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1

合集下载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材料四:长期以来,官营作坊的工匠主要来自官奴婢、刑徒和征调 来无偿服役的民间工匠。在强制劳动、囚徒式管理下,工匠常常怠 工、逃亡和起义。
阅读材料,结合课文相关内容,思考:官营手工业有 哪些特点?有何作用和局限?
中国古代的官营手工业
优点
特点 资金雄厚,规模经 营 工匠技术经验丰富
作用
作用与局限 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 了条件 有利于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本课看点: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课程标准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古代中国手工业生产经营形态的特点
本课看点: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辉煌成就 1.冶金业的进步 2.纺织业的发展 3.陶瓷业的兴盛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经营形态 1.家庭手工业; 2.官营手工业; 3.私营手工业。
缺点 原料由官府提供,产 局限 品由官府调拨,不计 成本,不入市场。 工匠在工官监督下劳 动,职业世袭,世代 为官府劳作,受到官 府的强制劳动和超经 济剥削
缺乏竞争,弊端丛生。
引起工匠的激烈反抗。 促成官营手工业内部生 产关系的调整。
从西周时期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 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4)价格比丝绸低廉。
自主学习:中国古代的陶瓷技艺
中国古代在陶瓷业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试用表格 形式加以表述。 时代 新石器时代 东汉晚期 南北朝 隋唐 宋代 元代 明代 成就 彩陶、黑陶、白陶 青瓷 白瓷 制瓷为独立生产部门,形成南青北白两大体系 景德镇“瓷都”,各具特色的地方窑瓷 进入彩瓷生产时期:青花、釉里红 斗彩、五彩瓷 制瓷工艺更丰富,瓷器与丝绸
供自己消费、缴纳赋 税 个体农户的副业
地位
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 中,比重较 大 稳定小农经济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习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习题含解析岳麓版必修2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世界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说,没有任何的西方人在青铜器铸造方面能超过古代中国人。

中国青铜器铸造的鼎盛时期是在( )A.原始社会末期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解析: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相当成熟,展示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故选B项。

答案:B2.“小妇连宵上绢机,大耆催税急于飞。

今年幸甚蚕桑熟,留得黄丝织夏衣。

”此材料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 )A.麻纺织业B.丝织业C.棉纺织业D.造纸业解析:根据“绢机”“蚕桑熟”“黄丝”等信息分析可知,B项符合题意。

答案:B3.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畅销海外的手工业产品有( )A.丝绸B.钟表C.象牙制品D.青铜器解析:丝绸是中国畅销海外的手工业品,故A项正确。

中国古代的钟表业并不发达,故B项错误;中国并非热带地区,象牙制品并不是中国出口众多的手工业品,故C项错误;商周时期中国盛产青铜器,但是并没有大量出口国外,故D项错误。

答案:A4.“……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这首歌描述了始创于元代的( )A.白瓷B.青花瓷C.粉彩瓷D.珐琅彩解析:由“色白花青”“元代”可知是指青花瓷,元代进入了彩瓷生产时期。

答案:B5.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状态。

三者并存局面最早出现于( )A.夏商时期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解析:抓住关键信息“最早”,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状态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中国古代的手工业被官府垄断,C、D两项不符合“最早”的信息。

答案:B6.“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

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

”材料主要表明( )A.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B.自然经济受到了明显冲击C.重农抑商的观念有所淡化D.社会生产中出现雇佣关系解析:根据材料“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可知,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以织助耕,不能体现自然经济受到明显冲击;材料中没有商业和农业关系的叙述;虽然布匹产量较大,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雇佣关系。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时导学)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时导学)
重要商品。
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地区间的经 济交流和合作,推动了全球化进
程。
手工业技术的传播和交流,促进 了世界各地文明的互动和融合。
手工业对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手工业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丰 富了人类的文化艺术宝库。
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分工 和专业化,推动了社会进步和 发展。
手工业产品的设计和制作体现 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价值 取向,反映了社会文化的演变。
陶瓷业
粘土的开采和加工,制作陶瓷 胚体。
彩绘和上釉技术,增加陶瓷的 美观度。
烧制技术,使陶瓷胚体经过高 温烧制成为成品。
金属冶炼和加工
矿石的开采和冶炼, 提取金属。
金属表面的加工处理, 如淬火、抛光和镶嵌。
金属的锻造和铸造, 制作各种工具、武器 和饰品。
木工业
木材的采集和加工,制作各种家具、 建筑构件和工具。
05
手工业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手工业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
文化传承
手工业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通过手工艺品传递历史 、文化和艺术价值。
创造就业机会
手工业为农村地区提供就业机会,有助于缓解城市 就业压力。
满足个性化需求
手工业产品具有独特性和个性化,能够满足消费者 对品质和特色的追求。
手工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时导学)

