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梅花魂
《梅花魂》说课稿 15篇

《梅花魂》说课稿 15篇《梅花魂》说课稿 1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梅花魂》,本组课文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虽然他们是处在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下,但却是同样的思念、怀念和赞美故乡的感情,一首首古诗,一篇篇散文,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赤子之心。
而本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身在异国他乡的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心。
作者选取了记忆中有关祖父的几件平常小事娓娓道来,将这一件件小事化为一幅幅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并在前后照应的__结构中提升了祖父的爱国之情:祖父一遍又一遍地教“我”学唐诗宋词并常常情不自禁地落下冰冷的泪珠的情形、祖父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墨梅图》上污迹的场景、祖父回不了祖国时那孩子似的哭泣、离别时被赤道吹来的风撩乱的祖父的那头银发,以及那块绣着血色梅花的手帕——这一幅幅画面鲜明而深刻地留在我的脑海中,深深地打动着我,并让我体会到了__题目“梅花魂”所蕴涵的深意。
“梅花魂”所象征的,不正是凝聚在一个爱国老华侨身上的那种品格、那种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民族气节吗?祖父对〈墨梅图〉的珍爱,便是对深入其骨髓的中华民族品格和气节的珍爱啊,这种珍爱是最深刻、最坚定不移、最感人的爱国情怀!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理解文中的情感、明确__的表达方式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通过之前的有关思乡课文的学习,学生们应该能够通过自读感受到一份爱国之情,但是对__中所体现出的对中华民族的品格和气节的理解会存在一定的困难,文中祖父的爱国情怀之所以能上升到对民族品格和气节的一种坚定不移的热爱,是源于对中华文化的熟悉和理解以及其丰富的人生阅历。
而五年级的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积累没有达到那样的程度,又缺少相关的体验,年龄,学识上的巨大差距,使学生不能感受真切,理解起来难度自然就大。
怎样让学生体会到这份深刻的爱国之情成为教学的重难点。
基于这样的思考,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三点: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字;2、通过品读__有关中国文化的语段,理解“梅花魂”的深刻含义,感受祖父坚定不移、感人至深的爱国情怀。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梅花魂》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梅花魂》教材分析1.教材特点解说:课文由故乡的梅花又开放了,引出了对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的回忆。
梅花年年开,“我”的记忆之门也一次又一次地被打开,而这梅花引发的回忆都跟外祖父有关。
课文重点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热爱、眷恋之情。
一共写了五件小事,教读诗词泪珠落、弄脏墨梅发脾气、不能回国呜呜哭、赠我梅图谈寓意、随我登船送梅绢。
一个个小故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选编这篇文章,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爱国情、思乡意,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并进行语言的积累。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式。
2.教材所在位置解说人文主题:月是故乡明,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
单元训练重点是用心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并想想作者的感情是通过哪些景物或事情表达出来的。
作者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一定会借助某些景物或事情,理解作者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必定会对学生的习作有所启发。
通过反复读课文,品析重点词句、谈体会、想象等方法必定能够深入理解课文,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的能力,并能在阅读中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文中印象最深的细节去体会感悟。
在本课教学时,应将重点放在对文章的理解及感悟上,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用心体会,积累书中美好的语言,感受人物美好的情感。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芳、葬身异国、腮边、甚至、白杭绸、无所谓、梳理、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b.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抄写让你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
