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精神病药的戒断综合症
精神障碍 名词解释

精神障碍护理学是研究对精神障碍病人实施特殊护理的一门科学.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运用医学心理学知识,以科学的态度适当的方法美好的语言对病人的精神痛苦心理顾虑思想负担疑难问题进行疏导精神障碍是在内(躯体)外(环境)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下,头脑的功能活动发生紊乱,导致神经活动显著偏离正常,出现精神症或精神病性症状和个人(社会)功能受损以及本人感到精神痛苦.精神症状是精神障碍病人在意识认知情感和意志行为活动等方面的临床表现,精神病性症状主要指各种幻觉妄想及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明显的精神运动兴奋或迟滞及紧张症性行为.心理因素指各体的性格认知与价值观,对外界事物的情感态度,个体的行为方式及社会(家庭)支持系统.认知障碍指精神障碍是,感知觉思维注意记忆和智能活动出现的精神症状.感觉过敏指对外界一般强度的刺激感受性增高.知觉是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感知.错觉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临床上多见错视和错听幻觉指没有客观事物或缺乏现实刺激作用于感官而产生的知觉体验.功能性幻觉指一种正常的知觉与幻觉同时存在,幻听的内容较单调固定.非幻觉性知觉障碍指病人对客观事物的知觉是正确的,但对个别属性的感知发生障碍.抽象思维指反映客观事物共同属性和内在联系,又称为概念.思维奔逸指思维联想加快,思维活动中概念增多及转变快速,且不断涌现出新的概念.病理性赘述指思维活动停滞,描述一个问题时,对不必要的细节描述的过份详尽和累赘,思维进程缓慢但不离题,最后能说明问题所在.思维贫乏指联想数量减少,概念和回忆缺乏.妄想是一种病态的信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的结果.此信念没有客观事实作为依据,但病人却坚信不移,不能为事实所说服,也不能以亲身经历加以纠正,更无法以其所受教育水平和教育背景来解释.强迫观念时病人脑内反复出现的观念或想法,病人明知这些想法没有必要,但却控制不住也不能摆脱,为此感到十分痛苦,主动注意是个体主观上有目标的注意,其注意的目的与个人的兴趣情感思维既往的经历有关,遗忘症指病人对某时间或某一段时间内的经历不能回忆.逆行性遗忘是指病人回忆不出疾病发生以前一段时间内所经历的事件.多见于颅脑损伤伴有意识障碍的病人,当病人意识清醒后回忆不出在意识障碍之前自己所经历的事件.错沟症是记忆的错误,对既往曾经历过的事件,主要是时间记忆错误.多见于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脑外伤性痴呆.虚构是指病人以虚伪的事(从未发生过),来填补其遗忘的经历,虚构的内容多变且常带有荒谬色彩,多见于痴呆病人.精神发育迟滞是指18岁以前大脑发育阶段,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如遗传中毒感染头外伤内分泌异常或缺氧等因素,导致大脑发育不良或受阻碍,智能的发育停留在一定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儿的智力发育及社会适应能力未达到同龄儿童的水平.痴呆是发生在脑器质性病变基础上的一种综合征,其发生发展是以慢性进行性过程,包括智能,记忆和人格的损害,其中智力的损害是基本的,换言之,仅有记忆和人格的损害不能称为痴呆.定向力指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自知力也称领悟力或内省力,是病人对自身精神障碍或精神症状的认识能力,并且能指出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是病态,还能对病态的表现正确分析和批判,这样病人的自知力是完整的,或是说有自知力.情感活动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和相应内心体验,是与人的高级社会需要相关联的.焦虑指为无明确对象和具体内容的紧张恐惧或过分担心自身安全及其他不良后果的心境,病人表现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常伴有自主性神经功能紊乱,多见于焦虑症及老年期焦炉抑郁状态,称为广泛性焦虑,意志活动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未达到既定的目标,克服困难采取行动以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行为是有动机有目的的行为.蜡样屈曲指病人处于严重的木僵状态时,其肌张力较高,病人的肢体可被动的认别人随意摆放,即使看来是既不舒适的姿势,病人也能较长时间保持定势不动,病人的四肢就像软的蜡一样可以任意弯曲造型故名蜡样屈曲.