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最全版

合集下载

中东问题

中东问题

中东的焦点有哪些?当代的中东问题,主要是指阿拉伯和以色列的矛盾。

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

由于世界若干大国在这个矛盾中展开了争夺,使中东问题更加复杂尖锐,并具有全局性。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在地中海与死海,约旦河之间。

北与黎巴嫩接壤,东与叙利亚、约旦为邻,西南与埃及的西奈半岛相连。

南端的一角临红海的亚喀巴湾。

地处亚、非、欧三洲的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

耶路撒冷是三大教即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共同圣城。

犹太教徒认为耶路撒冷是他们的圣城,大卫王曾把耶路撒冷作为统一的以色列王国的首都,历史上是犹太人的政治和宗教中心。

基督教徒认为耶路撒冷是他们的圣地,耶稣是在耶路撒冷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

伊斯兰教徒则认为,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曾在耶路撒冷"登宵"(遨游七重天,见过先知和天堂)。

耶路撒冷是除了沙特阿拉伯境内的麦加和麦地那以外的穆斯林第三个圣地长期流散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尽管已逐步分别与当地各民族同化,但仍然忍受不了各国地主和资产阶级对他们的歧视和残酷迫害,特别是犹太劳动人民在政治上遭受阶级的和民族的双重压迫;此外,不少犹太人在世界各地经商、兴办企业,逐渐在世界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同当地资产阶级的利益发生矛盾。

于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掀起了排犹活动,甚至残酷杀戮犹太人。

在此情况下,出现了十九世纪末的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十九世纪末,英国正加强与法、俄争夺中东霸权,极力控制苏伊士运河,以保证通往印度等东方殖民地的航道。

英国这时特别觊觎巴勒斯坦,一方面使自己的势力伸向中东腹地,另一方面用它作为苏伊士运河的屏障。

犹太复国主义要到巴勒斯坦去建立自己的国家,英帝国主义也要前去控制巴勒斯坦,于是它们就开始勾结起来。

这就是犹太复国主义兴起的背景。

1897年,在瑞士的巴塞尔举行了首次犹太复国主义者大会,通过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纲领,大英帝国对此积极予以支持。

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表示了英国政府的赞成态度,被称为《贝尔福宣言》。

中东问题

中东问题

中东问题政治概念上的中东问题系指阿拉伯国家(包括巴勒斯坦)与以色列之间的冲突问题,也称阿以冲突。

中东问题是列强争夺的历史产物,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热点问题,至今已半个多世纪。

中东问题的核心是巴勒斯坦问题。

一、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历史梗概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约旦河西岸和约旦。

巴勒斯坦最早的居民是迦南人。

约四千年前,希伯来人、腓力斯人先后从幼发拉底-底格里斯两河流域和爱琴海沿岸迁至巴勒斯坦。

希伯来人不断与迦南人和腓力斯人作战,于公元前1020年建立了第一个希伯来人的王国。

从公元前八世纪至公元二十世纪初,巴勒斯坦一直处于大国侵略、占领和争夺之中。

公元前586年,新巴比伦王国将大批犹太人掳到巴比伦。

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国允许被掳的部分犹太人返巴。

犹太人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

公元135年,犹太人被罗马帝国彻底赶出巴,流散世界各地。

公元637年,巴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人不断移入,形成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

在十九世纪末,生活在欧洲的犹太知识分子发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并于1897年在赫茨尔领导下在瑞士的巴塞尔城召开犹太复国主义大会,成立了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

该组织的目标是“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由公正法律所保障的犹太人之家”。

英国为保住在苏伊士运河的利益,并向中东腹地扩张,扶植利用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以控制巴勒斯坦地区。

1917年,英发表《贝尔福宣言》,“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

1922年7月,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

此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开始不断地移居巴勒斯坦。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以33票同意、13票反对、10票弃权通过了分治巴勒斯坦的181号决议。

该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成立两个独立国家,将巴勒斯坦2.7万平方公里土地中的1.52万平方公里划归以色列国。

