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解题技巧】第四讲杠杆

合集下载

初中物理 四.杠杆

初中物理 四.杠杆
3. 杠杆的应用
(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若L1>L2,则 F1<F2。 此杠杆为省力杠杆。 省力杠杆特点:省力但要费距离。
省力杠杆
手通过的距离比刀口通过的距离大,要 多移动距离。
铡刀
省力杠杆
道钉撬
起子
羊角锤
钳子
手动抽水机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若L1<L2,则 F1>F2。此杠杆为费力杠杆。 费力杠杆特点:费力但可以省距离。
2. 剪较硬的物体阻力较大,要用动力臂比阻 力臂长的剪刀,即教材图13.4-9中间的这种。
剪纸或布时,阻力不很大,用图13.4-9左边 的这两种动力臂较短的剪刀,完成一次剪裁动 作,可以剪裁较长的纸或布,加快剪切速度。 修剪树枝时,一方面树枝较硬、阻力较大,这 就要求动力臂要长,阻力臂要短;另一方面, 为了加快修剪速度,剪切整齐,要求剪刀刀口 要长,就要用图13.4-9右边的这种动力臂较长、 阻力臂较短,同时刀口较长的剪刀。
F1 L1
L2 F2
2. 杠杆都是直的? 答: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3. 若力作用在杠杆上,作用点不变,但作 用方向改变,力臂是否改变? 答:改变。
L2
O
L1

F2
4. 哪种剪纸方法省力? 哪种剪纸方法省距离?
1. 蹬自行车脚踏板时,如果只向下用力,则 当脚踏板在水平位置时,动力臂最大,这时用力 效果最好。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F1L1= F2L2
4. 杠杆的种类:
省力杠杆:L1>L2,动力小于阻力 特点:省力,但费距离。应用:羊角锤
费力杠杆:L1<L2,动力大于阻力 特点:费力,但省距离。应用:钓鱼竿

八年级物理《杠杆》精讲图文演示课件

八年级物理《杠杆》精讲图文演示课件
等臂杠杆的定义
等臂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其动 力臂等于阻力臂,既不省力也不
费力。
等臂杠杆的实例
生活中常见的等臂杠杆有天平、定 滑轮等。
等臂杠杆的特点
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可 以改变力的方向,同样不能省功。
03
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
剪刀、钳子等工具中的应用
剪刀
利用杠杆原理,通过手柄施加力 使得刀刃张开或闭合,方便剪切 物体。
杠杆的应用实例分析
如天平、剪刀、镊子等。
拓展延伸:其他简单机械原理介绍
斜面
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如盘山公路、螺丝钉 等。
轮轴
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简单机械, 如汽车方向盘、门把手等。
滑轮
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或省力 ,如升旗装置、起重机等。
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更多简单机械应用实例
观察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应用
如车把是省力杠杆,脚踏板是轮轴等。
分析家庭中的简单机械
如门把手是轮轴,开瓶器是杠杆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杠杆组成部分
支点、动力、阻力、动力 臂、阻力臂。
支点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 母O表示。
杠杆定义及组成部分
01
02
03
04
动力
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₁表 示。
阻力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₂ 表示。
动力臂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₁表示。
阻力臂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₂表示。
钳子
钳口夹持物体时,通过手柄施加 力使得钳口闭合,实现物体的夹 持、固定或剪切。
天平、杆秤等测量工具中的应用
天平
天平是一种等臂杠杆,利用杠杆平衡 条件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当天平两端 所挂物体质量相等时,天平平衡。

九年级物理杠杆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杠杆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杠杆知识点稿子一嘿,小伙伴们!咱们今天来聊聊九年级物理里超有趣的杠杆知识点!先来说说啥是杠杆。

其实呀,杠杆就是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

像咱们平时用的撬棍、跷跷板,那可都是杠杆的典型例子。

杠杆有五个重要的要素,分别是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

支点就是杠杆绕着转动的那个固定点。

动力呢,就是让杠杆转动的力,阻力就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动力臂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就是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

这个公式可得记住啦,做题经常会用到。

还有哦,杠杆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

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像撬棍、羊角锤,能省力但费距离。

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比如钓鱼竿、镊子,费力但省距离。

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像天平就是啦。

怎么样,杠杆的知识是不是还挺好玩的?多去观察生活中的杠杆现象,会让你对这些知识理解得更深刻哟!稿子二亲爱的小伙伴们,咱们一起来瞧瞧九年级物理的杠杆知识点!说起杠杆,你就想想跷跷板,是不是一下子就有画面感啦?这就是杠杆在生活中的体现哟!那杠杆到底是啥呢?简单说,就是一根能绕着一个点转动的硬棒。

比如开瓶器,它就是杠杆在帮咱们省力呢!再说说杠杆的那些要素。

支点,就是不动的那个点,像跷跷板中间的支撑点。

动力,就是让杠杆动起来的那个力。

阻力呢,则是和动力对着干,不让杠杆轻易动的力。

动力臂和阻力臂可别弄混,一个是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个是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杠杆平衡条件很重要哦!动力乘动力臂等于阻力乘阻力臂。

