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骨超声检查及其报告规范

合集下载

肌骨超声检查及其报告规范

肌骨超声检查及其报告规范

肌骨超声检查及其报告规范篇一: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要求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要求超声检查报告单为一次检查的结论,临床上作为诊断的客观依据,是将实际情况用文字告诉受检者的凭据。

报告单书写要求如下:1.一般项目,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等。

必要时,需加填仪器型号、探头类型与频率,检查方法与途径。

2.超声声像描述,包括外形、轮廓及脏器实质回声,以及必要的测量数据。

3.诊断意见超声检查正常结论:某脏器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超声检查异常影像结论应包括:明确的超声结论:当某一病变具有鲜明的声像特征和高度的特异性时,可下充分肯定或否定的诊断,如胆囊的结石、单胎。

部分明确的结论:如肝脏声像图显示一囊性病变,虽难以做出肯定性诊断,但可明确作出解剖定位诊断和物理性质诊断。

不明确的超声结论:若声像图发现某一区域有异常,难以作出肯定性诊断、或病灶时,可对所见声像图进行客观描述,结合有关资料作出恰当的提示性推断,提供临床参考。

4.必要的建议如:随访和建议其他检查。

超声检查结论一般应避免直接的病理性诊断;超声检查医生可根据经验和有关资料做出疾病的可能性诊断供临床医生参考。

5.签名与日期,检查者亲笔签名,请上级医师会诊者应有相应签名。

篇二:超声科检查诊断报告制度超声科检查诊断报告制度(讨论稿)1.眉栏填写完整,不得缺项。

认真填写病人姓名、年龄、性别、病历号、检查日期等。

2.诊断报告内容书写规范:书写字迹端正清晰,使用规范的汉字及符号和医学术语;报告描述的内容不能简单化,描述顺序不能颠倒,异常病变的内容必须详细描述,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客观全面;报告内容的描述与诊断结论必须一致。

诊断报告发出前必须审查复核,严格查对,避免差错发生。

3.出具诊断报告同时,可选择2~3幅能说明检查内容及异常的超声图像一并附上,供临床医师参考。

4.超声报告时限;门诊超声平诊检查,出具诊断报告时间≤30分钟;急诊检查出具诊断时间≤15分钟;病区报告于当天发出;每份报告要求有精确的报告时间,普通报告精确到“时”,急诊报告精确到“分”。

【肌骨超声】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检查及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

【肌骨超声】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检查及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

【肌骨超声】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检查及常见疾病的超声表现一、肌肉超声X线评价肌肉创伤方面价值不大,CT也不能很清楚区分肌肉的各层结构,MRI适合于评价肌肉的病变,但是它不能实时动态检查,价格的因素也限制了MRI在肌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肌肉超声可以提供MRI所得到的所有信息,实时超声检查更能获得肌肉收缩与舒张的动态图像,因而有其优越性,超声简便易行,价格低廉。

