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考博中国古代文学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文系考博考试题及答案

中文系考博考试题及答案

中文系考博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鲁迅的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________。

2. “诗圣”是指唐代诗人________。

3.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别号是________。

4. 明清之际,被誉为“三大儒”的是王夫之、黄宗羲和________。

5. “文以载道”这一文学观念最早由________提出。

答案:1. 《狂人日记》2. 杜甫3. 怡红公子4. 顾炎武5. 周敦颐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位作家不属于“唐宋八大家”?A. 韩愈B. 柳宗元C. 苏轼D. 辛弃疾2. “楚辞”的创立者是:A. 屈原B. 宋玉C. 司马迁D. 曹操3. 《文心雕龙》的作者是:A. 刘勰B. 钟嵘C. 王勃D. 颜之推4. “赋”这种文学体裁最早出现在:A. 先秦时期B. 汉代C. 唐代D. 宋代5.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子夜》答案:1. D2. A3. A4. B5. 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诗经》的分类及其特点。

2. 论述明清小说的发展特点。

答案:1.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包括十五国风,共160篇,主要反映民间生活和情感;“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共105篇,多是宫廷诗歌,反映贵族生活和政治;“颂”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共40篇,主要是祭祀时的颂歌,歌颂祖先和神灵。

2. 明清小说的发展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题材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二是叙事手法成熟,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三是语言通俗,接近口语,易于流传;四是思想内容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愿望。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分析《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答案:1. 王阳明心学的主要观点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考博真题试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考博真题试卷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国际文化教育学院考博真题试卷050101文艺学(2001,2002,2004---2011)具体清单:科目一:文艺理论2001,2002,2004---2011科目二:文学评论2001,2002,2004---2011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002,2004---2011)具体清单:科目一:现代语言学2002,2004---2011科目二(01方向):语音学理论与实验方法科目二(02方向):神经语言学与认知神经科学基础2002,2004---2006,2008,2009,2011050125★对外汉语教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2007---2012)具体清单:科目一:语言学理论2008---2010,2012(2007以及之前考现代语言学)现代语言学2002,2004---2011科目二(01方向):现代语法理论2004,2007---2011科目二(02方向):现代汉语语法与语言习得理论2007---2011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2001---2004,2006---2012)具体清单:科目一:汉语的理论与实践2002---2004,2006,2010---2012古代汉语与文献2007---2009汉语语言学综合基础(汉语言文字学)2001科目二(01,02方向):汉语史2002---2004,2006---2012中古近代汉语2001传统语言学(古代汉语)2001科目二(03方向):现代汉语2010,2012现代汉语与方言2001---2004,2006,2007050104 中国古典文献学(2004---2011)具体清单:科目一:中国古典文献学2005---2011科目二:古代汉语2004---2011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2001,2004,2006---2012)具体清单:科目一:中国古代文史知识2001,2004,2006---2012科目二(01方向):诗词学2001,2004,2006---2012科目二(02方向):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2004,2006,2012科目二(03方向):唐宋文学2001,2004,2006---2012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2001---2003,2006---2012)具体清单:科目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和流派研究2001,2002,2010---2012 