人格解体指病人感到自我存在的意识丧失,即病人体验不到自己的精神活动或躯体的存在,幻觉妄想综合征是以幻觉(常为言语性幻听为主)在幻觉的基础上继发产生妄想.情感综合征是以情感障碍为主要临床相的一种综合征,可表现为抑郁状态及躁狂状态,抑郁状态是在情感低落的基础上,伴有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所以病人在抑郁状态时,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三主症,遗忘综合症,又称柯萨柯夫综合中症,其特征是病人表现识记能力障碍,时间定向障碍,虚构症,顺行性或逆行性遗忘,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也可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是一组由颅脑器质性病变因素直接损害脑部所致的精神障碍.脑衰弱综合征常见于脑器质性疾病及损伤的初期或恢复期,有时亦可见于慢性过程中,临床主要表现为类似精神衰弱症状,谵妄状态指急性脑病病人如出现生动的错觉或幻觉,恐惧紧张兴奋冲动,吵闹不安,痴呆综合症指病人出现了全面性智能障碍,常伴有人格改变多发梗死性痴呆,指颈动脉内膜粥样硬化使微栓子脱落或缺血引起的大脑白质中心散在性多发小梗死灶所致的痴呆综合征。
精神病学名词解释

强制性思维:患者体验到强制性地涌现大量无现实意义的联想。
假性痴呆:临床上在强烈的精神创伤后可产生一种类似痴呆的表现,而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
反射性幻听:外界的任何声音都能刺激的患者发生幻听的现象。
原发性妄想是突然产生的,内容与当时处境和思路无法联系的,十分明显而坚定不移的妄想体验。
恶性综合征是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最严重副反应,临床上较少见。
临床特征是:意识波动、肌肉强直、高热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定。
戒断状态: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候群,其机理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
心理治疗:是一种以助人为目的的专业性人际互动过程。
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
精神分裂症: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的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
锥体外系反应:锥体外系是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肌张力、肌肉的协调运动与平衡。
这种调节功能有赖于其调节中枢的神经递质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的动态平衡,当多巴胺减少或乙酰胆碱相对增多时,则可出现胆碱能神经亢进的症状,出现肌张力增高、面容呆板、动作迟缓、肌肉震颤、流涎等帕金森综合征样症状;急性肌张力障碍,出现强迫性张口、伸舌、斜颈、呼吸运动障碍及吞咽困难;静坐不能,出现坐立不安、反复徘徊;迟发性运动障碍,出现口——舌——颊三联征,如吸吮、舔舌、咀嚼等,这就是锥体外系反应。
物质依赖(依赖):是指长期滥用某种物质后,产生一种心理上与躯体上的强烈而不能克制寻觅该种物质的状态,冀以体验重复使用该物质的心理快感,同时避免戒断的躯体不适。
前者称为心理依赖,后者称为躯体依赖。
精神科护理试题一及答案

精神科护理试题一及答案一、单选题(20分,每题1分)1.对有被害妄想的患者进食时应该采取A.单独进食B.协助进食C.集体进餐,自选饭菜D.分餐进食2.某患者坚信别人咳嗽、吐痰等动作都是讨厌他的表现,此病人的症状是A.被害妄想B夸大妄想 C.影响妄想 D.关系妄想3.一个人在街上行走,突然乌云密布,认为这预示自己要大难临头,属于下列哪种症状A.关系妄想B.原发性妄想C.特殊意义妄想D.被害妄想4.下列哪项不是以意识清晰度降低为主的意识障碍A.意识混浊B.嗜睡C.谵妄状态D.昏迷5.老年性痴呆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A.记忆障碍B.智能障碍C.人格改变D.定向力障碍6.下列哪项不是治疗性沟通的原则A.以目标为导向B.控制自我表露C.接纳与尊重患者D.以治疗者为中心7.患者一旦发生暴力行为,护理人员应如何阻止A.背面或侧面B.正面C.上面D.前面8.患者毫无根据地担心自己的健康及家人的安全,整日忧心忡忡,唉声叹气,坐立不安,惶惶不可终日,属于下列哪种症状A. 疑病B.情感低落C.恐惧D.焦虑9.患者把与其精神创伤有关的重要事件或经历遗忘,属于下列哪种症状。