在对损害康复的随访中更有实用性,连续的超声检查可以评价恢复的程度和阶段,降低重复损伤。

(一)检查技术:肌肉是较大的器官,有些跨越两个以上关节。

肌肉撕裂为长纺锤状损害。

完全断裂者,肌肉断端可以回缩10CM以上,由于这些因素,所以线阵探头是最适合的,检查多用7.5MHz线阵探头,肥胖患者需要用5MHz探头。

目前有两个新技术应用于肌骨超声:3D超声和宽景成像技术。

3D超声与3D-MRI和3D-CT无太大的区别。

一系列图像堆叠存储,并可以进行立体重建。

宽景成像是用超声来显示肌肉--肌腱解剖的最好方法。

它的图像能更容易地被初学者按受,并且可以与非专业人士交流。

进行肌肉检查时需要一个分隔衬垫,这可以使浅器官的筋膜和肌肉--肌腱连接处显示的最佳,否则筋膜的缺陷,肌疝和肌肉表面的撕裂可能会漏诊。

与胸疼和腹疼不同,由于肌肉损伤引起的疼痛常定位明确,所以检查首先应寻找疼痛最明显的部位,这个技术称超声触诊。

患者可以直接指出有症状的部位或提醒医生在皮肤上标记出特殊的感兴趣区,然后用探头以一般的压力对标记区进行系统检查。

检查过程中用力的程度应尽可能一致。

肌肉是动态结构所以不能只进行静态显像检查,实时超声能进行动态条件下的肌肉结构检查。

肌肉的辨别是根据位置起点,附着点和功能,这些在超声观察中很容易确定。

检查开始时探头放置与肌肉长轴一致进行超声触诊,确定异常区域后,在肌肉放松和等容收缩时分别成像,然后探头转动90度横切,重复上述过程,对比观察无症状侧使异常部位的检查更容易。

(二)正常肌肉超声解剖:各个骨骼肌的纤维都由肌内膜包裹,肌肉纤维聚集成束装,被肌束膜包裹,肌内膜、肌束膜是由结缔组织血管神经和脂肪组织组成的,整块肌肉周围致密的结缔组织鞘称作肌外膜,室筋膜可以把单块的肌肉或肌肉群分开。

肌肉骨关节超声检查规范(草案)

肌肉骨关节超声检查规范(草案)

肌肉骨关节超声检查规范(草案)肌肉骨关节超声检查规范(草案)美国超声医学会(AIUM)美国放射学会(ACR)制订编译傅先水刘吉斌王金锐(AIUM和ACR和欧洲放射学会各自推出自己的肌肉骨关节检查规范,总体内容大致相似。

今日推荐由傅先水等教授编译的AIUM和ACR制定的《肌肉骨关节超声检查规范》,有志开展肌肉骨关节超声检查的医生可以收藏。

)编译者按:由美国超声医学会(AIUM)和美国放射学会(ACR)联合制订的肌肉骨骼超声检查指针(guidelines for the performance ofthe musculoskeletal ultrasound examination)是一个推荐性的而非强制性的行业规范,不作为法律效力(如在出现医疗纠纷时),该指针共分:绪言;一介绍;二从业者的资质和责任;三超声检查的监管和解释;四仪器要求;五影像诊断规范(imaging protocols), 这里摘译的是第五部分。

1 腕部和手部适应证:软组织损伤;肌腱病变(肌腱炎,腱鞘炎,肌腱撕裂);关节炎;软组织包块/肿胀(包括腱鞘囊肿);神经卡压(nerve entrapment);关节积液;骨骼损伤。

根据临床表现对上述内容进行选择。

检查技术:患者坐位,手置于自己前方的检查床上,或放在自己大腿上,下放垫一枕头。

手掌面检查,掌面向上,轻度伸腕;手背面检查时,掌面向下并轻度弯曲。

检查内容:手掌面腕管结构:屈肌支持带(腕横韧带),指深、浅屈肌腱,拇长屈肌腱,手指分别在伸、屈位时动态观察上述肌腱的活动,正中神经位于屈肌支持带后方,上述肌腱前方。

动态观察可发现正中神经随肌腱活动,但活动度小于后者。

观察正中神经的远段逐渐变细并在手部分支。

掌长肌腱:位于屈肌支持带前方;外侧:有桡侧腕长屈肌肌腱;内侧:尺神经的分支及尺侧腕屈肌腱。

根据临床需要,可追踪观察上述肌腱的附着部位。

内侧面观察三角纤维软骨(TFC,triangularfibrocartilage),将探头放置于尺骨茎突处,沿着其远端分别观察TFC的长轴和短轴。

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操作流程

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操作流程

适应症包括:1.骨骼疾病:包括骨折、骨髓炎、骨肿瘤2.关节疾病:关节的感染和非感染性炎症,包括关节肿物韧带及滑囊3.肌肉、肌腱与软组织:包括肌肉损伤、血肿、肌腱断裂、肌腱炎、腱鞘炎、软组织肿瘤等4.神经:外周神经损伤及常见周围神经肿瘤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检查操作流程包括骨骼,关节,肌肉、肌腱与软组织,外周神经等。