巴勒斯坦国的面积为1.15万平方公里。

因耶路撒冷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圣地,耶城国际化,由联合国托管,面积为158平方公里。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PPT课件 4 人教课标版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PPT课件 4 人教课标版
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于 1948 年8月结束,其后在巴勒斯坦建 结果:犹太人接受了分治计划,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和 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阿拉伯国家拒绝接受。 阿拉伯面积11000多平方公里, 包括北部的加利利、约旦河以西地区 和加沙地区; “从今天开始,国名为以色列的犹太人国家在巴勒斯 犹太国面积 14000 多平方公里; 坦成立。全世界的犹太人们,听到我的声音了吗?让我 (居民只占当地人口31%的犹太人, 们在以色列的精神下团结起来!靠着这种精神 ,我们几 占巴勒斯坦 56% 的土地;相反占人口 个世纪以来的梦想变成了现实。让我们为以色列复国 69%的阿拉伯人,土地只有44%。) 这个伟大的事业而奋斗吧!” 使耶路撒冷市成为一个在国际政 ——以色列第一任总理本格里昂发表的建国宣言 权下的独立主体,有联合国管理。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巴勒斯坦战争
以色列国父班固伦在特拉維 阿拉伯国家相继出兵巴勒斯 夫艺术馆宣布以色列成立 坦,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
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巴勒斯坦战争)
黎巴嫩 叙利亚
伊 拉 克
约旦 埃及
“他们彼此心怀恐惧、互相监视、尔虞我诈。 他们最关心的事和指导他们的政策,不是 打胜仗和从敌人手中把巴勒斯坦拯救出来, 而是在战争结束后会出现什么局面,谁将 会在巴勒斯坦占据统治地位或谁将会把巴 勒斯坦据为己有。” ——阿拉伯历史学家穆萨•阿拉米
埃收回苏 埃及/ 伊士运河 英法以 主权 阿以矛盾 埃、叙 发展/以 等国/以 叙冲突
运河战争
56.10— 57.3
六日战争
67.6.5—10
十月战争
73年10月
收复失 埃及叙 埃叙收回 地,洗 利亚/以 部分领土 刷耻辱 色列
连年战争的后果: 中东战争据不完全统计, 约三万以色列人在战争 中伤亡,十多万阿拉伯 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 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 民。战争使阿拉伯国家 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 在加沙北部杰巴利耶难民营,一名巴 勒斯坦男子搂着儿子坐在一片废墟中 债台高筑,民生凋敝, 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以色列全民皆兵,其国 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 比例高居世界之首。更 为严重的是威胁了中东 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 平与稳定。

中东动乱的原因

中东动乱的原因

中东:“中东地区”或“中东”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中东”地理上也是非洲东北部与亚洲大陆西南部的地区。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

中东地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

中东不安定因素:尽管2005年1月以来,巴以局势出现转机,但仍需谨慎观察,尤其是2005年7月以来,在以色列紧锣密鼓推进实施“单边行动计划”前夕,巴以局势重新紧张。

伊拉克政治重建继续推进,但伊拉克的安全局势恶劣。

在美国的高压政策下,伊朗和叙利亚一度走上与美剑拔弩张的前台,目前关系发展依然有变数。

中东诸热点仍将长期存在并继续影响本地区和世界局势。

(一)、伊朗核问题时缓时急,目前趋于紧张。

(二)、伊拉克大局还算稳定,然而安全局势异常严峻。

(三)、阿以矛盾旷日持久,巴以争端久拖不决。

(四)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活动继续发展。

(五)、领土争端、水资源纠纷错综复杂。

世界对中东注视原因:(一)、该地区的宗教纠纷错综复杂。

(二)、中东地理位置重要,素有“五海三洲之地”之称。

(三)、中东地区石油资源极为丰富,有“世界油库”和“石油海洋”之称。

(四)、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超级大国等介入导致中东乱象丛生。

(五)、各国政体复杂多样,现代政治制度发育并不完整,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

(六)、该地区较普遍存在水资源纠纷,一些学者称呼“水战争”。

中东局势及影响:在1990 年代,埃及发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那就是在国际货币基金会的支持下,在大量美国援助的美元之下,埃及开始了经济改革,企图改变纳赛尔建立的比较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体系,要走私有化和市场化的道路。