中国现当代文学理论批评史2003,2006---2009科目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研究2001,2002,2010----2012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2003,2006---2009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2001---2003,2005---2011)具体清单:科目一:外国文学史2002---2003,2005---2011科目二:西方文学批评史2002---2003,2005---2011中外文学综合基础200120世纪中外文学关系史2001西方文论2001050124★应用文体学(2005,2007---2011)具体清单:科目一:古代文论与古代官制2005,2007---2011古代文论2001,2002,2004科目二:古代文牍学与当代实用文体学2005,2007---2011130300戏剧与影视学(02电影学,03电视艺术学)(2009---2011)具体清单:科目一:影视史论2009---2011科目二:影视理论与批评(文艺理论)2004---2011(2010年以及之前考文艺理论)130300戏剧与影视学(01中国戏剧学)(2001,2004,2007---2011)具体清单:科目一:中国戏曲史2001,2004,2007---2011科目二:戏剧戏曲理论2007---2011050122★中国文学与文化(2004---2010)(2014不招生)具体清单:科目一:中国文化史2004---2010科目二(01方向):先秦诸子思想与文学2006---2010科目二(02方向):先唐文化与文学2005---2010001文学院其它试卷:美学2010文学评论写作(写作学)2004,2005中国古代文论与马列文论2001,2002,2004文学原理与文艺美学2004---2006文学思想史暨学术思潮2001,2002,2004文艺学综合基础(文本解读、中外文论)2005语言学理论和应用(语义语法学,对外汉语教学与管理)2002,2004---2011(2011考对外汉语教学与管理,2010以及之前考语义语法学)(2006缺少第2页)中文信息处理2002,2004---2010(2006缺少第2页)应用语言学基础2004中外语言学史2004文字学基础2004音韵学基础2004古文献阅读基础知识2005元明清文学2001,2004---2012隋唐五代文学2001,2004,2006---2008古代文论2004古代汉语2004,2005文学理论基础2001,2002中国传统音乐文化2005---2009-------------------------------------------------。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复试题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复试题
此外由于以先秦时期的各国文字体写成的儒家经典陆续被发现经过学者研究之后不仅在文句篇章上不同于现存今文经学派的经典更在于对社会礼俗政治制度及哲学命题上产生了不同于当时学术思潮的观点且强调还归先秦义理的朴实学风遂有所谓古文学派之兴起成为与今文学派较劲的新的学术传统此即两汉经学上的今古文之争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复试题
(2)今文经,则指汉初由老儒背诵,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由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经典。今文学派指的是两汉学者以儒家经典之研究而成立的一个学术传统。它在学术研究上的基本特性有三:首先,这是汉代的儒学学统,是对儒家经书作研究而成立的学术传统。但严格地说来,它研究的典籍虽是儒经,而表达的观念却是汉代的思潮,是一个融合了先秦各家学说,而以儒家面貌表现的汉代儒学;其次,因秦火之后典籍荡然,今文学派所依据的儒学经典,是经儒生口授相传而以汉代通行的隶书体写作之书。这就预留了当以先秦古文字写作之儒经被发觉后,将出现新旧不同观点之争辩空间;第三,它在解经时的理论性格极富创造性,且充满了宗教神学的意味,这是基于两汉之际的学术风气而有的表现。例如董仲舒的公羊春秋学及孟喜京房等的易学,就是最能体现两汉自然科技知识、及宗教神学迷信发达的理论性格。此外,由于以先秦时期的各国文字体写成的儒家经典陆续被发现,经过学者研究之后,不仅在文句篇章上不同于现存今文经学派的经典,更在于对社会礼俗、政治制度及哲学命题上产生了不同于当时学术思潮的观点,且强调还归先秦义理的朴实学风,遂有所谓古文学派之兴起,成为与今文学派较劲的新的学术传统,此即两汉经学上的今古文之争。总之,今文学派就是汉儒中以当时流行文字所写成之典籍为依据,而在形上学上侧重宗教神学面、在社会政治哲学上侧重配合新时代提出新建制观点,以阐述儒学理论的学派。首先,他们十分尊崇孔子,把孔子抬到相当高的地位,认为他是受命的素王,而六经皆孔子所作,是孔子发挥自己托古改制思想的作品,亦因此认为刘歆所提的古文经书是其伪作;其次,由于今文家把六经当作一次创作的教材,故而将六经由浅到深依次排列为:诗、书、礼、乐、易、春秋,而不重视它们在历史上的客观产生次序;再者,今文学派师承传授皆历历可考,且在西汉皆立为学官,因此后学特重师法、家法,一方面谨守门风二方面愈形繁琐;第四,在对政治问题的观点上,今文经学家多体现现实,为大一统帝国及君王统治之需,提出符合汉王朝利益的政策观点等。

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2020-2023)

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2020-2023)

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2020-2023)2020年专业一610:文学基础1、论述屈原《离骚》的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

(20分)2、论述以韩愈为首的古文运动的基本内容。

(15分)3、论述《红楼梦》的“诗体”小说性质。

(15分)4、结合两篇小说,谈谈鲁迅“立人”思想。

(15分)5、结合具体作家,谈谈改革开放以后外国文学对中国作家的影响。

(15分)6、恩格斯说但丁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又是新时代的第一位诗人”,谈谈《神曲》中所体现的但丁思想的矛盾性。

