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电式传感器原理类型

合集下载

磁电式传感器原理

磁电式传感器原理

磁电式传感器原理磁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传感器类型,特别适用于测量磁场变化的应用。

其原理基于磁敏效应和压电效应,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下面详细介绍磁电式传感器的原理。

一、磁敏效应磁敏效应是指材料在磁场作用下的电学性质发生变化。

主要包括磁电效应(即磁场引起电位移)和磁阻效应(即磁场影响材料电阻)。

磁敏效应的基本原理是磁场会对材料内的电子进行力学作用,使得电子偏离原来的轨道,从而导致尺寸变化。

二、压电效应压电效应是指材料在受到力的作用下产生电场,或者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尺寸变化。

这是一种固体物质的基本性质,与晶体的对称性密切相关。

在晶体中,原子排列的对称性会影响电子云的稳定性,进而影响固体的压电性质。

磁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基于磁敏效应和压电效应。

其工作过程如下:1.磁场变化引起晶体的压电效应,产生电荷。

2.电荷会被转换为电流信号,交由后续电路处理。

3.电路会对电信号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得到最终的输出信号。

磁电式传感器的关键是要选用适合的材料,并且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以使其能够精确地检测磁场的变化。

常见的磁电材料包括PZT(铅锆钛)、PMN(铅镁酸锶)、LFO(铁氧体)、TGS(硼酸锌)等。

这些材料具有不同的磁敏、压电性质,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选用。

四、应用领域磁电式传感器广泛应用于测量磁场变化的场合,例如测量电流、磁场强度、自身磁场等。

具体应用包括:1.电流测量:电流会产生磁场,利用磁电式传感器可以测量电流的大小。

3.自身磁场测量:磁电式传感器可以测量材料本身的磁场,例如测量磁随机存取存储器(MRAM)中的磁场。

总之,磁电式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适用于多种测量场合。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磁电式传感器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磁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磁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磁电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磁电式传感器是一种通过测量磁场变化来检测物体位置或运动的传感器。

它基于磁电效应,利用材料在外加磁场下产生的电势差来实现测量。

磁电式传感器通常由磁敏元件和测量电路组成。

磁敏元件可以是磁电材料,如铁电材料、铁磁材料或半导体材料,也可以是磁敏效应材料,例如霍尔元件。

磁敏元件的特性是在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电势差。

当磁敏元件处于一个磁场中时,磁场的变化会导致磁敏元件内部的电荷重新分布,从而产生电势差。

通常情况下,磁敏元件的两端接有电极,形成一个电势差的输出。

这个输出电势差可以被测量电路检测并转换为相应的电信号,用于表示磁场的强度或物体的位置。

根据磁场变化的方式,磁电式传感器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绝对值传感器和增量式传感器。

绝对值传感器可以直接测量磁场的强度,从而确定物体的绝对位置或角度。

常见的绝对值传感器有霍尔传感器和磁电传感器。

霍尔传感器利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的强度,可以检测物体的位置、角度或磁场的方向。

磁电传感器则利用磁电效应测量磁场的强度,常用于测量物体的位移或线性位置。

增量式传感器则通过测量磁场的变化来确定物体的运动或相对位置。

常见的增量式传感器有磁电编码器和霍尔增量传感器。

磁电编码器利用磁场的变化来确定物体的运动方向、距离和速度,广泛应用于机械运动控制领域。

霍尔增量传感器则利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的变化,可以检测物体的相对位移或角度变化。

总的来说,磁电式传感器通过利用磁电效应测量磁场的变化,实现了对物体位置或运动的检测。

不同类型的磁电式传感器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场合,实现准确、可靠的测量。

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磁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用于测量和检测磁场的传感器。

其工作原理基于磁性材料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产生的磁电势。

磁电式传感器通常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磁敏感元件和信号处理电路。

磁敏感元件是通常由铁磁材料制成的,比如镍、铁、钴等。

这些材料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会发生剩余磁化现象,即使在磁场消失后,仍能保持一定的磁性。

