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复制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乙型肝炎病毒PPT幻灯片课件

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区,约60﹪的人群感染过HBV,10﹪的人群为携带
者,多达1.2 亿。现有乙型肝炎患者约为1200 万,年发病率为158/10 万。
2
乙肝病毒的结构形态
简介
致病性
检测 技术
诊断与 防治
1907年,Dane在“澳抗”阳性者血清标本的 电子显微镜观察中,发现了完整的血清型肝炎病 毒体,即Dane颗粒,亦称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
治疗 14
简介
致病性 检测 技术
HBxAg
HBxAg为反式激活蛋白,能广泛激活病毒 和细胞的启动子,促进病毒复制或细胞癌基 因的表达,故HBxAg可作为致癌蛋白,与原 发性肝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关。临床上不作为 HBV感染的血清学指标。
诊断与 防治
治疗 15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
简介
致病性
检测 技术
诊断与 防治
治疗 4
乙肝病毒的结构形态
简介
致病性
检测 技术
诊断与 防治
治疗 5
乙肝病毒的感染特性
简介
致病性
检测 技术
诊断与 防治
亚病毒颗粒不包含病毒基因组和衣壳蛋 白,主要由病毒的包膜蛋白以及宿主细胞来 源的脂质成分组成。在HBV感染病人的血清 中,HBsAg亚病毒颗粒的含量远远超过Dane颗 粒,血清浓度能达到1012/mL,是Dane颗粒的 10 000到1 000 000倍。甚至在检测不到病 毒DNA的情况下,HBsAg仍能持续大量存在。 这种独特的现象是乙肝病毒所特有的,迄今 尚未在其他病毒中发现。
治疗 13
简介
致病性
检测 技术
诊断与 防治
HBeAg
慢性乙肝抗病毒治疗PPT课件

预防
意外暴露HBV后预防
- 血清学检测:立即检测HBsAg、抗-HBs、ALT等, 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
- 主动和被动免疫:如已接种过乙肝疫苗,且已知 抗-HBs≥10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 接种过疫苗或虽接种过疫苗但抗-HBs<10mIU/ml 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200-400IU, 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第1针乙肝疫苗20g,于1 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针和3针乙肝疫苗各20g
主要内容
认识乙肝病毒 乙肝的危害 抗乙肝病毒治疗指征 抗乙肝病毒治疗药物及选择
病原学
电镜下HBV颗粒
HBV病毒结构示意图
乙肝病毒发现历史
澳抗:美国科学家Blumberg于1964年从澳 大利亚土著人血中发现一种特殊的抗原, 叫做澳大利亚抗原
肝炎相关抗原:澳抗是一个与肝炎相关的抗 原,英文缩写是HAA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05 年12 月10 日制定
抗病毒治疗的推荐意见
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 - HBeAg阳性者治疗指征为HBV DNA≥105 拷贝/ml, HBeAg阴性者为HBV DNA≥104 拷贝/ml,ALT 正常 或升高。目标是延缓和降低肝功能失代偿和HCC - 拉米夫定:100mg,每日1次口服。无固定疗程 - 阿德福韦酯:10mg,每日1次口服。无固定疗程 - 干扰素:因其有导致肝功能失代偿等并发症的可 能,应十分慎重。如认为有必要宜从小剂量开始
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及性 接触传播。但日常工作和生活等无血液暴露的 接触无传染性。
慢性乙肝感染的自然史
痊愈
病情稳定
代偿性肝硬化
急性感染
慢性肝炎
肝硬化Biblioteka 肝癌死亡慢性携带者
乙肝五项解读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7
HBcAg与抗HBc
❖ 抗HBc IgM是HBV感染后较早出现的抗体, 在发病第一周即可出现,持续时间差异较大, 多数在6个月之内消失。高滴度的抗HBc IgM 对诊断急性乙肝或慢性乙肝急性发作有帮助。 抗HBc IgG表示过去感染,高滴度表示现症 感染,常与HBsAg并存;低滴度表示过去感 染,常与抗HBs并存。单一抗HBc阳性者可 以是过去感染,亦可以是低水平感染。
5、剖宫产分娩不能降低HBV的母婴传播率。
6、早产儿一般待体重≥2000g后行相关免疫接 种。
7、如果新生儿与HBsAg阳性成员密切接触, 就必须注射HBIG;不密切接触,不必注射。 (精液不能引起胎儿感染HBV)
8、HBsAg阳性孕妇的新生儿定期随访。
完整版ppt课件
26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