(15分)7、谈谈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系列。

(20分)8、为什么说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特殊的艺术生产者。

9、论述文学意境的特征。

(20分)专业二805:中国古代文学阅读与写作一、给下面这段文字加上标点(20 分)呜呼是为醉乡也欤古之人不余欺也吾尝闻夫刘伶阮籍之徒矣当是时神州陆沉中原鼎沸而天下之人放纵恣肆淋漓颠倒相率入醉乡不已而以吾所见其间未尝有可乐者或以为可以解忧云尔夫忧之可以解者非真忧也夫果有其忧焉抑亦不必解也况醉乡实不能解其忧也然则入醉乡者皆无有忧也(戴明世《醉乡记》)二、阅读诗歌,完成下题(50分)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己长,我土日己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1、找出诗中运用了何典故?用该典故的作用为何?(5分)2、分析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45分)三、刘大槲《游万柳堂记》(80分)昔之人贵极富溢,则往往为别馆以自娱,穷极上木之工,而无所爱惜。

既成,则不得久居其中,偶一至焉而已,有终身不得至者焉。

而人之得久居其中者,力又不足以为之。

夫贤公卿勤劳王事,固将不暇于此;而卑庸者类欲以此震耀其乡里之愚。

临朐相国冯公,其在廷时无可訾,亦无可称。

而有园在都城之东南隅。

其广三十亩,无杂树,随地势之高下,尽植以柳,而榜其堂日“万柳之堂”。

南京大学考博真题 (2)

南京大学考博真题 (2)

南京大学考博真题引言南京大学作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历史悠久,教育质量卓越。

每年都会举行考博考试,以选拔优秀的研究生为目标。

以下将介绍南京大学考博真题,希望能对准备参加考试的同学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语文题目一•2017年考博语文真题题目要求: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并回答问题:文章:《诗经》是中国集古代诗歌、民歌、宫廷歌曲、祭祀歌曲于一体的第一部诗文总集。

它的诗歌内容涉及了广泛的社会生活,包括礼仪、政治、自然景观等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历史独特性和文学价值。

《诗经》的题材内容丰富多样,有咏史抒怀、赞颂忧愤,也有爱情、宴会等各类题材。

它以简练、抒情、清新的风格展示了古代人民的丰富情感和深厚内涵。

问题: 1. 《诗经》有哪些内容? 2. 《诗经》的题材有哪些? 3. 《诗经》的风格特点是什么?题目二•2018年考博语文真题题目要求:请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读后感,主题为《红楼梦》。

可以从情节、人物、以及对生活的思考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二部分:数学题目一•2017年考博数学真题题目要求:解下列方程。

1.2x−5=72.3x2−9x+6=0题目二•2018年考博数学真题题目要求:计算下列三角函数的值。

1.$\\sin (\\pi/6)$2.$\\cos (\\pi/3)$第三部分:外语题目一•2017年考博外语真题题目要求:阅读以下英文短文,并回答问题。

Passag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hich started in the mid-18th century, brought about significant changes in manufacturing, mining, agriculture, and transportation. It began in Great Britain and later spread to other parts of Europe and North America.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of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steam power and mechanized production. It also led to the growth of factories and urbanization. The impact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was profound, transforming societies and economies around the world.Questions: 1. When di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start? 2. What were the significant changes brought about by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3. Where di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begin?题目二•2018年考博外语真题题目要求:完成下面的英文句子。

中国古代文学(二)_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国古代文学(二)_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中国古代文学(二)_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竹林七贤”的有参考答案:阮元瑜_刘公幹2.下列作品属于曹操的有参考答案:《薤露行》(惟汉廿二世)_《让县自明本志令》_《蒿里行》“关东有义士”3.“北地三才”指的是哪三位文人?参考答案:温子昇邢邵魏收4.王褒《赠周处士》中有“犹持汉节使,尚服楚臣冠”一句,请问化用了哪两位历史人物的典故?参考答案:苏武钟仪5.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曾说自己“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这两件“甚不可”的事情分别是参考答案:厌恶名教直言不讳6.曹丕《燕歌行》是我们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完整的七言诗,其中有以下两句“慊慊思归恋故乡”、“贱妾茕茕守空房”,这里的两个叠字分别读作参考答案:qìan qióng7.“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潘岳《悼亡》其一)其中“僶俛”二字的读音是参考答案:mǐn miǎn8.被称为“长篇之极轨”的大赋是————参考答案:二京赋##%_YZPRLFH_%##张衡《二京赋》##%_YZPRLFH_%##《二京赋》9.建安是一个“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年代,以下哪篇诗歌表现了当时人民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社会现实?参考答案:王粲《七哀诗》其一10.《赠白马王彪》是曹植的名作,曹植在前面的序文中交代了创作缘起,序文开头写道“黄初四年五月,白马王、任城王与余俱朝京师,会节气”。