当外加磁场作用在磁敏感元件上时,磁性材料内部的磁矩会发生改变。

这种磁矩的改变会导致磁敏感元件两端产生电势差,即磁电势。

这个电势差与外加磁场的强度成正比,可以通过测量电势差来间接测量磁场的强度。

信号处理电路用于放大和处理由磁敏感元件产生的微弱电势差。

通常,这些电路会对输入的电势差进行放大和滤波,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然后,信号处理电路将处理后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供其他设备使用或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处理。

总而言之,磁电式传感器通过利用磁敏感元件在外加磁场作用下产生的磁电势,实现对磁场强度的测量和检测。

其工作原理简单可靠,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比如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电力系统等。

磁电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磁电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磁电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前言磁电传感器是一种能将磁场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

本文将介绍磁电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一、磁电传感器的原理磁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磁效应,主要包括霍尔效应、磁电阻效应和磁敏电容效应。

1. 霍尔效应霍尔效应是最早被发现和广泛应用的磁电效应之一。

当电流通过一块导电材料时,若将其放在磁场中,磁场就会对电子流的平衡状态产生影响,从而引起一侧电子浓度的变化,产生电压差。

这个电压差被称为霍尔电压。

2. 磁电阻效应磁电阻效应是指材料在外加磁场下,其电阻发生变化的现象。

常见的磁电阻效应有巨磁电阻效应(GMR)和隧道磁电阻效应(TMR)。

它们的本质是通过控制材料中磁性局域区域的磁结构来改变电阻值。

3. 磁敏电容效应磁敏电容效应是指材料在磁场下,电容值发生变化的现象。

这种效应通常是通过改变材料中的磁性局域区域的电容性质来实现的。

二、磁电传感器的应用磁电传感器由于其高灵敏度、响应速度快、易于集成等特点,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 汽车工业磁电传感器在汽车工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车辆换挡控制中,霍尔效应传感器被用于检测离合器和制动踏板的位置,从而实现自动换挡;在刹车控制中,磁敏电容效应传感器被用于检测刹车片的磨损程度,提供刹车片更换的提示。

2. 电子设备磁电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例如,在手机中,磁敏电容效应传感器被用于检测翻盖状态和磁盖位置,实现手机的自动睡眠和唤醒功能;在音频设备中,磁电阻传感器被用于控制音量调节,实现用户友好的操作体验。

3. 工业自动化磁电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生产线上,磁敏电容效应传感器被用于检测零件的位置和运动状态,实现精准的定位和控制;在机械加工过程中,磁电阻传感器被用于检测工件的尺寸和形状,实现自动化的加工过程控制。

4. 医疗器械磁电传感器在医疗器械领域中应用广泛。

例如,在磁共振成像(MRI)中,磁电阻传感器被用于检测磁场强度和方向,提供精准的成像结果;在心脏起搏器中,霍尔效应传感器被用于检测心脏的电信号,实现有效的心脏节律调整。

磁电式传感器

磁电式传感器
➢如果是P型半导体,载流子是空穴,若空穴浓度为p,同理 可得UH=IB/ped。
➢因RH=ρμ(其中ρ为材料电阻率;μ为载流子迁移率, μ=v/E,即单位电场强度作用下载流子的平均速度),一 般电子迁移率大于空穴迁移率,因此霍尔元件多用N型半 导体材料。
➢霍尔元件越薄(即d越小),kH就越大,所以通常霍尔元 件都较薄。薄膜霍尔元件厚度只有1μm左右。
一般频响范围:10Hz~2kHz。
(二)变磁通式
又称为变磁阻磁电感应式传感器,常用来测量旋转物体的 角速度。结构原理如下图。
1、开磁路变磁通式
工作原理:线圈3和磁铁5静止不动,测量齿轮2(导磁材 料制成)安装在被测旋转体1上,随之一起转动,每转过一 个齿,它与软铁4之间构成的磁路磁阻变化一次,磁通也就 变化一次,线圈3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变化频率等于测量 齿轮2上齿轮的齿数和转速的乘积。
(三)磁电感应式扭矩仪(变磁通式)
1、结构组成:
转子(包括线圈)固定在传感器轴上,定子(永久磁铁) 固定在传感器外壳上。转子、定子上都有一一对应的齿和 槽。
2、测量原理:
➢测量扭矩时,需用两个传感器,将它们的转轴(包括线圈 和转子)分别固定在被测轴的两端,它们的外壳固定不动。
➢安装时,一个传感器的定子齿与其转子齿相对,另一个传 感器的定子槽与其转子齿相对。
定义:通过磁电作用将被测量(如振动、位移、转 速)转换成电信号的一种传感器。
分类: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霍尔式传感器; 磁栅式传感器。
第一节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
▪ 磁电感应式传感器简称感应式传感器,也称为电动 式传感器。它是利用导体和磁场发生相对运动而在 导体两端输出感应电动势的。它是一种机-电能量 变换型传感器。
在这种结构中,也可以用齿轮代替椭圆形测量轮2,软铁 (极掌)4制成内齿轮形式,这时输出信号频率为f=nZ/60, 其中Z为测量齿轮的齿数。

