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5
古诗《劝学》诗12首其五

劝学古诗12首1、《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蒙学园: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
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
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
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
2、《金缕衣》唐代:佚名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蒙学园: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
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
可是,它使得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
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
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露。
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
因此,若作“行乐及时”的宗旨看似乎低了,作“珍惜时光”看,便摇曳多姿,耐人寻味。
3、《劝学诗》唐韩愈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蒙学园:读书学习,只担心学得不够多;领会要义,只怕悟得不透彻.人最怕认为自己学得差不多够了,从而(骄傲自满)停止学习,已经学了的东西最怕不能掌握,不会付之实践.4、《题弟侄书堂》唐代: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蒙学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首联先叙侄子虽未入仕却能于世道纷乱之时谨守礼道,勤奋修业。
诗人以此来刻画书堂主人独特的精神风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他信守儒家尊奉的道德规范,重视修身立德,“家山虽在干戈地”,仍要“常修礼乐风”。
对比之中既明弟侄的勤勉好学,更显其卓然的高洁品格。
白首方悔读书迟的全诗

白首方悔读书迟的全诗一、原文:《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二、衍生注释:1. “三更”和“五更”:这是古代的计时说法。
三更相当于现在的晚上11点到1点,五更就是凌晨3点到5点。
说明学习要早起晚睡,很勤奋刻苦的。
2. “黑发”:代表年轻的时候,人年轻的时候头发乌黑,这里指大好的青春年华。
3. “白首”:指头发变白,就是年老的时候。
三、赏析:- 主题:这首诗的主题就是劝学,激励人们要趁着年轻年少的时候勤奋读书学习。
- 情感:诗中蕴含着一种急切且诚恳的情感。
诗人好像一个长辈,苦口婆心地告诫晚辈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字里行间充斥着对人们珍惜时光,勤奋向学的期望。
- 表现手法:这首诗最大的表现手法就是对比。
“黑发”与“白首”进行对比,年轻的时候不知勤奋,老了才后悔,鲜明地突显出年少勤学的重要性。
而且用具体的时间“三更灯火五更鸡”,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刻苦读书的场景。
四、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颜真卿。
他可是唐朝的大书法家呢。
不过他不仅仅字写得好,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和忠臣。
他为人刚正不阿,在当时的朝廷很有威望。
他写这首诗大概也是基于他自己对知识的重视以及他一生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吧。
五、运用片段:- 场景一:在学校的毕业典礼上,校长对即将毕业步入社会的同学们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啊,就像颜真卿在《劝学》里说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你们现在年轻有很多机会学习,到了社会上也要保持学习的好习惯,可别等老了才后悔在该学习的时候没好好学习呀。
”- 场景二:老张看到儿子在家里天天玩游戏,不务正业。
他就教育儿子说:“你看看你一天到晚就知道玩,这大好年华就这么浪费。
你要知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呀。
你要是现在不努力读书,将来有哭鼻子的时候。
”- 场景三:在社区读书分享会中,小赵提到自己最近读书特别努力,说:“我现在才真正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意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意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意思: 1、不知道要好好学习,知识要靠积累; 2、直到年老,才后悔没有好好读书。
这句话出自宋代诗人颜真卿的《劝学》诗。
黑发不知勤学早是指少年的时候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了老了才后悔读书太晚。
全文为: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由这首诗我们知道这是一首教育人珍惜时间的古诗。
劝诫我们从小就要勤奋学习,不能贪图玩乐。
写诗时作者颜真卿正在长安当监察御史,他忠耿正直,常常弹劾奸臣,后来得罪了杨国忠,被贬为湖州长史。
这首诗就是他被贬官以后,在赴任途中写给他儿子颜惟鲁的。
诗中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少年时期由于光阴易逝,学问和技艺很容易学到手,但是到老的时候再想学习,却已经晚了。
所以,只要年轻时勤奋学习,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学有所成。
告诉我们时间过得飞快,一定要抓紧时间努力学习,掌握过硬的本领,这样即使年纪大了,也不至于后悔。
从这首诗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体会更深刻。
白首方悔读书迟是指人们已经到老了,才感到要好好读书,为时已晚。
用来劝诫那些年轻时没有好好读书,而年老时又想重新拿起书本学习的人。
前两句写的是及时努力,不要荒废大好时光。
后两句劝诫不要等到年老了才想到读书,这时才想读书已经太晚了。
也用来劝诫年轻人,要珍惜时间,勤奋读书,不要像颜真卿一样,等到老了才醒悟,可惜那时已经太晚了。
这是一首传世名篇,通过对比鲜明的形象,阐述了人生的一个重要主题,一个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
此诗一开始,诗人就运用直叙的方式,摆出一副长者的口气,向侄孙辈晓喻利害,讲明道理,希望他们从小立下上进的志愿,鼓励他们珍惜青春年华,及时努力,不可虚度光阴。
从第三句起,表达出希望后辈牢记在心并切实做到的语气,最后一句告诫,更有着言尽而意无穷之妙,如余音袅袅,回味无穷。
读书的七言古诗句