曹植、曹彰、曹彪他们适逢的节气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参考答案:立秋11.曹植《七哀》诗云:“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宕子妻。

”表现了独守空闺的妻子对“宕子”的深切怀念,这里的“宕子”指的是下列哪一类型的人物?参考答案:客居外乡的游子12.曹丕在哪一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出了“建安七子”的概念?参考答案:《典论·论文》13.李白诗歌中说道“解道澄江静如练”化用的是谁的句子参考答案:谢朓14.西曲歌的产生地域是参考答案:荆郢樊邓之间15.王褒的“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是化用了哪句诗句?参考答案:陇头流水,鸣声幽咽。

南京大学汉语史考博试题

南京大学汉语史考博试题

南京大学汉语史考博试题(2007-04-18 11:50:56)汉语史1.研究汉语史的方法。

2评王力考证隋唐音系的两本反切。

3.述系词的产生及发展。

4复音化的主要原因并举例说明。

5举例说明连绵词的特点。

6.评唐兰\陈梦家\裘锡圭三书说。

7.<广韵>作者\性质体例内容价值版本。

语音史1、述诗经韵系的韵部划分及构拟。

2、举例说明谐声系统:之。

3、诗经\切韵\中原音韵\声韵调(结\初\脑\全\卿) 。

4 、206韵填空5、述通语-M尾的消失过程6、释韵图(切韵指掌图之类,复印件) 7、结合所给材料,说明其方言声韵调特点,并推测其所属大方言区.(看汉语方言概要)另看看<古汉语300题>99年汉语史1、六书的假借与非六书的假借有哪些区别?举例说明。

2、“者”字结构与“所”字结构有哪些区别?3、汉语复音词的构成可分为哪三大类?举例说明。

4、词义的变迁有哪几种情况?举例说明。

5、洪诚先生与王力先生对“汉语中的系词”的看法有哪些不同?6、王力先生考证隋—中唐音系,主要依据什么材料?请就此发表简评。

7、请谈谈《释名》在汉语史研究中的价值。

2001年汉语史1、什么是近代汉语?在近代汉语这一研究领域,前人已取得哪些成果?请你简评其中印象最深的三种?(15)2、古汉语中的“以”有哪几种意义?它的本义是什么?其本义与其他各种意义之间的引申关系是怎样的?(15)3、简述“何等”的起源及其发展?(15)4、古汉语中的连词有哪几类?请列举各类的常用词。

(15)5、音韵学中的“七音”指的是什么?请将三十六字母按“七音”加以分类。

(15)6、“传”、“注”、“笺”、“疏”、“章句”、“集解”、“补注”等是古书注解中常见类型,请你扼要地阐明它们各自的特点。

(15)7、谈谈《集韵》在汉语史研究上的价值。

(10)2003年汉语史试题1、研究汉语语音史,要讲究哪些方法?2、汉语中“浊上变去”发生于什么时代?具体内涵如何?有无例外?3、汉语中多数介词和连词都是由实词虚化而成的,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种情况?请举例说明。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博真题—中国古代文史知识

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考博真题—中国古代文史知识

2012中国古代文史知识一、名词解释(5*8)1、《公羊传》2、《楚辞补注》3、南北禅宗4、国子监5、九族6、三省六部制7、庆历党争8、《贰臣传》二、论述题(20*3)1、简述科举制度的演变、发展及对文学的影响。

2、史学界一般视两汉至隋唐为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宋元明清为后期,试就唐宋两代政治、经济、社会、思想等方面的差异,谈谈前后期的不同特征以及转型的历史意义。