一般首选线阵探头,3-15 MHz,首先询问病史,尤其是外伤、治疗、疼痛等病史,如可疑肿物,并进一步询问生长速度、抗感染治疗病史;两侧对比检查,首先注意健侧并注意与患侧对比;检查时手法尽量一致。

注意实时超声检查和选择合适体位;存储图像要有双幅对比检查。

1.骨骼:探头扫查骨的形态有无改变;骨皮质表面是否光滑、连续;骨膜的形态、厚度、与骨皮质的相对位置;骨周围软组织内回声有无异常。

2.关节:肩关节及肩袖:首先将探头横置于肩的前方,显示肱骨的结节间沟,内可见圆形或椭圆形肱二头肌长头腱回声。

旋转探头90度沿肱二头肌长腱纵向扫查,并以此为标志,平行向内移动探头,可显示肩胛下肌腱。

向上、后移动探头,沿长轴及短轴扫查,依次显示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及肌腱。

髋关节:仰卧位进行前侧扫查,探头平行于股骨颈,扫查髋臼前缘、股骨头、股骨颈、前关节囊、关节前间隙等。

侧卧位进行冠状面扫查,探头与身体长轴平行。

膝关节:膝关节适当屈曲,探头横置于髌骨尖上方,略向下倾斜扫查。

观察前、后交叉韧带、半月板及关节周围滑囊。

3.肌肉、肌腱与软组织:肌肉:主要观察肌纤维的连续性、内部回声,肌肉形态,异常回声的性质,收缩和松弛时的对比。

肌腱:主要是肌腱和腱鞘的表面连续性,内部回声性质,是否均一,厚度是否正常均一,体位变化时的对比。

4.外周神经:首先检查患者有无疼痛、麻木、感觉异常及其范围等。

应用高频超声探头直接循神经走行扫查,先沿神经短轴进行横断面上下扫查,当断定神经时,沿短轴90°追踪神经长轴进行纵断扫查。

并注意与血管、肌腱韧带回声的鉴别。

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

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

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随着当前人们对其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升高,越来越多人重视肌肉骨骼健康。

而受环境以及日常活动影响,肌肉骨骼部位的损伤也越来越成为常见发生的症状。

临床上针对肌肉骨骼损伤需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传统诊断方法主要为X线摄片检查,但该检查方法对肌肉骨骼软组织的分辨率较低,扫描辐射较大等,导致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而CT扫描对肌肉软组织的结构显示相对较差。

相比之下,超声检查在肌肉骨骼损伤的诊断中具有无创、无射线损害、操作快速便捷、短期可重复性高、实时成像以及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等多种优势,其在临床应用范围广。

那么,肌肉骨骼超声检查方法以及超声报告有哪些规范呢,本文将带领读者认识和了解肌肉骨骼超声检查方法以及超声报告的一些规范。

一、超声仪器的选择肌肉骨骼损伤诊断中,临床可选择应用中、高档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超声探头一般首选高频线阵探头,5.0~12.0MHz;针对深部病变则选择频率3.5~5.0MHz超声探头。

二、超声检查的体位超声检查的体位在原则上可选择任意体位,一般以可清晰显示出病变部位、患者感受舒适为体位选择原则。

而针对膝关节等部位损伤则一般需选择针对性的体位。

三、超声检查的注意事项超声检查首先需询问患者病史,尤其需要询问患者外伤、疾病治疗以及患处疼痛病史,若可疑肿物,则需进一步询问其肿物生长速度及抗感染治疗等相关病史。

对于病史的询问要求认真详细,且要有一定的技巧,有时就诊患者不明确其损伤部位的受伤史,对于有明确损伤史者,则要注意观察患者损伤时姿势、位置以及直接遭受外力的部位情况等。