读书的七言古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读书的七言古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读书的7句诗全文1、劝学唐代:颜真卿3更灯火5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每天3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不知道早起勤奋学习,到老了懊悔读书少就太迟了。
2、焚书坑唐代:章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译文:焚书的烟雾刚刚散尽,秦始皇的帝业也随之灭亡,函谷关和黄河天险,也锁守不住始皇的故国旧居。
焚书坑的灰烬还没冷却,山东群雄已揭竿起义,起义军领袖刘邦和项羽,原来都不读书!3、读书宋代陆游归志宁无5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2万言。
译文:归乡隐居的志向就算没有那5亩田园也依旧如故,读书的本意原是为了黎明百姓。
灯下读书,眼神已不比从前,却还是阅读完了两万的蝇头小字。
4、柏学士茅屋唐代:杜甫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5车书。
译文:观茅屋户外,那祥云如车盖1样密密地聚集,秋水顺着道路,如大水决渠1样地湍急流去。
自古以来荣华富贵必定从勤苦中得到,有识之男应当如柏学士1样去博览群书,以求功名。
5、清明宋代:王禹偁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译文:无花无酒的度过清明节,那萧索的兴致如同居于山野庙宇的和尚1样。
昨天从邻家讨来新燃的火种,破晓时就在窗前点灯,坐下来潜心读书。
2.读书的古诗律诗读书的古诗 1、《劝学》唐·颜真卿 3更灯火5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白鹿洞诗》唐·王贞白读书不觉春已深,1寸光阴1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3、《观书有感》宋·朱熹半亩方塘1鉴开,天光月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读书有所见作》清·萧抡谓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 白发不知勤学早解析及出处

语文基础知识积累- 白发不知勤学早解析及出处作品原文《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译文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
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写作背景颜真卿3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督学。
颜真卿也格外勤奋好学,每日苦读。
这首诗正是颜真卿为了勉励后人所作。
作品赏析《劝学》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
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的诗歌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
第二句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
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
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
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首诗深入浅出,自然流畅,富含哲理。
核心是“黑发早勤学,白首读书迟”。
作为有志气的人,要注意抓紧时间读书学习修身养性,最好的读书时间是在三更五更,晨读不息;而且只有年年月月刻苦坚持,才能真正学到报国兴家立业的本领。
从学习的时间这一角度立意,劝勉年轻人不要虚度光阴,要及早努力学习,免得将来后悔。
诗人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的态度方法等角度立意,希望人们重视后天学习,以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勤学好问的5个字的诗句

勤学好问的5个字的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勤学好问的5个字的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有关勤学好问的诗句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颜真卿《劝学》释义: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懊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两汉《乐府诗集· 长歌行》释义:少年人假如不准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懊悔1生。
3、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宋代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释义: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往往要到老年才取得成就。
4、准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魏晋陶渊明《杂诗》释义: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消逝,并不等待人。
5、少年易老学难成,1寸光阴不行轻。
——宋代颜真卿《劝学》释义:青春的日子10分简单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胜利,所以每1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
6、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唐代孟郊《劝学》释义:人也是这样,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把握学问;假如不学习,学问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7、读书不觉已春深,1寸光阴1寸金。
——唐代王贞白《白鹿洞诗2首》释义:不知不觉中春天又快过完了,每1寸光阴就犹如黄金1般宝贵。
8、卿今当涂掌事,不行不学!——宋代司马光《孙权劝学》释义:你现在当权管事,不行以不学习!9、君子曰:学不行以已。
——先秦荀子《劝学》释义:君子说:学习不行以停止的。
10、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宋代刘过《书院》释义:努力学习就像是用力气去耕田,勤劳、懒散只有自己会知道。