磁电式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磁电式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磁电式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磁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磁效应的传感器,能够通过测量电流和磁场之间的关系来检测和测量电流、位移、速度、角度等物理量。

该传感器通过电流和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将物理量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物理量的测量和控制。

磁电式传感器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可靠性高等优点,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磁电效应,即通过磁场作用于磁电材料产生的电势差来测量物理量。

常用的磁电材料有铁磁材料、反铁磁材料和压电材料等。

当磁电材料受到外界磁场的影响时,内部的电荷分布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在材料的两侧产生电势差。

根据外加电场的方向,可以将磁电材料分为电压系数和电流系数两种类型。

磁电式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电流测量:磁电式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电流所产生的磁场来实现对电流的测量。

在电力系统中,磁电式传感器被广泛用于测量电流,用于电能计量、故障检测和保护等。

2. 位移测量:通过将磁电材料与磁场探头相结合,可以实现对位移的测量。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磁电式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位移传感器、液位传感器、角度传感器等领域。

例如,在机械加工中,可以通过位移传感器来监测工件的位移,从而实现对机械加工的控制和调整。

3. 速度测量:磁电式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旋转物体所产生的磁场来实现对速度的测量。

在汽车行业中,磁电式传感器被广泛用于测量车速,用于车速表和巡航控制系统等。

4. 角度测量:通过将磁电材料与磁场探头结合,磁电式传感器可以实现对角度的测量。

在航空航天、机器人、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磁电式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角度传感器、导航传感器、姿态传感器等领域。

5. 磁场测量:磁电式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磁场对磁电材料产生的电势差来实现对磁场的测量。

在地理勘测、地震监测等领域,磁电式传感器被用于测量地球磁场和地震活动等。

总之,磁电式传感器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感器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磁电式传感器将更加精确、灵敏地测量和控制物理量,为各个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磁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磁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磁电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引言磁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广泛用于测量和检测磁场、电流、位移等物理量。

本文将介绍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一些应用领域。

工作原理磁电式传感器是基于磁电效应工作的,磁电效应是指在外加磁场下材料产生的电磁感应效应。

磁电式传感器一般由磁电材料和传感器结构组成。

磁电材料是传感器的核心部分,它具有磁场敏感性,能够将外加磁场转化为电信号。

常见的磁电材料有磁电晶体、磁电陶瓷等。

传感器结构一般采用薄膜形式,具有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

具体来说,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下:1.当外加磁场作用于磁电材料时,磁电材料内部的晶格结构会发生改变。

2.这种晶格结构的改变会引起材料内部的电荷分布发生变化。

3.电荷分布的变化会产生一个电场,进而产生电压差。

4.通过测量电压差的大小,可以确定外加磁场的强度。

应用领域磁电式传感器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磁场测量磁电式传感器可以用于测量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例如,在地磁测量中,磁电式传感器可以用来检测地磁场的变化,帮助我们研究地球的磁场分布和变化规律。

2. 电流测量由于电流在传感器周围会产生磁场,磁电式传感器可以用来测量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这在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可以用于电流监测和故障检测。

3. 位移测量磁电式传感器还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位移。

通过将磁电传感器与磁体结合使用,可以实现非接触式的位移测量。

这在自动化控制、机器人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4. 电子设备磁电式传感器可以用于电子设备中的位置检测、方向检测等功能。

