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

合集下载

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生态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生态学的定义1.生态学(ecology)是研究生物与周围环境和无机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的科学。

(E.Haeckel,1866)它包括4个层次的内容:生态学的定义还有很多: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怎样生活和它们为什么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的科学。

(埃尔顿,1927)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的分布和多度的科学。

(Andrenathes,1954)生态学是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科学。

(E.P.Odum,1956)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

(马世骏,1980)生态学是综合研究有机体、物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科学。

(E.P.Odum,1997)二.生态学的形成与发展理论上:概念上的提出—→论著的出版—→学科的形成。

时间上:萌芽时期—→近代发展:4大学派的形成—→现代发展:生态系统、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

实验技术上:描述—→定性—→定量—→模拟。

(1)生态学萌发阶段(时期)公元16世纪以前:在我国:公元前1200年《尔雅》一书;公元前200年《管子》“地员篇”;公元前100年前后,农历确立了24节气,同时《禽经》一书(鸟类生态)问世;《本草纲目》。

在欧洲:公元前285年也有类似著作问世。

(2)近代生态学阶段(公元17世纪—19世纪末)建立时期:17世纪后生态学作为一门科学开始成长。

1792年德国植物学家C.L.Willdenow出版了《草学基础》;1807年德国A.Humbodt出版《植物地理学知识》提出“植物群落”“外貌”等概念;1798年T.Malthus《人口论》的发表;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1866年Haeckel在他的著作《普通生物形态学》中首先提出ecology一词,并首次提出了生态学定义。

1895年E.Warming发表了他的划时代著作《以植物生态地理为基础的植物分布学》(1909年经改写成《植物生态学》)。

生态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态学名词解释大全

生态学名词解释大全生态学(Ecology)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领域。

它关注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物种与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能量在生物系统中的流动。

生态系统(Ecosystem)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体和其非生物环境组成的一个特定地点或区域。

它包括所有生物和非生物成分,它们在特定环境中相互作用,产生特定功能和生态过程。

种群(Population)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特定地区内共同生活的个体的集合。

种群的大小、密度和组成取决于出生、死亡、迁移和繁殖等因素。

栖息地(Habitat)栖息地是指生物种群或个体居住和繁殖的特定地理区域。

栖息地提供食物、水和庇护所,并满足物种生存和繁衍的需要。

群落是指同一区域内各种不同物种共同生活和相互作用的群体。

群落的组成取决于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共同生存所需的生态因素。

共生(Symbiosis)共生是指两种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其中两者从中获益。

共生可以是互惠互利的,也可以是一方获益而不损害另一方的。

食物链(Food Chain)食物链描述了一个生物通过食用其他生物得到能量的步骤。

它通常包括多个级别,从生产者(植物)到消费者(动物)再到更高级的消费者,形成能量转移和传递的链条关系。

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生态足迹是指个人、组织或社会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和影响。

它衡量了消耗或污染资源的数量,并将其与地球提供的可持续资源量进行比较。

濒危物种(Endangered Species)濒危物种是指目前数量很少,并且有面临灭绝威胁的物种。

它们的减少主要是由于栖息地破坏、过度捕捞或气候变化等因素导致的。

生态工程(Ecological Engineering)生态工程利用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来恢复、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

它包括使用植被、建设人工栖息地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法来维护生态平衡。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生态学名词解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什么是生态学?

什么是生态学?

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它主要关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关系,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对生物种群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介绍生态学的内容和意义。

一、生态学的研究对象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物种、种群、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等。

物种是生态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单元,它指的是具有共同形态、生理特征和遗传特征的个体群体。

种群是指同一物种在特定地区范围内的一组个体的总和。

生物群落是由多种不同物种构成的群落,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稳定的系统。

生态系统则由生物群落和与之相互作用的非生物要素组成,包括土壤、空气、水等。

二、生态学的重要理论生态学的理论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位、食物链、能量流动和营养循环等。

生物多样性指的是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所占据的特定位置和角色,它受到物种自身的特性和环境的影响。

食物链是描述生物组织和能量流动的链条,它显示了食物关系和营养传递的方向和级别。

能量流动指的是在食物链中能量从一级营养者到下一级营养者的传递过程。

而营养循环则是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循环和再利用过程。

三、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实验室实验和数学模型等。

野外调查是生态学家们对生物和环境进行观察和记录的过程,通过采集样本和测量数据来获取信息。

实验室实验则是在受控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实验,以便研究特定变量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数学模型是使用数学工具来描述和分析生态过程和系统的方法,它可以帮助生态学家预测和理解复杂的生态现象。

