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番茄无公害生产栽培定植后的管理

番茄无公害生产栽培定植后的管理

番茄无公害生产栽培定植后的管理
缓苗期间不放风、保温、保湿以利缓苗,白天25℃~30℃,夜间15℃~18℃,缓苗后约3-5天后浇缓苗水,以后进入蹲苗,此期只进行中耕,白天20℃~25℃,最高不超过28℃,夜间15℃~10℃,最低不低于8℃。

1、植株调整
定植缓苗后至开花前及时搭架,无限生长的中晚熟品种采用单干整枝,有限生长的可采用改良单干整枝,即在第一花序下边留一侧枝,待侧枝上结一穗果后留两片叶及时摘心,主干上一般留二穗果。

2、结果期间温、湿度管理
结果期间为促进果实成熟,掌握的温度偏高,白天25℃~28℃,最高不超过30℃,前半夜15℃~13℃,后半夜12℃~10℃,最低不低于8℃,地温20℃~25℃为宜,最低不低于15℃。

番茄喜欢较干燥的空气,要加强放风,采用地膜覆盖,适当控制浇水,使空气湿度控制在60%~70%,能防止徙长和减轻病害的发生。

3、水肥管理
缓苗后进生中耕蹲苗,使植株矮壮当第一穗果坐住,即直径达3厘米以上时,开始追肥浇水,若底肥足,只浇水不追肥等到第一穗果将采收时再追肥,追肥可用腐熟的人粪尿,每公顷15000公斤,以后每穗果膨大前追一次肥,每月灌溉一次500倍高美施有机活性液肥为预防脐病的发生,可施氯化钙来补充钙营养。

- 1 -。

无公害农产品蔬菜(菜薹)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农产品蔬菜(菜薹)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5 . 2 合 理施 肥
6 0天特 青 、 宝青 6 0天 、 绿宝 7 0天等 , 耐热耐 湿 比
早熟种弱 , 播种 至初 收为 3 8 ~ 4 5天 , 株 型中等 。
3 . 3 迟 熟 品 种
冬性 强 , 播种 至初 收为 5 5 ~ 6 5 天, 株型 较大 , 花球 大, 侧 芽多 , 品种 有迟 心 2号 、 迟心 2 9号 、 8 O天 菜 心 等。
四九 1 9号 、 四九 2 0 号、 全年菜 心 , 一 般 比较 耐热 耐湿 、 生 长期短 、 冬性弱 、 抽 苔快 、 花期 整齐 、 采 收时 间
短、 播种至初收 2 6 ~ 3 3天 , 株型较小 , 产量较低 。
3 . 2 中熟 品种
5 田间管理
5 . 1 间 苗 定苗
用冬性 强的迟熟 品种 。
信 丰华记农 业 开发有 限公 司主要 是采 用直 播方 式, 迟熟品种可适 当采用移栽 种植 , 直播用种 量 6 6 7 m 2
为0 . 5 k g左 右 。
4 整 地起 畦
质量等 自然条件均符合 G B / T 1 8 4 0 7 . 1 — 2 0 0 1的规定 。
参考文献 :
… 王 亚 林 .果 园 改 造 增 值 关 键 技 术 【 M1 .北京 : 中 国 山峡 出 版 社 .
2 ( m6 , 1 。 1 0 7 -1 2 0
全生育期保持土壤湿润 ,每次追肥后都应用水浸
半沟水 ( 不能上 畦田) 浇透土壤 。 夏季晴天早晚淋水 ; 雨 天注意 排水 , 以防 畦面积 水 ; 越冬前 、 干旱时 , 灌水 防 冻, 即灌即排 , 不漫灌 。
生产基 地要求地 势平坦 , 排灌方便 , 土壤 肥 沃 , 远 离“ 三废 ” 污染地 区 , 其环境 空气质量 、 灌溉用水 、 土壤

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

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

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行业标准(目录)为了推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保证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和消费安全,农业部组织制定了《无公害食品韭菜》等75项行业标准,并于日前通过专家审定,现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予以发布实施。

