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 (第四版)答案
移动通信 第四版 西安电子科技大出版社 第三章_khdaw

.k
hd
课
后
aw
案
答
网
.c om
课后答案网
•
(2) 由式 (3 - 63) 和式 (3 - 64) 可求得 中等起伏地市区中接收信号的功率中值
PT Gb Gm LT
w
若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w w
122.5dBW 92.5dBm
.k
hd
课
后
aw
案
答
网
.c om
课后答案网
•
(2) 由式 (3 - 63) 和式 (3 - 64) 可求得 中等起伏地市区中接收信号的功率中值
PT Gb Gm LT 113dBW 83dBm
w
若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w w
.k
10 lg10 6 0 129
hd
课
2 PP PT Gb Gm Am ( f , d ) H b (hb , d ) H m (hm , f ) 4d PT L fs Gb Gm Am ( f , d ) H b ( hb , d ) H m ( hm , f )
后
若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aw
案
答
2 5 10 3 10 103 47.1m 3 3 15 10
网
.c om
课后答案网
P x d1 h1 d2
.c om
T d 1 d2 x h1 P
R h2
(a)
hd
课
若侵犯了您的版权利益,敬请来信通知我们!
2019年通信系统第四版中文版word版本 (2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通信系统第四版中文版篇一:移动通信(第四版)复习资料20道选择题 + 16道填空题 + 8道简答题 = 100 分移动通信简答题1.上行信道是从移动台到基站传输信号用的信道,下行信道是从基站到移动台传输信号用的信道。
2.小区切换一般分软切换、硬切换、空闲切换。
什么叫软切换,硬切换,越区切换?3.为什么功率控制是CDMA里的一个核心技术?因为所有用户共同使用同一频率(载波),所以"远近效应"问题更加突出。
CDMA功率控制的目的就是克服"远近效应",使系统既能维持高质量通信,又不对占用同一信道的其它用户产生不应有的干扰。
4.CDMA的特点,相对于GSM的优点特点:(1)抗干扰能力强。
(2)抗衰落能力强。
(3)具有保密性。
(4)抗截获的能力强。
(5)多个用户同时接收,同时发送.优点:CDMA中所提供的语音编码技术,其通话品质比目前的GSM好,而且可以把用户对话时周围环境的噪音降低,使通话更为清晰。
5.简述2G,3G,4G移动通信系统的特征及采用的组织标准2G是数字技术,比如移动的GSM网络,采用FDMA(频分复用)和TDMA(时分复用),抗干扰能力强,安全性高,支持低速数据业务。
3G同样是数字技术,但采用了CDMA(码分复用),频谱利用率更高。
对于用户来说,其支持的速率更高,因而可以提供更丰富的业务。
4G采用了TD-LTE,具有高速率,以数字宽带技术为主,良好的兼容性,较强的灵活性等特点6.未来的关键技术,简述。
1,自适应编码调制技术;2,多输入多输出技术;3,软件无线电。
7.什么是纠错编码技术?为什么要采用它?P147在信息码元序列中加入监督码元就称为差错控制编码,也称纠错编码。
为了提高传输可靠性。
信道编码:为了抑制信道噪声对信号的干扰,往往还需要对信号进行再编码,形成不受干扰并适合在特定的信道中传输的形式。
移动通信练习册答案(完整版)

移动通信练习册答案(完整版)《移动通信》练习册答案练习一一、填空题1、移动通信按工作方式分(单工)(双工)(半双工)。
2、移动通信按多址方式分(FDMA),(TDMA),(CDMA )。
3、移动通信按信号形式分(模拟网)(数字网)4、移动通信按覆盖围分(城域网)(局域网)(广域网)。
5、移动通信按业务类型分( PSTN),(DDN),(ISDN )6、移动通信按服务特性分(专用网),(公用网)。
7、移动通信按使用环境分(陆地通信),(海上通信),(空中通信)。
8、移动通信按使用对象分(民用系统),(军用系统)。
二、简答题1、什么叫移动通信?答: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移动情况下(或临时静止)的相互信息传输和交换。
2、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1、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2、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3、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多种多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5、移动台必须适合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3、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