四、生态学的意义和应用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的思路和方法,预测和避免环境问题的发生。

生态学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和物种灭绝等重大全球问题。

此外,生态学还为生态旅游、生态农业和生态工程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生态学

生态学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生态学: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2.全球变化: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异乎寻常的人类生态环境的变化,当今科学界、各国政府及公众广泛关注的全球环境变化。

3.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二、简答题1.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1)系统生态学的研究成为主流。

系统理论成为生态学的方法论基础。

2)从描述性科学走向实验、机制和定量研究。

自计电子仪,同位素示踪等广泛应用于生态学研究。

3)现代生态学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

宏观发展到景观生态学、区域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微观发展到分子生态学、化学生态学。

4)应用生态学发展迅速,实践应用性更强。

生态学不再是一门解释自然的科学,而是改造自然的工具。

生态学与其他学科有诸多结合,出现了新的概念。

5)人类生态学的兴起和生态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

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生物圈进化发展进入了智能圈,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越发突出,由此要求生态学的研究从其他生物到人类为主体,出现了人类生态学、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什么是全球变化?论述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

(生态学任务)1)全球变化:由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造成的,出现在全球范围内的,异乎寻常的人类生态环境的变化,当今科学界、各国政府及公众广泛关注的全球环境变化。

2)主要问题:全球变暖、酸雨、臭氧层的破坏、荒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安全问题。

3.论述生态学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1)生态学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目标,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实现手段。

经济持续是保障、资源持续是基础、社会持续是目的。

2)生态学的方法论(如系统观、整体观、综合观、进化观及层次观)是进行可持续发展决策和战略选择的主要思维方式。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是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其研究内容涉及生态系统的构成、演变及其对地球生物圈的影响,是解决生物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要科学基础。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位。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一个动态的整体,一般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前者是自然界的,如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后者是人类创造的,如城市公园、农田等。

生态系统内部的活动都是相互作用的,包括物质和能量的流动、营养循环、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

群落结构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大小、密度、分布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它反映了物种间资源的利用和竞争关系。

物种多样性是指生物物种的种类丰富性和多样性,包括生物的种类数量、生物的细分类型、生物的原始适应性等。

它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对生命系统的保护和经济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位是物种在生态系统内所占据的一种独特的地位,包括所处空间范围和所利用的资源类型等。

每个物种都占有其独特的生态位,通过竞争和互惠的方式实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态学的应用生态学的应用包括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红利的实现、生态旅游等等。

生态环境保护是生态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可以通过规划和管理自然保护区、保护重要生物多样性地区和饮用水源地的方法实现。

生态红利指的是给予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可以通过开发绿色产业、环保产业等方式实现。

生态旅游也是生态学的应用之一。

生态旅游是指以自然景观和文化为主要吸引力的旅游形式。

它能够通过有效管理和维护旅游地的环境、开发旅游产品、提高旅游乡村的旅游服务质量等方式,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生态学的应用具有广泛的领域和具体的实践意义,可以有效满足人类社会对于生态环境的需求,其研究成果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极好的支撑。

什么是生态学?

什么是生态学?

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个体与它们周围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随着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变化,生态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那么,什么是生态学呢?一、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指研究动植物及其生境之间相互关系及其对生态系统运作的影响的一门学科。

它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科学,涉及生物学、地理学、土壤学、化学、数学等多个学科。

二、生态学的研究内容1.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生物、环境(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和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系统。

研究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2.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物种的丰富性、组成和各自间的关系以及生物和非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生物多样性是为了了解生态系统中物种组成、丰富性和数量的变化规律,以及这些变化的影响。

3.生态过程生态过程指生物的生产、分解、消费和利用等基本生态活动,包括有机物分解、光合作用、生态链等。

研究生态过程是为了揭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规律,以及一些重要环境污染的物质转化和分布规律。

4.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引起的空气、水、土壤污染以及噪声等各种污染。

生态学家可以通过研究环境污染对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来探讨环保手段,推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三、生态学的应用价值1.生态工程生态工程是指利用生态学原理,构建生态系统,用于改善环境质量、恢复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的一种综合性治理手段。

通过生态工程,我们可以修复荒漠化区域、治理土壤侵蚀、改善水源地水质等。

2.可持续发展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发展需求的基础上,保持生态平衡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满足子孙后代的需要。

