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理综山东卷【化学部分】

合集下载

2012年高考理综——山东卷(精校版.附答案)

2012年高考理综——山东卷(精校版.附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页。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必做,共87分)注意事项:1. 第I卷共20小题。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果实生长发育和成熟受多种激素调节。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分裂素在果实生长中起促进作用B. 生长素对果实的发育和成熟没有影响C. 乙烯在果实生长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D. 脱落酸在果实成熟中促进细胞分裂和果实脱落2. 夏季晴朗的一天,甲乙两株同种植物在相同条件下CO2吸收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植株在a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 乙植株在e点有机物积累量最多C. 曲线b-c 段和d-e段下降的原因相同D. 两曲线b-d段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甲植株气孔无法关闭3. 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B. 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C. 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凋亡D. 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4. 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B. 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C. 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 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5. 假设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由5000个碱基对组成,其中腺嘌呤占全部碱基的20%,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2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00个子代噬菌体。

2010~2012山东高考理综化学

2010~2012山东高考理综化学

2010~2012年山东省高考理综卷化学部分试题及分析一、10~12三年考情分析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9.(2010,山东卷,9)16O和18O是氧元素的两种核素,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O2与18O2互为同分异构体B.16O2与18O2核外电子排布方式不同C.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16O与18O间的相互转化D.标准状况下,1.12L16O2和1.12L18O2均含0.1N A个氧原子10.(2010,山东卷)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焓变D.同温同压下,H2(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11.(2010,山东卷,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12.(2010,山东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褪色的原因相同B.淀粉、油脂、蛋白质都能水解,但水解产物不同C.煤油可由石油分馏获得,可用作燃料和保存少量金属钠D.乙醇、乙酸、乙酸乙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13.(2010,山东卷,1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 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 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14.(2010,山东卷)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蒸馏水沿玻璃棒缓慢注入浓硫酸中B.配制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容量瓶刻度,应用胶头滴管将多余溶液吸出C.酸碱滴定时,若加入待测液前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D.检验某溶液是否含有SO42-时,应取少量该溶液,依次加入BaCl2溶液和稀盐酸15.(2010,山东卷)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新课标全国卷解析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新课标全国卷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本试题分两卷。

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和选考题。

试卷满分10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N-14 O-16 Mg-24 S-32 Cl-35.5 Fe-56 Cu-64 Zn-65 Br-80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

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 C.某溶液中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解析】:选A。

此题为基础题。

B项,除了氯气外,其它的如臭氧都可以将其氧化得到碘单质;C项,应该是证明含有碘单质;D项,不能排除SO42-的干扰。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95% 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解析】:选B。

此题为基础题。

A项,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75%;C项,油脂非高分子化合物; D项,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合成纤维为有机材料。

9.用N 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92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 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于足量的镁粉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 A【解析】:选D。

此题为常规题。

D项,非标准状况,无法确定22.4L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故无法判断电子转移数目。

10.分子是为C5H12O且可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5种 B.6种 C.7种 D.8种【解析】:选D。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部分(新课标卷)含解析

2012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部分(新课标卷)含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N 14 O 16 Mg 24 S 32 C1 35 5 Fe 56 Cu 64 Zn 65 Br 8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顼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能使润湿的淀粉KI试纸变成蓝色的物质一定是Cl2C.某溶液加入CCl4,CCl4层显紫色,证明原溶液中存在I-D.某溶液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Ag+答案:A解析:此题为基础题,B答案在考前多个试题里面都出现过,因为除了氯气外,其它的如臭氧都可以将其氧化得到碘单质。

C答案应该是碘单质,D答案不能排除硫酸根的干扰。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为95%B.单质硅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常用材料C.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D.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答案:B答案解析:此题为基础题。

A答案应该为75%,C中油脂不为高分子化合物,这个选项也在考前多个试题里出现D答案光导纤维为二氧化硅,合成纤维为有机材料,这个选项多个试题也出现,从前面两个题看来,还是没什么创新,或者考前已经被很多老师抓住题了。

9.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总数为N 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 N A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 N AD.常温常压下,22.4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 N A答案:D解析:此题为基础题,尤其C选项平时学生练习过多次,估计每位参加高考的学生至少做个3-4次。

D选项因为是常温常压下,气体的体积与状态有关系。

2012年山东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山东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化学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均与氧化还原反应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8.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 A个电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9.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B.I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VIIA族元素的阴离子性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0.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带玻璃塞的磨口瓶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D.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12.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Cl 2、SO 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 .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 (NO 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 2-4C .Fe 与稀HNO 3、稀H 2SO 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 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 .分别充满HCl 、NH 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13.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图a 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B .图b 中,开关由M 改置于N 时,Cu —Zn 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C .图c 中,接通开关时Zn 腐蚀速率增大,Zn 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D .图d 中,Zn —MnO 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 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第II 卷(必做129分+选做24分,共153分)[必做部分]28.(12分)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 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黄铜矿冰铜 泡铜(Cu 2O 、Cu ) 粗铜 精铜 (mCu2S·nFeS(1)气体A 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吸收。