需要注意患者外伤部位及外伤处对侧、淤血处情况。

超声检查中需探查疼痛最明显部位或肿物部位。

对于关节损伤患者,需对患侧、健侧进行对比检查,注意检查时两侧采用的手法需尽量保持一致。

在超声检查中应注意实时观察肌肉、肌腱有无发生撕裂,在关节手术后需注意观察有无发生粘连、对肌腱与神经进行鉴别等。

同时,超声检查数据可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以进一步明确诊断情况。

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检查常见疾病及超声表现科普

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检查常见疾病及超声表现科普

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检查常见疾病及超声表现科普如果我们身体的肌肉出现了问题,那么最优先要做的就是超声检查了,有些人或许会产一点小疑问,超声不是都只是检查腹部或者心脏的吗?其实这有很大的误解,超声除了可以检查腹部以及心脏还可以检查关节、肌肉等人体器官组织,由于涉及面比较狭窄,所以没有被人广泛所知。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肌肉骨骼系统超声检查常见疾病及超声表现吧!·肌肉骨骼系统是什么肌肉骨骼系统是人体的运动系统。

它是由骨,关节,肌肉和韧带组成的,而这些组成部分是对人的身体起着支撑作用、杠杆作用和保护作用的,让我们能够灵活的使用其中的肌肉以及骨骼来移动,让我们的肌肉均匀的分布在体表,保护身体的内脏器官。

假如肌肉骨骼系统出现了问题,产生的后果难以想象。

肌肉骨骼系统的疾病很是复杂,但是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自身运动系统及其可能的病变,所以,今天我们就一起短暂的学习一下咱们人体肌肉骨骼系统在超声检查中的常见疾病。

·肌肉受损为什么不选择X线或CT检查因为X线不能评价肌肉创伤、CT不能将肌肉的各层结构区分清楚,所以超声检查与X线、CT等检查相比较更有意义,能够弥补其他检查的不足之处,又能观察到肌肉收缩舒张的动态图像。

而X线、CT以及磁共振这类检查是骨骼疾病的首选检查。

·肌肉结构在超声检查下的样子当我们的肌肉骨骼系统发生病变,应该最先想到病变原因是非常有可能与运动有关,运动过度造成的肌肉拉伤。

在此之前我们需要知道肌肉结构在超声检查下的样子。

肌肉的组成离不开它的最小组成单位,也就是肌纤维。

肌肉有着各种各样的形态,不同形态的肌肉产生的作用也不同,肌肉的肌纤维聚集在一起构成了束装等结构。

这些结构在超声中,很容易被观察到,一般来说在肌肉骨骼在超声中会看到下面这些内容:1、肌肉和肌腱的形态,看它是不是萎缩了或者是变大了。

对于一些瘫痪的病人,肌肉肯定是萎缩的;对于肌肉受到损伤的人,在急性期肌肉青肿,在超声下那么就是增大的。

肌骨超声医学培训课件

肌骨超声医学培训课件

肌骨超声医学培训课件xx年xx月xx日contents •肌骨超声医学概述•肌骨超声医学基础知识•肌骨超声医学临床应用•肌骨超声医学操作技巧与规范•肌骨超声医学病例分析与实践•肌骨超声医学未来发展与展望目录01肌骨超声医学概述肌骨超声医学是以超声波为检查手段,对肌肉、骨骼等系统进行检查和诊断的医学领域。

定义肌骨超声医学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等优势,可对肌肉、骨骼等系统进行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检查。

特点定义与特点肌骨超声医学开始起步,早期主要用于神经和肌肉疾病的检查。

肌骨超声医学的历史与发展20世纪50年代随着高频探头技术的发展,肌骨超声医学开始广泛应用于肌肉、骨骼等系统疾病的检查。

20世纪70年代随着仪器和技术的发展,肌骨超声医学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逐渐成为重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手段。

21世纪初肌骨超声医学的重要性对肌肉、骨骼等系统疾病进行早期、准确、无创的诊断和评估。

可用于疗效评估和随访,为治疗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对许多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可用于评估患者的康复状况和预后情况,指导康复治疗。

02肌骨超声医学基础知识肌肉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肌肉是身体的动力系统,具有收缩和调节功能。