例如,在手机中,磁电式传感器能够检测手机的方向,从而实现屏幕的自动旋转功能。

5. 医疗领域磁电式传感器在医疗领域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心脏磁场的监测和分析,帮助医生进行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结磁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磁电效应工作的传感器,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介绍了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在磁场测量、电流测量、位移测量、电子设备和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一、引言磁电式传感器(magnetic-electric sensor)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包括工业自动化、交通运输、机器人、医疗设备等。

磁电式传感器利用磁力与电磁感应的原理,将磁场的变化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磁场强度、方向或位置的检测。

本文将详细解释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基本原理、结构、工作方式以及应用领域。

二、磁电式传感器的原理1. 电磁感应原理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电磁感应的原理。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一个导体在磁力线穿过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

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EMF = -dΦ/dt其中EMF表示电动势,Φ表示磁场通量,dt表示时间的微小变化。

根据该定律可知,当磁场强度或磁场方向发生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电动势。

2. 磁电效应原理磁电式传感器的核心部件是磁电材料,如铁电材料或磁电材料。

磁电材料具有磁电效应,即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会产生磁感应强度与电场强度之间的线性关系。

磁电效应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E = k * H其中E表示电场强度,k表示磁电系数,H表示磁场强度。

根据该公式可知,当磁场强度发生变化时,磁电材料会产生相应的电场强度变化。

3. 磁电式传感器的构成磁电式传感器通常由磁电材料、电极、封装以及相关电路组成。

磁电材料:磁电材料是磁电式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它通过磁电效应将磁场的变化转化为电场的变化。

常见的磁电材料包括铁电材料和磁电材料。

电极:电极用于连接磁电材料和外部电路,将磁电材料产生的电场信号引出。

封装:封装是保护磁电材料和电极的外壳,通常采用环氧树脂或金属外壳进行封装。

相关电路:相关电路包括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和输出电路等,用于放大和处理磁电材料产生的电场信号,提供给外部电路使用。

4. 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磁电效应和电磁感应的原理。

当存在磁场时,磁电材料会产生相应的电场变化。

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当磁场的强度或方向发生变化时,会在磁电材料中产生电动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上(5-11)将 f jmv 0 , i e / Z e0 ,
基本性能要求。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第二节 磁电式传感器的传递矩阵 和动态特性
一.传递矩阵
㈠.机械阻抗图5.3(a)所示的质量为m、弹簧刚度为k, 阻尼系数为c的单自由度机械振动系统。设在力F 作用下产生的振动速度和位移分别为v(图中即ν) 和x,由此可列出力平衡方程
F