A.顺行性遗忘B.逆行性遗忘C.选择性遗忘D.进行性遗忘10.一位患者看到他五岁的弟弟身材像姚明一样高大,脸色像非洲人一样黑,属于下列哪种症状A.错觉B.幻觉C.感知综合障碍D.意识障碍11.某患者,女,下岗后,对生活失去信心,同时不能照顾家庭,伴失眠,被诊断为抑郁症,该患者不可能出现的症状是A.思维贫乏B.自责和厌世感C.言语动作迟缓D.睡眠障碍12.一位患者常装怪样在地上爬,学狗叫,吃脏东西,属于下列哪种症状A.意识障碍B.意向和行为障碍C.智能障碍D.思维障碍13.常用心境稳定剂为A.氯氮平B.帕罗西汀C.丙戊酸盐D.利培酮14.下列哪项不是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的临床主要表现A.感知综合障碍B.妄想C.幻觉D.错觉15.与躁狂发作无关的护理诊断是A.思维过程改变B.焦虑C.有暴力行为的危险D.睡眠形态紊乱16.抗精神病药物对心血管方面的反应,可引起A.体位性低血压B.心绞痛C.粒细胞减少D.血转氨酶升高17.急性期精神障碍患者应重点观察下列哪项内容A.精神症状B.服药依从性C.心理需求D.康复训练18与强迫症无关的护理诊断A焦虑 B不合作 C个人应对无效 D思维过程的改变19.思维破裂是下列哪种精神障碍的特征性症状A.器质性精神障碍B.恶劣心境C.精神活性药物所致精神障碍D.精神分裂症20.妄想最具特征性的特征是A.内容离奇B.逻辑到错C.是病态的D.无现实基础但深信不疑二、多选题(10分,每题2分)1.导致患者拒食的原因有A.命令性幻听B.被害妄想C.罪恶妄想D.幻嗅2.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与下列因素有关A.生物因素B.心理因素C.器质因素D.社会因素3.倾听是沟通技巧中A. 最简单有效地方法B.整体性接受信息的最直接途径C.有效核实信息D.及时评判4.下列哪种方法属于间接护理观察法A.阅读病历B.患者日记C.家属反馈D.绘画作品5. 下列哪些内容属于职业康复训练的范围A. 社交技巧训练B. 简单作业训练C. 工艺制作训练D. 就业前训练三、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木僵患者应安排在和易于观察的床位,应按摩肢体等。
新生儿药物戒断综合征

2
家庭环境的改善: 为母亲提供一个安 全、舒适的家庭环 境,避免不良刺激
4
家庭资源的利用: 利用家庭资源,如 经济、医疗、教育 等,帮助母亲进行
治疗和康复
医疗支持
医生和护士 的专业指导
药物治疗和 康复计划
心理治疗和 咨询服务
家庭支持和 互助小组
1
2
3
4
社会关爱
✓ 家庭支持:家庭成员的
保持新生儿清洁卫生,勤换尿布, 勤洗澡
密切观察新生儿身体状况,如有异 常及时就医
鼓励母亲积极参与新生儿护理,增 进亲子关系
加强家庭支持网络,寻求亲友帮助, 共同应对新生儿药物戒断综合征
社会支持
家庭支持
1
家庭成员的理解和 支持:理解新生儿 药物戒断综合征的 严重性,支持母亲
进行治疗和康复
3
家庭关系的维护: 保持家庭成员之间 的良好沟通和互动,
母亲在怀孕期间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 0 4 习惯也可能导致新生儿药物戒断综合征
临床表现
01
烦躁不安:新生儿哭闹、 易怒、难以安抚
03
胃肠道症状:呕吐、腹 泻、便秘等
05
呼吸系统症状:呼吸急 促、呼吸困难等
07
其他症状:体温异常、 体重下降等
02
睡眠障碍:难以入睡、 易醒、睡眠时间短
04
神经系统症状:震颤、 抽搐、肌张力异常等
✓ 社区支持:社区组织提供
理解和支持,提供关爱
关爱和支持,帮助母亲和
和帮助
婴儿度过难关
12
34
✓ 政府支持:政府提供医疗、
✓ 社会舆论:社会舆论对母
教育、生活等方面的支持,
亲和婴儿的关爱和支持,
阿普唑仑联合奋乃静治疗24例酒精戒断综合征的对照研究

阿普唑仑联合奋乃静治疗24例酒精戒断综合征的对照研究何林海【摘要】目的:探讨阿普唑仑联合小剂量奋乃静治疗酒精戒断综合征的疗效.方法:48例存在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分为阿普唑仑组(采用阿普唑仑联合奋乃静治疗)及氟哌啶醇组(氟哌啶醇治疗),每组各24例,采用酒精戒断综合征评定量表[1]、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疗效.结果:阿普唑仑组的酒精戒断综合征评定量表在治疗第3、5、7天的评分均显著低于氟哌啶醇组,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第5、7天的评分也显著低于氟哌啶醇组.结论:阿普唑仑联合小剂量奋乃静治疗酒精戒断综合征的疗效确切安全.【期刊名称】《中国民康医学》【年(卷),期】2011(023)011【总页数】2页(P1368-1369)【关键词】阿普唑仑;联合奋乃静;酒精戒断综合征【作者】何林海【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曲江区韶钢医院精神科,广东,韶关,5121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9.62酒精戒断综合征是指长期大量饮酒依赖者中断饮酒后出现震颤、幻觉、意识障碍、肌肉抽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