平心而论,这些改革对埃及的经济还是有良好作用的。

其中一个主要的变化,就是高通货膨胀得到了遏制,从之前的差不多25%的高通胀,降到了10%一下,有一大段时间,还是在5%左右。

经济增长也有了5-7%的水准。

但是在小穆巴拉克这些金融家们主导下的改革,靠的一个是扔掉政府本来的包袱。

中东战争由来及其发展

中东战争由来及其发展

中东问题的发展历程如何?
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
•时间
1948年5月14日—1949年7月 年 月 日 年 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起因
以色列建国
•交战双方
以色列 Vs 阿拉伯世界 联合国停火令给以色列时机
•转折点
以色列: 以色列:4/5 阿拉伯: 阿拉伯:1/5
任务1:概括巴勒斯坦战争的结果。 任务 :概括巴勒斯坦战争的结果。 没有解决阿以矛盾,反而引起新 没有解决阿以矛盾, 的领土纷争,埋下了动荡的隐患。 的领土纷争,埋下了动荡的隐患。 你怎样评价这次战争? 你怎样评价这次战争?
学习指引
•纷争由何而来 纷争由何而来 •巴勒斯坦战争 巴勒斯坦战争 •苏伊士运河战争 苏伊士运河战争
中东为何成问题?
——中东概况 中东概况
地理概念
“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 中东” 中东 中心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 “中东“位于欧、亚、非三大 中东“位于欧、 中东 洲的交汇点
了解“中东” 地理概念) 了解“中东”(地理概念)
•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以色列、埃及、约旦叙利亚等18个国家和地 以色列、埃及、约旦叙利亚等18个国家和地 区,连接两洋三洲五海 •中东地区是个天然大油库 2005年石油剩余可采储量 2005年石油剩余可采储量1001亿吨,占世界 年石油剩余可采储量1001亿吨 亿吨, 总储量的57%;石油产量11.3亿吨 亿吨, 总储量的57%;石油产量11.3亿吨,占世界 总产量的31%(大国强国争夺的地区 大国强国争夺的地区) 总产量的31%(大国强国争夺的地区)
三教圣城——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 三教圣城
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矛盾交织复杂。 民族矛盾、宗教矛盾、领土矛盾交织复杂。

中东乱局及根源

中东乱局及根源

中东乱局及根源一,中东概述“中东”一词并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它是源于近代以来西欧殖民主义所推崇的“欧洲中心论”。

一般意义上的中东大致指地理上亚洲西部与非洲东北部的地区,包括部分西亚和非洲埃及。

二,中东乱局的原因1,民族宗教之争中东是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的发源地,所以宗教意识浓厚,并渗透到了中东地区各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之中,而且还有阿拉伯人,犹太人等多个民族,所以这里的民族宗教冲突是极为严重的,各大宗教之间,同一宗教各教派之间以及不同民族之间也是矛盾重重。

(1),伊斯兰教的什叶派和逊尼派穆罕默德于公元610年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

其在世时,集先知、使者、立法者、宗教领袖、裁判长、司令官和国家元首为一身,未明确指定继承人。

因此关于继承人的选取准则,成为了伊斯兰教内部不断斗争的导火线,使得伊斯兰教内部分成了什叶派和逊尼派。

什叶派主张由穆罕默德的后裔作为继承人,而逊尼派则认为应该以推举的形式以确定,这成了双方矛盾的开端。

近年来的“两伊之争”以及“ISIS”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等事件都有这两派相争的因素。

(2),阿拉伯人与犹太人巴勒斯坦地区的巴以冲突一直都是一个立于中东的火药桶。

其实际是该地区上的阿拉伯国家与犹太国家的冲突。

在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其通过战争占领了包括圣城耶路撒冷在内的大量巴勒斯坦土地,使得数百万巴勒斯坦阿拉伯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1964年,巴勒斯坦成立解放组织。

此后,此地开始了持续长久的流血冲突,至今仍未能解决。

2,以美国等国家为首的大国势力的干涉和争霸美国曾对伊拉克发动过两次战争,包括1991年海湾战争和2003年伊拉克战争,这对伊拉克及其周边地区的稳定性造成了毁灭性的破坏,导致伊拉克陷入长久的动荡之中。

而近年来突尼斯,埃及,叙利亚也相继出现动荡,再联系之前的巴以冲突和伊朗核问题,这些纠纷都出现了大国干涉乃至操纵的身影。

3,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及丰富的石油资源。

中东联系着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位于“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是自古以来东西方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范文】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精品教案

【范文】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精品教案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精品教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课件www.5yk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XX年高中历史5-3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同步精品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目标:、识记:中东的地理概念;1917年的“贝尔福宣言”;1947年联大决议;1948年5月14日英国结束在巴的委任统治;第一次中东战争开始与实际结果;1956年埃及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同年10月苏伊士战争爆发。