CONTENCT

• 农耕时代手工业的背景和起源 • 手工业的主要类型和产品 • 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技术 • 手工业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 手工业的未来发展与挑战
01
农耕时代手工业的背景和起源
农业社会的发展
农业技术的进步
随着犁、镰、锄等农具的改进,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农业生 产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支柱。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一、背景和概述农耕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手工业得以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农耕时代,人们通过耕种土地和养殖动物来获得食物和原材料,同时也开始了对物质生活的追求。

手工业的发展在农耕时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为人们提供了各种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推动了社会的繁荣和进步。

本文将以农耕时代的手工业为主题,探讨手工业的发展历程、特点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通过对农耕时代手工业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演变和文明进程。

二、手工业的发展历程1. 早期手工业的出现早期手工业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农耕时代的起始阶段。

当人类开始耕种土地和养殖动物时,他们逐渐意识到自己可以利用工具和技术来改进农作物的种植和动物的养殖。

于是,人们开始制作简单的工具和器物,如石制工具、陶器等。

这些工具和器物的制作过程需要手工完成,因此可以看作是早期手工业的起源。

2. 农耕工具和农产品的生产随着农耕技术的进步,人们逐渐开始制造各种农耕工具,如犁、耙、镰刀等,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这些农耕工具的制作依然需要手工操作,因此手工业在农耕时代得以继续发展。

同时,农耕时代还出现了大规模的农产品生产和交流。

人们开始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并将他们交易和交换,使得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

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也需要手工操作,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3. 手工业的专业化和分工随着农耕时代的发展,手工业逐渐实现了专业化和分工。

人们开始将手工业分成不同的行业和工种,形成了专门从事特定工艺或制造特定产品的手工业工人。

例如,陶工、铁匠、纺织工等。

这种分工和专业化促进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不同的手工业工人可以专注于自己所擅长的领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他们之间也可以相互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手工业的进步。

三、手工业的特点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劳动密集型: 手工业的制作过程需要人们亲自动手,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

手工业的劳动密集型特点使得每个工艺品或产品的制作过程非常耗时耗力。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西周→明代前 期,占主导 春战出现, 明代中叶后 占主导。
官府统一管理、 官府专用、 不在市场 官营手工业 匠户集中生产 (征役制→雇募制) 流通 民间自主经营
私营手工业 明中后:
雇佣劳动
民间消费、 在市场流通 自己消费、 交纳赋税
家庭手工业
农户的副业
不占主导 始终存在。
课堂探究: 三、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知识卡片
冶炼燃料的演变
(1)【汉代】开始用煤做燃料,并用来冶铁。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2)【北宋】用煤冶铁很普遍 (3)【南宋末年】开始用焦炭冶铁 (4)【明朝】流行开来
独步世界的丝织工艺
中国是最早发明 丝织技术的国家
图说历史:
嫘祖
• 《史记》记 载:黄帝娶 西陵氏之女 嫘祖为妻, 1、【上古】开始养蚕缫丝 她发明了养 蚕,为“嫘 祖始蚕”。
农 耕 时 代 的 手 工 业 2、纺织行业的成就(丝、棉织品) 3、陶瓷行业的成就(陶器、瓷器) 经 营 方 式 1、官营手工业 2、私营手工业 3、家庭手工业 1、农业的补充与从属 特 征 2、历史悠久领先世界
3、多种经营形式并存
4、产生资本主义萌芽
感悟历史
以史鉴今
我自豪,我骄傲,我是中国人!
材料一:
1、农业的补充与从属
材料二: 古代中国的“世界名片”
两千多年前,当恺撒大帝身 着中国丝袍出现在罗马剧场的时 候,整个罗马都为之震撼了。使 用中国丝绸,成了一种时尚……
直到15世纪,瓷器在欧 洲还是稀世珍宝,17世纪, 中国瓷器风靡欧洲,价格 高于黄金。
2、历史悠久领先世界
材料三:
官府纺织作坊 民间冶金作坊 家庭纺织
2、【西周】丝织工艺突飞猛进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农耕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人类进步和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代,人们通过农耕活动获得食物,并逐渐形成了农业社会。