答:1、开发更高频段2、有效利用频谱3、数字化4、向个人移动通信发展5、传输数据速率越来越高。
4、全球3G的三大标准是什么?答:WCDMA 、 CDMA2000、TD-SCDMA 。
5、什么是基站?答:固定不动接发移动台的信号完成与交换中心相连,从而实现移动台信号的收发。
6、什么是移动台?答:接收发送无线信号并且可以移动的终端;包括:手机,车载台、无绳等。
7、什么是交换中心?答:交换各种信息的中心,分为有线和无线。
无线交换中心为各个移动台所在的基站之间提供交换服务。
8、移动通信的发展目标是什么?答:就是向个人移动通信系统(PCS)发展:Whoever 、Whenever 、Wherever 、Whomever 、Whatever。
9、数字移动通信系统有哪些优点?答:频谱利用率高、容量大,同时可以自动漫游和自动切换,通信质量好,加上其业务种类多、易于加密、抗干扰能力强、用户设备小、成本低。
移动通信复习题,第四版。

第 1 章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处在移动情况下(或临时静止)的相互信息传输和交换.移动通信的特点:1.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的传输2.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3.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移动通信的业务量的需求却是与日俱增4.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是多样化的,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5.移动通信设备必须适于在移动环境中使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优点:1. 频谱利用率高,有利于提高系统容量2. 能提供多种业务服务,提高通信系统的通用性3. 抗噪声、抗干扰和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4. 能实现更有效、灵活的网络管理和控制5. 便于实现通信的安全6. 课降低设备成本以及减小用户手机的体积和重量第2章1. 移动通信信道的基本特征:第一,带宽有限,取决于使用的频率资源和信道的传播特征;第二,干扰和噪声影响大,这主要是移动通信工作的电磁环境决定的;第三,存在着多径衰落。
要求:已调信号应具有高的频谱利用率和较强的抗干扰、抗衰落的能力。
恒定包络调制:可采用限幅器、低成本的非线性高效功率放大器件非恒定包络调制:需要采用成本相对较高的线性功率放大器件2. GSM中,尽管MSK信号已具有较好的频谱和误比特率性能,但仍不能满足功率谱在相邻频道取值低于主瓣峰值60db以上的要求。
这就要求在保持MSK基本特性的基础上,对MSK的带外频谱特性进行改进,使其衰减速度加快。
3.π/4 - DQPSK的相位跳变规则决定了再码元转换时刻的相位跳变量只有+-π/4和+-3π/4四种取值。
4.. 扩频调制扩频通信的定义:一种信息传输方式,在发端采用扩频码调制,是信号所占的频带宽度远大于所传信息必需的带宽,在收端采用相同的扩频码进行相关解扩以恢复所传信息数据。
扩频系统的处理增益 Gp = 10 lg B/Bm 各种扩频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大体上都与扩频信号带宽B与信息带宽Bm之比成正比。
扩频通信抗干扰性能强,唯一能工作在负信噪比之下。
目前的扩频通信系统可分为:直接序列(DS)扩频、调频(FH)、跳时(TH)、线性调频(Chrip)以及上述几种方式的组合。
移动通信(第四版)第5章 抗衰落技术

– 盲均衡方式
• 根据信道特性与信息的统计特性不同,直接分离信号和信道。 根据信道特性与信息的统计特性不同,直接分离信号和信道。
• 当信道特性随时间变化时 – 自适应均衡
• 通过某种方法,根据接收信号自适应调整信道均衡的参数。 通过某种方法,根据接收信号自适应调整信道均衡的参数。
第5章 均衡和分集技术
第5章 均衡和分集技术
5.2 均衡基本概念
• 采用增加增加信号电平的方法来降低迟延扩展引 起的误码率是完全徒劳的, 起的误码率是完全徒劳的,只有采用自适应均衡 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
第5章 均衡和分集技术
均衡技术