2012年普通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与解析

2012年普通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与解析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全国卷)化学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第Ⅰ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N 14O 16Na 23Cl 35.5K 39Fe 56Cu 64Br 80Ag 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6.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B.单质分子中均不存在化学键C.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D.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7.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CO-===CaCO3↓+2OH-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23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ClO-+Cl-+H2O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6H+===2Fe3++3H2↑8.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9.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A B C D10.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钙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硫离子的半径。

X 元素为()A.Al B.P C.Ar D.K11.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①③②④B.①③④②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12.在常压和500 ℃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Ag2O、Fe(OH)3、NH4HCO3、NaHCO3完全分解,所得气体体积依次为V1、V2、V3、V4。

2012山东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2012山东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2012山东理综化学试题解析7.(2012·山东高考·T7)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解析】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如CO2+H2O=H2CO3,只有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Mn2O7为酸性氧化物,Al2O3为两性氧化物,B项错误;催化剂能影响反应速率,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C项正确;石油的分馏产物汽油仍为混合物,D项错误。

【答案】C8.(2012·山东高考·T8)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L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 A个电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解析】NaClO属于可溶性盐,是强电解质,故A错;B是制备Fe(OH)3胶体的正确方法,电解正确;HCl属于共价化合物,故C错;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程式为:2NaCl+2H2O===2NaOH+H2↑+Cl2↑,由此可知生成1 molH2需要转移2 mol电子,故D错。

【答案】B【易错点拨】离子化合物是由阴阳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并不看是否在溶液中能否电离出离子。

9.(2012·山东高考·T9)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B.I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解析】NH4Cl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A项错误;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各周期中ⅠA族元素的金属性最强,B项正确;同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C项错误;Ⅶ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则元素的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弱,D项错误。

2012年山东省高考理综卷化学部分精彩试题分析报告

2012年山东省高考理综卷化学部分精彩试题分析报告

实用文档2012年山东省高考理综卷化学部分试题分析2012年山东省高考理综卷化学部分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中学化学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程度和综合应用能力,并对考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素养等方面进行评价,同时遵循教育测量学原理,力求命题的规范性。

下面笔者对比近三年山东省高考理综卷化学部分试题考点分布并对今年高考试题特点进行分析:一、10~12三年考情分析大全.实用文档大全.实用文档大全.实用文档试题命制特点二、2012(一)立足基础、体现创新、难度适中试卷坚持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所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化学实验、化学计算等内容均在课程标准、考试手册和教材必修、选修的基础知识范畴内。

知识点覆盖符合考试手册的要求,以此考查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全面理解,以及对诸多基础知识间的融会贯通和灵活应用能力。

试卷创新体现在命题人在试题立意、内容选材、思维角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使今年的理综化学试题有了新的突破。

例如金属防腐的问题在科研、生产中倍受关注,这也是多年来高考的热点问题,今年第13题没有刻意回避热点,而是大胆创新,引入了应用广泛的合金材料作电极,这要求考生应具备整体分析的思维品质,提高了对其思维深度的要求。

如何在高考这种纸笔测试中实现对考生内在思维品质的考查一直是高考命题关注的重点,本题无疑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又如Ⅱ卷第29(4)题,考点仍是电离平衡常数、平衡移动和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相关计算等高考热点问题,但题目要求考生深入思考,转换思维角度,灵活运用溶液中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这将有利于引导学生在平常的学习中深入思考,真正理解所学各部分化学知识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试题延续了山东卷一贯的风格、特点,特别是试题难度保持相对稳定,难度梯度设计合理,整卷没有出现任何偏题、怪题,契合山东考生的特点,有较好的区分度,很好地体现了试题的选拔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高考理综山东卷【化学部分】7、下列与化学概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化合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C.催化剂能改变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D.石油是,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8、下列与含氯化合物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HClO是弱酸,所以NaClO是弱电解质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FeCl3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C.HCl溶液和NaCl溶液均通过离子导电,所以HCl和NaCl均是离子化合物D.电解NaCl溶液得到22.4 L H2(标准状况),理论上需要转移N A个电子(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9、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共价键B.I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D.VII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0、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B.盛放NaOH溶液时,使用玻璃塞的磨口瓶C.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时,将溴的苯溶液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D.NaCl溶液蒸发结晶时,蒸发皿中有晶体析出并剩余少量液体即停止加热12、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溶液,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13、下列与金属腐蚀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a中,插入海水中的铁棒,越靠近底端腐蚀越严重B.图b中,开关由M改置于N时,Cu-Zn合金的腐蚀速率减小C.图c中,接通开关时Zn腐蚀速率增大,Zn上放出气体的速率也增大D.图d中,Zn-MnO2干电池自放电腐蚀主要是由MnO2的氧化作用引起的28、(12分)工业上由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铜的主要流程如下:气体泡铜熔渣电解精炼精铜ABAl(Cu2O、Cu)(mCu2S nFeS(1)气体A中的大气污染物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_______吸收。

a.浓H2SO4b.稀HNO3c.NaOH溶液d.氨水(2)用稀H2SO4浸泡熔渣B,取少量所得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呈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检验溶液中还存在Fe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明试剂、现象)。