人体的肌肉系统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

骨骼的基本结构和功能骨骼是身体的支撑结构,具有保护内脏、制造血细胞和储存矿物质等功能。

肌肉与骨骼解剖超声波的定义和特性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波,具有波长短、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等特点。

超声波的物理学原理介绍超声波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方面的物理学原理,包括声波的传播速度、声波的反射和折射等。

超声波基础知识介绍肌骨超声医学中常用的专业术语和名词,包括肌肉、肌腱、韧带、滑囊等结构的名称和相关病变的名称。

肌骨超声医学相关术语介绍肌骨超声医学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和检查方法,包括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X线检查等,以及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和适应症。

肌骨超声医学相关技术肌骨超声医学相关术语与技术03肌骨超声医学临床应用肌肉病变的超声诊断探讨各种肌肉病变的超声表现、病理机制及临床意义。

肌骨超声规范

肌骨超声规范

•指南与规范•基本要求一、仪器中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一般首选线阵探头,5.0~12.0 MHz ,深部病变选择3.5~5.0 MHz 探头,观察皮肤病变宜选择超声生物显微镜[1]。

一般选择肌肉骨骼超声模式。

拓宽成像、三维超声对肌肉骨骼超声的显示和观察有一定实用价值,值得选用。

二、体位原则上可采取任意体位,以显示清楚病变、患者舒适为原则。

某些关节超声检查如膝关节检查积液与软骨应采取相应体位。

三、注意事项1.首先询问病史,尤其是外伤、治疗、疼痛等病史,如可疑肿物,并进一步询问生长速度、抗感染治疗病史;病史的询问一定详细、认真,要有技巧,有时患者有自己不注意的受伤史,如骑自行车蹬空动作等;有损伤史者还要注意损伤姿势、位置、直接受外力部位等。

2.注意在外伤部位及外伤处的对侧、淤血处、疼痛最明显或者肿物部位进行探查。

3.两侧对比检查,首先注意健侧并注意与患侧对比;检查时手法注意尽量一致。

4.注意实时超声检查和选择合适体位;肌肉、肌腱有无撕裂,手术后有无粘连、肌腱与神经的鉴别、肌疝的确认等,实时超声有独特价值。

5.综合其他影像学检查资料,尤其是传统影像学检查,无论阳性结果及阴性结果。

6.存储图像一般要有双幅对比检查、二维及彩色等,不熟悉者,首先观察健侧,然后检查相应部位患侧;熟练者,可直接扫查可疑部位。

有条件者,多利用宽景成像及三维超声,因为宽景成像及三维超声更利于与患者及临床医师沟通。

肌肉骨骼超声检查及报告规范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肌肉骨骼系统超声专业委员会DOI :10.3877/cma.j.issn.1672-6448.2015.01.004通讯作者:郭瑞君,Email :ruijunguo@7.对皮下组织病变可以选用7.0~15.0 MHz 探头,对皮肤病变利用水囊有一定作用,但观察不满意,建议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

8.超声新技术在肌肉骨骼超声有重要价值,超声造影可以观察肌肉、肌腱、滑膜微循环灌注情况,对免疫及代谢疾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观察意义重大,值得深入研究;弹性成像能反映组织硬度变化,因而在肌肉骨骼超声有独特价值,但是影响因素很多,临床推广还有很长的路[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肌骨超声检查及其报告规范
篇一: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要求
超声检查报告单的书写要求超声检查报告单(以下简称“报告单”)为一次检查的结论,临床上作为诊断的客观依据,是将实际情况用文字(或图像)告诉受检者的凭据。

报告单书写要求如下:
1.一般项目,填写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等。

必要时,需加填仪器型号、探头类型与频率,检查方法与途径(如:经直肠法)。

2.超声声像描述,包括外形、轮廓及脏器实质回声,以及必要的测量数据。

3.诊断意见
超声检查正常结论:某脏器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超声检查异常影像结论应包括:
明确的超声结论:当某一病变具有鲜明的声像特征和高度的特异性时,可下充分肯定或否定的诊断,如胆囊的结石、单胎。

