-Oncology。
2.Strevel EL, Ing DJ, Siu LL. Molecularly targeted oncology therapeutics and prolongation of the QT interval[J]. J Clin Oncol, 2007, 25(22): 3362-3371
3. Polk A, Vistisen K, Vaage-Nilsen M, et al. Apspyt课ste件m完at整ic review of the pathophysiology of 5-
4
fluorouracil-induced cardiotoxicity[J]. BMC Pharmacol Toxicol, 2014, 15: 47.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cardiovascular toxicity developed under the auspices of the ESC Committee for Practice Guidelines: The Task
Force for cancer treatments and cardiovascular toxicity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J]. E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