在信道特性C(ω)确知条件下,人们可以精心设计接收和 确知条件下, 在信道特性 确.1 简介
• 均衡技术指各种用来处理码间干扰(ISI)的算法和实 均衡技术指各种用来处理码间干扰 指各种用来处理码间干扰 的算法和实 现方法。在移动环境中, 现方法。在移动环境中,由于信道的时变多径传播 特性,引起了严重的码间干扰,这就需要采用均衡 特性,引起了严重的码间干扰,这就需要采用均衡 技术来克服码间干扰。而且要求均衡器是自适应的。 技术来克服码间干扰。而且要求均衡器是自适应的。 • 分集接收是用来补偿衰落信道衰耗的,它通常要通 分集接收是用来补偿衰落信道衰耗的, 过两个或更多的接收天线来实现。 过两个或更多的接收天线来实现。CDMA系统通常 系统通常 使用RAKE接收机,它能通过时间分集来改善链路 接收机, 使用 接收机 性能。 性能。
第5章 均衡和分集技术
• 移动通信抗干扰背景
• 抗干扰历来是无线电通信的重点研究课题。在移动信道中, 抗干扰历来是无线电通信的重点研究课题。在移动信道中, 除存在大量的环境噪声和干扰外, 除存在大量的环境噪声和干扰外,还存在大量电台产生的干 扰,如邻道干扰、共道干扰和互调干扰等。 如邻道干扰、共道干扰和互调干扰等。 • 网络设计者在设计、开发和生产移动通信网络时,必须预计 网络设计者在设计、开发和生产移动通信网络时, 到网络运行环境中会出现的各种干扰(包括网络外部产生的 到网络运行环境中会出现的各种干扰 ( 包括网络外部产生的 干扰和网络自身产生的干扰)强度, 并采取有效措施, 干扰和网络自身产生的干扰 强度, 并采取有效措施, 保证 强度 网络在运行时, 网络在运行时,干扰电平和有用信号相比不超过预定的门限 通常用信噪比S/ 或载干比 或载干比C/ 来度量 来度量), 值(通常用信噪比 /N或载干比 /I来度量 , 或者保证传 通常用信噪比 输差错率不超过预定的数量级。 输差错率不超过预定的数量级。
移动通信 (第四版)答案

移动通信 (第四版)答案移动通信 (第四版)答案第一章引言1.1 移动通信的定义1.2 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1.3 移动通信的应用领域1.4 移动通信的标准化组织第二章无线传输技术2.1 无线传输基础知识2.2 无线信道的特性2.3 调制与解调技术2.4 多址技术2.5 空分复用技术第三章移动通信网络架构3.1 移动通信网络的层次结构3.2 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组成部分3.3 移动通信网络的接入方式3.4 移动通信网络的核心网第四章移动通信系统4.1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4.2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4.3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4.4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5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五章移动通信技术及协议5.1 频率分配与管理技术5.2 移动通信制式与协议5.3 移动通信的网络接入技术5.4 移动通信的核心网技术5.5 移动通信的安全与隐私保护技术第六章移动通信终端与设备6.1 方式终端6.2 基站与天线6.3 其他移动通信设备6.4 移动通信终端的性能指标第七章移动通信业务7.1 语音通信业务7.2 短信业务7.3 数据业务7.4 多媒体业务7.5 移动互联网业务第八章移动通信市场与发展趋势8.1 移动通信市场概述8.2 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附件:附件1:移动通信系统模拟实验实验报告附件2: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白皮书法律名词及注释:1. 电信法:指国家为保障公众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规范和管理电信业务,制定的法律。
2. 通信管理局:指负责监督、管理、指导全国电信业务和信息服务业务,以及广播电视业务的专业监督管理机构。
3. 移动通信频率:指无线电波中为移动通信业务预留的频带,用于移动通信信号的传输。
4. 号码资源:指移动通信系统中用于标识用户和设备的数字编号资源,包括方式号码、设备识别码等。
移动通信 (第四版)答案

第四章