以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高剂量地西泮(地西泮负荷疗法)或抗精神病(氟哌啶醇)等治疗。
笔者近年来在临床运用阿普唑仑联合小剂量奋乃静治疗酒精戒断综合征,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为我院2002年10月至2009年10月住院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第3版酒精戒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48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35~65岁,饮用30°~58°白酒或白兰地,饮酒量150~1 000 g/d,饮酒史15~40年,起病前8~24小时均因各种原因戒酒,出现以上表现,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4例,阿普唑仑组年龄37~65岁,平均(42.2±12.3)岁,平均饮酒量(400±172)g/d,饮酒18~40年,平均(22.1±9.5)年,氟哌啶醇组年龄35~63岁,平均(40.4±11.2)岁,平均饮酒量(300±160)g/d,饮酒 16~38年,平均(21.3±10.5)年,两组以上各项差异无显著性(P >0.05)。
考研药理学-9

考研药理学-9一、(一) 名词解释(总题数:2,分数:4.00)1.镇痛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镇痛药是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定部位,在不影响患者意识状态和其他感觉的情况下,选择性地解除或减轻疼痛并同时缓解疼痛引起的不愉快情绪的药物。
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可分为三类:①阿片受体激动药,如吗啡、可待因、哌替啶等;②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如喷他佐辛等;③其他镇痛药,如曲马朵、纳洛酮等。
2.戒断综合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患者长期服用某一药物后,机体对药物产生适应性改变,一旦停药则产生难以忍受的不适感如兴奋、失眠、流泪、流涕、出汗、呕吐、腹泻、甚至虚脱、意识丧失等,称为戒断综合征。
二、(二) 选择题(总题数:0,分数:0.00)三、[A型选择题](总题数:31,分数:62.00)3.吗啡化学结构中的叔胺氮被烯丙基取代,则A.镇痛作用增强B.镇痛作用不变C.生物利用度降低D.生物利用度增高E.成为吗啡的拮抗药√4.吗啡化学结构环A上的酚羟基氢原子被甲基取代,则A.镇痛作用增强B.镇痛作用减弱√C.生物利用度降低D.生物利用度增高E.成为吗啡的拮抗药5.吗啡常用注射给药的原因是A.片剂不稳定B.口服不吸收C.口服刺激大D.易被肠道破坏E.首关消除明显,生物利用度低√6.吗啡抑制呼吸的主要原因是A.作用于导水管周围灰质B.降低呼吸中枢对血液CO2张力的敏感性√C.作用于迷走神经背核D.作用于蓝斑核E.作用于脑干极后区7.吗啡镇咳的部位是A.迷走神经背核B.延脑的孤束核√C.中脑盖前核D.蓝斑核E.导水管周围灰质8.下列关于吗啡的叙述,错误的是A.使胃肠道括约肌收缩B.引起针尖样瞳孔C.主要在肝脏与葡萄糖醛酸结合而失效D.增加胆道内压力E.松弛膀胱括约肌,引起尿潴留√9.吗啡缩瞳的原因是A.作用于导水管周围灰质B.作用于中脑盖前核的阿片受体√C.作用于蓝斑核D.作用于边缘系统E.作用于延脑孤束核的阿片受体10.吗啡对消化道的作用A.肠道平滑肌张力提高,肛门括约肌张力提高,奥狄括约肌松弛B.肠道平滑肌松弛,肛门括约肌张力提高,奥狄括约肌收缩C.肠道平滑肌松弛,肛门括约肌松弛,奥狄括约肌收缩D.肠道平滑肌张力提高,肛门括约肌张力提高,奥狄括约肌收缩√E.肠道平滑肌张力提高,肛门括约肌松弛,奥狄括约肌收缩11.呼吸抑制作用最弱的镇痛药是A.哌替啶B.吗啡C.镇痛新√D.美沙酮E.芬太尼12.吗啡无下列哪些不良反应A.抑制咳嗽中枢B.抑制呼吸中枢C.引起腹泻√D.引起便秘E.引起体位性低血压13.哌替啶的特点是A.镇痛作用强B.成瘾性比吗啡小√C.作用持续时间较吗啡长D.等效镇痛剂量抑制呼吸作用弱E.大剂量也不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14.骨折剧痛应选用的止痛药是A.消炎痛B.烯丙吗啡C.纳洛酮D.哌替啶√E.可待因15.哌替啶比吗啡应用多的原因是A.呼吸抑制作用轻B.作用较慢,维持时间短C.无便秘作用D.对支气管平滑肌无影响E.成瘾性较吗啡轻√16.二氢埃托啡镇痛作用的主要部位是A.壳核B.大脑边缘系统C.延脑D.苍白球E.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17.