3、举例说明中国古代思想中一些重要的道德原则以及在文学评论中所起的作用。

2013年中国古代文史知识一、名词解释(5*8)1、《诗集传》2、《史记集解》3、门阀4、布政司5、省试6、乌台诗案7、永贞革新8、《明实录》二、论述题(20*3)1、陈衍首倡“三元”说:“诗莫盛于三元,上元开元,中元元和,下元元祐也。

而“同光体”另一代表人物沈曾植则将“开元”更换为南朝宋文帝的“元嘉”。

试选择元嘉、开元、元和、元祐中的两个时期,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阐述其时代特征以及对文学的影响。

2、何谓南北榜?明清科举制度有什么特点?3、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古代文学创作的影响。

2014年中国古代文史知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感生神话2、《史记》三家注3、永明体4、牛李党争5、贴经6、同平章事7、元祐更化8、泰州学派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试论述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及其对文学的影响。

2、简要阐释程朱理学的理论体系、思想特色、社会背景和历史影响。

3、你怎么评价东林党和晚明政局?2015年中国古代文史知识一、名词解释1、《五经正义》2、今文经学3、《新唐书·艺文志》4、《太平广记》5、《乐府诗集》6、提点刑狱公事7、《经义述闻》8、同光体二、论述题1、谈谈魏晋南北朝文学创作的家族化现象。

2、略述唐宋时期科举制度的发展变化及其社会文化影响。

3、试分析明清时期白话小说兴盛的原因。

2016年中国古代文史知识一、名词解释1、胡服骑射2、盐铁之议3、元祐更化4、乾嘉学派5、《河岳英灵集》6、《四书章句集注》7、长庆体8、性灵说二、论述题1、试述《诗经》的来源、分类和流传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名解:1、共和行政:共和行政又称周召共和,前841年西周镐京国人暴动攻入王宫,周厉王逃跑,政权由大臣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掌,称为共和。

十四年后,公元前828年,周厉王死。

太子姬静继位,史称周宣王,共和行政结束。

共和元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2、九流十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西汉学者刘歆作《七略》,其中《诸子略》将先秦和汉初诸子学派分为十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家。

十家中小说家属于艺文,除去不算,称为九流。

3、劝百讽一: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语出西汉末扬雄的《法言》。

其意是说赋中鼓励的成分过多,淹没了篇末的讽谏主旨,本末倒置,结果欲讽反劝,适得其反,助长了帝王的奢侈心理。

这是扬雄对汉大赋的批评。

司马相如在《子虚赋》和《上林赋》中基本规定了汉大赋的模式:先是连篇累牍地堆砌辞藻,极尽夸张美饰之能事,最后以淫乐足以亡国,仁义必然兴邦的讽谏作为结尾,铸成了“劝百讽一”的体制。

4、四声八病:南朝齐永明年间,周颙著《四声切韵》,提出平上去入四声,而沈约将四声的区辨同传统的诗赋音韵知识相结合,规定了一套五言诗创作时应避免的声律上的毛病,就是后人所记之“八病”。

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钮、正钮等八种声病。

“四声八病”用于永明体诗歌的创作中,对于增加诗歌艺术形式的美感,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是有积极意义的,但要求过分苛刻,也带来了一定的弊病。

5、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语出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

明经科和进士科是唐代科举考试中规模最大的科目,最受当时社会的重视。

明经科主要是考儒家经典的背诵默写,为记诵之学,年少举子考取容易,故30岁考中,已属“老”了。

而进士科考诗赋策论,考的是理解发挥能力,非有长时间的积累不能考取,50岁考中尚属年轻。

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6、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语出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国朝萧墨《经史管窥》引李耆卿《文章精义》云:‘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

’然则今人称‘韩潮苏海’,误矣。

”这句话说得是唐宋古文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的艺术特点。

韩愈文风深邃如海,寓意丰富。

柳宗元文风清新如泉,自然精致。

欧阳修文风跌宕如澜,雄浑有力。

苏轼文风豪放潮涌,潇洒恣肆。

7、《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歌曲》一称《白石词》,是宋代姜夔(号白石道人)所作的词曲谱集。

