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外动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外动力地质作用与沉积岩

§1.外动力地质作用

一、定义:大气、水和生物在太阳辐射下能、重力能和明引力能的影响下

产生的动,对地表所进行的各种作用。

结果:减小地表起伏、夷平高差。

二、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

(一)风化作用

岩石受外力作用后发生机械崩解和化学分解,破坏产物基本残留原地,使坚硬的岩石变为松散的碎屑及土壤。(化学风化、物理风化、生物风化)

(二) 剥蚀作用

岩石受外力作用而破坏,破坏产物同时被搬走。(侵蚀、刨蚀、潜蚀…….)

(三) 搬运作用

将风化、剥蚀物搬运到它处。(机械搬运、化学搬运、生物搬运)(四)沉积作用

搬运物在条件适宜的地方发生沉积,。条件适宜是指搬运能力减弱,如流水搬运泥砂时,流速减小时,动能减少,过载而沉积。化学沉积受化学反应规律支配,过饱和沉积胶体凝胶作用。CACO3+CO2+H2O Ca[HCO3]2

(五)固结成岩作用

松散沉积物(任何动力搬来的机械的或化学的)转变为坚硬的沉积岩。

沉积物是松散的,颗粒之间富含孔隙和水分,颗粒之间相互无坚密的连接力,从沉积物沉积岩经历以不几个阶段:

1.压固作用

上覆沉积物的重量作用于下部使其压实

(孔隙减少,水分排除,体积减小)。

2.胶结作用(只发生在碎屑沉积物中)

经压固后的沉积物仍有些孔隙(粒间),由胶结物质充真到孔隙中,使沉积颗粒胶结在一起变坚硬。

胶结物主要是化学沉淀物:硅质(SiO2);

铁质(Fe2O3.nH2O);

钙质(CaCO3);

(粘土矿物)

不同的化学成分的胶结物坚硬程度不同:硅质铁质〉钙质泥质

胶结类型可分为:接触式胶结,孔隙式胶结,基底式胶结。

图略

胶结类型不同坚硬程度不同:接触式胶结〉孔隙式胶结〉基底式胶结

1

2

3. 重结晶作用

在化学和生物化学沉积物中,沉积物埋藏后,在新的环境下,受一定温度和压力的影响(T<150°),矿物晶粒在原基础上增生、扩大形成较大晶粒紧密相嵌的过程。(石英、方解石等)。

4. 新矿物生长

沉积物中不稳定矿物在成岩过程中溶解或发生化学变化,形成新的稳定矿物使沉积变坚硬,成岩石作用T<150℃ P<14巴。

经过以上阶段,纵观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类型。实际上是岩石在地表环境下转变的几个阶段(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几个阶段),经过这几个阶段后形成了地表环境下稳定的坚硬的沉积岩。沉积岩是外动力地质作用的产物。

在外动力中,流水是极为重要的动力,是沉积物、沉积岩形成的主要场所,因此沉积岩可谓“水成”,相反岩浆岩可谓为“火成”。在地质学发展早期,300多年前,人们对地表岩石的形成曾有过“水成论”与“火成论”的一场论战,持续了三十多年。

“水成论”以德魏尔纳为代表,主张地球上岩石都是水中结晶沉淀的形成的。“火成论”以赫屯(英)为代表,主张地球岩石并非全由水成,主要是熔融岩浆冷凝而成。最终以“火成论”的胜利而告终。

§2 沉积岩的特征

沉积岩是次生岩石,地壳中第一块岩石不可能是沉积岩。

一、 矿物特征:特点是适应常T、常P的环境,

沉积岩形成于地表,必须适应常T常 P才能成为成分稳定的岩石。 常见矿物:石英、长石、白云母、方解石、粘土矿物、白云石、 鲕绿泥石、绿泥石等。

几乎无: 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适应高温高压环境)

二、 结构:(组成岩石颗粒的性质、大小、形态及其相互关系)

(一) 碎屑结构:常见结构类型

组成岩石的颗粒是机械沉积的碎屑物。

按碎屑屑大小分

砾状结构 >2mm

砂状结构 2-0.05mm 粗 2—0.5mm 中 0.5—0.25mm 来源

岩石碎屑

矿物碎屑

分选性——岩石中碎屑颗粒粗细均匀程度

好>75%; 中50-75%; 差<50% 磨圆度——碎屑颗粒棱角的磨损程度。

分为圆状、次圆状、次棱角状、棱角状。

分选性、磨圆度反映了搬运介质的性质及距离的远近。可以结构成熟度的高、低来综合描述。成熟度高说明分选性、磨圆度好搬运距离远;成熟度低说明分选性、磨圆度不好搬运距离近。

碎屑(颗粒)——机械成因;

胶结物——化学成因,Si质,Ca质,泥质;

基质(杂基)——机械成因。

(二) 非碎屑结构

晶粒结构(化学岩、碳酸岩)

三、沉积岩的原生构造

指沉积岩形成时所生成的岩石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

(一)层理构造

1.概念——指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及颗粒形状等沿垂向的

变化而显示出来的成层现象。

层与层的差异,是由于不同时期沉积作用的,环境及性质的变化而造成的,每一层为同时、同沉积条件下形成的,所以表现为层内的均一性,而层间由于条件变化,表现为差异性。

分隔不同性质的沉积层的界面称层面,面标志着沉积作用的短暂停顿或间断.每层顶、底面垂直厚度为层厚,根据厚度不同分:

块层>1米;中厚层0.5-0.1米;

厚层1-0.5米;薄层0.1-0.01米;纹层<0.01米。

2. 主要层理类型

水平层理:层面平行(原始水平)

细碎屑岩中常见(泥岩、粉砂岩),反映水动力弱,低能,深水环境。

交错层理:

韵律层理:

实验课:常见沉积岩的原生构造

实验课:常见沉积岩的观察与鉴定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