(3)由泡铜冶炼粗铜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进行粗铜(含Al、Zn、Ag、Pt、Au等杂质)的电解精炼,下列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电能全部转化为化学能b.粗铜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溶液中Cu2+向阳极移动d.利用阳极泥可回收Ag、Pt、Au等金属(5)利用反应2Cu+O2+2H2SO4=2CuSO4+2H2O可制备CuSO4,若将反应设计为原电池,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c、d (2)Fe3+取少量溶液,滴加KMnO4浓度,KMnO4褪色(3)3Cu2O+Al Al2O3+6Cu (4)b、d (5)4H++O2+4e‾=2H2O29、(16分)偏二甲肼与N2O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H3)2NNH2(l)+2N2O4(l)=2CO2(g)+3N2(g)+4H2O(g) (I)(1)反应(I)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___。

(2)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2O4(l)=2NO2(g) (II)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则反应(II)为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一定温度下,反应(II)的焓变为∆H。

现将1 mol 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H/kJ mol -1(4)NO 2可用氨水吸收生成NH 4NO 3。

25℃时,将a mol NH 4NO 3溶于水,溶液显酸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向该溶液滴加b L 氨水后溶液呈中性,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________(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氨水的浓度为_________ mol •L ‾1。

(NH 3•H 2O 的电离平衡常数取K b = 2×10‾5 mol •L ‾1 )29、(1)N 2O 4 (2)吸热 (3)a 、d 不变 0.1(4)NH 4++H 2O NH 3•H 2O+H + 逆向 a/200b30.(14分)实验室采用MgCl 2、AlCl 3的混合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制备MgAl 2O4,主要流程如下(1)为使Mg 2+、Al 3+同时生成沉淀,应先向沉淀反应器中加入________(填“A ”或“B ”),再滴加另一反应物。

(2)如右图所示,过滤操作中的一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流程中沉淀是否洗净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

高温焙烧时,用于盛放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4)无水AlCl 3(183℃升华)遇潮湿空气即产生大量白雾,实验室可用下列装置制备。

装置 B 中盛放饱和NaCl 溶液,该装置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 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件仪器装填适当试剂后也可起到F 和G 的作用,所装填的试剂为__________。

30、(1)B (2)漏斗下端尖嘴未紧贴烧杯内壁(3)AgNO 3溶液(或硝酸酸化的AgNO 3溶液) 坩埚(4)除去HCl 吸收水蒸气 碱石灰(或NaOH 与CaO 的混合物)选做部分31.(8分)【化学——化学与技术】石油和煤炭加工过程涉及多种技术和设备。

(1)石油分馏时,在不断向____________(填工业设备名称)内投放原料的同时获得产品,该过程为_____________操作过程。

(2)石油裂化分为热裂化、_____________和加氢裂化,裂化的目的是提高_____________的产量。

(3)煤的洗选是为了降低原煤中灰分和____________的含量。

煤的流化床燃烧是指空气从底部吹向煤炭颗粒,并使全部煤炭颗粒_____________进行燃烧的过程。

(4)煤的直接液化是煤与适当溶剂混合后在高温和____________存在下与__________作用产生液体燃料的过程。

31、(1)分馏塔 连续 (2)催化裂化 轻质燃料油(或汽油)(3)硫(S ) 浮动 (4)催化剂 氢气(H 2)32.(8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金属镍在电池、合金、催化剂等方面应用广泛。

(1)下列关于金属及金属键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 .金属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b .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间的相互作用c .金属导电是因为在外加电场作用下产生自由电子d .金属具有光泽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吸收并放出可见光(2)Ni 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8号元素,第二周期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与Ni 相同且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______。

(3)过渡金属配合物Ni(CO)n 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总数之和为18,则n=______。

CO 与N 2结构相似,CO 分子内σ 键与π键个数之比为________。

(4)甲醛(H 2C=O )在Ni 催化作用下加氢可得甲醇(CH 3OH )。

甲醛分子内C 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甲醛分子内的O —C —H 键角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甲醛分子内的O —C —H 键角。

32、(1)b (2)C (碳) (3)4 1︰2 (4)sp 3 小于33.(8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合成P (一种抗氧剂)的路线如下:已知:① + R 2C =CH 2 C R CH 3 (R 为烷基)②A和F互为同分异构体,A分子中有三个甲基,F分子中只有一个甲基。

(1)A 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

B经催化加氢生成G(C4H10),G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

(2)A与浓HBr溶液一起共热生成H,H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中检验C可选择下列试剂中的_________________。

a.盐酸b.FeCl3溶液c.NaHCO3溶液d.浓溴水(4)P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

CH333、(1)消去反应2-甲基丙烷(或异丁烷)(2)CH3CBr (3)b、d3(4)—COOCH2CH2CH2CH3 +2NaOH —COONa+ CH3CH2CH2CH2OH + 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