2、理解: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

3、运用:了解中东战争发展的起因、过程,提高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通过对中东战争的教学,深刻剖析和探究阿以之间、阿拉伯之间、阿拉伯与西方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根源,从而认识巴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问题。

2、综合分析:中东问题由来已久,培养学生从地理、宗教、历史、现实等方面分析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及中东问题的复杂性。

3、历史比较:通过两次中东战争的学习,对巴勒斯坦战争和苏伊士运河战争作一比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问题的复杂性;殖民统治者埋下的祸根;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正义性。

2、认识国际势力的插手是造成中东地区纷争复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3、了解中东问题,进一步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树立忧患意识与和平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两次中东战争的起因及结果。

难点:阿以之间、阿拉伯国家之间、阿拉伯国家和西方殖民者之间、英法和美苏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本课教材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从历史渊源、20世纪40年代阿以最初的冲突和20世纪50年代的苏伊士运河战争等角度,介绍了中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

中东地区是一个特定的政治地理概念,这里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历史上民族关系错综复杂,民族的、宗教的和领土的矛盾相互交叉在一起,加之外部势力和大国的插手与介入,使这一地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成为当今世界上矛盾集中,冲突频发,动荡多变的热点地区之一,至今仍然备受世人关注。

2019-2020人教版历史选修3 第5单元 第3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2019-2020人教版历史选修3 第5单元 第3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

第3课 中东问题的由来与发展一、纷争的由来1.中东概况(1)地理概念:“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交汇点上。

(2)历史特点:宗教、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历史演进的复杂性。

(3)战略地位:石油资源丰富,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的地区。

2.纷争由来(1)历史变迁:从公元1世纪起,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先后统治该地区。

(2)“分而治之”①联合国决议:英国于1948年8月1日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在该地区分别成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

②阿以冲突:阿拉伯人对联合国决议极为不满,阿以之间就该地区主权问题展开了长期争夺。

[深度点拨]中东地区成为世界冲突热点地区的原因①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连接两洋三洲五海。

②民族关系的复杂性:“阿拉伯世界”。

③耶路撒冷的独特性:三教圣地。

④石油地位的重要性:“石油海洋”。

⑤大国力量的对抗性:战略利益的需要。

二、巴勒斯坦战争1.爆发:1948年5月15日,由埃及等5国组成的阿拉伯联军对以色列不宣而战。

2.经过(1)第一阶段:阿拉伯联军兵力、装备占优势,迅速掌握主动权,以色列暂时处于劣势。

(2)第二阶段:以色列利用停火之机,迅速强大;利用阿拉伯国家的内部分歧,各个击破。

3.结果(1)1949年7月,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分别签署停战协议。

(2)以色列实际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4/5的土地。

4.影响:这次战争没有解决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的矛盾,反而引起了新的领土纷争,为以后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了隐患。

三、苏伊士运河战争1.原因(1)1956年,埃及新政府宣布把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遭到了英法的拒绝。

(2)以色列一直把埃及视为直接威胁。

2.战况(1)1956年10月底,以色列军队侵入埃及领土,战争爆发。

(2)英法派出大批舰艇和飞机参战,并出动军队在埃及塞得港登陆。

3.各方态度(1)阿拉伯国家站在埃及一边,切断了英法的石油供应。

(2)英法国内反战呼声日渐高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时中东问题的由来和发展【教学建议】重点:两次中东战争的起因及结果。

难点:阿以之间、阿拉伯国家之间、阿拉伯国家和西方殖民者之间、英法合美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突破方法:1.中东问题复杂,敏感性强,注意结合史实和地图加以客观全面地分析,以更好地理解本课内容。

2.对两次中东战争,可采用比较的方法进行学习,并为下一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见原书P104)学案导学一、纷争的由来1、中东的概况:(1)地理概念:“中东”是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提出的一个地理概念,“中东”位于欧、亚、非三大洲的交汇点上。

(2)历史特点:丰富的文明历程,民族纠纷和冲突频发的多事地带。

(3)石油资源丰富,历来是大国、强国看重并倾力争夺地区。

2、纷争的由来:(1)英国“分而治之”政策(2 )联合国大会决议:1947 年11 月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了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 年8 月 1 日前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在该地区分别建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的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阿以冲突长期存在的关键。

【问题探究】中东问题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为什么?答案:巴勒斯坦问题。

因为巴勒斯坦位于地中海与死海、约旦河之问,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要道,巴勒斯坦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极其复杂的民族关系,加上大国的插手,使该地区的问题更为棘手。