c.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这几件事情来表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感受情感的熏陶。
d.理解课文内容,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优秀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教案《梅花魂》,写的是一位老华侨十分珍爱墨梅图,在回国之际把墨梅图和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郑重地交给外孙女,让她好好保存的往事。
为大家分享了五年级上册语文第6课的教案,一起来看看吧!《梅花魂》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第6课课文,主要讲的是作者回忆外祖父在世时的几件与梅花有关的往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师只有善于引导、设计,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真正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
教学中教师牢固树立“课堂是学生的”、“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这一课程新理念,紧抓外祖父三次流泪由浅入深的引导,调动学生感悟外祖父的思乡之切爱国之情,启发学生领悟外祖父将爱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身上,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一如梅花,坚贞不移,虽身在异国他乡,不变的是中国心。
使学生受到浓郁的爱国情感熏陶。
1、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
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学会旁批旁注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读懂课文,理解梅花的高洁品格,理解“魂”的含义。
2、了解课文围绕梅花讲了哪几件事,体会外祖父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之情。
多媒体教案教学流程1、导语:同学们,作者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作者想起漂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回忆起外祖父生前的几件事来,你们还记得哪几件事吗!这几件事体现了外祖父怎样的情感!2、学生回答。
3、过渡:让时光倒流,让我们一起回顾往昔,追忆外祖父往日的情怀。
你瞧,那梨花木大交椅上,外祖父正在教我们——4、生齐答:唐诗宋词。
五年级上册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给大家带来五年级上册语文《梅花魂》教学设计范文,!【学习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葬身异国、腮边、白杭稠、甚至、无所谓、输理、华侨、衰老、手绢”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自由抄写让你感动的词语句子段落。
3、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选择几件事情来说明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感受情感的熏陶。
4、继续进行默读的训练,并从中找到疑难问题,尝试自行解决或者合作解决。
培养阅读思考的习惯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
【学习重点】把握主要内容,体会外祖父的情感,继续开展“浓农乡情”的活动。
【学习难点】理解“梅花魂”中“魂”的含义。
【学习准备】了解文中涉及的关于梅花的诗句的意思及出处,查阅了解华侨在海外生活经历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播放《梅花三弄》,引出“梅花”与“魂”。
(自由评说自己的感悟。
)2、板书课题,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悟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出示“初读提示”,组织学生按照初读提示学课文:自读课文,字字入目,句句入脑,不认识的字看课后生字表,或者来解决,把课文读正确。
)2、交流自学生字词的情况,让学生当老师,提示易错之处:(“魂”的发音与笔画、“缕缕幽香”、中“幽”,“衰老”中“衰”的笔画,“缕”的是边音,“葬”是平舌,注意发音规范。
)3、默读课文,不好理解的地方多读几遍,做好批注了解课文内容:(小组内交流学习所得,讨论自己疑惑的问题,再不懂的全班交流。
)三、交流反应,体会情感1、针对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进行解答:(自行解答,留做思考,下个环节解答。
)2、如果学生没有提出关于能够梳理课文大致内容的问题,老师提出:课文在给我们讲梅花的故事,讲了哪几个呢?能不用两三句话简要地写出来?谁先写完谁站起来读给大家欣赏。
(学生静静地写,老师巡视。
)3、学生读话,多种形式评价:(学生评价,老师评价,指导怎样写得既简单又明了。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每课详解:第2单元第6课 梅花魂

1.认识并会写“撩、眷”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梅花魂、缕缕幽香、葬身异国”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陈慧瑛:女,著名作家、诗人,1946年出生于新加坡,归侨,祖籍福建厦门。