NY为强制性标准,NY/T为推荐性标准。

各项行业标准自2001年10月1日起实施。

各项标准的编号、名称如下:1.NY 5001-2001无公害食品韭菜2.NY/T 5002-2001无公害食品韭菜生产技术规程3.NY 5003-2001无公害食品白菜类蔬菜4.NY/T 5004-2001无公害食品大白菜生产技术规程5.NY 5005-2001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6.NY/T 5006-2001无公害食品番茄露地生产技术规程7.NY/T 5007-2001无公害食品番茄保护地生产技术规程8.NY 5008-2001无公害食品甘蓝类蔬菜9.NY/T 5009-2001无公害食品结球甘蓝生产技术规程10.NY 5010-2001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11.NY 5011-2001无公害食品苹果12.NY/T 5012-2001无公害食品苹果生产技术规程13.NY 5013-2001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14.NY 5014-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15.NY/T 5015-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生产技术规程16.NY 5016-2001无公害食品柑桔产地环境条件17.NY 5017-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18.NY/T 5018-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19.NY/T 5019-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加工技术规程20.NY 5020-2001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21.NY 5021-2001无公害食品香蕉22.NY/T 5022-2001无公害食品香蕉生产技术规程23.NY 5023-2001无公害食品香蕉产地环境条件24.NY 5024-2001无公害食品芒果25.NY/T 5025-2001无公害食品芒果生产技术规程26.NY 5026-2001无公害食品芒果产地环境条件27.NY 5027-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28.NY 5028-2001无公害食品畜禽产品加工用水水质29.NY 5029-2001无公害食品猪肉30.NY 5030-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药使用准则31.NY 5031-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32.NY 5032-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饲料使用准则33.NY/T 5033-2001无公害食品生猪饲养管理准则34.NY 5034-2001无公害食品鸡肉35.NY 5035-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36.NY 5036-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37.NY 5037-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38.NY/T 5038-2001无公害食品肉鸡饲养管理准则39.NY 5039-2001无公害食品鸡蛋40.NY 5040-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药使用准则41.NY 5041-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兽医防疫准则42.NY 5042-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饲料使用准则43.NY/T 5043-2001无公害食品蛋鸡饲养管理准则44.NY 5044-2001无公害食品牛肉45.NY 5045-2001无公害食品生鲜牛乳46.NY 5046-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药使用准则47.NY 5047-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兽医防疫准则48.NY 5048-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49.NY/T 5049-2001无公害食品奶牛饲养管理准则50.NY/T 5050-2001无公害食品牛奶加工技术规范51.NY 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52.NY 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53.NY 5053-2001无公害食品草、青、鲢、鳙、尼罗罗非鱼54.NY/T 5054-2001无公害食品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55.NY/T 5055-2001无公害食品稻田养鱼技术规范56.NY 5056-2001无公害食品海带57.NY/T 5057-2001无公害食品海带养殖技术规范58.NY 5058-2001无公害食品对虾59.NY/T 5059-2001无公害食品对虾养殖技术规范60.NY 5060-2001无公害食品大黄鱼61.NY/T 5061-2001无公害食品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62.NY 5062-2001无公害食品海湾扇贝63.NY/T 5063-2001无公害食品海湾扇贝养殖技术规范64.NY 5064-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绒螯蟹65.NY/T 5065-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66.NY 5066-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鳖67.NY/T 5067-2001无公害食品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68.NY 5068-2001无公害食品鳗鲡69.NY/T 5069-2001无公害食品鳗鲡池塘养殖技术规范70.NY 5070-2001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71.NY 5071-200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72.NY 5072-2001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73.NY 5073-2001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74.NY 467-2001畜禽屠宰卫生检疫规范75.NY/T 468-2001动物组织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注:74、75项标准为无公害农产品配套标准。

无公害农产品白菜(菜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农产品白菜(菜心)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农产品青菜(菜心)生产技术规程嘉兴青联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二〇一三年六月三十日)为切实保证无公害青菜(菜薹)生产稳步发展,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农产品蔬菜产品质量标准,特制定本技术规程。

本规程遵照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GB 18406.1-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所列的标准执行。

一、选择优质品种根据历年来的产量调查分析,选用适宜本地生产的“浙余青”、“苏州青”、“上海青”等青菜(菜薹)品种,这些品种具有抗病力强,分枝较多,叶色深绿,品质鲜嫩,产量高等优点。

二、栽培管理采用育苗移栽和直播二种栽培方式。

(一)苗期。

1、播种期育苗移栽在9月下旬播种。

直播栽培在前茬作物(菜用大豆或晚稻)收获后11月上、中旬播种。

2、播种量育苗移栽每亩秧地用种量1.5公斤左右,直播田每亩用种量0.5公斤左右。

播前晒种2—3小时,用30%苗菌敌或生石灰拌种;用30%苗菌敌可湿性粉剂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生石灰拌种种子与石灰比例为2.5︰0.5公斤。