关于哌替啶的作用特点,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血浆t1/2约3小时B.有止泻作用,适用于急慢性消耗性腹泻√C.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D.比吗啡的镇痛作用弱E.成瘾性较吗啡轻18.镇痛作用较吗啡强100倍的药物是A.哌替啶B.安那度C.芬太尼√D.可待因E.曲马朵19.关于吗啡的体内过程,正确的叙述是A.口服后容易吸收,生物利用度高B.常注射给药,仅有少量通过血脑屏障C.血浆t1/2是4~6小时D.大量经乳腺排泄E.不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20.与脑内阿片受体无关的镇痛药是A.美沙酮B.二氢埃托啡C.哌替啶D.镇痛新E.罗通定√21.大剂量反而增快心率、升高血压的镇痛药是A.美沙酮B.吗啡C.哌替啶D.芬太尼E.喷他佐辛√22.吗啡镇痛的主要作用部位是A.脊髓胶质区、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B.脑干网状结构C.边缘系统与蓝斑核D.中脑盖前核E.大脑皮层23.产妇临产前2~4小时不宜用哌替啶的原因是A.新生儿对哌替啶的抑制呼吸作用极为敏感√B.产妇对哌替啶的抑制呼吸作用极为敏感C.可致体位性低血压D.可使脑血管扩张而致脑脊液压力升高E.易致眩晕、恶心、呕吐24.下列哪种情况不宜用哌替啶镇痛A.内脏绞痛B.慢性钝痛√C.创伤性疼痛D.晚期癌症疼痛E.手术后疼痛25.吗啡的药理作用有A.镇痛、镇静、镇咳√B.镇痛、镇静、抗震颤麻痹C.镇痛、呼吸兴奋D.镇痛、欣快、止吐E.镇痛、安定、散瞳26.人工冬眠合剂的组成是A.哌替啶、氯丙嗪、异丙嗪√B.哌替啶、吗啡、异丙嗪C.哌替啶、氯丙嗪、芬太尼D.哌替啶、芬太尼、异丙嗪E.芬太尼、氯丙嗪、异丙嗪27.阿片受体的拮抗剂是A.纳曲酮√B.喷他佐辛C.可待因D.罗通定E.延胡索乙素28.与吗啡作用机制有关的是A.阻断阿片受体B.激动中枢阿片受体√C.抑制中枢PG合成D.抑制外周PG合成E.以上均不是29.下列哪项不是哌替啶的禁忌证A.手术后疼痛√B.分娩止痛C.肝功能严重减退D.哺乳妇女止痛E.肺源性心脏病30.慢性钝痛时,不宜用吗啡的主要理由是A.对钝痛效果差B.治疗量即抑制呼吸C.可致便秘D.易成瘾√E.易引起体位性低血压31.哌替啶和阿托品合用治疗胆绞痛,其原因是哌替啶A.易成瘾B.易致眩晕、恶心、呕吐C.引起胆道括约肌痉挛,提高胆道内压力√D.镇痛作用强度不如吗啡E.抑制呼吸32.在药政管理上已列入非麻醉品的镇痛药是A.芬太尼B.安那度C.喷他佐辛√D.哌替啶E.美沙酮33.阿片受体拮抗剂为A.二氢埃托啡B.哌替啶C.吗啡D.纳洛酮√E.曲马朵四、[X型选择题](总题数:9,分数:18.00)34.下列关于丙咪嗪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人服用后表现出镇静作用√B.易致心律失常√C.有抗抑郁作用,用于各种抑郁症√D.见效缓慢√E.不能与MAO抑制药同用√35.抗精神病药的选择,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兴奋躁动者选氯丙嗪、氟哌啶醇或氯氮平√B.幻觉、妄想者选氟丙嗪、氟奋乃静或三氟拉嗪√C.淡漠、退缩者选氟奋乃静、三氟拉嗪或氟哌啶醇√D.躁狂症选用丙咪嗪、阿米替林或多虑平E.抑郁症选碳酸锂36.氯丙嗪的禁忌证包括A.昏迷病人√B.癫痫√C.严重肝功能损害√D.高血压E.胃溃疡37.对抑郁症有效的药物是A.氯丙嗪B.氯普噻吨√C.丙咪嗪√D.舒必利√E.地昔帕明√38.苯海索对氯丙嗪引起的哪些不良反应有效A.急性肌张力障碍√B.直立性低血压C.帕金森综合征√D.静坐不能√E.迟发性运动障碍39.丙咪嗪可以影响A.内分泌系统B.自主神经系统√C.中枢神经系统√D.心血管系统√E.锥体外系40.丙咪嗪抗抑郁作用机制正确的是A.耗竭体内儿茶酚胺B.抑制突触前膜对NA和5-HT的再摄取√C.增加突触间隙NA的浓度√D.阻断M胆碱受体E.中枢兴奋作用41.氯丙嗪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A.严重昏睡√B.深度呼吸抑制C.血压下降√D.剧烈呕吐E.瞳孔扩大氯丙嗪急性中毒时可出现昏睡、血压下降至休克水平,并出现心肌损害,此时应立即对症治疗。
《精神障碍护理学》名词解释

AD:称阿尔茨海默病,是指一组原因不明的原发性脑变性疾病。
多发生于老年或老年前期,缓慢发展加重,最终发展为严重痴呆。
CCMD-2-R: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
是目前国内临床广泛使用的分类方案和诊断标准。
Ganser氏综合征:也称心因性假性痴呆,为一种功能性痴呆,由强烈精神创伤引起,痴呆氏可逆的,临床表现为对简单的问题,给与近似的错误回答。
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无变化。
ICD-10: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