主要作品:《梅花魂》《无名的星》《一花一世界》《展翅的白鹭》《月是故乡明》等。
、玷污 秉性 凉飕飕 眷恋 衰老·····bǐng diàn sōu juàn shuāi 、bǐngpōdiàn juàn颇玷秉眷、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本文通过写身居海外的外祖父生前对梅花的热爱,表达了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思念祖国的感情。
、魂hún书写指导:左小右大,右部上紧下松,竖弯钩饱满有力。
结构:左右组词:魂魄 魂牵梦绕造句:家乡是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音序:H 部首:云 、缕lǚ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右上部笔画紧凑,下部笔画舒展。
结构:左右组词:一缕 千丝万缕造句:一缕明媚的阳光照进我的房间。
音序:L 部首:纟、幽yōu书写指导:“山”稍宽,竖在竖中线上,“幺”小而紧凑。
结构:半包围组词:幽静 幽会造句:这是一个幽静的小山村。
音序:Y 部首:山葬zànɡ书写指导:“艹”的横长盖住下部,“廾”的撇短,竖为悬针竖。
结构:上中下组词:安葬 埋葬造句:把奶奶安葬以后,爸爸大病了一场。
音序:Z 部首:艹愁chóu书写指导:“心”的卧钩平稳托住上部,三点呼应。
结构:上下组词:愁苦 乡愁 造句:游子的心中总会有意思乡愁。
音序:C 部首:心腮sāi书写指导:左窄右宽,“思”上窄下宽。
结构:左右组词:两腮 腮帮造句:他手托着两腮陷入了沉思。
音序: S 部首:月甚shèn书写指导:“其”要窄,第四横要长,竖折平稳。
结构:独体组词:甚至 欺人太甚造句:老师关心学生甚至胜过关心自己的子女。
最新《梅花魂》说课稿部编版(5篇)

最新《梅花魂》说课稿部编版(5篇)《梅花魂》说课稿部编版篇一《梅花魂》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
该单元虽然体裁不同,但各自表达了古今中外不同人物相同的思乡、恋乡、爱国之情。
本课是归国华侨陈慧英所作,通过回忆自己和外祖父一起生活直至分手的经历,一个个小故事,表达了对已故外祖父的深切怀念,歌颂了华侨外祖父心系祖国、眷恋祖国的深厚情感。
课文在写作上有以下特点: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语言凝练,中心突出;借梅花来表情,蕴意深刻,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握,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
围绕本文特点及新课程标准中三维目标的要求,确立如下几个教学目标:1、认识并掌握生字,读写、积累新词2、了解课文“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特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通读全文。
3、理清课文脉络,概括主要事件。
4、理解梅花品格及梅花魂的含义,体会华侨老人爱梅爱国的思想感情。
1、体会梅花的品格及梅花魂的深刻含义。
2、理解华侨老人爱梅花,并在爱梅花中寄托的深刻爱国感情。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兴趣。
利用多媒体展示寒梅傲雪的图片,在《红梅赞》的歌声中(配歌词)教师语言导入:梅花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笔下赞颂的对象,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样优美的诗句可谓字字含情,句句铿锵。
引入课文。
(二)、检查预习情况,正字正音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品梅花之秉性,悟爱国之深情1、学习第三自然段。
在我的印象中,外祖父一向和蔼可亲,可是有一次他大发脾气,使我又害怕又奇怪,我为什么害怕,为什么而奇怪?学生读课文谈体会,生交流中谈到害怕的原因是我玩耍时不小心弄脏了墨梅图,外祖父拉下脸训斥妈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课梅花魂 ppt课件

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受到怎
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
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pp的t课件秉性才好!”
4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感受外祖父对祖国
无限眷恋的思想感情,领悟梅花那不畏 “风欺雪压”的品格。
“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你莺觉儿得,梅你要花好的好保存!这梅花, 是我们中国最品有格名是的什花。么旁?的你花,大抵是春暖才 开花。他却不是一从样哪,些愈是词寒句冷中,愈是风欺雪压, 花有开骨地气愈的精呢神!看用,几出 ~愈千来~秀年的画气来。,?出他我来是们。最中有华品民格族、出有了灵许魂多、
ppt课件
5
• 幽芳 漂泊 唯独 顿时 慈祥 稀罕 离别 大抵 精神 品格 灵魂 骨气 民族 气节 磨难 欺凌 境遇 毕竟 所谓 梳理 衰老 珍藏 手绢 华佼 葬生 腮边 玷污 秉性 朦胧 眷恋 无所谓 凉飕飕 白杭绸 颇负盛名 能书善画 风欺雪压 顶天立地 低头折节
ppt课件
6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那朵朵冷艳,屡 屡幽芳,总使我想起漂泊他乡,葬身 异国的外祖父.
可以看出外祖父对画梅的喜爱
ppt课件
11
• 有一天,妈妈忽然跟我说:“莺儿,我们要回中国去!” • “干吗要回去呢?” • “那儿才是我们的祖国呀!” • 哦!祖国,就是那地图上像一只金鸡的地方吗?就是那拥
有长江、黄河、万里长城的国土吗?我欢呼起来,小小的 心充满了欢乐。
• 可是,我马上想起外祖父,我亲爱的外祖父,问妈妈: “外公走吗?”