因此,生态学的研究可以指导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之间的协调与统一。

3.环境保护和环境政策研究环境污染和运营规律能够为环境保护和环境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生态学家的研究成果将推动环保法规、标准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实现生态文明建设。

总之,生态学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学科,它从微观到宏观、从生物到自然环境都在系统地探讨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态学基础知识

生态学基础知识

生态学基础知识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它关注着自然界中生物体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及其管理和保护。

本文将介绍生态学的基础知识,包括生态学的定义、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一、生态学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及其演化关系的学科,它研究的对象包括从微观的个体到宏观的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的生物组织和生物环境。

生态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到生物进化、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等多个方面。

二、生态学的基本概念1. 生态系统:指的是由生物群体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如森林、河流、湖泊等。

生态系统有着各种功能,如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

2. 群落:是指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具有相同或相近生态适应特点的各种生物的群体。

群落中存在着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如竞争、共生等。

3. 种群:是指在同一地理区域内,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总和。

种群中的个体可以通过繁殖来维持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和其他生物的影响。

4. 生态位:是指一种物种在特定环境中与其他物种相互作用的方式和角色。

每个物种都占据着特定的生态位,通过与其他物种的竞争或合作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繁衍。

三、生态学的研究方法1. 观察法:生态学的观察方法可以通过对自然界和人工实验的观察来获取数据和信息。

观察法是生态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观察可以收集到物种组成、生境特征、行为表现等数据。

2. 实验法:实验法是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控制和改变某些环境因素,观察物种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从而研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等问题。

3. 数学模型:数学模型是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量化工具,通过建立数学方程来描述和模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数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生物种群的动态变化、物质循环等复杂生态过程。

四、生态学的应用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在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生态修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生态学的研究,可以提供科学依据和解决方案,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的定义
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研究的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具体来说,生态学研究的是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处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过程。

因此,生态学被认为是一门跨学科
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物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

生态学主要分为两个分支:自然生态学和人类生态学。

自然生态学主
要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群落与它们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而人类生
态学则更加注重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护和管理这些
环境资源。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以及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对自
然资源和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这使得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成为
了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

因此,研究和应用生态学原理已成为解
决这些问题不可或缺的手段。

在实际应用中,生态学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渔业、环境保护等
领域。

例如,在农业领域,生态学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管理土壤和水
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在林业领域,生态学可以帮助保护森林生态
系统的平衡和多样性;在渔业领域,生态学可以帮助管理和保护水产
资源;在环境保护领域,生态学可以帮助评估环境污染的影响以及制
定相应的治理方案。

总之,生态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学,它研究的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中各种生物群落与它们所处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为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学1、如何理解生物与地形的协同进化?2、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范围?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规律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其研究对象是生态系统和生物圈内各组织层次中组成成分之间,尤其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研究内容为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和全球生态学。

3、环境问题是怎么产生的?人口剧增,滥用资源,开垦过度,不合理开发利用。

4、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研究层次上向宏观和微观两极发展;系统生态学的研究称为主流;从描述性科学走向实验、机制和定量研究;应用生态学发展迅速,实践应用性更强;人类生态学的兴起和生态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

5、什么是环境,地球环境分为哪几部分?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或生物群落体以外的空间以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群体生存的一切事物总和。

地球的环境可分为对流层、水圈、土壤圈、岩石圈、生物圈。

6、种的生态幅及其制约因子有哪些主要规律?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即生态幅。

7、你熟悉的生物节律与周期现象有哪些?其机制是什么?光周期现象(光照长短变化)温周期现象(昼夜温差不同)8、你如何理解指示植物?指示植物具有高效性、敏感性等特征,但也存在一定问题。

生物的指示作用是普遍的,但指示植物绝不能滥用,每个指示作用是相对的,仅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起作用。

在一时一地可起指示作用,在另一时空条件下将失去指示意义。

选择指示植物时应选择较多种避免单一种,注意区域性。

9、简述光的生态作用及生物如何适应?(1)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产生直接影响。

产生阳性,阴性,耐荫植物。

(2)光质的生态作用,不同光质对植物光合作用、色素形成、向光性、形态建成诱导影响不同,动物趋光性。

(3)光照时间,形成动植物光周期现象,长日照、短日照、中性植物。

10、温度对生物作用的“三基点”和积温在农业上和虫害预报上有何意义?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通过有效积温计算可以预测一个地区某种害虫可能发生的时期和世代数。