TD:为长期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一种不良反应,又称迟发性运动障碍。
超价观念:是指一种病人个人所持有的确信,这种确信,有一定事实依据,只是过于偏激或片面,且这种确信与病人的利益密切相关,并带有强烈的情感作用,明显影响病人的行为。
传统(经典)抗精神病性药物:依据其化学结构不同分为5类:1酚噻嗪类;2硫杂蒽类;3丁酰苯类;4二苯二氮卓类;5苯甲酰胺类;以及长效制剂。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电休克治疗(EST):是以一定量的电流通过大脑,引起意识丧失,而达到治疗精神疾病的方法。
主要用于治疗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病人。
定向力: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是判断是否存在意识障碍的重要指标。
恶性综合征:为一种少见严重的药物反应,常由抗精神病药物引起,主要表现为持续高热、意识障碍、肌肉僵直、大汗及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可引起死亡。
儿童多动症:是指发生于儿童时期,表现为与同龄儿童相比,具有明显的、持续的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儿童孤独症:是发病于婴儿时期的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本病以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活动内容和兴趣的局限以及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为基本特征,且多数患儿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落后。
儿童情绪障碍:是指发生于儿童少年时期,以焦虑、恐怖、抑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二级预防保健(发病前期及临床期)指精神疾病发病前或发展期护士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处理精神卫生健康问题,阻断精神疾病发展的护理干预。
安定药

兽医药剂学
安定药
用来缓解焦虑(抗焦虑药) 用来缓解焦虑(抗焦虑药)或减轻精神病性症状 抗精神病药)的药物。 (抗精神病药)的药物。 一种中枢神经抑制药。其特点是在清醒的条件下, 一种中枢神经抑制药。其特点是在清醒的条件下, 可是精神安定,应用过量也不引起麻醉。 可是精神安定,应用过量也不引起麻醉。有强和 弱之分,强安定药能治疗精神分裂症、 弱之分,强安定药能治疗精神分裂症、狂躁症等 精神疾病,常用的氯丙嗪 氯丙嗪( 精神疾病,常用的氯丙嗪(又叫冬眠灵或氯普马 弱安定药仅用于燥躁、 嗪)等。弱安定药仅用于燥躁、焦虑和神经衰弱 性失眠等,常用的有眠尔通 利眠宁、安定等 眠尔通、 性失眠等,常用的有眠尔通、利眠宁、安定等。
利眠宁
作用机理:口服吸收较慢但完全。 作用机理:口服吸收较慢但完全。达 峰时间为2- 小时 小时。 峰时间为 -4小时。肌注比口服吸收 经肝脏代谢, 慢。经肝脏代谢,代谢物为去甲氯氮 卓和去甲氧安定,具有药理活性。 卓和去甲氧安定,具有药理活性。半 衰期为20~ 小时 小时。 ~ % 衰期为 ~48小时。30~60%经尿排 %~20%由粪便排泄。排泄缓慢, 泄,4%~ %由粪便排泄。排泄缓慢, %~ 有畜积作用。 有畜积作用。
硫酸镁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主要用于抗惊 它可引起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 厥,它可引起血管扩张,导致血压下降, 由于硫酸镁的中枢抑制作用及骨骼肌松弛 作用,降压作用,临床主要用于缓解子痫、 作用,降压作用,临床主要用于缓解子痫、 破伤风等惊厥,也用于高血压危象的救治。 破伤风等惊厥,也用于高血压危象的救治。 不良反应有:血镁过高可引起呼吸抑制、 不良反应有:血镁过高可引起呼吸抑制、 血压骤降、心跳骤停而致死。 血压骤降、心跳骤停而致死。肌腱反射消 失是呼吸抑制的先兆,因此, 失是呼吸抑制的先兆,因此,在连续用药 期间要经常检查腱反射。 期间要经常检查腱反射。中毒时应立即进 行人工呼吸, 行人工呼吸,并缓慢静脉注射氯化钙或葡 萄酸钙紧急抢救。 萄酸钙紧急抢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病灶吸收。常用于肺结核及合并冠心病的治疗。 我们在临床治疗中发现,静脉滴注氧氟沙星或左氧氟沙星
[5] Battegay R. Drug dependence as a criterion for differentiation of psychotropic drug[s J]. Compr Psychiatry,1966,7:501 509.