与此同时,人们开始逐步发展手工业,从而促进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

1. 农耕时代的背景农耕时代大约开始于公元前10000年,当时人类开始从采集社会转向农耕社会。

在农耕社会中,农业成为了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人们开始在固定的耕地上种植和养殖。

这种新的生产方式给人们带来了相对稳定的食物供应,并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从事其他活动,如手工业。

2. 农耕时代手工业的发展在农耕时代,手工业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之一。

人们通过手工制造工具、器具和其他生活用品,以满足自己的需求。

手工业的发展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也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2.1 农具制造在农耕时代,农具是人们生产农产品的重要工具。

人们通过手工制造石制农具,如石犁、石斧等,用于耕地、砍伐和收割。

农具的制造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还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农产品的丰富。

2.2 纺织业的发展随着农耕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养殖动物,获得羊毛、绒毛等纤维材料。

这促使着纺纱和纺织技术的发展。

人们通过手工将纤维材料纺织成线,并通过织布机制造布料。

纺织业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衣食需求,同时也成为了人们的经济来源之一。

2.3 陶器和瓷器制造陶器和瓷器的制造是农耕时代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通过采集和加工泥土,制造陶器和瓷器。

陶器和瓷器的制造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还成为了人们进行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

2.4 金属冶炼金属冶炼技术的发展是农耕时代手工业的重要进展之一。

人们通过手工熔炼和铸造金属,制造各种器具和工具,如铜制品、铁制品等。

金属冶炼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也为农耕时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机会。

3. 农耕时代手工业的意义农耕时代手工业的发展对社会的进步和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手工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

第4课 手工业

第4课 手工业
4.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课标要求: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 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
一、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
1、青铜时代: 时间:二里头文化时期(夏文化)到春秋时期 青铜铸造技术成熟的表现: 数量多、种类齐全、工艺精湛、造型生动。 2、冶铁、炼钢业的发展 成就: 春秋时期: 冶炼生铁和块炼钢 南北朝: 灌钢法(古代最先进) 影响: 钢铁器械用于农业生产,大大促进了 生产力的发展 3、冶炼燃料: 煤: 汉代开始用,北宋普遍用
(1)官府为什么要经营、控制手工业? 满足官府和皇室奢侈生活的需要;古代中国 以农立国,官府经营和控制手工业,有利于推行 重农抑商政策,加强中央集权。
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中国古代手工业有哪几种主要的经营方式? 哪种能代表古代手工业水平?
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
1.官营手工业及其衰落
(1)官府为什么要经营、控制手工业? (2)官营手工业经营有何特点?
南宋末开始用, 明朝流行 焦炭:
二、衣被天下——纺织业的辉煌成就
1.丝织业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①上古时代:养蚕缫丝 ②西周以后: 品种丰富、图案精美 ③汉代:远销欧洲,有“丝国”称号 ④唐代:缂丝技术 2.棉纺织技术 ①宋末元初 : 棉花种植范围扩大(边疆向内地) ②元代: 黄道婆全面革新技术,发明脚踏三锭纺车; 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③明代: 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思考:推动纺织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从中你 对农业与手工业的关系有何认识? 主要因素: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提高 关系:农业是手工业的基础,手工业反作用于农业
明代 清代
创造了 斗彩 和五彩瓷 。 创造了粉彩 和 珐琅彩 ,遍销全世界。
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高中历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PPT课件12

【高中历史】农耕时代的手工业PPT课件12


古代酒器,腹 椭圆,上有提 梁,底有圈足 兽头形盖,亦 有整个酒器作 兽形的,并附 有小勺 ~筹交错(酒 器和酒筹交互 错杂,形容宴 饮尽欢)。
14
牛形青铜觥
凤鸟纹青铜觥
透雕兽首贺銎斧
15
鎏金凸目纹短剑
鎏金菱片纹剑
16
错金兽面纹剑
云雷纹有翼剑
17
虎纹三角援戈
翼龙纹戈
银斑纹戈
族徽棘字铭戈
18



二、纺织业的发展
1、丝织业 2、棉纺织业
宋末元初 棉花种植传播 边疆到内地 明代后期,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元代
元明
推广先进纺织技术 棉纺织业兴起 脚踏三锭纺车 黄道婆 中心:松江
29
随堂练习: 马克思说,在18世纪珍妮纺纱机发明以 前,“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同时纺出两根纱的 纺织工人并不比找一个双头人容易”。而这 一局面在中国被打破是哪一时期( ) A唐代 B元代 C明清 D民国初年