•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 甚留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 别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 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 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骂: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 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 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公大发脾气,我 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呢?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梅花魂》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梅花魂》课文原文及知识点原文中秋节前后,正是故乡桂花盛开的季节。
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
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
我喜欢的是桂花。
桂花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不开花时,只见满树叶子;开花时,仔细地在树偷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
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
桂花一开,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
送一箩给得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
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
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
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浇,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
”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
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桂花摇浇以后,挑去小枝,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
回家时,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浇的阵阵桂花雨。
知识点1一、生字组词懂dǒng(懂行、懂得、似懂非懂)兰lán(玉兰、兰花、义结金兰)箩luó(箩筐、稻箩、兜箩)婆pó(外婆、公婆、老太婆)糕gāo(蛋糕、糕点、年糕)饼bǐng(糕饼、大饼、画饼充饥)浸jìn(沉浸、浸泡、浸透)缠chán(缠绵、缠身、胡搅蛮缠)茶chá(茶叶、茶水、茶余饭后)捡jiǎn(捡柴、捡起、捡破烂)二、多音字盛chéng(盛饭) shèng(盛开)担dān(担心)dàn(重担)挑tiāo(挑选)tiǎo(挑战)三、近义词故乡一家乡盛开一开放欣赏一观赏姿态一姿势担心一担忧四、反义词盛开一凋谢仔细一马虎担心一放心完整一残缺新鲜一陈旧五、理解词语指指点点:指出来使人知道;点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花魂》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能结合课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懂得梅花的高尚品格,体会老华侨眷恋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外祖父的思乡恋国情怀,领悟赤子情。
三、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揣摩这种感情是怎么表达出来的。
四、教学方法:
以“读中悟、自主悟、探究悟”为抓手,引导学生读出情,领会意,悟出法。
五、教具:
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酝酿情感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每当看到这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作者的回忆之门也一次次被打开,有关外祖父的点点滴滴便浮现于脑海。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回忆了她与外祖父之间发生的往事,你们还记得他们之间都发生的事吗?(点名回答)(学生回顾旧知,说出五件事:吟诵诗词、弄脏梅图、不能归国、赠送梅图、临别送巾。
)你觉得外祖父对梅花有着怎样的情感?(喜爱梅花)
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跟随作者的回忆走进外祖父,去解读这位漂泊异乡的老人的梅花情怀。
(二)、读中悟,领悟梅花情怀
1、体会爱梅之心
⑴请打开课本25页,静静地读第三自然段,把你认为最能体现外祖父爱梅花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找出来之后举手示意。
⑵、提问、交流。
哪儿让你特别感觉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A结合学生的回答:“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引导学生谈体会。
师:轻轻地小心翼翼地刮、慢慢地专心致志地抹,在老人看来,这仿佛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件稀世珍宝。
这些都是对外祖父什么的描写?(动作描写)你透过动作描写就理解了人物的情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很会学习。
其实,理解人物情感不仅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还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对不对?
B、还有谁想谈谈自己的体会?你还从哪儿感受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一句话,一个词都行。
(引导学生抓住“顿时”“分外”“轻轻刮”“慢慢抹”等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的情感。
)
小结:同学们,看你们体会得多好啊。
读课文就要这样,抓住文段中的关键词去细细品读,就能琢磨出字里行间蕴涵的味道。
⑶、让我们把老人极度喜爱梅花的感情读出来。
(同学们集体朗读第三自然段)
2、感受爱梅之因
⑴、外祖父对梅花如此钟爱,这是为什么呢?