二、巴勒斯坦战争1、爆发:1948 年5 月14 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由埃及等 5 国组成阿拉伯联军于次日对以色列不宣而战,这就是“第一次中东战争” ,又称“巴勒斯坦战争” 。

2、经过:(1)初期:阿拉伯联军迅速掌握了战争主动权,攻入耶路撒冷旧城及郊区和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区。

(2)后期:以色列扩充军备力量,取得显著战果。

3、结果:(1)通过这次战争,以色列实际控制了巴勒斯坦地区约4/5 的土地。

(2)没有解决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的矛盾,反而引起了新的领土纷争,为以后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了隐患。

【问题探究】阅读下列材料巴勒斯坦战争双方的对比请思考:第一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答案:(1)军事上没有形成统一部署和指挥,战场上缺乏协同与配合,阿拉伯各国领导人互不透露各自计划,阿拉伯联盟军事委员会有名无实,对任何一支阿拉伯军队都没有指挥权。

(2)以色列充分利用停火的有利时机,紧急抢运武器,招募大批犹太志愿兵,短期内集结了近十万人的武装力量。

(3)以色列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分别击溃了各个对手。

三、苏伊士运河战争1.起因(1)1956 年埃及宣布把由英法控制的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

2.经过:1956 年l0 月底,以色列军队侵入埃及领土,苏伊士运河战争即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随后,英法派出大批舰艇和飞机参战,纳赛尔领导埃及军民进行了顽强抵抗,阿拉伯国家站在埃及一边,在埃及军民的坚决抗击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1956 年12 月英法军队撤出埃及,以色列也于次年 3 月撤军。

3. 结果:(1)埃及:维护了民族利益,扫清了英法殖民统治的残余。

(2)英法:削弱了英法的国际地位,它们在中东的影响一落千丈。

(3)美苏:两国开始“填补真空” ,走上了中东角逐场的前台,中东问题又增加了新的复杂因素。

【问题探究】(见原书P104)小结:二次大战后,围绕着巴勒斯坦问题,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

1948 年 5 月以色列国成立的第二天,爆发了第一次中东战争。

这次战争没有解决以色列和阿拉伯各国的矛盾.反而引起了新的领土纷争,为以后中东地区的动荡埋下了隐患。

1956 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收归国有,引发了第二次中东战争。

在埃及军民的英勇抗击和国际社会的压力下,战争结束。

埃及收回了苏伊士运河的所有权。

但中东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反而在大国的插手下,愈演愈烈。

知识网络:①巴勒斯坦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在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中,形成了复杂的民族关系。

其中耶路撒冷城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宗教的共同圣地。

②19世纪末,巴勒斯坦已是阿拉伯人的居住地。

历史上曾在这里居住,后来散居各地的犹太人兴起了“犹太复国运动”,要在巴勒斯坦重建犹太国家。

③巴勒斯坦和西奈半岛地处亚、非、欧三大洲汇合处,扼三洲、两洋、四海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苏伊士运河是波斯湾各主要产油国经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通往欧美各国的主要通道。

加上该地区富产石油,引起各大国对该地区的争夺。

(2)大国的干涉①英美为控制巴勒斯坦地区和苏伊士运河,竭力支持犹太复国运动。

② 1947年11月29日,在美英操纵下的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耶路撒冷由两国分治。

因为现实利益分配不均,该地区阿拉伯人口较多,而划给阿拉伯国的版图较小,且多为丘陵等土地贫瘠地区,所以阿拉伯国家坚决抵制分治决议,反对建立犹太国家。

(3)各种矛盾的激化①日趋激化的阿、犹民族矛盾,新老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国家对这一地区的争夺,是引发战争的主要原因。

②在一定程度上,中东地区战争频繁是美苏冷战对峙、争夺世界霸权的产物。

为保证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实力,美苏一度制造“不战不和”的局面,从而阻碍了中东问题的解决。

典例(见原书P105)跟踪训练(见原书P105)备课资料:【“中东地区”的含义】“中东地区”或“中东”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

“中东”不属于正式的地理术语。

一般来说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由于其历史文化原因一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位于约旦河西岸巴勒斯坦中部,面积l76 平方千米,人口65 万。