1.分集技术如何分类?在移动通信中采用了哪几种分集接收技术? 答:分集技术根据克服信道衰落的方式来分类,主要分为两类:宏分集和微分集,宏分集用 来减少慢衰落的影响,微分集用来减少快衰落的影响。其中“微分集”又可按空间、频率、 极化、场分量、角度和时间分为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极化分集、场分量分集、角度分集和 时间分集。 3.为什么说扩频通信起到了频率分集的作用,而交织编码起到了时间分集的作用? 答:扩频通信扩展了信号频谱,使每段频率所经历的衰落各不相同,信道产生衰落时只会使 一小部分频率衰落,不会使整个信号产生畸变,相当于频率分集。 交织编码把一个较长的突发差错离散成随机差错,再利用纠正随机差错的编码技术来消 除。交织深度越大,抗突发差错的能力越强,交织码处理时间越长,从而造成了传输时延增 大,属于时间隐分集。 Rake 接收机是将多径分量取出,对其进行延时和相位校正,使之在某一时刻对齐,并按 一定规则合并,属于时间分集/路径分集。 4.试画出(2,1)卷积编码器的原理图。假定输入的信息序列为 01101(0 为先输入) ,试画 出编码器输出的序列。 答: (2,1)卷积编码器的原理图见 p154, 图 4-17,(a) 当输入序列 01101,有
1 1 MHz 1.56kHz ; Ts 640 B 288 ; f
再由系统带宽: B 450kHz ,得到子载波数: N
当每个子载波上传输一个比特时,可得未编码时的传输速率
R
288 375kb / s ; 768 10 6 1 288 4 2 当采用 16QAM+1/2 编码时的传输速率为: R 750kb / s ; 768 10 6
m j 1 , Pj 0 1 1 , C j 11
移动通信课后题答案图文稿

移动通信课后题答案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第一章1.什么叫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有哪些特点答: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包括移动体和移动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和固定点之间的通信。
移动通信的特点有:①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②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③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其业务的需求却与日俱增;④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各种各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⑤移动通信设备必须能够在移动环境中使用;6、集群的基本概念和方式是什么它与常用的话音通信有何差别答:集群移动通信系统采用的基本技术是频率公用技术。
其主要做法是:(1)把一些由各部门分散建立的专用通信网集中起来,统一建网和管理,并动态地利用分配给他们的有限个频道,以容纳数目更多的用户;(2)改进频道公用的方式,即移动用户在通信的过程中,不是固定地占用某一个频道,而是按下其“按讲开关”(PTT)时,才能占用一个频道;一旦松开PTT,频道将被释放,变成空闲频道,并允许其它用户占用该频道。
集群的方式有消息集群,传输集群,准传输集群。
它与常用话音通信的差别为:(1)集群通信系统属于专用移动通信网,对网中的不同用户常常赋予不同的优先等级。
蜂窝通信系统属于公众移动通信网,适用于各阶层和各行业中个人之间的通信,一般不分优先等级。
(2)集群通信系统根据调度业务的特征,通常具有一定的限时功能;蜂窝通信系统对通信时间一般不进行限制。
(3)集群通信系统的主要服务业务是无线用户和无线用户之间的通信,蜂窝通信系统却有大量的无线用户与有线用户之间的通话业务。
(4)集群通信系统一般采用半双工工作方式;蜂窝通信系统都采用全双工工作方式。
(5)在蜂窝通信系统中,可以采用频道再用技术来提高系统的频率利用率;而在集群系统中,主要是以改进频道共用技术来提高系统的频率利用率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某一移动通信系统,基站天线高度为 100m,天线增益 Gb 6dB ,移动台天线高度为 3m,
Gm 0dB ,市区为中等起伏地,通信距离为 10km,工作频率为 150MHz,试求
(1)传播路径上的损耗中值。 (2)基站发射机送至天线的功率为 10W,试计算移动台天线上的信号功率中值。 答:(1) 自由空间传播的损耗:
2
移动通信作业 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信息系通信工程专业主讲教师:张静
3 288 2 4 4QPSK+3/4 编码时的传输速率为: R 562.5kb / s ; 768 10 6