部分明确的结论:如肝脏声像图显示一囊性病变,虽难以做出肯定性诊断,但可明确作出解剖定位诊断和物理性质诊断。

不明确的超声结论:若声像图发现某一区域有异常,难以作出肯定性诊断、或病灶来源时,可对所见声像图进行客观描述,结合有关资料作出恰当的提示性推断,提供临床参考。

4.必要的建议如:随访和建议其他检查。

超声检查结论一般应避免直接的病理性诊断;超声检查医生可根据经验和有关资料做出疾病的可能性诊断供临床医生参考。

5.签名与日期,检查者亲笔签名,请上级医师会诊者应有相应签名。

篇二:超声科检查诊断报告制度(讨论稿)
超声科检查诊断报告制度(讨论稿)
1.眉栏填写完整,不得缺项。

认真填写病人姓名、年龄、性别、病历号、检查日期等。

2.诊断报告内容书写规范:书写字迹端正清晰,使用规范的汉字及符号和医学术语;报告描述的内容不能简单化,描述顺序不能颠倒,异常病变的内容必须详细描述,做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客观全面;报告内容的描述与诊断结论必须一致。

诊断报告发出前必须审查复核,严格查对,避免差错发生。

3.出具诊断报告同时,可选择2~3幅能说明检查内容及异常的超声图像一并附上,供临床医师参考。

4.超声报告时限;门诊超声平诊检查,出具诊断报告时间≤30分钟;急诊检查出具诊断时间≤15分钟;病区报告于当天发出;每份报告要求有精确的报告时间,普通报告精确到“时”,急诊报告精确到“分”。

疑难病例诊断报告
可延长至24小时。

6.诊断报告须须经医院具有执业资质医师书写,同时每份报告必须有诊断医师及记录医师完整签名。

7.普通患者由负责检查的医师签字出其报告,如遇疑难复杂病例,应及时请上级医师或科主任查看,必要时及时组织有临床医师参加的疑难病例分析会,并做好记录。

疑难病例报告需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审核并实行双签名后方可出具诊断报告。

8.科主任应定期检查科室超声报告单书写质量,及时发现问题与不足,不断总结经验,确保报告单书写质量持续改进。

9.认真做好登记统计工作;对于疑难病例要及时留档备份,实施临床随访。

篇三:超声诊断报告单书写规范与审核制度
超声诊断报告单书写规范
超声显象报告是将超声探测到的全部信息,用数据、文字、绘图、照片或录象等方式记录下来,结合病史体征和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提出诊断意见,供临床参考,是告诉受检者的凭据。

报告单书写要求如下:
1、一般项目包括姓名、年龄、性别、婚否、门诊号、住院号、超声号和图象记录方式等。

2、脏器径线和病灶大小的测量值。

3、图象分析将超声扫查所获得的全部信息,提取对诊断有价值的部分,用超声术语,作简明扼要的描述。

包括脏器(或病灶)的外形、大小、部位、回声(指内部回声、边界回声、后壁回声)等等,表面是否光滑,境界是否清楚,眦邻关系,也应用必要的描写。

4、图象记录采用各种图象记录方式,将典型图象记录下来,加以说明,使临床医师一目了然。

5、超声提示(超声诊断)根据前面四项的内容,结合临床提出确切的诊断意见,如同一患者有向种疾病,应把诊断明确的疾病放在首位。

⑴超声检查正常结论:某脏器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⑵超声检查异常影像结论应包括:
①明确的超声结论:当某一病变具有鲜明的声像特征和高度的特异性时,可下充分肯定的或否定的诊断,如胆囊结石等。

②部分明确的结论:如肝脏声像图显示一囊性病变,虽难以做出肯定性诊断,但是可明确做出解剖定位诊断和物理性质诊断。

③不明确的超声结论:若声像图发现某一区域有异常,难以作出肯定性诊断、或病灶来源时,可以对所见声像图进行客观描述,结合有关资料作出恰当的提示性推断,供临床参考。

6、提出建议通过超声扫查,如有下列情况者应提出建
议:①由于种种原因检查的脏器显示不清,建议复查;
②暂时不能明确诊断者,建议随访或观察;
③需进一步明确诊断者,如发现肾积水,为明确肾积水原因,建议作进一步检查;
④其他一些原因。