m
dv dt

cv

k

因此,这两个系统为一对相似系统。一个系统可以根据
求解它的微分方程来讨论其动态特性,故上述两相似系
统的动态特性必然一致,可以实现机电模拟。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图5.3 一对相似系统 (a)单自由度机械振动系统;(b)RLC串联电路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在电路中存在着电阻抗,它是将电流与电压联系起 来的一个参数,可以设想,如同电路中的电阻抗一样, 假设机械系统存在“机械阻抗”ZM。类似于电系统,由 式(5-4)可得
磁电式传感器有时也称作电动式或感应式传感 器, 它只适合进行动态测量。由于它有较大的输 出功率,故配用电路较简单;零位及性能稳定;工 作频带一般为10~1000Hz。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磁电式传感器具有双向转换特性,利用其逆 转换效应可构成力(矩)发生器和电磁激振器等。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W匝线圈在均恒磁场内运动 时,设穿过线圈的磁通为Φ,则线圈内的感应电 势e与磁通变化率dΦ/dt有如下关系:
㈡.传递矩阵
在图5.2所示的传感器中,作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运动部件(质量 块)上的力有:
弹簧力 阻尼力 惯性力 电磁力
fk vZK v(k / j)
fe vZc v c
fm vmZm vm ( jm) (v0 v)Zm
ft Bli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质量块上力的平衡方程式为
当线圈与磁铁间有相对运动时,线圈中产生的
感应电势e为
e Blv
(5-2)
式中 B——气隙磁通密度(T); l——气隙磁场中有效匝数为W的线圈总长度(m)
为l=laW(la为每匝线圈的平均长度) v——线圈与磁铁沿轴线方向的相对运动速度
(ms-1)。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当传感器的结构确定后,式(5-2)中B、la、W
在恒磁通式结构中,工作气隙中的磁通恒定, 感应电势是由于永久磁铁与线圈之间有相对运 动——线圈切割磁力线而产生。这类结构有两种, 如图5-2所示。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图5.2 恒磁通式结构 (a)动圈式;(b)动铁式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图中的磁路系统由圆柱形永久磁铁和极掌、圆
筒形磁轭及空气隙组成。气隙中的磁场均匀分布, 测量线圈绕在筒形骨架上,经膜片弹簧悬挂于气隙 磁场中。
e W d
dt
(5-1)
根据这一原理,可以设计成变磁通式和恒磁 通式两种结构型式,构成测量线速度或角速度的 磁电式传感器。图5.1所示为分别用于旋转角速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图5.1 (a)旋转型(变磁)); (b)平移型(变气隙)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其中永久磁铁1(俗称“磁钢”)与线圈4均固 定,动铁心3(衔铁)的运动使气隙5和磁路磁阻变 化,引起磁通变化而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势,因 此又称变磁阻式结构。
都为常数,感应电势e仅与相对速度v有关。传感
器的灵敏度为 S e Bl v
(5-3)
为提高灵敏度,应选用具有磁能积较大的永 久磁铁和尽量小的气隙长度,以提高气隙磁通密 度B;增加la和W也能提高灵敏度,但它们受到体 积和重量、内电阻及工作频率等因素的限制。
为了保证传感器输出的线性度,要保证线圈 始终在均匀磁场内运动。设计者的任务是选择合 理的结构形式、材料和结构尺寸,以满足传感器
t 0
v
dt

x(0)
(5-4)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图5.3(b)所示的由电阻R、电感L和电容C组成的串 联电路,设电源电压为u,回路电流为i、电荷为q。由 此可列出电压平衡方程
u

L
di dt

Ri
1 C

t
idt
0

q(0)
(5-5)
这两个微分方程式虽然机电内容不同,但形式相同。
f v0Zm ft
对磁电式传感器,其传感器常数为
(5-9)
M Bl M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设线圈电感为L、内电阻为R,则Ze=R+jlω。
如果传感器与测量电路的输入端相连,则电路输 入阻抗即为传感器负载阻抗Ze0,通常Ze0。由于 传感器作测量用,电气端电源e,故e=iZe0。因 此实际磁电式传感器的传递矩阵为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5.1 基本原理和结构型式 1.2 磁电式传感器的传递矩 5.2 阵和动态特性
4.4
5.4 磁电式传感器的应用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第一节 基本原理和结构型式
磁电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输入运 动速度变换成感应电势输出的传感器。它不需要辅 助电源,就能把被测对象的机械能转换成易于测量 的电信号,是一种有源传感器。
f 1

v


0
ZM 1
M0

0 1
M


1 Z
e
0i 1e

M

ZM Ze M
Ze
M

ZM
M 1

i e
M
(5-10)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或将其展开成
(5-11)
二.动态特性
fk fc ft fm
当振动体振动速度为v0、质量块速度为Vm 、 传感器壳体与质量块相对运动速度为Vt (Vt= v0 - Vm) 时,由力平衡关系,机械阻抗定义和(5-6) 可得
(5-8)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为由被测体的运动
速度v0产生的、作用在质量块上的等效激振力。
将式(5-6)代入式(5-8),则有
Z M F v c j(m k / ) (5-6)
可见ZM是将机械系统 中某一点上的运动响 应与 引起这个运动的力联系起来的一个参数。由此可得,
作简谐运动的线性机械系统的机械阻抗的定义为
机械阻抗ZM(复数)=激振力(复 数)/运动响应(复数)
(5-7)
第5章 磁电式传感器
引用机械阻抗概念来分析机械系统的动态特性, 就可以用简单的代数方法求得描述动态特性的传递 函数,而不必求解微分方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