[6] ChouinardG,BradwejnJ,Annabie L,etai. Withdrawai symptoms after iong - term treatment with iow - potency neuroieptic[s J]. Ciin Psychiatry,1984. 45:500 - 502.
第 12 卷 第 11 期 2006 年 11 月
河北医学
HEBEI MEDICINE
Vol. 12,No. 11 Nov. ,2006
医诊治,对症用药。 总之,逐渐减少苯二氮 类药物的用量,是其最佳原则;另
外,健康锻炼,生活规律,保持心情舒畅,才是减少失眠与用药, 提高现代人们工作量和生活质量的最佳方案。
[2] D:Isaver SC,Coffman JA. Antipsychotic withdrawaI phenomena in the medicaIsurgicaI settin[g J]. Gen Hosp psychiatry, 1988,10:438 - 446.
[3] Verghese C,De IeonJ,Nair C,simpson GM,cIozapine withdrawaI effects and receptor profiIes of typicaI and atypicaI neuroIeptic[s J]. BioI Psychiatry,1996,39:135 - 138.
[8] Chouinard G,Jones BD. Annabie L. Neuroieptic - induced
supersensitivity psychosis[ J ]. Am Psychiatry,1978,135: 1409 - 1410. [9] Chouinard G,Jones BD. Neuroiepticinduced suoersensitivity psychosis:Ciinicai and pharmacoiogic characteristic[s J]. Am Psychiatry,1980,137:16 - 23. [10] Hunt JI ,Singh H,Simpson GM. . Neuroieptic - induced
干细胞淋巴瘤自体移植新进展
王翠英( 1 综述), 李维佳( 2 审校)
(1. 昆 名 医 学 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2.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 1203·
supersensitivity psychosis:Retrospective study of schizophrenic inpatients[ J]. Ciin Psychiatry,1988,49:258 261. [11] Kahne GJ Rebound psychosis foiiowing discontinuation of a high - potency neuroieptic[ J]. Can Psychiatry,1989,34: 227 - 229.
文章编号:1006 - 6233(2006)11 - 1202 - 02
抗精神病药的戒断综合症
丁启方, 王 静
(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精神科, 江苏 淮安 223001)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 戒断综合症
中图分类号: R971 + . 4
文献标识码: B
戒断综 合 症 与 抗 精 神 病 药 撤 药 相 随 的 症 状 与 体 征 有 多 种[1,2],它们包括精神病复现或加重,与精神病变化 类 似 的 症
Kahne[11]发表了 1 例病例报告,描述病人在停药后出现反 跳性精神病。该病人在两年的时间内氟哌啶醇由每次 5mg、每 日两次减为每日 2mg。1 个月后,剂量减为每日 1mg,2 周后停 药。停药 1 周后,病人出现精神病症状,表现夸大、言语不中 肯。2 周后,她的症状更为丰富,出现了肯定的妄想。当重新加 用 5mg / d 氟哌啶醇后,病人迅速康复。Kahne 认为,该病人由于 抗精神病药停药太快,导致病人出现了反跳性精神病。这位病 人在以很慢的速度减药并停药后,未再出现反跳症状。
· 1202·
第 12 卷 第 11 期 2006 年 11 月
河北医学
HEBEI MEDICINE
Vol. 12,No. 11 Nov. ,2006
[4 ] LiebermanJ. Choiinergic rebound in neuroieptic withdrawai syndrow[s J]. Psychoso matics,1981,22:253 - 254.