❖ 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 87.8%(Ⅱ-3)。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 应在出生后24 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 h) 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HBIG),剂量应 ≥1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 μg重组酵 母或20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 (CHO) 乙型肝炎 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 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 的效果 (Ⅱ-3)。
完整版ppt课件
5
HBeAg与抗HBe
❖ 急性HBV感染时HBeAg的出现时间略晚于
HBsAg。HBeAg与HBV DNA有良好的相关性,
因此,HBeAg的存在表示病毒复制活跃且有较
强的传染性。HBeAg消失而抗HBe产生称为血
清转换。抗HBe阳转后,病毒复制多处于静止状
态,传染性降低。长期抗HBe阳性者并不代表病
乙型肝炎病毒精讲PPT课件

泰州市人民医院妇产科
袁冬兰
妊娠期乙型肝炎
HBV母婴垂直传播
1 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 2 HBV简介 3 HBV的传播途径 4 HBV感染自然史 5 血清中乙肝标记物 6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对孕产妇的影响 7 妊娠指导
1 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
2 HBV简介 3 HBV的传播途径 4 HBV感染自然史 5 血清中乙肝标记物 6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对孕产妇的影响 7 妊娠指导
• 与感染时期、易感人群的身体状况有关。
1 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 2 HBV简介 3 HBV的传播途径 4 HBV感染自然史
5 血清中乙肝标记物
6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对孕产妇的影响 7 妊娠指导
血清中乙肝标记物
• HBsAg(+),目前感染,患者或病毒携带者。 • 抗-HBs(+),曾感染或免疫,保护性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
20亿人感染过HBV
3.5亿慢性HBV感染者
约100万人/年死于HBV感染所致的 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
WHO2001年指南
HBsAg携带者中90%是围产期感染。 • 围产期传染给新生儿的危 HBeAg (+) 险性为70%-90%
HBeAg(-) • 围产期传染给新生儿的危 HBsAg(+) 险性为5%-20%
• HBsAg(+); • HBeAg (+) ;
• HBV-DNA载量高(>106IU/ml,107拷贝/ml);
• ALT水平正常; • 肝组织学无明显异常并可维持数年甚至数十年, 或轻度炎性坏死、无或仅有缓慢肝纤维化的进展。
免疫清除期
• HBV-DNA>2000 IU/ml(104拷贝/ml); • 伴有ALT持续或间歇升高;
袁冬兰
妊娠期乙型肝炎
HBV母婴垂直传播
1 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 2 HBV简介 3 HBV的传播途径 4 HBV感染自然史 5 血清中乙肝标记物 6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对孕产妇的影响 7 妊娠指导
1 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
2 HBV简介 3 HBV的传播途径 4 HBV感染自然史 5 血清中乙肝标记物 6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对孕产妇的影响 7 妊娠指导
• 与感染时期、易感人群的身体状况有关。
1 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 2 HBV简介 3 HBV的传播途径 4 HBV感染自然史
5 血清中乙肝标记物
6 妊娠期病毒性肝炎——对孕产妇的影响 7 妊娠指导
血清中乙肝标记物
• HBsAg(+),目前感染,患者或病毒携带者。 • 抗-HBs(+),曾感染或免疫,保护性抗体。
乙型肝炎病毒的流行病学
20亿人感染过HBV
3.5亿慢性HBV感染者
约100万人/年死于HBV感染所致的 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
WHO2001年指南
HBsAg携带者中90%是围产期感染。 • 围产期传染给新生儿的危 HBeAg (+) 险性为70%-90%
HBeAg(-) • 围产期传染给新生儿的危 HBsAg(+) 险性为5%-20%
• HBsAg(+); • HBeAg (+) ;
• HBV-DNA载量高(>106IU/ml,107拷贝/ml);
• ALT水平正常; • 肝组织学无明显异常并可维持数年甚至数十年, 或轻度炎性坏死、无或仅有缓慢肝纤维化的进展。
免疫清除期
• HBV-DNA>2000 IU/ml(104拷贝/ml); • 伴有ALT持续或间歇升高;
乙肝病例分析PPT课件

核衣壳成分,被HBsAg覆盖-血清中不易检出 可在感染的肝细胞表面表达 抗原性强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HBc
IgM提示HBV在肝内复制 IgG持续时间较长,只要感染过HBV,无论病毒是否被清除,此
抗体多为阳性。
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
游离于血清中 与病毒体的消长一致-HBV复制及血清具有强感染性的指标。
.