预测某害虫的分布区,在农业上还可以预测农作物施肥期和收获期。

11、水分对生物有何影响?生物如何适应?水是生物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原料,光合呼吸有机质合成分解都需水的参与,没有水生命便无法延续。

水分可为生物提供新陈代谢的介质,保持植物固有的形态,维持相对稳定的温度。

水对生物也存在三基点的作用,动物缺水可导致休眠、滞育。

生物适应:动物,形态适应,生理适应,行为适应。

植物形成不同种类的植物,包括水生和旱生植物。

12、土壤的生态作用有哪些?3种耐盐碱植物的类型及各有什么特征?土壤是许多生物的生存场所、生存机制和营养库,是绝大多数植物生长的基础。

土壤还是生物代谢产物、生物有机体、生物和工业污染物转化的重要基质,对消化有机物、净化有毒物质、保持生态平衡有重要生态作用。

聚盐性植物:能在盐渍化土壤中生长,能从土壤总吸收大量的可溶性盐类,在体内聚集不受害,细胞液浓度高,具有极低渗透势。

泌盐性植物:可将盐分通过茎、叶等组织器官排除体外,具有分泌膜。

不透盐性植物:透性小,体内含有较多的可溶性有机质。

13、简述纬向变化的生态因子对及其变化规律对农作物分布的影响?太阳辐射总量由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日较差变大,年较差变大降水总量也由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农作物由于日照长度,辐射总量水分分布等因素而呈带状分布。

14、简述适应对生物生存与进化的意义?适应是生物进化的基础,生物的进化是适应的结果,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适应的主要动力机制,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具有最高适应度的个体在遗传上逐渐占据优势而分化形成新的种,生物在多种环境压力下,经个体发育和系统进化而逐渐形成了多样性的物种。

15、简述森林的主要生态作用?森林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雨量,防风固沙保护农田,保护环境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美化景观,提供娱乐产品和燃料增加肥源的作用。

16、简述生境与生态位的概念?生境指生物个体与群体在具体某一地带上生态因子的总和。

生态位是生物完成某正常生活周期所表现的对特定生态因子的综合适应位置。

17、什么是种群?与个体特征相比较,种群有哪些重要的特征?种群是指特定时间上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集合。

特征:(1)数量上,个体的生死影响种群的大小(2)空间上,种群不仅有分布区域而且也有生活空间中的布局(3)遗传特征上,种群内个体可以相互交配,具有一定基因组成,以区别与其他物质。

18、以假定的年龄(X)和存活数(Nx)的简单数据,编制一个生命表,说明生命表在分析种群的动态中的意义?X为年龄Nx为存活数lx=nx/no(存活率)dx=nx-nx+1(死亡数) qx=dx/nx(死亡率)Lx=[x+(x+1)]/2(x到x+1平均存活数)Tx=Σlx ex=Tx/nx意义19、比较种群指数增长模型和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举例说明指数增长模型在人口预测上的应用价值?种群指数增长模型是与密度无关的增长模型,种群在“无限”环境中,假定环境中空间、食物与资源是无限的,种群增长是不连续的,分步的称为离散增长。

逻辑斯蒂曲线是与密度有关的增长,有环境容量限制,增长率随密度上升而按比例降低,为S型曲线。

20、什么是种群空间格局?主要有哪几种类型?种群空间格局是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和分布。

主要有三种类型:均匀型、随机型、成群型。

21、比较主要种群调节假说的优缺点?22、为什么生物体生长一般都是呈“S”型曲线形式?23、试比较r-选择和k-选择的主要特征,r、k选择理论在生产实践具有怎样的指导意义?r-选择气候上多变,不确定,难以预测;死亡上具有变性,无规律,非密度制约;存活上幼体的存活率低;数量上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远远低于环境承载力;种内种间竞争上多变,通常不紧张;选择倾向上发育快增长力高,提前生育,体型小,一次繁殖;寿命短,通常少于一年;最终结果具有高繁殖力。

k-选择气候上稳定,较确定,可预测;死亡比较有规律,受密度制约;存活上幼体存活率高,数量上看时间上稳定,通常临近K值;种内种间竞争上经常保持紧张;选择倾向上发育缓慢,竞争力高,延迟生育,体型大,多次繁殖;寿命长,通常大于一年;最终结果是具有高存活力。

指导意义:r、k选择被用于杂草、害虫、拟寄生生物的防治上,以说明生物的进化对策,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人类关心的是作物生长和去杂草和害虫,所以杂草害虫必然具有较高的增长扩散能力,才能迅速侵入和占领这类系统,它们一般是r-策略者。