25.接收端恢复的载波频率有频率有偏差的情况下,对 OFDM 的解调有何影响?克服该影响 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答:会导致子载波间的干扰(ICI),影响载波间的正交性,带来地板效应。 克服该影响的基本方法是同步:包括载波同步,样值同步,符号同步。 26.在 OFDM 传输系统中,可否采用非线性功率放大器?为什么? 答:不可以,信号通过非线性放大器时,会产生非线性失真,产生谐波,造成较明显的频谱 扩展干扰以及带内信号畸变,导致整个系统性能的下降。 28.采用 IFFT/FFT 实现 OFDM 信号的调制和解调有什么好处?它避免了哪些实现方面的难 题? 答:这种方法避免了硬件实现上的难题,易于实现,以及避免因计算复杂造成的时延从而影 响子载波的正交性。
L fs 32.44 20 lg f 20 lg d 32.44 20 lg15 20 lg 450 109.03dB
无线电波波长:
3 10 8 2 c 6 3 f 450 10
3 10
8 6
第一菲涅尔区半径: x1
d1 d 2
d1 d 2
E[ ek ] E[ d k xk ] E[ 2 cos(2 k / N ) 0 yk 1 yk 1 ]
m j 0 , Pj 0 0 0 , C j 00 m j 1 , Pj 0 1 1 , C j 11
4
移动通信作业 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信息系通信工程专业主讲教师:张静
m j 1 , Pj 1 1 0 , C j 10
m j 0 , Pj 1 0 1 , C j 01
1 1 MHz 1.56kHz ; Ts 640 B 288 ; f
再由系统带宽: B 450kHz ,得到子载波数: N
当每个子载波上传输一个比特时,可得未编码时的传输速率
R
288 375kb / s ; 768 10 6 1 288 4 2 当采用 16QAM+1/2 编码时的传输速率为: R 750kb / s ; 768 10 6
L fs 32.44 20 lg f 20 lg d 32.44 20 lg150 20 lg10 95.96 dB
查 p112 图 3-24 基站天线高度增 查 p111 图 3-23 得基本损耗中值 Am ( f , d ) 25dB 左右, 益因子为 H b ( hb , d ) 6 dB 左右,移动台天线高度增益因子为 H m ( hm , f ) 0dB 。所以传播路 径上的损耗中值为:
移动通信作业 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信息系通信工程专业主讲教师:张静
移动通信课后习题
第一章
1.什么叫移动通信?移动通信有哪些特点? 答: 移动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至少有一方在移动中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换, 包括移动体和移动体 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和固定点之间的通信。 移动通信的特点有: ①移动通信必须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②移动通信是在复杂的干扰环境中运行的; ③移动通信可以利用的频谱资源非常有限,而其业务的需求却与日俱增; ④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各种各样,网络管理和控制必须有效; ⑤移动通信设备必须能够在移动环境中使用; 5.蜂窝通信系统采用了哪些技术?它与无线寻呼、无绳电话、集群系统的主要差别是什么? 答:蜂窝通信系统采用的技术有:频率再用、小区分裂、越区切换。 它与无线寻呼、无绳电话、集群系统的主要差别有: ①无线电寻呼系统是单向通信系统,通话双方不能直接利用它对话。 ②无绳电话以有线电话网为依托,是有线电话网的无线延伸。 ③集群移动通信属于调度系统的专用通信网,具有一定的限时功能,主要以无 线用户为主,一般采用半双工,用频道共用技术来提高系统的频率利用率。 ④蜂窝移动通信属于公众移动网,采用全双工工作方式,除了无线用户之间的 通信外, 还有大量的无线用户与有线用户之间的通信, 采用频道再用技术来提高系统的频率 利用率。 8.什么叫分组无线网? 答:分组无线网是一种利用无线信道进行分组交换的通信网络,即网络中传送的信息以“分 组”或称“信包”为基本单元。
m j 1 , Pj 0 1 1 , C j 11
故输出 0011100111 8.假定有一个两抽头的自适应均衡器如图所示; (1)求出以 0 , 1 和 N 表示的 MSE 表达式; (2)如果 N 2 ,求出最小 MSE; (3)如果 0 0, 1 2 和 N=4 样点/周期,MSE 是多少? (4)如果参数与(3)相同, d k 2 sin(2 k / N ) ,MSE 又是多少? 答:(1) MSE 表达式为:
L 95.96 25 6 126.96dB
(2)移动台天线上的信号功率中值为:
Pp 10 lg10 6 10 126.96 110.96 dBW 80.96 dBm
11.试比较 COST-207 和 IMT-2000 多径信道模型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都采用功率时延谱(PDP)表述不同多径时延下,多径功率的取值。 不同点:COST-207 给出乡村、典型市区、恶劣城市、山区四种典型环境下的功率时延 谱;IMT-2000 给了三种信道冲激响应模型:室内、室外到室内及步行、车载高天线。 12.在考虑天线的方向性时,信道模型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波达角(AOA) 、幅度、相位、时延。
以 100003(8)为例,其 m 序列发生器为:
码序列速率一般由未扩频时的信息数据率和码长确定。 23.试述多载波调制与 OFDM 调制的区别和联系。 答:OFDM 是多载波调制中的一种,它的各个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且各子载波的频谱有 1/2 的重叠。 24.OFDM 信号有哪些主要参数?假定系统带宽为 450kHz, 最大多径时延为 32s, 传输速率 在 280~840kb/s 间可变(不要求连续可变) ,试给出采用 OFDM 调制的基本参数。 答:OFDM 系统的主要参数是:带宽、比特率、保护间隔。 参照 p88 页,保护间隔设计为信道时延的 4 倍, GI CP 4 4 32 128 s ; 得到去循环前缀(CP)后的符号周期: Ts 5 CP 640 s ; 带 CP 的符号周期:Ts_CP=6×CP= 768s ; 子载波间隔: f
1.2288 10 3 答:处理增益为 G 10 log 21dB 。 9.6
抗干扰容限为 M j G [( S / N )out Ls ] 21 (7 3) 11dB 21.为什么 m 序列称为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序列,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1
移动通信作业 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信息系通信工程专业主讲教师:张静
第四章
1.分集技术如何分类?在移动通信中采用了哪几种分集接收技术? 答:分集技术根据克服信道衰落的方式来分类,主要分为两类:宏分集和微分集,宏分集用 来减少慢衰落的影响,微分集用来减少快衰落的影响。其中“微分集”又可按空间、频率、 极化、场分量、角度和时间分为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极化分集、场分量分集、角度分集和 时间分集。 3.为什么说扩频通信起到了频率分集的作用,而交织编码起到了时间分集的作用? 答:扩频通信扩展了信号频谱,使每段频率所经历的衰落各不相同,信道产生衰落时只会使 一小部分频率衰落,不会使整个信号产生畸变,相当于频率分集。 交织编码把一个较长的突发差错离散成随机差错,再利用纠正随机差错的编码技术来消 除。交织深度越大,抗突发差错的能力越强,交织码处理时间越长,从而造成了传输时延增 大,属于时间隐分集。 Rake 接收机是将多径分量取出,对其进行延时和相位校正,使之在某一时刻对齐,并按 一定规则合并,属于时间分集/路径分集。 4.试画出(2,1)卷积编码器的原理图。假定输入的信息序列为 01101(0 为先输入) ,试画 出编码器输出的序列。 答: (2,1)卷积编码器的原理图见 p154, 图 4-17,(a) 当输入序列 01101,有
450 10
5 10 10 10
3
3
15 10
3
47.14m
查 p98,图 3-4,得附加损耗为 21dB(
x 1.74 ) x1
得到传播损耗: L 109.03 21 130.03dB
3
移动通信作业 上海师范大学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电气信息系通信工程专业主讲教师:张静
答:n 级线性移位寄存器能产生的最大长度为 2 1 位的码序列,m 序列就是用 n 级移位寄
n
存器通过线性反馈产生的,且具有最长长度。 主要特征:该序列具有随机性、二值相关性、多值相关性。 22.试画出 n=15 的 m 序列发生器的原理,其码序列周期 是多少?码序列速率由什么决定 的? 答:码序列周期=215-1=32767。 参照 p66 表 2-4,可知其反馈系数为
Ci 100003(8) 1000000000000011 Ci 110013(8) 1001000000001011 Ci 120265(8 ) 1010000010110101 Ci 133663(8) 1011011110110011 Ci 142305(8 ) 11000100110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