19
青铜乐器兽面纹铙
铙与钟,都是古代祭祀 或宴飨时用槌敲击的青 铜乐器,它们的外表很 相似,由于铙年头早, 不多见,因此常人人把 铙误认为是钟。 左图铙深埋地下长达3 000余年不受侵蚀, 至今仍能发出清脆悦耳 之声,音色优美。专家 们赞誉说“实为我国古 代文化艺术不可多得的 瑰宝”。
20
21
(1)上古时代:养蚕缫丝
工艺发展 (2)西周以后:品种丰富 花色精美
(3)唐宋时期:缂丝技艺
汉代远销欧洲(丝国)
24
据史书记载,古罗马 人十分喜爱中国的丝织品, 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 执政官恺撒, 身穿丝袍出 现在剧场曾轰动一时。那 时期,身穿中国丝织品衣 服,成为罗马社会上层的 风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一、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
1.青铜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末期,约15个世纪
冶炼技术:炼渣含铜量仅为0.7%
特点:种类齐全、工艺精湛、造型生动
用途:礼器、兵器、乐器、饮食器、生产工具(少量)等
2.铁器时代:春秋时期开始
①冶铁工艺:从块炼铁到生铁(春秋时期)从块炼钢(春秋时期)到灌钢法(南北朝时期)
②冶铁燃料:煤:汉代开始,北宋普遍使用,最早发现和使用煤的国家
焦炭:南宋末年使用,明朝流行
(二)、衣背天下
1.丝织技术: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丝织技术的国家
(1)相传上古时代的黄帝时期发明了养蚕缫丝。

(2)西周以后,丝织工艺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3)汉代丝绸远销欧洲,使中国获得了“丝国”的称号。

(4)唐代出现缂丝技艺,使丝织品更加具有艺术神韵。

2.棉纺技术:
(1)宋末元初以来,边疆地区种植的棉花迅速向内地传播。

(2)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捍、弹、纺、织”技术,并发明脚踏三锭纺车,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3)由于先进技术的推广,江苏的松江在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

(4)明代后期,棉布已取代丝、麻、毛,成为主要衣料。

(三)、从烧陶到制瓷
(1)东汉晚期,人们已烧出了成熟的青瓷。

(2)南北朝时成功烧制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

(3)隋唐时期,白瓷进入了成熟期,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瓷器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用品。

(4)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全国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体系。

(5)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烧成了著名的青花和釉里红。

(6)明代,创造了斗彩和五彩瓷。

(7)清代,有了进一步发展,创造了粉彩和珐琅彩。

影响:由于陶瓷技术的进步,陶瓷从唐代起开始大量出口,取代丝绸成为中华文明的新象征。

四.官私手工业的消长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主要有私营和官营两种方式。

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明中叶以后,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1.官营手工业
(1)产生:西周时期。

(2)特点:
①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工匠集中在官府设立的作坊内生产,原
料由官府供给;
②职业世袭,依附关系强,后来由于商品经济和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官
营手工业内部的生产关系不得不加以调整,唐宋时期出现了雇募工匠。

(3)地位:
到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4)评价:
①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又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而众多富有经验和技术的工匠一起工作,加之对产品质量的较高要求和严格管理,推动了古代手工业技艺的提高;
②但官营作坊原料由官府提供,产品由官府调拨,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缺乏竞争,而且官营手工业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手段,常常引起工匠激烈反抗,导致产品质量低劣,生产效益低下,弊端丛生
2.私营手工业
(1)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私营工商业兴起。

(2)发展:
春秋战国以后,私营手工业在曲折中发展;明代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3)经营方式的变化:
①唐代以前,私营手工业生产主要以农民家庭副业和城镇家庭小作坊的形式进行;
②唐宋以来,私营手工业显著发展,农村家庭手工业的商品化程度大大加深,明朝中后期,手工作坊和手工工场日益增多,并从中孕育出了雇佣劳动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

五.古代手工业的基本特征
⑴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发展一直受农业发展的制约;
⑵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⑶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分工越来越细;
⑷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的转移而响应变化;
⑸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组织形式并存;
⑹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世界,产品远销欧亚非,广受欢迎;
⑺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手工业发展,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