共六卷,别集一卷。

书中收有祀神曲《越九歌》10首,词调令、慢、近、犯17首,琴曲《古怨》1首。

其中《越九歌》旁缀律吕字谱,已标明不同音高;琴曲《古怨》是减字谱,可弹奏。

词调17首中,《醉吟商小品》和《霓裳中序第一》是传统大曲的摘篇,《玉梅令》是范成大的作品,其余皆是白石自度曲。

《白石道人歌曲》是少有的乐谱宋词,能让现代人一窥宋词的音乐风格。

8、《天演论》:甲午战争结束后,严复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并于1897年12月在天津出版的《国闻汇编》刊出。

《天演论》原是赫胥黎在牛津大学举办的一次有关演化的讲演稿,他发挥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该文译出后对当时中国的思想界冲击巨大。

9、熹平石经:东汉灵帝熹平年间(172-178)将《鲁诗》、《尚书》、《仪礼》、《周易》、《春秋》、《公羊》、《论语》七部儒学经典刻石建于太学,世称“熹平石经”,开创了我国历代石经的先河。

它全为隶书体,故又称一体石经。

熹平石经以一家本为主而各有校记,备列学官所立各家异同于后,这对于纠正俗儒的穿凿附会和臆造别字,维护文字统一起了积极的作用。

10、咸通刻版《金刚经》:唐懿宗咸通九年(868)雕版印刷的《金刚经》,是由六个印张粘接起来的十六米长的经卷,内容是释迦牟尼佛在祗园精舍向长老须菩提说法的故事。

这是至今存于世的中国早期印刷品实物中唯一留有明确、完整刻印年代的印品。

经卷首尾完整,图文浑朴凝重,刻画精美,文字古拙遒劲,刀法纯熟,墨色均匀,印刷清晰,表明当时印刷技术已臻成熟。

斯坦因第一次到敦煌时将其掠去,今存大英博物馆。

11、饮中八仙:指唐朝嗜酒的八位学者名人,亦称酒中八仙或醉八仙。

《新唐书·李白传》载,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

杜甫有《饮中八仙歌》。

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又都在长安生活过,在嗜酒、豪放、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

12、燕许大手笔:“燕许”指唐武后玄宗朝文人张说、苏颋,张说封燕国公,苏颋封许国公。

《新唐书·苏傒溍传》载,苏颋“自景龙后,与张说以文章显,称望略等,故时号燕许大手笔”。

二人主张“崇雅黜浮”,以矫正陈、隋以来的浮丽风气,讲究实用,重视风骨,但所作文章内容狭窄,骈文习气很重。

张长于碑志,风格雄壮,为诗有法,晚谪岳阳,诗益动人,人谓得江山之助,较苏成就大。

13、《本事诗》:《本事诗》1卷,晚唐孟棨撰。

所记皆诗歌本事,分情感、事感、高逸、怨愤、徵异、徵咎、嘲戏7类。

其中唯宋武帝、乐昌公主二条为六朝事,余皆唐人事。

撰书本旨是提供有关诗歌作品的写作背景,以便了解作品含义。

例如王维为讽谕宁王强占卖饼者妻而作《息夫人》诗,张九龄因受李林甫排挤而作《海燕》诗,倘不说明本事,很难知其用意。

其书以诗系事,乃是一种创体。

此书对於了解唐代诗人生活和作品,有一定参考价值。

14、《复性书》:韩愈的弟子李翱所作。

《复性书》三篇为宋代理学家谈心性开了先河,上篇总论“性情”及圣人之关系,中篇言如何修养成圣的方法路径,下篇勉励人们进行修养。

李翱的《复性书》,以《中庸》、《易传》为立论的根据,企图建立起儒家的心性论学说。

他把“性”与“情”分开,认为“性善情恶”,“性”是天授,所以是善的,而其恶是因为被“情”所昏蔽,这一点启迪了后来理学家对“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分野,亦是理学家“天理”、“人欲”之辨的根源。

15、乐游原:在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的地方。

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

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关于该诗的主旨,有人认为是嗟老伤穷、残光末路之感叹;也有人认为诗人热爱生命、执着人间而心光不灭,有着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