3、苗床准备选择避风向阳、易灌能排、土地肥沃地块作为苗床,苗本比1:8,每亩施腐熟畜禽肥1000公斤,磷肥25公斤,深翻、敲细、耕平做畦。

畦宽(连沟)1.2米,畦高20厘米。

4、播种播种前浇足底水,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播后盖一层稻草,保湿争全苗。

5、苗期管理出苗前,晴天干旱天气要每天浇水1次,小苗初露地面时揭去覆盖物,确保壮苗。

齐苗后一叶一心期间苗一次,保持株距5—6厘米。

直播栽培每亩留3万株左右,间苗后用1%尿素泼浇追肥1次,移栽前4—5天施好起身肥,每亩撒施尿素10公斤。

(二)大田准备在晚稻或其他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作物残体和杂草。

每亩施腐熟畜禽肥1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或N15%-P15%-K15%复合肥35-40公斤散施,深翻耙细,开沟做畦,畦宽1.2—1.5米,沟宽20厘米,沟深20厘米。

(三)大田管理1、定植在秧苗4叶期定植,即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

半月谈内部版2007年7期

半月谈内部版2007年7期

半月谈内部版2007年7期【本期焦点】农业标准化:中国农业突围之路将更多“放心食品”摆上百姓餐桌推行农业标准化存在三大障碍强化市场准入是关键农业标准化:中国农业突围之路2007年06月28日 09:35:34 来源:半月谈将更多"放心食品"摆上百姓餐桌编者按:今年4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指出,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是增强中国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条件。

他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责任感,切实把实施农业标准化和保障食品安全作为一件大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对农业标准化和食品安全的投入,加强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队伍和食品安全监管队伍建设。

显然,在中央看来,农业标准化不仅事关老百姓日常生活的食品安全,也是中国农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对农业标准化的认识和实践不断深化,各地在摸索实施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些经验,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那么,在农业标准化建设即将全面推开之际,中国延续了数千年、根基深厚的传统农业能否从此顺利"突围"、"升级",走向标准化之路?身处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民群众、农村基层干部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半月谈记者在陕西、山东两地进行了相关调查。

2007年4月初,中国最大的肉鸡出口企业山东诸城外贸集团终于接到了来自马来西亚的48吨生禽肉产品订单。

自2004年1月因我国部分地区发生禽流感问题而被"封关"起,中国生禽肉产品在3年多之后终于重新回到了国外老百姓的餐桌上。

而"封关之痛"之所以被终结,正是由于企业实施的饲养场疫病控制、屠宰加工及安全卫生管理等一系列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

千百年来以小农分散经营为主的中国农业正在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农业标准化如同一根美丽的红线,串起中国农业变革中粒粒闪亮的珍珠,将更多的"放心食品"摆上全球餐桌,同时也使许多中国农民发家致富的梦想得以实现。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为了提供无公害蔬菜,保护环境和消费者健康,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1. 土壤处理:
在种植之前,必须对土壤进行充分的处理,包括消毒和施肥。

使用有机肥和其他有机材料,避免使用化学肥料和农药。

2. 种子处理:
选择高质量的种子,并严格按照种植指南进行处理。

种子必须经过特殊的处理,以确保它们不受病毒和害虫的影响。

3. 灌溉和排水:
采用现代化的灌溉系统进行水分管理,避免过度灌溉造成土壤侵蚀和水浪费。

同时,确保有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土壤过度湿润。

4. 害虫和病害控制:
采用无公害的方法来控制害虫和病害,例如使用天敌和有益昆虫、采用生物农药等,避免使用化学农药。

5. 生长环境管理:
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和通风。

避免使用任何可能对植物产生不利影响的化学物质。

6. 收获和包装:
在蔬菜成熟后,按照无公害蔬菜的收获标准进行收割,并使用环保材料进行包装,以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

7. 追溯管理:
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对生产和加工的整个过程进行记录和追踪,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以上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只有严格遵守这些规程,才能生产出真正的无公害蔬菜,为消费者提供健康、安全的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规范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的生产技术操作,保证生产过程中无化学农药、无污染物的使用,并确保番茄的品质和安全。

本规程详细介绍了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生产的各个环节和步骤,供农户和相关生产人员参考。