2.写五句勉励人们勤学好问的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宝剑峰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向前走,不知路远;不努力学习,不明白真理聪慧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谚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章而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培根重复是学习之母。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如今,我们身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知识和信息。
然而,知识的获取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去学习和积累。
因此,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句格言告诉我们,年轻的时候应该多读书、多学习,因为年轻时的知识积累和技能培养会给我们的人生带来巨大的回报。
在我的人生旅程中,我亲自体会到了这句格言的深意。
刚上学的时候,我并没有认真对待学习,总是追求玩乐和享受生活的快乐。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意识到自己的懒散和浪费。
当我看到一些同龄人通过勤奋学习所取得的成绩和发展时,我开始后悔自己的懒惰和放任自己。
于是,我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用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存在。
我开始努力学习,不论是学校课程还是自己喜爱的领域。
我学习书籍、网课、参加学术讲座,尽一切可能获取知识。
我不再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而是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中。
我的黑发虽然不年轻,但我相信通过不断学习,我一定能够弥补自己的过失。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发现这种改变对我的人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学习使我拥有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在学术领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还帮助我提升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我深刻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它与人生中的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
其次,学习使我变得更有自信。
当我感受到自己不断进步和成长的时候,我变得更加自信和积极。
这种自信能够帮助我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在困难面前不退缩,而是勇往直前。
这种自信不仅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最重要的是,学习使我更加看清自己和世界。
通过学习,我逐渐明白自己的兴趣和激情所在,并为之努力奋斗。
我发现世界如此广阔而有趣,每一天都充满了学习和发现的机会。
我意识到自己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
因此,这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对我而言不仅是一句格言,更是一种警醒和激励。
[白首方悔读书迟上一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意思5篇
![[白首方悔读书迟上一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意思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84be77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fd.png)
[白首方悔读书迟上一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意思5篇(1)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意思]我的读书体会我的读书体会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句读书名言是颜真卿写的。
我知道这句名言的意思以后,努力地学习,但是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时为什么会烦恼。
开学的那天,老师对我们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不但带给我们快乐,而且带给我们知识。
”老师说的话我铭记在心中,偶尔我会想起老师说的话来。
我看过许多精彩的故事书,有《小红帽》、《七色花》、《灰姑娘》…故事《小红帽》中的主人翁用自己的勇敢与智慧救了她的外婆。
《七色花》又让我浮想联翩,《灰姑娘》经历了她悲惨的人生。
我看得如醉如痴,深深地被故事吸引了,我和故事中的主人公一起喜怒哀乐。
我的读书体会是:书,不但给我们知识,而且也给了我们快乐;书就像一位挚友,只有在挚友的心中我们彼此认识,而这位挚友正是陪伴我们终生的一本好书(2)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意思]关于读书作文400字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是唐代诗人颜真卿写的《劝学》诗。
它是用来奉劝人们:好男儿应该用心、勤奋读书,否则年老的时候再后悔年轻的时候没有好好读书,就没有什么用了,时间不会倒流。
从我知道这首诗的意思后,就喜欢上读书了。
我现在给各位来推荐一本好书。
它叫“作文典藏”是夏保年编写的,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里面的作文,简直是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里面包含了九种类型的作文,有:写人的、写事的、写景的、想象的、感想的、环保的、书信体的、看图的。
真是让我爱不释手。
其中有一篇作文写的既幽默又具体。
就让我来给你们说说吧!文章说了:活动课上“我”来到操场上和别人打羽毛球,刚开局,就被老师带去打针,一个女孩说:“班长带个头吧。
”“我”说:“女士优先,男士靠边嘛!还是你们先打吧。
”老师说:“班长一定要先打,给后面的同学带个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读书,我成长”交流会
一、几条有关读书的名言:
1、书是良药——汉朝的刘向说:书犹药也,善 读可以医愚。 2、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像 交了一个益友。 3、书是面包——(俄)高尔基说:我扑在书籍 上,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4、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5、不去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
华罗庚“猜书”