16、《瀛奎律髓》:元代方回编选的唐宋五七言律诗总集。

《瀛奎律髓》专选唐宋两代的五、七言律诗,故名“律髓”,又取十八学士登瀛洲、五星照奎之义,故称“瀛奎”。

共选唐代作家180余家,宋代作家190余家。

方回宗杜甫,但他选诗并不只凭一己偏爱,而是注意到不同流派。

如入选宋诗,有江西派、四灵体、江湖派,也选西昆体。

此书分49类,每类有题解,说明这类诗的性质和特点。

清代纪昀撰《瀛奎律髓刊误》批评方回论诗有三弊:一是党援,二是攀附,三是矫激。

选诗也有三弊:一是矫语古谈,二是标题句眼,三是好尚生新。

17、清江三孔:北宋文人孔平仲与其兄文仲、武仲俱有文名,时号“三孔”。

文仲兄弟与苏轼、苏辙同时,并以文章名一世,故黄庭坚有“二苏联璧”,“三孔分鼎”之语。

兄弟三人中孔平仲“工词藻,故诗尤夭矫流丽,奄有二仲”,诗歌成就涵盖了他的两位兄弟。

孔平仲的诗歌有一些类似于苏轼那样的豪放雄迈之作,但风格主要近于苏辙,尤以流丽清整、通畅明快见长。

南宋宁宗时临江太守王辶苇搜集遗文,编为《清江三孔集》四十卷。

18、《樵歌》:南北宋之际文人朱敦儒的词集,也称《太平樵歌》。

朱敦儒词作语言流畅,清新自然。

他的词风可分为三个阶段:早年词风浓艳丽巧;中年的词风激昂慷慨;闲居后词风婉明清畅。

19、得胜头回:得胜是表示吉利的话,头回即前回。

这是宋、元说书人的术语。

在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谓之“得胜头回”,取其吉利之意。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且先引下一个故事来,权做个得胜头迴。

”20、禁体诗:禁体诗就是作诗前约定在描写某一物体时预定禁止使用某些字,通常被用来描写其外形的常见常用的字词不得入诗,如咏雪不准用玉、月、梅、练、絮、白等字。

禁体诗始于宋代欧阳修而得名于苏轼,意在倡导一种求新避熟的新诗风。

欧阳修主张新变,他不满意当时人作白兔诗“皆以常娥月宫为说”的状况,后苏轼在《聚星堂雪诗》序中提出“禁体物语,于艰难中特出奇丽”,故名。

因诗家以体物为工巧,废而不用,视同禁例,有如徒手相搏,不持寸铁,故禁体诗又名“白战体”。

论述:1、解析评价荀子“人之性恶明矣”。

《性恶篇》是《荀子》一书的第二十三篇,阐述了荀子的伦理思想。

旨在批判孟子的性善论,阐明自己关于人性邪恶的社会观。

“性恶论”是荀子思想中最著名的观点,也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石。

文章先从人的物质欲望和心理要求出发,论证了“人之性恶”的道理。

为了改变人性之恶,他一方面特别强调后天的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主张“求贤师”、“择良友”;另一方面则特别强调政治的作用,提出了“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的政治主张。

总之,荀子认为“人之性恶”,其宗旨则在于以道德的、政治的手段去改恶为善。

荀子的性论中指出了实然人性中都含有偏情私欲,并以为情欲有倾向于过与不及的先天趋势。

其发不是自然而然地皆中理中节,而表现出恶的行径。

荀子多着眼于人性中的情、欲上,感性机能在其苦乐感中必然表现为避苦趋乐的感性冲动,这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在纯粹感性机能中的自然本性,思维在理解内感形象的时候也必然把苦乐感活动理解为人自身的体验,而把避苦趋乐的感性冲动看成自己的欲求。

把人本能的表现归咎为性的情欲所发,从而肯定人性恶。

但他亦承认实然人性中也含有先天德性,“涂之人可以为禹”的基础,并以此德性为人之道德的内在基础,要人借扩充此德性实际去修德行善,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冥,参与天地矣。

人性好像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在我们身上同时存在作用,正因为是这样,我们才有了选择,我们才有了选择的自由,我们有崇高的灵魂,自由意志,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理智,所以当我们行事时就面临取舍的选择,我们的意志追求善,趋向善的一面。

我去节欲,顺情,放之在伦理范围内,尽人之性,活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高贵之处,活出人的丰盛生命。

(性善论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2、简述唐以后中国宰相制度的变化。

唐朝是宰相制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三省制度是在魏晋南北朝和隋朝时期逐渐形成的,到唐朝才真正得以确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