记住这个,解题的时候就不会抓瞎啦!然后咱们来看看杠杆的分类。

省力杠杆可棒啦,能让咱们轻松干活,像扳手、钳子。

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是能省距离,像扫帚。

等臂杠杆呢,两边一样,像天平。

杠杆的世界很奇妙,多琢磨琢磨,物理会变得超级有趣的!。

中考物理知识点:杠杆

中考物理知识点:杠杆

中考物理知识点:杠杆
中考物理知识点:杠杆
知识方法点拨
(1)杠杆最小动力的找法:找到杠杆上距离支点最远的点A→用虚线连结点A与支点O,则AO为力臂→过A点做AO的垂线,该垂线即为最小动力的作用线,最后根据动力与阻力的作用效果确定最小动力的方向即可。

(2)杠杆动态平衡问题的解题方法:一找二列三变四定,即找到题目中具体的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题中相应物理量列杠杆的平衡等式→将等式变形,使得等号左边只保留待确定的物理量→判断等号右边每一项的增减情况,确定等号左边物理量的增减。

易错易混雷区
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要注意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向上施加力,不可倾斜施力,也不可向下施力,所以使用弹簧测力计和钩码做实验时,通常弹簧测力计与钩码在杠杆的同侧。

相关推荐:中考物理知识点:滑轮组。

杠杆原理公式及图解八年级物理杠杆的知识点

杠杆原理公式及图解八年级物理杠杆的知识点

杠杆原理公式及图解八年级物理杠杆的知识点
杠杆原理公式及图解八年级物理杠杆的知识点
杠杆示意图的画法:
(1)根据题意先确定
支点O;(2)确定动力和阻力并用虚线将其作用线
延长;(3)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画垂线,并用l1和
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

如图所示,以翘棒为例。

第一步:先确定支点,即杠杆绕着哪一点转动,用字母O表示。

如图甲所示。

第二步:确定动力和阻力。

人的愿望是将石头翘起,则人应向下用力,画出此力即为动力用F1表示。

这个力F1作用效果是使杠杆逆时针转动。

而阻力的作用效果恰好与动力作用效果相反,在阻力
的作用下杠杆应朝着顺时针方向转动,则阻力是石头施加给杠杆的,方向向下,用F2表示。

第三步:画出动力臂和阻力臂,将力的作用线正向或反向延长,由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并标明相应的l1l2,l1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知识解读)(解析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知识解读)(解析版)

12.1杠杆(知识解读)(解析版)•知识点1杠杆及其五要素•知识点2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实验探究•知识点3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知识点4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及力臂的画法•知识点5杠杆的分类及应用•作业巩固训练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1)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2)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杠杆五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1表示。

(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F 2表示。

※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1表示。

(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 2表示。

【典例1-1】(2023春•西青区期末)如图为用自行车手闸刹车的情景,图中关于该手闸使用时杠杆的示意图正确的是()杠杆及其五要素知识点1A.B.C.D.【答案】A【解答】解:BD、由图知,阻力臂没有垂直于阻力作用线,故BD错误;AC、由图知,动力垂直于动力作用线,阻力也垂直于阻力作用线,C图中动力和阻力都使杠杆逆时针转动,A图中动力和阻力使杠杆转动的方向相反,故C错误,A正确。

故选:A。

【典例1-2】(2023春•吉安县期末)用如图所示的“开瓶起子”开瓶盖,A、B两点中A 点是支点,开瓶盖时在C点处施加向上(选填“向上”或“向下”)的力。

【答案】A;向上。

【解答】解:用如图所示的“开瓶起子”开瓶盖,A、B两点中A点是支点,起子绕着转动的固定点,B点是阻力的作用点,开瓶盖时在C点处施加向上的动力。

故答案为:A;向上。

【变式1-1】(2023春•固始县期末)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杠杆一定是一根直的硬棒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且在杠杆的中间位置C .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一定与杠杆的阻力方向相反D .力臂可能在杠杆上也可能不在杠杆上【答案】D【解答】解:A 、杠杆的形状不是固定的,例如滑轮、剪刀、筷子等都是杠杆,故A 错误;B 、支点指杠杆在转动过程中固定不变的点,不一定在杠杆的中间位置,故B 错误;C 、当支点位于一侧时,动力和阻力的方向相反,当支点位于中间时,动力和阻力方向相同,故C 错误;D 、力臂不一定是杠杆的长度,力臂可能在杠杆上也可能不在杠杆上,故D 正确。

(完整版)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及经典考题解析

(完整版)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及经典考题解析

杠杆知识点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

如:鱼杆、铁锹。

2、杠杆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用字母 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⑴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 / F2=l2 / l1⑵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

(如:杠杆转动时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⑶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费力、省距离缝纫机踏板、起重臂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物理九年级杠杆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杠杆知识点

物理九年级杠杆知识点九年级物理学中的杠杆是一项重要的知识点,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介绍杠杆的定义、原理,以及杠杆的分类和应用。