全城由旧城(东城)和新城(西城)两部分组成。

旧城多宗教古迹,是巴勒斯坦人主要居住区。

新城是在19 世纪后逐渐建设起来的,主要是犹太人的居住区。

这是一座具有 5 000 年历史的城市。

历史上,不同的民族,包括犹太人、亚述人、罗马人和阿拉伯人等,带着他们不同的宗教信仰都曾先后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征战、厮杀而占据这里。

由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这里经过长期的撞击和融合,耶路撒冷这座古城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历史风貌,成了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

【苏伊士运河问题的由来及解决】苏伊士运河位于埃及境内,是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航运要道。

1856 年法国取得了开凿运河的权利,规定埃及要提供土地和无偿提供劳动力,运河建成后要出租99 年,之后再交还埃及。

l859 年,运河开始动工,历时lo 年,于1869 年正式通航。

l875 年,埃及因财政困难被迫把所控制的44%的运河股票廉价卖给英国。

此后,苏伊士运河一直处于英、法的控制之下。

l956 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的主权;但英国并不甘心失败,于同年10 月支持以色列侵入埃及的西奈半岛,并借口“保护”运河,而与法国一起出兵埃及,侵入苏伊士运河地区。

同年底,在国际社会的压力之下,侵略军被迫撤走。

埃及终于实现了苏伊士运河的国有化。

优化训练:一、选择题1.20 世纪中期以来,一些大国纷纷插手中东地区的争夺,使这一地区的形势更趋紧张;这些国家参与中东地区的争夺,是为了控制这一重要的战略要地,更是为了()A.控制中东地区的尤其资源 B .帮助阿拉伯人建立家园C.支持以色列统一巴勒斯坦 D .推广自己的意识形态解析:A石油越来越成为继煤炭之后的重要资源,大国插手该地区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石油资源的控制。

2. 新华网2009 年6月22日电:巴勒斯坦过渡政府总理法耶兹22日呼吁在两年内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并以东耶路撒冷作为巴勒斯坦国的首都。

早在1947 年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地区成立①犹太国家②埃及③约旦④阿拉伯国家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解析: D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表决通过决议,规定英国于1948年8月日前结束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在该地区分别成立犹太国家和阿拉伯国家。

3.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允诺奥斯曼帝国境内的阿拉伯人建国,后又在“贝尔福宣言” 中表示支持犹太人复国,其主要目的是A. 维护中东地区的和平与发展B. 支持落后地区的民族主义C .为了维护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利益D .为了削弱奥斯曼帝国的势力解析: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英国支持犹太人复国,其目的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需要,在中东地区实施“分而治之”。

4. 以色列建国后,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在战争初期,阿拉伯国家占据优势,但停火后,以色列却控制了战争主动权,其原因是A.阿拉伯国家无心战争B .西方大国的直接参战C.以色列总体实力强大D .阿拉伯国家分歧过大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巴勒斯坦战争形势的发展变化过程,战争初期以色列处于劣势,但后来却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其原因就是以色列抓住停火机会迅速武装自己,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阿拉伯国家各自为战,缺乏统一指挥,最后败下阵来。

5. 当今巴以双方虽都愿走向和解,但仍存在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首先是( ) A.难民回归问题 B .耶路撒冷归属问题 C .犹太人定居点问题 D .水资源分配问题解析:B当今巴以双方虽都愿走向和解仍存在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但主要的是耶路撒冷归属问题。

二、非选择题6. (见原书P106 第7 题)7.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大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了世界命运。

”这里的“边缘地带”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东地区。

材料二二战以后,中东地区的国家一度分成了两个壁垒森严、阵线分明的集团:苏联支持的埃及(1974年以前) 、叙利亚、黎巴嫩、民主也门等国;美国支持的以色列、土耳其、科威特、伊朗(1979年以前) 、沙特阿拉伯等国。

请回答:(1) 请结合材料一,说明美国等大国插手中东地区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 根据材料二说明二战后以来为何中东地区更加复杂?(3) 你认为在解决中东问题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解析:本题考查中东地区的争端在二战以后更加复杂的原因。

第(1) 题根据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谁控制了⋯⋯掌握了世界命运”大国参与中东问题的解决主要是考虑了自身的利益,是为控制这一地区而来。

第(2) 题要求据材料二回答,而材料二的中心是美苏的插手;第(3) 题在回答时注意围绕造成中东问题的原因去概括。

答案:(1) 控制整个世界,建立全球霸权。

(2) 美苏两国基于霸权要求,插手这一区域,增加了这一地区的复杂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