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当他拿 到一本书时,首先要对着书思考一会, 猜想书的布局谋篇,斟酌完毕再打开 书。如果作者的思维与自己的猜想一 致,他就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 法”,不仅节省了读书的时间,而且 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 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劝学》 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 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他劝诫人们要勤奋学习, 不要错过读书的好时光。 晚唐诗人杜荀鹤,酷爱学习,他写有一首优美的 《闲居书事》诗:“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 中。少年辛苦终事成,莫向光明惰寸功。” 宋代爱国诗人陆游,对读书情有独钟,他写过多 首关于读书的诗。其中有千古流传的《冬夜读书示子 聿》诗:“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 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诫儿子,只从书 本上得来的知识还是片面的,更重要的是要亲身实践。 宋代哲学家朱熹,写有一首富有哲理的《观书有感》 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 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把读书和人的知
袁枚“吃书”
清代诗人袁枚说:“读书如 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 吃者生痴瘤。”袁枚自然是 善吃者。“善吃”就是咀嚼 得法,品味有方,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李时珍“啃书”
李时珍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医,22岁 当医生,博采经方、单方、验方,外 治内服,疗效显著。他发现《本草》 错误很多,品种不全,决心重修。经 27年辛勤劳动。“啃书”无数,遍访 名山大川,搜集药物1289种,插图 1160幅,处方11096个,于1578年完 成《本草纲目》。
能有什么鉴别力。——赫尔岑(俄哲学家、思想家 )
几条有关读书的名言
• • • • • • •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6、一日无书,百事荒废。 7、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 秀。——(英)弗兰西斯.培根
犹太人好读书,爱看报。以色列全国500万人口,平 均每5人有一份耶路撒冷邮报。该报每日48版,年定 价180美元,发行100万份。每个村镇都有优雅的图 书馆和阅览室,人均占有图书馆和出版社居全球首 位。 犹太人的家教很重视读书。当孩子稍微懂事时,母 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 小孩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让孩子意识到书本是 “甜”的,从小爱书。犹太家庭的孩子,几乎都要 回答大人这样一个问题:“有一种没有形态、没有 颜色、没有气味,任何人都抢不走的宝贝,你知道 是什么吗?”要是孩子回答不出来,大人就会告诉 他:“孩子,它比金子、宝石更值钱,只要你活着, 它就永远跟着你,它———就是智慧。”犹太人历 来尊崇学者,使教师和学者得到极高的声望。对一 个犹太家庭来说,没有比家庭中有一名或几名博士 更为荣耀了。可见犹太多伟人不是说 现代意义上的第一个“读书节”,最早 可追溯到1926年西班牙国王首次设立的“西 班牙自由节”。 4月13日是加泰罗尼亚地区大众节日 “圣乔治节”。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 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象征 着知识与力量。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 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 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由此相沿成习。
犹太人读书的启示
犹太人不论在以色列或世界其他地方,都有非凡的成就。 近代和现代史上就出现了诸如海涅、贝多芬、门德尔松、 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卓别林、爱伦堡、毕加索、 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据资料统计,从1901—1970 年的70年间,每百万人口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犹太人为 0.64,非犹太人为0.023。 犹太何以多伟人和才人?并非他们有特别的脑袋瓜。爱因 斯坦的头颅经科学家检验,脑容量比一般人还少。世界专 家们一致认为:犹太人对教育的高度重视,是出伟人和才 人的根本原因。犹太人每个家庭的父母,为了子女的求学, 往往不惜倾家荡产;国家和政府对教育也有严格的规定和 优惠政策。以色列的《义务教育法》规定5—16岁的儿童少 年必须接受义务教育,如本人愿意,到18岁仍可享受免费 教育。重视教育,成了犹太民族的优良传统。
1995年11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23日 定为“世界读书日”这一天各地的 书店都悬挂出醒目的庆祝标志-- 一本打开的书,中间是一颗心。巧 合的是,4月23日也是英国著名作 家塞万提斯、莎士比亚、维加3位 著名文学大师的辞世纪念日。
1996年开始,美国将每年四月定为 “全国诗月”。 英国政府接受了“世界图书日”的倡 议,在每年3月6日举行读书节活动。 “世界读书日”的目的是鼓励人们尤 其是年轻人发现读书的乐趣,并以此 对那些推动人类社会和文化进步的人 们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示感谢和尊重。
王亚南“绑书”
我国第一个翻译《资本论》的经济 学家王亚南,1933年,他在从红 海向欧洲驶去的船上,因遇海浪, 大船颠簸得叫人无法站稳,他便请 餐厅的服务员将他绑在椅子上。服 务员以为他怕摔倒,便照办了,谁 知他却开始聚精会神地读起书来。
闻一多“醉书”
诗人闻一多新婚那天,亲朋好友一大 早就拥入家门前来贺喜。可好久不见 新郎出来,人家都以为他更衣打扮去 了。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门时,人 们才在书房里找到他。他仍穿着那件 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兴味正浓。 于是家人都说这个大喜时刻不能让他 看书,因为他一看上书就会“醉” 。
读书现状:
中外学生读书量差距: 犹太人平均每年每人读书64 本; 前苏联平均每年每人读书55本; 美国人平均每人每年看书21本; 日本人平均每人每年看书17本; 而我国平均每人每年不到3本。
中国名人书趣
王夫之“嫁书”
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王夫之,一生 著书224卷。有一年,他的大女儿出 嫁,王夫之高兴地捡起一只箱子, 说嫁妆都备齐了。有人打开一看, 原来是满满一箱书,王夫之对大家 说:“这就是我多年来为女儿操办 的嫁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