一、杠杆的定义和原理杠杆是由一个可以绕轴旋转的刚性杆实现的简单机械装置。

它由杠杆臂和支点组成。

杠杆的作用力可以通过改变力臂或力的大小来产生机械优势。

在杠杆的运作中,支点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支点也被称为杠杆的转轴。

当在杠杆上施加一个力,该力将绕着杠杆的支点旋转。

根据杠杆的原理,我们可以得出力矩的定义。

力矩等于施加在杠杆上的力乘以力臂的长度。

力臂是指从支点到施力点的距离。

力矩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杠杆的平衡和机械优势。

二、杠杆的分类根据支点和力的位置,杠杆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杠杆、二类杠杆和三类杠杆。

1. 一类杠杆:一类杠杆的支点位于杠杆的一端,力被施加在另一端。

在一类杠杆中,力和力臂的方向相反。

通过改变力臂的长度或力的大小,我们可以实现力的平衡或产生机械优势。

2. 二类杠杆:二类杠杆的支点位于杠杆的中间,力被施加在杠杆的一端。

在二类杠杆中,力和力臂的方向相同。

二类杠杆总是能够产生比力臂更长的力臂,并产生机械优势。

3. 三类杠杆:三类杠杆的支点位于杠杆的一端,力被施加在另一端。

在三类杠杆中,力和力臂的方向相同。

尽管三类杠杆不能产生机械优势,但它们可以提供细致的控制和精确的操作。

三、杠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杠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杠杆应用:1. 剪刀:剪刀是一种使用二类杠杆原理的工具。

通过改变剪刀的设计,我们可以改变力臂的长度,从而使得剪刀更容易使用。

2. 拉钩:拉钩也是一种常见的二类杠杆。

拉钩的设计使得我们能够用较小的力度打开或关闭它。

3. 称重器:典型的秤也是一个杠杆系统。

通过改变力臂或移动重物的位置,我们可以准确地测量物体的质量。

4. 刹车系统:汽车的刹车系统通常使用了三类杠杆原理。

刹车踏板的作用力被传递到刹车片上,完成汽车的刹车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解题技巧】
第四讲杠杠技巧
杠杆是初中物理中重要的简单机械,考试中往往会出现很多计算题。

由于杠杆的计算综合性较强,所以大家在写题的过程中经常觉得无从下手,甚至可能题目都读的云里雾里,不知所云。

今天,我们就去研究杠杆问题中一种常考的计算题,并且和我们学过的数学知识结合起来,看看数学和物理结合起来的魅力。

老师是如何运用鸡兔同笼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呢?首先我们看一看题目:
题目就很有意思的用了一个萝卜作为了杠杆,这有什么深意呢?也许有同学读题已经读的云里雾里了。

左右两边各加相同的砝码,萝卜居然能够平衡?这是怎么做到的呢?好的,让我们把疑问放在一边,去看看鸡兔同笼问题:
那有没有特殊解法呢?有的:
此时,总共40只动物,各抬起一只脚,共抬起40只脚,原来总共100只脚,此时还有60只脚。

而动物们呢?鸡现在保持金鸡独立,兔子变成了难找的三条腿的兔子~
然后
很明显的,这次又抬起40只脚,只剩下20只脚了。

而动物们呢?鸡已经一屁股坐在地上,两脚朝天扑腾翅膀,而兔子还有两只脚站着。

所以20只脚都是两只脚站着的兔子的,兔子共有20÷2=10只,鸡则有40-10=30只。

这种解法的本质,实际上就是数学上“消元”的思想,那么物理上也可以用呀~我们直接看看杠杆上的东西“消掉”了多少,不就可以了嘛?让我们来看看原来的题目:
我们已经知道,杠杆平衡的本质是左边的力乘力臂=右边的力乘力臂(力乘力臂即是力矩),所以,左边失去了一个砝码的重力乘以到支点的距离。

右边也失去了一个砝码的重力乘以到支点的距离。

两边消掉的部分相同,所以萝卜仍然保持平衡。

如果增加一个砝码,则
左边:增加一个砝码的重力乘以到支点的距离
右边:增加一个砝码的重力乘以到支点的距离
故:增加的相同,萝卜仍然保持平衡
此时,由于向外移动,我们学过杠杆平衡条件,力臂边长,相当于增加了配种,所以:
左边:增加了两个砝码的重力乘以增加的距离
右边:增加了三个砝码的重力乘以增加的距离
由于距离相同但砝码的重力不同,所以右边更沉,所以此时萝卜不再平衡,右端向下沉。

可能还有同学有点疑惑,那一开始萝卜为什么平衡呢?原因是萝卜自身拥有重力,而这种情况,如果用以前的方法是无法表示出来的。

这就是利用抬脚法解决杠杆平衡的问题,实际上这是数学中消元的思想,你学会了吗?我们再练习一个:
相信大家很快就能做出来:
左边去掉砝码,失去了:三个砝码乘以两倍距离
右边向左移动,失去了:四个砝码乘以一倍距离
故:左边失去的更多,左边变轻,所以杠杆左端上升,右端下沉。

这就是利用鸡兔同笼的“抬脚法”解决杠杆的平衡问题,实际上这是一种消元的思想在背后坐镇指挥,不知道你有没有理解消元的力量呢?又知不知道还有什么地方也有消元的存在呢?出发去寻找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