22
核苷酸类似物( NUC )
▪ 拉米夫定(lamivudine, LAM) ▪ 阿德福韦酯 (adefovir dipivoxil, ADV) ▪ 恩替卡韦(entecavir, ETV) ▪ 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 ▪ 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医源性传播
母婴传播
性传播
.
7
高危人群
▪ 母亲是HBV感染者的婴儿 ▪ 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 ▪ 吸毒者 ▪ 监狱犯人 ▪ 性传播疾病病人 ▪ 血液透析病人 ▪ 医护人员
.
8
Contents
1
疾病概述
2
实验室检查
3
预防与治疗
.
9
生化检查
▪ ALT/AST ▪ 胆红素 ▪ 血清白蛋白 ▪ 凝血酶原时间
TDF)
.
23
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 核苷(酸)类似物罕见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肾功
能不全、肌炎、横纹肌溶解、乳酸酸中毒等。
▪ 对治疗中出现血肌酐、CK或乳酸脱氢酶明显升
高,并伴相应临床表现者如全身情况变差、明显 肌痛、肌无力等症的患者,应密切观察,一旦确 诊为尿毒症、肌炎、横纹肌溶解或乳酸酸中毒等 ,应及时停药或改用其它药物,并给予积极的相 应治疗干预。
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HBc
IgM提示HBV在肝内复制 IgG持续时间较长,只要感染过HBV,无论病毒是否被清除,此
抗体多为阳性。
乙肝病毒e抗原 HBeAg
游离于血清中 与病毒体的消长一致-HBV复制及血清具有强感染性的指标。
.
22
核苷酸类似物( NUC )
▪ 拉米夫定(lamivudine, LAM) ▪ 阿德福韦酯 (adefovir dipivoxil, ADV) ▪ 恩替卡韦(entecavir, ETV) ▪ 替比夫定(telbivudine,LdT) ▪ 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
医源性传播
母婴传播
性传播
.
7
高危人群
▪ 母亲是HBV感染者的婴儿 ▪ 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 ▪ 吸毒者 ▪ 监狱犯人 ▪ 性传播疾病病人 ▪ 血液透析病人 ▪ 医护人员
.
8
Contents
1
疾病概述
2
实验室检查
3
预防与治疗
.
9
生化检查
▪ ALT/AST ▪ 胆红素 ▪ 血清白蛋白 ▪ 凝血酶原时间
TDF)
.
23
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 核苷(酸)类似物罕见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肾功
能不全、肌炎、横纹肌溶解、乳酸酸中毒等。
▪ 对治疗中出现血肌酐、CK或乳酸脱氢酶明显升
高,并伴相应临床表现者如全身情况变差、明显 肌痛、肌无力等症的患者,应密切观察,一旦确 诊为尿毒症、肌炎、横纹肌溶解或乳酸酸中毒等 ,应及时停药或改用其它药物,并给予积极的相 应治疗干预。
乙肝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0
基层医务工作者 如何做?
完整版ppt课件
21
♥ 正确定位自己。 ♥ 做好教育宣传。 ♥ 正确指导患者,负责任地就医引导。 ♥ 在现有条件下适当治疗。 做好预防。
完整版ppt课件
22
如何预防?