中边缘通路上有所增加。由于抗精神病药诱导的大脑中边缘 部位突触后多巴胺受体超敏,一旦停药在临床上就会出现精神
状,运动障碍的反跳或出现,胆碱能反跳症状包括流感样症状, 病症状。同样的道理,抗精神病药在新纹状体部位所致的多巴
失眠、激越、意识模糊和出汗。失眠是换药期常见的主诉,甚至 胺受体超敏,当停药或减量时也会导致迟发性多动的出现或加
脱水、肌肉拉伤、体温过高及肾脏损害。精神病急性发作和胆 动)、血浆泌乳素水平升高及中枢神经系统对药物的抗精神病
碱能反跳可能更为棘手。精神病再发后即使恢复原有治疗,也 作用的耐受。那些在停药时会出现超敏性精神病的抗精神病
难以控制病情。低效价的抗精神病药因其抗胆碱能作用强于 高效价药物,出现胆碱能反跳症状的可能性更大。
药都可以有效地治疗病情复发。 在一项回顾研究中,Hunt[10]对精神分裂症及分裂情感患者
的病例资料作了复习以确认超敏性精神病。在筛查的 265 个 病人中,12 位有临床证据支持超敏性精神病的诊断,其中 4 例 同时有迟发性多动。然而,没有 1 例病人完全符合超敏性精神 病诊断标准。作者因此建议,应做进一步的研究以确认超敏性 精神病的存在,并对其病程加以更精确的定义。
巴胺受体之外,对其它多种受体也有较强的阻断作用。由于它 参考文献:
们对毒蕈碱 受 体 有 一 定 的 亲 和 力,因 此 帕 金 森 氏 症 症 状 较 少 见,但却较多出现胆碱能症状和戒断症状[6]。Luchins[7]通过精 神科文献及动物实验结果的回顾,认为抗精神病药戒断时躯体 副作用起因于那些药物的抗胆碱能作用所伴随的反跳性胆碱 能高敏感,而与它们的多巴胺阻断作用无关。
在仍服用镇静剂的病人中也会出现,有时很难处理。失眠也是 重。
疾病将要复发的标志。 有些戒断症状如 运 动 障 碍 比 较 轻 微,病 人 不 会 有 何 不 适。
然而,因撤药而再 现 的 迟 发 性 运 动 障 碍 会 导 致 严 重 后 果,包 括
Chouinard 举出了 10 位在减药后阳性症状迅速恶化的精神 分裂症病人资料. 这些病人都具有超敏性精神病典型特点:除 了精神病外,还 包 括 并 发 的 多 巴 胺 超 敏 性 体 征( 即 迟 发 性 多
[7] Luchins DJ,Freed WJ,Wyatt RJ. The roie of choiinergic supersensitivity in the medicai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withdrawai of antipsychotic drug[s J]. Am Psychiatry,1980,137: 1395 - 1398.
超敏性精神病和反跳性精神病 Chouinard[8,9]曾提出,停 用 抗 精 神 病 药 后 出 现 的 病 情 复 发 或恶化是抗精神病药所致的超敏性精神病。根据这一假说,多 巴胺受体结合位点在长期的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后会在
[1] DiIsaver SC. WithdrawaI phenomena assoiated with antidepressant and antipsychotic agent[s J]. Drug Saf,1994,10: 103 - 114.
其它 戒 断 症 状 及 体 征 还 有:恶 心、呕 吐、厌 食、腹 泻、流 涕、 出汗、肌痛、感觉 异 常、焦 虑 和 不 安。 病 人 还 可 能 会 感 到 眩 晕, 冷热感觉 失 调 和 震 颤[3]。在 停 用 氟 哌 啶 醇 及 抗 胆 碱 能 药 物 时[4],还发现病人有持续 3 ~ 4 周的严重的胃肠道不适。
后,再接输丹参注射液,两药在莫非氏滴管内混合后,即可出现 乳白色混浊和絮状物,证明两药存在配伍禁忌,在 256 种药品 配伍表中未记载。
提示:在临床两药联用时,两组液体之间加输其它液体,以 冲净输液管内的余液,避免两种药物直接接触,出现化学反应。
文献综述
文章编号:1006 - 6233(2006)11 - 1203 - 04
文章编号:1006 - 6233(2006)11 - 1203 - 01
氧氟沙星及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配伍பைடு நூலகம்忌
荆树先, 李文双
( 山东省莱阳市结核病防治所, 山东 莱阳 265200)
关键词: 氧氟沙星; 丹参注射液; 配伍禁忌
中图分类号: R942
文献标识码: B
第二代喹诺酮类抗菌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对 革兰氏阴性杆菌不仅有良好的抗菌作用,而且还有肯定的抗结 核作用。近 10 年来,在结核病的治疗中,尤其在复治或耐多药 的结核病治疗中,得 到 了 广 泛 应 用,并 取 得 了 良 好 的 疗 效。 与 一、二代抗结核药无交叉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