二、基本要求⒈土壤和环境要求⑴选取起坑地时,应选择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地。

⑵根据土壤检测结果,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和肥力。

⑶确保周边环境无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物。

⒉种苗要求⑴选用无病虫害的优良番茄品种。

⑵根据地区气候特点,选择适合的番茄品种。

⑶所选种苗应经过检疫合格,无病虫害的苗种。

⒊施肥要求⑴根据土壤质量和作物需求,科学配比有机肥、复混肥。

⑵合理使用有机肥料和无公害化肥,避免化学农药残留。

⒋灌溉要求⑴制定科学的灌溉方案,根据土壤湿度和蒸发量进行控制。

⑵使用无污染的灌溉水源,避免含有重金属、污染物的水源。

⒌病虫害防治⑴定期巡视番茄田,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⑵优先使用生物防治方法,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⒍采收与储存⑴采收阶段应选择果实成熟度合适的番茄进行采摘。

⑵采摘后,应进行及时的分类和清洗,并避免机械损伤。

⑶储存番茄时,要注意通风透气,避免过度受压。

⒎质量控制与检测⑴建立番茄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保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⑵定期抽样进行检测,确保农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

附件:附件1: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生产田地选择表附件2: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种苗检疫合格证明附件3:无公害农产品番茄化肥使用备案表附件4: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灌溉水源检测报告附件5: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病虫害防治记录表附件6:无公害农产品番茄质量抽检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无公害农产品:指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不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以及污染物,且符合国家标准的农产品。

⒉重金属:指具有较高比重的金属元素,如铅、镉等。

过量摄入重金属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⒊农药残留:指在农产品中残留的农药及其代谢物。

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

无公害番茄栽培技术
养钵 。
根 据季 节和 栽培方 式 可采用 小拱
棚、 大棚 、 温室 等育苗 设施 。育 苗容器 采用 穴盘 和 营
41 用 种量 .2 . 41 种子 处理 .. 3 每 67  ̄ 种 2- 0 。 6m 用 0 4 g 选 择 下列一 种方 法进行 处理 : 1 ()
42 定 植 前 准 备 .
2 品种选 择
选 用 优质 高产 、 病 抗 逆 、 抗 耐贮 运 的 品种 , 荐 推
选 用下 列品 种 , 鲜食 品种 : 合作 系列 、 浙杂 系列 、 以色 列 R 4 . A19 F 5 6等 ; 工 品种 : 格尔 8 - 、 14 F 8 .A 1 加 里 7 5 石番 9号 、 红 2 等 。 石 号
春 季栽 培 在 1 ~ 2月播 种 育 苗 ,次 年 4月 下 11 旬~ 7月 初 收获 。秋 季栽 培 在 7月 中旬 ~ 8月上 旬 播 种 育 苗 ,0月 上旬 - 2月下 旬 收 获 。长 季 栽 培在 7 1 1
后 覆 土 1 。4 分苗 : 次 () 幼苗 二叶一 心时 分苗 , 直接假
3 栽 培季节
31 保 护地 栽培 .
416 播 种方 法 浇 足底水 ,待水 充分 渗透 后覆 1 .. 层 细土 ( 药土 ) 将种 子均 匀播撒 于床 面 , 按 1 或 , 或 穴 1 粒播 于穴 盘 , 细土 ( 覆 或药 土 ).- c 再覆 地膜 。 06 1m, 41 苗 期 管 理 ( ) 时 揭 膜 : 6 %种 子 出 土 .7 . 1及 当 0 后 , 时揭 除床面 地膜 。2 温 度管理 : 及 () 苗期 各时期 的 温度 管理 要求 见 表 1 3 问苗 : 分 苗前 间 苗 1 2 。( ) 在 - 次, 苗距 3 m, 时拔除病 苗 、 c 及 弱苗 、 小苗 、 杂苗 。 间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总9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番茄生产的栽培季节、品种选择、育苗、苗期管理、定植、田间管理、采收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

本规程适用于历城区无公害番茄生产基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GB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6715.3-1999 瓜菜作物种子茄果类GB18406.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生产安全要求GB/T18407.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NY5005 无公害食品茄果类蔬菜3 生产技术措施3.1番茄栽培季节春夏栽培:春季定植小拱棚或晚霜结束后定植露地,春夏上市。