完整版ppt课件
23
乙型肝炎的预防
疫苗预防 阻断母婴传播 避免医源性传播
完整版ppt课件
感染恢复期,有免疫力,无传染 性 ①窗口期,抗-HBs即将出现; ②HBV感染已过 ①注射疫苗后;②遥远的过去有 过HBV感染
4
乙肝的常规检查
病毒学检查
❖ 表面抗原(HBsAg )及抗体(抗-HBs) ❖ e抗原(HBeAg)及抗体(抗-HBe) ❖ 核心抗原(HBcAg)及抗体(抗-HBc) ❖ 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103copy/ml)
● 若乙肝表面抗体(HbsAb)(+)定量< 10 ∕iu ∕ml → 24 小时内接种免疫高价球蛋白200u
● 若乙肝表面抗体(完整H版bppst课A件b)(+)定量> 10 ∕iu ∕ml 或 28 HbsAg(+) →不需要特殊处理
职业暴漏的预防
• (1)在进行有可能接触病人血液、体液的诊疗和护理操 作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必要 时进行手消毒。
完整版ppt课件
19
慢性乙型肝炎的管理指南
❖ 当应用口服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时,HBeAg阳性患者出现HBeAg血清学 转换后,分别检测HBV DNA 2次均为阴性,每次至少间隔 6个月,则可 终止治疗。HBeAg阴性患者的疗程尚不明确,但如果检测3次且每次间 隔6个月,均提示HBV DNA阴性,则可以考虑不继续治疗。
乙肝抗病毒ppt模板

HBV DNA + + +ALT >ULN - -年龄 >40 >40 - 疾病进展证据 有 抗病毒 肝活检 肝活检
其他因素
病毒因素
宿主因素
NAs长期治疗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外CHB指南或共识治疗目标为: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细胞癌 (HCC) 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正确认识NAs治疗的长期性,合理选择抗病毒药物、系统监测其疗效和不良事件并长期随访其临床转归,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替比夫定
恩替卡韦
聚乙二醇干扰素- 2a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IFN-
USFDASFDA
替诺福韦
Nas 与IFN-α治疗CHB的优缺点比较
ADV的肾脏毒性需要关注代偿期患者连续应用45年后肾脏毒性的发生率为3%,等待肝移植和移植后患者的发生率更高,每3个月监测血清肌酐和血磷水平是必要的,需要时可更频繁。ETV总体耐受性良好且耐药发生率较低,动物研 究中曾有肺部良性肿瘤的报道,但未在人体研究及应用中证实有报道ETV治疗基线MELD评分 ≥22的HBV相关肝硬化患者中出现乳酸酸中毒其风险。LAM的安全性总体较好,但耐药发生率相对较高,曾有报道出现横纹肌溶解。
目前我国尚缺乏规范、标准、统一的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不同的引物、不同的测序公司、不同的试剂盒,结果可能不同。因此,基因型耐药检测必须标准化、规范化,并用统一方法检测,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基因型耐药检测。只有用实时定量PCR才有可能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常用检测方法:①PCR产物直接测序法 ②PCR产物克隆测序法 ③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④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此外,还有基因芯片技术、限制性片段质谱多态性分析、焦磷酸测序法和深度测序法等。
其他因素
病毒因素
宿主因素
NAs长期治疗的必要性
目前国内外CHB指南或共识治疗目标为: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复制,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和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细胞癌 (HCC) 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正确认识NAs治疗的长期性,合理选择抗病毒药物、系统监测其疗效和不良事件并长期随访其临床转归,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替比夫定
恩替卡韦
聚乙二醇干扰素- 2a
阿德福韦酯
拉米夫定
IFN-
USFDASFDA
替诺福韦
Nas 与IFN-α治疗CHB的优缺点比较
ADV的肾脏毒性需要关注代偿期患者连续应用45年后肾脏毒性的发生率为3%,等待肝移植和移植后患者的发生率更高,每3个月监测血清肌酐和血磷水平是必要的,需要时可更频繁。ETV总体耐受性良好且耐药发生率较低,动物研 究中曾有肺部良性肿瘤的报道,但未在人体研究及应用中证实有报道ETV治疗基线MELD评分 ≥22的HBV相关肝硬化患者中出现乳酸酸中毒其风险。LAM的安全性总体较好,但耐药发生率相对较高,曾有报道出现横纹肌溶解。
目前我国尚缺乏规范、标准、统一的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不同的引物、不同的测序公司、不同的试剂盒,结果可能不同。因此,基因型耐药检测必须标准化、规范化,并用统一方法检测,根据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基因型耐药检测。只有用实时定量PCR才有可能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常用检测方法:①PCR产物直接测序法 ②PCR产物克隆测序法 ③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④线性探针反向杂交法。此外,还有基因芯片技术、限制性片段质谱多态性分析、焦磷酸测序法和深度测序法等。
乙型肝炎病毒ppt课件

二、基因组结构和编码蛋白
HBV基因组结构,1979年
• 根据HBV全基因序列差异≥8%或S区基因序列差异≥4%,目 前HBV分为A-H八个基因型。各基因型又可分为不同亚型。 我国主要是B和C。
• IFN治疗HBV应答率:A>D,B>C,A、D>B、C基因型是 否影响核苷类似物的疗效尚未确定。
• 65℃10h、煮沸10min或高压蒸气均可灭活HBV。
如何治疗?