7、签名和日期,检查者亲笔签名,请上级医师会诊者应有相应的签名,做到双签名。

若报告单用计算机打印方式生成,若由打字员录入报告者,医生应在报告单打印前做好审核,必要时录入者签名。

报告单时间应精确到分。

8、遇到特别急重症患者检查后需及时抢救时可以口头形式报告临床医师,但最终以正式书面报告为准。

9、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出具虚假报告。

一张理想的超声报告单,应按以上六个方面逐项书写,做到字迹清楚、语言精练、重点突出、测量准确、超声术语运用确切、论述内容层次清楚、超声诊断和建议恰当。

超声报告单复核、报告签发制度
目前主要针对疑难病例及特殊病例进行复核,随着超声工作站在超声科室的普及,逐步推行全部病例的复核。

1、复核医师应由主治医师或主治医师职称以上者担任,核对申请单中要求、诊断过程中的问题及正式报告单的审核。

2、复核医师应对超声检查申请单上的项目及要求与报告单上已检脏器及内容逐项核对。

发现申请单上内容或要求
与超声诊断范围不符时,应与开单医师联系商榷;发现报告单受检内容与申请单不符或漏检时,应通知患者复查。

3.复核医师应对报告单的上项(包括病员姓名、性别、年龄、超声号……等)、中项(声像图描述)、下项(检查日期、检查医师、书写报告医师……等)一一核对,不留缺项。

4.复核医师应在审核报告中修正不规范或错误术语及描述用词;统一描述内容与诊断的一致性。

发现问题后应提出对患者进行复查或进行有关检验或其他医学影像学检查的建议。

5.复核医师在申请单要求以外的超声检查阳性发现,亦需在报告单上写出。

6.复核医师应在报告单上签名。

超声检查准确性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患者自身因素(肥胖、气体干扰、准备不充分、不能配合、病变位置特殊、疾病所处不同阶段等)、设备因素(仪器型号及性能不同,其图像质量和分辨率有差异)、检
查者因素(超声结论依据国内外公认的影像特征,对超声影像的判读不同检查者之间可能存在差异)等。

超声报告是影像检查结果,要以病理诊断或临床最后诊断为准,与超声检查相关的医疗活动应充分与临床医生沟通。

在发送超声检查报告时要将上述情况明确告知受检者
附:
一、常用医学超声图像术语一、回声强度定名
1、无回声:无点状及其他形状的回声,呈一片黑色暗区。

2、低回声:病变回声辉度低于周围正常组织。

3、等回声:病变回声辉度与周围正常组织几乎相等。

4、高回声:病变回声辉度高于周围正常组织。

二、回声形态定名
1、光点:细小的亮点回声,直径通常小于。

2、斑状强回声:为片状明亮回声,直径~。

3、团状强回声:为大于的团样明亮回声。

4、带状强回声:为线条样明亮回声。

5、环状强回声:为圆环状明亮回声。

6、透声:声波能良好地透过组织或病变,致后方回声增强。

7、声影:声波传播途径中,因反射吸收等因素,使声能大量衰减,
阻碍声的传播,引起回声明显减弱。

三、特征性超声图像描述
1、靶环征:病灶中央呈等回声小团块,四周有较宽的弱回声环。

2、牛眼征:为强或等回声团块,周围有环状暗带,团块中央液化,酷似牛眼。

3、平行管征:胆管增粗与门静脉内径相似,形成平行管征。

4、慧星征:团块强回声后方有数条平行的条状回声。

5、假肾征:声像的形状像肾脏,但并非为肾脏。

6、声晕:实性肿块周围出现圆环状暗带。

7、卫星征:病灶周围出现小病灶,犹如卫星环绕。

8、镶嵌征:瘤体内包含小肿瘤,瘤体之间互相有隔带。

20(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肌骨超声检查及其报告规范)12-10-22修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