夏秋栽培:7月下旬育苗,8月上中旬定植,秋季上市。

越冬栽培:8月中旬育苗,9月中下旬定植,冬春上市。

3.2品种选择选择高产、优质、抗病、耐贮存、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要的品种。

当前春夏栽培主栽品种为毛粉802,夏秋栽培主栽品种为日本佳宝,秋冬栽培主栽品种为宝冠201、2-402、毛粉802、汉克等。

3.3生产设施规格要求配套设施:农膜、草苫、防虫网、遮阳网、竹披等。

小棚:高0.6m-1.0m,跨度1m-3m,长度不限。

冬暖大棚:高3.3m-3.5m,跨度8.5m-9.5m,长度50m-90m。

改良阳畦:跨度2.8m-3m,高度1.3m。

温床:跨度1.5m-3m,高度1.3m。

3.4育苗3.4.1育苗前的准备工作3.4.1.1育苗设施秋冬栽培、夏秋栽培以塑料小拱棚加防虫网、遮阳网、农膜育苗。

春夏栽培以风障阳畦、小高畦育苗,并对育苗设施进行消毒处理,创造适合秧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

3.4.1.2营养土配制选用无病虫源的田土6份,腐熟农家肥4份,每m3加入腐熟的鸡粪20kg,过磷酸钙0.8kg,草木灰6kg,翻均整细,喷50%多菌灵600倍和50%辛硫磷乳油400倍液,均匀铺于播种床上。

3.4.1.3播种床处理每平方米播种床用福尔马林40ml,加水3L,喷洒床土,用塑料薄膜闷盖3天后揭膜,待气味散尽后播种。

3.4.2种子处理:3.4.2.1种子消毒温汤浸种:把种子放入55℃热水,维持水温均匀浸泡15分钟,主要防治叶霉病、溃疡病、早疫病。

酸磷三纳浸种:先用清水浸种3-4小时,再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泡20分钟,捞出洗净,主要防治病毒病。

3.4.2.2浸种催芽消毒后的种子浸泡6-8小时后涝出洗净,置于25℃处保温,保湿催芽。

3.4.3播种3.4.3.1播种期越冬茬:一般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

春夏茬:定植于小拱棚的一般在12月上中旬播种,定植于露地的一般在1月中下旬播种。

夏秋茬: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种。

3.4.3.2播种量一般每亩大田栽培用种量20g-30g。

3.4.3.3播种方法每平方米播种苗床播种4g-5g,当催芽种子70%以上露白即可播种,夏秋育苗直接用消毒后种子播种。

播种前浇足底水,湿润至床土深10cm,水渗下后用营养土薄洒一层,找平床面。

掺土均匀洒播种子。

播后覆营养土0.8cm-1cm,每平方米苗床再用8g50%多菌可湿性粉剂拌上细土均匀撒于床面上,防治猝倒病。

冬春床面上覆盖地膜,夏秋育苗床面覆盖遮阳网,70%以上幼苗顶土时去掉地膜。

3.5苗期管理3.5.1环境调控3.5.1.1温度播种至齐苗:白天25℃-30℃,夜温15℃-18℃齐苗至分苗:白天20℃-25℃,夜温10℃-15℃分苗至缓苗:白天25℃-30℃,夜温15℃-20℃缓苗后至定植前:白天20℃-25℃,夜温10℃-15℃定植前5天:白天15℃-20℃,夜温8℃-10℃3.5.1.2光照夏秋育苗,秋冬育苗适当遮光降温。

春夏育苗,选用透光性好的无滴膜,增光保温。

3.5.1.3水分分苗水浇足,以后视育苗季节和墒情适当浇水。

3.5.1.4分苗幼苗2叶1心时分苗,株行距为10cm×10cm。

3.5.1.5分苗后肥水管理苗期以控水控温为主,在秧苗3-4叶时,可结合苗情追提苗肥。

3.5.1.6炼苗早春育苗白天20℃-25℃,夜间10℃-12℃,适当控制水分。

3.5.1.7壮苗标准春夏季壮苗标准,株高25cm,茎粗0.6cm,现大蕾。

夏秋、秋冬栽培用苗,4叶1心,株高15cm,茎粗0.4cm,25天以内育成,叶色浓绿,无病虫害。

3.6定植3.6.1定植前准备3.6.1.1整地施基肥磷肥为总施肥量的80%以上,氮肥和钾肥为总施肥量的50%,每亩施优质有机肥4000㎏,有机肥撒施深翻25cm-30cm。

3.6.1.2棚室消毒棚室在定植前要进行消毒,每亩设施用80%敌敌畏乳油250g 拌上锯末,与2kg-3kg硫磺粉混合,分10处点燃,密闭一昼夜,放风后无味时定植。