能治愈吗?
★ 目前极少能治愈! ★ 是可以治疗的! ★ 病毒DNA整合于宿主肝细
胞染色体
谁需要治疗?
不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有以下情况者均需治疗: ★ 肝功能异常。
★ 有明显的肝炎症状:乏力、厌食、黄疸、肝区隐痛不适 等。
★ HBV DNA>103copy/ml)
抗病毒:目前尚无一种能迅速、直接杀死清除乙肝病毒的 药物,最好的抗病毒药物疗效也仅能达到50%左右。目前 国际医学界公认的治疗慢性乙肝有确切疗效的抗病毒药物 主要有两大类: 干扰素:重组人α-1b干扰素、α- 2a、 α-2b干扰素等。 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阿德福韦。
PCR反应过程
3’
5’
5’
3’
Primers
d.NTPs
Taq 酶
反应组分
变
性
3’ 5’
3’
Taq
5’
3’
退
火
5’
Taq
延
伸
3’
重
复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5’ 3’
5’ 3’
5’ 3’
3’
循环2 4个拷贝
5’ 3’ 5’ 3’
5’ 3’ 5’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area·
7
HBsAg
DNA基因组
E
HBeAg
核心抗原
HBcAg
HBV病毒粒子模型图
2020/12/9
·
8
nt2307 -1 -1623
2496nt
P area
843aa Protein P
·
prim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RNase H
9
HBsAg
DNA基因组
·
5' 5'
4
PromotePrrSoPm1o:ter SP2: nt2219-2n7t820809-3152
PntrPn1o2trm1o36om54t-oe13rt-3e1X7r8P4C4:P9:
·
5
C area
S area P area
5’ X area
Encoding area
·
6
1167 nt
E
HBeAg
核心抗原
HBcAg
HBV病毒粒子模型图
2020/12/9
·
10
636nt
C area
·
11
HBsAg
DNA基因组
E
HBeAg
核心抗原
HBcAg
HBV病毒粒子模型图
2020/12/9
·
12
462nt
nt1374-1838 29aa
X area HBxAg (Protein X)
·
13
Transcription products
3.5kb
Protein P&HBcAg&HBeAg
2.1kb
MHBS&SHBS
2.4kb
LHBS
0.8kb
Protein X
·
14
2020/12/9
·
15
Transcrip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
1
HBsAg
DNA基因组
E
HBeAg
核心抗原
HBcAg
HBV病毒粒子模型图
2020/12/9
·
2
HBV 的基因组
基因组结构: ·小环状、部分双股 HBV-DNA
·两条单链长度不等:
长链L:为负链,3.2kb;
短链S:为正链,约为长链 的 50 ~ 80%,
·长链5’端结合末端蛋白:为逆源自转录的引物,短链5’端与具有
帽子结构的短RNA结合,末端
蛋白和短RNA与病毒DNA复制
有关;
·
3
HBV 的基因组
·短链5’端的粘性末端与长链 5’端的缺口部位互补形成环 状结构;
两条链5’端间约240bp为粘 性末端。在长链的5'端和短 链的5’端互补区各有一个11 个碱基对的重复序列,分别 是DR1和D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