请同学们读读第十三自然段,相信你们一定能找到答案。
(示第13自然段)生自由读。
个人感悟,然后小组交流。
⑵、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
A、因为梅花的品格爱梅花
课文中如何描述它的品格的的?赶快找找。
(课下巡视)
①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②出示图片:看,这就是风欺雪压中依然傲然怒放的梅花,这就是百花凋残时依然吐露芬芳的梅花,看到它,你能想到哪些词来形容它的品格?(迎难而上,坚强不屈……)
多么坚强的梅花啊.谁能读出梅花的迎难而上,坚强不屈?指名读,学生评价,再读。
③小结:(指板书)这种风欺雪压中依然坚强不屈、昂首开放的品格就是——梅花魂。
(板书:梅花魂)
还有别的原因吗?(引导: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再读读,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
B、因为中华民族具有梅花一样的品格而爱梅花.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①指导读。
学生汇报自己的感受。
②是啊,中国人有着梅花的精神,他们有着梅花般的品格,那就是:
“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秉性”的意思是……
在老人眼中,梅花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这梅花之魂就是中华民族之魂。
板书:民族魂))
C、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看到梅花,就仿佛看到了祖国。
举例中国有气节的人物?(生交流)刘胡兰、江姐黄继光、邱少云……
看,通过反反复复的品读,这段文字就被你们读透了。
原来,老人爱梅情怀的后面藏着的其实是----对祖国的爱一颗爱国心。
(板书:爱国心)
3、好!同学们,拿好书,让我们带着对梅花,对民族,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赞美之情好好地读读这一段。
4、同学们,老人对祖国如此热爱,可是,他却身在国外,与祖国相距千万里.每当想起自己深爱的祖国,老人不免一次又一次流下了热泪.
(三)、以外公三次流泪为引子,体会思乡之情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到描写老人流泪的句子,想想流了几次泪,都是什么情况下流的?揣摩老人当时的心理活动,然后把找到的句子有感情的读一读。
(个人边读边悟,然后小组合作探究。
)(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
)
2、交流汇报。
结合生回答师穿插点拨。
(第一次:吟诗伤情,流下了思乡的泪。
第二次:心思归而力不支,流下了无奈的泪。
第三次:送别时泪眼蒙眬,流下了深情的泪。
)
小结:同学们找得真好。
这一次次流泪后蕴藏的全都是因为老人对祖国的——(引导多个词概括)这种深深的思念课文中用书中的一个词概括,那就
是眷恋.体会眷恋的意思.(“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地方深切地怀念。
”)
3、让我们把回忆的镜头切换到码头送别的那一天。
课件出示第13、14自然段,师引读。
回国的那一天正是元旦,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竟凉飕飕的。
外祖父把我们送到码头。
赤道吹来的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
船快开了,妈妈只好狠下心来,拉着我登上大客轮。
想不到泪眼蒙胧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一色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
⑴孩子们,你们发现,今天的外祖父和往常有什么不同?生回答。
小结:头发乱了也无暇料理,因为老人的心里思念着自己的祖国。
面容一下子衰老了许多,因为老人无时不在思念自己的祖国。
⑵在船快开的那刻,老人递给我一块绣着血色梅花的手帕,你觉得他递给我的仅仅是一条手帕吗?(不是)那是什么?(一颗赤子之心,一颗不变的中国心。
板书:不变的中国心)
⑶站在离别的码头,面对茫茫的大海,面对即将离别的亲人,我手里拿着外祖父送我的血色梅花手绢、望着泪眼蒙眬的外祖父,心里有很多话想说。
同学们,请拿起笔,把心中想说的话写下来。
(我在心中默默对外公说:外祖父,您不要难过,不要落泪,要好好保重身体。
我知道您思乡的心情,虽然目前您不能回到祖国,但您的强烈的思乡
之心其实早已回到了祖国。
您送我的“墨梅图”和“梅花手绢”我一定会保管好,因为它承载着您浓浓的思乡情和不变的中国心。
以后我会时常带着祖国发展变化、日益腾飞的故事来看您的。
再见了,亲爱的外祖父。
再见了!) (4)、生交流展示。
这是一片怎样的爱国情,是一颗怎样的思乡心哪!老人这深深的情,这
浓浓的爱震撼了我们,也震撼了作者。
作者将这份沉甸甸的思乡情,爱国义凝聚成了三个字,那就是(指课题)——梅花魂。
老师觉得,这深深的情,这浓浓的爱,也凝聚成另外三个字(指中国心)。
(四)升华情感
出示《我的中国心》歌词,同学们深情地朗读。
播放《我的中国心》歌曲,歌曲声中下课。
七、板书设计:
6 、梅花魂
梅花魂→民族魂→爱国心→不变的中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