3.6.1.3定植时间春夏小拱棚栽培可2月底3月上旬栽植,春夏露地栽培在晚霜后地温稳定在10℃以上(4月中旬)定植。

秋冬栽培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栽植,夏秋栽培一般在麦收前后定植。

3.7田间管理3.7.1环境调控3.7.1.1温度管理定植-缓苗:白天25℃-28℃,夜间15℃-17℃。

开花座果期:白天25℃-28℃,夜间10℃-12℃。

结果期:白天25℃-28℃,夜间9℃-13℃。

3.7.1.2光照采用透光性好的无滴棚膜,冬春季节保持棚膜清洁,两天清扫一次棚膜,日光温室后墙挂反光膜,增加光照强度。

夏秋栽培覆盖遮阳网,遮阳、降温,通风口罩防虫网。

3.7.1.3空气湿度根据番茄不同生育阶段对湿度的要求和控制病害的需要,最佳空气相对湿度的调控指标是缓苗期80%-90%,开花座果期60%-70%,结果期50%-60%。

生产上要通过地膜覆盖、通风排湿等措施,尽可能把棚室内的空气湿度控制在最佳指标范围内。

3.7.1.4二氧化碳施肥冬春季节增施二氧化碳气肥,使设施内的浓度达到1000 mg/kg -1500mg/kg。

3.7.2肥水管理本技术规程适用于亩产量1.0万kg左右的番茄栽培。

亩施磷酸二铵150kg,硫酸钾150kg,鸡粪6m3,浇水施肥一般按土壤含水量及作物生长状况决定。

缓苗后3天-5天后浇一次透水,采用膜下浇水。

花前如果土壤含水量低于60%可浇一次小水,花期一般不浇水。

第一穗果80%以上座住时,开始浇水施肥,以且视土壤含水量决定是否浇水,浇两水追一次肥,追肥量亩施磷酸二铵15kg,硫酸钾15kg,鸡粪(充分溶解后随水冲施)0.4-0.6 m3。

3.7.3植株调整3.7.3.1支架、吊蔓、绑蔓用细竹竿支架(露地)或用尼龙绳吊蔓(大棚温室),并及时绑蔓。

3.7.3.2整枝方法单干整枝。

当最上部的目标果穗开花时,留两片叶摘心,保留其上侧枝,及时摘除下部黄叶和病叶。

3.7.3.3激素处理保果使用保果宁2号1袋,兑水1.5kg(视气温高低酌情增减水量),喷花或蘸花。

3.7.3.4疏果:每穗选留3-4果,多余摘除。

3.8采收及时分批采收,减轻植株负担,以确保商品果品质,促进后期果膨大。

产品质量必须达到NY5005要求。

3.9病虫害防治3.9.1主要病虫害苗床主要病虫害:猝倒病、立枯病、早疫病、蚜虫。

田间主要病虫害:灰霉病、晚疫病、叶霉病、早疫病、病毒病、蚜虫、潜叶蝇、白粉虱。

3.9.2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

3.9.3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有机肥。

冬暖大棚、温室的通风口处罩防虫网,夏季覆盖塑料薄膜、防虫网和遮阳网,防雨、防虫、遮阳,减轻病虫害的发生。

3.9.4物理防治频振杀虫灯诱杀各类有翅成虫、银灰色地膜覆盖避蚜,黄板粘捕诱杀蚜虫、粉虱。

3.9.5化学防治3.9.5.1主要病虫害防治猝例病、立枯病:除用苗床撒药土以外,可用普利克72.2%水剂400倍液,7天一次,共两次。

7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倍药液5天一次,共两次。

早疫病:用7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天一次,共两次。

晚疫病:用72.2%双霉威水剂800倍液5天一次,共两次。

灰霉病:腐霉利1500倍液,65%硫菌霉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1000倍液5天一次,共两次。

蚜虫、粉虱: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00倍液7天一次,共两次。

叶霉病:32.5%烯唑醇锰锌粉剂(粉霉清)1000倍液8天喷一次,共两次。

3.9.5.2禁止使用的化学农药在蔬菜生产上不应使用杀虫脒、氰化物、磷化铅、六六六、氯丹、甲胺磷、甲拌磷(3911)、对硫磷(1605)、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内吸磷(1059)、苏化203、杀螟磷、磷胺、异丙磷、三硫磷、氧化乐果、磷化锌、克百威、水胺硫磷、久效磷、三氯杀螨醇、涕灭威、灭多威、氟乙酰胺、有机汞制剂、砷制剂、西力生、赛力散、溃疡净、五氯酚钠等和其他高毒、高残留农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