24、论述种间关系类型及其生态学意义?(1)偏利作用:对一种群有利,另一种群无影响(2)原始合作:对两物种都有利,但非必然(3)互利共生:对两物种都必然有利(4)中性作用:两物种彼此没有影响(5)竞争:直接干涉型,一物种直接抑制另一物种;资源利用型,资源匮乏时的间接作用(6)偏害作用:一种群受抑制,另一种群无影响(7)寄生作用:寄生者受益,被寄生者受害(8)捕食作用:捕食者受益,被捕食者受害。

意义:生态系统的发育和进化中,正相互作用趋向于促进或增加,从而加强两个作用种的存活,而负相互作用趋向于抑制或减少,淘汰较弱个体,保存较强个体,有利于生物种群的进化和繁荣。

25、试述Logistic增长类型及其应用?S型增长曲线26、为什么要防止生物入侵和种群大爆发?生物入侵是指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把某些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殖的地区,种群脱离于人类和原栖息地的制约而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渐稳定的扩展,影响到新栖息地的生物生长。

种群大爆发是指不规则或同期性波动的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大量繁殖生长,从而影响其他生物生长。

这两种行为发生之后其本身生长速率快,繁殖快,将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巨大损害,造成其他生物灭绝,环境恶化,影响生物多样性,使农林牧渔或其他方面受到损失。

27、种内竞争与种间竞争的异同点?28、试述种间的协同进化及其生态学意义?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作用于其他生物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又发过来引起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这种相互适宜相互作用的共同进化的关系即为协同进化。

如捕食者与猎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昆虫与植物、寄生物与寄主的协同进化。

29、试述你对生物群落概念的理解?生物群落是指一定地段内各种生物的有机集合体,群落中的相互作用是一定地段上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即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生物的生物种类组成及其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外貌与结构,包括形态结构和营养结构并且有特定功能的生物集合体。

30、试述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1)水平结构: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镶嵌性,这种斑块结构式由亲代的扩散分布习性、环境异质性及种间的相互作用结果形成的。

(2)垂直结构:群落成层现象,包括地上、地下、陆地和水域部分,有利于生物对光照养分等环境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3)群落交错区:两个或多个群落生态系统之间的过度区域,由于环境的特殊性,异质性,不稳定性使其物种多样性及密度增大,而且增大了某些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

(4)时间结构;由生物生命活动的异时性引起。

31、分析某一群落进化的原因及重建的计划?32、论述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和意义?生物多样性还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

生物多样性越高,物种越丰富,生物的分布越复杂、均匀性越高,食物链食物网关系越复杂,在面临外界环境变化和内部种群波动时,生态系统内部由于存在一个复杂而强大的反馈系统,从而使生态系统得到较大的缓冲。

意义:直接价值,为人类提供基本的食物、药材、纤维等各种生物资源;间接价值,其间接价值可以看做是环境资源价值,其中包括遗传库、生态平衡、教育价值、科学研究、满足自然爱好,娱乐美学社会文化、科学、教育、精神及历史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33、群落的水平结构是什么?群落在空间的水平分化或内部的小聚群的镶嵌现象,有人称之为二维结构、由亲代扩散分布习性、环境的异质性及种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形成。

34、什么是群落的季相?随着气候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同的外貌。

35、何谓群落交错区,边缘效应,边缘种?群落交错区:两个或多个群落生态系统之间的过度区域。

边缘效应:由于群落交错区生境的特殊性、异质性、不稳定性、使交错区中物种的多样性和种群密度增大,而且增大了某些物种的活动强度和生产力。

边缘种:在群落交错区形成的两个或多个重叠群体中具有的一些种及其交错区本身特有的物种。

36、什么是建群种和优势种?一个群体中建造或决定群落生态环境的物种称为建群种。

对群落结构环境形成具有明显控制作用的为优势种。

37、什么是群落的演替?为什么会发生群落演替?群落由一个类型转变为另一个类型的有顺序演替过程。

原因:(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2)群路内部环境的改变(3)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改变(4)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5)人类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38、为什么次生演替比原生演替速度快?次生演替由于其起始基质过去有植物生长过,具有一定适宜植物生长的土壤基础,并且土壤中蕴藏这着一个休眠种子和孢子的供应库,所以进展比较快,往往形成群落复生,若群落破坏太大,失去种子库和土壤基础,则进展比较慢,往往形成逆行演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